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柯延睁大眼不解地抬头看他,“我怕你干什么?”

曾效祺微微低头看着她的脸,停了一会儿,转过脸去,嘴角可见地扬了起来:“地铁这个点也挤不上去。再说大晚上的让一个女生单独回家,这也太没有绅士风度了。”

这时电梯停了,有人进来了,柯延只好不说了,两人没再交流。等出了门,被夜风一吹,有点凉飕飕的感觉,柯延看了一下手上的衣服,犹豫着是不是要穿起来。下一刻,便感觉背后一暖,曾效祺将他的西装外套给她披上了:“等一下吧,我的司机马上就过来。”

柯延扭头看曾效祺,拿下肩上的外套给他:“谢谢,你穿吧,我自己有衣服。”

曾效祺接过衣服重新披在她肩上:“披着吧。不是弄脏了吗?”

柯延:“!”她可以确信自己骑车被他看到了,而且衣服被绞的事都被他看到了,她有些尴尬地笑:“你都看到了?”

“昂!我本来堵在路上,看见一个美女自在地骑车还挺羡慕的,结果下一刻美女的衣服就被绞了,忍不住多看了两眼,发现居然还是熟人。”曾效祺哈哈笑起来。

柯延窘迫得耳朵都红了,恨不能有个地缝可以钻进去。

曾效祺不看她,望着对面闪烁的街灯,换了话题:“回国后还习惯吗?”

“还行,已经习惯了。”柯延说,其实刚开始真不太适应,毕竟从高中毕业就去了美国,这些年极少回来,国内这些年变化太大,生活方式和国外大不相同,刚回来的时候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哪哪儿都不习惯,好在在大家的帮助下慢慢适应下来了。

“我以为你不会回来了。”曾效祺扭头看着她,叹息似的说。

柯延抬头望了望天,喧闹的B市夜空见不到一颗星星,这里跟加州的天空不一样,不过耳畔的乡音乡语令她觉得内心踏实,她喃喃地说:“哪儿都不如家好。”

曾效祺轻笑起来:“这倒是真的。你先生跟你一起回国了吗?”

“哈?”柯延显然被这个问题有点惊到,吃惊地扭头看他。

曾效祺抬起手放到唇上方,掩饰地轻咳了一声:“我好像听说你结婚了,还是说只是男朋友?”

柯延低头抿嘴乐:“听谁说的?我单身。”

曾效祺嘴角控制不住上扬,再次轻咳一声掩饰自己的情绪,手指在空中比划了一下,往身后指:“那应该是那谁骗我的。我觉得咱俩应该再握一次手,我总算找到盟友了,咱们班上那些家伙大多都结婚了,朋友圈里全都是秀恩爱的、晒娃的,羡慕嫉妒恨死我这单身狗了!”

柯延忍不住笑出声:“我微信就没加几个好友,所以看不到。”

曾效祺朝她竖起大拇指:“看不到最好。人到中年,必须要学会装聋作瞎。”

柯延嗔怪地白他一眼:“你才中年呢,我很年轻,我是青年!”

他赶紧弯腰道歉:“我错了,我错了,你是少女!在我眼中永远都是十八岁!”

“那倒不是,不是十八好多年。”柯延笑眼弯弯,像月牙儿一样,她觉得曾效祺说话挺好玩的,特别会逗人开心。

曾效祺看着她的笑脸,心里跟夏天吃了冰棍一样熨帖,正要再逗逗她,他的车恰好过来了,便打住了话题。这是一辆黑色的限量迈巴赫,他替柯延拉开车门,体贴地弯下腰以手挡在车门上方让她上去,自己则从另一边上车,嘱咐开车的助理:“去XX路19号,物理研究所。”

柯延对车了解不多,但也知道这绝对是豪车级别的,因为车厢内都铺着天鹅绒地毯,舒适度是普通车无法相提并论的,果然娱乐圈比较挣钱,自己挣十年工资也未必能买得起这样一辆车。不过车只是代步工具,有就行了,倒也没什么不平衡的。

曾效祺摘下墨镜,从汽车冰箱拿出来两盒酸奶,递了一瓶给柯延:“晚上了,就不请你喝茶和咖啡了。喝杯酸奶吧。”

“谢谢!”柯延接了过来。

曾效祺问:“你平时工作忙吗?研究所上班时间应该比较规律吧,不会跟我们一样没日没夜的吧?”

