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他今日会到达京城,李太后一早就遣了人去城门口迎接。只是虽然如此,他进京之后的第一件事还是去见了自己的女儿,随后这才入宫去见李太后。

一路行来,明明皆是以前最熟悉的景致,可是现下看来,总觉得就有那么一种疏离和陌生感在内。

右手侧处的那株大树,他还记得年少的时候他和庆隆帝站在树下望着树上的鸟窝。那时他想要鸟窝里刚出壳,正啾啾叫个不停的小鸟,庆隆帝听了,竟然是不顾自己储君的身份,撩袖子就吭哧吭哧的跑了上去,直把一旁跟随的宫娥和内监都给吓了个半死。

他还记得,当庆隆帝两手捧了那只浑身毛茸茸,黄褐色的小鸟递到他面前的时候,他的心中是有高兴。

“阿邺,”他唤着他,身上的衣袍被弄得皱皱的,脏脏的,浑然没有储君该有的威仪,可他面上的笑容是如此的灿烂真挚,“送给你。”

他如获至宝的将这只小鸟捧回了自己的寝殿,找了个精致的鸟笼子来,每日自己亲自照顾小鸟吃喝。只是刚出壳的小鸟并不是那么好照顾的,他便是拿了最珍贵的牛乳来它也是不肯喝的,没过几日的功夫小鸟就死掉了。

当时他哭的很伤心很伤心,而庆隆帝则是揽了他的背安慰着他:“阿邺,不要哭。哥哥可以再为你捉一只小鸟来。或者你想要其他的什么东西,但凡你说了出来,哥哥一定都会给你寻来的。”

又殷勤的将他身上佩戴的那只羊脂貔貅玉佩接下来递给他,说着:“阿邺,你不是很喜欢我身上佩戴的这只玉佩吗?送给你。”

这只玉佩还是庆隆帝上次在学院里考了个第一的时候,父皇奖赏他的,庆隆帝甚为喜爱。但是现下他为了安慰自己的弟弟,竟然是毫不犹豫的就拿了出来。

江陵王接过了庆隆帝递过来的那块羊脂貔貅玉佩,而后和他一起,找了个精致的木盒子来,将小鸟的尸体放到了木盒子里,埋在了一棵树下面。

目光移向前方的那棵树,江陵王也不晓得为什么,忽然就觉得鼻子有些发酸。

当时他们兄弟两人蹲在那棵树下面,小小的他依然还是在一抽一抽的哭着,伤心小鸟的死,庆隆帝则是一直在一旁小大人似的安慰着他。

那时兄弟情深,可是后来因为权势,他却是如此的疑心他。

至于那块羊脂貔貅玉佩,知道被庆隆帝疑心的时候,他其实是有过想将那块玉佩砸碎的念头,只是后来他还是没有舍得砸碎,只是寻了个木盒子来,牢牢的上了锁,埋到了当初他们一起埋葬小鸟的那棵树下。

现年二十年已过,这棵树都已经郁郁葱葱的长的超过了屋顶了。

江陵王在这棵树下面站了好长一会,伸手摸着乌褐色的树,一时只觉得心中五味杂陈。

一直跟随着他的内监自然是不敢催促的,只是恭敬的垂手站立在一旁等候着。

片刻之后江陵王收回了双手,平静了下自己的情绪,而后率先抬脚朝着长庆宫的方向去了。

而李太后这时正在将她宫里的宫娥和内监指挥得团团转。

“阿邺最喜欢喝云雾茶了,你去将那罐上贡的云雾茶找出来。再有,泡茶水要用雪水,你去将梅花树下埋藏了五年的那瓮我亲手收集的梅花雪水挖出来。阿邺喜欢吃甜食,我先前吩咐下去的滴酥鲍螺和雪花酥有没有做好?告诉他们,雪花酥出锅的时候别忘了再洒一层糖末。还有香,怎么点这个香?阿邺喜欢闻沉香,去将那几块上贡的崖香找了出来点上。”

这时殿外有内监急匆匆的过来禀报,说是江陵王来了,快要到宫门了。

李太后一听,立时就自椅中起身站了起来,急急的就往门口走去。她身侧一名宫娥赶着上前就要来扶她,但愣是没追上她。

想着就要见到阔别二十来年,自己最疼爱的小儿子,李太后只觉得一颗心砰砰的跳个不住,就连手心里都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来。

