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嘉月觉得薛元敬再这么一直拍她的头,她迟早要被他给拍傻了。但无奈抗议无效,只得受了,跟他互道晚安之后她就往前面的一间屋子走去。

那间屋子是周兰住的。周家也没有多余的客房, 所以今晚就安排薛元敬同周辉一起住, 薛嘉月同周兰一起住。

薛嘉月进屋的时候, 就见周兰还躺在床上。不过面朝墙背对着她,身上也盖着被子,看样子像是睡了。但薛嘉月看她的双肩在轻轻的颤着,想必周兰还没有睡, 而是在流泪。

能让她这样伤心的,估计是下午她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对薛元敬表明心意,但可惜惨遭薛元敬的拒绝了吧。

而且想一想薛元敬那个对人冷淡的性子,只怕也不会怜香惜玉,都不是直接婉拒,而是直接拒绝的吧?

薛嘉月原想要安慰周兰两句,但想了想,最后她还是没有开口说话,只轻手轻脚的上床睡觉了。

毕竟她和周兰今儿才刚见面,两个人之间统共也没有说上几句话,并不是很熟。而且拒绝周兰的那个人还是她哥,叫她该同周兰说些什么呢?更何况周兰是个羞怯的性子,现在又背对着她暗自的哭,想必就是不想让她看到,也不想让她知道这件事。这会儿她要是上赶着安慰周兰,岂不是会更让周兰觉得害羞?罢,还是只当自己压根不知这事的好。

于是薛嘉月就闭上双眼开始睡觉。赶了半日的路,原就疲累,倒是很快的就睡着了。

次日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她就起来了。待洗漱完毕,周师娘已经做好了早饭,叫他们过去吃饭。

等吃完饭,薛元敬和周辉他们就该启程了。

周师娘将周辉的行囊拿了过来,嘱咐了他许多话。周夫子则是跟他说要好好考,他在家等着周辉的捷报。周兰双眼还是红的,叫了一声哥哥,叫他在外要保重身体。

说着,周兰又双目含泪的看向薛元敬。看了他好一会儿之后,她才低声的说道:“敬哥哥,往后,往后你也要保重。”

“多谢周姑娘。”

薛元敬面上神情还是淡淡的。而且说完他就恭敬的跟周夫子和周师娘作辞,随后就拉着薛嘉月的手,同周辉一起转身往前走,都没有再看周兰一眼。

周兰看着薛元敬清瘦修长的背影,想起昨儿下午自己含羞带怯的对他表明自己的情意时,但他只神情冷淡的说着:“多谢周姑娘对我的情意,但恕在下不能接受。”

当她追问原由时,就听到他略有些不耐烦的回答:“在下对周姑娘并无丝毫情意。”

周兰听了,心中真是又羞又气,眼泪水当时就下来了。忙转身跑回了屋。

而现在,看着薛元敬的背影,周兰的眼泪水还是忍不住的就簌簌的落了下来。

此次一别,只怕这辈子都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了吧?

周师娘这时转过头看到周兰哭了,只以为她这是舍不得周辉呢,忙嗔道:“看这傻孩子。娘知道你们兄妹两个感情好,但你哥哥现在只是去县里县试,等县试过了他不就回来了?你哭成这个样子做什么?快别哭了。”

周兰没有法子跟旁人解释她这会儿为什么会哭。只能双手捂脸,跺了跺脚,然后转过身,一边哭,一边往自己的屋里跑。

*

晨光熹微中,薛元敬,薛嘉月和周辉三个人走在山路上。

若只是薛元敬和薛嘉月,他们两个人想说话的时候就说话,不想说话的时候就静静的赶路,但现在多了一个周辉,若总是不说话未免就会显得有些尴尬了。

而薛元敬原本就是个在外人面前话不多的人,所以有时候薛嘉月难免的就会同周辉说几句话,好缓解一下这尴尬的气氛。

但好像薛元敬就很不高兴看到薛嘉月和周辉说话一样。但凡薛嘉月和周辉说话,虽然他也没有说什么,面上神情看起来也如常一样,但薛嘉月却总是能感觉到他的不高兴。

于是趁着周辉去方便的时候,薛嘉月就悄声的问薛元敬:“哥哥,你不喜欢我和周大哥说话?”

但薛元敬却还嘴硬,冷冷淡淡的回答着:“没有。”

“真的?”薛嘉月有心逗他,“那我就放心了。那我待会儿就继续和周大哥说话啊。”

薛元敬沉默着不说话,不过他眉眼垂了下去,一双唇也抿了起来。

薛嘉月就好笑的看着他憋屈的样子,心中暗乐:“哥哥,快说实话。你到底是不是不喜欢我和周大哥说话?”

