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谋杀官员4:代上帝之手/高智商犯罪上一章:第 10 章
  • 谋杀官员4:代上帝之手/高智商犯罪下一章:第 12 章

张一昂道:“这几个月来,王所和林小峰的关系还是和以前一样吗?你有注意到林小峰有什么异常吗?”

骆慧慧想了一下,摇摇头:“我不知道,我没看出特别的。”

“你觉得王所和林小峰之间会不会有什么恩怨,导致林小峰杀人?”

“恩怨?这我就不清楚了,红民很少跟我谈工作上的事。他对林小峰这么信任,甚至直接把那么大笔钱借给林小峰买房子都没打借条,我实在想不出林小峰为什么要这么做。”

“等等,你说王所借给林小峰很大一笔钱买房?”张一昂思维顿时被点亮。

“是呀,这应该是前年的事了吧。家里钱都是红民管的,本来我不知道,后来一次我去银行拉单子,发现一次性转账了一百万,——嗯,”她似乎顿觉语失,一个公职人员手头有这么多钱,总归不正常,连忙道,“这钱是我们平时收入积攒下来的,我是医院的,收入不错,还有一些投资的收益。一下子转走了一大半,我觉得很奇怪。女人嘛,都是敏感的,怕他在外面…花错了地方,回家我问红民钱做什么用了,他说借给林小峰买房装修,我怕他…怕他骗我,问他拿借条,他说没有开借条,直接划给他了。我当时还不信,我找过林小峰,他也承认借了钱,后来确实买房装修了。我想过凭林小峰的工资,哪能还得清,可是红民说了算,我也没办法,谁想林小峰会这样。”

张一昂连忙问:“最近半年王所有让林小峰还钱吗?”

骆慧慧摇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工作和经济收支的事,他从来不和我说。”

张一昂心里有了新的想法,如果王红民要林小峰还钱,他会不会旧怨涌上心头,杀了王红民呢?反正连借条都没有,只要人杀了,一切一了百了。

对,这是个合理的犯罪动机,可是他何必杀工商所其他人?

张一昂继续问:“王所近半年来有没有很需要花钱的地方?”

骆慧慧依旧摇头表示不知道。

张一昂接着又隐晦地问了她工商协会的事,她说她知道王红民用她名字注册了一个公司,但公司具体操作都是所里的人在做,她不知情。家里是王红民说了算,包括钱,也是王红民管,她对王红民到底有多少钱,以及开销花在哪里,并不清楚。

当然,这些话张一昂并不是全盘相信,她很可能不想透露具体的家底,反正,王红民应该有不少钱的,否则也不会不打借条直接给了林小峰一百万。这也说明林小峰很受王红民的重视。

对于骆慧慧话里的可信度,还需要再找其他的佐证才行。

第四十二章

当天下午,正当张一昂等人还在做手里的几项相关调查时,高栋一行人正以最快的车速赶往县城西南面二十公里外的一个水库,早上有人在水库里发现一具男尸,警方到场确认后,从尸体身上搜出的证件显示,赫然竟是林小峰。

下车后,高栋一行人走上堤坝,前面几百米处晃动着很多警察忙碌的身影,他加快脚步赶上去,找到正在本子上写记录的陈法医,连忙问:“确认是林小峰了吗?”

陈法医抬头道:“长相分辨不出了,身上证件是林小峰的,具体还要DNA比对过才行。”

“尸体呢?”

“就在那儿。”陈法医指向他背后的不远处,一个担架上放着一卷塑料布,尸体已经包进去了。

高栋来到尸体旁,让工作人员拉开看看,翻开塑料布,里面是个被水泡得发白肿胀的巨人,眼球突出,面目完全分辨不出了,皮肤上布满了浅浅的褶皱,散发出一阵恶臭。

高栋挥挥手让他们包起来,转身回到陈法医身旁,道:“死了多久?”

“这个季节这种腐败程度,应该三四天以上吧,但水里泡太久了,具体时间不好说,总之在三到七天范围内差不多。”

高栋摸了摸脸颊;“这么说,案子发生没多久,他就死了?”他心里更觉得一种蹊跷。

陈法医点头:“身上初步看过,没有明显外伤,是不是跳水自尽淹死的,还要等回去解剖,看肺部的特征。”

高栋不解道:“你说死了至少三天以上,这水里淹死一天就差不多浮起来了,”他抬眼看看四周,旁边是山,道,“地方是偏了点,这湖不大,浮着个死尸总不能几天都没人发现吧?”

