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正对持着,走廊处又小跑进来个十一二岁的小厮,瞧见卢熠,赶紧奔过来,疾声招呼道:“少爷,小姐正到处找您呢,原来您在这里。”

卢熠仰着脑袋作不耐烦状,“她又找我做甚?总那些小姑娘家的玩意儿来烦我,真是没办法。”说着话,还故作成熟地叹了口气,却又不肯把那小厮赶走,反而佯装无奈地挥了挥手道:“去吧去吧,我若不去,一会儿她又要恼了。”

卢瑞可算是松了一口气,才刚刚放下心来,前头走了几步的卢熠忽然又转过身,黝黑的大眼睛盯着卢瑞上上下下地瞧,罢了朝他点了点下巴作高傲状,“你也跟着一起来吧。”

卢瑞赶紧摇头,“我不去,我还要回家呢。”

“你——”卢熠又要暴躁了,气道:“你这个人好生无礼,我好心好意地邀你陪我一起玩儿,你还推辞。是什么意思,莫非还瞧不上我?”

卢瑞本来就有些呆,实在跟不上卢熠跳脱的脑子,不大明白自己怎么就“瞧不上这位小少爷”了。他很努力地睁大眼,茫然地想要回顾一下自己到底说了什么,导致小少爷会这么生气。

“瞪我,瞪我,你还敢瞪我。”卢熠狠狠跺脚,凶巴巴地指着卢瑞喝道:“我不管,你就得跟我一起走。”

这两位一个是自家少爷,另一个是平阳侯看重的少年,若是闹起来,他们二人最多挨顿骂,可书平就要惨了,指不定还要挨顿板子。所以,眼看着这二位越来越僵,书平赶紧出来打圆场,柔声哄着卢瑞道:“左右学堂里也散了,瑞哥儿不必急着回去,不如就去前院转转。不止是我们小姐,还有二房和三房的几位少爷小姐在呢。”

一听说他们都在,卢瑞就更不愿意跟着去了,低着头盯着脚上半旧的布鞋不说话。

书平到底年纪大些,又惯常在平阳侯身边伺候的,最会察言观色,一见卢瑞这表情就多少猜到了些缘由。想了想,还是低头悄声在卢熠耳边说了两句话。卢熠听罢,抬眼悄悄看了看卢瑞,扁扁嘴,小声朝卢瑞道:“你跟我说,谁欺负过你,我给你撑腰。”

卢瑞到底是小孩子心性,虽说平日七娘总是叮嘱他“退一步海阔天空”,可他心里对总喜欢欺负嘲笑他的那几个孩子多少还是有些怨气的,而今听了卢熠这话,不免有些心动。只是想了一阵,终究摇摇头,小声道:“我姐姐说了,不要跟他们对着来。再说,便是今儿靠你教训了他们,回头他们还要变本加厉地欺负回…”

“他们敢!”卢熠的心里顿时生出强烈的英雄情怀,挥舞着小拳头道:“你放心,有我在呢!”说罢,也不管卢瑞再怎么反对,强拉着他的胳膊就走了。

作者有话要说:电脑里的最后三千字,哈哈。周末要加班的人伤不起啊

第四章

作者有话要说:唔,《一生又一生》先停几天,把新案子想好了再动手,暂时先更这边。

因为目前这边写得比较顺手

卢家大奶奶许氏与平阳侯夫人胡氏进院子的时候,刚好瞧见三太爷低着头急匆匆地从屋里出来,一张老脸涨成猪肝色,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子怒气。

到底是长辈,许氏和胡氏刚想出声招呼,他却已经低着脑袋沿着走廊冲了出去,根本没注意到她们两个人的存在。

胡氏对三房的人本就不大喜欢,见三太爷这般,心中愈发不喜,蹙眉扁嘴,不悦道:“三叔他老人家可真是忙。”

许氏温和地笑了笑,柔声道:“他们那屋人多,自然事情也多些,倒也不奇怪。”许氏要过继嗣子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就属三房的人蹦跶得最欢,从昨儿上午起,三太爷的两个儿媳妇就把几个孩子轮番地往许氏这边带,言辞间对旁人家的孩子诸多打压挑剔,对自家孩子却不吝赞赏。

若是那几个孩子果真机灵聪慧也就罢了,偏偏没有一个许是瞧得上的,她又不好出言赶人,心里头说不出的憋屈。故今儿一大早,她便躲到了胡氏这边,总算是清净了。

说话间,二人已经到了房门口,屋里伺候的小厮书文早听到声音出来迎,开门笑道:“大奶奶好,夫人好,侯爷正在屋里呢。”

屋里的卢之安早已起了身,朗声问道:“大嫂也过来了?”