薛元敬抬头看她一眼,然后目光移开去看路旁的一株水杨柳,声音淡淡的:“没有。我只是想让你知道,这世上的人都是人心隔肚皮的,你不要太轻易相信任何人。所以你也不要轻易跟别人说话。”

明明就是他不喜欢自己和周辉多说话,但还非要扯这样的一番大道理出来。

薛嘉月心中暗笑。不过随后她就走过去挽住了薛元敬的胳膊,抬头看他,展颜笑道:“但是我相信哥哥。而且,哥哥你放心,你是我心里最重要的人,没有人能比得上的。我一辈子都是你的妹妹啊。”

薛元敬数次在她面前说起过这句话,她自然是牢记在心里的。而且她现在也是打从心眼里将薛元敬看成是她的亲哥哥一样,在他面前说话再没有以前那样的拘束了,而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薛元敬转过头看她。就见小姑娘笑靥如花,看着他的一双眼澄澈如秋水,笑意显然。

他眼中不由的也带上了笑意,轻声的嗯了一声。

周辉此时正好回来,看到他们两个人亲密的样子,就说道:“你们兄妹两个人感情可真好。”

薛元敬就对他矜持的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但显然也是默认他这句话的意思。

而薛嘉月则是笑道:“是啊。我哥哥是这世上对我最好的人。”

她的笑容太明亮,如同天边晨间的朝霞一般,绚丽的让人不敢直视,周辉忍不住的又看着她失神了。

薛元敬在一旁看见,就侧身挡住了薛嘉月,同时看着周辉的目光沉了下来。

待周辉反应过来,俊脸上爬上一丝红晕,慌忙的低下了头去。

因为目的地毕竟不一样,所以总是要分手的。站在分岔路上的时候,薛元敬和周辉彼此说了几句场面上的客套话,然后就要分开。

但这时周辉仿似鼓起了自己所有的勇气一般,忽然开口叫薛嘉月:“薛,薛妹妹,若我这次县试侥幸通过,四月我要去府里应考,到时,到时我可不可以去找你?”

想了想,他又忙忙的加上一句:“找你和薛兄弟。”

毕竟在人家家里打扰过一晚,而且这一路上薛嘉月也看得出来周辉是个软萌的少年,心思很纯良的,平时对她颇多照顾,于是她就笑道:“当然可以。等我和哥哥找到落脚的地方,欢迎周大哥来找我们。”

周辉听了很高兴,满脸笑容的同他们两个人告辞,然后才转身往前走。

薛嘉月看着他走远,回过头一看,就见薛元敬正面沉似水的看着她,眼中仿佛在聚集着什么风暴一般,一双眼眸看着黑沉沉的。

薛嘉月心中打了个突,忙问道:“哥哥你怎么了?”

薛元敬不理她,只自顾自的往前走。薛嘉月赶忙的追了上去。但无奈随后她怎么问,薛元敬总是一语不发,只自顾自的走自己的路,看也不看她一眼。

到最后薛嘉月心中也有几分恼了。

她喜欢说话痛快的人。若有什么不高兴的地方了,直接说出来多好,何必要这样沉着一张脸,问你你还不说,非要她来猜?她可不喜欢猜别人的心思。

于是薛嘉月索性不再问薛元敬一个字,也自顾自的走自己的路,就当眼中压根就没有这个人。

但薛元敬见薛嘉月忽然不说话了,心中却有些不安起来。

他悄悄的回头看她,就见她正一边看周边的景色一边走路,面上的神情看起来还很轻松。

薛元敬见了,心中越发的觉得憋屈了,就忽然停下了脚步。

薛嘉月没有注意,依然还是一边看着周边的景色一边往前走,一不留神就正好撞上了薛元敬的后背。

少年很瘦,后背上没有什么肉,撞上去硬邦邦的。

薛嘉月就抬手捂着鼻子,眼带不满的抬头看他。

就见薛元敬面上还是想要维持冷淡生气的样子,但眼中已经有懊恼心疼的情绪了。

第61章 到达省城

薛元敬这会儿心中一方面气薛嘉月刚刚对周辉说了那样的话, 一方面见薛嘉月撞到他背上, 显然是撞痛了鼻子, 他心中又心疼。待要不开口同薛嘉月说话,但见她面露痛苦的样子他心中又甚是怜惜, 也满是愧疚。

两相矛盾之下, 最后薛元敬还是轻叹了一口气,伸手来拨开薛嘉月捂着鼻子的手,仔细的看她的鼻子到底撞的怎么样了。一边还声音冷硬, 很别扭的问道:“刚刚你为什么要邀请周兄到省城来找你?”

