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您太客气了,要是没有你的点心方子,厨子也想不到牛油可以这样吃,还以为就只能是煎肉吃。您不知道,这几天几位小主子一直惦记着吃奶黄馅的点心,把自己的份例都拿出来要厨子做点心。厨子以您的方子又衍生了好几种新点心,让小主子们大饱了一顿福。”

“娘娘和小主子们都喜欢就太好了,总算没辜负娘娘的期望。”

“娘娘说了,六公主年纪还小,将来少不得有要麻烦何医婆的地方,您受累。”

“虞妃娘娘客气得都叫我不好意思了,这正是我的本职,小公主饮食上有什么不妥当的只管找我,我一定尽心尽力。”

“好说好说,宫里头都是小孩子,最大的大公主和皇长子都不足十岁,何医婆这么会做小孩儿吃食,娘娘们知道一定会多多拜托。您也知道,咱这的孩子跟别家的不一样,吃食多精细,可宫廷饮食花样有限,不如民间灵活,重复得久了难免生厌,发点脾气又叫大家难办。”

“真是委屈你们了,小主子不好伺候,只能多注意着点,说句小心眼的话,小主子们平安顺遂,大家日子都好过。”

“您说的一点都不错,可不就是这个理么,这不成天想着怎么让小主子们多吃点东西么。现在好了,有了何医婆,咱们可是暂时放下心来了。哦,对了,咱们虞妃娘娘说了,何医婆方便的时候,想些可做主食的面点,咱们六公主口味跟了娘娘,好点面食,不喜米饭,吃饭就像数米粒,回回都是一碗能剩半碗,又打骂不得,为了咱们公主吃饭的事娘娘是操碎了心。”

“小孩子挑食是挺够呛的。那六公主最爱什么面点呢?”

“爱吃有肉馅的,包子饺子啥的,桌上只要有盘包子,六公主都可以不要别的了。可咱娘娘说了,总不能天天光吃包子饺子,毕竟是六公主,总得顾着点身份。您说是不是?”

“嗯,娘娘顾虑得是,小孩子的饮食还是多有变化的好,太单一了不利于成长。”

“所以,就麻烦何医婆您多受累了。”

香茹转转眼睛,心里有了一道儿童餐的菜色,“公公,我问问,小公主爱吃小排骨不?那种嫩嫩的小排骨。”

“吃是吃,但没有包子饺子那么喜爱。怎么?您就有主意了?”对方想了想,面带喜色地如实答道。

“小公主毕竟孩子心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她多弄点花样,也许会勾起她对米饭的兴趣。这样,您回去跟厨子说,把小排骨红烧好,混着汤汁与新鲜米饭一起捏成饭团,记得饭团外面要露出一截骨头来,别全包进去,免得小公主吃了硌牙。”

“这有点意思,这叫什么??

“这个叫排骨饭团,就是哄孩子吃饭的,照着这个思路类推,米饭里还可以包去了壳的大虾、无刺的鱼肉、切碎的贝类、红烧鱼籽等,米饭也可以不单单用白米,还可以用五色杂粮米,或者绿油米,什么样的都行,弄得漂亮些,颜色鲜艳些,小孩子就喜欢了。”

“哎呀,何医婆,果然还是您有办法,您这饭团的吃法还真是新鲜。”对方竖起大拇指不吝夸赞。

“我也知道用手抓米饭吃不是饭桌礼仪,可这不是为了唤起六公主对米饭的兴趣么,就请公公转告娘娘多多担待体谅,等公主再大几岁就好了。”

“好咧,这话我一定带到,时候不早,我们就先回去了,回去赶紧着厨子今日午饭就试试看。”

“公公辛苦了,慢走慢走。”

