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是顾云锦亲娘,他觉得自己需要说两句,便言简意赅道:“林恭人无需担忧,此事朕自会处理妥当。”

林姨娘手脚无措,却见女儿笑盈盈上前,动作自然与皇帝十指交握,也没行礼,皇帝笑容柔和,不以为忤。

榻上的钰哥儿欢呼一声,光着脚丫子下地,蹬蹬蹬扑过来,龙凤胎“啊啊哦哦”大声叫嚷,蹭蹭往榻沿爬,慌得乳母们赶紧上前拦住。

林姨娘很懵,这就是皇帝与女儿外孙之间的日常相处?忽然她有些明白,或许女儿说是真的。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皇帝真会有这般真挚的爱情吗?

答案是真的。

赵文煊等事情酝酿到了顶峰,便出手干脆利落解决。

刚好有朝臣当朝提出此事,赵文煊抓住这个倒霉蛋,狠狠削了一通,表示,朕选不选秀,纳不纳妃,乃是家事,朝廷文武应该多多操心朝政公务,不要把眼睛放在后宫。

当然有人会说,皇帝家事即是国事,陛下延绵子嗣尤为重要。

赵文煊大怒,说朕膝下不止一子,如今太子已立,再说这话就是居心叵测。

他抓住这个有小心思倒霉蛋,作为典型,当场削了官。

经此一事,皇帝陛下的心思,大家都能领悟了。没小心思的那群人想了想,觉得也是,太子已经立了,万一真出了意外也有二皇子在,皇帝不愿意选秀立妃,也不是不行。

有小心思但聪明的那部分人,也偃旗息鼓了,皇帝心意坚决,反应很大,他们没打算触怒龙颜,得不偿失。

剩下一小撮不肯死心的,被赵文煊雷厉风行解决后,这件事便完全过去了。

顾皇后继续独宠。

*

坤宁宫。

清晨,廖荣轻手轻脚进了内殿,隔着明黄色帐幔轻声唤道:“陛下,陛下。……”时辰不早了,您该起了。

几乎是廖荣话音刚起,帐幔里便响了一低沉男声,“朕知道了。”

廖荣噤了声,忙蹑手蹑脚退了出入,招呼伺候宫人太监们捧着铜盆热水巾子等物,悄声无息入内,准备伺候主子梳洗。

帐幔之内,赵文煊正拥着顾云锦安眠,习武之人向来警醒,廖荣一入内殿,他便睁了眼,遂出言打断对方话语,以免惊醒怀中之人。

他垂眸,微熹的晨光透过帐幔缝隙,落在怀中人俏脸上,顾云锦正美眸紧阖,好梦正酣。

赵文煊微微一笑,昨夜二人鏖战半宿,酣畅淋漓,他精神抖擞,她倒是身疲骨乏,倒头就睡。

他又爱又怜,低头亲了亲她的粉颊,才轻轻松开她,翻身而起。

赵文煊固然舍不得她,只是他还要早起上朝。

下榻之前,赵文煊不忘回身给她掖了掖锦被,时值隆冬,即便有地龙火墙,他也怕她睡梦中受了寒意。

他正要收回手,顾云锦眼睫却颤了颤,她睁开惺忪睡眼。

“陛下”,她的声音低低的,明显带些许沙哑,有晨起缘故,也少不了昨夜欢愉时声沙力竭的功劳。

“嗯,我在。”赵文煊轻拍着她,温声应道:“你且多睡些,我先去上朝。”

生理构造使然,在夫妻敦伦之事上,女子天生容易吃些亏,顾云锦确实疲惫得很,眼睛有些睁不开,她安了心,便瞬间堕入黑甜乡,再次沉沉安睡。

赵文煊略坐片刻,外面廖荣见时辰不早了,再次低声提醒,他只得撩起锦帐下了榻。

坤宁宫内殿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不过这一切都几乎没什么声响,诸宫人都伺候许久了,大家早知道陛下严禁弄出动静,以免打搅皇后娘娘。