胡氏笑道:“平翠园吵得很,嫂子便到我屋里躲躲清闲。”进了屋,胡氏让了右边的位子给许氏,自己靠在卢之安左手边的椅子上坐下,又问:“方才瞧见三叔气冲冲地出去了,难道在你这里受了编排。”

一提到三太爷,卢之安的脸色便有些不好,冷哼了一声方回道:“又不曾冤枉了他,有什么好气的。”说罢,又把三房如何抢占卢瑞姐弟俩宅院,欺凌两个孤儿的事情一一说与她们听。

胡氏和许氏闻言,也是满肚子火气。她们是女人,心思本就细腻柔软些,听得那两个孩子被赶到外头荒宅里住下,仅靠着小姑娘一个人上山采药为生,顿时又气愤又同情。胡氏立刻怒道:“这三叔未免也太过分了,便是无亲无故的外人,也不会做出这种有损阴德的事来,他竟这般不要脸面。可怜那两个孩子,本是官宦出身,早些年也是被父母捧在手心里疼的,而今竟过得这般艰苦…”说着话,眼圈儿都已经红了。

卢之安叹道:“可不是呢,这瑞哥儿我见了两回,不论是心性人品,还是学识见识,都是极佳的。老宅的这些孩子们当中,就属他最出色。早上我让书平唤了他过来,那孩子就穿了身拼接了不知多少回的旧袍子,看得我心里头十分不舒坦。”

胡氏听到此处,忽然想到了什么,忍不住悄悄朝许氏看了一眼,见她面如如常,心里不由得又是一叹。

这些年来,许氏对过继嗣子一事一直不热心,若不是太夫人柳氏一直在她耳边念叨着,只怕这次她根本就不会回老宅。不过,便是回了,想要寻个合适的孩子也不是易事。单看许氏的反应,想来是没有一个满意的。

至于卢之安看重的卢瑞,胡氏很快又打消了念头,不说那孩子是四房唯一的血脉,便是这年岁也不合适。若真要过继个孩子,自然是越小越好,养在身边才能养得亲近,不然,弄个稍稍大些,累死累活地把人拉扯大,最后人家满脑子都只有自己亲生的爹妈,那才真正地不划算。

“既然夫君都知道了此事,回头定要替那姐弟俩主持公道。既然孩子们都小,又没个进项,不如让族里每年接济着,好歹等瑞哥儿长大了才好。”胡氏柔声提出自己的意见。

卢之安却道:“我倒是想把瑞哥儿带到京城去。他极是聪敏,读书写字都是极好的。你也晓得,虽说我发了话,他们不敢违逆,但对瑞哥儿也生不出多少顾惜之心,哪里会多家看顾。那孩子到底年纪小,我怕他在这里被耽误了。”

胡氏闻言,立刻笑着附和道:“夫君说得是,是我考虑得不周到。瑞哥儿进了京也好,他与熠哥儿年岁相仿,回头熠哥儿倒是多了个玩伴。有瑞哥儿在,熠哥儿读书说不定也会认真些。”

许氏听得他们夫妻俩一唱一和,不由得暗自好笑,想了想终于开口问道:“侯爷跟那孩子说了?”

卢之安脸上顿时显出为难又郁闷的神色,摇头道:“是说了,可那孩子立刻就拒绝了。”

“为什么?”许氏和胡氏都觉意外,异口同声地问。这府里上下,哪个不是卯足了劲儿想讨好卢之安,若是谁得了这样的机缘被他看中要带进京,不晓得要如何地欢天喜地,这瑞哥儿竟如此果断地拒绝了,难怪许氏和胡氏都如此惊讶。

卢之安苦笑摇头,“我倒是问了,他说家里头还有个姐姐,不能丢下她一个人进京。”

胡氏笑着松了口气,掩嘴朝许氏道:“果真是少年心性,不过这孩子倒也是一片赤诚。”说罢了,又朝卢之安道:“既然瑞哥儿丢不下他姐姐,不如把那姑娘也一起带回去。左右我们府里人不多,孩子也少,嫣儿不是整天嚷嚷着说连个玩伴都没有吗。对了,那孩子多大了?”

