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主出没,群臣小心上一章:第 16 章
  • 公主出没,群臣小心下一章:第 18 章

人跟人之间相处的方式有许多种,齐逊之觉得他跟安平殿下大概就适合彼此对掐吧。→_→装病既然是幌子,安平也就不会耽误手头政事,每半个月她都会召见几位心腹询问事情进展,今日当是沈青慧进宫禀报的日子,所以齐逊之只在宫中坐了一会儿便离开了。

之前来得太早,直到此时御花园里树木枝头的层寒霜还未退去,景致显得越发萧条,视线自然也开阔不少,以致于林逸刚走入便见到了坐在一棵松柏下的齐逊之。

细雪纷洒,悉数落在他肩头,那身白袍便显得单薄了许多。如墨青丝铺在肩后,黑白映照,宛若水墨描画出的惊鸿一影。他却毫无所觉,只是仰面看着那棵树,津津有味。

“齐大公子好兴致,闲来无事竟然在此观树。”

齐逊之转头看到是他,笑了一下:“林先生见笑了,在下正准备出宫,只是刚好看到此树,便想起了些往事罢了。”

“哦?”林逸在他身边站定,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那棵松柏:“有何往事?”

“先生有所不知,此树乃是当年安平殿下出生时陛下亲手植栽的,据说是希望殿下能成长为一位历经风雪仍傲然不屈的人物。”

“原来如此。”林逸摸了摸下巴:“若说花草,还真的只有松柏可比拟殿下了。”他垂眼看向齐逊之,忽而诡异地笑了一下:“在下看齐大公子也不是畏缩别扭之人,既然有心,何必遮掩?”

齐逊之愣了一下,不是不明白他的话,而是没想到这话会从他口中说出。“先生慧眼独具,在下也不想在明人面前遮遮藏藏,不过先生也知道殿下的心性。”他叹了口气,又望向那棵树:“于我为情意,于彼为负累,何需提及?”

林逸闻言下意识便道:“既如此,岂不是亏了自己?”

齐逊之失笑:“那也怨不得人,情之一道,谁先动心,谁便输了。更何况,到了在下这个年纪,有些事也该看淡些。”

周遭有片刻的安静,随即林逸笑着摇了摇头,干脆一掀衣摆在他面前席地而坐,形容不羁:“在下痴长齐大公子几岁,于情一道,却还看得不如你通透啊。”

“那先生是怎么看的呢?”

“在下一直以为君子言行坦荡,既有意便该明言,然今日听了你的话,才知晓尊重为何物。”他笑了笑,抬头看着那棵松柏:“实不相瞒,在下入京后心仪一女子久矣,奈何对方顾忌颇多,时常避讳,如今仔细想来,也怪在下不曾在意她心中所想啊。”

“原来先生已经直言了?”

“是啊。”林逸点了点头,却注意到齐逊之语气中一闪而逝的失落。他忽而反应过来,看向他笑道:“齐大公子误会了,在下对殿下只有感激敬重,岂会有觊觎之心?在下钟意的其实是…”他左右看了看,凑近他说了个名字。

齐逊之露出恍然之色,又暗含惊讶,忍不住笑了起来:“真是没想到,先生的眼光还真不错。”

“在下的眼光可比不上齐大公子。”林逸揶揄地看着他,抱起胳膊道:“你今日这番话,怕是第一次对人说起吧?”

齐逊之点头:“不错。”

“在下也是,既然如此,你我也算是朋友了。”

林逸虽豪放不羁,但毕竟在外闯荡久了,看人眼光自然不乏心细。齐逊之情绪从不外露,若非他善于推敲,也难以让他说出这番话来。不过正是这样才让他欣赏,所以称他一声朋友,也是出于真心。

他凑近了些,笑得饶有趣味:“不知齐大公子可否告知一些详情,比如…你是何时输在这情字上的?”

