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仙娘看着南玉,认真的道:“但是奴婢会。”

南玉诧异的看着她,看了好一会之后,确定她说的是认真的。

董 仙娘继续道:“娘娘知道奴婢为什么要杀了自己的丈夫吗?”她顿了顿,眼神里有几分冷意,接着道:“因为他背弃了奴婢!当初奴婢初见他,是他想给母亲治病却 苦于没有银子,在医馆苦苦哀求想求一副免费的药,奴婢当初可怜他,给了他银子让他治他的母亲。奴婢本没有想过让他报答,是他说要娶奴婢为妻且不介意奴婢教 坊女子的身份。

后来奴婢被他所打动,求了圣上让奴婢退出组织,然后与他成了亲,自此长裙当垆笑,为君洗手作羹汤。又替他求来了礼部柳大人的引荐,用自己的嫁妆资助他考中了进士。娘娘可知道,花姑本来是将奴婢当成下一任的朱雀堂堂主来培养的,奴婢为了他拒绝了这一切。

可 是他考中进士之后,却为了攀龙附凤,想要将奴婢贬妻为妾,另娶高官之女。他那位母亲更是直接出言嫌弃奴婢是教坊出身,配不上她那已经考中进士的儿子,觉得 让奴婢做个妾室都是抬举奴婢了。完全忘记了她之所以能活下来,完全靠的是奴婢的银子。奴婢虽然自小孤苦着长大,但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欺辱的,所以奴婢 将那一对母子杀了。”

南玉看着她,虽然觉得她手段狠烈了一点,但又觉得她着实令人同情,而那对母子又的确该死。

董 仙娘接着道:“所以娘娘您看,圣上可以放心的喜欢娘娘,但绝对不会喜欢奴婢。奴婢这种狠烈的性子,是不招男人喜爱的。”她说完顿了一下,接着继续道:“奴 婢杀死那对母子之后,知道必定会遭到官府的追捕,又对天下的男人都寒了心。所以又回来投奔圣上,想要回到组织。不过圣上拒绝了奴婢的请求,但却想让奴婢来 伺候娘娘。奴婢觉得这样也好,奴婢在宫外没有家人亲眷,进宫伺候娘娘也算找到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南玉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对董仙娘的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于是拍了拍她的肩膀,跟她道:“既然那男的对你不好,那你也别想着他了,就好好的呆在宫里,有我在宫里的一天,就一定会罩着你,相信我。”

董仙娘笑了笑,道:“奴婢自然相信娘娘。”

看她对待和弦就知道,这位主子是个有情义的人,且不会拿下人不当人。伺候这样一个主子,总比伺候不讲情义的主子要简单的多。主要对她忠心,她便会投李报桃的护着你。

两人正说着,外面突然响起了一阵杂吵声,董仙娘静静的听了一下,然后对南玉道:“娘娘,奴婢出去看一下吧。”说着屈了屈膝,然后出去了。

然后等了没有多久,她再进来,手上便捧了一套衣服。她笑着道:“是尚服局那边送来了册后那天的礼服。”

她将衣服放下来,又对南玉道:“娘娘试一试礼服合不合身吧,若是不合身,送回尚服局去再改。”

董仙娘服侍着南玉换上了礼服,礼服刚刚好合身。董仙娘一边替她整理衣衫,一边笑对南玉道:“娘娘穿上袆衣,看起来真有母仪天下的风范,恐也只有娘娘才能将袆衣穿出这样的气度来。”

南玉虽然知道她说的有恭维的成分,但仍还是很高兴。

册后的流程十分复杂而繁琐。

南玉在册封之前,便已经搬入了皇后所居的丽正殿。到了册封那一日,由太尉、宗正卿等组成的使臣会手捧着赐封的典册进入丽正殿,尚宫女官侍奉她换上皇后最高形制的礼服—袆衣。

袆 衣配首饰花钗十二树,小花如大花之数,并两博鬓;袆衣由深青织成为之,文为翟鸟之形,素质,五色,十二等;素纱中单,黼领,罗縠褾襈,皆用朱色;蔽膝,随 裳色,以緅为褾襈,用翟为章,三等;大带随衣色,朱里,纰其外,上以朱锦,下以绿锦,纽约用青组;青衣革带,白玉双佩玄组双大绶,章采尺寸与乘舆同…