卢之安皱眉想了想,不确定地回道:“怕不是有十二三岁了。”

许氏“扑哧——”一下笑出声来,展眉朝胡氏道:“再过两三年这孩子就要说婆家了,弟妹倒是可以提前摆一摆谱。”既然胡氏答应把卢家七娘接回京,日后她的婚事只怕也要落在胡氏身上了。

胡氏喜洋洋地笑道:“还是大嫂了解我,我呀就是爱摆谱儿。”便是把七娘接了回去,不过是添些嫁妆,可得到的却更多。一来卢之安对她愈发信任,二来又得了个好名声,更何况,若是瑞哥儿日后再考得功名,她也算是他们姐弟俩的恩人了。

许氏笑笑没再说话,倒是卢之安考虑得还要周详些,想了想才叮嘱道:“此事先不急,回头你再去打听打听那姑娘的品性如何?家里添人不是小事,了解清楚了,回去跟母亲也好回话。”

胡氏赶紧应道:“夫君放心,我自然会谨慎小心。”

这边他们几位说得兴起,卢瑞也被卢熠拽着到了前院。

院子里或坐或站地拥了一群小孩儿,大的十二三岁,小的不过刚学会走路,全挤在一起,十分嘈杂。中央的小花坛里站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生得粉雕玉琢的,活像年画上的小娃娃,只一眼便让人心生欢喜。小姑娘正是平阳侯府的小姐卢嫣,在卢家排行十二,本应唤作十二娘,但她长在京城,并不依照族里的排行称呼,所以府里的下人们都称她为大小姐。

“哥哥,哥哥——”卢嫣瞧见卢熠,立刻迈开小短腿儿朝这边奔过来,奶声奶气地问:“你怎么才来呀?”说着话,又好奇地看了看卢瑞,凑到卢熠耳边小声问:“这是谁啊?”

卢熠作不耐烦状,但声音并不高,“你以为我跟你一样整天闲着没事儿干呢?还做风筝,都是小姑娘们的玩意儿。”说话时,又不悦地斜睨了四周一圈,小声问:“怎么把他们全叫过来了?”

卢嫣噘着嘴,委屈地回道:“可不是我把他们叫过来的。哥哥,这是谁呀?他长得真好看。”小姑娘依旧不屈不饶地继续追问,眼睛盯着卢瑞,一脸好奇。

卢熠立刻不高兴了,恼道:“他有我好看吗?眼睛没有我的大,而且还没我高呢。”

卢嫣笑嘻嘻地不说话,歪着脑袋朝卢瑞笑。卢瑞还没见过这么可爱漂亮的女娃儿,瞪大眼睛朝她看,又好奇又专注的样子。待见卢嫣朝他笑,他也咧嘴露出满口白牙,圆鼓鼓的小脸上满是单纯的和善。

三房的卢秀平日里最瞧不起卢瑞,而今见他竟与卢熠兄妹俩打成一团,心里十分恼怒,忍不住高声喝道:“卢瑞,你过来!我有话和你说。”

卢瑞最瞧不上的就是卢秀,满肚子的稻草不说,偏偏还爱做才子腔调,所以平日里就不爱搭理他,而今见他对着自己颐指气使的,心里头就更不高兴了。听了他的叫唤,不仅不乖乖应声过去,反而装作没听到似的把脑袋偏过去,一脸认真地朝卢嫣道:“你要做风筝?做好了么?我就会做哦!以前姐姐教过我的。你想做老鹰的,还是蜻蜓,还是蝴蝶…”

卢嫣本就是头一回弄这玩意儿,几个丫鬟也没经验,折腾了半天,连风筝架子都没搭好,听了卢瑞这话,立刻兴奋起来,赶紧抓住他的手往花坛边拉,边走边道:“太好了太好了,我们正头疼呢。”

卢熠见状,生怕自个儿落了单,赶紧追过去,嘴里还高声喊道:“我也会做风筝,妹妹你想要老鹰的,还是蜻蜓的,还是蝴蝶…”

卢秀被卢瑞当着大家伙儿的面折了脸,愈发地气恼,只是碍着卢熠兄妹俩在场不好发作,狠狠地等着卢瑞恨得咬牙切齿。偏偏卢瑞就是不看他,愈发地把他气得够呛。想了想,他终究还是记得母亲章氏的叮嘱,务必要好生讨好侯府兄妹,只得强作欢色,勉强挤出笑脸来凑到卢熠身边,没话找话地道:“熠哥儿要扎风筝?我们家有个下人,家里本就是扎风筝的,不若叫他过来帮忙?”

