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节:第六章夜未央(8)

司马轶又急又气,重重叹了口气,"我要如何解释你才会相信。水路图的确是我亲手绘制,秘密送给父王的,他只是怕皇上迟早有一日要对付我,便先为我安排后路。至于宪帝中毒一事,我的确不清楚。"

上官嫃突然扔下装着谷粒的篮子,身手迅捷地抽出搁置在水池上的剑,箭步如飞逼近司马轶,剑尖直刺向他的眉心,却在相距一寸的地方及时收住了,"如今你已经是皇上了,我不过是被迫出家的皇太后,何必装出一副弱者的模样来示好?!"

因方才那一道剑气,风疾叶落。司马轶坦然凝视着她,并无半分心虚。他随手接了片树叶,卷了卷,便含在唇间吹了起来。曲调高扬,带着一股莫名的气势从他唇边涌出,好似天地间万物喧嚣,却抵不过一只沙鸥的孤寂。

他吹的是《浪淘沙》。上官嫃持剑的手渐渐松懈,险些垮下来,又忽而旋身挺立剑舞狂花,银剑寒锐,仙衣飘飘,刚柔并济。动作随乐律连绵典雅,如长虹游龙,步法精妙,变化万千。

曲调缓缓终了,几乎咬碎的树叶从他指间滑落。剑也敛去锋芒,隐于她的袍袖之后。

司马轶回过神来,赞道:"很精妙的剑舞。"

上官嫃颔首而立,侧目睨着他,"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不是你该听的曲。"

司马轶含笑答:"喜欢听便好了,有何该不该的?或许我与李后主有些相似的心境。"

上官嫃若有所思道:"他是亡国之君,你不一样。"

忽然从桂树上传来两声猫叫,司马轶仰头张望,见黑黝黝的猫儿正坐在枝丫上舔着爪子。"小环也在这?"司马轶轻轻笑了,似是很开心地对上官嫃说,"我该回宫了,不然宫里有人要遭罪。你不恼我便好,改日再来拜会。"

上官嫃望着他远走的背影发怔,她明明是恼他的,却为何对他好言相向?

隔着一扇花窗,元珊将一切尽收眼底,觉得分外迷茫。似乎他们结怨已久,却形似故友。

漫天飞雪,绵绵不绝。雕刻着金凤的烛台之上,烧化的蜡如泪一般缓缓凝结。早已过了上朝的时辰,帐幔之内却毫无动静。鼎炉滚烫,烧出一股炭味儿,有些呛人。李武宁蹙眉命人赶紧换了炉火,敞开窗叫殿内的炭味儿散去了些。

林密不知何时进来的,与李武宁低声道:"既然皇上喜欢配寝殿,那索性把寝宫搬过来。这儿到处都是一股女人香,明儿拿沉香过来熏熏。"

躺在帐内的司马轶眸光清醒,侧头对着床帏外面说:"不要搬,朕只是觉得这里风景好,偶尔来住住。"

林总管微微诧异,而后笑道:"是,奴才想…如果皇上经常来住,这里也应该修葺一番了。况且还有一些旧物尚未清理…"

司马轶打断道:"上官皇后早已搬去章阳宫,这里已经没有什么需要清理的旧物了。"

林总管顿了顿,答:"皇上迟早要立后,到时配寝殿也要重新修葺…"

"朕不立后。"司马轶掀开床帐,神情认真地对林密说,"这里不会有别人住,未免劳师动众,就这样放着吧,朕时不时可以小住。"

"是。"林密不再说什么,含笑道,"摄政王上朝时命奴才提醒皇上,辰时过后去御书房一趟。"

"嗯,知道了。"司马轶慢吞吞地下床,不知是不是躺久了,觉得头晕目眩。鼻端萦绕着一股熟悉的香气,非兰非麝,据说是司马棣为上官嫃特制的茵犀香。她一直用这种香,似有似无,贴近了才能闻见。司马轶举目环视寝殿内的一切摆设,都是她用过的,都带着那香气。

御书房殿高空阔,八根金柱巍峨鼎立。高高的龙椅上,司马琛正襟危坐,安书芹坐一旁,执笔在一本册子上勾画。

司马轶步子轻而稳地迈进殿,司马琛有所察觉,抬头盯着他。司马轶缓缓上了台阶,在书案前站着,唤:"父王。"

司马琛问:"为何不上朝?"