袆衣换好之后,女官会引导她出阁,站立于庭院之中,面朝北跪拜,正使向她宣读册文。册文内容大约就是皇帝命使臣册封她为皇后,导师道于六宫,作范仪于四海之语等等。宣读册文后,使臣授予她象征皇后身份和权利的典册及宝绶,至此,她正式正式成为皇后。

随后,她便以皇后的身份接受在场官员们的拜礼,行拜礼后,女官、侍从引导她坐上翟车,浩浩汤汤往皇宫的朝殿含元殿而去。

当南玉在含元殿前,从翟车上下来的时候,含元殿内外钟鼓齐鸣。而皇帝身着冠冕站于殿前,五品以上官员站在东、西两侧,宫女、侍卫则按上朝的仪式站立。

她抬头看着他,只看到他宽大的冕服在风中猎猎的飞舞,冕冠、玄衣、纁裳、白罗大带、黄蔽膝、素纱中单、赤舄…衬得他仿佛身上有一道耀眼的光。

他看着她,眉目含笑,像个最温柔的情人。而她也对着他笑了起来。

她在使臣、女官的引导下拾级而上,最终到达了他的面前。他对着她张开手,南玉将手放于他的手心,信任的、放心的将自己交到他的手上。然后她与他并排站立于含元殿前,接受百官朝拜。

牵着往太庙告庙仪,拜祖先,然后前往承天门,内侍官于承天门上宣读大赦天下的圣旨。

张公公和董仙娘一人一个抱着二皇子和大公主上前来,将孩子交到皇帝和南玉的手上。而后京师内外,万钟齐鸣。

南玉看着承天门下,万民来朝,和百官一起跪在地上,高呼万岁千岁,声震九城。

她低头看着自己手里抱着的二皇子,不足半岁大的孩子,但却并不觉得害怕,反而好奇的眼睛溜溜的转,发出啊啊的声音,努力的想要仰起头来往外看。南玉将他颠了颠,然后转头去看皇帝,皇帝同样在眉目含笑的看着她,脸上是极为意气风发的神情。

儿女在侧,凤华九阙,陪君一同君临天下。

这一刻,她终于觉得,她的人生圆满啦…

作者有话要说:正文完结。

两个番外,一个皇帝,一个小太子。

第89章 番外一

先帝在四十岁那年,才迎来了朕的出生。在那之前,先帝已经有了十六个公主,但却无一个皇子。

朕自然知道作为唯一的皇子意味着什么,先帝和太后像是珍视珠宝一样的珍视着朕,哪怕朕只是卑微的宫女所生的孩子。

朕的生母在朕出生之后便殁逝了,对外的理由是产后大出血而亡,然后朕便成为了太后的儿子。因为朕如果要被立为太子,朕需要一个身份高贵的母亲,也因为太后是先帝最宠爱的女人,所以先帝默许了太后的行为。

当然,在朕十岁之前,朕从来不曾知道过这个生母的存在,朕所亲近并爱戴着的唯有太后这一个母亲。

朕一岁的时候被立为太子,直至十岁之前,朕活着骄纵张扬,为所欲为。先帝和太后宠爱朕甚深,哪怕朕只是割伤了一个手指头,他们都能紧张得将所有的御医召进宫里来。

太后有永安和永城两个亲生的公主,永安和永城并不喜欢朕,但她们很会做戏,在先帝和太后面前表现得像是个友爱关心弟弟的好姐姐,但一转身却对朕横眉竖眼,恫吓威胁,特别是永城表现得尤甚。

朕五岁的时候,利用了一碗加了泻药的杏仁茶陷害了朕不喜欢的永城。太后并不相信永城会蠢得来害朕,但为了讨朕的欢心,仍是将年仅十三岁的永城草草的嫁了出去。皇家的公主不愁嫁,自来皇家公主就没有在十五岁之前出降的,为此,永城成了整个宫里的笑柄。

朕自小便懂得人心,朕冷眼看着那一大群拥簇在朕身边的人在朕身边卑躬屈膝,或者为了上位而在朕面前互相勾心斗角,朕一边对他们的卑微不屑轻视,另一边却享受着他们的奉承讨好。