香茹笑容可掬地目送二位公公走远,转身请银花帮她拿东西回房。

待银花走后,香茹一人在屋里,遥看摆在—窗下小几上吹风的两罐牛奶,再看看手上的赏封,突然觉得,在这场斗争中,德嫔已经完全输给了虞妃。

第98章

那位公公恭维的话里香茹不好说有多少含金量,因为她没亲眼看到六公主吃点心的样子,但被人恭维和收到赏封总是件很让人高兴的事,至少说明虞妃态度不错。

相比之下,德嫔就显得有些小气或不懂人情世故,自己做了这么多份点心,德嫔下人过来只有一声干巴巴的谢谢,一个赏封都没给过。

若是心理再不平衡些,可能还会想,尽管食材是你德嫔给的,但创意和劳力却是自己实实在在付出的,辛苦做出来哄得小公主开心的美味点心你德嫔一声表示都没有?要是小公主不喜欢,直说就是,何必每次都把份例送女医馆来让人糟蹋浪费?跟虞妃斗气也不是这种斗法,人家虞妃是真的表现出很喜欢的样子,德嫔就越看越有点勉强。

要不怎么说态度决定一切呢,虞妃和德嫔的态度说明了她们的处事方式和原则,而虞妃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让人很容易就倒向了她,她拉拢人的手段很高明,恭维话人人爱听,出手又大方,轻易就能笼络人心。

德嫔在笼络人心的手段上面,就是不如人家啊。

香茹抿了几下嘴唇,干巴巴地叹口气,转身就把这事扔到脑后,来到书桌前铺好纸笔,坐下开始琢磨六公主的饮食方案,设计了好几款小孩子可能会喜爱的另类米饭。

收了人家的钱,就要尽心为人家办事,六公主挑食偏食的毛病不治可不行。

下午,香茹到厨房,用今天送来的两罐牛奶做了花形豆沙包、焦糖葡萄干蛋糕和分别用蛋清与蛋黄做的白黄两色牛奶果粒炖蛋。

香茹前世的美食经验已然开始透过各种小点心光明正大地重新呈现。

托她的福,女医馆众人每日的下午点心不再是以前那些单调的品种,厨娘们从香茹那里得到了好些只用面粉鸡蛋就能做的新点心,全馆上下都有了新的口福,大家对饮食的集体不满总算消减了那么一点点。

又是三日,该是德嫔和虞妃派人送牛奶来的日子,但这天却不见德嫔的下人出现,只来了虞妃的手下和景泰宫萧妃的手下,两人携手进来,虞妃那位很会说话的来喜公公手里依然抱着罐牛奶,而萧妃派来的路公公则两手空空。

“香茹请来喜公公安,请路公公安。”来喜把路公公引见给香茹后,香茹站在门槛里头给二人行礼,身边的银花接过来喜手里的牛奶拿进门房。

来喜还是一副喜上眉梢的表情,今日看他似乎更加热情,香茹行了礼后,他就从怀里掏出个赏封塞进香茹手里。

“何医婆何姑娘,您真是高才啊,这三日咱们娘娘照着您的法子,叫厨子做各色饭团给咱们六公主吃,小公主吃得欢呐,一餐吃的饭团当得上一碗多米饭呐,咱们娘娘都笑得合不拢嘴呢。”

“那真是太好了,我听您说小公主喜欢吃有馅的包子饺子,就想了饭团的主意,小公主能接受后面就更好办了。只是我提醒一下,在小公主真正愿意端碗吃饭之前,可别在她跟前提什么是包子好吃还是饭团好吃这类的话,千万别勾起小公主对包子饺子的记忆,不然她要想起来吵着要吃,咱们就白费劲了。”

“省得省得,我回去一定提醒娘娘和其他人,不在小公主面前多嘴。”来喜打躬作揖连连点头,客气得一塌糊涂。

“那行,小公主的饮食习惯咱们慢慢给她纠正,千万别心急,万一弄过了头就得不偿失了。”

“行行行,我们不急不急,慢慢来。”

“这是给小公主的食单,您看看。”香茹从怀里拿出一个信封递给来喜。

来喜抽出信纸看到第一页就是花式米饭,惊异之下连看数遍后不禁拍腿叫绝,笑呵呵地揣进怀里,留下路公公先行告辞回去。

“不知路公公此来是为何人拿食方?是萧妃娘娘还是十公主?”萧妃就是小夏医婆伺候过的那位娘娘,路公公一报来历香茹就想起来了。

“咱家是为十公主来讨些食方,近些日子何医婆的名气东六宫无人不晓,都知您擅长幼儿饮食,咱家十公主才刚刚一岁多,两个时辰吃一顿,尚不能随大人一起饮食,而宫里的厨子不太会烹饪这类饮食,来来去去就那几样,咱家娘娘都看厌了,如今知道何医婆本事,所以特来讨几个新鲜食方。

“我明白了,小公主现在长了几颗牙?”

