“我没有胡说,”许氏脸上满是笑意,“你是怕我说出公子是谁,才会这样的对不对?从来都是我求着你,现在终于要你求我了。”

…………………

日本凌晨两点,终于码完了。

第六百零二章 一家三口

昏暗的牢室中,许氏的眼睛发着光,在黑暗中一闪一闪,就像是头被激怒的野兽,随时都会咬在徐士元的脖颈上。

徐士元从来没有怕过许氏,这一次他却心生恐惧,不是因为许氏而是因为掌控这场审讯的人。

那个人是裴杞堂还是顾琅华,想到这里徐士元的汗顺着脊背淌下来。

徐士元的心如同被火在烤,早知道会这样,他应该杀死许氏。

许氏讥诮地道:“你再怎么谋算,最终得到的都会一败涂地,前世是如此,今生也会如此,你的那位公子,最终还是要死在裴杞堂手中。”

许氏向黑暗里看去:“你们不是一直想要知道公子是谁吗?我现在就告诉你们。”

徐士元再顾不得其他,立即打断许氏的话:“顾琅华是不是在这里?许氏别忘了顾琅华是怎么对付你的,说不得她就是在引你上当。”

许氏向黑暗里望去,只听道一个清亮的声音道:“点起灯来吧!”

那是顾琅华的声音,许氏惊诧地看过去。

灯光照亮了旁边的屋子,一个少女坐在椅子上,那个曾阻止狱卒拷打许氏的人,正在弯腰听着少女的吩咐。许氏的脸忽地涨红起来,她方才还盼着那人能够相信她的话,能够救她,却没想到那个人竟然听命于顾琅华。

她一直愤恨的顾琅华。

琅华站起身慢慢走上前。

许氏面容已经逐渐扭曲,这一刻与前世是那么的相像。

琅华看向许氏,曾经她将许氏当做生母,总希望能够承欢膝下,而今她才知道,这一直被她当做亲人的人,却是害她一生的仇人:“你想要什么呢?”

这是琅华一直想问的:“顾家待你不薄,自从你进门之后,祖母就将中馈交到你身上,父亲虽然无心仕途,却也没有无所事事,顾家的财物足够你富足一生的了。”

琅华看向徐士元:“这个人,若不是因为想要入仕,绝不会接近你,他考上了科举,有了发妻,一家老小在真定过日子,若不是你还有利用价值,他这辈子绝不会再与你见面。你想想以他的手段,他的能力,当年沈昌吉出事时,若是伸手帮帮忙,你也不会身陷囹圄。之所以将你留在皇城司大牢,不过是想要从此将你捏在手里。在你接近他那一刻,你就将你和你的女儿都沦为了他手中的棋子。”

徐士元心中冰凉,顾琅华脸上的神情,高傲而坦然,身上散发着让人无法忽视的光华,让人竟然无法去质疑她。这就是许氏嘴中的那个徐琅华,那个被太后信任,代太后在宫中主事,亲手拟了废太子诏书的徐琅华。虽然这一生她出生在顾家,却依旧如此气势迫人。

徐士元声音艰涩:“你说这些话,只是为了骗许氏,我从未将她们当做棋子…”

琅华看过去:“那你就说出公子是谁,许氏和徐谨莜都会被放出大牢,朝廷也不会再追究她们的过错。”

就这样简单。

一个人的名字就能让这两个女人走出大牢。

徐士元的冷汗顺着额头淌下来,没想到顾琅华会走这样一步棋。将他逼入了绝境,就算他不肯说,许氏对他失望之后也会说出来,徐士元看向许氏,果然看到了许氏那期盼的目光。

角落里的徐谨莜也抬起了脸。

徐士元吞咽一口:“没有什么公子,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事,我不过是与明从信一起利用科举赚些银钱,你们是将庆王谋反案的那套拿出来铲除异己,你们分明是以公谋私…”

琅华嘴角弯起,脸上是怜悯的笑容:“许氏,就算你有前世,你也不应该怪我。你将所有一切都压在这个人身上,你想要得到些什么?”