陈法医很肯定地道:“被水草缠住了,短时间没浮上来。我听接警的民警说,早上有两个退休老人来钓鱼,刚到这儿就看到湖前十来米处浮着一具尸体,马上报警了。打捞上来后,尸体的右脚缠着水草,右手和左腿也有被水草缠绕过的痕迹,判断是落水后被水草缠住,尸体短时间内没浮上来,后来尸体开始腐败,组织极度膨胀增加了浮力,到今天才浮上来的。”

高栋不置可否地点点头,看来还需要等法医的进一步实验室结果确认。

没过多久,不远处的侦查员过来急忙报告:“高总队、陈法医,那边发现了可疑物件。”

陈法医连忙带着手下赶过去,那里一块扁平的石头已经被翻开,地上放着两只手机,手机下还压着一张短小的钱包照。

陈法医戴上手套,小心地拿起手机,初步检查一遍,放入助手的透明塑料袋里。拿起两只手机后,底下这张钱包照上是三个人,林小峰、妻子苏春伊和苏春伊手里怀抱着的一个婴儿,夫妇两人正朝照片外的人微笑。

高栋不动声色地站在一旁,皱着眉,微微鼓着腮帮子,看着法医们的操作,默不作声。

看到这几个场景,他总感觉几分怪怪的。

照今天的情况看,林小峰杀人后自杀了?手机和相片放在那块石头下面做什么?

费尽周折,杀了一车人,又制造了车辆凭空消失的诡计后,他就自杀了?

高栋晃晃头,鼻子冷哼了一声,转头离去。

反正也想不明白,反正也觉得莫名其妙,反正最后结果也要等法医。

他需要好好想想怎么写今天的调查报告,一下子似乎案情就大逆转,柳暗花明了,可他却觉得调查报告更难写了。

前几天一头雾水时,他还纠结着给上级的案情通报怎么说,现在一下子好像豁然开朗了,大家看到林小峰死了,很多人大概都觉得只要等法医确认林小峰是自杀的,连最后一口气都可以松了,案子可以结了,表彰大会可以开了,大家可以及时回家安心过个好年了。

真相真的是眼前看到的这样吗?

高栋在心里刻下了一个问号。

第四十三章

张一昂手下的另一组人通过几个特殊渠道的调查,对王红民以及那家外人叫商业协会的公司摸清了些眉目。

笔录一:某水产品加工厂老板。

“咦,你们怎么知道我认识王红民的?…哦,你们是警察,当然会知道了。他不是刚出车祸了吗,你们要调查他?…奥,保密,我懂,你们要问工商所的收费问题?这个嘛你们最好去问别人,我不太清楚。…你们肯定会替我保密?…当然,当然,我当然愿意配合政府的调查。好吧,我把我知道的都告诉你们,工商所乱收费,嗯,好像是有这么回事,这个情况大概有七八年了吧,其实也不是工商所的乱收费,是有一家叫大金商贸公司的,商业协会也是大金公司成立的民营组织,办执照、做审批、过年检,直接到工商所办效率很低,而且,而且不是那么容易办得下来。企业第一次去工商所办手续,总是办不成,但马上这家大金商贸公司会跟你联系,让你交点钱,加入他们成立的商业协会,以后工商所的事都由他们代办。价格嘛,看办什么事,还有企业的规模。我和王红民是朋友,我的厂就象征性地付了点钱,不多。我朋友差不多规模的厂,办年检大概要花两三千。个体工商户当然少得多了,一般不超过一千的。除了这些嘛,平时一些检查、罚款等等,这个在我们县里很普遍,通常他们不会直接开罚款书,而是大金公司会在接下来联系你,让你把打折后的罚款直接给大金公司,他们会帮你处理,也就不用停业整改了。不过话说回来,也不只是工商所这么干吧,消防、税务也有,可能总的来说,我们这里工商所收得比较多,其他部门倒还好。…什么,你说上告?也许有吧,不过我想应该很少,嗯…警察同志你也知道,我们做点生意的,没文化,经营过程里总有些不合规矩的地方,大家都想继续把生意做下去,没人会上告的啦。再说了,我们是个县,不像城市那么规范,我们这里有地方上的生存规矩。哦,还有,王红民叔叔你们应该知道的吧,上告了王红民也不用担心的。除此外嘛,还有些产品定制,比如好像前几年做餐饮的要定制大金公司的厨具,不定制嘛,工商所会上门检查各种证的,大家都不想添麻烦嘛。…哦,你问大金公司一年能赚多少钱?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我想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可能有的吧。…大金公司赚的钱去哪了?这个我就更不知道了,我听说大金公司是王红民个人的,里面人员是工商所的这批人,工作人员是所里的合同工还有些社会上招的吧。…王红民的为人?他给大家印象都挺和善的,嘿嘿,这个我真不太好说,我知道的就是这些啦。”