“咱家公主出牙早,到现在已经长出前面上下四颗牙。”

“公主最常吃的是什么?”

“都是些稀烂的食物,面汤肉饼汤纯蛋鱼泥蛋黄各种粥馒头包子和煮得烂烂的米饭这些,蔬菜水果每日都有,吃饭很乖,给什么吃什么,长得挺壮实,从出生到现在还没病过。”

“这些都好呀,花样够多,公主年纪太小,别给她吃坚果,容易噎着呛着,各种蔬菜肉粥和羹就很好。对了,小公主的份例有牛乳么?”

“有的有的,我们也曾把牛乳煮沸后加点糖喂公主吃,谁知小公吃不得,吃了就拉稀,现在还是喝人乳。”

“一岁多的孩子,正值长牙,需要很多营养,人乳对她已经没多大作用,又吃不得牛乳,就只有从食物中想办法了。”一岁多的孩子正是长牙长骨骼的时候,需要大量钙质,新鲜牛奶并不是幼儿首选的断奶替代品,那只能从食物中补充钙质了。

“咦?是这样么?那该怎么办呢?”

“给小公主增加海产品的食用量,像海带虾米这些,比如纯海带排骨汤,炖好后不要急着放盐,先拿汤煮粥,然后放些碎虾米虾皮紫菜装饰和调味。另外多吃各种豆子和绿叶菜,天气好的时候抱出来多晒晒太阳。对了,豆子煮粥后去皮碾成豆泥,蔬菜打成汁后跟豆泥煮成糊糊,还可以把菜泥和面粉调成一起做成各种味道的面疙瘩汤,都挺不错。”香茹开的都是幼儿补钙餐。

“小公主平常就是吃这些差不多的,娘娘是觉得光这些不经饱,何医婆您还有别的花样么?”路公公觉得香茹的主意没什么特别的,有点情绪了。

“您明天再来一趟,我想几个磨牙的点心方子,让小公主没事吃着玩,也省得粥羹不经饱,一会儿就饿了,更主要的是乳牙的好坏关系到日后换牙,恒牙的好坏又影响着将来老了的牙病问题。”香茹把路公公的表情都看在眼里,轻轻一笑,接着道。

“有这么严重?”

“路公公怕是不知道,牙齿长得不整齐的人,四十岁以后比较容易受牙病的困扰。再说了,小公主女孩子家家的,大了以后要是长得一口歪牙,叫她怎么出去见人?”香茹面带微笑语气恭顺地小小吓唬威胁一下,居然敢怀疑她的专业性。

“哦好好好好,我明天再来,何医婆您受累多想几样,我们都知道您最会做各种点心了。”路公公果然不轻吓,态度马上又软了下来,马屁立刻跟上。

“公公客气了,这是我的本分,明日您再来,我一定给您几个点心方子。”

“好好好好,那我不打扰了,这就告辞,明日再来。”

“好,明日见,公公慢走。”

送走了路公公,香茹把牛奶提回屋去放在窗下,又从怀里抽出个信封,那是给德嫔预备的,既然今天没人来,想必她是不再需要自己的点心方子了,香茹耸耸肩,随手把信封扔进了书桌角落里,转而开始动脑筋回忆各种口味磨牙捧和磨牙饼干的制作方法。

午饭后香茹又是独自一人在厨房里忙活开了,为了制作磨牙棒,香茹把一张油纸做成了临时裱花袋,把面糊装进裱花袋里挤成比手指还细一半的面条,烤熟后的成品仍然不及一根手指粗,正适合小孩子的小手拿着慢慢啃。