“按规章制度来说,还是比较规律的,朝八晚五,周末双休。不过若是想出点成绩,这点时间肯定是不够的,所以加班是常态。不过胜在时间还算自由,不需要打卡,也没人监督,只要你交得出论文,做得出成绩就行。”柯延说。

“那也挺好,比较自由。不过压力肯定不小,平时休息时间都怎么打发,不会还是工作和学习吧?”

柯延喝了一口酸奶:“也不全是,偶尔也会劳逸结合,以前在美国的时候,会和朋友结伴去徒步,或者去森林公园露营野炊,有时候也会看看电影追追剧。”

曾效祺兴趣浓厚起来:“你也喜欢看电影?不过应该都是外国片吧。”

“不一定,国产片也看。”

曾效祺赶紧追问:“比如呢?什么类型的?”

柯延微微偏头:“也不定什么类型,好看就行,你的电影我也看过。”

“真的啊?”曾效祺按捺不住兴奋之情,抬手挠了挠后脑勺,脸上露出羞涩的表情,“没想到你还看我的电影。”

“你演的很好啊,我还推荐朋友去看过呢,不过你的电影在美国上映的不多,就上演过一部。”柯延推荐别人看曾效祺电影的心情绝对是与有荣焉的,毕竟是中国电影,还是自己同学演的,为了支持他的影片,她还破天荒跑电影院二刷了那部片子。

“那我争取以后在美国多上映几部。”曾效祺嘿嘿笑,突然又想起来什么,“不过以后的片子你应该都能看到了,国内都有上映的。对了,周日下午你有时间吗?我请你去看首映礼。”

柯延一愣:“这周日下午?”

曾效祺点了点头:“对,我们就在B市举行首映礼,能抢先看电影。你要是有空的话,回头我给你送张票过来。”

“我暂时还不确定,要看实验情况。”她今天休息了一天,按常理,周六周日都会去实验室加班,一个实验做下来,一时半会儿不一定能出结果。

“哦,那我先把票送过来给你,你有空就过来吧。”曾效祺说。

柯延想了想:“也行,谢谢了啊。”

曾效祺暗暗松了口气,脸上露出轻松的笑容:“应该谢谢你愿意来给我捧场。”

柯延笑了笑,她知道曾效祺根本就不需要自己去捧场,只要他愿意,多少名人媒体都会去捧场,给自己送电影票,大约是有点跟朋友炫耀一下的意思。不过她也愿意去看看,首映礼呢,她还从来没去参加过,况且这次的电影是她很喜欢的一部小说改编的。

物理所离得并不远,车子开了不到二十分钟就到了。柯延下车的时候,曾效祺也跟着下来了,通过简易的电闸门,隐约可见里面灯火通明,这时候还有不少人在工作,便说:“你住得离这儿远吗?一会儿怎么回去?”

柯延说:“没多远,到时候打个车回去就好了。就十几分钟车程。”

曾效祺不放心:“要不你忙完的时候给我打个电话,我让司机来接你?”