笔录二:县城工商局的一位退休领导。

“你们是省公安厅的?这次是真的要调查工商所吗?虽然工商所的几个人这次集体出车祸死了,不过王红民他叔叔是谁你们应该知道的呀,这种事不是我这样的人能随便点评的。…你们不是针对王红民?你们不是为了工商所的经济问题,而为了查其他案子?我听县里有领导说这次他们好像不是出车祸那么简单?…好吧,公安部门的事我不问。这个大金商贸有限公司我知道,一开始直接登记在王红民的名下,后来转到了他老婆,好像叫骆慧慧,对,是这个名字,他老婆我见过,人挺漂亮的,就是不太爱说笑,跟王红民性格截然相反。据我所知,大金公司一年收入应该有一千多万。为什么收入这么高?我们白象经济算发达了吧,县城区域二十多万人口,近万家工商户和企业,至少三分之一是大金公司的会员,其他就算不是,很多年检、办证也要靠大金公司,这钱很容易赚的。这是这几年的情况,前几年可能没这么高。这家公司是王红民设立的,商业协会和赚钱方式也是他想出来的。他是个很聪明的人,按他的关系,本来早可以当官上去的,他拒绝了,要继续当所长。树大招风,他很清楚这点,反而一个所长更容易低调赚钱,而且因他的关系,他不用费心思特地去搞好其他单位和上级的关系。工商所的日常工作也很正规,不存在乱收费,收钱的都是这家民企性质的大金公司,所以一直以来从没出过事。…关于这家公司的运作,他们实际的管理人员就是工商所的那几个,下面的工作人员应该是所里的合同工吧。公司虽然是王红民个人的,不过听说他每年会拿挺多钱出来分给其他人,尤其是所里的几个正式工,据说每人都能分四五十万,王红民口头承诺大家都有股份。…大部分人应该都说王红民好的,因为他还算厚道的吧,毕竟都是同个地方的,如果有人想少交点钱,托关系跟他说下,他大都不计较了。哈哈,不过在我看来,这是他做人聪明的地方,闷声发大财。我们县局虽然名义上是所里的上级单位,实际上因他叔叔的关系,不会把他当下级的。嗯,我知道的情况基本就是这些了。”