但是这一切,在太后亲生的儿子吴王出生之后有了变化。

吴王出生的时候,父皇很高兴,群臣被赐宴三天,大赦天下,亲自一个一个的向群臣讨一句对吴王的祝福之语,听说比朕当年出生的时候还要高兴。

朕那时候依旧相信朕是先帝和太后的嫡长子,先帝和太后或许更喜欢吴王,但对朕的地位并不会产生任何的影响。

但是渐渐的,先帝和太后对朕态度却有了极大的变化。先帝看朕的眼神不再是宠溺纵容,而变成了一种异样而复杂的神色,而太后对朕也不再是宠爱讨好,而变成了冷淡和防备。宫人们对朕的脸色渐渐有所不同,对着朕,他们怠慢了许多,虽然维持了表面的平和,但却渐渐有了异心。

再然后,宫里渐渐便有流言传出,道朕并不是太后的儿子,不过是无名分的宫女所出的皇子。太后掌管六宫,但却并不阻止这些流言的流传。

朕已经敏感的猜测到了这些流言并不是空穴来风,甚至可能是有人故意而为,所以朕并没有去向先帝和太后求证。

朕不再随意的扑到太后的怀里,也不敢再随意的在她面前撒娇放肆,朕变得谨慎而小心翼翼。

太后很疼爱吴王,看他的眼神充满了温柔和慈爱,朕渐渐感觉到,那是跟太后从前看朕时不一样的眼神。太后从前看朕的眼神是火热而狂热的,狂热之中带着几分利用。

吴王一岁的时候,太后拿了一块糕点放到朕的手里,让朕喂给吴王吃。朕在宫里生活了这么多年,见惯了勾心斗角,也见识过太后是怎样通过栽赃陷害,将其他受宠或怀孕的妃子弄进了冷宫里。朕故意装傻说喜欢这糕点将整碟子的糕点吃了下去,然后那一天,朕整整拉了一个晚上的肚子。

自那以后,太后看朕的眼神便变得越来越冷,甚至带了几分憎恶和阴冷。朕身边亲近忠心的宫人陆陆续续被以各种理由调了出去,换上了一批陌生的面孔。

朕在心里暗暗的焦急,清楚的知晓,若朕不做些什么,或许朕活不了多久。

朕的太傅让朕辞去太子之位,以保性命无忧。但朕并不愿意,朕很清楚太后的性子,就算朕辞去太子之位,太后就能放过朕吗?反而会令朕失去唯一的保命符。

朕十二岁生辰的那一天,先帝在大汤疆域图的吴杭一带画了一个圈,告诉朕这是大汤除了洛京之外最繁华的地方,问朕喜欢这里吗?朕回答先帝,比起那里,朕更喜欢洛京,因为洛京和皇宫才是天下最繁华的地方。然后先帝冷了脸,并自此对朕疏远冷落。

朕有个自小伺候朕的内侍叫做张德。朕四岁的时候差点中了毒,父皇因此十分担忧,在内侍省里挑了会功夫的他出来,将他送到了朕身边伺候,并要他起誓,一辈子保护并只忠心于朕。

在十岁之前,朕并不喜欢张德。因为在其他宫人为了讨好朕,撺掇朕出去玩的时候,只有他会拦着朕一定要朕先完成太傅的功课。他会管着朕,从衣食住行一直到朕的功课,他实在是个不怎么讨喜甚至令人讨厌的内侍。

可是吴王出生后,朕身边的宫人不是生了贰心便是被太后找到由头撤换出去后,只有张德一人依旧陪伴在了朕的身边,连太后都对他无可奈何。

朕问他,朕应该怎么样做才能平安的活下来。

后来,朕渐渐变得昏庸不务正业,荒废学业,并常常溜出宫里去玩。朕在宫外玩得很荒唐,逛青楼、饮酒策马调戏美人,每次回宫不是一身的脂粉味便是大罪而归。太师太傅渐渐对朕摇头,跟先帝诉说朕的品德不良。

太后却乐于见到朕耽于酒色,在银钱上对朕变得大方,甚至暗示朕身边的宫人怂恿朕出宫去寻欢作乐,并为朕的出宫提供便利。

朕利用从太后那里得来的银钱,和张德在外面干了一些事。比如说,收养了一些孤儿而亡命之徒成立了一个秘密的组织,比如说开了许多许多的教坊。

这世上最好赚的钱永远都是男人的钱,教坊的利润很大,朕手上的钱变得越来越多,朕利用这些银钱开了更多的教坊,养了更多的人,用来替朕打探消息并杀人。

朕年龄虽小,但有太子的身份在,仍有不少的宫婢想尽了办法巴结了上来。朕并不喜欢她们,但朕依旧一一受了,并装出高兴愉悦的样子。朕冷眼看着她们前一晚在朕身下辗转承欢,娇俏讨好,一转身便将朕的事细无巨细的告诉了太后。