柯延不假思索地拒绝:“不用了,谢谢,国内的治安比美国好多了。”

“那也还是要注意一点,打出租吧,尽量别坐滴滴。”曾效祺想起最近看到的新闻事故,还真有点不放心。

“好的,我走了啊,谢谢你送我过来,拜拜!”柯延摆摆手,转身进了大门,走了几步,发现自己身上还披着曾效祺的外套,赶紧转身出来,发现曾效祺的车已经启动了,没追上,只好拿出手机来发微信:“你的外套还没给你。”

曾效祺很快便回她:“先放你那儿吧,回头我有空来取。早点忙完回去休息,别太晚,不安全。”

柯延只好披着他的外套回了办公室,几个同事都在,昨晚完成的实验今天交由他们验证,结果出来了,跟昨晚的数据完全能对上。大家都兴奋得不行,这是他们忙了两个礼拜的成果,正在商议着要怎么去庆功。

柯延推门而入,房间里瞬间静止下来,都有些怪异地看着柯延的打扮,她居然披了一件男式西装,那衣服明显偏大,这是打哪儿来?柯延没注意到大家落在自己身上的疑惑眼神,问:“结果跟我早上的对上了吧?我看看。”

赵一卓最先反应过来:“哦,对,在这边。”赵一卓是他们研究组的博士后,年龄只比柯延小一岁,他的能力很强,平时辅佐她的时候比较多。

柯延将肩上的衣服拿下来,和自己的外套一起搭在座椅背上,走过去看实验结果,发现数据和早上自己得出的实验结果一模一样,实验可以重复,这是检验一个实验成功的基本原则,否则只能算偶然事件。

柯延松了一口气:“好了,辛苦大家了。回去休息吧。”

柯延带的研究生小唐说:“柯老师,这周末我能不能休息?我男朋友生日,我答应了要陪他去爬山。”

柯延笑着点头:“可以。这周末大家都不加班了吧,好好休息,周一过来准备下一个实验。”她也正好可以去参加曾效祺的电影首映礼。

于是大家都陆陆续续收拾东西离开,柯延打开自己的电脑,打算做实验总结,写论文。不知道过了多久,柯延的桌上突然被放了一杯水:“柯延,喝水。”

柯延猛抬头,吃惊地看着赵一卓,再看看办公室里,发现其他人都走了:“谢谢!小赵,你怎么还没回去?”

“哦,我还有点事没处理完。你打算什么时候走?”赵一卓问。

柯延看了一下腕上的手表,已经十点半了,对她来说,这个时间其实还不算晚,不过她想起曾效祺说的让她早点回去,便说:“我整理一下资料,回去再写。”

赵一卓笑了:“那我们一起走吧,我也回去处理好了。”

柯延找了个袋子,将自己的脏衣服塞进去,曾效祺的外套拿在手里,出门之后,发现外面的风有点凉,只好又将西装穿上了。赵一卓看了一眼,张了张嘴,又闭上了,到了研究所门外,赵一卓见她没开车,便说:“我叫滴滴,先送你回家吧。”

柯延想着他和自己住一个方向:“可以,麻烦了。”

赵一卓刚叫了车,柯延的手机就响了起来,是个陌生号码,她接起来,曾效祺的声音响了起来:“你还在研究所吗?我临时接到通知,明天要回A市做个采访,现在给你送票过来。”

柯延说:“还在,好的,你过来吧,谢谢!”

作者有话要说: 希望不是我写得太难看,大家只是在养肥。请多多留言鼓励,有红包掉落,也请尽量讨论剧情吧,么么哒mua~

第四章 护送

柯延挂了电话,对赵一卓说:“小赵,要不你先走吧,我朋友来找我有点事,我还得等会儿。”

赵一卓不放心地说:“那你怎么回去?”

