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公公看了一眼身着镶朱红色边黑色采衣的傅沅一眼,才宣旨道:“皇上有旨,赐笄礼金嵌宝石碧玺花簪一支,赤金环珠九转玲珑镯一对。另内务府选三月初十为吉日,傅四女嫁宋淮砚为正室。”

一道旨意,先是赏赐及笄礼,后又定了嫁娶的日子。

旨意宣读完后,不说是旁人了,连傅沅自己都愣在了那里,好半天都没反应过来。

皇上这旨意,由不得她不多想。

旨意里只提及宋淮砚,连南阳王府一个字都没提及。

如今太子眼疾未好,难不成,皇上如今就想......

“傅四姑娘,接旨吧?”尖细的声音传入耳中,傅沅这才回过神来,忙双手举起,将圣旨接到手中,恭敬地道:“臣女领旨谢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谢恩过后,万嬷嬷才扶着傅沅站起身来,众人也全都起身,可眼中的诧异和不解一点儿都没消散下去。

这满京城里,哪家的姑娘能有这样的体面?及笄礼,竟能得了皇上的赏赐。

就是体面如靖安公府和郑国公府,府里姑娘及笄的时候,皇上和太后也从未赏赐什么。

如今皇上的这道旨意,由不得叫人不深思。

都说皇上看重南阳王府的二公子,去年冬天还派他到江南查盐商之事,如今看来,这哪里单单只是看重,皇上对这个堂侄怕是真要重用了。

真不知道,南阳王府二公子那样不羁的性子,怎么就偏偏入了皇上的眼,叫皇上另眼相待,连同未进门的妻子傅四姑娘都得了这样的脸面。

这般想着,众人落在傅沅身上的目光就多了几分不同,有羡慕、有嫉妒,还有几分说不出来的感觉。

明明,都说那宋二公子性子难以琢磨,和陆王妃关系也不怎么好,满府上下没一个不怕他的。她们还以为傅四姑娘嫁过去,定不会落得什么好。不说别的,单单这夫君的性子阴晴不定,不好伺候,这小姑娘家嫁过去,还不是只有被人欺负的份儿。

更别说,南阳王府那样的门第,她便是受了委屈,宣宁侯府怕也没人能为她做主。

当时的想法还在脑中,如今那些同情却全都转为了羡慕。

不管这宋二公子的性子好是不好,傅沅如今因着宋二公子得到的体面都是实实在在的。

兴许,那些只是传言。不然,皇上识人用人,难道就不知宋二公子是什么性子?如何还能将他重用?

唯一的可能,就是传言并非是真的。她们听到的,不过是些流言蜚语。

这样想着,众人心里就更不是滋味儿了。早知如此,就该早早和陆王妃攀好关系,如今得到这般体面的就会是她们的女儿了。

只是这样的想法已经无用,所以她们心里头也只能羡慕着。

送走了前来传旨的太监,老太太叫人将圣旨供奉在祠堂中,和傅沅一起将宾客陆续送出去。

等到回了宁寿堂,老太太才问起傅沅这事来。

“沅丫头,你老实和我说,这事情你提前知不知道?”老太太看了她一眼,开口问道。

傅沅听着老太太这话,微微皱了皱眉,皇上旨意,她哪里能知道?

大概是看出她眼中的意思,也觉着自己这样问有些不妥,老太太摇了摇头,想了想,才又出声道:“你得了这样的体面,全都靠着宋二公子,往后嫁过去,可不能像在府里的时候由着自个儿的性子。这女儿家,还是要温顺些才会叫人喜欢。”

老太太破天荒的提点起她来,傅沅心里觉着怪怪的,却也应了下来。

说了一会儿话后,老太太就说她乏了,叫傅沅退了下去。

傅沅应了声是,福了福身子,转身退出了宁寿堂。

等到傅沅退下去,老太太才问身旁的大太太张氏道:“今天的事情你怎么看?”