顾云锦一觉睡到天色大亮,才懒懒起身,不过这也无妨,她上无太后需要请安,下无嫔妃庶皇子打搅,日子惬意自在,每天睡到自然醒。

不过,顾云锦其实是个生活规律的人,如果没有皇帝陛下夜间纠缠,她每天都会早早起身。

男人昨夜笑着打趣,她既然三千宠爱在一身,就得把整个后宫的活计挑起来,好生接收皇帝的雨露。

这话说得有几分歪理,在其位谋其事,顾云锦便努力挑起了这活计。

赵文煊大喜过望,竭力播撒了一轮雨露,顾云锦丢兵弃甲,不敌皇帝强攻,昏昏沉沉,最后还是他心疼了,才鸣金收兵。

“钰儿几个去哪了?”用罢早膳,顾云锦便询问起几个孩子来。

选秀风波已经过去一年多了,如今是次年冬季,钰哥儿已经四岁出头,龙凤胎也有两岁多。

钰哥儿已开始描红认字,他很聪敏,渐渐知道了太子的意义,有了责任感,日常虽依旧该玩就玩,但到了该学习用工时候,他是很严肃认真的。

赵文煊对小太子万分满意。

至于龙凤胎,小姐弟俩也长开了,能跑会跳,性子早就能看出来了。

琛哥儿是三个孩子里最文静贴心的,虽也玩闹,但跟着哥哥姐姐们出门,他身上总是最干净;而他的姐姐玥姐儿就厉害多了,上房能揭瓦,下水能捞鱼,疯玩疯闹,每天变着法子折腾。

随身伺候永安公主的太监宫人,不得不增加一倍人手,没办法,他们被折腾得够呛,不得不轮班歇一歇。

顾云锦抚额,说好的乖巧小闺女呢?

“回娘娘的话,”青梅搀扶主子在软塌上坐下,又奉上一盏热茶,“太子殿下一早便起了,正跟着周大人描红习字呢。”

这周大人便是太子太傅,赵文煊精挑细选,给钰哥儿选了几个老师,负责日常教导,毕竟他日理万机分不开身,想时时亲自教导儿子,也有心无力。

不过,赵文煊也很懂循序渐进,小胖子还小,学的暂时很简单。

说罢钰哥儿后,青梅便有些支吾了,顾云锦眉心一跳,“那两个小的呢。”

青梅看着小主子们长大,说句僭越的话,她也很疼爱他们,事情不大的话,常常帮忙掩饰,但如今主子直接问了,她也不得不直接说。

“二皇子殿下与公主殿下,往前面去了。”

青梅避重就轻,这个前面,说的其实御书房,赵文煊家里就娇妻爱儿,所以很多规矩相当放松,顾云锦母子是能随意进出后宫,往他那边去的。

顾云锦很懂分寸,即便往前面去了,也不会在朝臣跟前露面,但三小的就不同了,高兴起来,到处乱窜,他们父皇却从来不呵斥。

赵文煊说,孩子还小,长大就懂事了,看看钰哥儿。于是,他也不让顾云锦拘着闺女小儿子。

钰哥儿渐大,确实已懂事了不少,如今两小却是越来越闹腾,顾云锦如何不知,她有些头疼。

“我们过去看看罢。”

*

御书房。

“动作快一些,别磨磨蹭蹭的,陛下快要下朝了。”

说话的是大总管廖荣的徒弟小安子,他师傅是伺候陛下上朝去了,下面这些杂事他能做主。

小安子正指挥下面人,给门帘前不远的炭盆子添炭,这御书房虽地龙烧得旺旺的,但常常有人进进出出,放上个大炭盆子很有必要。

殿内正忙碌个不停,忽然,御书房的门帘子被挑起些许,一个小脑袋伸了出来,往里头瞄了瞄。

这是一个白皙粉嫩小女孩儿,约摸两三岁大,一身锦衣还穿了件大毛皮裘,小脸蛋颇圆,一双黑白分明的眸子滴溜溜的,她很机灵,一看清屋内只有太监宫人,便手脚并用往门槛上爬。

皇帝的御书房,门槛比别的地方高,小女孩攀爬挺不容易,守门的太监忙抱起她,小心放到屋里。

小女孩成功着陆,她回头招手,嚷嚷道:“弟弟,弟弟快来!”

原来,小女孩身后还跟了一样大小的男童,小男孩动作不紧不慢,低头扫一眼身上衣裳,他今天穿了件雪白的狐裘,于是,他没往门槛上扒,果断抬手,示意守门太监抱他进去。

守门太监点头哈腰,忙小心翼翼将这个小祖宗也抱了进去。

两个小家伙胜利会师,于是立即手牵手,撒丫子往里面奔去。

屋里宫人太监早跪倒一地,“奴才(奴婢)见过二皇子殿下,见过公主殿下,两位殿下万福金安。”

这两个小孩儿,便是顾云锦两年多前诞下的龙凤胎,一眨眼也这么大了,他们机灵得很,这些规矩日日得见,父皇母后说话动作也学了不少,玥姐儿大声道:“免礼。”