许氏嘴唇颤抖,自从认识了徐士元,她担心他不会金榜题名,无法顺利入仕,将来斗不过庆王之子和顾琅华,她害怕徐士元不会喜欢谨莜,这都是她自己的想法,徐士元可曾担心过她们母女。

即便是现在,只要招认出公子,就能救她们,他也丝毫不为所动。

许氏失望地看着徐士元,徐士元跟她在一起,终究是为了利益。

徐士元声音沙哑:“不要说顾琅华的话本就不能相信,更何况她也左右不了朝廷…”

琅华笑着看徐士元:“事到如今你仍旧在利用许氏,想要她对你言听计从,连救徐谨莜最后的机会都放过,因为在你心里许氏和徐谨莜根本什么都不是,你只会后悔,如果早早就杀了许氏,便少了今日的麻烦。你真的有本事指点江山,何必利用她们,即便落得如今的地步,也不敢对她们说出实话。”

徐士元的脸忍不住抽搐。

琅华道:“即便现在放了你,你还会是如今的结果,不是因为我,而是你,不过就是有些下作的手段,只能在犄角旮旯里做些见不得人的事,到底摆不上台面。”

徐士元的眼睛要冒出火来,顾琅华竟然这样羞辱他,他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早点杀死顾琅华,可是现在为时已晚。

眼看着徐士元一副追悔莫及的模样,许氏忽然笑起来:“我早就让你杀了她,你不听,如今终于也尝到了我的苦楚,哈哈哈。”

许氏笑了一会儿:“你不肯说,就让我来说。”

许氏顿了顿:“公子就是宁王,就是那个装傻的宁王,徐士元一直都在为宁王效命。”

许氏的话就像是一盆滚热的油,结结实实地泼在了徐士元身上,让他再也无法支撑,一下子倒在地上。

许氏道:“你们兄妹都看中了宁王,一个想要嫁给他,一个死心塌地的追随他,”说到这里她的嘴唇翘起来,“你每次问我宁王的事,眼睛中满是期盼的神情,我为了安抚你的情绪,只能顺着你的意思说,宁王早晚有一天能够坐在那个位子,”说到这里她冷笑,“你现在不想问我了吗?宁王到底能不能成功?”

许氏满脸恨意:“我告诉你,宁王当不了皇帝,你和我一样,都会死在这里。”

………………

昨天在飞机上码的果然飘啊,今天就全都删了重新写,感觉接地气多了。

晚上继续啊!

三天啦,求月票,宝贝们,月票给点吧!

第六百零三章

徐士元从没想过,那些他最害怕的事,终有一天会全都发生。

他自认有识人之能,平日里为了避嫌,虽然不能与宁王爷常常在一起,却能揣摩出宁王爷的心思,为宁王爷做事。

可是方才,他却不知道顾琅华到底在想些什么,不知道顾琅华下一句会说出什么话来蛊惑许氏,所以只有听之任之。

现在宁王爷的身份被揭开,很快皇上就会知晓,宁王爷要怎么办。

已经由不得他们。

徐士元的面色变得仓皇而沉重,他忽然想起一件事,看向顾琅华:“你为什么要嫁给裴杞堂,还不是因为他是庆王之子,想要利用他获得权柄,你想要做太后那样的女人,掌控整个朝局,一旦裴杞堂不能给你想要的,你就会像前世一样,毫不犹豫地杀了裴杞堂。”

徐士元道:“许氏,你怎么不将这件事告诉她,告诉她谨莜是因为庆王世子被她杀死了才上吊自缢。就算你不相信我,也不能相信这个连自己夫君都会杀死的女人。”

裴杞堂应该也在这里吧,每个人都想知道自己将来会如何,裴杞堂也不会例外。

尤其这件事关乎于自己的生死。

许氏嘴唇蠕动,脸上没有惊诧的神情,看向琅华的目光中多了几分的戒备和恨意。

琅华皱起眉头来。

站在远处的裴杞堂却上前走了一步。

又是前世的事。

徐士元仍旧想要用前世的事来牵制琅华,从前他不知晓这些,又不在琅华身边,无法保护琅华,现在他和琅华只有一步的距离,他不可能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什么也不做。

“将这三个人分开审问,免得他们串供。”

听到裴杞堂的声音,书令史立即起身迎出去。

裴杞堂站在牢房外。

徐士元看到裴杞堂,心中如同激起了千层浪,如果裴杞堂能够相信他们,他们说不定还有机会。

皇帝也好,宁王也好,但凡要争那个位子的人,多多少少会有些疑心,并不能完全相信谁。

裴杞堂淡淡地吩咐,“告诉中官不用向皇上禀告了,此案没有任何的进展,许氏和徐士元不知悔改,胡乱攀咬,妄图混淆视听,我本不想对徐谨莜动刑,如今看来必须要这样做,让徐松元大人回去吧,一切要以朝廷为重,徐家也该深明大义。”

