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门庶孽之步步莲华上一章:第 66 章
  • 高门庶孽之步步莲华下一章:第 68 章

这话说得萧氏越发反驳不得,陆明萱也不想再与她废话,随即说道:“方才你喊的话老夫人和我都听见了,老夫人让我出来给你带句话,她老人家不过是着六姑娘到底是陆家的骨血,所以勉强留她一条小命罢了,你既说要带她一块儿上路,那边带走罢,也省得以后她老人家看六姑娘一次恶心一次,没的白给自己添堵…”

“你胡说!不可能!”一语未了,萧氏已尖声道:“老夫人明明很看重子嗣,也很看重六姑娘,六姑娘还未出世时,便已赏了好些东西下来,还说将来要接了她至身边亲自教养,怎么可能不理会她的死活,你分明就是在假传老夫人的话!”

陆明萱一脸平静的点头道:“在六姑娘出生以前,老夫人的确赏了不少东西下来,也的确说过要将她接到身边亲自教养的话,可那时候三老爷还好好儿的活着,老夫人是因为先疼爱儿子,后才看重六姑娘的,如今三老爷已经死了,还是你间接害死的,老夫人恨六姑娘尚且来不及了,你如果真能一把掐死了她,反倒为老夫人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勾了勾唇角,继续凉凉说道:“到底是自己的亲孙女儿,让老夫人一味的作践六姑娘也做出来,可亲孙女儿的生母却是害死儿子的凶手,要疼也疼不起来,倒不如早早死了干净,反倒一了百了,你要掐死六姑娘就趁早,我瞧着六姑娘死了,也还回去向老夫人复命。”

萧氏满脸的难以置信,可莫名的却觉得陆明萱不会骗她,也犯不着骗她,霎时面如死灰,似被抽走了浑身的筋骨一般,整个人都瘫软下来。

她怎么就会觉得陆老夫人会因她以女儿做要挟就会妥协,会饶她这一次,放她一条生路?就像陆明萱说的,老夫人是因为疼爱三老爷才会看重六姑娘的,没有了三老爷,六姑娘又算得了什么?尤其三老爷的死还与她脱不了干系,六姑娘就更处境堪忧了,她怎么会蠢到这个地步,以为六姑娘会是她最后的保命符?

偏陆明萱还在一旁凉凉的催促她:“萧姨娘要动手就快点儿,说来六姑娘如今才十来日呢,力气只怕比一只小猫儿大不到哪里去,要掐死她还不容易?只要你将自己的手轻轻一收拢,要不了小半盏茶的时间,她便铁定没气儿了,你还犹豫什么呢,难道是下不了手不成?说的也是,到底是自己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又岂有不心疼的,连老虎那般凶狠的,尚且不吃自己的儿子呢!”

“不过话说回来,你既做得出以六姑娘性命相胁之事,照理就不该犹豫才是,毕竟只有自己的性命才是最宝贵的么,别人的哪怕是自己亲生女儿的,都算不得什么不是?劳你快点儿,我真没空儿在这里与你多废话。”陆明萱说完,还一副百无聊赖的样子打了个哈欠。

瞧在萧氏眼里,竟是一副对六姑娘的死活半点也不放在心上的样子。

可陆明萱可以不在乎六姑娘的死活,萧氏却没办法不在乎,到底是她怀胎十月辛辛苦苦挣命一般生下来,连哭一声她都要心疼好久的亲生骨肉,她怎么可能真下得手掐死她?

她唯一能做的,便是抱着女儿放声大哭:“老爷,您睁开眼睛瞧瞧啊,您才走了几日呢,她们就要逼死我们母女了,我还不如当时就带了六姑娘随了您去,至少一家人在地下能有个照应,总好过现在活着被人作践,生不如死啊…”

陆明萱对萧氏光打雷不下雨的寻死觅活腻歪透了,要不是因为中间还有个陆老夫人,她才不耐烦管陆中昱和他的女人们的这些破事儿。

她待萧氏哭够了,才冷冷道:“方才临出来前,我还与老夫人说,如果我能劝动你放下六姑娘,求她以后千万不要迁怒六姑娘,她老人家也答应了,但现在看来,很显然你是一点不在乎六姑娘以后是好是歹,既是如此,我也不想与你多说了,连你做母亲的都不心疼她了,我还心疼她做什么!”

拔高声音喝命远处的婆子们:“都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上前将六姑娘抢回来,不要怕弄伤了六姑娘哪里,只要抢回来时还能有一口气即可,反正她的生母都不心疼她了,我们也犯不着去管会不会弄痛弄伤了她哪里。”

众婆子闻言,果真上前不管不顾的抢起人来,虽说有陆明萱的话在先,她们的手脚依然不敢太重,但看在萧氏眼里,依然心疼得直哆嗦,不过与众婆子僵持了片刻,便先松了手,将六姑娘交给了她们,——说到底,哪个做母亲的又能真正不心疼自己儿女的,萧氏自然也不能例外。

陆明萱见状,方暗暗松了一口气,总算萧氏还未泯灭做母亲的自觉,六姑娘也能有一个相对好些的未来了。

适逢张嬷嬷听了陆老夫人的吩咐自里面出来,见孩子已经抢回来了,也松了一口气,先请陆明萱将孩子抱进去后,便宣布起陆老夫人对萧氏最后的惩罚来:“灌下哑药,挑断她双手的筋骨,让她以后都不能再写字,再卖到最下贱的煤井窑子里去,务必让她受尽一切屈辱再死去…”

☆、第二十二回 丧事

“…灌下哑药,挑断她双手的筋骨,让她以后都不能再写字,再卖到最下贱的煤井窑子里去,务必让她受尽一切屈辱再死去!”