齐逊之挑眉:“不想先生跟圆喜还有一样的喜好。”

“…”林逸抽了抽嘴角,是说他跟圆喜一样八卦么?→_→齐逊之笑着看了一眼远处东宫气势升腾的檐角:“不是不告诉先生,实在是…我也记不清是何时了。”

他一向做事毫无原则,既非君子,更非勇士。只要认为对的,便会去做,也不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养成这性子的原因,大抵也是因为喜欢上了那人。

老实说,是件苦差啊…沈青慧正在寝宫中仔仔细细地将最近的事务一一禀报给安平,后者坐在桌边,一边听一边点头,神情认真。

直到足足过了半个时辰才将近日来的事情梳理完毕,安平皱了皱眉,沉吟道:“似乎有些遗漏,沈爱卿是不是还有什么未禀?”

沈青慧抿了抿唇,迟疑了一瞬才不甘不愿地道:“回禀殿下,还有林逸督造机弩一事,但他近日与微臣有了嫌隙,许多事情不愿知会微臣,只有待他前来亲自禀报殿下了。”

“哦?”安平有些讶异:“林先生何等人物,竟也会与人有嫌隙?”

沈青慧点了点头,脸却蓦地红了起来。

安平仔仔细细看了看她的神情,眼眸轻转,露出笑意:“却不知这嫌隙来源于何处?”

“回殿下的话,微、微臣也不是很清楚…”

“那他为何不愿知会于你了呢?”

沈青慧皱眉,神情懊恼:“他…说了些莫名其妙的话…”

安平托腮,勾着嘴角笑得揶揄:“莫名其妙的话?莫非是挑逗?”

“殿下!”沈青慧吓了一跳,整张脸越发得艳红了。

“哈哈哈——”安平忍不住大笑起来,拍了一下桌子:“好个林逸,本宫将这般重要的密差交给他,他却背着本宫谈情说爱!”

沈青慧年龄虽不小,但何尝被人这般逗弄过,简直欲哭无泪,若不是碍于礼节,只怕已经夺门而逃了。

“好了,不开玩笑了。”安平朝她摆摆手:“你先回去吧,此事我亲自问林逸便是。”

沈青慧连忙告辞欲走,却又被她唤住:“其实本宫觉得林先生也是个不错的人选,沈爱卿不妨考虑一下。”

沈青慧这次是真的夺门而逃了…她前脚刚走,林逸便到了,进门看到安平笑意盎然的模样,有些摸不着头脑:“殿下今日似乎心情很好。”

“是啊,听闻表叔打算替本宫找个表婶,自然高兴。”

林逸拍了一下脑门:“失策,竟然让她先说出来了。”

“怎么,一个打算只为官三年的人,是准备要拐走本宫的左膀右臂不成?”安平故意板着脸瞪他。

“这…”林逸讪笑:“殿下也别这么说嘛,微臣一向随性惯了,难得遇上个合心意的,已然战战兢兢,您就别再吓唬微臣了。”

安平勾着唇看他:“不吓唬你也行,只要你答应将那三年之约延迟,本宫不仅不吓唬你,还会帮你得偿所愿,如何?”

林逸故作惊讶道:“殿下真叫微臣刮目相看,前面说着舍不得那左膀右臂,后面又要把她卖了啊?”

“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哈哈,好!殿下既然如此说了,微臣依了殿下便是。”

“爽快!”安平拍了一下手,收敛了情绪:“那么,谈正事吧…”

二四章

雪后放晴,已近年关。

萧靖披着一件袍子在前庭踱步,管家在一边担忧地看着他,就怕他一个忍不住就冲出门去。

不过他家王爷显然很理智,在大门前转悠了一圈又一圈,也没有出去的打算,反而一脸深思地嘀咕了一句:“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还没到?”

管家松了口气,敢情是在等人啊。嗯?不对啊,王府禁止他人入内,其他人都是小心翼翼从后门进来的,王爷干嘛在大门口等人啊?

疑惑不已的管家又紧张了,王爷今儿好古怪啊…而此时蜀王府大门外,早有人一脸不耐地盯着门额看了半晌。

思考了许久,他终究还是转身离去,窄袖高领的衣裳将其背影衬托的爽利而干练,左手执着的剑又给他增添了几分江湖气息。沿路宅邸的墙头有雪水融化,滴滴答答的落在他的脚下,和着那阵轻快的步伐,莫名的生出几分恣意。

大过年的把人叫来这里委实过分,他还是先去市集逛逛再说。

想到这点,脚步也越发的轻快了…宫中的腊梅开的正俏,安平却无心欣赏。如今边境两军对垒,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时刻。

梁兵主力早已悄悄到达青海国,但是随之而来也有很多问题。

比如青海国的不解——你们打仗,跑我们这儿来干嘛?