想想拿这一样去跟萧妃交差有点太敷衍,香茹又做了牛奶饼干和土豆饼,这土豆饼是用蒸熟的土豆泥和猪肝泥混合而成,非油炸食品。而给六公主的点心则是果仁黄油酥球和花生酱夹心饼干,这饼干又是款要在低温环境下冻上一冻的点心,香茹边做边想念冰箱一百遍。

次日路公公准时来到女医馆,香茹早在门房上等着,两人见面后,香茹给了三个油纸包包好的样品,并一个信封,里面是磨牙棒、牛奶饼干和土豆饼的制作方法。

路公公把纸包都打开来逐一验看之后,收下东西笑眯眯地告辞离去。

两日后,路公公没来,德嫔的手下也没来,只有来喜公公来了,但这次他也是两手空空,见面给了个赏封后紧接着就是一番告罪。

“抱歉抱歉,六公主腻了奶味点心,想换个口味,何姑娘您多受累。”

“哦?六公主怎么突然换口味了?”

“呵呵,昨日已出嫁的长平长公主回宫省亲,探望皇太后,带进来几盒民间的点心孝敬太后,太后作主赏给了皇孙皇孙女们,六公主吃了觉得新鲜,所以就要求换点心了。”来喜详细解释道。

“哦,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六公主饮食又怎么了呢。公主她有说什么要求没?”

“公主这要求可高了,不能和宫里厨子们做的一样,没办法,我们娘娘就着人抄了平时的点心单子给何姑娘参考参考。”来喜边说边掏出信封递给香茹。

香茹把信封拿在手上没有拆看,只继续接着问道:“公主还说了别的没?什么原料都行?”

“嗯,这个倒没说,只说是要新鲜漂亮好吃的,不能跟宫里重样的。”

“行,我知道了,我今日就想想,您明日再来,我一定给您答复。”

“好咧,明日见。”

“明日见,公公慢走。”

第99章

送走了来喜公公,香茹回屋琢磨了一下六公主的新点心,小孩子心性变化就是快,不过倒也好了,不再限定牛奶黄油为原料,点心零食的花样还能更多些,因为她烘焙的本事也就这样了,何况宫里的点心师傅比她更专业,那么多方子在他们手上铁定能变出更多花样,自己这点心师的角色看来即将要谢幕了。

正想着不知道接下来自己又要扮演什么角色,突听有人敲门,香茹开门一看,是值房的轮值丫头,说是昆布送来二皇子的诊籍,要香茹开几个食疗方,人正在值房等着。

香茹不敢怠慢,赶紧随那丫头前往值房。

见着昆布,香茹接过诊籍,一边翻看病历记录,一边听昆布介绍二皇子的情况。

原来二皇子是早产儿,生下来就体弱多病,稍不注意就咳嗽喷嚏流涕发烧,从小就吃药,幼年的时候有几次差点不行,就这么磕磕绊绊地好不容易长到如今八岁上。

适逢这几日天气不稳,忽暖忽冷,下人再怎么小心翼翼地伺候,今早起来还是发现二皇子又开始喷嚏咳嗽,赶紧停学一日,急招了太医进宫问脉,但二皇子却死活不肯吃药,太医觉得二皇子症状不重,于是推荐了香茹,开点食疗方看看效果。

“二皇子从小与药罐子为伍,想必是早就吃厌了药,何姑娘想想办法,看有没有合适的食疗方子。”

“昆布公公,太医怎么会直接跟娘娘推荐我的?”香茹倒不急着开方子,她只对病历上署名的太医名字感到好奇,因为这名字非常陌生,她想不通怎么会有疾医直接推荐自己,她只接触过实习疾医,这些人暂时没有资格进内廷看病。

“哟,何姑娘,这是个小道消息,我只说给您听,听说这位太医就是您当初考试那会儿的阅卷官之一。”昆布以手掩嘴小声道,生怕被人听了去,可其实现在这屋里就他们两人,医婆们早就退避到别的屋里去了。

“哦?当真?!”香茹一下来了精神。

“当不当真就不好说了,只是个小道消息,何姑娘不知道,其实太医院里各位太医对姑娘您是非常看重的,一有机会就会跟上头推荐。姑娘,现在机会来了,您可要好好把握住,二皇子再体弱他也是皇子,能面圣的,您要是在皇上跟前得了青眼将来还不是一生的荣华富贵?”