其实这二十来年来,她不时的就去信,说是想让江陵王回京城来,只是无论她如何言辞恳切,江陵王总是不答应。她也说过不然就她自己去江陵看望他,可江陵王也是不答应。

她也知晓,当年的事,确实是对他伤害很深,所以也从来不敢真的强求他。而这次司马玥在洛川郡发生了那样的事,导致她双目失明,她便又去了一封书信过去,这次他终于是来了。

远远的,李太后就看到了江陵王。

二十年前他离开京城去江陵的时候,尚且才刚弱冠,身形有着青年人特有的清瘦,现下二十余年过去了,他的身形倒是壮实了不少。

泪水模糊了双眼,李太后伸手扶住了门框,稳住了自己因着激动而摇晃的身子。

而江陵王这时已经是走进了院子里来。

他一眼就看到了正扶着门框而站的李太后。

当年他怒而离开京城的时候,李太后还不到四十岁,头发乌黑,如今二十余年过去,她纵然是保养得再好,头上珠翠堆的再多,可依然还是没法掩饰她头上花白的发丝。

江陵王眼中发涩,步子越走越慢,忽然就一撩衣摆,对着李太后的方向遥遥的跪了下来。

“母后,儿子不孝,看您来了。”

阶下的萱草开了花,细细长长的花茎上绽放着淡黄色的六瓣花朵,温暖而又宁静。微风拂过的时候,纤细的花枝轻轻的摇曳着。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这二十来年,想来母亲也是经常如现下这般的倚着门,翘首以盼能早日见到他吧。

江陵王忽然就双手伏地,深深的磕了个头去,竟是泣不成声了。

无论今时今日他再是如何位高权重,称霸一方的王爷,可是现下在这里,他也只是他母亲的儿子罢了。一个二十余年都没有见过母亲的儿子。

而李太后早就是用手帕握着嘴,哭得都说不出话来了。

两旁的宫娥和内监见了,也俱是泣不成声。

许久之后,还是李太后先回过了神来,沙哑着声音吩咐着一旁的内监:“快去扶了王爷起来。”

内监答应了,俯身弯腰下去,恭敬的扶着江陵王的胳膊,说着:“王爷,您请起吧。”

江陵王随即也便站了起来,走至李太后的身旁。

李太后轻颤着伸手握住了他的双手,在他的手背摩挲了几下,而后低低的问着:“这些年,你过的还好吗?”

离得近了,更可以看清李太后眼角额头的皱纹。那便是再好的细粉也掩饰不了的。而正摩挲着他手背的那只手,皮肤松软。可他尚且还记得那时的母后皮肤紧致,容颜似花,笑起来的模样比清晨天边的朝霞还要艳丽。

江陵王一时便又觉得心中一酸。

“好,”他反手握住了李太后的手,生生的压下了心头翻涌而上的那股子酸涩之意,面上勉力的扯出了一丝笑容出来,“儿子这些年过的还不错,您看,都比那时候长壮实了。”

李太后正在用刍纱手帕擦拭掉着面上的泪水,听了他这话,不由的就被他给逗笑了。

伸手拍了拍他的手背,李太后叹道:“是呢。我的阿邺是长壮实了。我还记得你小时候,瘦瘦弱弱的倒跟个小姑娘似的,最是不爱吃饭,倒是喜欢吃些甜食,母后就每日的让人做了甜食给你吃,吃的多了,牙却是不好了,整日的痛的直哭。如何,这些年牙可还痛过了?”

听李太后提起往事,江陵王便也笑了起来,一壁笑,一壁就说道:“儿子现下大了,都是做父亲的人了,也有自己的儿女了,哪里还能和小时候一样任性娇气呢。说不得,为了自己的儿女,势必还是要好好的保重自己的身子才是。”

李太后一听到他说到儿女的这话,面上的笑容立时就有几分勉强了。

她忘了,他这次之所以肯回京城,实则也是为了司马玥的事。

97.隔阂之因

“玥儿她,”李太后一时竟是有些不敢看自家儿子的双眼,只是别过了头去,声音也小了不少,“唉,母后没想过会成为这样。 但阿邺,你要相信母后,母后真的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

