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京城那边是没有喝油茶的习惯了,就是怀县这边有,他们林家在田家庄住了几年,过年的习惯也慢慢的和怀县这边一样了。

打油茶的面要先在锅里炒炒,挑选好了花生,黄豆,加上冻豆腐,嫩白菜,粉条,小虾米,那个鲜啊,就是林秀贞女孩子家家的,也能一口气喝两碗。

林君辉一想起好喝的油茶,就揉着小肚子消停了。瞧着天色还早,就在院子里乱窜:“姐姐,你看我这样像不像是金鸡独立?昨天爹爹练武,我看见了,就是这样站的。”

“姐姐,咱们玩抓贼吧?你当贼,我当官差。”

“姐姐,咱们来比赛跳远吧?你看,我能跳这么远!”

林秀贞只管笑眯眯的点头,拉了林君辉打算到外面去玩儿:“表哥要念书呢,你不要在园子里大吵大闹,要不然,表哥就看不进书了,我带你去找你二哥?”

林君辉忙点头,谁知道,走了一半就遇见了自家爷爷,林秀贞有些疑惑:“爷爷,您怎么回来了?可是有什么事情?二哥和三哥呢?”

“他们出去玩儿了,今天不是祭灶吗?我就早放学了一个时辰,你爹在家呢?”老爷子揉揉林君辉的脑袋,笑呵呵的问道,林秀贞点头:“嗯,和表哥在书房呢,爷爷,后天镇上大集,你去不去?”

“去吧,好长时间没去转过了。你跟着我去,到时候想买什么了,爷爷给你买。”老爷子手里闲置银子也不少,平日里最是喜欢给小辈儿们买东西了。

林秀贞也知道这一点儿,忙喜滋滋的点头:“那太好了,谢谢爷爷,我还正想着,我的钱不够用了呢,都用来买那个铺子了,有爷爷在,我就不用担心没钱用了,我想买的东西可多了。”

林君辉仰着脸抱着老爷子的腿也咋呼:“我也买东西,爷爷也给我买。”

“好好好,都买,君辉想买什么?”老爷子乐呵着抱了林君辉,林秀贞赶忙扶着老爷子的胳膊,微微用力托着林君辉。

“买鞭炮,买烟花,买糖葫芦,买面人,买炒凉粉…”林君辉掰着手指数,老爷子笑着点头,祖孙三个慢吞吞的往家里走,时候不早了,有些人家比较心急,已经开始放鞭炮了。

今天小年,再过几天是除夕,又是一年过去了。

第66章

过了小年,就开始准备过大年了。二十四扫房子,这会儿家里下人多的是,房子也不是很大,半天功夫就能打扫完毕。二十五做豆腐,村子里的磨坊一大早就开了门,张家五斤,刘家十斤,田家二十斤,一斤豆子两斤豆腐,多出来的是磨坊的利润。

买来的豆腐一半留下来放好,到过年的时候吃新鲜的,另外的一半放在院子里,晚上冻起来,一板板的豆腐晶莹剔透,外面一敲掉一层的冰。吃的时候用热水将冰渣融掉,这样的豆腐煮汤是最好吃。

二十六割年肉,其实这年肉也并非都是二十六割的,从进入腊月就开始有人家陆陆续续的杀猪,杀猪在村子里一向是热闹事儿,早上开始忙活,中午一顿杀猪菜。

林家没有养猪,就只能是买了,七八十斤的猪肉,从过年开始吃,能一直吃到过了正月十五。

二十七宰公鸡,小公鸡老母鸡,还有鱼,褪毛的刮鳞的扒皮的,一股子的腥臊味儿,洗了之后挂在树枝上控水。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肉包子菜包子豆包子,格子馒头永馍,刺猬馒头嘴里要塞铜板,花盘馍上的鲤鱼活灵活现的。大馍要按人数来,几口人做几个。

林家没有出嫁的姑娘,所以不用再给姑娘做。上午蒸馍下午炸东西,丸子油条虾米,鸡蛋和面裹花生,油锅里面滚一滚,喷香扑鼻。

三十上午贴春联,门框上面不能少,水缸上要贴,马车上要贴,大红灯笼要挂起来,林君明站在梯子上,一手举着灯笼,一边侧头问:“这样?”

