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话里带着不明了的语气,辨不出是何情绪。东方说完这句,便不再说,只下了马牵着辔头,缓缓往平坦开阔之地去。燕州冬月原本酷寒,到了这个时辰更是飘飘渺渺降起霜来,仿佛若有若无的寒气从天上薄薄地罩下。若是这样露营在外,非冻死不可。承铎内功尚好,东方重伤初愈,未必能抵挡严寒。

承铎翻看良久,才在马鞍的弓箭袋里摸到了火刀火石,搜了些枯叶先点起了火。东方只闭目盘膝而坐,却又不像是在调息理气。承铎也不问他,将马系了,砍了些枯枝作柴,堆在火侧,便在东方对面坐下。

火光映照下,东方脸色却苍白得很,神容平缓安静,像时间在静静流过。他睁了眼,注视火苗。火本是五行之中最为幻灭而又不可接近之物,有形无质,随生随灭。东方静静开口道:“习鉴兄,你可知阵法虽是死的,但布阵的人是活的。”

承铎的这个字,原本只有东方叫过;东方自到军中,两人不再以布衣相交,东方便极少以表字相称。他现下突然这么一叫,倒让承铎捉摸不定这句话的意思,便也静静答道:“怎讲?”

“正因布阵之人是活的,阵中细微之处便会有一些个人的习惯。”

“莫非还能认出人来?”

“不错。”

“天下能布此阵之人虽少,你也未必都认得。”

东方冷笑道:“我未必都认得,只恰巧认得这一个。”

“谁?”

“我师傅。”

“你师傅是哪路神人?”

“国师水镜。你寿诞之日随皇上到你府上的。”

承铎蓦然想起他寿诞那日,那个说中原国祚将覆灭于茶茶之手的人。他久不在上京,原对朝廷诸事不甚了解,所有情况都是萧墨说给他听的。然而这个水镜,萧墨也说不出他来历,只知皇上特别信服他,不想他竟是东方的师傅。

想必东方幼年离家便是随他走了,如今忽然发现他与敌人有染,难不令人感戚。承铎沉吟半晌,说:“那也就罢了,你一路这么严肃,我还以为这阵是你布的,如今时机已到,要把我弄进来做了。”

东方一愣,忽然大笑起来。承铎看他虽笑,却笑得十分落寞,自觉把话说造次了,起身去坐到他身边,道:“不好意思,你知道我开玩笑一向比较冷。”

东方不说话。

承铎难得低了个头:“那个……虽然是开玩笑,我也不该怀疑你。”

东方打断他道:“行了。人永远只能做自己,倘若你我人品都还磊落,就到不了彼此算计那一天。充其量也只能玩笑玩笑罢了。”他拾起一根小枝添在火堆上,缓缓道:“我现在终于想明白了前因后果。”

“什么前因后果?”

“你看,这奇门阵既有胡人的标识,必是为胡人而布,用意何在我还想不透。但上京的事却全都明白了。就是你离开上京那天晚上,有个白衣人在我后院窥视,我一路追着他进了皇宫,到上苑解语亭时,承锦恰巧在那里;那人便对她下了迷药,将我绊住,自己好脱身。而承锦中的那迷药,正是皇上中的那种高昌迷药。翌日清晨我去问他,他却故意将怀疑引向萧相国。”

“其时我只想到朝中文武惟有萧相出使过高昌,却恰恰忘了他曾经就在高昌呆过两年,专门研习高昌皇室的药理,虽学不到要害,总知道十之三四。京城之内,只怕没有人比他更知道那迷药的来源用法。他虽不会高昌皇室的药效缓释之法,却可以对皇上长期低量下药,而那个夜探我家的白衣人正是他本人。”

“他既要害皇上,想必是与七王勾结。七王夺位,必许他以高官。你年初离燕回京时,我先于你赶去京城,便是因为收到他秘信相召。现在细细想来,他当初叫我去,只怕是要我去帮他。一听说我在你麾下,便没能将这话说出来。只是可惜我当时不曾细想这许多破绽。”

承铎轻轻摇头,“你不是想不到,而是不会那样去想。越是熟悉亲近之人,越是容易忽略。”