张氏也还没从惊讶中出来,听老太太这么问,愣了一下,才回道:“回母亲的话,今个儿的事情媳妇看懂了,却又没觉着看懂。”

“按理说,那南阳王府的二公子不该有这样的体面呀?”

“您忘了,还有个世子在呢?自古长幼有序,皇上哪怕是顾忌这个,也不该给沅丫头赏赐什么及笄礼。媳妇想了想去,还是糊涂得很。”

听着张氏的话,老太太点了点头。

“你说的对,我也琢磨不出,皇上这到底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是在安抚咱们傅家?”

太子出事,宫中流言蜚语诸多,说是皇上连废太子的诏书都拟好了。

皇上今日的举动,是不是在借着抬举他们傅家,告诉朝堂上的人,他并未有废太子的心思呢。

不管怎么说,傅娅肚子里还怀着太子的骨肉,这瓜熟蒂落若是个男胎,那就是太孙了。

她盼着皇上真是这个心思,叫她能暂时安下心来。

第114章 决定

傅沅在及笄礼这日出了大风头,叫人又是羡慕又是嫉妒,可她心里,却一直有种不安和忐忑。

直到回了映月阁,这种不安都没有消散开来。

“姑娘,您怎么了?”万嬷嬷看出自家姑娘有些心神不定,端了杯茶上前,小声问道。

按理说,姑娘得了皇上赏赐的及笄礼,该高兴才是,怎么会这样心神不宁。

难道,姑娘是觉着成亲的日子在即,心中忐忑紧张了?

想到此处,万嬷嬷开口劝道:“姑娘,这钦天监既选好了吉日,您就安心等着吧,老奴盼着姑娘和姑爷和和美美,日后到了下头也能给夫人一个交代了。”

对上万嬷嬷满是宽慰的视线,傅沅没法子将心中的猜测说出来,只微微一笑,对着万嬷嬷道:“我有些累了,想进去歇上一会儿,嬷嬷也累了一日,下去歇歇吧。”

听傅沅说有些累了,万嬷嬷忙扶着傅沅回了内室,卸下头上的簪子,又换了身杭绸做的衣裳。

“姑娘您歇着,若是什么时候醒了觉着饿了,老奴就去小厨房给您做碗菌菇面来。”

见着傅沅点头,万嬷嬷替她掖了掖被子,福了福身子转身退了出去。

等到万嬷嬷出去后,傅沅才翻身趴在床上,将被子抱在怀中,滚了好几下才将心中的不安和烦躁压下去些。

她仔细想了近一年所发生的事情,去年冬天,宋淮砚被皇上派到江南查盐商之事,那时,皇上就对他丝毫都不避讳的重用了。

今日,皇上又赏赐了她及笄礼,那圣旨中的话,连南阳王府一个字都没提。

傅沅越想越觉着不安,脑子里不自觉响起了那日宋淮砚问她的一句话:“有一日,你会心甘情愿告诉我吗?”

当时的她被他眸中的感情所摄,下意识点了点头。

这一幕在她脑海中回放了好多遍,傅沅终于是睁开了眼睛,坐起身来,穿着鞋下了地。

怀青一直在外头做着针线活,听到屋里的动静,忙放下手里的针线走了进来。

见着自家姑娘下了地,有些诧异道:“姑娘怎么不多睡会儿,这么快就起来了?”