司马轶恭敬地答:"有父王处理朝政,朕上不上朝无所谓。"

司马琛放下手里的册子,直勾勾地盯着他,"你是皇帝,将来总要执掌一切,你真是令为父失望!"

第70节:第六章夜未央(9)

司马轶静默片刻,命所有人都退下了,俯身贴近司马琛斧凿刀刻般的面庞,压低声音问:"究竟是不是你下的毒手?"

司马琛怒目圆睁,"你在胡说什么?"

"他好歹是你弟弟,是我叔叔,你怎么…"

不等司马轶说完,司马琛便粗喝道:"住口!皇帝就该有皇帝的气魄,你看看自己像什么样子?!"

司马轶却并不收声,继续说:"若不是你心虚,为何将从前服侍皇上的戴忠兰几人通通贬到浣衣局去?"

司马琛毅然道:"我若真的心虚,便会要了他的命!事情已经过去大半年了,下毒一事根本没法追查,连宪帝的尸首都毫无下落,你难道要像外面那些人一样来质疑我吗?"

司马轶缓缓站直了身子,"你打压异己,迫害宪帝的重臣,手段太过激进,难免落下话柄。"

司马琛拧眉看着他,若有所思。司马轶不紧不慢地转身顺着一溜台阶而下,披着一袭白狐裘的身影刚正不阿。

司马轶刚出了御书房,安书芹自后面追上来,递了个滚烫的熏笼给他。司马轶只是接下揣在怀里,一言不发。安书芹与他并行在雪地里,雪花纷飞,落在发上、肩上,不一会儿便积了薄薄一层。安书芹回头吩咐李武宁赶紧去取把伞给皇上挡雪,李武宁便退下了。

安书芹从容道:"皇上自然不乐意见到我,可有些话,我还是要讲的。"

司马轶微微一笑,"既然知道朕不乐意,安尚书还是要自讨没趣。"

安书芹深吸口气,答:"卑职一朝为女官,终生都只能是这个身份,即便相伴在摄政王身边,也丝毫影响不到你母妃的地位。"

司马轶扭头盯着安书芹娴雅出众的面庞,淡淡道:"一个女人所期盼的地位,是在那个男人心里排第几。母妃出身再高贵,也霸占不了父王心头那一席之地。"

安书芹微微有些心烦,匆匆道:"皇上,请听卑职说完。上官太后出家道观已成定局,她这辈子不可能还有第二条路,请皇上收回心思,好好为自己打算。立后之事宜早不宜迟,后宫之主不可或缺。"

司马轶望着漫天雪花,想起桂花纷落中那道出尘脱俗的身影,痴痴地笑了,"不管父王做何安排,也同样霸占不了我心头那一席之地。"

风雪暂歇,天空依然阴霾,好一阵不见阳光了。靴子踏着厚厚的积雪吱吱轻响,披着熊皮大氅的身影伫立在水池边,引山泉水的竹竿都被冻住了,水面上也结了层冰,这冬天真不好过。

阁楼上的窗户吱嘎一声被推开,元珊探头出来,欣喜道:"査大人,我就觉着你今天该来了。"说完,她咚咚咚跑下楼把厅堂偏门打开,请査元赫进屋,一面笑道:"这屋里冷,楼上生了火,上去坐会儿。"

査元赫摇摇头,解开大氅,道:"我来送些木炭,推车还在外面,你们都把木炭放哪儿?"