林君清摇头:“往左边一点儿。”

就是有下人,这种事情也是自己做了高兴。林仲修难得给裴云右放半天假,裴云右笑眯眯的抱手站在屋檐下:“左边那个太高了点儿,再低低。”

老爷子笑呵呵的坐在屋里,一边看外面,一边问道:“今儿都三十了,君安之前不是写信,说是今儿能到吗?”

“估计快了,中午咱们煮上一大锅粉条,”林仲修笑呵呵的说道:“昨儿刚做的肉包子,皮薄馅多,君安肯定喜欢吃。”

老爷子笑呵呵的点头,林君辉闹腾着要玩鞭炮,林秀贞索性拿了一挂,给他一个个的拆开,小胖墩儿裹的严严实实,手里举着一根香,蹑手蹑脚的去点燃,迅速转身跑走,后面砰的一声,小胖墩立马咧着嘴笑。

到了下午,外面传来敲门声,一开门,果然是林君安,一家大小全都围上来了:“吃法了没有呀?嘉楠和沐阳也还没吃吧?先进来吃饭,热乎乎的,这会儿正好吃。”

热腾腾的猪肉炖粉条,里面还有弹性十足的鱼丸,再加上小小的虾米,配上大大的肉包子,虽然简单,却是极好吃的。若是觉得肉包子配肉菜太腻味了,就换成豆包子。

煮的软烂的红豆,里面甜滋滋的红薯泥,鲜脆的花生仁,吃一口都享受。

三个人是赶了几天的路,也顾不上说话,只管闷头吃。林君辉在一边看着,馋的很,就转头问林秀贞要包子吃,小小的肉包子,一手能捏两个,最小的是肉包,比较大点儿的是菜包。吃的林君辉眼睛都眯起来了,小腮帮子一动一动的,很是可爱。

一碗热乎乎的粉条下肚,林君安也知道家里人这段时间很是忧心,就先说了几句:“木头看好了,嘉楠也看了,能确定是好木头,我先付了定钱,过了正月十五,那边会送过来,到时候再验货,若是货对,就将剩下的钱也给了。是葛家庄那边做,到时候我和嘉楠再去看看。”

张嘉楠连忙点头,何沐阳微微转头去看林秀贞,只觉得,一段时间没见,秀贞好像又长高了些,皮肤也更白嫩了。笑眯眯的伸手递出自己的碗:“秀贞,我还想吃。”

还没等林秀贞说话,旁边窜出来个小丫头,直接接了何沐阳的碗,一转身就去厨房了。何沐阳吃惊的瞪大眼睛,转头看林秀贞:“那谁啊?”

林君安也早发现家里多了不少人,想着应该是家里买了下人,只是都没见过,也不知道名字,这会儿也抬头看林秀贞。

“家里新买的丫鬟,那个是跟着我的,叫望春,还有一个叫做伴夏。哥哥你身边也多了两个小厮,名字还没取,等你回来取。”林秀贞笑嘻嘻的说道,伸手点了点站在刘珍珠身后的:“那个是荷香和梅香,还有唐嬷嬷,我身边的这个是李嬷嬷。爷爷身边的小厮叫六两,二哥身边的两个叫长春和长明,三哥身边的叫长喜和长福。”

林君安忍不住笑了笑:“那我的就叫长平和长寿。”

名字虽然都比较俗气,但架不住寓意好,反正不过是小厮,名字没必要太文雅了,朗朗上口才最重要。

何沐阳有些黯然,但随即就振作起精神了,秀贞现在的生活条件这么好,自己若是想要求娶,至少,得让秀贞的生活条件和现在一样才行,也就是说,自己要更加努力,将来才能给秀贞更好的生活的。

男人嘛,不就是负责赚钱养家的吗?得更加努力才行了啊。

“先生,林二叔,林三叔,我吃饱了。”又吃了一碗粉条,何沐阳笑嘻嘻的起身告辞:“我这就先回去了,明儿我再来给先生拜年。”

张嘉楠也忙起身告辞,他们两个也是离家多日,现下也是很想念家人的。

厨房毛大娘过来收拾碗筷,笑眯眯的给林君安行礼:“热水已经准备好了,大少爷是这会儿洗漱还是等会儿?”