“谢两位殿下。”小安子领着一众宫人起身,他笑着凑过来,讨好道:“殿下们,陛下很快下朝了呢。”

玥姐儿嗯了一声,直奔炭盆子方向,慌得小安子等人赶紧拦住。

小姐弟俩聪明得很,当然知道不能凑过去,离大炭盆子还有五六步远,便停了下来,玥姐儿低头往身上掏。

她把皮毛手套利索扒了,露出一双玉白小手,在兜里左掏右掏,居然掏出一把栗子,足有八.九粒之多。

玥姐儿指挥小安子,命他把栗子埋进炭盆里烤着,小安子苦着一张脸,回头看向殿下们的乳母。

乳母很无奈,小主子很有主见,她们根本拦不住。

小安子只得颤颤巍巍挪过去,把栗子埋了,他想着,大约陛下不会降罪的,毕竟这也不是第一次了,上回还烤了地瓜。

小姐弟俩没见父皇,御书房待不住,转眼有奔出去了,乳母等一行人赶紧追出去,小安子纠结着看着炭盆,到底没敢把栗子扒出来。

皇帝很快下朝了,带着一群重臣回御书房议事,刚说了几句,朝臣们鼻子抽了抽,他们怎么好像嗅到烤栗子的味道?

有人不自觉往炭盆瞟了瞟,不会吧?御书房里还有人敢偷靠栗子?

这人是刚从京外调任回来的,所以比较诧异,其余人则一脸淡定,不就是烤个栗子么?上回他们还见过烤地瓜呢。

少见多怪。

赵文煊薄唇微微一扬,招手让廖荣近前,吩咐他去唤两小回来。

廖荣赶紧出了门,不过很快,他匆匆回来了,后面没跟上两个小的。

他上前,附耳在皇帝陛下耳边说了几句。

原来,玥姐儿跟琛哥儿本兴匆匆奔来的,只可惜快到御书房门口便被截住了,皇后娘娘驾到,一进偏殿还没坐下,便就命人把两小的逮过去。

赵文煊一挑眉,也不打机锋了,他迅速将昨夜早已想好的决定说出,并利索分配了任务,就挥退了诸臣。

他随即站起,出了御书房往偏殿大步行去。

“你怎地这般能耐?老是往御书房炭盆埋东西。”顾云锦气结,“你上次不是答应母后不干了么?怎地又烤上栗子了呢?”

琛哥儿比较乖巧,这些事情都是玥姐儿出主意并领头的,顾云锦有些头疼,她这闺女调皮得紧,偏她父皇总是惯着,她只能当严母了。

偏玥姐儿是个小机灵,很懂得讨好母后,好比此刻,她背着小手站在顾云锦跟前,委屈巴巴憋着小嘴,大眼睛扑闪扑闪看着母后,让人舍不得再说她。

赵文煊刚进殿门,便见两小的一般模样,正背着小手排排站,可怜巴巴看着他们母后。

他立即心疼上,忙大步上前,“他们还小,以后会懂事的。”

赵文煊抱着闺女小儿子,两小的立即搂住他的脖子,巴在他颈脖,他心疼得不行,忙辩解道:“玥儿烤个栗子没什么,他们很乖的,从不打搅我议事。”

这句倒是实话,父皇与朝臣议事时,玥姐儿与琛哥儿从不扰乱的。

“你很不必生气,他们……”赵文煊还要继续维护,顾云锦瞪了他一眼,他赶紧改口道:“他们也有些许不对,我与他们说说,他们下次肯定不这般的。”

顾云锦睨了他一眼。

赵文煊赶紧抱着两小到一边榻上,与玥姐儿琛哥儿如此这般细说一番,整体意思就是,母后很生气了,这活儿下回还是不要干了。

两小的偷偷觊了母后一眼,顾云锦板着脸,他们只得怏怏应了。

事情完满解决,顾云锦表示原谅小姐弟了,于是,玥姐儿琛哥儿欢呼一声,蹬蹬蹬跑上前,缠着母后撒娇去了。

顾云锦坚持半响便绷不住了,搂着小姐弟哄着,她还是很疼爱孩子们的。

今天赵文煊下朝比较晚,说了几句,便到了午膳时分,钰哥儿也下学了。

“我们先用膳。”赵文煊俯身,将三个孩子都抱了起来。

两小欢呼,钰哥儿则有些小别扭,他读书了,觉得自己长大了,老是再让父皇抱,似乎有些不大妥当。

不过钰哥儿却很喜欢被父皇抱着,尤其是与弟妹一起,他又舍不得拒绝,仍有些胖嘟嘟的小脸很纠结。

知子莫若母,顾云锦抚了抚大儿子的背,笑道:“你也还小的,先让父皇抱着,等过得两年,正式进学了再不抱。”