柯延说:“让我朋友送一下吧,反正也离得不远。”

赵一卓看了一眼她身上的男式外套:“那我陪你等你朋友过来吧,我先取消订单。”

“不用,你先走吧,我回所里等就好了。”柯延还来不及制止,他已经将订单给取消了。

赵一卓没说话,只是默默地站在一旁陪着。柯延见他不走,也不进去了,她不擅长跟人聊天,但这么干站着也无聊,便跟赵一卓聊起了工作上的事。他们的研究方向是天文物理里比较新的课题——暗物质与暗能量,据近年来科学家推算,暗物质与暗能量是构成宇宙物质的主体,但目前人类无法通过已知的方式探测得到,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确切存在,因此被称为暗物质与暗能量。

人类科学家目前要做的,就是捕捉暗物质粒子,以证实暗物质的存在,了解暗物质的性质,揭开宇宙的奥秘。柯延目前正在设计的液氩探测器,就是用作探测暗物质粒子的仪器。

天文物理一直都是一门超前的自然学科,柯延也不知道终己一生能否有所发现,但她对宇宙的奥秘充满了热爱和向往,所以尽管看似镜花水月,还是毅然投身其中,愿意成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一枚小小敲门砖。

赵一卓27岁读完博士,刚进入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一年,在同事中被认为天赋出众。年纪与他相近的柯延刚回国就担任了项目负责人,初时他是不服的,然而不到两个月,他便心悦诚服,柯延的天赋才能、知识积累、思维眼界,比自己高了绝对不止一个层次,他甚至都后悔自己没出国留学了。

研究所就是这么一个存在,你以为自己很出色了,然而还有大把比你更出色的人。所以赵一卓打心眼里佩服柯延,也默默地关注着她的一切,柯延是个科学怪才,但心性极为单纯,长得好看,却从不以美女自居,令人难免心生好感。

赵一卓仰慕柯延,默默地关怀着她,打算攒足勇气表白。柯延的生活方式极其简单,交友极少,总是在家和所里两点一线之间活动,他们又在一个办公室工作,近水楼台还是很容易日久生情的,赵一卓觉得自己是有机会俘获芳心的。谁曾想这么快就出现意外了,柯延今天居然穿着一件男士西装来上班,是一会儿要来接她的那个人的衣服吗?赵一卓抱着打探敌情的心态,要当面看看对方到底是何方神圣。

不到十分钟,一辆黑色的迈巴赫就拐进了研究所大门前。柯延扭头对赵一卓说:“我朋友到了,我先过去了。”

男人对机械有着天性的热爱,赵一卓自然认得那是一辆迈巴赫,型号他虽然不懂,但也能猜得出来那辆车绝对价值不菲。车门开了,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下来了,穿着简单的白衬衫黑西裤,没有戴墨镜,虽然研究所门口的路灯不是特别明亮,赵一卓还是认出了对方,不由得愣住了。B市是明星艺人的集中地,然而他绝没想到能在研究所门口遇到,这儿出现国家领导人的几率都比出现明星的几率大。

曾效祺还没下车就看见了站在路灯下的柯延,她正穿着自己的西装,这令他心情愉悦,然而看清她旁边的人影时,他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车一停稳便推门下车:“柯延,你下班了吧?”

柯延点头:“下了。”

“那我送你回去吧。”曾效祺朝赵一卓看了一眼,然后微微弯下腰,伸手挡在了车门上方,让柯延上车。

“好,谢谢!”柯延道了谢,朝赵一卓挥挥手,“小赵,我先走了,再见!”

赵一卓抬手挥了挥,郁郁地看着柯延被曾效祺关进车内,他想不明白的是,柯延怎么会和曾效祺是朋友,他们完全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更何况这个曾效祺还绯闻无数。

问清楚柯延家的地址,曾效祺打开车内的储物箱,里面放着两份请柬,他想了想,只拿了一张出来,交给柯延:“首映礼上人比较多,席位有点紧,所以只能给你一张票,请务必赏光。我到时要走红毯,不能接待你,我让我的助理小夏来接你吧。”

前面开车的司机扭头说:“柯姐您好,我是夏威,你叫我小夏就好。回头我跟祺哥加一下您的微信,到时候我跟您联系。”夏威是曾效祺的生活助理,跟了他三四年,对曾效祺的脾性再了解不过,什么时候见老板对年轻女性这么上心过,一晚上都特意跑了两趟了,作为他的左臂右膀,自然要替老板办好一切琐碎事宜。

“那就太麻烦了。”柯延没参加过首映礼,知道到时候人肯定很多,有人来带自己过去挺好的,“到时候我去了再联系你。”

曾效祺问:“刚才跟你一起的那个是你同事?”