以前毛大娘和王大娘签的是活契,再加上林家那会儿也没太讲究,所以除了老爷子以及林仲修这一辈儿的人,剩下的小辈儿,毛大娘和王大娘都是叫名字的。

可自打林家买了下人,她们两个大约是生出了危机感,也改口了,见到林秀贞叫姑娘,见到林君安了,自然也是要叫大少爷。

“这会儿吧。”林君安想了想点头,大年三十是除旧,从头到脚都要洗刷一遍。厨房一大早就开始烧热水,这会儿就剩下林君安还没洗刷了。

林秀贞忙让林君安的两个小厮过来,让他们跟去伺候。

相比林秀贞,下人们在洗澡的时候伺候,林君安更适应。他从小就是锦衣玉食的长大,身边小厮一群群的,现下不过是两个,已经很少了。

“我们先去的葛家庄,葛家庄那边去了四个人,一个是那个老师傅的儿子,将来是要继承老师傅的产业的,对木头也很有研究,那人大概三十多,很是稳重,为人也不错,沉默寡言。”

“并不辛苦,有吃的有喝的,路上就是没有遇上客栈,也能找到村庄借宿。”林君安笑着说道,安慰了老爷子之后又安慰刘珍珠:“二婶真不用担心,你看我这不是好好的回来了吗?”

“没有瘦,我觉得我长的更结实了些。”林君安抬出自己的胳膊让刘珍珠捏了捏:“脸上收上也涂了二婶给我准备的药膏,都没有冻到,二婶准备的药膏可真好用,效果也好,和我们一起的那个葛家庄的葛大,他的耳朵就被冻伤了。”

“多谢二婶呢,我还没来得及恭喜二婶呢?弟弟多大了?”见刘珍珠还是红着眼睛,林君安忙岔开话题:“我之前不知道,竟是没有给二婶和弟弟带礼物,实在是疏忽看了。”

刘珍珠怀孕的消息确诊之后,情绪就变的比以往更加的明显多变,高兴的时候就特别高兴,笑的停都停不住,不高兴的时候是说哭就哭。林君安实在是没办法,只好转头向林仲修求助。

林仲修忙扶了刘珍珠的胳膊:“今儿得高兴啊,君安回来了,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你再哭肚子里的孩子也该不高兴了,你说,咱们晚上有什么计划?”

守夜是要守一晚上的,没点儿事情做,时间就难熬。以前在林家大宅子的时候,那就找个女先生什么的,说说故事,或者唱两段。之前那三年,又是提不起这兴致,索性大家就闷头看书,或者是考校学问做做文章什么的。

今年可不能再和以往一样了,所以,得提前制定些节目。

“爹,这个好办,咱们晚上就玩击鼓传花,谁输了,谁就给大家表演。不管是讲笑话还是讲故事,或者是唱戏,总之,得逗笑了大家才行。”林秀贞忙在一边出主意。

林君清十分赞同的点头:“这个主意好,或者咱们玩儿牌?”

“玩牌不好玩,这个都腻了。”林君明也过来出主意:“要不然咱们这样吧,咱们是晚辈嘛,得孝敬长辈,每个人自己想个点子来逗长辈们笑,不管是做什么,长辈们说好了,那才能过关。”

“这个可以有。”林叔皓忙点头:“你们小孩子自己耍耍,逗乐我们就行了,只是,君辉年纪还小,你们谁负责带着君辉?”

“妹妹!”哥仨有志一同,全部转头看林秀贞,林秀贞瞪大眼睛:“为什么啊?”

“妹妹,平日里君辉不就是你带着的吗?你最是熟悉君辉了,”林君安笑道:“君辉跟着你学东西学的也快,你就随便教君辉背两句诗什么的就完了。”

林秀贞眨眨眼:“就是因为平时是我在带着君辉,所以这个时候,就轮到你们了啊。”

林君辉仰着小脸儿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哥哥姐姐们一直在说自己的名字啊,什么带不带的,唔,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咱们说了不算,我觉得,这事情,应该是问君辉,看君辉自己的意思。”林君清轻咳了一声,不是他意志不坚定,而是被妹妹用水汪汪的眼睛看着,顶不住。没办法啊,妹妹的话,自己可是很少违背的,妹妹从小也不怎么喜欢撒娇,猛的来一回,还真有些抵挡不住。

“唔,好吧,咱们问问君辉自己的意思。”很快,林君安和林君明也坚持不住了,只好后退一步,林君安伸手抱了林君辉,将之前的意思用比较直白好懂的话又解释了一遍儿:“所以,君辉是想跟着姐姐一起,还是跟哥哥一起?”

