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博文出列,跪在陈淳静退后一步说:“臣领旨。”

声音完全没有起伏,低着的头也没有看不到表情。

陈淳静想着他微微一笑的样子,也不由得笑了:不管他是愿意还是不愿意,他们的命运从此以后就在一起了。

陈景成慈爱的招招手,说:“来,静儿和齐爱卿都过来。”

陈淳静已经能够感受到陈淳珠盖罩下的令人后背生冷的眼光,她在两边全副铠甲的士兵冰冷的眼中,一步一步的走上台阶,走到皇帝身边。

齐博文随后也站在了皇帝身边。

陈景成一手拉着一个,说:“齐爱卿,朕要先说清楚,静儿还小,至少要十六岁朕才会让她嫁人。不过,既然朕已经指婚,你就是静儿的驸马,你要是有半点对不起静儿的地方,朕绝不饶你!”

“臣遵旨!”齐博文跪下叩首。

“哈哈,好,那朕就放心了!”陈景成扶起齐博文。

谢紫虽然脸上没有表情,但是心里早就翻腾起来:前几天探皇帝的口风,他还说王意乐不错,本来以为铁板钉钉的了,谁知竟然突然变化了。

齐博文虽然不错,可是齐家和谢家已经在挣世家第一了,帝国现在这个状态又这么让人担心,静儿嫁过去会怎么样,完全预料不到。到底为什么皇帝会改变主意了呢?而且她总觉得今天皇宫戒备森严了许多,当然人数没有多,但是生面孔占大多数。

不过她很快就知道了。

陈淳珠眼睛都快绿了 ,盖头又不能完全挡光,人影还是能看到了。气煞她了,今天明明是她的婚礼,怎么就陈淳静出了风头呢?

于是她娇滴滴的说:“父皇,儿臣今天就要嫁人了,父皇肯定会忘记儿臣!”

“哈哈,珠儿这是吃妹妹的醋了,怎么,你嫁人了就不是朕的公主了吗?现在想着父皇,那就好好和郑爱琴琴瑟和鸣,明年给朕添个外甥。”

“父皇!”陈淳珠故意害羞的低下头,心里却一阵暗恨:今天真是丢大人了!不知道父皇吃错什么药?怎么突然就对陈淳静好了

郑嘉起随后说:“皇上放心,臣绝对不会辜负公主的。公主这样说也是羡慕安康公主能够亲近皇上。”

“哦,郑爱卿这是说朕不亲近珠儿吗?”

“臣不敢,请皇上责罚!”

“好,郑家的人都上前,跪下听旨!”陈景成严肃的说。

郑嘉起立即磕了一个头,说:“皇上恕罪。都是微臣一个人的错,与其他的郑家人无关。”

即使看不见,陈淳珠也敏感的感觉到气氛有些不对劲,怎么她父皇说生气就生气?驸马向着她不好吗?并且她父皇也不是一个小气的人啊,至少在重大场合的情况下,绝对会维护皇家的面子的。那就是出了大事??

她已经感觉到嘴里有些苦涩:对皇帝来说,还有什么大事会比面子更重要呢?那就是命!

陈景成冷笑说:“朕只是叫郑家人上前听旨意,怎么你们想抗旨吗?”

郑宏发忙上前跪下,说:“臣遵旨!”

其他郑家人面面相觑之后只好忐忑的上前跪着。

陈景成看着下面跪的郑家人,冷笑道:“就这么些人?朕明明叫郑家全族过来参加朕的固国明公主的婚礼?怎么,瞧不起朕”

“请皇上恕罪,这是有缘由的。”郑宏发不慌不忙的叩了一个头,说:“郑家接到圣旨,那是万分荣幸和惶恐,这是皇上对郑家的恩典。郑家全家一百二十七口人来了一百二十个,其余七个,一个是微臣的老母亲,已经年届六十,身体虚弱,早也卧床多年,微臣想着皇上以孝治国,于是就不愿意老母亲奔波劳累;两个是微臣的兄弟,由于在战场上受伤,腿脚不便;两个是臣的寡嫂,还在为臣的两个兄弟守孝,不能参加婚礼;还有两个幼子,伤风多天,还在家中调养。”

“哦,可是下跪的也没有一百二十人!”