笔录三:县公安局经侦队的一名警察,张一昂下属的同学。

“这次工商所整个被人黑了,我想应该是社会上的积怨。对于工商所,社会上评价基本都是负面的,我们也接到过很多对于工商所的匿名举报,不过查他,呵呵,你知道,我们这级别的还是算了,就算你们省厅的经侦局也不敢查。那个大金公司实际上是王红民的个人财产,我们当初接到举报后,也暗中调查了一下,这家公司的资产很复杂,王红民把赚来的钱基本上还是放在这家公司里,没有转移到他个人账户上,我想可能是他不想私人账户出现这么庞大的金额,万一某天他叔叔退休失权了,私人账户这么庞大金额是个铁证。你猜大金公司有多少资产?千万?应该不止,恐怕有上亿。王红民这人对赚钱很有一套,收来的钱他又用大金公司的名字做投资了,县里有几个楼盘,大金公司都参股,还有半条街的店面,都是大金公司名下的。我想关于这点,他们工商所的许多人应该是知道的。他们没说?当然,他们当然不会说,王红民对他们很大方,我听说那几个公职人员,王红民每年从大金公司里给他们几十万的奖金,而且王红民口头跟大家说公司都有份,其他的临时工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而且平时福利除所里的正常支出外,还有额外的,也是大金公司出的。他们拿这些钱实际上都是违规的,所以他们不会告诉你们,他们当然觉得王红民为人好了。大金公司对普通个体户的工商企业收的钱应该不会很多,至少不会让别人觉得难以承受,如果超出大多数人的承受力,恐怕大家早就闹了。王红民很聪明,收钱也有分寸,让别人觉得每年多掏几百块省点麻烦就是了,不会去闹。不过有时候对一些企业的罚款可能挺高的,这才导致有匿名举报。很多人说王红民为人好,容易说话,其实我不这么看。不管执法的是汪海全还是姚江,归根到底,都是王红民的手下,收的钱也是进王红民个人公司的,这能不得到他的应允?无非汪海全和姚江对外唱黑脸,王红民对外扮和事佬,装红脸,这叫一张一弛。估计是过去被整的某个人心里记恨,所以这次才会对整个工商所下手。话说你们案子还没查出来吗?…嗯,这案子确实太大,也难为你们了。闹出这种事,我想王红民要是活着,肯定后悔赚了这么多钱了呢。现在倒好,人死了,这么多财产都剩给他老婆了,工商所其他人也没份咯。”

第四十四章

吃过晚饭,高栋坐在办公室里焦急等待着法医组的解剖结果。

门敲了几下,陈法医开门进来,高栋连忙起身,道:“结果出来了?是淹死的还是被人杀死的?”

“淹死的,鼻腔和肺部都有较多泥沙,肺泡特征与淹死完全符合。身上皮肤除了部分轻微擦伤外,应该是跳河时本能挣扎留下的,没有特殊外伤,包括头颅,也找不出任何的内伤。”

高栋转过身,皱眉缓缓道:“这么说,可以肯定是淹死的了?”

“对,投湖自杀。”

“自杀?怎么看出?”

陈法医道:“这种情况除了自杀,没有其他可能了呀。”

高栋道:“如果是被人打昏扔到湖里淹死的呢?”

“打昏的话颅脑内多少会有伤痕的。”

高栋想了想,道:“如果是其他手段,比如一个水性好的,把他拖进水里,淹死他呢?”

陈法医撇撇嘴:“要是那样的话,我这边就没法判断了,我只能判断他是淹死的,身上没其他伤口。另外,倒是还有其他证据证明林小峰就是凶手,畏罪自杀了。”

“什么?”高栋表情很严肃。

“他们从湖里打捞上来两只皮鞋,和老公路犯罪现场发现的脚印一样。另外湖边发现的两只手机,其中一只是王红民的,另个手机是他自己的,里面还有那段绑架电话的录音,手机里下载着一个变声程序,下载时间是1月9日的,也就是他们去旅游当天,表明那天他用王红民手机拨通报警电话后,打开自己手机里的绑架录音进行威胁。自己手机里没有手机卡,手机确认过是林小峰本人的,里面有个文档,就写了一句话,‘我对不起家人,但也许这样是最好的’,放在那张全家照上,意义很明显了。写这句话的时间是1月12日的凌晨2点,正因为那只手机里没有手机卡,所以他当时开机写下这句话,我们手机监控也追查不到。看来他应该是在1月12日凌晨2点写下这句后,跳湖自杀了。”

高栋的瞳孔微微收缩,又放开,沉吟半晌,道:“手机和照片上有指纹吗?”