江陵王没有言语。

他曾经是在权利漩涡里待过的人,深刻的知道天家无亲情这句话。他也知道,李太后肯定也是真心的待司马玥这个孙女,只是遇到权利之时,两相取舍,算计下司马玥那也是没什么的。当年若是真的说起来,庆隆帝疑心他的时候,李太后其实不也是疑心他的吗?纵然两个都是她的儿子,可是很显然,李太后也不希望他们两个人内讧,她必须得保证她太后之位的稳妥。

所以纵然是李太后这样说了,江陵王内心还是明白,司马玥的事,定然是有他们在后面推波助澜的,为的还是想让王隽插手进这事里来。而且李太后这次之所以一直坚持要让他来京城,只怕也不仅仅只是因为司马玥双眼失明这一件事,内里肯定还是希望在这微妙之时他能站在庆隆帝这边,共同去抵挡崔浩。毕竟他身为王爷,在自己的封地里也是允许有自己的守卫的,而且守卫的人数说起来其实也不算少。

而且对于王隽的能力江陵王还是了解的。当日王隽前去江陵求亲,他就已经遣了人仔细的调查过他了,不然也不至于后来终究还是答应了王隽的求亲。

只是现下他和李太后毕竟是时隔二十多年刚刚见面,也不好闹得太难看,于是江陵王想了一想,而后说道:“玥儿是我的第一个孩子。她娘生她的时候难产,直生了两日两夜才把她生下来。那时她刚生下来的时候是闭了气的,一张小脸乌青,无论接生的稳婆怎么拍打她都没有哭出声来,后来还是我接了过来,照着她的小屁股狠狠的一巴掌拍了过去,她才放声大哭出来。她哭,我和王妃也在一旁哭,哭她的这条小命总算是从阎王那里抢回来了。可纵然是如此,玥儿幼时也是时常生病,每次一着了风寒就必然发热,我和王妃都甚是紧张心疼她,所以未免就太惯着她了,养成了她这么一个骄纵的性子。后来我见老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便将她送到皇家学院来读书。当时固然是想着是让她在皇家学院好好的学学规矩,日后老实些,而我那时之所以放心的将她送到皇家学院来,也是想着她是您嫡亲的孙女,纵然是我和她娘不在她身旁,可是您这个祖母也一定会照看好她的。“

说到这里江陵王就没有继续说下去了,但言外之意李太后也听明白了。

那就是,我这个做儿子的这么信任您,将司马玥送到皇家学院里来读书,指望着您这个做祖母的能好好的照看她,可末了您这么能这么算计您嫡亲的孙女呢?

于是李太后一时竟然是不晓得该怎么回答才是。片刻之后,才听得她长叹了一声,说着:“玥儿的事,是我和你兄长做差了。只是现下的形势想必你也是知道的,崔皇后那里,外家日渐做大,总是不甘心阿元做储君的。可是我们这边,陇西李氏一族已经是没落了,朝、廷里可用的人也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之下,争取到太原王氏一族于我们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

她话未说完,江陵王就已经接口说着:“即便是这样,您也该就这事好好的询问王隽的意思才是,而不应该因着他心里看重玥儿,就利用玥儿来算计他,这样未免有些落了下乘了。”

说起来王隽毕竟也是他女婿,而且私心里来说,他对王隽这个女婿也是很满意的,所以这当会也忍不住的护了一次短。

他这话虽然是淡淡的说出来的,但是里面谴责的意思还是很重的,李太后立时便觉得耳根子有些发热。

“这事,”她复又重重的叹了一口气,说着,“我和你大哥这也是没有法子才出此下策。实在是王隽这个人,他对仕途是一点兴趣都没有的。当初你大哥下太原,三次请他出山入仕,最后他也只不过是答应了出任皇家学院的院长而已。”

江陵王抿着唇没有说话。他心里对于庆隆帝其实还是有些恨的。

当初他这么信任他的这个大哥,为了他的大哥都不惜亮刀子和别人拼命,可是最后庆隆帝却是疑心他,在他的心口狠狠的倒了一刀子。

李太后见江陵王不说话,自然是猜到他心中所想了。说起来庆隆帝和江陵王都是她生下来的孩子,可是闹成现下这般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其实内里她也是有责任的。

当初她也是顾忌着若是他们两兄弟真的内讧了,倒是会教其他有人之心钻了空子,所以离开京城前往封地江陵这事,还是她亲口对江陵王说的。当时江陵王可能还年青,又是心里最伤心的时候,只会觉得她是为他好,可是这么些过来,他大了,心性越发的沉稳了,保不齐就会想明白她那时的私心。