美人蛇,毒蝎心,这世上长得漂亮的女人,莫过于此。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张德都担心朕会因为厌恶女子而跑去断袖,直至朕认识南玉之后。

朕第一次见她,是在九仙门旁,她那时候还不叫南玉。她的主家犯了事,她跟随主家的女眷一起被罚入掖庭。那时候她大概只有六七岁,扎着两个螺髻,长得格外的灵秀娇俏。其他的女眷都低着头哭哭啼啼的,唯有她一脸的轻松,左顾右望对皇宫好奇得很,在一群人中显得格外的鲜活,就像是长在春天的嫩叶,格外的有生机。

朕不得不承认朕会一眼看见她,还因为她有张十分漂亮的小脸,但朕看过的美人多了,更何况只是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朕并没有将她太放在心上。

后来朕第二次见到她,则是一年之后。

她被别的宫女陷害,被尚宫局的教导麽麽罚跪在地上顶水缸。他看着她小小的身板顶着一个巨大的水缸,面露倔强和委屈却又不得不咬着牙隐忍的模样。那时候朕刚好被太后陷害遭先帝所厌,看到她多少有些同病相怜之感。

后来,她不动声色的讨好了教导麽麽,然后在她的碗里下了泻药,诬陷给了当初陷害她的宫女身上报复了回去。那个宫女后来被她弄到了冷宫里面,去伺候那些已经疯了的废妃,再后来,那个宫女也疯了。

朕心想,连一个宫女尚且知道暂时隐忍,过后再找仇人算账,而朕又有什么不能忍的,朕以后总能找到机会报复的。朕一扫心中的郁气,整个心情都敞亮起来。

张公公告诉朕,太后与蜀王有私,常在成安宫里私会。朕和张公公去成安宫探看太后和蜀王私会,结果太后和蜀王没来,却看到了躲在成安宫里偷吃的她。她像是只老鼠一样,将一只苹果啃得吱吱作响,仿佛这是世上最美味的食物。

她有一双很美的眼睛,那眼睛带着灵性,显得鲜活而生机勃勃,让朕哪怕过了一年,仍是一眼认出了她。

朕觉得有趣,想要吓一吓她。结果没能吓住她,她反而抬起那张漂亮的小脸仰望着朕,张大了嘴巴眼睛一动不动的,惊艳的道:“哥哥,你好帅啊!”说完懵懵的将手上啃得像是老鼠咬过一样的苹果递给朕,又道:“哥哥,你要不要吃苹果。”

朕有些嫌弃的看着她手上的苹果,然后她反应过来,收回手,有些尴尬的笑笑道:“我帮你试试这个苹果甜不甜,而且我的口水不脏的,不信你吃着试试。”

朕不得不承认被她的样子愉悦到了,在暮气沉沉的宫里,她的鲜活便显得格外的吸引人。

她将朕误认为成了内侍,而朕从她的嘴里知道她是因为又受罚了,已经被罚一天没有吃饭,然后才会跑到成安宫里偷吃的。

朕吃了她的苹果,并承诺作为报答,下次会请她吃好吃的。

可是后来,等朕再去成安宫的时候,却没有一次遇见上她。再后来,太后杖毙朕身边的一个宫女,只因为朕平日对这个宫女稍好了一点,而这个宫女拒绝告诉太后朕的事。太后喜欢毁掉一切朕喜欢的东西,朕清楚的明白,跟朕走的太近并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朕不再执着于跟她见面。

后来再见面,便又是一个七八年。那时候先帝已经驾崩,朕刚刚登基,但却四处危机。在内朝政被戚家所把持,在外藩王拥兵自重,朕这个皇位,坐得如同是在走钢丝。

朕习惯了伪装成沉迷酒色来降低别人的防范,为自己争取时间和生机。那时候朕宠爱一个姓常的美人,然后一眼就认出了在常美人身边伺候的她。她成了常美人的军师,给她出谋划策争宠,但却并没有认出朕。

朕渐渐变得爱往常美人的宫里去,并接二连三的提拔常美人的份位。宫里都说,常美人是朕最宠爱的女子,常美人自己也相信了。但她实在不是个聪明的女子,仗着朕的“宠爱”骄横张狂,连戚融都敢直接对上。