“有,他自己手机和照片只有他自己的指纹,王红民的手机上,除了他的指纹外,还有另个指纹,我们拿王红民生前用过的东西比对过,指纹是王红民的。”

高栋吞了下唾沫,显然,今天的发现结果,林小峰是凶手的证据更明确了,从头到尾没有出现过第二个人,看来,这案子确实是林小峰一个人犯下的,没有同伙。

高栋也逐渐降低了心中的怀疑和忧虑,也更认可这个结论了。

迄今为止,证据链基本已经形成,足够证明林小峰就是凶手,并且没有同伙。

案发现场留下脚印,脚印就是林小峰的鞋子。身高体重吻合。林小峰当过兵,拥有扭断脖子杀人的能力。他是杀害汪海全的真凶,足见他蓄谋已久。他在车内,只有他有条件控制一车人。朱梦羽掌握他杀害汪海全的犯罪证据,所以他单独杀死朱梦羽,又砸石头泄愤。他办公室的抽屉里发现一瓶迷药,上面仅有他一个人的指纹。他性格内向,容易走向极端。他案发前几个月的状态明显异常,上网情况也是很好的佐证。他投湖自杀的现场,找到王红民的手机和那段绑架录音。他写在手机里的那句话,以及手机下放了全家照,意义明显。

不管从哪方面来说,这些证据链,包括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都可以契合锁定出他是凶手这个事实,并且毫无证据显示还有同伙。

现在唯一不明确的地方,只有林小峰的动机和他的犯罪经过了。

陈法医又道:“只要等明天DNA比对,确认尸体就是林小峰,我想差不多可以结案,处理善后了吧?”

高栋不置可否地问:“犯罪动机和犯罪经过还很模糊。”

陈法医道:“犯罪动机嘛,很难说,内向的人可能把自我想象成一个理想主义的英雄,看到工商所这么多年乱收费,加上自己的积怨,以及朱梦羽的威胁,走上极端的不归路。犯罪后想到这案子他根本逃无可逃,只能畏罪自杀。关于犯罪经过,人已经死了,百分百还原经过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根据已知的调查结果进行推断。老公路那段还原不难。服务区别克车消失的事,我想可能是我们想象得太复杂了,或许他用了某种我们没想到的简单方法呢。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证据链完全足够支撑结论了。”

高栋神色疲倦地默然点点头,道:“好吧,先等你明天的DNA对比结果。”

第四十五章

陈法医刚走不久,张一昂就走进来,道:“老大,听说林小峰跳湖自杀,尸体找到了,现场也发现了他更多的犯罪证据?”

高栋面无表情地点点头。

“那不是可以结案了?”张一昂脸上掩饰不住喜悦。

看到林小峰尸体找到,又发现了更多确凿证据,专案组所有成员无不心情激动。年关将近,谁都想快点结案,开表彰会,拿破案奖金,回家过个好年。

高栋不置可否道:“林小峰犯罪动机和犯罪经过还有些模糊,这案子是不是现在就结案了,我还要想一想。”

“他的犯罪动机嘛,我这边基本能给出结果了。”张一昂心情愉悦,“早上我找了王红民老婆骆慧慧做笔录,她回忆起王红民前年曾借给林小峰整整一百万,并且没打借条,林小峰拿去买房装修了。后来我派人查了林小峰的银行账户记录,前年八月份,王红民的个人账户直接划了一百万给他。他没过多久就买下了现在这套房,房屋信息查了,全款,没按揭。查他银行账户时,意外发现他在银行购买了几批理财产品,有一年期和三年期,多次购买,共值八十多万。从购买记录上看,他从前年年末开始,分好几次买,最近一次是去年九月底,他整整买了三十万。这些钱经查,是大金公司账上直接转到他银行卡下面的,办理人是朱梦羽。大金公司就是那个所谓的商业协会,是王红民个人的公司,法人代表用他老婆骆慧慧的名字,管理和工作人员都是工商所的那些人,朱梦羽兼任大金公司的财务。根据多人的笔录,林小峰是王红民的司机,深得王红民的信任,王红民借给他巨款都不打借条可见一斑。我想他杀人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不想还钱了。”

“不想还钱?”高栋愣了一下。

“对,算下来王红民借给林小峰将近两百万了,并且都没打借条,部分钱是从大金公司账户上走,经办人是朱梦羽,相信工商所其他几个都知道王红民借钱给林小峰。林小峰把这几个人都杀了,又没有借条,这些钱就完全归他家所有,不用担心还钱了。”

高栋琢磨道:“为了两百万巨款?嗯…似乎这样的杀人动机更合情合理些。可是他为什么要打绑架电话?”