卢熠心里头虽不待见他,但到底不好视若无睹,只板着小脸回道:“本就是图个乐子,自己扎着玩儿的,扎得好不好都不打紧。”他说话时候面色很不好,几乎是已经明明白白地写着拒绝了,可卢秀偏生不识趣,继续缠在一旁不肯走,嘴里还笑话道:“那可不成,回头若是连飞也飞不了,岂不是成了笑话。熠哥儿可莫要信卢瑞的话,他也就是一张脸还见得人,其实人可笨了,什么也干不好…”

“怎么会呢?”卢熠歪着脑袋看他,故作不解,“我听我爹说,瑞哥儿可聪明了,书读得好,字也写得好。昨儿他作的那首诗,我爹还念叨了好几回呢。”

一说起昨天下午作诗的事,卢秀的脸上顿时涨得通红,偏不敢对着卢熠说什么,只狠狠地剜了卢瑞一眼,狼狈地逃了开去。

第五章

院子里除了他们几个之外,还有二房的卢锋、卢青、三房的卢志和卢虹、卢梅。因二太爷性子懦弱,在府里总被三房的人压制着,连带着卢锋、卢青几个孩子也不大作声,更不用说欺负卢瑞了,但是,也不能指望他们在卢秀欺负人的时候挺身而出。

卢志比卢秀小两岁,和卢瑞年岁相仿,却是卢秀的小跟班,单独一个人的时候胆小又懦弱,一旦跟在卢秀身边就喜欢仗势欺人。他也是卢瑞最讨厌的人。

至于卢虹和卢梅,都是三房的小姐,卢虹比七娘大半岁,在卢家排行第六,故平日里大家都唤她六娘子。卢梅是三房四老爷家的闺女,排行十三,今年才将将两岁,才学会说话走路。小姑娘被养得有些骄纵,不大爱理人,平日里只跟三房的兄弟姐妹们说两句,对旁的人却是连看也懒得看的。

因卢瑞家的宅子就是被三房四老爷占了去,所以他对卢梅也没什么好感,故并不曾主动与那几人打招呼。

卢秀在卢熠手里吃了憋,心里十分不痛快,偏生又不敢发作,更不好意思再跟在他们身边找话说。无奈之下,只得使劲儿朝卢志使眼色,让他出来说话。卢志对他一向惟命是从,见状立刻颠到卢熠身边,恬着脸笑道:“我也会扎风筝,不如一起玩儿。”

到底是叔伯兄弟,卢熠便是再不喜欢,也不好接二连三的呛他们,只得招呼着书平,让他取一些细竹片和胡风筝的纸张给卢志,自己却兴致勃勃地拉着卢瑞继续研究手里未成形的风筝架子。

卢瑞幼时跟着七娘扎过风筝,自然比旁的孩子们要有经验得多,再加上他平日里常帮着七娘做些家务活儿,手脚也麻利,不多时便把风筝架子扎了出来。卢熠见状,顿时又惊又喜,也不管自己手里的架子了,随手一扔就过来帮忙糊纸。

卢嫣也凑过来帮忙,时不时地递个糨糊什么的,忙得不亦乐乎。

卢秀他们玩得高兴,愈发地气恼,时不时地瞪卢瑞一眼,只恨不得能冲过去狠狠教训他一顿才好。卢虹年岁大些,并不喜欢跟这群孩子们在一起玩儿,好几次想走,都被伺候的嬷嬷眼神警告了回去。至于卢梅,她平素只爱跟三房的人说话,对卢熠兄妹却是没什么兴趣。

不一会儿的工夫,风筝就粘好了,卢熠随手在上头画了个老鹰,尔后用细绳子系了,满园子地跑着想把风筝放飞起来。

只是这院子一来并不宽敞,二来四周不是房子就是围墙,挡了大半的风,卢熠跑了两圈,便觉得不尽兴,转身朝卢瑞和卢嫣道:“我们去外头放风筝。”说罢,也不管卢瑞应不应,不由分说地一手牵住他,一手牵着卢嫣,并排着出了门。