再后来,因为宫女之间的争斗,她被常美人所厌,并时常受到常美人的体罚。常美人大概是将自己知道的所有体罚宫女的方式都用在了她的身上,她的身上永远都是带着伤的,但她永远不变的是身上的鲜活和对生存的渴望。

张德最懂得朕的心思,他偷偷的让人给她送去了药,又悄悄的嘱咐宫里的内侍照顾着点她。

朕厌恶常美人的狠毒,但朕并没有直接惩罚常美人,只要朕不愿意再搭理她,后宫有的是人等着对她落井下石。而果然,她失宠后没多久,她便死于戚融的算计。

常美人死后,张德本想将她调去太医署。比起呆在后宫,太医署算得上是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只是戚融的手脚比他更快,早他一步将她要到了仪瀛宫里。

戚融比常美人要聪明得多,她或许发现了什么,对她并不好。她在仪瀛宫,并不比在常美人身边好过。

再后来,戚融落了何才人的胎,并顺便陷害王昭容和她。她为了保命,跑来勾引朕,甚至大胆的直接扑倒了朕。

宫里不是没有大胆的姑娘,但是比她更大胆的却没有,朕对她简直是大吃一惊,接着又觉得有趣。

朕本没有打算将她纳入后宫,就像后宫的那些女人不一定是朕喜欢的一样,朕喜欢的女人并不一定要纳入后宫。朕欣赏她的坚韧和隐忍,但若并不打算分出精力来护着她,最好就不要让她面对后宫女人的那些刀光剑影。

但是那一刻朕在想,纳了她似乎也不错,他的生活已经十分沉闷了,有她在,生活一定会有乐趣得多。

朕一开始并不觉得对她的感情有多么深厚,就像朕喜欢的宠物,偶尔逗一逗,只当是个有趣的消遣。每当将她逗得气咋乎或咬牙切齿的时候,朕便觉得心情愉悦

她是个胆大又聪明的女子,什么都敢做。看她每次对上太后和戚融,却将太后和戚融气得发怒的时候,她总是让朕刮目相看。

她是什么时候在朕心里有了不一样的位置的时候呢,朕也不太清楚。或许是她被朕气得直跳脚的时候,或许是更早的时候,只要有她在,朕再坏的心情也会变得愉悦。

朕起先只是欣赏她,后来又觉得她有趣,接着是刮目相看,再然后是些许的心动,再再后来,朕开始觉得,若是一辈子身边有这么一个人陪着,似乎十分不错…

可是比起朕的心动,她却只当朕是为了活下去而不得不委身的男人。不讨厌,但也实在算不上喜欢。

朕第一次真正对她发怒,是在她瞒着朕服用避子药的时候。那时候朝政并不稳固,大皇子的例子让朕知道那并不是生育子嗣的好时候,但是为了她,朕打破了原本的计划,若是她能为他生下一个孩子,他想,那个孩子一定会是最可爱的孩子,他会护着她和孩子的周全。

但她对他的心意不屑一顾,当着他的面笑着跟他说她最喜欢孩子,背过脸去却将避子药一颗一颗的往肚子里吞。朕毕竟是天子,容不得她将他的心意随意践踏,朕觉得她不识好歹。

朕本不想再理睬她,上赶着侍奉朕的女人千千万,她还真以为朕非她不可了?

她主动跑来跟朕请罪,朕明明知道她并非真心,不过是情势所逼不得已而为之,但朕最终还是没忍住原谅了她。

朕不服气的想,朕连天下都能征服得了,难道还征服不了一个女人。天下哪里还有比朕更出色更优秀更有权势的男人,她不爱上朕爱谁。总有一天,朕会让她爱朕爱得死心塌地的。

再接下来的时间,朕汲汲以营想要得到她的心。但她比朕想象得更不容易敞开心扉,没当看着她稍稍对朕动心,还没开花结果便又将心收了回去。朕就像是个讨糖吃的孩子,气于她不肯将真心给朕,却又在每一次生气过后又忍不住主动来找她,连朕都有些唾弃自己。

她最狠的一次,是她竟然准备逃出宫去,朕掏心掏肺的对她,但她竟然对朕没有半点的舍不得。

朕气得半死,然后故意让薛牧接近她,试探她。但朕没想到的是,她吝于将真心给朕,但对薛牧却表现得像是个多情的少女,她甚至还旁敲侧击的打听薛牧的家世,准备改嫁薛牧,简直是不知道羞耻。