“臣不知,其他人的确都已经到了。”

陈景成眼睛箭一眼的射向郑宏发,这个人是他一手提拔的,由于世家势大,势必需要提一些新兴的家族上来。郑家一门武将,许多都是守着帝国的边疆。可惜人心不足蛇吞象。

想到这里,冷笑一声,说:“宣旨!”

接着就是重重的宫门关闭的声音,人群顿时有些骚动。

刘保生拿出圣旨,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郑家大逆不道,意欲篡位谋权,天地同诛,灭九族,满门抄斩。钦此。”

郑宏发一听完,爬着向前几步,哭着说:“皇上,微臣冤枉啊!微臣对皇上忠心耿耿,日月可鉴,臣绝对不敢背叛皇上啊!”

“不敢?好一个不敢,你看看从你郑家搜出来的是什么?”陈景成一挥手,一群人出来将一个黄色的东西扔出来了,竟然是龙袍!

郑宏发看了一眼,斩钉截铁的说:“臣绝对不敢做这些大逆不道的事情,请皇上明鉴,一定是有人栽赃嫁祸。”

“哦,龙袍是有人栽赃嫁祸,那么人呢?企图暗杀朕的你郑家的人也不是在证据?”

他刚说完,一个人被推了出来。赫然是刚刚那个消失的郑家的小儿子。

陈景成指着他,说:“瞧瞧,这个人刚刚竟然在朕的寝宫偷偷的放毒烟!”

“皇上,皇上,冤枉啊,那个是臣在如厕的时候捡的,臣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郑家的小儿子突然大叫。

陈景成冷笑道:“真是巧如舌簧,朕去郑家请你那几个人,可没有见到你所说的两个小孙子,郑家的下人可是说你那两个最器重的孙子早在半年前就先后离开京城了。”

“臣冤枉,臣这两个孙子就是因为病种,才送出京城希望能够治疗。”郑宏发大叫。

“狡辩,刚刚朕问你,你为什么不回答?分明是心虚,有意隐瞒!来人,将郑家所有的人收压,并将已经出逃的郑家其余人全部捉拿归案!”

“皇上,请明辨,臣冤枉!”郑宏发面对完全陌生的兵丁,才知道事情有了变化,于是趁机对着后面的人使了一个眼色。

其余来参加的大臣官员和皇亲国戚看到这个情景,谁都不敢出声,甚至还要控制自己的呼吸。

陈淳静则是觉得心脏都要跳出来了:尼玛,这样的大场面,她哪里见过?这么多人,看皇帝冰冷的眼神,族诛啊!还有可能是诛九族!她知道郑家有问题,可是真的是准备就在婚礼上起义?额,谋反吗?是皇帝技高一筹,提前发现吗?

她看向郑嘉起,发现他低着头,好像这一切与他无关一样。

这时感觉到袖子被人拉了一下,就听到齐博文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别怕!”

她一下子平静了,此刻身边的这个人竟然让她有了安全感!偏过头,恰好撞见了他满是星辰的眼睛:那么温暖,那么可靠!

虽然也许是错觉,但此刻她还是下定决心:要是齐博文愿意和她试一试,她也愿意再相信一回。

第55章 叛变

郑家一干人被一群兵丁围了起来,大臣中有人伸出脚想出头,接触到兵丁冰冷满眼杀气的眼神之后,又退缩了。

郑家人一个个不是大喊就是大哭,半大的小孩子甚至还有想冲出包围的,场面一下子混乱起来。

陈淳珠早就离得远远的了,她父皇看起来根本就是想杀了郑家满门,反正今天她是面子里子都没有了,她这是什么运气啊?!父皇到底在做什么?既然郑家造反,为什么不早点捉拿他们?非要在她的婚礼上?传出去,指不定还有人说她克夫呢!关键是她现在已经昭告天下的郑家妻了。

越想越急,却也不敢动半分。这是谋反,只要牵扯到谋反,亲情血缘都可以抛掉,更加不要说还没有圆房的驸马了。

这是变故凸起,突然从侧面冲出来一群黑衣人,见人就杀,并且直接冲向了皇帝的方向。然后再一群,再一群,四面八方都是涌出来的人。

包围郑家的人兵丁也和他们交上手,郑宏发大手一指,悲愤的说:“皇上,老臣自认为对您,对陈国绝无二心,可是您竟然从几年前就开始对付郑家,郑家有多少人战死疆场,您知道吗?是二百五十五个人,都是郑家的好儿郎,可是您竟然凭借莫须有的罪名,就要诛郑家满门,皇上,您这样如何让人为您效力?”