“二皇子的母妃是曹贵妃娘娘吧,太医一推荐她就点头了?”香茹对皇上不感兴趣,对荣华富贵不感兴趣,她现在只想知道那位曹妃娘娘凭什么就相信了太医的推荐。

“姑娘真是仔细,曹贵妃娘娘能接受太医的推荐,都是因为这些日子以来听说了很多姑娘的事,姑娘给公主做的点心在东西十二宫传遍了,姑娘也知道东西十二宫各有一个共用的大厨房,厨子们学到了点心自然就会做给别的小主子们吃,看到自己孩子的确是喜欢那些可口点心,娘娘们的心里自然也就对姑娘生出了几分信赖。”

“原来是这样,我总算放心了。昆布公公稍等片刻,我这就开方子。”香茹一边准备纸笔心里一边笑开了花,看来自己的点心战术奏效了。

动笔前香茹再次仔细研读了几遍二皇子的今日病历,觉得的确症状不重,用点姜汁小食和酸辣牛肉面给他祛风散寒外加保暖和休息就行了。

昆布在旁边看着香茹写,前面的姜汁小食他还没什么意见,当看到后面居然出现了酸辣牛肉面,昆布诧异得连连怪叫。

“何姑娘何医婆,给皇子吃酸辣牛肉面?没弄错吧?”

“二皇子只是轻微风寒,吃些热辣发汗的食物就行,您觉得还有什么比辣椒和生姜更能发汗的么?”

“不是,我不是这意思,我就是觉得酸辣牛肉面这种食物有点那个…”昆布扭捏着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

“酸辣牛肉面如此庸俗吃食难登皇家饭桌,昆布公公您是这个意思吧?”昆布心里想什么香茹很清楚,皇家规矩多真是没办法。

“我是担心二皇子没吃过这么重口味的,怕他吃了肠胃不适闹肚子可咋办?”昆布的担心也不无道理,宫廷饮食讲究中庸,重口味的饮食很少,没吃过的人一时很难适应。

“口味上的事我想厨子会斟酌的,我还是先写下来,要不要给二皇子吃,让曹贵妃去考虑。”

“要不您再把开方的理由一并写上,也省得有心人瞎想。”

“也行。”香茹听了昆布的建议,在食单的后面跟上了开方理由,然后吹干墨迹,交给了昆布。

“好咧,我这就回去了,何医婆您忙。”昆布把食方折成豆腐块小心地拢进袖子里,行礼告辞。

“公公辛苦,公公慢走。”

下午香茹在厨房里忙活一阵后,端出来一份点心和一份零食,点心是鸡肉糯米卷,零食则是爆米花,想来应该符合六公主要求的好吃好玩漂亮新鲜的条件。

次日香茹轮值,她把昨日做好的点心零食拿到门房上搁着,然后回值房工作,给来看病的病人写调理食方。

到上午老时间,银花来报,香茹出来会客。

来喜公公笑容满面的出现在女医馆大门外,香茹递上两包样品,鸡肉糯米卷过了一晚上是不能吃了,爆米花倒是味道依旧不错,来喜尝了几口颇为惊喜,笑纳下,送上赏封,与同伴一道告辞离去。

来喜尚未走到太医院大门口,就见一名同样打扮的同僚也往女医馆这儿来,停住定睛一看,原来是曹妃娘娘手下的张保公公,对方也看到来喜,停下脚步双方互相见礼,寒暄片刻各自分道扬镳。

张保来到女医馆门口时,香茹刚好已经走过角门进了第二进院子,银花赶紧追出去,把香茹叫了回来。

香茹恭恭敬敬地给张保公公行礼,再询问来意。

张保公公长得很清秀,脸上跟来喜一样,时刻带笑,很是给人以亲切感。

“昨日咱家娘娘得了何医婆您的方子,初时还有些犹豫,在看了后头理由之后,还是嘱咐厨子做了那个酸辣面,二皇子开始几口颇不适应,却没想到越吃越香,吃完一身大汗直呼爽快,换了身干爽衣裳又捂着被子睡了一觉,醒来又吃了一碗姜汁奶豆腐,到晚上就完全没事了,精神也比以往生病吃药时好得多。娘娘大喜,特派咱家打赏何医婆。”张保把一个赏封给了香茹。