东方勉强一笑,“其实我也怀疑他了,只是既不能确定,就一直没有当真。结香说那个对她施术之人声音苍老。当初我听闻这种巫术便是从他那里听来,他多年来四方游历,博文强识,其时正要南下荒蛮之地探寻此法。我心里不愿与他去寻这种无聊法术,便借口父死母病回了燕州。从此也就是一年两年间,他会给我书信。三年前他告诉我他在京城有事,之后便一直留在京城。”

“直到今年初我在你军中时,杨将军中了一种无色无味的气毒。当时大家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给他把脉却认出了这毒。我那时便想起了我师傅,我想起他,因为这气毒脉象正是他教给我的。想来是七王要杀你,他便炼出这药交给茶茶,让她适时放到你帐子里。”

承铎握了拳抵在唇上,“你这么说岂不是在确定,承铣就是那个戴黄金面具的人?”

东方一字字道:“我很确定,他就是!”承铎放下手来,注视着他,东方续道:“他在那崖上与我说话,我怎会听不出他的声音语调?他说戴着面具的才是他本人,取下面具的人其实戴着世人看不见的面具。这种癫狂之语也只有他这样的人说得出来。”

承铎眼神冷冽,道:“我离开燕州之前,曾布置阿思海收集敌我双方的情况。据他所报,承铣四五月间病了一场,在云州深居不出。当时我不知承锦在文渊阁遇见那黄金面具的事,如今看来,他那时定是回京去了。”他话锋忽尔一转,笑道:“想必你师傅见你我在一起,也头疼得很,只怕让你给识破了,连忙把他找来商量对策。”

东方自嘲道:“我怕是没有那么大的面子把七王爷都‘请’回京城来了。”

承铎见他神色稍霁,方笑道:“怪不得萧墨曾说这个国师气韵不正,可惜我一向不喜装神弄鬼之人,也没有多想。”

东方忽然道:“你觉得萧墨这人如何?”

“萧墨啊,”承铎笑,“你可能看着他孤僻古怪,其实他是个明白人,不会去参合这些事的。也就是我叫他帮忙,他才帮着打探打探。”

东方心里大不是味,“你就这么相信他,却来怀疑我?!”

“那个……我方才是看你不高兴想缓和一下气氛,并不是真的怀疑你。”

东方斜觑着他,凉凉道:“你在上京说过你怀疑我。”

“这个……你不是说怀疑不要紧,怀疑了却又不说才真正糟糕么?”

东方眼睛一转,轻叹一声,望天不语。

承铎也望向天空,天空一片漆黑,连颗星星也没有,闷道:“现在怎么出去呢?”

东方也闷闷道:“我正在想……”

当小白舒展翅膀从空中滑翔而过时,还以为他们两人这姿势是因为流鼻血了。承铎耳朵一竖,“有鹰飞过去了,射下来烧烤。”东方懒懒道:“鹰肉粗砺得很……”小白听得这话,翅膀一抖,险些栽下去,急忙稳住,一个俯冲直扑火堆旁。

承铎正欲展弓,忽见那只鹰善解人意地落了下来,一眼认出正是沙诺里养的那对鹰中项毛雪白的那只,茶茶取名叫小白。沙诺里带着人与赵隼去高昌,便把那一对鹰交给茶茶养在大营里了。

承铎取下它爪上系着的纸卷时,小白优雅地啄了啄羽毛,头一昂,正眼也不瞧他,以示鄙视。承铎却只瞧那纸卷,上面是茶茶的蝇头小楷,只有四个字:“人在何处?”

承铎仰头悲叹:“它能进来,为何我们出不去?”

东方道:“它能飞到万仞之上,你能么?让它带信回去吧。”东方递了一枝烧焦的细枝给他,权作炭笔。

“我们困在这里,赵隼又在高昌,燕州大营如今一个主将也没有。承铣此时若是做个什么,那可真糟了。”承铎一边说,一边简略写了几句,将纸折起来,又系回小白爪上。

东方望着小白潇洒展翅,振作精神道:“我们定能出去。”他捡了几个碎石块来排阵,潜心计算起方位来。承铎光是看他算了半天,都觉心力交猝,不知东方如何计算得下去,便在一旁靠了树,和衣养神。

模糊间听见东方似乎轻声自语:“若是撞到伏吟位,可就糟了。”

承铎耳朵听进这几个字来,脑子里兜了一转,半晌方问道:“什么位?”