元珊引他往左廊里拐去,道:"柴房远了,取东西不方便,娘娘便命我都搁在偏厅了。"

査元赫嫌元珊碍事,便一个劲催促她上去陪上官嫃烤火,自己挽起袖子在院子和偏厅里忙碌起来。

上官嫃抱着一个铜熏笼斜斜坐在榻上,明明在对弈,却总是出神地望着棋盘迟迟不落子。元珊实在忍无可忍,叹道:"娘娘,我去准备午膳,顺便留査大人吃个饭。"

火盆里火苗蹿高,响起噼啪声。上官嫃忽然撂下棋子,趿着鞋便下楼去,懒洋洋地蹲在火盆边的黑猫打了个呵欠,跟在她身后一道下去了。査元赫扛了一捆木柴刚进屋,便撞见上官嫃,笑道:"怎么下来了?"

上官嫃忐忑道:"你来得这样勤,就不怕外头的人说闲话么?"

査元赫将木柴卸下,呼了口气,"我是大内侍卫,来孝敬皇太后,怕什么?"

上官嫃捧着熏笼来回滚弄,低语:"听闻,皇上为你赐婚了。"

她口中呼出的白气渐渐弥散,但话语中微妙的情绪却被査元赫牢牢听在了心里。他仿佛就在这一瞬间经历了大喜大悲,最终只是垂目望着自己污黑的双手,喃喃道:"这婚事是我母亲与你爷爷商议的,我本以为摄政王一定会反对两家联姻,不料一向寡言的皇上竟一口允了,并下旨赐婚。来得太快了,我…不知如何是好。"

第71节:第六章夜未央(10)

上官嫃本来郁郁寡欢,忽然之间笑得格外灿烂,"你还有一年就加冠了,难道还不想娶亲?"

査元赫惊异地看着她,问:"你希望我娶亲?"

"如今皇上赐婚是两家的荣耀,旁人几世都求不来的,你怎么还不知如何是好?"

査元赫脸色一沉,道:"可我不喜欢上官妦!"

上官嫃笑道:"你和她早就一吻定情了,看来缘分这事真是逃也逃不掉。"

"什么破缘分!"査元赫有些恼火,拾起木柴又进进出出忙活起来。

上官嫃倚在门边,似是带着嘲意道:"谁让你总用那办法去哄骗女孩子,惹得金陵多少闺中女子对你寄予芳心。"

査元赫刚扔下一袋木炭,突然直起身子大喊:"上官嫃!"

上官嫃被吓了一跳,愣愣地望着他。査元赫像一头发怒的狮子冲到她面前,既委屈又蛮横,"我骗尽天下女子又如何?反正骗不到你!"他跨步拾起桌上的大氅,一面披上一面气呼呼地冲出了门,踏入茫茫雪地。

上官嫃僵立在原地,心跳如鼓点阵阵,久久不能平息。

冰雪消融,已开了春。风里还都是严冬的寒气,阳光虽然刺眼,但并无暖意。上官嫃一场重病从腊月拖到了元月末,尚未痊愈。元珊在窗下熬药,盛了一大碗赤黑的药汁,给桂树下小憩的上官嫃端过去。

上官嫃一口气将滚热的药咽下去,额上冒出一层细密的汗珠儿,鬓发润湿了,五脏六腑都是苦的,只心里仍旧是空的。上官嫃怀里的黑猫还在熟睡,它整日懒洋洋地黏着她,无忧无虑。元珊担心上官嫃受凉,劝她回屋去,她却嫌闷,执意不肯进屋,宁愿在院子里晒太阳、看鸽子。

今日皇上陪摄政王妃来占卜问卦,所有的人都聚在慈航大殿了,道观里显得特别清净。上官嫃缓缓合眼,耳边就只有风声、鸟声,和着风声,忽然揉进了一阵缥缈的曲调。上官嫃眼睛睁开一条缝,望见院外一道明黄的身影。有那么一瞬的错觉,她惊得几乎从藤椅上弹起来,但又在一瞬之间冷静下来,定定地望着卷了树叶吹曲的司马轶。

黑猫被惊醒了,跳上了树。一旁的元珊有些错愕,见机道:"奴婢去沏茶。"然后匆匆端着茶具进了屋。

司马轶温和地笑着,慢慢走近,"我以为有曲子你会睡得更安稳。"