陆明萱抱着六姑娘方行至门前,便听得身后张嬷嬷阴测测的如是说,脚下不由一顿,下意识看了怀里的六姑娘一眼,就见小小婴儿也不知是不是因为累了,早已睡着了,只精致的小脸上还带有泪痕,浅到几乎看不出来的眉头也稍稍皱起,似是梦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一般,又似是对自己生母接下来的遭遇有所感应一般。

她不由暗叹了一口气,待这个小婴儿长大成人,知道前尘旧事后,不知道会不会也与自己一样,只恨自己为什么偏要是陆中昱,而不是其他任何一个人的女儿?

至于萧氏,她虽为她以后的遭遇心存不忍,但也仅此而已,于亲疏来说,陆老夫人才是她的亲祖母,自来对她疼爱有加,萧氏却只是被自己视为路人甲的亲生父亲的小妾,与自己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她自然不会为了区区一个萧氏,却惹陆老夫人不开心,她能劝陆老夫人不要迁怒六姑娘,以后稍稍待她好些,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于情理是非来说,萧氏落得如今这般下场,全是她自己咎由自取,又怨得了谁呢?自己种的因,就要自己来承受因此产生的果,毕竟是两条人命,总得让她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也总得让苦主有所安慰才是。

知道陆老夫人至少现下不想看到六姑娘,陆明萱进屋以后,先将孩子交给了侍立在外面的双福和双瑞,令她们暂时将其安置在厢房里后,方进了陆老夫人的内室。

陆老夫人正闭着眼睛靠在大迎枕上,陆大夫人等人则侍立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瞧得陆明萱进来,段氏先暗自松了一口气,虽才只站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她依然有些个支撑不住了,偏陆老夫人又不发话到底是让她们继续留下还是让她们先退下,只闭着眼睛冥想自己的,幸好萱姑娘及时进来了!

陆明萱的脚步声很轻,但因屋里实在太过安静,陆老夫人还是第一时间听到了,睁开眼睛见果是陆明萱进来了,便冷声问道:“孩子如今怎么样了,那个贱人是不是还不肯放人?若她还不肯放,就休怪我狠心了!”

“已经抱回来,让双福和双瑞两位姐姐去安置了。”陆明萱轻声应道。

正待再说,就见张嬷嬷急匆匆走了进来,脸色十分不好看的向陆老夫人屈膝禀道:“老奴一时不慎,让那个贱人咬舌自尽了,还请老夫人降罪!”

陆老夫人猛地坐直了身子,一巴掌拍在了拔步大床的床沿上:“可恶!”一连喘了几口气,才又恨声道:“贱人以为死了就能一了百了了?休想!把她给我扔去乱葬岗子,让野狗将她的尸体啃噬殆尽后,再给我挫骨扬灰,我要让她永世不得超生!”

屋里众人都被她狠戾的眼神和话语吓得一颤,张嬷嬷却是神色不变,屈膝应了一声“是”,便领命自去了。

余下陆明萱因见陆大夫人妯娌婆媳脸色都有些不好看,尤其是段氏,更是一副摇摇欲坠却又只能硬撑着的样子,因小声与陆老夫人道:“老夫人,不若让两位夫人和二嫂子都先回去歇着,我一个人陪着您可好?”

陆老夫人沉默了片刻,才阴郁的冲儿媳孙媳们一挥手:“你们都先退下罢,让萱丫头一个人陪着我即可!”

陆大夫人三人如蒙大赦,忙屈膝齐齐应了一声“是”,陆大夫人又说了一句:“那媳妇们待会儿再过来服侍母亲。”三人才鱼贯退了出去。

但待三人离开后,陆老夫人却满脸疲色的对陆明萱道:“萱丫头你也回去歇着罢,让我一个人静静。”

陆明萱如何敢离开,虽说陆老夫人现下已比先前不吃不喝不说话的样子好了不少,但谁又能保证她已彻底想通了,不会再糟践自己的身子,只恨不能随了陆中昱而去呢?

她不由强笑道:“我不累,不需要回去歇息,我还是陪着您老人家罢。”

“你怕我做什么傻事不成?”陆老夫人苦笑一声,“你放心,我这辈子经过见过的大风大浪多了去了,以前我能撑过来,如今自然也能撑过去,先前不过是一时伤心得糊涂了,才会那样的,如今不会了,你且回去歇着罢,这几日时时刻刻都有人在我面前晃,晃得我头疼,眼下最想要的,便是能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待一会儿。”

她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陆明萱如何还好坚持,只得应了,轻手轻脚的退了出去,却并没有回空翠阁,而是竖着耳朵守在了门口,打算里面一有动静,便立刻冲进去。

这样守了一会儿,张嬷嬷回来了,瞧得陆明萱的样子,不必问便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因上前用仅够二人听得见的声音道:“萱姑娘不必这样,我跟了老夫人一辈子,最是了解她老人家的,她不会做傻事的,之前不过是因一时伤心糊涂了,如今她的怒气已发泄了几分,自然也就不会有事了。”

陆明萱见张嬷嬷都这样说了,方心下稍松,小声问道:“外面…都处理好了?”

张嬷嬷点头:“已经处理好了。其实那个贱人死了虽便宜了她,于长远来说,倒也算是一件好事,毕竟中间还夹杂着一个六姑娘,将来她长大成人,不知道此事也还罢了,若是知道了,生母畏罪自杀总比被自己的亲祖母卖到那下贱的地方去更容易接受一些,想来那贱人也是因为深知这一点,所以才能鼓起勇气咬舌自尽的。”

陆明萱没有说话,不管萧氏是为了不受那即将到来的屈辱,还是为了六姑娘才选择一死,这场历时一年多的闹剧总算到此为止,可以划上一个句号了。

张嬷嬷又道:“对了,那贱人咬舌前说了一句话,让我转告姑娘,求姑娘看在六姑娘身上好歹与姑娘流着一半相同血液的份儿上,将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能照应六姑娘一下。我本来不欲告诉姑娘,白让姑娘烦心的,谁知道她说完便咬了舌,到底死者为大,我想了想还是觉得该告诉姑娘一声,还望姑娘别怪我多事。姑娘也不必为此而烦恼,府里该有六姑娘的,总不会少了她也就是了。”

陆明萱忙道:“嬷嬷也不过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罢了,我又岂会怪嬷嬷?”心里忍不住暗暗苦笑,萧氏凭什么以为她与六姑娘身上流着一半相同的血液,便会照应六姑娘,如果有可能,她巴不得把那一半属于陆中昱的血液换掉好吗,待将来六姑娘长大成人以后,谁知道又会不会与她有相同的想法呢?

