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帝在城楼上也亲自放了一盏天灯,双手合十默默祝祷了两句,带着笑意看天灯飞远。今夜的节目本来要在七夕表演,可兰君落水出了事,不得不中止。他好奇的是,他那位无所不能的女婿,是怎么号令全城百姓的?

蒙昭被毕德升请上城楼,惴惴不安地问:“皇帝陛下召外臣来此,所为何事?”

庆帝不回头,只扶着栏杆问:“这烟火好看吗?”

蒙昭稍稍放了心,回道:“好看,外臣还从未见过这么大规模的烟火表演。请问陛下,今日是贵国的什么节日吗?为何家家户户都在放天灯,还燃放如此美丽盛大的花火?”

“从前并不是什么节日,但今夜之后,或许会变成一个节日。”庆帝回头,高深莫测地看着蒙昭,“这是靖远侯为朕的女儿准备的生辰贺礼。”

蒙昭惊愕道:“如此大手笔?真让人叹为观止。”

庆帝低头看着长街上热闹的人群,声音威严而遥远,“蒙昭,朕之所以要休兵,并不是怕了你赤羽国,而是朕爱这片江山和所有臣民,朕不想用他们脸上的笑容去换几十里的疆土。但朕不好战,并不代表朕软弱可欺,这样的盛事美景,朕拼了命都会去守护。”

蒙昭低下头,隐隐有些心虚。他知道东青国富庶,国力强盛,本就不是好欺侮的。只是他没想到今夜这么盛大的景象,不是民间自动自发的活动,而仅仅是一个侯爷,为了给心爱的妻子送一份礼物。这得花多少钱?得安排多少人?偏偏东青国皇帝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弄得他也不好太过大惊小怪的。

恐怕今夜此事若是传开,周边各国都要畏惧东青国的国力了…不久,他就要带着使臣回国,而太后的筹谋,真的能撼动这个国家吗?

通敌叛国(修)

翌日,兰君醒来的时候,已是下午,而且身处公主府的寝居之中。她的身边照旧是空空如也。

昨天夜里不记得是她比较疯狂,还是王阙比较疯狂,她筋疲力尽地睡过去时,他眼里炙热的光芒还没有褪去。后来的事情,她一点印象都没有了。

她下身有些酸痛,还有冰冰凉凉的感觉。低头看了看胸前,密密麻麻的红痕,顿时脸上燥热难堪。她记得,他脖子胸前都被她咬面目全非,应该不会被人看见吧?那样就丢死人了…

阿青小心翼翼地在屏风外面问道:“公主醒了吗?”

兰君拥着被子应道:“嗯。”

阿青领着一众侍女进来伺候,她手里拿着崭新的衣物坐在床边,看到兰君身上深深浅浅的吻痕,低头笑道:“昨晚…唉,公主可是把侯爷害惨了,险些没法出门。”

兰君不解地看着阿青,阿青忍不住笑道:“早上侯爷把公主抱回来安置,自己在净室里头呆了半天,还把张巍叫进去,但那脖子上青青紫紫的痕迹还是没能去掉,最后居然绑了块方角巾就去兴庆宫了…”

兰君本是万分羞愧,听到最后一句,“噗嗤”笑了出来。她脑海里出现俊美儒雅的王阙,别扭地绑着一个方角巾,走在兴庆宫里备受瞩目的模样。

阿青一边帮兰君换衣服,一边说:“其实不绑方角巾,侯爷今日也必定是万众瞩目。今日府里府外都在说昨夜的天灯和烟火,盛况空前。咱们公主有福气,羡煞了多少人。”

四下婢女连声附和,等兰君穿好衣服跨出门,三七说:“公主知道吗?今早有个地痞去京兆府投案自首,说是他把公主丢入河中的。时间,作案方法说的分毫不差,就是问他动机的时候,他说抓错了人…这会儿李大人已经把他收监了。”

三七看兰君的神色:“李大人派人来问,公主打算怎么处理这个人,可以结案了吗?”

“结案吧,该怎么发落便怎么发落。侯爷那边,只消派个人说真凶抓到了就行。”兰君吩咐道。

三七立刻着人去办,王阙收到消息,只点了点头道:“我知道了。”那人便恭敬地退出去。

王阙又低头审阅各州州试的命题,有人“咚咚咚”地敲门。

“进来。”

章台一把推开门,强忍着怒气,抖着手里的东西:“靖远侯是什么意思?”

王阙看了一眼章台手里的东西,温和地问:“章大人有什么问题吗?”