“不是每个人都要表演节目的吗?”林君辉眨眨眼,林君安点头:“是呀,哥哥们要,姐姐也要。”

“那为什么君辉不是自己一个人表演?”林君辉继续眨眼,林秀贞立马笑道:“对啊,咱们怎么能将君辉排除在外呢?就是年纪小,君辉也是可以自己背一首诗什么的,对吧?”

林君辉骄傲的点头,那必须啊,自己会背很多很多诗呢,要是晚上自己能背的好了,肯定和以往一样,爷爷和伯娘都会给自己奖赏的!

林君安也没想到会是这么个结果,没办法,只好应了下来。

天色渐晚,门口的灯笼被点燃,厨房里也开始下饺子。饺子馅儿是下午新调的,有白菜猪肉的,三鲜的,香菇猪肉的,还有羊肉的,芹菜的,谁想吃什么口味,就有什么口味。

在吃饺子之前,是先敬神。一个碗里三个饺子,敬祖先的是四个饺子。点燃了香烛,一边祈祷,一边摆上饺子。放过了鞭炮,才能将这些饺子收起来吃掉。

这些敬过神的饺子,据说吃了是能得神仙的保佑的。所以,每个人都要吃几个。

晚饭之后,就是娱乐时间了,前世还有春晚,这辈子没有,那就只能自娱自乐。按照下午商量好的,先是小辈儿各自表演。按照年纪排,裴云右第一个。

众人都看着裴云右,林仲修等人眼里是戏虐,林君安等人眼里是期盼。裴云右伸手摸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这个,我实在是不知道要表演什么,这样吧,我们那边呢,有一种山歌,我觉得还是很好听的,不如我给大家唱一段儿?”

“好!”林秀贞赶紧鼓掌,林君安和林君明他们也赶紧跟上。裴云右轻咳了一声,拿了两根筷子和几个茶杯,挨个儿往里面倒水,水还不一样多,有几乎倒满的,有一滴没有的。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一首五言诗,被裴云右带着抑扬顿挫的唱出来,就忽然多了很多韵味,悠长流畅,却又有几分活泼,只听着就能想象出一幅美好的画面。

老爷子都赞叹不已:“昔日白居易写完诗词就反复修改,读给不识字的人听,直到他们拍手叫好,才算是定稿,可见,这最美好的诗词,是藏在百姓中间的。你刚才这首诗,唱的很有感情,很不错。”

裴云右不好意思的笑着道谢,抬眼去看林君安:“表弟,接下来可就轮到你了。”

林君安笑着点点头,出门亲自去书房搬了古琴过来,一首阳春白雪弹的人都忍不住露出笑容,好像真的看见冬去春来大地复苏的生机勃勃。

林君明是舞剑,林君清是打拳,轮到林秀贞,所有人眼神都带了些戏虐。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儿,林秀贞虽然平日里聪明又懂事儿,但是最不耐烦学琴棋书画之类的东西。不,也不能说全都不学,至少她对书还是很看重的。

可除了练习书法,平日里就是做点心,做女红,完全没学过别的。以前林家人也不在意,在他们看来,女孩子是要读书认字,品性好,会管家能看账,有个自己的爱好,闲暇时候有个消遣,就已经是非常好了,没必要非得将女孩子培养成为才女。

人的一辈子,就那么几十年,学琴棋书画全部学会,至少得三五年,想要个才女的称号,那至少一样得学个三五年,四样加起来就是十几年了。

还得学管家,学女红,这些女孩子生存的必备技能,十几年的时间,就是学学学。没出嫁之前的女孩子,才是家里的宝贝,才能活的轻轻松松,出嫁了,就是别人家的媳妇了。

原本该轻松该享福的十几年,却用来学习各种东西了,等出嫁了,想要再去轻松的享受,已经没有那个机会了。

所以,他们也没催过林秀贞。到了这会儿,就有点儿看热闹的意思了,你看前面,你的哥哥们各个都表现的很好,论到你了,总不能太难看吧?