张嬷嬷话既已带到,便也不再与陆明萱多说,只道:“姑娘且回去歇着罢,老夫人跟前儿还有我呢,我向姑娘保证,一定不会让老夫人有任何好歹的。”

“那就有劳嬷嬷了,我且先回去歇会儿,晚间再上来。”有张嬷嬷保证,陆明萱也就不再坚持,与张嬷嬷道了别,便回了空翠阁。

段嬷嬷与丹青见她不过几日,便瘦了好些,眼圈下更是一圈黑影,忙忙命人抬了热水来服侍她沐浴,一时沐浴完后,丹青又拿了帕子给她绞头发,绞得半干之后,方发现她不知何时已睡着了,只得暗叹一声,去取了锦被来,轻手轻脚与她盖上了。

陆明萱睡了大半个时辰,因心里有事,不必人叫,已自己醒过来了,草草妆扮了一番,又胡乱吃了点东西,便去了荣泰居。

陆老夫人却难得睡着了,只脸上还明显有哭过的痕迹,张嬷嬷守在一旁,眼睛也红红的,瞧得陆明萱进来,张嬷嬷因冲她摆了摆手,二人行至门边后,她才无声道:“才我劝着喝了半碗燕窝粥,老国公爷与国公爷进来,说起三老爷,大家不免又哭了一场,待老国公爷和国公爷走后,便累极睡着了,太医说只要能吃能睡,总不会有大碍了。”

“那便好。”陆明萱松了一口气,她虽不拿陆中昱当父亲,对陆老夫人这个祖母却是真心尊敬与爱戴,自然不希望她老人家因此伤了身体。

两人又闲话了几句,为不打扰到陆老夫人休息,陆明萱也就告辞了。

回到空翠阁发了一会儿怔,天不知不觉擦黑了,丹青领着小丫头子摆了饭,陆明萱哪有胃口,草草喝了半碗粥,也就放了筷子要茶漱口。

饭后胡乱混了半个时辰,陆明萱正欲叫丹青丹碧进来服侍自己更衣梳洗,凌孟祈来了。

陆明萱因忙道:“你又要忙公事,又要帮五哥打理那些个琐事,如今就该好生歇着才是,又来我这里做什么?”

宗人府与礼部的人来例行问过话以后,虽心知福慧长公主与陆中昱死得蹊跷,却不会平白冒着得罪定国公府的风险非要查个水落石出,也就草草走了个过场,便把事情揭了过去,然后按例操办起丧事来。

福慧长公主是长公主,陆中昱只要一日没有与她正式和离,便一日是她的驸马,是以二人不论是大小敛还是吊唁做法事的规格,都自有定例,灵堂也是设在长公主府,丧事也主要是在长公主府办,偏如今长公主就剩下陆文逐一个主子,还是个半大孩子,便是外有祖父伯父并兄长们帮衬,内有陆大奶奶领着族中几个能干的妯娌协调,依然忙得够呛,凌孟祈与他自来要好,少不得要帮着操持一番,故陆明萱有此一说。

凌孟祈却没有回答她的话,而是径自握了她的手,片刻方迟疑道:“你…还好罢?”虽知道她待陆中昱没什么感情,但到底是她的亲生父亲,如今一朝横死,他怕她在人前没什么,人后却会躲起来伤心难过。

“无所谓好,也无所谓不好。”陆明萱一脸平静的道:“他虽是我的亲生父亲,但我长到如今这么大,他从来没有对我尽到过一天做父亲的责任,也从未对我表现出过哪怕一丝半点的愧疚与关爱,显然他从没拿我当女儿,自然我也不必拿他当父亲,所以他死了,我不但没觉得伤心,反而觉得…”

顿了顿,微蹙眉头道:“怎么说呢,反而觉得有几分如释重负,觉得以后终于不必再看他那些个破事儿了,而且至今我都没为他掉过一滴眼泪,你会不会觉得我很凉薄?”

凌孟祈忙道:“怎么会,虽说生恩大于天,可生而不养,又算哪门子的父亲,他素日哪怕对你表现出一丝半点愧疚,偶尔给你一些关爱呢,那也至少证明他心里还是有你这个女儿的,可他什么都没做过,连岳父大人万中之一都及不上,你不为他的死伤心难过也是人之常情,何来凉薄之说?”

又道:“别说你了,连小五都告诉我,他此番虽父母双双亡故,但心里除了伤心,更多的竟然是松了一口气的感觉,说是以后总算可以不必日日再面对长公主已被怨恨弄得面目全非,他都已快不认识的脸,总算可以不必再日日听她在自己面前说自己父亲的不是,大骂自己的父亲;也不必再日日看着父亲与别的女人恩恩爱爱,视自己的母亲为无物,总算可以不必再左右为难,时不时还要担心他们闹出什么事来,不得不他做儿子的去与他们善后了。你看连小五从小被他疼到大的,都是这个想法,你有这样的想法,有什么可奇怪的。”

“五哥真这么说?”陆明萱虽是用的问句,心里却明白,凌孟祈不会骗自己,也犯不着在这样的事上骗自己,陆文逐是真这么说的。

她一时间不知道是该为陆中昱和福慧长公主可怜的好,还是可悲的好。

连自己的亲生儿子都觉得他们死了比活着好,可见他们活着就是一场笑话,倒的确不如死了的好!