上官嫃面庞苍白,唇无血色,有气无力道:"我素来睡不安稳。"

"我带了御医过来,一会儿给你诊脉。"司马轶在她面前踟蹰,最终在另一张藤椅上坐下了,似是解释一般说,"李尚宫说太后凤体抱恙,迟迟未好。见李尚宫忧心忡忡,朕便亲自带御医过来了。"

上官嫃冷言相对,"皇上日理万机,何必将些无谓的事放在心上。"

司马轶侧头望着她,敦厚一笑,"日理万机自然有人代劳,我很清闲。"

"清闲得要去管人家的婚事么?"

司马轶不置可否,仍旧笑着,"他们很般配,不论家室、年纪、相貌,都很配。"

上官嫃冷嘲热讽道:"摄政王想必是不赞同这门婚事的,皇上不是素来孝顺么,怎敢忤逆父王?"

司马轶诡秘一笑,答:"是朕宽厚,才留了表兄在宫里当差。可他疏忽职守,频频往道观跑,惹姑母心烦。朕只是成全姑母爱子心切,亦算是尽孝道吧。"

"原来除了带御医过来,皇上另有话想要警告哀家?"上官嫃嗓音低缓道,嵌在苍白面容上那对眼珠儿愈发黝黑。

"没有,我只是想看看你。"司马轶扔了手里的树叶,仰头朝树上唤了声"小环",黑猫哧溜蹿下来,撒娇一般用脑袋在司马轶掌心蹭着。上官嫃还陷在那一声"小环"的余音中惊魂未定,司马轶却起身告辞,"请太后进屋稍做准备,朕去传御医过来。"

元珊见司马轶走了,从屋里出来,见上官嫃目光呆滞,狐疑地问:"娘娘,进去么?"

上官嫃面无表情,却逃一般冲回屋子。元珊望着窝在藤椅上打呵欠的黑猫,若有所思。

桂树下新长的草翠绿翠绿的,一棵棵好似弱不禁风,一大片却生机盎然。莲花靴轻轻踩进草地,柔若无声,袍摆拖曳,将草叶上的露水拭去了。鸽子三三两两聚在鸽舍四周低声叫着,有的一蹦一跳落在藤椅边上,时不时在草地里啄一啄。

第72节:第六章夜未央(11)

上官嫃理了理衣袍端端坐下,点火、烧水、沏茶,忽然望着另一张空落落的藤椅发愣,似乎少了一个月下对饮之人。

挂在枝丫上的灯笼在沉沉夜色里漾出朦胧的金黄,与金陵城上空姹紫嫣红的烟花相较,愈发显得晦暗和孤清。上官嫃才知道烟花能冲上这么高的天,在浮椿山顶都能看见。

元珊拿了件斗篷出来给上官嫃盖上,劝道:"娘娘,吃了那么多苦才调理好身子,今后可要珍惜了。"然后也顺着上官嫃的视线看去,半边天都是红彤彤的,她不禁感慨,"皇上赐婚就是不一样,这时候城里一定热闹极了。"

上官嫃幽幽道:"他成亲,我都没有备一份贺礼。"

元珊叹道:"娘娘就算备上了也送不出去,即便送出去了,长公主也不会收。"

"我成亲的时候…"上官嫃茫然地望着夜空的烟火,思绪回到了十年前。那时候,大概也有这么热闹,只是她被凤冠霞帔压得透不过气,只觉得满天满地都是红色。她却牢牢记住了那只微微颤抖的手,带着阵阵寒意,手心里满是汗水。她当时也恐惧,不知前面等待自己的是什么,幸好,盖头掀开,她看见了他,然后就不怕了。犹记得他惶惶不安地说自己做了噩梦,梦见太液池的莲花全都枯死了,还看见了女鬼。上官嫃禁不住笑了,眼睛微微眯起来像一弯月牙。