“嗯?”东方本来专注在阵法上,也没注意,片刻才反应过来,“伏吟位。”

“哪两个字?”

“伏击的伏,沉吟的吟。”东方不知他何意,只见承铎恍然想了一会儿,手摸到靴子上,找啊找啊终于从靴筒里找出一个方纸块来。(注)他一层层展开,却是一张写满字的纸。承铎递给东方道:“你看看这个,你说的那个伏吟,我记得在这上面看到过。”

东方接来粗略一看,“哪来的?”

“在胡狄王庭的一个秘室里发现的,当时我和茶茶都不知道写的什么。我本想拿出来问你,后来让那个突迦一搅,就忘了。”

东方细看了片刻,“有些像是这个阵形。”复又对照自己用石头摆的阵法,道:“你莫要出声,让我看看。”

承铎依言噤声,由他去想。那阵内的石柱上写着“喀拉昆仑神谕,擅入者死。”胡人最敬畏他们的神,这样一写必然是不想让人进来,而胡狄大汗又将那张破阵之法,深藏在自己寝宫的秘室里,可见这个阵不是布来陷人的,而是用来保护什么东西的。

承铎想着略眯了一会儿,见火快要熄了,复又起身打了柴来,将火添旺。不知过了多久,东方将那张纸折了两折,往火堆边靠了靠,道:“我破出来了,等天亮时,看明了方向,我们便去试试。”

承铎点头,“你休息一下吧,这里我看着。”东方便在火堆边闭目养神。

天色将亮不亮时,天空中又有声响掠来。小白率先收羽而落,爪下一个竹篮搁在地上;另一只鹰小青也同样提了一只篮子落下。承铎提过来一看,小白的篮子里是几个馒头,小青的篮子里是一瓶茶茶自研自制的牛肉酱。承铎心里高兴,对小青和小白一拱手,轻声道:“多谢二位了。”

他按了按那凌空飞来的馒头,冻得像石头。承铎削了木签子权作筷子,将那馒头夹在火边,抹了牛肉酱烤着。小青和小白在一旁不知是休息够了,还是交流了什么,又比翼而去。承铎看它们去远,扯了扯东方的袖子,叫道:“你看我变出了什么?”

东方勉强睁开眼,用一种怪异的眼光看着他:“我就算没听见那对鹰飞来飞去,随便想想也知是它们送来的呀。”承铎沉默地瞄了他一眼,递过一个烤软的馒头。

东方慢条斯理地吃着,实在忍不住笑了起来。承铎平日不可谓不稳重深沉,指挥作战无不镇定自如,对待敌人毫不心慈手软,然而在信任亲近的人面前,往往又有些心无城府。方才那个玩笑开得真是……纯真啊。

他这样一笑,承铎彻底窘了。东方看他吃窘,兴致忽起,伸了伸腿往承铎旁边一坐,五指一伸,抢过那瓶牛肉酱来。手还没收回,承铎手势一翻扣向他腕脉。东方手腕一扭,转过瓶子,瓶口稳稳朝上。

承铎使出了锁指功,指劲沉寸古朴;东方对之以截手式,灵活繁复,萧然自若。须臾拆了十数招。牛肉酱瓶子在两人手中腾挪跳跃,翻来覆去,终于忍受不了这两人的巧取豪夺,“砰”的一声碎了。鲜香红亮的肉酱闪着诱人的光泽直直落到承铎托出的馒头底上,还没落稳,又被东方抹去了一半。

承铎笑道:“这牛肉酱方才冻住了,被咱们翻炒一番,正凉热合度。”东方颔首赞同,姿势优雅地拈去了上面的碎瓷片,仔细地吃了下去。天边就渐渐白了起来,带着暗沉沉地光。

吃完了东西,烧了一夜的火堆已逐渐熄灭。天虽亮了,却不见阳光。两人找了处山泉,勉强洗了洗手脸。东方道:“你把左手给我。”承铎伸手给他,东方在他手掌上画了几笔,似字非字,道:“你把这只手握上,可不受阵中幻术之扰。”

承铎握了拳,问:“世上果有幻术,能变虚为实?”