“哼,还在狡辩!朕需要的对朕忠心耿耿的人,至死都不会背叛,可是你瞧瞧这些人,这些人难道是无缘无故的就冒出来的吗?这就是朕将皇宫安全交给你的结果?”

“皇上,这都是你逼的。”郑宏发不再废话,大声的说:“儿郎们,为了郑家不绝后,冲去杀掉狗皇帝!”

于是开始了混战。

皇帝被刘保生护着退到了宫殿里面,并用重兵把守。

陈淳静一看皇帝有重兵把守,而一个个较弱的妃嫔们都慌乱的跟在旁边,可是很明显这些人不在重兵保护的范围。谢紫反而被挤到了外面。

她快速的走到了谢紫的面前,对着刚刚跑过来的初七和初八说:“以母后为主!”

谢紫皱皱眉头,说:“自然是以公主为主!”

陈淳静拉着她有些颤抖的手,深吸一口气,心跳渐渐平静下来,说:“母后,放心,我们都会没有事情的。”

齐博文也跟着过来,站在她们面前,说:“殿下,快和娘娘去皇上那边,这边臣盯着。”

陈淳静回头看着人山人海还有鼻涕泪齐飞,叹了口气,说:“就这样吧!”

这时一个小太监挤过来说:“皇后娘娘,安康公主殿下,快和奴才过去,皇上口谕让娘娘和殿下过去!”

谢紫看了一下远远的只能看到头发的皇帝,点点头,拉着陈淳静的手,说:“前面带路。”

她们一路上穿过哭泣的妃嫔和宫女,终于来到了皇帝的面前。

陈景成对她们点点头,说:“跟着朕,不要乱跑!”然后眼睛眨也不眨的盯着外面的战况,蜂拥而来的御林军和侍卫们和郑家已经战斗在一起了。

陈淳静看着外头的齐博文和被御林军的头领说了什么,然后迅速的外围能够逃离的官员都被赶进了偏殿。

越来越多的兵丁加入了战斗。

郑宏发一看皇帝很明显是早有准备,于是对着身边的郑嘉起,说:“我儿,你看,狗皇帝早就在算计我们呢?皇宫怎么会一下子多出这么多的兵呢?要不然明明金口玉言说让你选择夫人,结果呢?”

郑嘉起沉默不语,只是远远的看着那个淹没在人群中小小身影,即使那么多人,他还是一下子就找到她。

他父亲的野心他一直知道,可是他却不敢苟同,皇上能从众人皇子中继承皇位,本身就不是庸才。可是由于世家过于强大,帝国也渐渐走下坡路,皇上自己也太执着于某一个目的,而忽略了主要问题。

所以帝国看起来已经摇摇欲坠了。他父亲就起了心思。

准备了这么久,就是想趁着他大婚的时候,浑水摸鱼,结果却被反将一军。他其实不太赞同起义,皇上虽然不得民心也不得世家喜欢,可是世家就不见得喜欢郑家。

可是郑家本就是他家,郑家有事,他也逃脱不了,而且他父亲说只有郑家得到了天下,静儿才有可能是她的。

再次看向皇上指婚的那个男子,无论任何人来说,齐博文都是一个优秀的人!而且看着现在御林军在拼命,可见皇上指婚这招,世家是接受了,也妥协了,至少齐家妥协了,站在了陈家这一边。那么她真的就和他没有关系了吗

他的书童踢飞了攻过来的兵丁,大声的说:“少爷,你还在做什么?老爷他们都危急了,您还站着不动。您不动,能改变结果吗?能够得到您想要的吗?”