“国子监是什么地方?是全国的最高学府,为什么要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老人当祭酒?我给你提的那几个人,你全都不满意吗!”章台喘着粗气,显然面前的要不是王阙,他已经把那份文书狠狠砸到对方的脸上。

王阙微微笑道:“我问过太子殿下,殿下没有异议。”

太子监国主政,科举是太子提出来的,他当然没有异议!章台心中怒火滔天,走到书案前,一掌把文书拍在案上:“那国子监放榜说要开放招收平民,也是太子殿下允诺的?”

王阙点了点头:“殿下说先开放十个名额,来年再逐步开放。”

“王阙!”章台的耐心用完了,一字一句地说,“我不管你是靖远侯还是驸马都尉,我才是礼部尚书,你有什么资格更改我的政令,又凭什么越过我私自向太子殿下进言?”

王阙摸了摸下巴,仿佛在认真思考章台的问题,温柔的眉眼里冷光一闪而过:“前几日御史台的人与我说,国子监贿赂案里,被罢职的祭酒家中没有收到全部的涉案银两,甚至有五分之四都不知去向。章大人觉得那些钱去哪里了?”

章台的手下意识地抖了一下,强自镇定道:“我怎么知道?!”心里头却“咚咚咚”地打鼓。他们查到了什么?

“若是着大理寺和刑部去查,没准能查到,但那样就有些难看了。我看青州知府空缺很久了,一直想问问您,想不想去?”王阙摸了摸腰间的玉佩,温柔无害地说,“本来今日您不来找我,谢大人也要找您去吏部谈谈的。人啊,手伸得太长,钱袋又太鼓,总归是太过招摇了。您说是吗?”

章台的身体忍不住发抖,握着拳头就要出去。

“大人千万别去找沈大人商量对策。他的作风一向是弃车保帅,看看前任京兆府尹就知道了。”

章台脸色铁青,只“砰”地一声摔上门。

不过几日,朝议之后,章□□自去了东宫,自请去青州做知府。太子上报给皇帝,皇帝准奏,礼部的最高长官实质上便成了王阙。谢金泠戏称,王阙这叫兵不血刃地□□。但少了章台碍事,礼部很多运作都通畅了起来。

兴庆宫里的礼部官邸,所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正聚在一起议事。各地的选试渐入尾声,最后这一场便是地方上最大规模,也是最重要的州试。州试的前十名,将来京城参加明年的春闱。而第一届科举的头三甲,也在这些人之中。

王阙把各司所有官员的任务都重新分配了一遍,而后温和地问道:“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众人连连摇头,但都精神不济。礼部一直是六部最末,往日里只有逢庆典册封,丧喜之礼,才能稍微起点作用。难得科举荐才这样重要的差事落于礼部头上,官员们自然不敢怠慢有失。但连续几月下来,病的病,累的累,确实都有些吃不消。这些年他们养尊处优,赋闲日久,也早把礼部看成了清水衙门,谁能想到还有咸鱼翻身的一日。

王阙笑了笑:“今夜我备了聘珍楼的宵夜,还请各位同僚不要嫌弃。”

官员们愣了愣,随即喜上眉梢,所有的疲惫仿佛一扫而空。

要知道京中最富盛名的酒楼是醉仙楼,但最好吃最贵的,可是聘珍楼。这聘珍楼的厨子只为达官显贵做菜,一日接待的人绝不超过五十人,厨子的手艺更是叫绝。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只有你说不出来,没有他们做不出来。甚至做得精美绝伦,堪称图画。在座只小部分人偶尔有幸能吃到的,大多数人可都是只闻其名未尝其味。

王阙竟然能叫动聘珍楼专给礼部做宵夜,这人脉和花费…想起七月初八的那场烟火和天灯,众人心底暗叹:到底是百年望族出身,又是云州首富,不是他们这些小门小户可以比的。

“侯爷!”赵周气喘吁吁地跑到礼部门外,大声道,“快!谢大人…侯爷,请您跟小的来!”

王阙跟着赵周往吏部走,赵周一路小跑,时不时回头看王阙有没有跟上。

王阙跟着赵周到了谢金泠的屋子,却看见地上一滩血,而谢金泠倒在血泊旁边。

“叔夜!”王阙上前去抱起谢金泠,质问赵周,“谢大人都这样了,你怎么不去喊太医?!”