耳边又传来凌孟祈的声音:“只是小五虽为长公主和三老爷的死松了一口气,却恨毒了那萧氏,得亏得她咬舌自尽了,否则小五一定让她生不如死!我听说那贱人临死前还求你照顾六姑娘?依我说,你别去管这些破事儿,你是陆中显的女儿,如何好搀和三房的家务事,六姑娘上有祖父祖母,下有兄长,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你去管她的事儿,你说呢?”

陆明萱回过神来,点头道:“你放心,我没有打算去管她的事,我也管不着,能说动老夫人不迁怒她,我已是仁至义尽了,她要怪就怪自己的父母去罢。”

想也知道以后陆文逐不会待六姑娘好到哪里去,可不管是好是歹,都是他们兄妹之间的事,就像凌孟祈说的,她是陆中显的女儿,如何好搀和别人的家务事,萧氏自尽前求她照应六姑娘是萧氏的事,她答不答应,就是她自己的事了。

凌孟祈方松了一口气,陆明萱虽是他的命,陆文逐却也是他手足一样的存在,他们又是亲兄妹,他自然不希望将来他们因一个不相干的六姑娘闹什么不愉快。

沉默了片刻,陆明萱忽然说道:“虽说他对我没有尽到过一天做父亲的责任,但他给了我生命却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事实,也正是因为他给了我生命,我才能得到老夫人和爹爹的百般疼爱,得到与姐姐的手足之情,得到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最重要的是,得以与你相识相知,所以…我打算悄悄儿与他守两年的孝,如此等到出孝时,我便已经十六岁了,你可会怪我?”

这个念头从知道陆中昱死了之初,便已隐隐存在于她脑海中了,陆中昱哪怕千般不好万般不是,的的确确给了她生命,还不是一世,而是两世,如今他死了,她唯一能想到的偿还他生育之恩,或者说是与他两清的法子,也就是似寻常子女般与他守孝了,可要让她守三年她又不情愿,陆中显才是她心中真正的父亲,说句不好听的,她就算要守三年,也只会为陆中显守,所以最后决定折中守两年。

萱妹妹要为三老爷守两年的孝,那自己岂不是又要多等大半年了?

凌孟祈不由暗暗叫苦不迭,可怜他都已经整整十八岁,别人像他这么大,别说娶媳妇儿了,指不定连孩子都抱上了,他倒也不奢望现在就抱上孩子,只想早些与媳妇儿同塌而眠,谈星星谈月亮谈人生,以度过满满长夜而已,谁知道如今眼见就快要将牢底坐穿了,媳妇儿一个命令下来,他又得多坐大半年的牢,他这是招谁惹谁了!

可他就是再傻,也知道不适宜在这种事上与萱妹妹讨价还价,只得在心里将陆中昱骂了个半死,难怪你的亲生儿女们都不待见你,这样的长辈,的确让人喜欢不起来!

福慧长公主与陆中昱过世的第四日,因丧事的一应事宜都准备得差不多了,二人也已大小敛过了,白茫茫一片的定国公府与长公主府方开始大开中门,迎接各方人士前来吊唁了。

不管福慧长公主在今上面前多不得意,她的身份依然摆在那里,不必说京城的达官贵人了,便是皇上和皇后也有祭礼下来,徐皇后还下懿旨让陆明凤届时代自己致奠,陆明凤既是恭王妃,又是定国公府的大姑奶奶,恰是最合适不过的人选。

因长公主府如今就只得陆文逐一个主子,连个可以主事的女眷都没有,虽有陆大奶奶帮着当家理事,总不能让来吊唁的众家太太奶奶们由仆妇们招呼作陪,所以致奠上香后,女眷们便都被引着去了国公府陆大夫人的上房,由陆大夫人妯娌和陆二奶奶作陪。

陆老夫人一是才经历了丧子之痛,既是身体不允许也是没那个心情招呼大家,二则是她心里恨着福慧长公主呢,哪怕如今后者人已死了,她也不肯与她做脸,便只是由陆明萱陪着,称病在荣泰居将养着,一个外人都不见。

时人都颇讲究死后哀荣,连寻常人家死了人,尚且要尽全力操持一番,何况定国公府与长公主府这样放在京城也是一等一显赫的人家,是以福慧长公主与陆中昱的丧事光做法事都要做七七四十九天,从头七到七七,三姑六眷都要再去祭拜,方显郑重。

丧事这样长时间的办下来,外人瞧着倒是热闹,只有事主自己知道有多累,才过了三七,别说如今主持着两府中馈的陆大奶奶了,连同只帮着陪客的陆大夫人妯娌婆媳,再到只日日陪着陆老夫人的陆明萱,都累了个够呛,只盼着丧事能早些结束,大家也能松快几日。

对福慧长公主与陆中昱突然“暴毙”的原因,来吊唁的宾客自然不乏好奇之人,因拐着弯儿变着法儿的探陆大夫人等人的口风,只这样的事别说老国公爷与陆中冕一早便下了封口令,就算没有人下封口令,陆大夫人等人也知道是不能说的,便都三缄其口,不但自己三缄其口,还约束各自屋里的人管好自己的嘴,是以将近一个月下来,外人也没谁知道福慧长公主与陆中昱双双暴毙原因的。

如此过了五七,自福慧长公主与陆中昱双双暴毙之日起,便奉命快马加鞭去给陆明珠和孟海纳报丧的人总算护送着二人在一个傍晚,紧赶慢赶的赶了回来。

其时陆老夫人正由陆明萱服侍着喝药,她虽想开了一些,不再因伤心和自责一味作践自己的身体了,到底还是伤了身子,太医来瞧过之后,开了两张方子让她早晚换着吃,只她却懒怠吃药,于是这差事便落到了陆明萱头上,不拘是撒娇还是卖痴,总归日日都让陆老夫人乖乖儿将药都吃下去了。

就有小丫鬟进来屈膝禀道:“回老夫人,县主与四姑爷回来了,正在那边府里给长公主和三老爷磕头上香,想来待会儿便会过来给老夫人请安,大奶奶特意使了人先过来禀告老夫人。”

陆老夫人喝药的动作一顿,随即便将陆明萱捧着药碗的手推开,再不肯吃了,片刻方淡声道:“知道了,你且退下!”