“当然是干扰我们的侦查视线,从一开始就把我们的注意力转到报复工商所的人身上,而忽视了犯罪动机是为了钱。”

“可是王红民既然肯把巨款借给他,又不打借条,可见对他是非常信任的,甚至或许并没指望他哪天还钱。照理他跟着王红民,以后好处还会不少,何必要这样?”

“我怀疑是王红民跟他有矛盾了,要他还钱。不过关于这点,没办法查证了,毕竟现在当事双方都死了。王红民要他还钱的事,肯定也是私下里的,不会让很多人知道,恐怕没法调查。不过我觉得可以试图猜测一下,朱梦羽用视频威胁林小峰,这件事可能后来王红民也知道了,当他得知林小峰是个杀人犯后,彼此的信任立即奔溃。在这种情况下,林小峰为了巨款,也为了掩盖他杀汪海全的事实,铤而走险,选择杀死一车人。”

“可是他为什么还是自杀了?”

“他犯罪前可能还抱着侥幸心理,犯罪后经过沉思,觉得逃无可逃,自杀后这笔钱毕竟还留给母子。据我们调查,林小峰虽然性格内向,但在家对孩子非常宠爱,他很爱这个家,他希望给家里留下点东西。”

高栋摇摇头:“就算他自杀了,按照法律,他的个人财产还要对几个被害人家庭进行民事赔偿,剩下给他老婆孩子的钱也没多少了。他应该清楚这点。如果他真想自杀,把钱留给家里人,最好是直接自杀,不要在湖边留下手机这些证据了。如果警方没办法证明他是凶手,也就用不着用他的个人财产进行民事赔偿了。”

张一昂想了想,觉得高栋说的也有道理,只好道:“不过他的犯罪事实这么清楚,犯罪动机方面,也许既有钱的因素,也有过去的积怨,加上朱梦羽的威胁,总之,几项因素综合起来,让他这样一个性格内向容易走向极端的人,犯下重罪。”

高栋吐了口气,晃了晃脑袋,让自己头脑更清晰。

这犯罪动机这一环,人死了,没办法百分百还原真正促使他犯罪的因素,一切只能靠证据基础上的猜测,似是而非,又模棱两可。谁知道呢,也许他就是陷入极端思维里走不出来了,这在医学上讲叫偏执狂,许多暴力犯罪者都脑子想不明白,你根本想不通他为什么要走这条路。

沉默了一会儿,高栋换个话题,道:“其他让你去办的工作呢?”

张一昂先交上一叠文件,道:“这是今天做的笔录情况。”又交上另一叠文件,道,“这是工商所几个人手机通讯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案发前工商所每个人,包括林小峰在内,手机通讯里均没异常情况。林小峰也没有和可疑对象通过电话,表明他没有同伙。里面唯一能得出的结论,就是姚江和朱梦羽肯定有不正当关系,不过这点好像跟案子没关系。”

高栋拿起这份分析文件,目光选中和林小峰相关的内容,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他和王红民电话挺多,除此没有任何异常,也没有和可疑对象通过电话,发过短信,更证明了没有同伙这一点。

张一昂继续道:“关于别克车的维修保养情况,我们重新问了工商所的相关人,说别克车是前年在市区4S店购置的,用工商所的名义购买上牌,日常的保养都在县城的一家4S店。平时不太开这辆别克车,大都开其他车子,只有好几个人乘坐时,才开这辆,比如他们这次的集体旅游。这辆车购买至今,去年年初出过一次事故,撞了绿化带,车子拿到市区4S店修了。此后案发前两个多星期时,那天晚上别克车停在工商所前面不远处,第二天早上发现车身被人用利器大量涂划,还写了‘工商所王八蛋’,由于接下去的旅游时间已定,要用到这辆车,当天林小峰开车去市区给整个车身做油漆,案发前三天,林小峰去市区把车子开了回来。”

高栋微微一凝神,连忙道:“这条信息核实过了吗?”

“据说车身被人写了‘工商所王八蛋’,把王红民和姚江气得不得了,还当即报警了。当然,这种事别人半夜偷偷干的,肯定查不出。再说也不是什么大事,恶作剧,派出所也没花心思。考虑到七人出去旅游,所里没有大车,开两辆车麻烦,王红民让林小峰当天就送到市里做油漆了。”

“你有确认过油漆确实是在4S店做的吗?”