钰哥儿高兴了,他看看顾云锦,又侧头看看赵文煊,父王正含笑看他。

他抱住父皇颈脖,大声说好。

赵文煊体格强健,抱着三个孩子毫不吃力,步伐迈得稳稳的,不过,他侧头看看身伴爱人,走得极慢。

顾云锦抬手,虚挽了他的胳膊,二人相视一笑,往殿外行去。

宽大的红漆回廊下,偶尔有雪花飘进来,一家大小五人紧密相连,温馨气息萦绕不去,孩童嬉笑的声音,撒了一路。

(正文完)

第151章 番外一

一朝天子一朝臣, 新帝登基以后, 自然是要重新培养心腹重臣的, 一转眼六七年过去,这京城春风得意的人家, 早已换过一茬。

如今最炙手可热的人家, 少不了武安侯府,哪怕顾家比之从前,反倒是低调了许多。

武安侯府出了一个顾皇后,还是当朝皇太子外家, 仅凭这两点,顾家人想低调也低调不来,更何况, 今上膝下所有子嗣, 皆是出自顾皇后。

这是何等的荣耀。

当今初登基之时,曾经拒绝了满朝文武选秀的奏请,干脆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诸臣偃旗息鼓之余,其实是有不少人嘀咕着, 估计陛下不用两年,便会改变主意。

让这些人始料未及的是, 景安帝从未有过改变主意的迹象, 多年来,与顾皇后鹣鲽情深, 目中再容不下第二人。

这除了真爱,没有第二种解释了。

男人们又惊又叹,不过也仅此而已,女人们的感觉就复杂太多了,钦羡、祝福是最正面的,更多的是带上淡淡的妒意,更有甚者,暗地里咬牙切齿的嫉恨。

然而,这些都影响不了景安帝与顾皇后,也影响不了武安侯府。

在京中勋贵世家的艳羡目光中,武安侯顾青麟七十大寿到了。

这老头意志风发,越活越精神,人生七十古来稀,不论平日武安侯府多低调,这日子都是要大办的。

一大早,宫中便降下赏赐,有皇帝陛下的,有皇后娘娘的,还有皇太子殿下的,最后少不了二皇子与公主两位殿下的。

早来的客人眼热不已,武安侯府众人春风得意,笑得合不拢嘴。

“刘夫人先稍坐些许时候,约摸再过一个时辰,便开宴了。”林姨娘领着一个贵妇往花厅行去,两人笑语晏晏。

她有了朝廷诰封,早已能名正言顺接人待物,多年来,上官氏、余氏等人手把手带着,倾囊相授,林姨娘认真学着,虽不说长袖善舞,但赴宴待客早无可挑剔。

刘夫人是新贵平津伯的嫡妻,一贯是受人追捧的,只是平日颇有几分高傲的她,如今却亲切得很,挽着林姨娘胳膊仿佛是失散多年的姐妹重聚,热情得让人难以招架。

“林妹妹你放心,我还不知道么?”刘夫人十分体贴,拍了拍林姨娘的手,“今儿你家忙碌得很,行了,你也不用紧着我了,先忙活去吧。”

林姨娘笑着点头,继续招待其他女宾,她笑意不断,只是偶尔总会忍不住往外面瞥去,有些许心不在焉。

今日,武安侯府会有两个特殊小客人到来,林姨娘早命贴身丫鬟去大门等着了,可还未见人。

恺哥儿其实也惦记着,向来懂事规矩的他跟随在祖父身边待客时,也忍不住往外张望。

“恺儿莫悬心,祖父已命人在街口等着了,一见两位殿下车驾,便会立即报进来。”祖孙俩其实都牵挂着,只是顾青麟城府够深,面上丝毫不觉,还抽空安慰了孙子。

顾青麟见过太子殿下,不过,二皇子与永安公主却未曾有机会一见,他也很期盼。

没错,这两个小客人就是玥姐儿与琛哥儿,最近这姐弟俩缠着父母,说是要去外祖母小舅舅家玩耍,他们还没去过呢。

他们俩已经七岁大了,赵文煊想着出宫看看也无妨,得了父皇允许,他们便迫不及待来了,刚好碰上顾青麟七十大寿。

此行便冠上贺寿之名,不明真相的顾青麟心中大畅。

已时过半,大管事终于远远望见两位殿下的车驾了。虽两小是微服出宫,但伺候的人一减再减还是不少,随行车马很多,再加上明暗护卫重重,这些人再低调精气神也是不同的,一眼便知。