“将那丁婆子也带来,与徐谨莜分别审问,定然能让案情有所进展。”

裴杞堂说完挥挥手,立即有两个狱卒去抓徐谨莜的手臂。

裴杞堂走向琅华:“顾大小姐就回去吧,这里毕竟是大牢,一会儿就要见血,若是看多了难免会受惊吓,”说着顿了顿,“今日也不必问了,将所有的刑具过一遍,明日再问他们。”

裴杞堂目光冷峻,他身边的人一个个垂着脸看起来阴森可怖。

徐谨莜几乎要晕厥过去,她慌张地喊叫:“许氏,你还等什么?快说啊,快将实情说出来。”

徐谨莜刺耳的声音,让许氏瑟瑟发抖:“裴大人…民妇说的都是真的,徐士元与宁王勾结,想要谋得皇位。”

“宁王…不是…中毒之后…傻了吗?”沙哑又尖锐的声音传来。

刚刚被带进牢房的内侍捂着口鼻,不禁问出声。

“他是骗人的,他没有傻,徐茹静知道,徐士元也知道,徐茹静死了之后,宁王借着这件事装疯卖傻。”许氏终于一口气说出来,“徐士元与王家幕府有关系,宁王妃曾用过的幕僚就是徐士元安排的,对…审问王家人,定然会有收获。”

王家幕府,在太祖时就已经小有名气,那时候王家三个兄弟都跟着太祖出谋划策,与杨太傅有几分交情,待到太祖爷登基之后封赏,王家却急流勇退回到了山西做逍遥百姓。大家都以为王家自此销声匿迹,却没想到高宗继位时,身边的幕僚就是王家人。

王家人会在人想不到的时候出现,正当名声鹊起时又会悄悄地归隐,这样来来回回几次,王家幕府就成了一处神秘所在。

如果王家幕府都跟宁王有关系,那宁王的心思可就十分难测了。

内侍知道这非同小可,立即看向裴杞堂:“若果然属实,裴大人可就是大功一件,咱家立即就去禀告皇上。”

内侍快步离开,裴杞堂挥挥手,那狱卒也暂且退了下去。

徐谨莜脱力般地委顿在地。

徐士元脸色铁青,眼睛中是一片灰死的颜色,没想到裴杞堂对顾琅华会如此的信任。

裴杞堂和顾琅华想要从他身上审出王家幕府,一鼓作气抓住王爷。

只有心思敏锐的人,才敢这样去做。

徐士元想要开口说话,却上来几个人拿出麻核堵住了他的嘴,然后将他整个人提着拖出牢房。

整个审问也算是告一段落。

琅华就要走出去,身后却传来许氏的喊叫声:“徐琅华,前世你们最终会如何,你不想知晓吗?”

先知,多么诱人的称呼。

就连她也忍不住会好奇,许氏那所谓的前世记忆到底是怎么样的。

所以她才会前来听审。

许氏字里行间的那些前世的种种,琅华已经十分的清楚,许氏的前世,赵翎没有死,她是徐家的大小姐,最终也会嫁给赵翎,显然赵翎以庆王世子的身份想要掌握朝廷权柄,而她应该会得到太后娘娘的支持。

许氏的前世,和她脑海里的前世完全不同。她所记得的前世,许氏阴谋得逞,她和裴杞堂分离,她嫁入了陆家,最终惨死在陆家人手中。

她不会将这些告诉许氏,前世种种她也不屑于听,因为…

琅华转头目光落在许氏身上:“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我都是我,我若是想要知晓将来,只要问我自己,就足够了。至于结果,没有人会在乎。”

许氏怔怔地看着琅华,没想到琅华会这样淡然。

怪不得她会输。

琅华上了马车,萧邑立即吩咐马车向前驰去。

很快所有一切都被抛在了身后。

萧妈妈欲言又止,还是忍不住开口:“方才小姐刚上了马车,奴婢就看到了徐大老爷。徐大老爷应该是来听消息的,大老爷见到奴婢想要说话,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徐家此时此刻应该是一屯乱麻,徐老夫人定然不相信她才是徐家大小姐。