张一昂摇摇头:“这倒没有,不过要确认也简单,明天问清楚哪家4S店,打电话过去就行了。”

高栋想了想,道:“好,案发前车身被人划,做过油漆,这件事很可疑,我怀疑和车子在服务区消失的事有关。”

张一昂不解道:“可是我们监控看到别克车好好的呀,再者说,做油漆和别克车消失能有什么关系呢?”

高栋回答不出,沉吟片刻,道:“我再想想。你明天记着跟4S店核实做油漆的事。另外,那次车身被划,工商所不是直接报警了嘛,你找人跟派出所要当时报警拍下的照片,看看上面划的字和林小峰的笔迹是否符合。”

张一昂连忙道:“我明白了,如果笔迹和林小峰符合,说明划字是他干的,他借此做油漆的机会,对车子外观做了某些手脚,安排后来的别克车溜出监控。对了,他过去开过汽车修配店,要做手脚他是内行。嗯,只要这点查清了,整个犯罪经过都能很明确,结案报告就更扎实了。好,我明天一早就去查。”

“对了,”张一昂刚准备走,高栋叫住他,“你们不是接触了工商所好多人吗,他们知不知道这次不是车祸,是谋杀?”

“嗯…看得出有些人应该了解到一些风声,但他们都没提,我相信他们知道这事的敏感性,传出去的话,政府查下来会给他们带来不小麻烦。”

“几个被害人家属的情绪怎么样?”

“王红民的老婆骆慧慧表现挺理性的,就是感觉这人态度冷冰冰的,我们问了其他人,说她一向是这种性格。另外姚江他们的几个家属,县政府都找他们协商过了,大概每户补偿几十万安抚一下,不过今天他们不满意,他们找过县工商局,想分大金公司的资产,说大金公司平常都是他们在管理的,王红民生前承诺每年按收益比例分给他们钱,骆慧慧一口拒绝了,还去单位把大金公司的图章和所有财务报表全部拿走。工商局的意思是大金公司的法人代表是骆慧慧,他们也无权干涉。反正这里面利益纠葛很复杂,他们也不想把事情闹开。听说在县政府和工商局的协调下,骆慧慧同意从大金公司账上再支一部分钱给其他人,具体金额由他们私下协商。”

高栋点点头:“只要不闹起来,压住了,一切都好。”

第四十六章

今晚高栋的办公室很忙,张一昂前脚刚走,马党培和李卫平一起走了进来。

“有事?”高栋看着两人欲言又止的样子,掏出烟分给他们。

马党培先开口道:“高局,这案子…差不多可以结了吧?”

李卫平也接口道:“是啊,老大,林小峰尸体找到了,绑架录音也找到了,现在证据确凿,可以结案了吧?”

高栋不太乐意地瞥他们一眼,道:“急什么,林小峰DNA不是还没确认过,等明天法医结果出来再说吧。”

马党培迫切问:“这么说,只要明天DNA确认是他本人,就可以结案了?”

高栋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李卫平:“犯罪经过查好了?”

李卫平苦着脸摇头:“监控里就是找不到别克车,我和马队商量来商量去,判断唯一可能还是别克车被装上大货车运出去了,只有这样,才能躲过服务区监控,才能不用交出通行证下高速,又避开所有监控进入老公路。”

高栋抿了抿嘴,道:“证据呢?把这辆大货车找出来。”

李卫平显得很为难:“这…这不太好查,毕竟经过服务区的大货车太多了,几千辆大货车总不能没辆去问。就算问了,司机不承认,我们也辨别不出啊。”

“司机不承认,那就是有同伙?”