卢秀等人一窝蜂地跟在后头。

卢家大门外有一条石板路,压着石板路往东走不久便是一大片空地,夏天的时候,附近的村民在这里晒谷,而今却是没什么人。

卢熠和卢嫣虽不会扎风筝,可放风筝却是轻车熟路的,两个小娃儿一个拽着风筝梦跑,另一个跟在后头追,很快就把它放到了天上,越飞越高。

“没想到真能飞起来。”卢熠眯起眼,仰着脑袋看着半空中摇曳的风筝,又惊又喜,罢了又故作成熟地拍了拍卢瑞的肩膀,表扬道:“本来以为你是个只会作几首酸诗的假秀才,没想到还是挺有本事的。”

卢瑞没好气地朝他翻了个白眼,毫不客气地回道:“你过奖了,这不算什么本事。”

卢熠丝毫不理会他语气中的不以为然,笑嘻嘻地继续道:“你莫要谦虚。起步作诗的本少爷见过不少,可又会作诗,又会做风筝的,我还是头一回见。回头你仔细教教我,怎么先前我做的那个架子总是摇摇晃晃的…”

卢瑞想也没想就回绝道:“我没时间。”说话时又抬头看了看天,皱眉道:“这都晌午了,我得回去帮张妈妈做午饭。不然姐姐回来了,连口热饭都没得吃。”

“你做饭?”卢熠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半张着嘴好半天都没合上。

卢瑞斜着眼睛瞥了他一眼,道:“怎么了?”语气不大好。

卢熠虽比卢瑞还要小几个月,可比他要会察言观色得多,一见卢瑞表情和语气不对,立刻咧嘴笑起来,拍拍卢瑞的肩膀道:“没怎么,就是有点好奇——对了,你都会做什么菜?我喜欢吃笋干烧肉,你会做不?”

“那有何难。”卢瑞丝毫没有察觉道卢熠的用心,毫无心机地回道:“这道菜做起来简单得很,只要…”

卢熠越听越高兴,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等卢瑞一说完,他就朝卢嫣招手道:“妹妹快过来,今儿中午我们去瑞哥儿家吃饭。他自己会做饭呢。”

卢嫣一向唯卢熠马首是瞻,一听这话,立刻把手里的风筝线扔给了书平,迈着小短腿儿冲过来,一脸期待地看着卢瑞道:“瑞哥哥,我喜欢吃葱花鸡蛋饼,你做给我吃好不好?”

卢瑞立刻急了,偏偏卢熠说得理所当然的,搞得他根本不知道怎么拒绝,想了半天,才支支吾吾地道:“我…我家里没有肉。”

“鸡蛋有吗?”卢熠眨了眨眼,问。

卢瑞实在不会撒谎,只得点头。

“那也行。”卢熠的眼睛笑成一条缝,“那就吃葱花鸡蛋饼好了。”

哪里就好了!这俩人要是跟过去蹭饭,中午少说也要摊三个鸡蛋。家里头只有两只下蛋的母鸡,捡了蛋七娘也舍不得吃,除了偶尔给卢瑞做个蒸蛋补补身体外,其余的都拿到镇上去卖了钱补贴家用。

只是一想到昨儿晚上侯爷的赏赐,卢瑞又觉得自己太抠门,于是勉强咧嘴笑了笑,事先提醒道:“我家的伙食不好,你们真去了,怕是吃不下。”

卢熠挥手作无所谓状,“这有什么,去年我跟我爹一道儿去北边大营,有时候路上只能啃冷馒头呢。”

既然他都这么说了,卢瑞倒也不好太小气,想了想又道:“你要真想吃笋干烧肉,回头我问张妈妈要钱去买些肉回来。唔,不过这会儿迟了,笋干要事先泡发的,这会儿再来泡肯定来不及。”

卢熠哪里是真的非要吃他这一顿饭,不过是好奇罢了,不由分说地便拉着他要往卢瑞家走。卢秀远远地见了,忍不住出声阻拦道:“熠哥儿这是要去哪里?你不会是被卢瑞哄着去他家吧。”说着话便笑起来,脸上嘲讽的意思十分明显。