赵周抹了抹眼角的泪水,委屈地说:“大人昏迷之前,不准卑职去喊太医,也不准卑职声张。卑职不知道该怎么办,想来想去,只有去找侯爷您。”

谢金泠所为必有他的用心。王阙也不再责怪赵周,而是让赵周帮着把谢金泠扶到榻上。赵周去擦血迹,王阙低头看着谢金泠白纸一样的脸,心中笼罩着一片阴云。

等了许久,谢金泠才缓缓睁开眼睛,视线模糊,他以为是赵周,问道:“我让你把信送去冀州,你送了吗?”说完就要起身,脑中又是一阵晕眩。

“你给我躺着!”王阙推谢金泠的肩膀,谢金泠一愣,看清了眼前的人是王阙,不悦地看了赵周一眼。

“你看他做什么?你身体这样多久了?为什么不肯喊太医?”王阙声音里有薄怒。

“我就是大夫,我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不过染了风寒没好全,有必要惊动太医?”谢金泠讪讪一笑,接着想起什么事,严肃地对王阙说,“玉衡,出事了。”

“出了天大的事你也得先把病养好,我这就让赵周送你回去休息。吏部没了你还不能转了?”王阙起身要去叫赵周,谢金泠却拉住他的袖子,声音嘶哑:“肃州出事了。”

赤羽国的使臣前脚离京,边境便发生了摩擦。一队人马夜袭了肃州下辖的一个村庄,杀死了所有青壮。宋昭文带兵赶到的时候村子已经被一把火烧光了,只留了一个活口,说是来人身上配着弯刀,穿着皮革,自称是赤羽国越泽将军麾下。宋昭文便派部下到越泽所在的象城询问情况。没想到派去的人居然被杀了,只头颅被送了回来。

刚刚议和,赤羽国便故态复萌。为了东青国的威严,宋昭文便出兵象城,没想到越泽拒不承认侵略过边庄,也不承认杀使臣,还说宋昭文故意挑事,双方发生了战斗,宋昭文俘虏了对方的一名将领。

不久,虎踞关失守,赤羽国军似乎熟知虎踞关布防,打得镇守虎踞关的将领毫无反抗之力。没想到,宋昭文的副将便向肃州知府举报,攻打象城的时候,宋昭文私下放走了那名俘虏的将领,恐有通敌叛国之嫌。

宋昭文被肃州知府收监,却半夜里越狱逃跑了。

***

兰君久等王阙未归,浑浑噩噩睡着了。到半夜惊起,房内很安静,只留了一盏灯,外面的更鼓敲了三下。已经这么晚了,阿衡还没回来?

“阿青!”兰君叫了一声。

“是,公主!”阿青本就在值夜,闻言跑进来,“公主有什么吩咐?”

“侯爷呢?为什么还没回来?”

阿青禀报道:“侯爷派人说,今夜回不来了。”

兰君一惊:“他从来没有不归过,难道出了什么事?”

“的确是出事了。”阿青支支吾吾地,“方才来消息,宋府半夜被禁军团团围住。忠勇侯好像叛国了。”

兰君震惊得说不出话,好半晌才问:“怎么会这样?”

阿青把事情始末说了一遍:“三七已经入宋家那边打探消息了,公主先别着急。”

“就算忠勇侯放了一名将领,虎踞关被攻陷,难道就能证明一定是他泄露的军机?宋家的人不会叛国的!”兰君坚定地说。

“公主有所不知,据忠勇侯的副将供称,那被放的将领有可能是赤羽国的靖节皇帝,他要招揽忠勇侯。赤羽国人杀我百姓,斩我特使,有意挑起战争。忠勇侯抓到了皇帝,却没有上报朝廷,一声不吭地把人放了,之后虎踞关就失守。若是他能乖乖回京把事情交代或许也就没事,但他却越狱了!皇上再相信宋家,也不得不看这些事实啊!”

兰君坐立难安,直觉此事是有人陷害宋昭文。赤羽国畏宋昭文犹如虎豹,之前苏星儿那计没有成功,便再生一计,索性安个通敌叛国的罪名,好叫宋昭文翻不了身。

没有了兵符,宋家便犹如一头被拔掉牙齿的猛虎,大厦将倾。

“公主,您还是先休息吧?一切等明日再说。”阿青劝道。

“不,我去宋府,你帮我更衣。”

“现在?!”阿青瞪大眼睛。

人质(修)

宋府被禁军团团包围,府邸里头灯火通明。大堂上,有胆小的婢女抱在一起,缩在墙角低声地哭泣。仆从们四下奔忙,有的猛地撞在一起,双双摔在地上,而后面面相觑。

赵蕴端坐着,面色铁青,横眉怒斥:“哭什么哭!都不要乱!”