比如梁国大臣们的愤怒——殿下你到底想干嘛?你是打仗啊,还是发兵去青海国游山玩水啊?

安平终于从“病中”被扯到了朝堂上,许多年没见到这般热闹的景象了,大臣们就是一锅开水,热烈的沸腾着…焦义德这段时间也忍耐许久了,终于逮到了机会,自然要一抒己见:“殿下,此战我大梁既然决定迎战,为何要发兵前往青海国啊?这样岂不是给对方钻了空子?”

安平阴沉沉地笑:“比起这个,本宫倒是更想知道诸位大人是如何得知这个消息的?”

“…”焦义德无力,殿下你有听老臣说话么?→_→不用他们说,安平也知道消息肯定是萧靖送出去的,他担忧战事不假,但是指望用大臣来逼她就范还是算了吧。她又不是第一次被大臣质疑,早就习惯了。

安平一脸悠闲地翻了翻面前的奏折:“诸位大人说完就回去吧,本宫已有计较。”

周贤达摸着胡须蹙了蹙眉,难得第一次对安平提出了意见:“殿下,您真的不要再考虑一下?”

首辅一开口,大臣们便都安静下来,纷纷将视线投向安平,等着她的反应。

安平很清楚现在的状况,连一向观望的周贤达都表了态,众人对自己的积怨怕是已经到了顶点。此战也许会成为关键,前进一步则事半功倍,后退一步则有可能万劫不复。

她推开面前的折子,细细地将近期战报里的信息理了一遍,抬眼看向众人,第一次脸上露出凝重之色:“本宫知晓诸位大人爱国忠心,然本宫说已有计较并非敷衍,消息已然泄漏,此事不宜再做纠缠,本宫在此保证,出了任何事,由本宫一力承担!”

众人尽皆愣住,谁也没想到事情竟弄得如此地步,这个样子简直跟逼宫差不多了啊。一旦意识到这点,诸位大人是怎么也待不下去了,连忙点头应承,纷纷告辞离去…身为三孤的刘绪和齐逊之难得同时到场,此时也都没有急着离开。刚才安平做出保证时,刘绪几次想帮她说句话,可是这样的情况下,竟然完全不知该从何说起。

三人大眼看小眼了一阵,齐逊之忽然口中啧了一声,抚掌感叹道:“殿下好气魄,微臣敬仰的不行,得赶快回去裱画贡拜才行。”

说完这话,他竟真的行礼告退,仿佛完全不在意刚才殿中发生的事情。

刘绪诧异地看了一眼他的背影,再转过头来,只见安平笑着对他摆了摆手:“回去吧庆之,没事。”

就算是赌,她岂会毫无顾忌地赌?风险不是没有,但至少目前一切都还在掌控之中。

原本刘绪是在替她担心,可是一下子被她挑明又觉得不自然,随便吱唔了个借口便告辞离去,脚步迈的飞快。

安平忍不住低笑,这害羞的毛病还不知道何时才能改掉啊…前线战事很快便出现转机。

与安平所想竟然毫无二致,最后果然是在青海国边境撞上了西戎军队。

赵老将军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了,当初追随摄政王与西戎也交手过许多次,但是这一战却尤为辛苦。他老人家在好不容易阻截了西戎军后,摇头感叹,这世上行事诡谲的可不止他家安平殿下一人啊…不过狡诈多变的西戎王金珏也很吃惊,他很早就计划了擒王之策,只要抓住在青海国休养的崇德皇帝,割地要钱那都是信手拈来的事情。消息本来就得来不易,这一战他也是抱了必胜之心,哪知军队刚到青海国境内,就遇上了人数众多的梁军。