一想到这,李太后就很是觉得心虚。不过便是再心虚,都已经走了九十九步半了,这最后的半步也是一点要走的。

于是她定了定神,便望着江陵王,低声的问着:“你,想不想见见你大哥?“

江陵王并没有立时回答。但其实他也知晓,他既然已是回到了京城了,这庆隆帝他自然是要见上一见的。

而他的这不说话在李太后的眼中看来,就是他不想见庆隆帝的意思。她有些着急,便又说道:“阿邺,都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当年的事你还是没有释怀么?”

江陵王依然是没有说话。

即便是时光流逝过去再多年,可有些事依然是不能说释怀就能释怀的。正是因为当年他将庆隆帝和李太后都当做自己最亲近的人,为了他们可以豁出去连命都不要,可是却忽然的发现,他自认的这些亲人竟然是开始疑心他,为了权利可以毫不犹豫的抛弃他,他怎么能不心寒?又怎么能释怀?

李太后见状,又长叹了一口气,末了面上有哀伤之色出现,声音也低了下去。

“你大哥,哎,是我和阿元怕说了出去引起朝野动荡,所以一直都隐瞒着,但其实他已经病入膏肓了,连话都说不出来的,只怕也就只有这一两日的功夫了。我也晓得,当年的事毕竟是他这个做大哥的伤了你的心,只是他现下都这样了,你就真的不想去见见他么?就当,就当见他最后一面吧。当年的事,这些年来他也是一直都懊悔的,你去见他一面,让他释怀了,黄泉路上好歹也让他没什么遗憾了。”

说到后来,她的声音也哽咽了起来,忙又拿了手绢捂住了嘴,不想让别人听到。

江陵王也没想到庆隆帝是快要不行了,闻言有片刻的茫然,而后他回过神来,便也低声的说了一句:“那便见见吧。”

庆隆帝现下却是住在后宫一处较为隐蔽的宫殿里,内外都有侍卫守卫着,轻易不放人进去。

这些侍卫皆是李太后和司马元的心腹,也只听命于他们二人。

李太后倒也并没有带什么宫人,只是随身带了自己的一个心腹内监,而后便引了江陵王一径来到这里。

侍卫长见了李太后自然是没有阻拦的,立时便躬身行礼,而后便侧开身子放行。

李太后这时就问了一句:“太子可在里面?”

侍卫长恭敬作答:“太子和琅琊王殿下一直在殿中伺候着皇上。”

李太后点了点头,转头望了江陵王一眼,示意他跟上。

江陵王扫了一眼旁侧的这些侍卫,心里未免有些凄凉之意。

毕竟是一国之君呢,可现下病重了,却是教侍卫重重的围了起来,轻易不让人进去。其实这也和软禁是差不多了。

进了宫门之后,先是一处小小的院落。

武康石砌成的平整路面,因着湿润之故,缝隙里苔藓衍生。只是已是深秋,原本的绿意盎然已然变为褐黄之色。倒是一旁石墙下的那几竿湘妃竹,映着嶙峋突兀的太湖石假山就显得尤为的鲜绿可爱。

江陵王随着李太后踏上了台阶,长廊下依然是侍卫众多。

守候在门侧的侍卫推开了身后的两扇门,弯腰恭请李太后和江陵王入内。

李太后当先走了进去,江陵王却是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平稳了下自己跳的有些快的心跳,而后才迈步走了进去。

一进屋子,鼻尖先闻到的就是一股浓郁的檀香之味。只是再浓烈的檀香味也掩盖不住夹杂其间的那股沉沉的死亡之味。

江陵王站在门口,沉默的望着殿中尽头的那张床。

那里躺着他这辈子唯一的一母同胞的兄长。若干年前,他们也曾一起玩耍,兄友弟恭,亲密无间。只是后来因着权利两个字,两个人心生隔阂,彼此渐行渐远,终至二十余年都不曾再见过一次。