薛嘉月一脸懵逼:“我什么时候邀请周大哥到省城来找我了?”

薛元敬轻哼,语带不满:“就是刚刚我们和他在路边分手的时候。”

薛嘉月回想了一下, 然后忍不住的就笑了起来。不过笑起来的时候牵扯到了刚刚被撞到的鼻子,只痛的她轻声的哎呦了一声。

薛元敬见了, 就赶忙的伸手给她轻柔的揉着鼻子。

薛嘉月这才很认真的看着他说道:“哥哥, 刚刚那种话,那只是场面上的客套话而已。是周大哥自己说他若到省城来就来找我,我当时能说不答应?但就算我答应了其实也没有什么用。我们现在还没有到省城,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会在哪里落脚。而且省城那样的大,周大哥即便到时真来省城了, 他能知道到哪里去找我?”

薛元敬听完这番话, 心里才觉得好受了一些。不过随后他还是说道:“你是个女孩子家, 以后不能对陌生男子说这些话。”

薛嘉月听了,只觉得又好气又好笑。然后她忍不住的就踮了脚,学着平常薛元敬经常拍她头顶的动作,也轻轻的拍了薛元敬的头顶一下, 笑着说道:“知道啦,傻哥哥。”

明明她看薛元敬在其他人面前也很会说场面话的。薛永福和孙杏花刚死的那日,他当着众人说的那番话不是让薛正志和秀峰村村民对他刮目相看?怎么现在到她面前反倒就这样的较真了?

忽然被薛嘉月拍头顶,薛元敬怔了一下。随后他反应过来,就面色淡淡的瞥了薛嘉月一眼:“没大没小。”

不过薛嘉月听他言语中并没有恼怒生气的意思,所以她也不以为意,只笑了一笑。

随后等鼻子不痛了,两个人就继续往前走。不过这次不是一前一后的走了,而是并排着走。一面走两个人还一面说着话。

一路水路转旱路,旱路再转水路。路上见过了不少以前没有见过的风景,也吃过了以前没有吃过的苦,最后两个人终于在三月初风尘仆仆的到达了平阳府。

平阳府东临济水,城内纵横有十八条街道,都是黄土压实的路面。大街两旁房屋鳞次栉比,路上往来行人不断,看着是很繁华的一个地方。不过只可惜城里绿化做的不是很好,街道两旁鲜见树木。有马车经过的时候,路面上灰尘滚滚。

薛嘉月倒也还罢了,上辈子什么样的城市她没有见过?这平阳府就算再繁华,对她而言也算不得什么,所以她也没有觉得有什么惊奇的地方。

但薛元敬就不一样了。他长了十四岁,只怕以前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镇上了,但是今儿头一次到这平阳府,薛嘉月偷眼看他,就见他面色冷静沉稳,丝毫未见一丝惊奇。

也不知道他这到底是真的到哪都不怯场还是真的城府太深,心中想些什么旁人都无法得知。

薛嘉月觉得以上两方面的原因应该都有。

初到一个地方,最重要的当然是要找到落脚的地方。不过也不能漫无目的的寻找,总得大致的了解一下当地的情况才能有针对性的寻找才行。

于是两个人商议了下,就决定先找一处客栈住下,在平阳府内熟悉两天之后再开始租赁房子。

如薛元敬先前所说,若他们两个人有朝一日离开秀峰村,那也是要堂堂正正的离开。而现在,薛嘉月就看着薛元敬对掌柜出示了户籍和路引,然后掌柜登记在册了,就叫了个小伙计过来领他们上楼。

因为两个人的银子就那么些,以后也要过活的,而且初到一个地方,薛元敬也不放心薛嘉月离开他的视线,所以两个人就只开了一间房。

不过掌柜的并没有多问。他这里本就不是什么高档的客栈,见过没钱的一家子要住柴房凑合一夜的也有。现在薛元敬他们兄妹两个人,而且年纪还不大,住一间房就更寻常了。总比挤通铺要好。

不过等小伙计引着他们两个人进了屋,又退出去之后,薛嘉月还是对薛元敬说道:“哥哥,你做什么要这间房?我们两个睡通铺岂不好?”