仿佛早就等候在此,对方简直是以逸待劳。而青海国的士兵一见他们自然是立即与梁军合到了一起,瞬间已对西戎形成夹击之势。

能推测出他的意图还不算什么,难得是有胆量放手一搏。一向看不惯青海女儿国的西戎王头一次对女子生出敬佩。

不过这不代表他会认输,既然计划败露,那便正面交锋好了。

只可惜,赵老将军也不好惹啊…安平收到消息后,恰逢除夕将至,宫中喜庆一片,心情自然大好。萧靖已经很久没有闹腾了,萧竛也出奇的安静,诸位大臣更是本分,自从前线战报传来,便没有了之前的气焰。

周贤达与刘珂、齐简围坐在一起饮茶,望着窗外枝头残雪感叹:“想必朝中这下要对殿下改观不少了。”

齐简点头:“没错,此时对殿下来说是个好时机啊。”

只有刘珂表示担忧,饮了口茶后摇了摇头:“好时机?殿下只要不做什么离奇的举动就谢天谢地了。”

话音一落,周贤达与齐简齐齐扭头看向他,然后彼此对视一眼,深沉地点头:“忽然觉得朝卿的话好有道理啊…”

事实证明刘珂的确有先见之明,很快安平便做了个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决定。

西戎军前面计划败露,后面自然来势凶猛。起初两方各有损伤,但赵老将军很快就摸清了周围的地形,沿袭以前作战之法,又改进了一些战术,与青海**队配合,终于大获全胜。

这一战行动迅捷,大快人心,重挫西戎主力,一时半会儿对方恐怕很难恢复元气。对此朝中自然赞誉一片,而作为这一仗最成功的幕后谋划者,正如周贤达所言,安平的确在大臣心目中的形象大为改观。

可是,树立了新形象的安平殿下做了个很奇怪的举动,她明令要求赵老将军继续将重兵留在青海国内,完全没有撤兵的意思。

原先大臣们推测是出于威慑西戎的目的,可是等西戎派遣的和谈使臣都已踏上赶来大梁的途中,她也仍旧没有撤兵的意思,于是这下连青海国都慌了。

这这这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而面对猜测不断的朝堂,安平照样什么都不说,除去抽空给母亲写了封信,每日该干嘛干嘛。

除夕当日,宫中设宴,群臣尽欢。因为与西戎一战耗费颇多,所以宴会很是节俭,不过也因为这点,安平在朝臣心中的形象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夜幕降临不久宴会便结束了。安平换下繁重的礼服,着了往日的月白深衣,系了件大氅便出了宫。

手中提着的是上好的佳酿,她没带圆喜,由侍卫护送着到了地点,吩咐众人在外等候,便径自去拍面前的大门。

朱红大门开启,院内有些清冷,然而在进入不久后就察觉到了热闹。

明明还是寒冬深夜,面前却有四名男子围坐在花园内,身下是席地而放的软垫,当中燃了一丛火,好似行军打仗时露营一般。

听到脚步声,几人纷纷停止交谈,纷纷转头看来,继而愣住。

萧靖最先反应过来,戏谑地笑道:“殿下这是怕微臣无人相伴呢,还特地来陪微臣守岁?”

“是啊,担心皇叔一人过年太过寂寞,便过来瞧瞧,不曾想见到这么多熟人。”

安平勾着唇,视线从他身上缓缓流连过去,稍带不安的刘绪,自在悠然的齐逊之,不羁狂放的林逸,这三人竟会在此出现,难怪在宫中没有见到。

几人纷纷起身见礼,齐逊之顺便作了解释:“先前半路遇见庆之,便跟着过来了,后来又遇见了林先生,也就顺便一起,说起来也是巧合,不想还能在此遇见殿下。”

管家拿着软垫过来要给安平安排位置,却又犹豫着是不是该换个暖和的地方。安平随手接过软垫坐下:“原来如此,本宫这里有好酒,诸位公子可要尝尝?”

萧靖不冷不热地回了句:“那就谢过殿下了。”

“唉,可惜啊,还以为今日能与另一位叔叔好好欢饮一番呢,不想却没见到。”安平转头看向萧靖,笑意盎然:“皇叔不是去请人了么?怎么,这么久还没到?”

萧靖眯了眯眼:“殿下说的是哪位?”

“明知故问么?”安平挑了挑眉,火光下的脸怎么看怎么阴险:“摄政王世子入京了,皇叔想瞒着本宫不成?”

二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