“琅华,”马车外响起徐松元的声音,“你去禀告一声,我想和你们家大小姐说两句话。”

………………………………

今天想要多码两章来着,结果没赶上。明天继续努力,一定会把欠的补上。

第六百零四章 不回去

马车走到一处僻静的地方停下来。

琅华带着萧妈妈下了马车。

徐松元迎上前,见到琅华,徐松元不禁鼻子一酸,眼泪在眼睛里打转,他立即低下头稳住情绪。

他忘不了谨莜牙牙学语,会叫爹爹那一刻。现在那时的情形又回到了眼前,只不过,谨莜的声音仿佛变成了琅华的。

他怎么能想到,真正的父女见面会晚了十几年。

“琅华,”徐松元吞咽一口,声音显得有些沙哑,“有些话我想跟你说。”

徐松元顿了顿才道:“我们不会维护谨莜,谨莜做错了事,也该有这样一遭,等她从大牢里出来,我就会将她送去族里,希望她能受教,她是我们养大的,有今天的结果,也是我们的过错。”

“是我们徐家对不起你,我们不知道你被换去了顾家。当时你来京城,我没有打听清楚,就上门教训你,也是我的不对。”

徐松元勉强一笑:“琅华,你很好,你在顾家是你的福气。”

说到后面,徐松元不敢直视琅华的眼睛,想要让自己看起来轻松些,却控制不住激荡的心情。

琅华轻声道:“其实我都想通了,当年您来教训我,也是看在两家人的交情上,没有坏心,只是不清楚顾家的处境。”

徐松元羞愤地脸色通红,就是因为这样,不了解顾家的处境,就随随便便下了结论,仗着自己在朝中任职就小看了顾家,如果不是因为自大,也不会在琅华面前抬不起头来。

琅华接着道:“那件事已经过去了,我不会怨您。”

徐松元抿住了嘴,他没想过琅华会这样与他说话,他抬起头来对上琅华的目光:“那你…”

琅华摇摇头:“但是我不能回徐家,我心里已经清楚您是我的父亲,夫人是我的母亲,徐家和我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

甚至有一世她是在徐家长大的,过的十分快乐、幸福,见到杭氏她心里总是被触动,在内心里她对徐松元的学识十分的尊敬和羡慕,但是她依旧不能回去,甚至在将来她对顾家和徐家依旧是有区别的。

她这一世就是顾琅华,不会变成徐琅华。

看到徐松元眼睛里满是失望的神情,琅华也心底里最柔软的地方也被触动:“我在顾家这些年,我的生死早就跟顾家连在一起,我做那些事,失败了就是牵连整个顾氏一族,顾家陪着我到了今日,早就密不可分,就算是我父亲再有子女,我一样是顾家长女。”

徐松元想一想徐谨莜的作为,忽然心中有庆幸,她们是同时出生,却是那么的不同,谨莜眼睛中只有利益,琅华却看得那么清楚明白,谨莜虽然让他颜面扫地,但是琅华却让他与有荣焉。

多亏他有琅华这样的女儿。

他还求什么呢?已经足够了。

徐松元点了点头:“我都知道了。”

琅华准备要告辞。

徐松元却上前一步道:“我有些书想要送给你,我知道你肯定会学金国和交趾的文字,我那些书可以帮上忙。”

顾家要去广南西路治疗瘴疫,难免要遇到交趾人。

徐松元道:“广南深受交趾影响,即便是我们大齐的人,也懂得交趾的语言,也供奉交趾的北宗佛教,若是语言不通,想要给当地人诊病恐怕不易。”

琅华已经想过这件事,所以她嘱咐郎中到了广南西路先不要急着给人治病,而是要先在当地生活几个月,熟悉当地人的习俗和生活方式。

看来徐松元也想到了这一点。

徐松元道:“你先看看那些书,有机会我与你仔细讲一讲。”

琅华点点头,徐家下人立即将书递给了萧妈妈。

徐松元松口气:“回去吧,天色不早了,说不得家里已经等着急。”说着站在那里,一副要看着琅华上车的模样。

“姐姐,”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来,徐恺之从徐家下人身后挤上前,脸上红红的,有些不好意思,“顾大小姐是我姐姐吗?”