她还是想着现在能省俭一个铜板都是好的。

就见薛元敬沉默了下,过后才听到他说道:“我不想你同外人一起睡。而且,”

他抬头看着薛嘉月:“我想过了,我识字,会写字,等我们在这平阳府安顿下来,我可以去街头代写书信,也可以去找一间书铺,跟掌柜的说一说,给他家抄书。每月总能挣得几钱银子。虽然不多,但维持我们每个月的基本开销还是够了的。所以你现在不用如此省俭,我也不想你过的如此辛苦。”

薛嘉月听了,心中只觉感动不已。想了想,她就笑道:“哥哥,其实我一点都不觉得辛苦。再如何,我现在的日子都比以前要好很多。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而这一切都是你给我的。至于抄书,代写书信这些事,哥哥,你还是将这些时间拿来念书的好。等你考上个好书院,以后再取得功名,我身为你的妹妹还会辛苦?”

“功名我会考,但这个家我现在也要养。无论是将来还是现在,我都不会让你受苦。”

薛元敬声音平和温暖,薛嘉月听了,只觉心中更加感动了。

她止不住的就伸手来挽住了薛元敬的胳膊,仰着头对他笑道:“能有你这样的一个哥哥真好。我真庆幸。”

庆幸一开始知道薛元敬的人设时没有选择远离他,而是想在他面前刷一刷好感。事实证明当初她的那个选择真的是太正确了,不然她就要错失一个在这世上对她这样好的人了。

薛元敬看着她笑意盈盈的双眼,仿似这一刻这屋中灯所有烛的光都聚拢在她的眼中一样。

唇角忍不住的就往上弯了起来,眼中也带上了笑意。他伸手轻轻的摸了摸薛嘉月的头顶,温声的说道:“这些日子早起晚歇的赶路,你肯定累了。现在我们到了平阳府,今儿晚上你就早些歇息,明儿也不用起太早。等吃过早饭了,我们就出去到处逛一逛,看一看。”

薛嘉月点了点头,笑的唇角梨涡浅浅:“好。”

这些日子一直都在赶路,她也确实累了。于是随后等伙计提了热水过来,薛元敬特地避了出去时,她就好好的洗漱了一番。等洗漱完了,她就上床歇息了。

薛元敬随后也洗漱了,找伙计又要了一床铺盖来,在地上睡了。

一夜好眠,次早两个人起来洗漱过,在外面的小食摊上买了两个烧饼吃了,又买了一碗辣糊汤两个人分着喝了,然后就在这平阳府里到处逛了起来。

自然重点是要打探这平阳府里有关书院的情况。

而一番打探下来,薛元敬和薛嘉月两个人就知道,这平阳府确实是个藏龙卧虎之地。一个州府,竟然有五六家书院,且都是民学,并非官学。而其中最好的两家书院,一家名叫太初书院,一家名叫托月学院。

不过这也与时下风气有关。本朝自太、祖始就提倡文治,但朝廷又无力大量创办官学,所以就鼓励民间办学。对出名的民间学院朝廷还会赐匾额,赐书等,对其山长也会额外赐予殊荣。

听说这太初学院现任山长的祖上就曾经被皇帝召见过,亲笔书写了德育天下四个字,又命工匠做成一块绿地金字的匾额,刻了这四个字在上面。现在那块德育天下的匾额还悬挂在太初书院的大门上呢。且听说这太初书院已经出过好几位进士了,甚至还有一位中了一甲第三名探花。

至于这托月学院也了不得。非但学院里的各位夫子学问厉害,听说祖上是翰林院的掌院学士,给皇帝和皇子讲过书的。后来因病致仕,回故乡来就办了这所托月学院。现在他家里还有人在朝中做官呢。

薛嘉月总算明白为什么每年到平阳府这些书院招收学生的时候会有许多学子到这里来应考了。不过她也有些担心起来。毕竟听说这托月书院和太初学院每年只收三十名学生。至于其他次一等的书院虽然也可以,但薛嘉月总是想让薛元敬进最好的学院的。

不过薛元敬担心的倒不是这件事。

他细细的打探过了,如托月书院和太初书院,束脩是很高的,只怕并不是他和薛嘉月现在能负担的起的。而如那次一等的书院,为争抢好的学生增加自家的名气,如那等考取了托月书院和太初书院资格的学生,若肯去他们书院,他们是会免除束脩的。甚至每个月还会给补贴。