“秀贞,想好表演什么了?”刘珍珠笑着问了一句,林秀贞点头,笑眯眯的起身:“爷爷,爹爹,娘,三叔,你们也知道,我呢,既不会弹琴,也不会跳舞,也不会写诗,也不会作画,所以我呢,决定给大家讲个故事。”

说完,轻咳了一声,林秀贞开始讲,她这故事还不光是讲,一边说还要一边表演,一会儿捏着尖尖的嗓子,一会儿压着粗粗的嗓子,一会儿弯腰驼背装老人,一会儿蹦蹦跳跳托着腮帮子学小孩儿。

为了娱乐几位长辈,她也是豁出去了。不就是彩衣娱亲吗?反正,就只有自家人看见。

等林秀贞讲完,林君辉还拉着林秀贞在追问:“后来呢?姐姐,后来呢?”

林秀贞伸手揉揉小孩子的脑袋:“后来啊,后来自然是英雄打败了敌人,邪不压正。”

“我觉得,你们之前弄的这些,可都是比不上秀贞了。”老爷子笑呵呵的摸下巴,伸手拿了一个盒子:“今儿表演的最好的,可是有奖赏的…”

“爷爷,君辉还没有表演呢。”没等老爷子说完,林君辉就着急的扑过来了,老爷子忙将盒子放下来:“对对对,差点儿就忘记咱们君辉了,那君辉,接下来轮到你了,你要给大家表演什么呢?”

林君辉昂着脑袋,很是骄傲:“我给大家学动物叫!”

林仲修笑着伸手将人拉过去揉揉脑袋:“好,那君辉给我们学动物叫,先学什么呢?”

“先是大黄牛,哞~”林君辉站在中间,憋着一口气,再长长的叫出来,别说,还真相似,林仲修带头鼓掌,众人也忙跟着鼓励,得了鼓励,林君辉更来劲儿了:“然后是大黄狗,汪!汪汪!”

一边叫还一边将双手架在耳边旁边充当狗耳朵,那样子,逗的大家都忍不住跟着笑。

众人笑,林君辉也跟着笑,又学了山羊,母鸡,公鸡的叫声,还有小鸟儿,猫咪,老爷子就有些为难了:“秀贞和君辉的表演都很好,各有特色,你们说,我这奖励,应该给谁啊?”

“给君辉,我觉得,君辉的更好。”林秀贞忙说道:“我这故事,是借鉴了别人的,并没有什么新意,而表演也只是动作夸张了些,学的并不怎么像,君辉则很是努力,学的很像,平日里定是细心观察了,下的功夫不一样,所以我觉得,君辉的表演是最好的。”

林君辉笑的傻呵呵的,靠在林秀贞身边,小脸儿红红:“姐姐的也很好,君辉看了很高兴。”

经过众人投票,最后这奖励,是给了林君辉。一轮结束,林秀贞又去厨房,她今儿下午亲自配了火锅料,这半夜时候,正好可以吃。

炸的肉丸,捏的鱼丸,一早切好的菜,新鲜的小羊肉,薄薄的鱼片,吃的人身上热乎乎的。吃完了就再来一轮击鼓传花,不管年纪大小,只要接到就来表演一个。

大过年的,大家的心情也好,就连老爷子都没有推辞,给大家唱了一段戏。再熬下去,老爷子就有些受不住了,林君辉早已经睡过去了。包括刘珍珠和林秀贞,都被赶回去休息了,只剩下几个大老爷儿们继续守着。

五更时分,林仲修到外面点燃了旺火,一个大大的树根,腊月的时候就买回来的,晒的干透,烧起来没有太多的烟,照的整个院子都红红火火的。

林叔皓抱着林君辉去点燃了挂在树上的鞭炮,啪啪的声音一起,整个村子都像是被惊醒了,接二连三的鞭炮声跟着响起来。老爷子

毛大娘和王大娘今天下午就回县城自己的家里去了,院子里留下的下人不多。这会儿齐齐的出来,一同行礼喊一声新年吉祥。

大年初一,新的一年,总算是开始了。

第67章

“先生在家吗?我们是来拜年的。”吃了大年初一早上的饺子,就有人上门来了,门房老六赶紧去开门,当先进来的何沐阳和张嘉楠,见林老爷子站在院子里,赶紧上前行礼:“先生,我们来给您拜年,先生过年好,祝先生大吉大利,身体健康,笑口常开。”