下人们听到赵蕴的怒斥,纷纷吓住,不敢再乱哭乱跑。

宋如玥端上茶水给赵蕴:“母亲别着急,已经给二哥送信了。”

“昭文,昭文怎么会做出这么糊涂的事情来啊!”赵蕴抓着胸口的衣襟,痛心疾首地说。宋家的声名,宋清辉一生的清誉,几乎都毁在了这件事上。眼下这危机,她该如何化解?

她毕竟老了,很多事情都力不从心。两个儿子又都远在天边,刚刚打发管家去找的几位大人全无回音,要不就是闭门不见,她打心底里觉得疲惫和无助。但她是宋府的支柱,泰山崩于前,也要色不变。

宋如玥的心情同样沉重,她当锦衣玉食的宋家小姐当了十多年,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祸事。她朝府门的方向看了看,刚才是王殊带兵把宋府包围的,出于职责,王殊不能跟她说话,只给了她一个眼神。那目光里有着急,有关切,却已经无声地安慰了她。

王殊心里的确是着急,但面上不敢表露分毫。他现在为禁军南军指挥使,个人的感情固然重要,但个人的责任也同样重要。

他在宋府门前站岗,望着幽冷的月色,只觉得心里蔓延着无边的黑暗,直到看见一辆马车停住,然后兰君扶着阿青下了马车。

夜色里,火把的映衬下,眼前的女子蒙着层橘色的光晕,美得不可方物,好像襄王梦里的神女,几近幻觉。

“小七,让我进去。”兰君轻声说。

王殊摇了摇头,公事公办地说:“皇上下令,任何人不得进出。”

“我来的匆忙,还来不及请旨。但若父皇怪罪下来,由我一力承担所有的后果。”兰君坚定地说,“宋家只有宣国夫人和宋如玥两个女流,出了这样的事情必定方寸大乱,我只进去说几句话就出来。”

王殊看看左右副将,他们都是禁军当中比较有资格的老人了,这两人双双点了点头。他们知道承欢公主深受帝宠,公主说了会一力承担后果,他们就肯定不会有事。他们都不相信忠勇侯会叛国,因此放公主进去说两句话,应该也不要紧。反而得罪了眼前这位公主,等同于得罪了眼下最炙手可热的靖远侯和王家,没什么好处。

王殊侧身放兰君进去,兰君走过他身边的时候,王殊低下头轻声说:“我担心玥儿。”

兰君给他一个安心的眼神,扶着阿青的手进去了。

赵蕴没有想到兰君会来,连忙起身行礼。

兰君扶起赵蕴,关心地问:“夫人还好吗?事情没有查清楚以前,请稍安勿躁。您可不能倒下去,宋家还得仰仗您。”

赵蕴的嘴唇动了动,好半天才挤出几个字:“宋府被封,公主是怎么进来的?可是皇上准许的?”

兰君摇头,笑道:“父皇不知道。我担心你们有事,自己硬要闯进来的。明天被父皇发现了,最多骂我两句,罚跪或者关禁闭,我都习惯了,不要紧。”

“公主…”赵蕴没有想到在宋家最难的时候,平日里那些依附宋家溜须拍马的人全都不见了踪影,反而是自己百般看不上的承欢公主顶着受罚的风险来看她们,顿时百感交集。

“当然,我们家小七担心如玥,所以放水让我进来。”兰君冲宋如玥眨了眨眼睛,又转向赵蕴,和颜悦色地说,“我们都相信宋家和忠勇侯的忠心。只不过眼下的情形确实对忠勇侯不利,但谢大人跟我家侯爷都会帮着忠勇侯洗脱罪名的。”

“妾身…妾身要如何谢您才好…谢谢您还信任宋家。”赵蕴说着就要跪下去,兰君连忙拉住她:“夫人说哪里的话?宋家是东青国的柱石,国公爷是名垂青史的人物,谁会怀疑宋家的忠心呢?待水落石出之时,宋家定能回复往昔。”

赵蕴眼角有泪,重重地点了点头。她在孤立无援的时候甚至动摇了,会不会昭文真的叛国了,会不会宋家就此一蹶不振。还好,还有人愿意帮宋家,还有人愿意相信宋家。

兰君不敢久留,只坐了一会儿就走了。她从进府开始,一直保持着笑容,跟赵蕴还有宋如玥说话时,神色也是一派轻松,宋府上下看见皇家的公主这样,都安心不少。这证明皇室还是信任宋家的,所以先前的慌乱恐惧都消失了,宋府又恢复了井然有序。