朕不愿意承认朕竟然有些嫉妒薛牧。

朕有心想要让她吃一点苦头,不让她去外面经历一番,她根本发现不了朕对她有多好。所以朕让将她拐到了楚州去,进了楚王府。楚王府里外都有朕的人,朕并不担心她的安全。

她在楚王府大约是真的吃了苦,朕偷偷去见她的时候,除了一开始的心虚,接着她便不顾形象的扑到朕身上哭起来。朕本不打算这么快原谅她,可是听着她的哭声,他再一次彻底心软了。

有一句话说的对,先动心的永远都是吃亏的那一个,哪怕你是皇帝。

她哭得让朕心疼,那时朕想,不喜欢朕便不喜欢吧,只要她没有喜欢上别人,一辈子这么长,朕总能让她爱上朕的,朕应该更有耐心一点。她的经历,或许注定了她不能像别人那样容易敞开心扉,朕应该给她多一点的时间,等到她愿意付出真心的那一刻。

而最终的结果证明,朕也确实等到了…

当她误会朕受了重伤,然后抱着扮成朕的薛牧大哭,说她喜欢朕的时候,朕便知道,朕终于走进了她的心里。

第90章 番外二

我是皇太子,我的名字叫朱捷。乐文小说 章节更新最快

父皇说,我出生的时候,正好朝廷平定三王叛乱大捷,所以给我取名叫朱捷。

我觉得,父皇真是一点都不喜欢我,给我取个名字都那么草率,一看就是刚好应景随便取的,根本没有认真想过。

我半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太子,父皇说,我可比他幸运多了,他当年是先帝的老来得子,但也是一周岁的时候才被立为太子,我能这么幸运,实在是因为我有一个好父皇,所以我要对他孝顺。

其实我觉得他根本不是一个好父皇,至少对我不是,因为他对我可凶了,他对母后和倾城都很温柔,但对我就特别凶。

听说父皇以前就是太后从宫女手里抢来的,所以等太后生了亲儿子之后,就对父皇特别不好,然后父皇就把这个对他不好的养母太后给弄死了。所以我一直怀疑,我可能不是父皇亲生的,而是他从别处抢来的,因为他对我实在太坏了。说不好,我的亲生父母也被父皇弄死了。所以我从记事起到五岁之前,一直犹豫要不要给亲生父母报仇。

后来,我再一次因为跟倾城吵架而被父皇揍的时候,我不小心将心里话说了出来,结果父皇用异样的目光看了我好一会,让人给我加了二十大板,并罚我抄了五百遍的《孝经》。

父皇虽然对我不好,但母后还是挺疼我的。可是这一次我挨打之后,母后不仅没有关心我,还一边磕着瓜子一边骂我“活该”。我觉得委屈极了,我问她:“我还是不是你儿子,你一点都不疼我”

结果她十分不屑的瞥了我一眼,哼哼了两声,说:“我都变成你后妈了,还疼你做什么,养大你好让你给亲生父母报仇么?”说完她就走了。

我伤心极了,果然我不是他们的亲生儿子!

全家最坏的人就是倾城了,她听说我挨打之后,她居然将她的一帮小姐妹都召进宫来,找了一般吹拉弹唱,在太液湖上开宴会庆祝。

哦,忘了说了。倾城是我的姐姐,我跟她是双胞胎。但其实我才是早出生的那一个,倾城不愿意吃亏,跟父皇说她要当姐姐,所以我就变成了弟弟。

我们虽然是双胞胎,但是我们两一点儿也不像别的双胞胎那样亲近,我们经常吵架。主要是因为倾城的脾气太差了,又骄纵又跋扈,而且喜欢跟我作对。我一直想利用兄长的权利教训她一顿,但是我不敢,因为父皇很宠她,教训了她,最后倒霉的肯定是我。

跟我比起来,父皇对倾城才像是亲爹,予取予求,要星星绝不给月亮,要月亮绝不给太阳,她在宫里简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倾城不仅脾气不好,而且还长得不好。就算宫里所有的人都觉得她长得像她的名字一样倾城绝色,但是我还是觉得她丑爆了,丑爆了,丑爆了…哼哼!

我一直担心,倾城长得这么丑,脾气又这么坏,长大了以后嫁不出去怎么办呀。

其实我不是担心她嫁不出去会被人笑话,而是因为万一她嫁不出去,一直留在宫里,那她肯定会一直来祸害我。一想到我要一辈子被她祸害,我就觉得要活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