“熠哥儿你还是别去了,他们家可烂了。”卢志也跟着帮腔,“你看看他身上穿的什么就知道,一股子穷酸样儿。熠哥儿你是什么身份,卢瑞又是什么东西,不过是个没爹没娘的小贱——”他的话还未说完,眼前忽然一花,“啪——”地一声光亮的耳光响,卢志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被人打了。

七娘气势汹汹地站在卢志面前,平日里总是温和娴静的脸上犹如结了一层寒霜,目中寒冰澈雪,让人不敢逼视。“你倒是有爹有娘,怎么不见有教养。论年纪,瑞哥儿比你大,论身份,我父亲生前官至六品知州,是有功名有官职的人,便是他已经过世了,瑞哥儿依旧是官宦之后,你算什么东西,竟敢如此折辱他。难道这就是你们三房的家教!传出去,丢的是我们卢家的脸。别以为这几年我处处忍让便是怕了你们,不过是想安安稳稳地过几年日子,你们倒好,欺到我和瑞哥儿脸上来了。真以为我们是软弱好欺的么?你也莫要哭了,我打了便是打了,回头就算去了族长那里,我也照样承认。别说什么年纪小不懂事,那要什么样的家教才能教出如此蛮横无理的人来。”

平日里七娘一向都是温和贞静的,众人何曾见过她如此强硬的模样,偏偏还气势如虹,让人不敢分辩。

卢志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且还透着一股子淡淡的血腥味儿,捂着脸吓得连哭都忘了哭,愣了半天,才想起来回过头朝卢秀求救。

卢秀本就不喜欢七娘姐弟,这会儿早被气得够呛了,立刻开口骂道:“七娘子,你个贱人,竟敢打我弟弟,不想活了是不是,看我不弄死你。难怪我娘说你们姐弟都是贱种,果然如此。别以为这里有外人在我就不敢把你怎么样,惹恼了老子,照样打得你满地找牙。小贱人还敢凶,回头我让我娘找个酗酒爱打人的屠夫把你嫁过去,非得打死你不可…”

这卢秀本就是个纨绔,连绣花枕头都称不上,气急了自然什么话都说得出来,根本就没注意到一旁的卢虹使劲儿朝他使眼色,满嘴的脏话一个接着一个地往外冒,骂了半天,才猛地惊觉四周一片寂静,安静得有些反常。

“我还不知道,原来四房小姐的婚事是三房说了算的。”胡氏冷冷看着卢秀几兄弟,哼了一声,侧过脸朝卢之安道:“侯爷,虽说老宅这边我们回来得少,可这规矩是不是也该立一立了,要不然,日后出了什么事,朝上的人还要说你侯爷您持家无方了。”

卢之安许久不言语,一双鹰目在卢秀和卢志二人脸上交错,那二人吓得两腿发软,终于站不稳瘫软在地上,犹如两团乱泥。

许氏见状,愈发地看不上眼,眉宇间露出嫌恶神色,微微侧过脸去,竟是不愿多看一眼。

七娘也没想到自己难得发一次飙,竟然就遇上了平阳侯一家子,一时间心里头也乱成一团麻。

作者有话要说:重感冒,熬到刚刚才写出来,脑子里一团浆糊。

第六章

七娘在惴惴不安的同时,许氏与胡氏也在打量面前的这几个孩子。众人当中,卢瑞和七娘的打扮格外引人注目。卢瑞那一身虽说旧了些,好歹也还算干净整洁,七娘却好像从哪个地洞里钻出来的一般。身上的衣服本就层层叠叠地打了许多补丁,这会儿全都蒙上了厚厚的灰,泥巴东一块西一块的,几乎已经看不出那衣服本来的颜色。

她脸上倒是还算干净,应是在河边清洗过了,露出白皙的皮肤和幽深发亮的双眼,脸颊上有几处擦上,额头上甚至渗出了血,更可怕的却是那一双手,虽已仔细洗过了,可却依旧能瞧见斑斑血迹,十指指尖已经没有一个是好的,瞧着甚是吓人。

“姐——”卢瑞立刻就冲过来了,声音里带着哭腔,惊慌又关切地问道:“你这是怎么了?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