郑嘉起如梦初醒,是啊,他横竖都是死,还不如拼一把,要是他们赢了,无论她是什么身份,她都是他的;要是输了,也好,就不会思念,不会伤心了!

于是随手捡起一把刀子,砍了几个兵丁,拉着郑宏发,说:“父亲,计划得改变,我们必须冲出皇宫,保存实力!”

“好,听我儿的。”郑宏发早就满脸鲜血了,他还是小看了皇帝和世家。原本以为世家对皇帝不满已久,除了谢家,其他的人应该会袖手旁观,可是那些人敷衍了!齐家的小儿子竟然带着御林军对抗他们!

郑嘉起长期在战场上,一旦激起了勇气,自然是锐不可当,而他的态度也带动了其他的人的奋勇,为了活下去,所有的人都是不要命的打发。而郑家偷运进来的军队,也更加勇猛。

皇帝一看,这样下去,郑家要逃脱了,忙喊:“齐爱卿,加派人手,务必不能留后患。”

齐博文抱拳点点头,回头对墨书,说:“宫外可联系好了?”

墨书拿着刀虎视眈眈的盯着想要冲过来的叛军,说:“和大少爷联系好了,大少爷已经在城外了,郑家绝对逃脱不了。”

作为齐家世代的家奴,墨书其实不太理解为什么齐家要支持皇家,他们狗咬狗不是更好?可是主家有命,他是绝对不会犯傻反驳的。他只需要跟着主子就好了。

齐博文点点头,说:“那就好,一会打开宫门,放一部分人出去,分散一下兵力,我们这边损失太严重了。”

“是,大人。”

战斗已经进行了白热化,连外围的妃嫔都受伤了。

郑家人一部分向外冲,一部人死命的像皇帝方向冲去,希望能够牵引一部分兵力。

郑嘉起回头看着那一部分族人,对着郑宏发说:“父亲,你们先走,我去就二叔。”

郑宏发一把拉着他,阴冷的说:“你救你二叔是假,想趁机把安康公主带走是真吧?你不要命了,看看她周围有多少人?要想得到她,你最先要的就是保住你的命,命都没有了,还能做什么呢?你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她在别的男人怀里,快走!你小叔在城外接应我们。”

看着越来越多的兵丁涌了过来,看着越来越小的人影,他一咬唇,狠狠的砍向前面,心里发誓:他郑嘉起会回来的!

这场叛乱让皇宫血流成河,光清理都用了大半夜。天亮以后,皇宫又恢复了往日的情景,昨日的一切好像就是一场梦。

可是皇帝却不会忘记有人想要他的命,想要他的王朝!一日不灭,她寝食难安。

陈景成看着朝下低头的臣子,大发雷霆:“你们拿着朝廷的俸禄,竟然让想要朕命的叛贼逃脱了!”

“臣有罪,请皇上责罚!”所有的大臣都跪下来请罪。

齐博远和齐博文重重的叩首,说:“都是臣的错,请皇上责罚!”

皇帝看着齐家的兄弟俩,面色好了点,说:“两位爱卿何错之有?两位爱卿都是没有让一个叛军逃脱,并护卫了朕的安全,你们俩是有功之臣,朕还要重重有赏!”说完话锋一转,说:“朕要责罚那些办事不力的人。来人,姜均和执行不利,夺取其京城大营守军监军之职,押入大牢,随后刑部尚书跟进审理。”

“皇上,皇上,臣冤枉啊!”侍卫将姜均和拖出去的时候,他口里一直喊着。

刑部尚书苦笑的出列,说:“臣遵旨!”

“宣旨!”陈景成对着刘保生说。

这次皇帝真是大发雷霆,并迅速的将京城周边的军队将领换了一半,同时也嘉奖了这次英勇的军士。

总之这次事件,齐家貌似是最大的受益者,几乎已经和谢家齐驱并进了。而姜家则是陆续的被夺取了军队的职务,实力大降。而皇帝也成功的将自己的人很多安插到了重要位置。

而与此同时齐家却并不平静。

第56章 巧合?

齐家。

齐睿中看着眼前两个优秀的儿子,叹了口气说:“齐家现在正在风口浪尖上啊!”