“境由心生。”东方简捷地解释,“幻觉都是自己内心生成,外物只是诱因。一个人心志坚定,便不易受影响。”他辨清了方向,沿一道山梁而去。承铎随他前行,七折八绕,发现东方一路记数,是按着步数在转弯,并非看山川树木。

这次走了约一个时辰,承铎也没有再看见那根石柱,反走到了一个山坳深处的平地上。地上青石铺缀,石缝间生着浅浅的草,时值冬月都黯黄萧瑟。东方站住脚,四面一望,道:“此地应是阵心。”

他望向承铎,“我要破它的气,又要借你左手一用了。”承铎老实伸了手,东方反手抽出他腰间的匕首,将承铎中指刺破,捉了他手指在那青石地上写字。这字写得缭乱疾速,却是:

皆阵列

者临前

斗兵行

承铎念道:“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注)

东方道:“你也知道这句话?”

“不知道,我看你是这个顺序写的。”

东方以手剑指,悬空写了几个字,口中默祝三声。承铎按着手指站在一边,那石块虽然平整,到底粗砺了点,因而疑心自己昨天怀疑了他,他故意报复。东方念完,转顾他道:“不是我吝啬自己的血,而是你命格七杀重,借点你的杀气。”

承铎望着地上的字,叹道:“此地无银三百两。”

东方笑。

正说话间,地下传来声响,东方退了一步,那整块写字的青石竟轰然陷落成一个石井。井口腾起一阵尘埃,夹着泥土味道。两人望着那幽深的石井,半晌,里面悄无声息,承铎道:“我七杀重,我下去看。”

东方将粗一些的木枝烧着,承铎咬了匕首,撑住石壁,往下行了约两丈深才着地,顺着那个洞口往前走了两步,里面豁然开阔,树枝的火光照不见尽头。东方紧随他下来,才一进到石洞里,便愣住了。

两人默然站了片刻,东方惊疑道:“你方才说什么,此地无银三百两?”

承铎叹道:“看来是我说的不够数。”

*

*

注:

一、前文中我写,承铎把那一张纸折成小块,放在了靴筒里。这不是偶然为之,我忘了解释一下。

古人衣服没有口袋,汉晋时期是宽袍大袖,东西都放在袖子里,这种习惯一直沿用下来。外出带钱带物,或用小的钱袋系在衣上,或用褡裢扛在肩膀上。到了清代,满族男子常年骑马,衣服都是窄袖;又因为额发会飘飞阻碍视线,故而都剃前额。清王朝强制的剃发、易服令,也改变了中原汉族的习惯。于是随身的东西没处揣了,发展到脚上。

所谓靴筒并不是塞在靴子的里面。《红楼梦》里就有说,贾政领人观赏大观园之初,问园中建设情况,贾琏便从靴筒中掏出一张纸来,说如此这般。当时靴子是有夹层的,在靴口外略低于靴口边缘处,方便携带文书票据之类,尤其是常常出门办事的人。估计那时候男人换靴子,就像我们现在换包包,也要把塞在靴筒里的东西换到令一双靴子里。而靴子,特别是皮靴子,一般来讲,是不用洗的。至少我的仿皮包包,最多用水擦一下,要是深色,擦也可以免了。

所以请勿因为承铎现在又把那张纸从靴筒里拿了出来就联想到他一直不洗脚也不刷靴子。汗之……_||

二、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

奇门九字诀,原是道家的符咒。《抱朴子·登涉》:“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临兵斗者,皆数组前行。’常当视之,无所不辟。”后来演变成“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东方写的那一个方式,是从内而旋至外。其实正确的写法不是仅仅是这样。我只是写小说,就不搞全套复杂的了。这个咒应用非常广泛,密宗里还有结印配合的手势,一字一印,吾怕力量刚强,不敢学。有时候日本动画或者游戏里面也有,而且发音是模仿汉语发的,就是唐朝时传入日本的。