徐松元没有说话,徐恺之一双清透的眼睛望着琅华。

徐恺之长得很快,已经高过琅华了,表情还是那么的腼腆而干净。

琅华道:“你的肚子好点了没有?”

徐恺之点点头:“已经好多了,上次之后…再也没有吃甜食,家里的乳酪也不再吃了。”

琅华道:“要好好读书,不要惹…”说到这里,琅华不禁停下来,她竟然在十分熟络地在嘱咐徐恺之。

这是从前在徐家做女儿时的习惯吧!

“姐姐,”徐恺之道,“你是要嫁给裴四爷了吗?我觉得他很好,尤其是他生擒李常显…在教场上射杀了沈昌吉,又将赵家人抓紧大牢…有空的话,我能不能请他教教我骑射,我不会给姐姐丢脸了,我家里也有匹小马,那匹小马本来是不肯让我骑的,后来我用了三天时间…”

看着喋喋不休的儿子,徐松元有些惊讶,徐恺之在家中是有名的闷葫芦,用母亲的话来说,是三棍子打不出半个字来。

没想到在琅华面前就换了个模样,仿佛将十几年的话憋了一肚子,就要统统吐出来。

他们几个人本就站在胡同里,这样说下去未免要尴尬。

徐松元替儿子捏了一把的汗,只怕下次再见到顾大小姐,顾大小姐会转头就走。

“那个武功师父呢?哪里不好?为什么要将他换了。”琅华忍不住问过去。

徐恺之看了一眼徐松元:“因为父亲说,那武功师父教我从书院逃课,可是那天的课,徐家族中请来的西席都已经讲过,再听下去也没有意思,若是能早些出来,还能让师父陪着我去郊外骑马。”

徐家是百年官宦人家,规矩多,过于死板,经常用些条条框框将人圈死在里面,她不喜欢徐家这样的气氛。

琅华道:“既然课业都能做好,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如果是我,我大约也会和那武功师父一样,让你找个借口出来。”

徐恺之悄悄地看了徐松元一眼。

琅华接着道:“就像我和胡先生学医术一样,能够遇到一位自己喜欢的好先生,那是可遇不可求的事,在我看来,这比什么都来得重要。”

徐恺之眼睛笑弯了,不停地点头:“姐姐,我也是这样想的,还有件事…”

徐恺之话刚说到这里,就被徐松元抓住了后衣襟儿扯了回去。

…………………………………………

下面。接着来。

等我。

第六百零五章 好弟弟

徐恺之一脸的哀怨:“只有最重要的一件事,父亲让我说完,我就回去。”

徐松元只好松开了手。

徐恺之转过头立即道:“姐姐成亲的时候,能不能让我去,我知道姐姐有弟弟,我也不求押妆,我只是想要过去看看。”

徐松元还以为是什么正经事,以为儿子会说杭氏在家中如何牵挂琅华,却没想到徐恺之竟然不按规矩来,径直提起了这件事。琅华当然不可能会答应,徐恺之姓徐,并不是顾家人,要以什么身份过去?顾家要怎么安排他。

这就是在添乱。

徐松元刚想到这里。

“那你就来吧,”琅华道,“只是到时候我不能招待你。”

徐恺之一脸欣喜:“我知道,我不会给顾家添乱,我会小心地站在一旁看,我家中还没有姐姐成亲,我也不知道场面是什么样的,几年前,族里有堂姐要出嫁,本来说好了让我过去观礼,却没想到我病了一场,睡醒的时候,堂姐三天回门都过了。”

“对了,这两天堂姐也来了,说起当年的那些事,姑姑和宁王爷来往,家里就不同意,姑姑找堂姐哭过几场,堂姐还劝姑姑,就算身份再尊贵也是个傻子,不是良配,姑姑不肯听来求父亲,父亲也没答应,因为这件事三叔去族里请族公出面帮忙,却还没有个结果,姑姑已经在宫中落水,人就这样没了。”

徐恺之又开始没完没了地说起来,徐松元不禁想到了这几天因为徐士元入了狱,族中乱成一团,如果不是因为揭发徐士元的是琅华,整个徐氏一族大约每天都要烧香拜佛,求着不要被牵连。他的确应该感谢琅华,只是不知道这话怎么说,现在恺之提了起来,也算是做了件正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