齐博远拱手抱拳,说:“父亲,没有这件事情,齐家已经引起那位的注意了。这次皇上指名要齐家参加平叛,就是要齐家和姜家对上。”

齐睿中点点头,说:“谢家现在残了,自然是齐家首当其中。皇上手里应该还有后招,要是咱们齐家这次不遵皇上旨意,恐怕现在齐家也会被算计其中。尤其是远儿,恐怕没有这么快被召回。算了,我们这次参与其中主要是让远儿回来,也算得到目的了。”

齐博远点点头,说:“一切听父亲的安排。”

因为他是齐家的继承人,在成年后就被皇帝直接派往边疆,经历了多次战争,差点连命都没有了。男子汉大丈夫,马革裹身自是痛快,可是他也不愿意被皇族算计丢了性命,并让父母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哀,还要妻子稚子承受失去丈夫和父亲的痛苦。

从小他就知道他以后要担负着齐家,是齐家正宗的继承人,这是他的责任,他绝对不会逃避。虽然二弟很优秀,但是齐家是他的。还好,这些年二弟是一如既往的聪明,他真的不想走到兄弟反目的地步,他会走得更高,这是他对她的承诺。他会证明的。

这次回来了,他绝对不能再离开齐家了。二弟长大了,尤其是他竟然还娶了护国公主,光弟媳的身份都比齐府其他的身份高,难保不会生出其他的心思!还好,护国公主是有单独的公主府的,恐怕公主也不会经常回齐家主宅的。

对二弟的识相,他会记住,等成事后,他会好好补偿他的。

至于其他的堂弟和叔叔们的各怀心思也不容小觑,但是又不能太过,否则齐家没有人帮他,他也无人可用,外人总不如自己人好用。

但是在边疆,没有皇命他也回不来,还好,皇帝亲手提拔的野心不小,并且还敢算计齐家,要是不拿他们当踏脚石实在太对不起他们的自以为是。世家存了几百年了,根深叶茂,怎么可能就被他们一言两语就拿捏住呢?哼。

对症下药,就是郑家狗急跳墙了,皇帝不亏是皇帝,陈家统治大陆这么多年,果然有不为人知的实力,可惜这次竟然只露出了一小部分。不过不急,皇帝也没有几年寿命了,皇子们一个个不成器,总能找到机会的。

想到这里,他转头对着齐博文,说:“二弟,以前母亲不是在信里提过,说定的策国昭公主吗?”陈淳妍据说名声比陈淳静好多了,并且品级低,田家比谢家简单,以后有什么事情,也好办。母亲不清楚,父亲和二弟也不清楚吗?

“大哥,”齐博文抬起头,眼睛泛着星光,微微一笑,说:“父亲母亲都觉得安康公主比昭公主适合我,并且安康她很单纯,婚后,我带她和三叔去云游,请大哥放心。”

齐博远眼神犀利的盯着他,不悦的说:“二弟,你这是什么话?我们大事未成,你怎么能离开?还是觉得我这个大哥做得不好?”离开也不是什么大事,但是绝对不能拖累他。

齐博文表情都没有变,继续笑着扶着齐博远的肩膀,拉着他坐下,说:“大哥,大哥,不要误会,快坐下,小弟给你倒茶,你消消气。听我慢慢说,这件事情我和父亲母亲、叔爷爷都说过了。您也知道,我只喜欢看书,别的什么也不懂,想帮您和父亲,也帮不上忙,还不如去找三叔,多和三叔学学,三叔可还有好多没有教我,而我的问题也没有人能解决。真是一刻也呆不住,大哥是好大哥,大哥的荣耀也是我的荣耀。我只盼能和三叔一样,做个博士就好了。”说完露出一副向往的神情,看着齐博远半信半疑,无奈的说:“大哥,不相信我,总该相信父亲吧?”大哥的疑心这么多年还是没有变。

说到这里,齐博远哪里肯让齐睿中对他产生不满,老人家自然是希望枝繁叶茂,尤其是兄弟齐心。但他绝不能担容不下亲弟弟的罪名,否则他以后怎么让齐家人服他?博文走了,还是齐家人,尤其要是齐家出了两个博士,绝对是有益无害的。况且即使走了,齐家的信使遍布大陆,有什么事情还是可以让他做军师的。

于是他忙说:“哪里不相信你?我只是希望我们兄弟能够并肩作战,共同让齐家光宗耀祖,尤其是二弟你的聪明可是人尽皆知的。”

说实在的话,他有的时候真的很嫉妒这个二弟,虽然在外人面前,可能只是绝对他只是有些聪明罢了,但是看着他长大的他怎么会不知道他的底细?要不是他的良心牵绊着他,同父同母,也许他早就要发狂了!