七娘下意识地摸了摸额头,强笑道:“不小心滑了一跤,从山坡上跌了下来,竹篓都掉了。”早上她去镇上药铺地交了货之后就上山去采药,在半山腰上瞧见一株灵芝,便绑了绳子去采,谁晓得那绳子用了许多年,已经磨损得厉害,她才下了几尺,绳子就断了。亏得她机灵,顺手抓住崖上的一棵松树,又废了老大的力气,才慢慢爬上山来。至于那竹篓子,却是为了轻便自己扔的。

她这话也就能骗得过单纯的卢瑞,一旁的卢之安等人却是半点不信的。他经验丰富,自然晓得若是从山上跌下,并不会导致她手上的伤口。虽说这孩子并非侯府所出,可瞧着她这浑身伤痕,卢之安坚硬的心里也忍不住一滞,更不用说许氏和胡氏两个了。

“翠屏快去我屋里,把那盒绿玉膏拿过来。”胡氏立刻吩咐贴身丫鬟翠屏,想了想又道:“罢了罢了!”说着话,又朝七娘招了招手,道:“快过来让我瞧瞧,看看你这手上都成什么样了。”

见七娘陡地把手缩回袖子里,胡氏愈发地好气又好笑,“还躲还躲,真以为我们没瞧见呢。”

许氏眼中闪过一丝不忍,轻轻叹了口气,柔声朝七娘道:“别以为年纪小就不放在心上,伤了手可是大事,一不留神怕是要留下疤的。”

卢瑞被他们一提醒,这才发现七娘手上的伤,先前还勉强包在眼眶里的泪立刻就冲了出来,争先恐后地往外淌。张张嘴想开口说什么,却发现喉咙里仿佛被什么东西全堵住了,根本出不了声。

卢之安最见不得小孩哭,见状赶紧朝胡氏示意,让她把俩孩子领走。胡氏会意,上前牵住七娘的手,小心翼翼地错开她的手指。卢瑞挽着七娘的胳膊紧紧跟着,一路上眼泪啪啪地往下掉,说不出的可怜。

卢熠和卢嫣也难得地安静下来,乖乖地跟在后头。卢熠已经多少懂事了,自然晓得什么时候该说话,只有卢嫣还小,瞧见七娘手上的伤,忍不住红着眼睛悄声问:“哥哥,那个姐姐是瑞哥哥的姐姐么?她为什么要去山上?”

卢熠摸了摸她的脑袋,没说话。昨儿下午卢之安考校过众人的功课后,卢熠就好奇地让书童查过卢瑞的来历,自然晓得他过得颇为拮据。但他们姐弟的生活到底有多艰难,却不是他和卢嫣可以想象的,便是今儿上午瞧见卢熠的时候,他也从来没有想过两个年幼的孩子要长大到底有多艰难——艰难到甚至某一天七娘出个门,就有可能再也回不来。

四房两姐弟被胡氏和许氏接走的消息远没有三房挨训带来的震动大,说到底,大伙儿都清楚,四房只有卢瑞那一根血脉,无论他再优秀再招人疼,也断无被过继的可能。倒是三房被胡氏狠狠训斥——这不仅让三房的几个老爷、夫人急得直跳脚,也让素来“老实本分”的二房众人看到了希望,忍不住蠢蠢欲动起来。

“天杀的蠢货,他自己蠢也就罢了,偏偏还要连累我们。若不是卢秀和卢志满嘴胡言,能连累到我们身上?这会儿偏偏又来说我们占了四房的院子。我可不管,要搬也是他们搬,就是死我也不会搬。二嫂子不是老说她那院子风水不好吗?还有三嫂总嫌弃西偏院太偏了点,正好趁这机会换个地方,我也不嫌弃她们的院子…”

三房的四夫人冯氏嗓门大,一听说侯爷发话让他们把占用四房的院子搬出来,立刻就不依了。她虽没胆子责骂侯府的人多管闲事,可骂骂大夫人的本事还是有的,尤其是,这回闯下大祸的还是卢秀和卢志,她们家的卢梅可是半句多话都没说的。

三房的二老爷和三老爷躲在屋里半声也不敢吭。他们俩一回来就被三太爷骂了个狗血淋头,回屋后又瞧见自家孩子跪在院子外头,又是生气又是心疼,还没开始骂人,就被各自的夫人拽着嚎了一通,这会儿都是一个脑袋两个大,对隔壁隐隐传来的四夫人的喝骂只当是听不到。