元珊不知上官嫃在笑什么,但见她笑了便觉得十分欣慰。这些年,她发自真心的笑容越发稀罕,整个人仿佛被雪水渗透了一般冰凉。

水壶里咕噜咕噜响,热气袅袅,两人却专注地看烟花,由它一直响着。

这夜才刚刚开始,却被眼花缭乱的烟花层层遮盖,看不到尽头。

看不到尽头。

第73节:第七章匪我思存(1)

第七章匪我思存

金箔剪成大大的双喜贴在新房的朱漆门上,半透明的窗纱之内,红烛燃出耀目的火光。蒙着喜帕的新娘坐在婚床上纹丝不动,纤长的手指却不安地绞在一起。嘈杂热闹的声音渐渐从院外逼近,新郎官被簇拥着往洞房里闯,趁着酒意大声呼喝,笑得狂放不羁。

房门被粗蛮地撞开,凤冠霞帔的新娘浑身一颤,脸微微朝门的方向偏过去。

査元赫醉眼蒙眬,踉跄了几步靠在门框上,呆呆地望着红烛环绕中那一袭炫目的嫁衣。

外边的人都在起哄,査元赫促狭地笑着,硬是把门给关死了。脚步忽轻忽重,还绊倒了东西,听起来不免让人担忧。新娘不禁向前倾了身子,似乎急于上前去搀扶,但又不敢妄动。査元赫拖着步子到圆桌边坐下,良久,拎起桌上的茶壶仰头往口里灌。早已凉透的茶流入心田,如同冰冻三尺的严寒。他想起藤编的案几上那壶桂花茶,咕咚咕咚烧开了,热气袅袅,依稀模糊了她的面容。

夜太深,酒力发作,他头痛欲裂,恍惚中望着那袭妖冶的红,三步并作两步扑了过去。新娘娇弱,承受不住他的重量,二人一齐倒在铺满红枣、花生、莲子的鸳鸯被上。浓重的酒气从他一呼一吸中喷洒出来,他紧紧钳住她的手腕,隔着喜帕吻住她的耳朵,悄悄说:"我骗尽天下女子又如何?我骗不了你,还有我自己。我喜欢你,上官嫃。"

喜帕下一张娇艳欲滴的容颜刹那间僵住了,她甚至忘记了呼吸,只是呆板地瞪着眼睛。

査元赫越发用力地拥住她,仿佛要揉碎她一般,热切的气息带着愈加浓烈的酒香,喃喃低语:"听见了么?听见了么…哦,你的左耳听不见。其实…我故意的,我不敢让你听见…可我真的想说出来,憋着很难受…很难受…"

绦穗轻颤,烛摇红影,春宵帐暖。

子时将至,不知睡了多久的査元赫因喉咙肿痛突然醒来,一面揉着太阳穴,一面掀开被子,想下床去喝杯水。就着屋内几十盏红烛,他蒙眬的视线逐渐恢复清晰,随后倒吸了口气,惊愕地瞪着自己身边未着寸缕的女子。他微微张着嘴,半晌缓不过神来,受了极大的惊吓一般面色惨白,最终胡乱拾起自己的衣物落荒而逃。

他顾不得自己衣裳不整发髻散乱,像疯子一样冲出了新房,冲出了院子,一路狂奔至马厩,跨上自己的枣红大马疾驰而去。呼啸的风无孔不入,钻入了他的衣领、袖口,最终完全侵蚀了他的心,一阵阵麻麻地发疼。他愈心急鞭子抽得愈狠,马蹄飞溅起滚滚灰尘。

巍峨的城门正在徐徐合上,査元赫大喝一声,推门的护军纷纷扭头,只见一匹红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逼近,从尚未关死的门缝中飞掠了过去,丝毫看不清马上何人,对方早已消失在茫茫夜色中。城门守将交头接耳,预备上报这个情况,门继续合上,拖曳出刺耳的吱嘎声。

第七章匪我思存

无比熟悉的路,在今夜显得尤其长。査元赫心急火燎地赶到浮椿观北面的院落,却茫然不知所措,他来做什么?他还特意绕道后山,避开道观的正门,他还特意走了条崎岖的小路,为了不让任何人察觉。他高高骑在马上遥望,藤椅上雪白的身影还在,几上茶壶腾起袅袅水汽,和他想象中一样安宁。

査元赫跳下马,飞快地跑过去。上官嫃错愕地望着他,觉得难以置信,惊呼:"你怎么来了!"