有兴趣可百度之,百度上的内容就当是了解吧,那上面说的一些方法,也不尽对。

第四十章 循烟

石壁上刻着胡地回文雕花,旁边的凹槽盛了清油,壁上支着火把。承铎复将火把浸了油点着,与东方各持一只。地室里亮了不少,竟是一个宽阔的大殿。殿里自下而上,纵横堆砌,高逾丈许的,全是一砖砖成色赤足的黄金。

承铎举着火把走过这些金子搭出的窄巷,都能看见自己的身影恍惚映在那黄澄澄的金面上。每一垛金砖上都贴着胡文的批条,纸色有新有旧。两人谨慎地察看了一番,就算东方计算过人,一时也不敢说这地下仓库里的黄金究竟为数几何。

承铎缓缓靠在一垛金砖上,仰望另一垛,“我虽没缺过钱,却也没见过这么多钱啊。”东方也叹道:“只怕整个胡狄的国库都在这里吧。”

承铎道:“恐怕不止。我那位兄弟的本钱兴许也在里面呢。你看,承铣、水镜、胡狄三人各有所求。你议和时对胡狄说的道理不可谓不透彻,胡狄却咬定和亲不放。他们三人就算互相利用,为求信任也必要互相制约。”

“胡狄与承铣存了金子在此,这批金子足以谋天下,却锁在水镜手中。钥匙又放在胡狄的秘室里。胡狄不懂玄学,自己拿着钥匙也打不开。而胡狄与水镜所求的,又需得承铣所谋得成才能得到。如此一来,他们不得不精诚合作,再无欺诈。其中千丝万缕,你细想去,这法子真是殊妙得很。”

他使了这么一个文诌诌的词,东方便听出了嘲讽不屑之意,“真难为他们想得这么周全。”

“金子埋在地下终无用处,总要拿出去,势必应有出路。”承铎道。

东方在脑中盘算生、开、景、休的方位,道:“不错。八门之中开门属金,这地室里必有出口。”

两人细细查探地宫四墙,都是褐红色的干燥岩石。或平整以刻字,配着简单的壁画;或古朴如天成,还留着雕凿痕迹。东方顺着墙根寻去,击墙道:“你快来看。”承铎过去俯身细瞧,却是个三指见方的墙洞,问:“这是什么?”

“哈哈”东方笑,“你不认得这个,这是老鼠洞。”

“老鼠过得去,我们过不去啊。”承铎道。

东方叩着墙:“你不知老鼠习性,若是整块的岩石,它是打不了洞的,这石墙后面定然有出路。”言未已,叩到墙上声音空洞。

承铎抽出匕首,注力刺去,匕首毫不勉强就整个没入了墙里,手上反力便知对面是空的。承铎也找不着别的工具,只得暴殄天物一回,捡了一块金砖砸过去。

不多时,墙上砸出一个洞,却离地三尺余,略能容一人通过。两人望时,这个石洞一路或窄或阔,峥嵘逶迤,似是天成。承铎与东方灭了火把,重新浸了油。承铎执了匕首,东方握了一个火把给他照路,两人一前一后,钻进了墙上的石洞。

石洞高低不齐,脚下凹凸起伏,头上参差垂坠,佝偻身子勉强能过。行不到百步,便遇着一个岔道,承铎踌躇片刻,选了洞口开阔些的那个。又行了百余步,复见两个岔道前后相邻。东方止住他道:“我看这岩洞虬曲交错,若是走迷了路,岂不困死其中。”

承铎看看火光,“这洞必然连通外面,否则火烛是烧不起来的,想必并不远,我们只朝着一个方向走。”东方也存侥幸,便继续与他前行。岂料这岩洞枝蔓相通,走来走去似乎永无尽头。

这样穿了数个岔道,并无出路,只稍微宽阔些了。承铎先停了下来,细聆周遭声响,却是悄然寂灭。东方道:“我说如何,我们还是返回去吧。我记得来时的路。”承铎想想,也只得随他往回。

然而来路与去路,如同镜子照的两面,是对照相反的。岩洞上下左右许多岔道,少算一个便难以再回到原路。东方不知是哪里没记对,发现走错时,再往回,如此反复,竟再难找到原来的入口,进不能进,退不能退。