怀青说着,就扶着自家姑娘出了内室,在软塌上坐了下来。

傅沅看了她一眼,开口道:“你去南阳王府一趟,找燕九叫他帮忙传句话,就说我有事找他家主子。”

怀青是见过那燕九的,也是最合适去递话的。

方才想了许久,傅沅终于是鼓足了勇气,打算将她梦中的一切全都告诉宋淮砚。

既然注定要成为事实,尽早知道事情的真相,对宋淮砚来说,才更能从容应对吧。

毕竟,皇上如今还未废黜太子。

而当今的皇后娘娘,乃是太子的生母。若是宋淮砚是皇上亲生,昭懿皇后亲子的事情传了出来,他的处境便会危险万分。

更别说,那昭懿皇后本就还活在世上,只是被皇上藏在了宫中的某一处。

她以前总是忐忑,不敢说,总想拖延到不能继续瞒着的时候。可今个儿皇上一道旨意却是叫她想通了,有些事情,她根本就躲不过去。

她既然要嫁给宋淮砚,就躲不过这些皇位之争,早些将事情说出来,她心里才能踏实。不然若是因着她的隐瞒叫他出了什么事,她心中哪里能安?

她不敢细想自己到底是怕他出事还是已经喜欢上了这个人,唯一知道的,就是她已经将这个人当做自己的朋友甚至是亲人了。

她不想叫他出事,也不想他被别人打个措手不及。

怀青听着自家姑娘的话,诧异地抬起头来,见着自家姑娘脸上的凝重,也没敢说问,只应了声是,福了福身子退了出去,寻了个借口出了宣宁候府,一路去了南阳王府。

她在南阳王府不远处守了许久,快到傍晚的时候才见着了从外头回来的雁九。

“燕公子。”怀青走上前去,福了福身子道。

“我家姑娘有要事和宋公子说,叫我过来递个话,看看什么时候合适。”

怀青说的委婉,燕九却哪里不知,傅四姑娘一个未出阁的姑娘,总不能亲自来这南阳王府找自家少爷,所以只能想法子将人带出宣宁候府来。

“知道了,劳烦姑娘跑这一趟。”燕九点了点头,也没有多问,见着怀青离开,这才抬脚进了大门,脚下的步子不免快了几分。

他是知道无尘大师说的那些话的,今个儿皇上派赵公公赏赐了傅四姑娘及笄礼,又定了下月初十为成亲的日子。皇上前脚才派人传了旨意,后脚傅四姑娘就这么着急要找公子,他隐隐觉着,是有什么大事。

一路到了书房,燕九将方才在门口遇着怀青的事情回禀了,又说了皇上派人去宣宁候府宣旨并赏赐了傅四姑娘及笄礼的事情。

说完这话后,燕九才压低了声音道:“公子,属下觉着这事情定有牵连。”

他虽和傅四姑娘只见过几回,可从自家公子的那些话中,也知道傅四姑娘并非是那种闲来无事招惹是非之人。

既然肯派贴身的婢女来递话,定是到了不得不说的时候。

宋淮砚听了燕九的话,脸色微微变了变,想起无尘大师那些意味深长的话来,眸中不免闪过一抹深思来。

“你下张帖子,说是明日我去府里拜见老夫人。”

听着自家公子这般中规中矩的打算,燕九微微有些诧异,却还是点头应了下来,派人送了帖子去宣宁候府。

出去的时候,燕九却是不着痕迹看了自家公子一眼。难不成,这婚事近了,公子也顾及起规矩来了?他可知道,之前公子可是闯过傅四姑娘闺房的。

这边,老太太才用过晚膳,就接到了宋怀砚派人送来的帖子,帖子上说的是来拜见她这老太太,可老太太如何不明白,这宋淮砚怕是变着法子想见傅沅一面。

老太太脸色微微变了变,将手中的帖子放在桌上,对着一旁伺候的卫嬷嬷道:“看来,这宋二公子当真是喜欢沅丫头。”