“那也不是,比方说林小峰本就明确告诉司机,他要用货车把他的车运下高速,给了高额的租车费,司机知道他肯定有某种不法目的,但为了钱还是干了。林小峰把六个人控制了放在座位下,不让司机看到,司机压根想不到他的不法目的是杀这么多人,就按着他的主意做了。现在去调查,司机知道这么做违法,很可能不承认,我们无从判断司机所说的真假。而且几千辆货车此刻在全国各地,根本没办法展开调查。也可能货车是林小峰自己借来的,自己开的,这样要查也很麻烦。”

高栋转过身,闭上眼睛,沉吟半晌,又转回身,道:“是挺头疼的一件事呐。”

李卫平道:“我跟马队还有其他几个专案组成员对这个问题专门商讨了一下,林小峰已经死了,犯罪经过想要全部还原是不可能的。但现在他犯罪的证据链足够充分,并且我们整个调查过程都没发现还有其他同伙的可能。我们觉得以现在的情况,结案没有问题了。”

马党培也道:“是啊,反正现在凶手已经水落石出了,早点结案晚点结案都是要结的,晚结不如早结。”

李卫平道:“老大,你也知道我们县局现在的处境…”

马党培继续恳求:“高局,这事我们知道,上面问责怕是逃不了的,如果能赶在年前尽快结案,问责肯定也要等正月十五过后了…”

李卫平道:“老大,不瞒你说,我们县局和县政府现在压力都很大,如果能现在结案了,刚好隔了过年,时间拖得长些,事情自然也淡化了,我们也准备趁过年期间想点办法,让这事赶紧翻过去。其他专案组成员我们也问了意见,他们也想快点结案,也好回家过年。”

高栋长长吐了口气,缓缓点点头,道:“我知道你们的意思,我也理解你们现在的情况,这件事我知道了,我再想一下,明天先等法医的结果吧。”

送走这两位,又有县政府的领导打来电话,询问高栋意见,话中意思也是想早点把这一页翻过去,他们县里也能松口气,就连县工商局和市工商局的人,也都想早点结束,因为闹出这案子,查案虽是公安的事,但工商协会这种东西揭出来,他们也很担心,因为这不是一个地方的事,很多地方都这么做,除了工商的外,税务、消防很多部门都办了附属公司,这是很多部门阳光工资外的收入,靠这块不光养活了许多单位的正式工,更多亲戚朋友的临时工的收入超出财政预算,也是靠附属公司里出。别看县城工商所一家出事,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很多单位对这案子非常关心,全想快点把事情淡化,趁着过年,过完年事情就过去了。

高栋坐在椅子里,默不作声,他也在权衡。

他觉得还是有些疑点,他并不是担心林小峰不是凶手,现在林小峰是凶手的证据很翔实了,他就怕林小峰背后还有人,林小峰是被人利用了。

万一以后再冒出什么事——甚至翻案,当然,案子不是他一个人查,有责任也是集体的责任,所谓集体的责任基本上就是没责任,但面子上总是会难看,毁了他向来办的案子都是铁案的形象。

不光专案组其他人想着快点结案,他自己何尝不是这样想?

早点结案对所有人、所有部门都有好处。

可是,他心里始终有个顾虑。

会不会真被徐策说中了,此案另有玄机?

他想了一下,打开电脑,拨打了徐策的电话。

第四十七章

“马上就要结案了吗?”听高栋花了半个小时讲了今天的情况,徐策问道。

高栋坦诚回答:“我现在正在为这件事烦恼,结案没问题,我就怕…就怕以后再出其他事。”

徐策笑了笑,道:“就算现在结案,以后也不会出其他问题的。如果林小峰背后还有人,此人从头到尾没留下线索,一直躲在幕后,那么这件事了结后,他更不会现出原形了。他花了这么多功夫隐藏自己,好不容易等到结案了,警察经过他身边也没怀疑他,他当然不会再做犯罪的事让你们重新查回去。”

高栋一愣,道:“这么说,你的建议也是我可以结案了?”

“不,这不是建议,仅是现在情况的客观评价,结果只取决于你。”徐策笑了笑,“我的老同学,我想问一句,对你来说,是真相重要,还是仕途重要?”

高栋显然没想到他会这么突兀地问这个敏感问题,沉吟片刻,咳嗽一声,道:“我不是很明白你的意思。”

“听你刚才讲了这么多,给我的印象是,如果现在结案,对你,对专案组,对你的团队,对县政府以及更多其他相关不相关的单位,都是好事?”

“嗯…可以这么说吧。”

“如果暂时不结案,继续查,有可能查不出结果,最后还是会以现在的结论结案?”

“对,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