只是没想到再见时,他的兄长却是寂寂的躺在那里,行将死去。

98.翻墙□□

江陵王进来之后,司马元和司马宣便立时上前来和他行礼了。

只是当初江陵王离开京城的时候,司马元还在他娘肚子里没有生下来,也没来得及见上一面。至于司马宣那就更是不用说了,他也就是听人提起过有这么一个侄儿罢了。

可是想着根据莺时的回报,扶风郡事件里面司马元和司马宣可是出了很大一部分力的,于是江陵王看向他们兄弟两的目光就很是凉凉的,只看得司马元和司马宣心中毛毛的。

而后江陵王也没有和他们兄弟两说一句话,只是抬脚绕过他们,径直的朝着后面就去了。

李太后此时已是站在了床前,忍着泪在对庆隆帝说着:“阿邺看你来了。”

江陵王在她身后半步远的地方站定,无言的望着躺在床上的庆隆帝。

其实庆隆帝也不过就比他大了三岁,刚刚四十岁出头的年纪而已。只是现下,他看着还很是精壮,全无一丝老态,连一头头发都是乌黑的,可是躺在床上的庆隆帝却是皮肉松弛,面色蜡黄,满头花白头发。

想起年少时,有一次两个人约定了去郊外赛马。风和日丽,轻裘锦衣,意气风发,可是现下庆隆帝却是如此景象躺在这里了。

江陵王一时就觉得胸口那里被人强行了塞了一团吸饱了水的棉花似的,又胀又痛,只是沉默的低头望着庆隆帝没有说话。

而庆隆帝也就这么一直沉默的看着他,看着这个当初天天跟个跟屁虫似的跟在他身后,极其听他话,后来因为他的疑心而远走江陵,二十年都没有见过的亲弟弟。

他也知道自己是大限将至了,不过是躺在这里等死罢了。不过能在死之前看到江陵王,他忽然就觉得是没什么遗憾了。

“阿,阿邺,”他努力的想坐起来,只是浑身实在是没有力气,压根就没法支持他坐起来,甚至是连手都抬不起来,开口说话也费力。所以即便只是想简简单单的叫一下自己的弟弟的这种小事,那都是需要凝聚了他全身的力气一样。

他无力的躺着,喉咙里被浓痰堵着,一呼一吸之间,胸口那里跟破风箱似的响着。

说不出话来,他就只能死命的用眼神示意着其他人。只是包括李太后和司马元他们还是不明白他这是想要做什么,纷纷的猜测了半天,依然还是没猜出个要领来。

而庆隆帝眼见得也是焦急了起来,一双苍白的唇紧紧的抿着,目光发了狠似的只往一旁瞥,连那五根细瘦如鸡爪似的手指都狠命的攥住了被子,手指关节处青白一片。

最后还是近身服侍了他十几年的内监摸到了他的心思,上前躬身的问了一句:“陛下的意思,可是枕头下有什么东西?”

就见庆隆帝极其细微的点了点头。

那内监便又问道:“陛下可是要老奴将这东西拿出来?”

庆隆帝便又极其细微的点了点头。

于是内监便上前来,伸手极其仔细的去他现下躺着的软枕下摸索着。

片刻之后,便将那内监摸了一只小盒子出来。

不过是只普普通通的花梨木小盒子罢了,盒身上雕花螺钿全无,只有木材原本的纹路。而因着可能是抚摸的时日和次数长了,盒子表面看着甚是光滑。

庆隆帝眼见得内监将这只小盒子拿了出来,这时目光却又转向了江陵王。

内监揣摩着他的心思,开口问着:“陛下可是要将这只盒子交给江陵王?”

庆隆帝眨了眨眼。他此时竟是连点头的力气都没有了。

于是内监便转过身来,双手捧着这只小木盒,高举过顶,递到了江陵王的面前。

江陵王一时并没有伸手来接。

其实自打刚刚这内监将这只小木盒从庆隆帝的枕头下摸出来的食盒,他就已经认得了。

当初他怒而出京之前,曾将庆隆帝送他的那枚羊脂貔貅玉佩放到了盒子了,挖了个坑,埋在了当初那只小鸟的尸体旁边。而现下内监手上捧的这只小木盒,正是当初他用来装那只玉佩,又埋到了树下的那只盒子。

屋中所有人的目光都凝聚在江陵王的手上,他无暇去理会,只是抬眼望着躺在床榻之上的庆隆帝。

他也在看着他,目光中满是恳求之意。

最后江陵王还是伸手接过了内监手中高举的那只小木盒,而后慢慢的打开了。

他的双手在不由自主的轻颤着,因着紧张,自然而然的就屏息静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