至于大老爷这边则要清净许多,大太太马氏只生了三个女儿,大女儿和二女儿都已经嫁人,屋里只剩下三女儿卢虹一个。事发时她虽然也在现场,可到底没说什么不得当的话。只是一想到因卢秀和卢志的缘故,使得侯府对三房有了看法,日后卢虹的婚事只怕是指望不上胡氏了,马氏就有些气恼。

她这三个闺女当中,就属卢虹生得最好,人也聪明,心气儿自然也高。眼看着就要满十四岁了,这两年早有不少人上门来探口风。马氏看了几个圈儿,却没有一个瞧得上眼的,正郁闷着,侯府的人来了。这两日,她可是削尖了脑袋想往胡氏和许氏身边凑,只盼着能靠着她们找门好亲事。而今被卢秀他们一闹,这事儿十有□要泡汤,怎能让马氏不气恼。

“平日里见你还算机灵,怎么今儿反应这么慢。”马氏狠狠地点了点卢虹的额头,恨铁不成钢地骂道:“早和你说了要会察言观色,一见侯夫人脸色不对,就该赶紧上前去问几句,便是只说几句客套话,那侯夫人也会觉得你懂事。你倒好,一动不动的跟个竹竿似的,回头侯夫人还以为你跟卢秀那个棒槌是一伙的,日后怎么会费心帮你寻门好亲事。”

卢虹被马氏说了一下午,心里头早已一肚子气,而今又听得她说这种话,愈发地气闷,忍不住狡辩道:“娘亲你是没瞧见,七娘那一身脏死了,满身都是泥,头发乱蓬蓬的,还满脸是血,要多恶心有多恶心。我自然是离得远远的,若是弄脏了我新做的衣服可如何是好。”

“你是一辈子没见过新衣服还是怎么的?”马氏大怒,厉声骂道:“单是这一个月就给你做了三身新衣裳,你还这般小里小气的上不得台面。我知道你素来瞧不起七娘子,可别怪我没提醒你,而今她们姐弟入了侯爷和夫人的眼,日后便是一帆风顺。你而今瞧不上人家,再过两年,指不定她比你嫁得好十倍。到时候你就后悔去吧。”

卢虹闻言立刻急了,也不顾方才马上怎么骂的她,立刻站起身拽住马氏的胳膊想往外冲,“娘亲,今儿是我不对,你莫要恼我了。我们这就去找夫人,你好好地和她解释,就说我被吓着了。千万莫要被那丫头抢了先。”

“这会儿倒是晓得后怕了。”马氏把她的手拉下来,沉声道:“这会儿夫人怕还气着呢,我们缓缓再去。现在这时候,最关键的可不是去夫人那里赔罪。”她叹了口气,把侯在外头的丫鬟鸳鸯唤了进来,吩咐道:“去我柜子里把那匹水绿色暗花的蜀缎拿出来,给四房的七娘送过去。”

“娘——”卢虹急得直跺脚,“您先前答应过我,等冬天的时候用那匹布给我做裙子的,怎么——”

“瞧瞧你这小气样儿!”马氏忍不住又骂了她一句,“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你再这么小里小气的,就别想侯夫人帮忙的事儿了。”

卢虹咬咬唇,考虑了半天,终于没再说话了。

胡氏这边,绿玉小心翼翼地给七娘上好了药,又缠了几层纱布,这才放下手,柔声叮嘱道:“七小姐这几日莫要沾水,不然,怕是手上要留疤痕的。”

七娘勉强笑了笑,并没有作声。旁人瞧她这表情,心里头自然如明镜一般。她们姐弟俩一直相依为命,家里头除了个手脚不便的老嬷嬷,连个帮忙的人都没有,更不用说随身伺候了。想要不沾水,这日子简直没法过。

“小姑娘莫要逞能,日后留了疤,后悔都晚了。”一直沉默不语的许氏慢慢开口道:“这几日你就暂先在我那院子住着吧。我这回带了四个丫鬟过来,人手充足。至于瑞哥儿——”她和蔼的目光缓缓挪到卢熠身上,卢熠不由自主地停了停胸,十分配合地应和道:“瑞哥儿就和我住吧。我们本就合得来,正好借机问问他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