小丫鬟不知道自己哪里惹着了陆老夫人,唬得脸都白了,听得陆老夫人让她退下,如蒙大赦,忙屈膝应了一声“是”,小步退了出去。

陆老夫人方向陆明萱叹道:“照理你姐姐…四丫头千里迢迢的回来,我该很高兴很安慰才是,可我一想到…我便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安慰不起来,老天爷为何偏要让我遭遇这样的事,早知道我一把年纪了还要遇上这样糟心的事,我活这么久做什么,倒不如早早死了,反倒干净!”说着,忍不住掉下泪来。

看得陆明萱心里一酸,却不知道该如何劝陆老夫人才好,照理陆明珠是她的孙女儿,虽后来做了那么多荒唐的事,到底疼了那么多年,又岂会没有感情?偏如今儿子正是死在儿媳手里的,孙女儿又是儿媳所生,陆老夫人又岂能不因福慧长公主的原因迁怒陆明珠几分,如此矛盾的心情下,除了自怨自艾,她老人家还能怎么办!

事实上,陆老夫人这种矛盾的心理早在事发后陆文逐第一次过来瞧她时,陆明萱便发现了,只不过陆文逐自来比陆明珠更得她的心,且本身又乖巧懂事,她才没表现得太明显,更没有像现下这般直接诉诸于口罢了。

但不管怎么说,他们祖孙三人都已再回不到过去了。

约莫半个时辰后,陆明珠与孟海纳果然在陆文廷和陆大奶奶的陪同下,来了荣泰居向陆老夫人请安。

半年多不见,陆明珠瘦了好些,许是因乍闻父母双亡的噩耗又兼长时间昼夜不停的赶路,她的气色看起来更是十分糟糕,整个人呈现出一种极不健康的青白交错之色,就好像风大一些便能将她整个吹走一般,若她不是随众人一同进来的,而是单独与陆明萱打的照面,陆明萱只怕都不会相信她竟是陆明珠。

再看孟海纳,脸上倒是不见多少疲色,想是因系武将,快马加鞭赶路乃是常有的事,早已习惯了。

但也正因为他系武将出身,长得十分高大不说,整个人还显得有些壮硕,并不算英俊,只能勉强算端正的脸上更是有好几道淡淡的伤痕,单以外貌轮别说与贺知行比了,连与陆文廷陆文逐比都要差好大一截,也就难怪陆明珠与他过不到一块儿去了。

☆、第二十三回 苦劝

陆明珠与孟海纳一进来便就着丫头事先摆好的蒲团给陆老夫人行了三跪九叩大礼,口称:“孙女(孙女婿)见过祖母,给祖母请安。”

既是因二人系远道归来,也是因这是陆明珠自出嫁以来第一次回娘家,不管是作为新嫁娘的她还是作为新女婿的孟海纳,依礼都该给长辈们行此大礼。

陆老夫人如今虽对陆明珠和陆文逐姐弟两个感情复杂,既想见又不想见的,但见陆明珠脸色苍白,双眼红肿,声音嘶哑,整个人都摇摇欲坠,到底还是忍不住心软,因忙命人将二人搀了起来,一叠声问道:“路上可还顺利?这么昼夜兼程紧赶慢赶的,身体可还吃得消?这会子可用过晚膳了?”

及至听得陆明珠说已吃过点心,这会子并不饿后,又忙道:“光吃点心怎么能成,先前是在路上,没个热饭热菜吃也就罢了,如今既已到家了,自然要好生补补才是。”令人即刻准备素席去。

陆明珠却摇头哑声道:“祖母真的不必让人准备了,您便是让人准备了,一想到父亲和母亲…我也没有心情吃。”话音未落,眼泪已是夺眶而出。

要说对陆中昱的死两府上下除了陆老夫人,只怕就以陆文逐和陆明珠最为伤心难过了,陆文逐又是男子,便是再伤心也不至于都表现在脸上,更不必说像陆明珠现下这般泪如雨下,陆老夫人看在眼里,虽知道她只怕更多是为福慧长公主在哭,依然没法不产生共鸣,没法不感触心肠,当下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屋里一时间只听得到祖孙二人此起彼伏的哭泣声,气氛也因此十分的压抑。

陆明萱觉得再这样下去不是个事儿,一是怕陆老夫人哭坏了身子,二则是想着到底当着孟海纳的面儿,遂趁众人都不注意时,悄悄冲一旁的陆大奶奶使了个眼色。

陆大奶奶便拿帕子掖了掖眼角,上前笑向陆老夫人和陆明珠道:“祖母与四姑奶奶虽伤心,到底一个还在病中,一个远道归来,也该注意自己的身体才是,况四姑奶奶虽一时还不饿,四姑爷却未必不饿,要不我还是让人备一桌素席来,四姑奶奶多少陪四姑爷用点儿?”