他绝对不能输,他绝对会让欺负他的人好看,让那些尸位素餐只知道享乐的陈家人看看,大陆会在他的手里变成第一,那些蛮夷都会俯首称臣。

齐博文懒洋洋的坐下,拖着下巴,说:“可是大哥,我只喜欢书,里面才是我想要的世界。齐家有父亲、大哥和各位叔叔伯伯一定会如愿的。”

帝国早就被掏空了,现在的繁华只会让它的回光返照了。不光是齐家,还有别家也是蠢蠢欲动,马上帝国就不平静了。

如今的平帝眼光短浅,多疑、小心眼,还好大喜功,自欺欺人。不知道有多少终于皇室的忠良被他错杀,无数老百姓流离失所,他却还在利用女子来达到目的,且不说目的能不能达成,就拼着几个女子,能扳倒世家?做梦吧!

可是这样一个不靠谱的帝王,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女儿呢?想起那个午后暖人心脾的笑容、水盈盈的大眼,他的笑意更深了。

齐睿中摆摆手,说:“远儿,你又不是不知道文儿,他成天就知道看书,都是小的时候让你三叔带坏了!”

文儿的聪明他原本是异常高兴,可是在察觉到远儿严重的阴霾之后,他决定还是将文儿交给三弟。远儿是他的嫡子,是他寄予厚望的继承人,而文儿是他喜欢的小儿子,他不希望他们兄弟于墙。尤其是她出现之后,他更是坚信,文儿和远儿还是隔开比较好。

所以这次他才决定让远儿尚主,有了独立的公主府,他们兄弟俩见面的机会不多,等婚后,他们夫妻俩愿意出去就出去。并且他也有私心,即使失败,他齐家至少还可以保住血脉。当然这点心思,他是绝对不会告诉齐博远的。

齐博远一听齐睿中这么说,就知道他是同意。他心里高兴,面上还是皱着眉头,说:“二弟喜欢书,等以后大哥将大陆所有的书都找来给你就是了。何必一定要去找三叔?”

齐博文也不反驳,只是说:“大哥,还早着呢,到时候再说,我成亲估计得好长时间呢,皇上看样子不想安康早点出嫁。”

想着她竟然还要被皇帝利用,他就心里一阵不舒服?得想个办法,早点娶到她就好。远离这个是非之地。

齐博远嘲笑他,说:“二弟,想媳妇了!看来你很满意这位护国安康公主啊!额,我说错了,应该是很满意很满意吧!”

父亲竟然同意了二弟出去,那就是二弟绝对不在选择之类。只要出去几年,他有自信齐家完全是他的。

并且看样子他对这位安康公主很倾心,他就更加开心。

这样一想,心里放心了一大半,也有心情开玩笑了。

潜意识里面,齐博远不认为他是会输的。

齐博文装傻:“殿下是皇上指婚的,我自然是满意的。”他调动了齐家的人手,是绝对不会瞒过大哥的眼睛,反正父亲也同意的,现在可是齐家是父亲掌家,他还是有些权力的。

齐睿中看着兄弟俩气氛融洽了,也是高兴,尽管他也明白两兄弟也许心里还是有隔阂的,但是他们都大了,他也管不了,尤其是这个关键时刻多事之秋。

于是也跟着打趣齐博文,说:“哦,那是谁主动请缨要求去带御林军?是谁要求暗线务必保护好安康公主?又是谁故意引导田家和姜家认为王家是昭公主最好的人选?哦,对了,还有谁借着编书的便利用前朝外戚陶家来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