另一张藤椅上早已睡着的元珊惊醒了,张大了嘴,喃喃:"査大人,今日你…"

査元赫整个人狼狈不堪,眼里满是恐惧,抓住上官嫃的肩膀一个劲儿地说:"我们走吧!我带你走!"

上官嫃见他神色异常,焦急地问:"出什么事了?"

査元赫的眉头紧紧蹙成一团,无助极了,"我…我好难受…"

元珊警觉地问:"査大人,是不是城里出事了?"

"不是不是…"査元赫有些语无伦次了,忐忑不安地看着上官嫃,"你随我走么?我们去大漠、去西域,只要我想躲,没人可以找到我们。"

"走?"上官嫃又惊又慌,忙垂下了头,按捺住自己波澜起伏的心,平静道,"去哪里不一样,都是熬日子。"

査元赫斩钉截铁道:"不一样!至少每天看见的人不一样。"

上官嫃深吸了口气,喉咙紧紧的,挤不出话来。她何尝不知道査元赫的心意,只是…她始终垂眸不敢看他,淡淡说:"我不能走,我要在这等皇帝哥哥。"

"你说什么?"査元赫一滞。

"一日见不到尸首,我就相信他还活着。"

査元赫猝然松开她,下意识地退了两步,好似仍然被疾风包裹着,浑身麻木。他盯着她,她垂着头,二人就这样僵持了许久。

元珊打破沉闷,小声问:"査大人,究竟出了何事?"

査元赫苦笑两声,脆弱得像个孩子,"我无法假装欢喜,无法忍受枕边的陌生人。"

上官嫃道:"上官妦是跋扈了些,但本性纯善,况且她对你有心有意,你又何必辜负人家。你也该成家立业了,整日游手好闲,正好需要一个硬气的女子来管管你,收一收你的心。"

听她娓娓道来,似乎情绪平淡,并无异样,査元赫失落到了极点。定定地望着她,想起过往的时光,一起读书、一起打猎、一起练剑的日子,愈来愈遥不可及,终究化成泡影了吧?他失魂落魄地转身牵住马,喃喃念道:"有女如云…匪我思存。"

枝丫上的灯笼被夜风吹得直晃,一人一马的影子被拉得老长。

上官嫃抬起头,眼里泛着泪花,同样念道:"匪我思存…"

春寒料峭,街边的铺子一过了亥时便冷冷清清。上官鸣夜是一家酒肆的常客,于是店家都等他喝尽兴了才打烊。伙计正在柜台算账,忽见一只玉手往面前放了锭银子,伴着清冷的一声"回避。"

光看那手已是贵气逼人,伙计并未抬头,亦不敢多言,躬身退下了。

上官鸣夜只管喝酒,对其他漠不关心。

"四哥,独饮不会乏味么?"司马银凤堂而皇之地在他身边坐下,并不觉自己唐突了。

上官鸣夜却蹙了眉头,兴致阑珊道:"至少不会败兴。"

"看来我真是个败兴之人。"司马银凤夺了上官鸣夜的酒杯,一饮而尽,微微擦拭嘴角,笑道,"那边拆散了一对情深意浓的小冤家,这边又来打扰四哥。"

上官鸣夜脸色一沉,"你想说什么,别绕弯子。"

司马银凤发觉上官鸣夜丧妻之后,整个人性情大变,不仅对她不理不睬,甚至敢言语冲撞。她暂且忍着,强颜笑道:"你怎么从不去看望皇太后?如花似玉的年纪,在道观里寂寞度日,很难熬哦!"

第74节:第七章匪我思存(2)

"我自然去探望过她,只是浮椿观乃女弟子清修之地,我也有不便。"提及女儿,上官鸣夜忽然有些担忧,侧头问,"她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