陆老夫人闻言,这才想起自己一时伤心竟忘记招呼孟海纳了,忙拿帕子拭了泪,笑向孟海纳道:“让姑爷笑话儿了,我们祖孙久未蒙面,好容易见了,谁知道又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情绪难免都有些激动,还请姑爷不要见怪。”又吩咐陆大奶奶着人即刻准备素席去。

孟海纳忙起身抱拳道:“老夫人言重了,都是一家人,小婿又岂会见怪。”顿了顿,又道:“小婿小字‘百川’,老夫人直呼小婿的小字即可,实在不敢当您老人家这一声‘姑爷’。”

他虽龙行虎步,一举一动都自然而然带着军人特有的严谨肃杀之气,但言行举止却都十分大方得体,一看便知骨子里是受过良好教养的大家公子,霎时为他整个人的形象都加分不少,连他原本显得有些平凡的面孔也变得生动起来,如今再看,倒是足够配得上陆明珠了。

陆老夫人对孟海纳的印象瞬间好了不少,笑道:“既是如此,那我就直呼你为百川了,你也别再一口一个老夫人的,叫我祖母即可,没的白生分了。”

顿了顿,又道:“百川,这些日子,我们四丫头没有给你添麻烦罢?她自小被我们两府上下宠着长大的,性子难免娇惯了一些,但心地却着实不坏,属于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若是一时言语不当冲撞了你哪里,你可别与她一般见识,这小夫妻嘛,一开始都要磨合一段时间的,等了解了彼此的心性后,自然也就好了。”

孟海纳道:“县主性子直爽,有什么话从不藏着掖着,小婿能娶到县主,是小婿三生之幸,何来的添麻烦之说,祖母客气了。”

“那我便放心了。”陆老夫人笑道,问起武国侯太夫人及武国侯夫妇的身体来,“亲家太夫人与亲家老爷夫人可还好?虽说同在京城,但素日竟少有碰面的时候,好容易此番你能借此机会回来,可得与珠丫头回去好生尽孝几日才是。”

心里却是暗暗发苦,孟海纳说珠丫头‘性子直爽,有什么话从不藏着掖着’,这话也就只好唬唬别人,定国公府上下还有谁不知道珠丫头的脾气不成?必定随孟海纳去了边关以后依然横冲直撞,没什么改变,偏孟海纳看起来也不是那等轻易会向人低头,尤其是向女人低头的人,也就难怪二人过不到一处了。

有此发现的不止陆老夫人一人,陆明萱也有同感,只看陆明珠方才根本没想过自己不吃饭,孟海纳却有可能要吃,便知道她对自己夫君最基本的关心都没有。

反倒是孟海纳,本来他作为戍边守将,这种时候是可回来可不回来的,但他依然随陆明珠回来了,不管他是单纯的给自己的妻子面子,还是给定国公府面子,他这样的行径也算是难得了,若陆明珠能稍稍放下身段一些,二人也未必就过不到一块儿去,说到底,端看陆明珠怎么想。

孟海纳一一答了陆老夫人的话:“托您老人家的福,家祖母与家父家母身体都还康健,只可惜小婿不得长久承欢尽孝于几位老人膝下,此番难得回来,自然要好生尽孝几日。”

陆老夫人便顺势说道:“既遗憾不能长久承欢尽孝于亲家太夫人与亲家老爷夫人膝下,那若是有机会的话,百川可有想过擢迁回京的?”

“边关居,大不易。”孟海纳容色平静如水,“若真有擢迁回京的机会,小婿自然愿意回来守着几位老人家,只小婿也早已习惯在边关刀口舔血的日子,就怕回京后反倒不习惯了。”

也就是说,即便有擢迁回京的机会,他也未必会回京。

陆明萱不由暗忖,看来这孟海纳倒是个有大志向的,知道像他们那样二三流的勋贵人家,若是不能凭自己的真本事挣下一个前程,将来只有越发没落的份儿,而太平时期,要立军功也就只有在边关才有希望了,倒是没有辜负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名和字,只不知陆明珠能不能明白他的心?

当下祖孙几人又闲话了一会儿,便有婆子来回席面准备好了,陆文廷与陆大奶奶忙殷勤的招呼陆明珠与孟海纳去了旁边的小花厅用饭,陆老夫人则叫了张嬷嬷:“我记得我库里有一枚上古传下来的玉扳指?你即刻让人找出来,待会儿我好给四姑爷做见面礼。”

张嬷嬷应下,自带着人找去了。

陆老夫人方疲惫的与陆明萱叹道:“珠丫头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懂事呢?我原本以为她当初既已答应嫁人,便是想通了,谁知道她还是老样子,她也不想想,出嫁了便是别人家的人了,谁还能护得了她一辈子不成,况现在她最有力的靠山也去了…”

陆明萱对此不发表任何意见,陆明珠的事她既不想管也的确管不了,唯一能做的,便是保持沉默了。

一时陆明珠与孟海纳吃完了饭,眼见已快交三更天了,陆老夫人也累了,便吩咐二人:“你们且先回去歇着罢,有什么话,我们祖孙明儿有的是时间慢慢儿说。”知道陆明珠是不会歇在国公府的,便也没说留他们夫妇的话。

果然陆明珠什么都没说,只与孟海纳一道给陆老夫人行了礼,便退了出去,径自回了长公主府。

方在长公主府的二门外下了小车,就见陆文逐早已候在那里了,一瞧得夫妻两个,便忙忙迎了上来:“姐姐原先的屋子已经打点好了,姐姐与姐夫一路舟车劳顿的,且先好生歇息一晚,有什么话,我们明儿再说不迟。”便要引着二人往陆明珠原先住的漱玉阁走去。

陆明珠却一把拉住了陆文逐,黑暗中面色有些不善的道:“我还不累,我们且去母亲屋里说说话儿,不把事情弄清楚了,我便是躺下了也睡不着的。”

陆文逐早料到姐姐不会轻易将此番之事揭过去,所以才会把话说在前头‘有什么话明儿再说不迟’,谁曾想陆明珠竟恍若未闻,当着孟海纳的面儿,他又不好不给姐姐面子,便只是委婉道:“姐姐虽不累,姐夫却必定累了,姐夫又是第一次住在岳家,难免有不熟悉不习惯的地方,姐姐要不还是先与姐夫回漱玉阁歇了,我答应你,明儿你要问什么话,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我哪里等得到明日!”陆明珠沉声道,“我先去母亲屋里等你!”说完也不管旁的,径自往福慧长公主的上房去了。