卫嬷嬷听了她的话,不知是何意思。老太太这话中,竟还透着几分高兴劲儿,实在是叫人诧异。

要知道,自打那九龙玉佩的事情之后,老太太便愈发不待见四姑娘了。平日里提起四姑娘来,也没什么好脸色。

这府里上到主子下到洒扫的奴才,有哪个不知四姑娘如今已然失了老太太这个亲祖母的疼爱。

卫嬷嬷想了想,就知道老太太这态度的转变,多半是因着皇上今日的那道旨意和赏赐给四姑娘及笄礼的那些东西了。

如今太子失明,太子的位子已然不稳,任凭哪个君王都不会叫失明的儿子当做储君。

老太太即便不愿意相信,也不愿意去想,可心里头还是藏着不安的。

所以,这个时候皇上流露出对南阳王府二公子的倚重来,老太太心里头就生出一丝希望来。

虽说南阳王府二公子和太子殿下丝毫都不能比,可若是那宋淮砚成了朝中重臣,得天子看重眷顾,对他们宣宁候府来说也算是一件好事。

兴许有一日这宋二公子入了内阁,位高权重,他们宣宁候府也能跟着沾些光。

“老太太,皇上如今对宋二公子看重,对咱们府里是件好事。只是,这自古长幼有序,皇上再看重他,世子的位置还是属于宋家大公子的。老奴听说,陆王妃很是不喜这个小儿子。”

卫嬷嬷说的有意,老太太听了自然是上心了,她想了许久,嘴角才露出几分笑意来:“那也说不准,你要知道,那九龙玉佩王爷可是给了沅丫头。”

老太太说着,不知是想到了什么,嘴角的笑意沉了下来:“若是太子殿下眼睛能看见了,我何至于想这茬。”

“老太太,您宽心些吧,宫里头没有传出消息,就是好消息。宫中太医众多,医术高明,难道真的治不了太子殿下的眼疾?”

“兴许再过上几日,侧妃娘娘就派人传好消息出来了。”卫嬷嬷拿了盏茶递到老太太手中,低声宽慰道。

老太太听了卫嬷嬷的话,轻轻叹了口气,喝了一口茶便将手中的茶盏放在桌上。

卫嬷嬷见着老太太歇了说话的心思,便上前扶着老太太站起身来:“时候不早了,老奴服侍您梳洗吧。今个儿忙了整整一日,您早些歇息才是。”

老太太点了点头,走到梳妆台前坐下来,在卫嬷嬷的伺候下摘下头上的簪钗,梳洗一番,便上床歇息了。

第二天醒过来的时候,傅沅才听怀青说了宋淮砚下了帖子,今日要来府里拜见老太太的消息。

她愣了一下,随即眼中露出一丝笑意来。

这个人,总是叫人意料未及。在她觉着他会不顾规矩的时候,他却是规规矩矩派人下了帖子,还说是拜见老太太这个长辈。

“姑娘,老太太昨晚就收到帖子了,听说,老太太看了帖子很是高兴呢。”

怀青扶着自家姑娘从床上下来,一边伺候着自家姑娘梳洗,一边将她打听到的消息说给了傅沅听:“奴婢听说,因着昨个儿皇上的那道旨意,老太太很是高兴呢。”

第115章 真相

傅沅用过早饭,就去了宁寿堂给老太太请安。

许是因着昨个儿皇上的那道圣旨,老太太见着傅沅的时候,少见的露出一个笑意来。

“孙女儿给祖母请安。”傅沅缓步上前,福了福身子恭敬地道。

老太太笑着放下手中的茶盏,朝她招了招手:“快起来,可用过早饭了没?”

听着老太太的话,傅沅点了点头。

老太太却是转头对着身旁的卫嬷嬷吩咐道:“小厨房不是做了栗子糕,沅丫头爱吃甜的,你叫人拿过来吧。”

卫嬷嬷应了一声,便转身下去吩咐了。

很快,就有一个身着淡蓝色衣裳的丫鬟端了一碟子刚做好的栗子糕进了屋里。

老太太叫傅沅坐下,又亲手夹了一块儿栗子糕放到傅沅面前的小碟子里:“知道你爱吃这些,尝尝味道可好?”

老太太这样说了,傅沅自然不好拒绝,拿起碟子里的栗子糕,轻轻咬了一口,点了点头:“祖母跟前儿的人,手艺自然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