“娘娘客气了,香茹谢娘娘赏,为娘娘做事是应该的,二皇子体弱易生病,最近乍暖还寒,还是要注意保暖的好。多喝热水,多注意休息,多在太阳底下活动活动,出身汗,也能多少逼出些聚积在体内的寒气,就会少生病了。二皇子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总是生病关在屋里,想必他也很难过的。”

“是啊,咱们二皇子早产,从小身体不好,稍不当心就生病,小孩子易得的那些病咱们二皇子基本都得过,好几次都以为不行了,想起来就叫人心酸,咱们娘娘为了二皇子天天吃斋念佛,就是希望小皇子能平安长大。”

“别太担心了,二皇子长到这个岁数,最危险的年纪已经过去,等他到十几岁会越来越健康的。”从小体弱多病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发育后免疫系统增强,体质会有所改善,就不会再那么容易生病了。

“谢您吉言,时候不早,咱家就先回去了,日后要是有需要,再来请教何医婆。”

“有劳公公今日辛苦,公公慢走。”

贵妃娘娘居然接受自己建议真给皇子吃酸辣面,倒叫香茹稍感一些意外,她本担心曹贵妃觉得酸辣面难登大雅之堂而不接受。看来后宫氛围比自己想象得要开放很多,只要讲出道理来娘娘就会接受,而不是成天端着什么皇家规范礼仪教训这个不行那个不准。

香茹不由得想到过年时五公主曾因海外进贡水果闹脾气的事,能有海外进贡水果,至少说明这个王朝的国家影响力已经是国际化了,长年在后宫受到政治熏陶的娘娘们多少会受些影响,眼界开阔思想开放大气一些,乐意接受些新鲜的东西,所以才有自己发挥的空间,不然要是照自己的常识,一个刚刚晋级的菜鸟医婆也就够格给低级嫔御提供服务。

香茹拍拍怀里的赏封,志得意满地回值房继续工作,今日还有很多病人等着自己开膳方呢,要抓紧时间工作才行啊。

其实从香茹发现医婆和病人是出卖女医馆八卦的嫌疑对象之后,她就在打一个主意,并且悄无声息的就把这个主意上升到了战术层面。

讨得后宫娘娘欢心助长自己的职业资本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继续巩固自己的专业素养,要是没有病人的话,职业技能生疏,那将来还拿什么资本来开药膳馆?

所以在发现医婆和宫女是出卖女医馆八卦的人之后,香茹就利用了这个先天优势,一边尽心制作点心,一边又尽心为病人服务,给她们开最适合她们的膳方,教她们养生之道。

香茹作为食医,她会给病人开调理膳方,来看过病的宫女都知道,现在又听说了各宫的小主子们喜欢香茹的点心,知道她的厨活是真的好,渐渐开始有宫女专程抽空跑来找香茹,专请她开些养生膳方,说是相信她的厨活,她开的膳方一定很好吃。

香茹统计了一下,提这种要求多半是有一定身份的姑姑,她们有条件把膳方化为食物,不然膳方拿也是白拿。

托她们的福,香茹的职业水准目前得以仍旧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线上,暂时没有生疏的忧虑。

第100章 (上)

冬去春来,转眼就是绿意盎然的季春时节,这几个月香茹的日子一直规律有序,当值时在值房给人写膳方,休息时就在厨房琢磨给公主皇子们的点心,有时也会拿着新做的点心去太医院看望邵太医,把点心给他们尝尝。

托虞妃的福,香茹做点心的本事算是出了名,时不时的会有别的妃嫔派人找她要几个点心方子回去哄孩子,所提的要求出奇的一致——不能拿以前的点心方子凑数。

为了满足娘娘们的要求,香茹真是绞尽脑汁地想各种点心,她再本事也比不过宫里数十年经验的点心师傅,任何一个方子他们都能衍生出好多同类的点心,然后换着口味地做,就像天天都有新点心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