说完,倒头就跪下磕头,天地君亲师,这先生自然是能受这个大礼的。

“好好好,快起来吧。”老爷子笑的合不拢嘴,赶紧抬手示意他们两个起来,又笑呵呵的塞给他们红包。两个人起身又给林仲修和林叔皓行礼,林仲修他们经常去学堂替老爷子上课,所以,也算是他们的先生。

吉祥话说过,就又告辞走人了,他们和林家不一样,林家在本村没什么族人亲戚,他们这样土生土长的,家里叔叔伯伯一大堆,早上都得过去拜年。

一圈走下来,就得去祠堂了。

而林家,送走了他们两个之后,就陆陆续续的又迎来了另外一批学生。还有些是家长带着孩子过来的,今年,不对,准确的说应该是去年了,张嘉楠和何沐阳考中了秀才,老爷子开办的学堂,在村子里的地位一下子就提高了。

孩子已经在学堂念书的,这会儿来拜年送来,自是希望老爷子再严厉一些,对自家孩子再好一些,争取也能考中个功名。孩子还没送去学堂的,原本犹豫不决的就下定了决心,原本很是坚定的现在就更加坚定了。

于是,要么是自己过来,要么是家长带着,大家都选了大年初一来给老爷子拜年。林家一直忙到快中午,这人才算是招待完。

接下来就是团圆饭,怀县这边的团圆饭,都是选中午吃的,一桌子的好菜,煮上鱼汤,再加上按照人头来的大馍,热气腾腾。林君辉先挑自己的大馍,挑完也不急着吃,先掰掉上面的枣子,细细看了一遍,就有些沮丧了:“我这里没有。”

然后轮到林秀贞,林秀贞盯着一筐的大馍瞧了一圈,也选中另一个,掰开,失望:“我也没有。”

林君清和林君明也先后拿了自己的,掰开也是一脸的失望,林君安笑眯眯的亮了一下自己的大馍:“在我这里。”一枚崭新的同伴,锃光发亮,林秀贞伸手捏下来:“恭喜大哥了,新的一年,大哥肯定会大吉大利,心想事成,万事如意的。让我蹭蹭大哥的喜气。”

“我也要蹭。”林君辉踮着脚抓林秀贞的胳膊,林秀贞将铜板塞给他。老爷子坐在上首,晃了晃手边的酒坛子:“这可是上次刘老弟从京城送过来的好酒,咱们爷儿几个,今儿要好好的喝一顿。”

见林君安盯着酒坛子,老爷子又笑道:“君安年纪也不小了,今儿可以跟着喝一杯。”

裴云右自是不必说了,他比林君安年纪还大,也能跟着喝。大约是遗传,林家男人喝多了酒,都一个表现——睡觉。得亏现在家里人手多,要不然,光靠林秀贞和刘珍珠,要将这几个人都弄到屋子里,可是要累的够呛。

下午没什么事儿,有妇人上门来拜访,和刘珍珠唠叨几句闲话。

大年初二是走娘家的日子,林家不用出门。初三走舅家,还是不用出门。初四走姑家,还是不用出门。初五是破五,一家人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初六出门。

“珍珠这身子,能坐马车?”老爷子站在院子里,微微皱眉,刘珍珠忙笑道:“爹不用担心,我身子好的很,这些天吃的香睡的香的,也就几天功夫,并不用担心的。倒是您和君辉,我准备了好几个软垫,爹你也别嫌弃占地方,君辉路上眯一会儿了,或者您想躺躺了,这垫子都用得着,我给您放马车上。”

按照之前商量好的,林叔皓带着林君辉,照顾老叶子去王家,林君安和林君明只是出孝之后头一次去王家,心里也是有些忐忑的。

刘珍珠领了他们两个去看礼盒:“这个装的是人参,是给你们外祖父和外祖母的,这个里面是茶叶点心以及画轴,是给你们舅舅和舅母的,还有首饰,另外一箱子是玩具什么的,是给表姐表妹表哥表弟的,你们自己可要记好,该给谁的给谁,也别落下了谁。”

“还有些这些布料,给你两位舅母的。”有可能是和王家再次结亲,所以这节礼,准备的还是很有看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