兰君走了之后,宋府的管家请赵蕴到后院无人的角落,把几张银票递给赵蕴:“夫人,公主临走的时候给小的这些。她说,直接给您您肯定不收,这算是她借给我们的。宋府出了这样的事,经济来源肯定被截断,上百口人都要用钱,请您不要推辞。”

赵蕴愣住,颤着手把银票接过来,然后久久没有说话。这个在宋家风光之时,她百般看不上的公主,不仅雪中送炭还如此为宋家着想。时至今日,她不得不承认儿子的眼光,心中也是懊悔不已。她终究是弄丢了一件宝贝,亲手把她送到别人家去了。

东宫里头,彻夜掌灯。杜冠宁来回踱步,一众幕僚都在。秦东明看着杜冠宁的脸色,小心地问:“依太子殿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杜冠宁看向一个幕僚:“张辽,你觉得呢?”

张辽转了转眼珠:“依小的所见,此事绝不简单。忠勇侯出事,肃州军群龙无首,必定要选出新的统帅来…”

杜冠宁嗤笑一声:“整个东青国还有谁比忠勇侯会打战?”

另一个叫魏楚的谋臣说:“但忠勇侯放了靖节皇帝在先,虎踞关紧接着失守,之后他还越狱逃跑。满朝上下都不得不怀疑他变节了啊!”

“不,忠勇侯不会变节的。”杜冠宁坚决地摇了摇头。

八福小跑进来,跪在地上气喘吁吁地禀报:“殿下,赤羽国集结二十万大军向肃州发起进攻。肃州此时没有统帅,犹如空城,皇上紧急任命朱总督为临时兵马大元帅,而卫王殿下为监军,明日便出发!”

众人皆是一怔,杜冠宁跌坐在桌位上:“为什么是父皇直接下的命令?本宫什么都不知道?”

八福垂下头说:“卫王是直接去了龙苍宫请缨…”

杜冠宁冷笑,双手紧握成拳:“好你个卫王!原来在这里等着呢!”

左右皆噤声不敢言语。秦东明心中已经明了了几分,宋家卸了的兵权到了朱轻方手上,跟到了他卫王府有什么区别?卫王此去若是破敌成功,便是立了大功,太子之位势必被动摇。恐怕下一步,他们便要设计陷害太子,彻底把太子从东宫之位上拉下来。

他越想心里越怕,这个节骨眼,却又不敢给太子增加负担。东宫的谋臣虽多,但都是一群阿谀奉上的小人。他想来想去,只有求助谢金泠,于是偷偷地跑到兴庆宫,当值的小吏说谢大人跟靖远侯正在下棋。

下棋?这个时候,居然还有兴致下棋?秦东明跟着小吏到了谢金泠的房间,谢金泠专注于棋盘好像根本没发现他,王阙也只抬头看了他一眼。

谢金泠催促道:“玉衡,到你了。”

王阙执白子,认真思考:“叔夜,你非要这么下么?”

谢金泠点了点头。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你这是赔本的买卖。”王阙落下白子。

“白子已经成合围之势,不破釜沉舟斗一斗,怎么找到突围的缺口?你瞧,我这不是出来了?”谢金泠笑着落下黑子。

秦东明上前观战局,黑子本来是大势已去,但负隅顽抗,硬生生地又撕出一道突破口来。虽然谢金泠跟王阙的哑谜他听不懂,但这盘棋似乎透露着玄机。

“秦长史,我们这盘棋恐怕要杀到天亮呢。”王阙眼睛看着棋盘,温和地说道。

秦东明见谢金泠从始至终没有搭理他的打算,心中已经明了,听到王阙这么说,自然是乖乖告退了。但谢金泠虽然什么都没有对他说,刚才的一番话却似有用意。

“白子已经成合围之势…”说的是卫王要开始对付东宫了?这在提醒他们要早作防范么?“黑子要拼尽全力才能撕开一道口子…”意思就是东宫要以退为进?

王阙见秦东明走了,才轻声叹道:“你虽然不涉党争,私心里还是希望太子能够做皇帝吧?不然不会让秦东明看我们下这盘棋,指点他一二。”

“我们这盘棋说的是宋昭文,跟他们有什么关系…”谢金泠不以为意,“玉衡,我要离京一段时间。京中诸事就劳烦你了。”

王阙一愣:“这是皇上的意思?”

“我得去找忠勇侯,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阙担心地看着他:“可你的身子…”

“不碍事,多吃几服药就好全了。”谢金泠拍了拍肩膀。

王阙叹了口气:“你啊,天生就是劳碌命。那你一路保重,我恐怕没时间去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