余下陆文逐迎着孟海纳看不出任何情绪的脸,又是羞愧又是歉然,强笑道:“我姐姐就是这么个急性子,还请姐夫别与她一般见识,我这便引姐夫与漱玉阁,待姐夫安顿好后,再去与她说话儿,不让她知道她想知道的,今晚上怕也要闹得姐夫不能安睡了。”

孟海纳沉声道:“都是一家人,无妨的,还请小舅带路罢。”嘴角却勾起了一抹淡淡的讽笑,妻子旁若无人,不但不将别人,甚至不将自己放在眼里已非一次两次了,他若次次都与她一般见识,这日子还过不过了,至多待她越发敬而远之也就罢了。

当下陆文逐遂引着孟海纳去了漱玉阁,又再四吩咐早已安顿下来的陆明珠的陪嫁丫头婆子们,并他安排到漱玉阁服侍的长公主府的丫头婆子们好生服侍着姑爷后,才辞了孟海纳,急匆匆去了福慧长公主的上房。

陆明珠早已等得不耐烦了,一看弟弟进来,便抱怨道:“你做什么呢,白让我等了这么久!”

陆文逐沉下脸来:“姐姐还好意思抱怨我,姐夫可是你的夫君,连在自己娘家你都视他若无物,招呼都不打一声便自去了,压根儿不去管姐夫如何安顿,更不管他心里怎么想,可以想见素日在姐夫家事你是如何对待人家的。你这样的行径,能与姐夫相近如宾琴瑟和鸣就真是奇了怪了,那金家的还有脸写信回来与母亲告状,说姐夫眼里没你,只知道宠着小妾,换我我眼里也不会有你,谁还天生喜欢拿自己的热脸却贴人家的冷脸不成?”

关键自家姐姐又不是九天仙女下凡,那孟海纳也不是靠妻子与岳家吃饭的软蛋,人家自有峥嵘傲骨与真才实学,凭什么要无条件的顺着捧着她?!

陆明珠被说得有些恼羞成怒:“他不想贴自可以不贴啊,没谁求着他贴,再说了,府里那么多丫头婆子难道都是摆设不成,定要我亲自引他去安顿歇息?好了,不说这些不相干的事了,我现在只想知道,母亲与父亲到底是怎么去的,他们都还那么年轻,明明我离家时,他们也都好好儿的,尤其是母亲,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是不是与萧氏那个贱人有关,还是祖父与祖母做了什么?”

去边关给陆明珠报丧的人只知道长公主与三老爷双双暴毙了,虽心知有蹊跷,却也说不出蹊跷在哪里更不敢说,陆明珠收到噩耗问其时,自然都是一问三不知。

陆明珠也知道这样的事底下的人自来都是知之甚少的,只得忙满腔的悲愤与疑问压下,昼夜兼程的赶路,想着回来后问别人别人指不定还会有意糊弄自己,弟弟却绝不会瞒着自己,所以她才会无论陆文逐说什么,都坚持要今夜与他说话儿。

“与祖父祖母无关。”陆文逐知道这事儿瞒不住姐姐,他本也没打算瞒,遂皱眉斟酌着说起来,“不过却与萧氏那贱人有关,若不是那贱人从中挑拨离间,架桥扑火,父亲也不会一连几次过来找母亲吵架,说那些杀人不见血的伤心话儿,母亲也不会气得乱了心智,竟在酒里下药与父亲同归于尽…”

简明扼要将事情的经过大略说了一遍,末了低叹道:“若早知会有今日,当初我哪怕拼着不要那个佥事的袭职,也一定要劝母亲与父亲和离,也就不会有今日的悲剧发生了,我大好男儿,难道还不能凭自己的真本事为自己挣来一个前程不成?只可惜…”

话没说完,已被陆明珠柳眉倒竖,咬牙切齿的打断:“我就知道事情一定与那个贱人有关,当初我真该拼着什么都不要,也一定弄死她的,如此母亲也就不会死了!”一边说,一边已三步并作两步往外冲去。

急得陆文逐忙拦住了她:“姐姐做什么去?”

陆明珠恨恨道:“还能做什么,弄死那贱人和她生的小贱种,为母亲偿命去!父亲死了也就死了,他既不再拿我当女儿,我也不必再拿他当父亲,他因萧氏那贱人而死,也是他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母亲却是无辜的,凭什么风流快活的是父亲,到头来惨死的却是日日食不能咽夜不能寐的母亲,而非萧氏那个贱人,我不弄死她,不将她碎尸万段,让她死无葬身之地,难消我心头之恨!”

陆文逐只得拔高声音打断她:“那个贱人已经死了,祖母事后知道都是她调三窝四才会害死父亲和母亲的后,立时发狠要灌她哑药,然后卖到最下贱的地方,让她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那贱人吃吓不住,哀求祖母又无果,当日便咬舌自尽了,尸体随即被祖母下令扔去了乱葬岗子,让野狗啃噬,待啃噬殆尽后,再挫骨扬灰,如此姐姐心里的气能消了罢?”

陆明珠闻言,方面色稍缓,但仍恨声道:“真是便宜了那个贱人…”

话没说完,猛地想起六姑娘,因忙又道:“那贱人生的小贱种呢,如今又在哪里?母债子偿,贱人既死了,贱人做的孽就该由小贱种的来承担,绝不能似贱人这般让她轻易就死了才是!”