这一下大意,承铎与东方心里才渐渐意识到严重性。若是找不着出路,你本事再好,也不过是慢慢饿死在这里。东方停下细想,然而已经走乱,又哪里还想得起路径,这岩洞中不见天日,根本分不清东西南北。

两人在洞中不知钻了多久,疲敝不堪,而那支火把便渐渐地衰弱,熄灭。黑暗如人心中的恐惧,瞬间蔓延。四周一暗,只见承铎靴子上缀着的两颗明珠散着淡淡地绿光。承铎蹲下身,掩住明珠,举目四望,不见一丝光亮,真正漆黑。两人也不点另一支火把,反而都沉默了。

承铎依在岩洞石壁边,用匕首尖戳下一块岩石,石质如沙,簌簌而落,指尖摸到里面颗粒稍大的矿脉。矿脉是大地的精华,寂静无声,与天地长在。而人的生命,与之相比,只是须臾。东方静静道:“我们错了,燕、云之西,地接西域,砂石纵横。荒漠之中经风砥砺,便会形成这样千渠万壑的迷洞。人若误入,便会困死其中。方才进来时,太过大意了。”

风化而成的迷洞,承铎似乎记得听谁说过,急切之中又想不起来了。只觉东方原本沉着理智,如今说出这样的话来,心中不由得绝望至极,如弦紧扣而断,反松了下来,率然笑道:“人有旦夕祸福,我想过战死沙场,却没想过默默无声地死在没人知道的地方。”

东方也笑道:“如今可知世事离奇古怪,总是让人捉摸不到。”

黑暗无边无际,即使火把熄灭良久,也看不到一丝光亮。虽然东方就在对面,却甚至看不见他的轮廓。承铎仰头道:“我一生纵横四海,杀过不少人,也结交过不少人。然而有幸结识你,今日又一起被困,死在此地也不算憾事了。”

东方默然片刻,嗤笑道:“开什么玩笑,说得好象临终遗言似的。”

承铎却不笑,正色道:“我并不是开玩笑。”

东方沉默不语,良久方道:“我知道。”他顿了一顿,“咱们且想办法,若果然该死在此地,便一起死了就是。”

承铎心里恍惚觉得这迷洞有些印象,仿佛也是和东方一起做什么事……去找那怪兽的时候?不……不对,禽兽,茶茶说那是衣冠禽兽……茶茶……(具体内容见第十五章)

承铎骤然直起身,东方听见他动静,也欠身道:“你干什么?”

承铎道:“把火石和火把给我。”

东方摸出火石递给他,又将那支没点的火把递给他。承铎擦起火花,点亮那支火把,一时眼睛受不住那光亮,眯了眼觑那火光。

东方正欲说话,承铎竖起一指,示意他噤声,屏息看那火光中一股焦烟袅袅飘到头顶岩石上,盘桓片刻,缓缓游向左边一个洞口。东方恍然大喜道:“不错。一般人家做饭烧灶,烟从那灶口烟囱能抽出去。如今这烟飘的方向定然也能通到外面。”

承铎循了那烟飘渺所向,转而又在那岩洞中穿梭起来。两人跟着那烟,走走停停,约莫小半个时辰,隐约听得哗哗之声。那火把便又黯弱起来,随着那声音加大,火光也渐渐减弱,直至熄灭。

承铎与东方转过一个洞口,便觉得一股水气,夹杂着生涩的地下水味,扑面而来。黑暗中静默半晌,竟看见了脚底下微弱的波光。有光即有光源。承铎望着那水面道:“有水就能有出路,你敢不敢跳?”

东方踌躇片刻,道:“倘若这水流入地下,你又怎么出去。到时淹在水里,更是困难。”

“这水势不小,应该是越流越宽的。”承铎扯下靴子上的明珠,随手一扔,一星幽绿沉沉浮浮,一下就不见了。

东方道:“显然水流往下是岩洞啊。”

“岩洞再往下说不定就是出口了。”

“你这简直是赌命。”

承铎笑,“我生平赌命就没赌输过,活到如今早已赚了。”说着一跃,摸索着那岩壁攀下到暗河边,喊道:“然之兄,下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