如此想来,他必然是要考取上托月书院或太初书院的。等考取了,再去次一等的书院就读,这样往后薛嘉月才不至于跟着他整日为生计发愁。

第62章 赁屋安置

薛元敬和薛嘉月打探完书院的事, 就开始考虑赁房子的事。

问过了客栈的掌柜, 过了半日的功夫, 掌柜同他们引见了一个人。

这是个妇人,四十来岁的光景, 头上罩着一块蓝底印白花的手帕。生的一张大方脸, 说起话来的时候语速很快,脸上也常带着笑。据客栈掌柜介绍,当地人都叫这妇人为杨大娘。

杨大娘祖上是外地人, 但到她父母这一辈的时候迁到了平阳府来安家。按杨大娘自己说的原话,她自打生下来的那一刻起, 脚下踏的就是这平阳府的黄土地。

在这平阳府里住了四十来年,这里什么事她不知道?什么人她不熟悉?即便是大户人家的女眷她也是认得的。平时经常会有大户人家的太太托她买卖丫鬟, 或是街上有什么时新的衣裳首饰了, 她就会去告诉那些大户人家的太太姑娘知道,拿去给她们瞧,说上许多好话让她们买,她好在中间赚取差价。至于说这房牙子的事,原本是她丈夫做的, 但前两日她丈夫刚好有事去外地了, 她又不想错过这桩生意, 所以她就过来见薛元敬和薛嘉月了。

杨大娘也算是阅人无数,目光上下一打量薛元敬和薛嘉月,见他二人身上的衣裳料子虽然是布的,也旧, 但看他们两个人做事说话落落大方,全不似一般小户人家出来的畏畏缩缩。而且见他二人相貌生的实在好,往那一站就跟一对金童玉女般,以前她再没见过的。于是她心中不由的就对薛元敬和薛嘉月有了两分好感,笑着说道:“哎哟,这位小哥和这位小姑娘生的可真好,我以往见过多少大户人家的少爷小姐,可再没见到过比你们两个生的好的。

又问道:“请问两位想赁个什么样的房子啊?”

薛嘉月嘴也甜,当下就笑着说道“杨大娘好。”

然后她且不说她和薛元敬想赁个什么样的房子,只目光看着杨大娘身上穿的那件秋香色菊花纹的圆领对襟褂子,笑着夸道:“杨大娘这褂子上的菊花纹样看着可真别致。这料子也好,一看就知道不便宜。您这块衣料是哪里买来的?颜色花样都很称您。这褂子做的也好。您自己做的?”

杨大娘一听,当时就乐的合不拢嘴:“这料子是我家男人从扬州府带回来的,倒不是我自己做的,是我央了一位房客做的。她在一家成衣铺里面做裁缝呢。极好的手艺。”

心中对薛嘉月的好感从两分上升到了五分。

薛嘉月又嘴很甜的跟她说了几句话,只将杨大娘高兴的,也不客套的叫薛姑娘了,而是很亲热的叫她嘉月。好感度简直都要十分了。

而薛嘉月见时候差不多了,就趁着杨大娘高兴的时候说了她想赁个什么样的房子。

昨儿晚上她和薛元敬就特地的商议过这件事。因为平阳府的书院多集中在西城区,所以两个人就想将房子赁在西城区。而繁华地方的房子租金肯定很高,偏僻的地方租金就会相对便宜一些,所以就赁个西城区偏僻地方的房子吧。而且两个人现在也日渐的大了,毕竟男女有别,不可能一直住在同一间屋子里,所以就要赁两间屋子。

说完之后,薛嘉月又笑着说这件事就请杨大娘多费心,等事成之后她和哥哥必然会亲自上门谢的。只将杨大娘哄的,当即就说这件事包在她身上了,一定会让他们兄妹两个赁到称心如意的房子。

随后几天杨大娘马不停歇的带他们看了好几处房子。但不是租金太高,薛嘉月不乐意,就是薛元敬觉得同一个院子里有合租的男子,他不同意。

薛元敬问过薛嘉月,知道她的生辰是三月三日,若按现在说来,她已经满了九岁,虚岁就是十一岁了。小姑娘脸上的五官日渐的长开,越发的娇美清丽了。而且薛元敬看薛嘉月,自然是觉得薛嘉月什么都是最好的,便是这相貌世上也无人能及。更兼先前已有薛永福和薛老三的事发生,所以薛元敬现在心中防其他的男子防的很重。

于是这般几天看下来,竟是没有一处房子两个人都同意的。

薛嘉月还担心杨大娘心中会恼了他们,所以跟她说话的时候就越发的嘴甜了。只哄的杨大娘都恨不能将她当成自己的亲闺女来看,对她的事也越发的上心了。

如此又过了两日,忽然一日杨大娘亲自到客栈来找他们。且一见到他们两个,杨大娘就双手一拍,对他们两个笑道:“好了。今儿我带你们去看一处房子,保管你们两个都会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