也是因为知道陆老夫人极重子嗣血脉,便是恨毒了萧氏,也不会一并要了六姑娘的命,六姑娘如今一定还活着,她才会这么说。

果然就见陆文逐沉色道:“那个小贱种如今在祖母处呢,况她生下来还不到两个月,你便是用尽一切方法折磨她,她也不懂,有什么意思,好歹等她长大一些略微懂事了之后再说罢,如果她能活到那么大的话。”

虽说对福慧长公主与陆中昱同归于尽之事陆文逐打心眼儿里觉得如释重负,却并不代表他就不恨害死二人的间接凶手萧氏,连同萧氏生的六姑娘,如今萧氏已死了也就罢了,六姑娘却还活着,陆文逐满腔的恨意自然都只能算到六姑娘头上了,如今是因六姑娘还小,等她再大一些后,陆文逐作为长兄,就算有老国公爷和陆老夫人在,要想将六姑娘搓扁捏圆也还是极容易的,所以他并不急于这一时。

他不着急,陆明珠却十分着急,道:“那得等多少年后去了,这口气我可忍不了那么久,我明儿一早便去与祖母说,那小贱种再怎么说也是我们的妹妹,是三房的人,就该接回来三房养活才是,也省得扰了祖母将养身体,她什么都不懂是她的事,我想怎么折磨她却是我的事,只要留她一口气在也就罢了!”

“姐姐可千万别去同祖母说!”陆文逐断然道:“祖母虽因那个贱人不待见那小贱种,那小贱种到底也是陆家的骨血,祖母又知道我们恨毒了萧氏,又岂会明知小贱种回来三房只有死路一条,还让我们接她回来的?到时候只一句你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不能再管娘家的事,我还没娶妻,家里连个当家主事的人都没有,便可以驳回我们的话,甚至因此而不满我们了…”

说着,声音变得沉痛起来:“如今母亲已经去了,你虽有个县主的封号我也有个世袭的四品佥事,可说到底也就名头好听,什么实用都不顶,我们将来的靠山与倚仗还得是国公府,尤其是姐姐你,娘家之于一个出嫁了的女人何其重要,若将来姐夫与孟家敢对你不好,我为你出头撑腰固然责无旁贷,可我势单力薄难免力不从心,你若将祖父祖母得罪得狠了,将来可怎么样?我们犯不着为捡芝麻丢西瓜,至多我答应你,等孝期满了娶了亲后,便立时将那小贱种接回来,绝不会让她好过就是了!”

陆明珠被说得一时语凝,但很快便嘴硬道:“凭他孟海纳与孟家将来会对我怎么样,我自有俸禄与嫁妆,至多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各过各的也就罢了,我何须看他们的脸色过日子!不亲自折磨那小贱种,实在难消我心头之恨!”

“母亲难道没有俸禄没有嫁妆?”陆文逐苦笑反问,“母亲还是长公主呢,照样将日子过成了这样,难道姐姐也想将来重蹈母亲的覆辙不成?难道这几年下来,姐姐还没有看够父亲与母亲之间无休止的吵闹谩骂,明明是最亲近的枕边人,却恨彼此恨得乌眼鸡似的,恨不能你吃我我吃了你?”

陆明珠立刻道:“那是因为母亲对父亲终究有情,既有情便做不到无欲无求,便做不到看父亲与旁的女人卿卿我我,才会有了今日悲剧的,我对孟海纳却不一样,他是好是歹,爱与旁的女人亲亲我我都是他的事,与我什么关系,如此他自然休想伤到我!”

陆文逐疲惫的叹道:“是不是正因为抱着这样的想法,你才会对姐夫视若无睹,丝毫不关心他的?可你想过没有,有丈夫的宠爱与没有丈夫的宠爱,过起日子来区别是真的很大,这么多年来,父亲难道就对母亲全然无情不成?我记得早年他们也曾很恩爱的,可就是再恩爱,对母亲的跋扈和不敬翁姑长嫂父亲还是心存不满的,也是因为这些不满积存得太久,一朝爆发出来,父亲与母亲便再回不去了,萧氏那贱人不过只是加速了二人悲剧的催化剂而已,就算没有她,父亲与母亲早晚也是要走到这一步的。”

“这还是父亲与母亲多少有几分情分,而且中间还夹杂着我们姐弟,二人依然走上了这条不归路。你与姐夫不过才成亲半年,能有多少情分?又还没有孩子,连父亲与母亲尚且远远不及呢;还有我看你待姐夫的态度,便能想得到你待他家人的态度,只怕比当初母亲还要恶劣几分,姐夫心里又岂会没有怨言?”

“久而久之,你与姐夫的关系只会越发恶劣的,你是有俸禄嫁妆不假,你是御封的县主也不假,可高门大户里的阴私事你难道还听得少了吗?三姑六眷不尊重你,下人对你阳奉阴违,各种挤兑你算计你,甚至一碗药下去,便因病暴毙了的例子不要太多,你又没个一儿半女的,到时候我们甚至连你的冤屈都极有可能不知道,就更别说为你出头撑腰了。说什么‘各过各的,不看别人的脸色过日子’,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何其的难,连母亲身为皇室公主尚且不能随心所欲,你难道还能尊贵得过母亲去不成?”

一席长篇大套的话,说得陆明珠的脸色阴晴不定起来,想到了自己这半年在孟家的日子,孟家的亲眷与下人的确对自己看似尊重,但认真一想,那尊重却明显透着敬而远之,而这一切说到底都取决于孟海纳待她的态度,她是县主不假,可如今她首先是孟家的媳妇儿了。

好半晌,她方勉强挤出一句:“等我生了孟家的嫡长孙以后,这些问题自然都迎刃而解了,甚至到时候一碗药下去,被暴毙的是他孟海纳也不是没有可能!”

陆文逐嗤笑道:“那万一姐夫不让你生呢,你又该怎么办?我也是男人,说句不好听的,有你这样一个母亲,我宁愿不要嫡子,至多生了庶子在族谱上记为嫡出,亲自教养也就罢了,也好过养出一个与自己离心离德,还飞扬跋扈的纨绔子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