“对,我们一个研究组的同事。”柯延说。

曾效祺问:“你们物理研究所里女性比较少吧?”

“少,我们组十个人,就我和我带的一个研究生是女的,其余都是男性。别的组更少,甚至都没有女性。”柯延解释说。

科学界女性稀少,在世人固化的思维模式里,一直都认为女性的科研水平普遍不如男性。事实上,在男女平权最好的北欧地区,男女性在科学领域的数量是均等的,女性在科研上取得的成绩并不比男性差。可见能力的差异并非体现在性别上,长期以来女性科学家稀少,只是因为女性所受到的待遇不公和机遇的不均罢了。

“你真厉害!都带研究生了。”曾效祺赞叹了一句,“物理学家一般年纪都比较大吧?”

柯延不知他怎么就问到年纪上了:“当然,能称为家的,年纪都不会太轻。”

曾效祺一听,脸上表情瞬间轻松了些:“那你平时应该多抽空出来跟老同学聚聚,不然跟一群年纪大的同事除了工作也没什么共同语言,把人给憋老了。”

柯延噗嗤笑出声:“不会啊,除了我领导,我们组的同事年纪都跟我差不多,有的比我还年轻。”

曾效祺:“!”他有些难以置信地说:“研究天体物理的都是年轻人?”

柯延解释说:“这倒不是。我研究的是暗物质和暗能量,这个算是比较新兴的课题,物理界很多前辈早就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后来改方向的不多,所以我这个课题研究人员普遍年轻一点。”尤其是她攻克的这个项目在国内还属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员就更年轻了。

曾效祺沉默了片刻,才问:“你们研究所平时让外人参观吗?”

“这个我还不太清楚,应该可以吧,需要申请批准。”柯延说。

曾效祺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很快,柯延就指着前面的小区说:“我就在对面的小区,在前面的十字路口左拐就可以了。”

柯延拿着曾效祺的西装外套:“谢谢你的衣服,要不要我帮你洗了再给你?”

曾效祺伸手拿过来:“不用了,我自己洗吧。小夏,开到小区里去吧。”

柯延本想就在小区门口下车算了,没想到曾效祺坚持把她送到了楼下。他抬头看了一下这个高层公寓:“你住几楼?”

“12楼。好了,谢谢你送我回来,还有这个票。”柯延晃了晃手里的票。

曾效祺抬头看了看漆黑的12楼窗口,说:“你先上去吧,我看你灯亮了再走。”

柯延笑眼弯弯:“没想到大影帝还这么体贴,你是影迷要是知道了必定是要尖叫了。再见!”她也没说请他上楼喝个茶什么的,太晚了,不适合留客。

曾效祺也没提上楼坐坐,就在那儿站着,目送她进了楼道,一直等到12楼靠西边窗户的灯亮了,他才坐进车里,给柯延发了个微信:“到了吧?看到灯亮了,早点休息,晚安!再见!”

柯延刚进家门,就听见手机震动了,一看信息,跑到窗口,看见黑色的迈巴赫正好离开,歪着脑袋看了一会儿,心情莫名挺好的,回了条信息:“嗯,已经到了,路上小心,再见!”

洗了澡出来,看见微信上多了好几条信息,都是赵一卓发来的,问她到家了没有,柯延笑了起来,这家伙还挺有心的,便回复他已经安全到家。

赵一卓的信息很快回复过来:“问你一个比较隐私的问题,你跟曾效祺是怎么认识的?”