大管事大喜,一边迎上去,一边打发人飞奔回去禀报主子们。

大马车直接进了内巷,被迎进内门。

顾家的主子们找了借口离开,赶紧出迎。

皇后娘娘传了话,说殿下们微服出宫,不必扰乱寿宴,但顾家主子们既知情,该有的规矩便一点不能少。

小殿下们是顾家外孙不错,但他们却先是当今骨肉,龙子凤孙,皇权凌驾一切。

大马车停稳,武安侯府诸人齐齐下跪行礼,车帘子一挑,一个粉妆玉砌的女童出现,她不用宫人搀扶,竟就直接蹦下车,唬得顾家众人魂都没了。

不过,玥姐儿身手敏捷,脚尖触地稳稳站住,她笑道:“诸位快快请起。”

玥姐儿外表娇俏,但实际跟文静一点沾不上边,完全与赵文煊当初期盼乖巧小闺女背道而驰,当然,皇帝还是认为自家女儿万分好的。

玥姐儿活蹦乱跳不说,去年还缠着赵文煊说要习武,她机灵得很,知道母后这边难说话,先说动父皇成功率更大。

赵文煊果然招架不住,很快答应了,并出头为小闺女说服母后。

玥姐儿对习武兴趣极大,完全不畏辛苦,学了一年,基本功很是扎实,这等小高度完全不放在眼里。

武安侯府诸人不知情,才瞎担心一把,林姨娘与恺哥儿老神在在,一点不意外。

若玥姐儿是被搀扶下来的,他们才担心呢。

玥姐儿叫起众人后,回头招手,“弟弟快下来,你怎么这么慢?”

琛哥儿倒不是慢,只是同胞姐姐太快了,嗖一下就窜了出去,他掸了掸宽袖,不慌不忙站起,缓步下车。

既然玥姐儿都习武了,他自然是不能少的,要知道赵文煊的育儿计划中,两个儿子自幼习武是必须的,既能强身也有了自保之力。

琛哥儿天赋比姐姐高,其实武艺学得更好,只是他没有直接跳下去,也不用人搀扶,缓步下了马车。

两孩子一动一静,虽年幼,但举手投足间皇家威仪尽显。

顾青麟等人定睛一看,与太子极为肖父不同,两小五官其实很有母亲的影子,琛哥儿极俊美,但一点不女气;而玥姐儿妍丽,眉梢眼角却带一丝英气。

他们虽满面稚气,但已经能看出长大相貌必然极好。

玥姐儿琛哥儿已懂得不少人情世故,不用母后嘱咐,他们也知道在顾家,是不能只管与外祖母小舅舅亲热,忽视其他人的。

姐弟笑吟吟打过一遍招呼,当然,林姨娘恺哥儿还是会亲热些,随后便让诸人散了,他们自行玩耍即可。

顾家等人又说亲热地说了几句后,便散去了,小姐弟拉着恺哥儿,撒丫子开始到处乱逛。

这般逛着逛着,却逛出了一个岔子。

“这不是顾家小七吗?”

越往里去,就越热闹,突兀旁边岔道转出一个男童,与恺哥儿一个照面,便阴阳怪气地说话。

这男童约摸十岁年纪,长得肥头大耳,颇有分量,他是淮阴侯府傅家唯一的独苗,家中女眷精心呵护有些过了,不但身材向横发展,他还很有些跋扈。

恺哥儿聪明伶俐,读书颇有天赋,进度比同龄人快些,偏傅小胖这方面不出色,淮阴候是严父,恨铁不成钢时,不但狠狠呵斥一顿,还会把恺哥儿拿出来比较一番。

傅小胖深以为恨,并将恺哥儿视之为阶级敌人,每每碰上,只要没有大人在,他总要冷言冷语一番,心中才能顺畅些许。

恺哥儿并不怎么理会对方,他自幼懂事,兼林姨娘怕儿子在众人夸耀中迷失方向,总是一再告诫儿子,并分析娘俩在府中地位的由来,他年纪虽幼,但行事比同龄孩子有分寸很多。

瞥了傅小胖一眼,恺哥儿收回视线,一手牵一个小的,就要无视对方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