柯延回:“我们是高中同学。”

赵一卓发了个吃惊的表情过来。柯延笑了笑,有一个名人同学大概就是这种体会吧,身边的人都会感到惊奇。她没再继续回复信息,丢下手机开了电脑继续工作,今天白天睡得有点多,现在还不困,可以再忙会儿。

第二天上午,柯延正在家里写论文,收到了栾萱的微信视频邀请,柯延叹了口气,将手里的文稿存档,接通了视频。

栾萱穿着睡衣,抱着一只虎头虎脑的布偶猫,一接通就举着猫爪子朝镜头前挥动:“元宝,来跟阿姨打招呼。”

柯延将手机放在电脑旁边半竖着:“元宝真可爱。找我有事?我在忙。”说完又朝电脑上敲了几个英文单词,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她写论文直接用英文写,也免去了翻译的麻烦。

“你怎么这么忙啊?大周末的都不休息,你要学会劳逸结合,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栾萱劝她。

柯延苦笑:“我也是没办法,刚接手现在的工作,得做出点成绩来才能服众啊。说吧,到底找我干吗?”

“昨天约你出来吃饭,因为人多,你又走得早,咱们都没好好聊聊。所以今天想找你聊聊天,要不咱们去逛街吧,我想做头发。”栾萱说。

柯延最怕做头发,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时间哗哗如流水一般就过了,对她来说没有任何意义,连忙拒绝:“我不做头发。”

“那出来逛街吧,做个SPA也行,你天天熬夜,毛孔都粗大了好多。我知道你天生丽质,但也架不住这么糟蹋啊,去吧,去吧。”栾萱开始软磨硬泡。

柯延是个平时连面膜都懒得敷的人,哪里肯去做SPA:“你是不是没别的事了?我这还有个论文没写完呢。”

“抽半天空呗,明天再写。”栾萱继续磨。

柯延头也不抬:“明天我有事。”

“明天有什么事呀?”

柯延随口说:“明天下午去看电影。”

栾萱来了精神:“看什么电影?跟谁去看?”

“《疑城》。我自己。”柯延知道曾效祺虽然给了自己电影票,不过也绝不是请自己看电影的意思,毕竟他是明天首映礼的主角,肯定是和其他电影主创坐一起的。

栾萱一下子坐直了:“那是曾效祺主演的电影啊,不是下周五才上映吗?我懂了,是不是首映礼,他给你的票?”

“对,是他给我的。”

栾萱一脸古怪又兴奋的表情:“这曾效祺真偏心啊,为什么只给了你票,不给我们呢。”

柯延想了想说:“他说首映礼的票很少,就给了我一张,不然我还能叫你一起去。”

“我不去,我都买好预售票了,等上映了和我老公一起去看。这个曾效祺还挺有意思的,他居然给你送首映礼的票,他还有没有跟你说别的?”栾萱满脸好奇。

“没啊。”

“哦呵呵。柯延,你觉得曾效祺这人怎么样?”栾萱问。

“挺好的啊。”柯延一边打字,一边头也不抬地随口答。

栾萱又问:“那如果做你男朋友呢?”

柯延敲键盘的手停了下来,抬头露出一脸怪异的表情:“你是不是发烧了?说什么胡话。”自己跟曾效祺?这都哪跟哪呀,除了老同学的关系,他们现在完全就是两个世界的人好吗?

栾萱抬起眉毛,耸了耸肩:“也是,你俩的差异也太大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继续留言发红包吧

第五章 绯闻

栾萱最后还是将柯延给磨了出来,拉她一起上街买衣服。柯延考虑到B市已经入秋,这里的秋天很短,马上就要入冬,而冬天又特别冷,她以前在加州,那儿冬季十分温暖,衣服主要是轻薄款的,厚衣服备得极少,是得提前备点厚衣服才行,便答应了栾萱逛街的邀约。

栾萱之所以磨着柯延出来,主要还是老公出差不在家,没人陪,嫌寂寞。她大学是在C市上的,老公是B市人,两人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一起来B市打拼,前年结了婚,一起买了房,目前正在计划要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