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无眠,从齐王府的阁台眺望,透过淅沥的雨帘,姬恪能看见宫城的一角,翘起的檐角重叠而起,烟雨朦胧。

就连眼帘似乎也被滂沱的水汽浸染,朦胧不清。

恍惚时,姬恪想起了自己的童年,纷乱的记忆似乎氤氲缠结,穿梭过层层意念,铺泻而下。

十多年前。

金碧辉煌的宫殿,成群蜿蜒耸立的建筑,深幽的回廊里竟是悄无声息,宫人们恭敬的沿着宽阔的广道循矩而行,只余下曲裾深衣自地面拂过的沙沙声,骄阳下奢华的一切是那样华丽诱人却又隐缠着一缕说不出的凄哀。

那是姬恪最初的记忆。

他生在宫中,长在宫中,十一岁以前他的一切都被北周皇宫烙下深深印记。

他记得从母妃居住的霜华殿到父皇的寝宫一共要走一百二十七级台阶,路过三座宫殿,绕过七个回廊,就算是用跑的,这么一长段路他也要走上半个时辰,而父皇却时常来看母妃,会赏赐母妃漂亮的衣裳和精致的首饰,也会指点他的功课。

那么远的路,父皇走过来一定很辛苦,如此不辞辛劳,父皇一定是很爱母妃的。

小时候的姬恪这么认为。

然而他不知道,父皇是帝王,即便在后宫也是乘着龙辇的。

而且……如果真的那么爱,又怎么会让母妃住在后宫中最偏远的宫殿,常年锁居深宫,整日对着的只有奢靡的家什和高阔的宫墙。

母亲是真正才貌双全的女子,在那一方冷寂的空间里,手握书卷,捧茗香茶,她教会他如何念书,从书上的每一个简单的字起,一笔一划,一个音节一个音节,温柔而慈爱。

他永远记得那个温婉的音调,合着那样的声音,伴他在霜华殿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日夜。

那个不大的殿宇,有他,有母亲,还有云姨,曾经姬恪的所有也不过如此,他满足于简单的生活,从未想过离开,更未想过那更辽阔更遥远的水墨山河。

江山予谁,又与他何干?

但有些事却偏偏非人所能预料。

七岁,他进了蒙学。

太傅讲学,底下做了一排排的皇子公主,身边皆伴着名臣子弟做伴读。

他孤零零的独自走进学堂,又孤零零的等着云姨带他回霜华殿,耳畔是其余皇子公主的嬉闹声,他曾试图加入他们,但最终未去尝试,母亲说过——人生在世,别人如何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自己要挺直脊梁做人,于心无愧便好。

然而,不知何时,以他所谓的大皇兄为首的子弟开始以捉弄他为乐。

他们最常问的问题是:“你是哪家的野种?”

他的身体里流着一半前朝的血,这是个禁忌,不能说亦不能解释。

唯一不会奚落嘲弄他的是苏相家的公子,苏相是朝中中流砥柱,没人会去得罪,看似吊儿郎当的苏公子曾向他提议要做他的伴读,最终被他拒绝……朝中乱如浑水,他不想节外生枝。

不过是被羞辱而已,又能如何?

但差异又何止羞辱,父皇去太学查看,单独考察大皇子姬止,夸完亦是如云奖赏,二皇子姬跃不甘,向父皇抱怨,父皇笑着给他也补了一份赏赐,姬恪站在末尾,父皇却似从未见过他,视而不见般掠过。

隔些时日,父皇再去看母妃的时候,对他又是一副慈父模样。

他终是明白……父皇的宠爱只在这霜华殿,出了这个殿宇,他只是父亲众多无望皇位的皇子之一。

他愤愤的将自己的发现告诉母妃,委屈涌上心间,母妃却只是温柔揽着他,低声道:

“恪儿,你父皇是爱你的。”

“恪儿,不要管其他人怎么说

“恪儿,你的身上留着最高贵的血,你该骄傲的活着。”

一遍一遍,不厌其烦。

母亲的话,他信,只是不甘。

他认真学习四书五经,经策典论,读遍百家诗,一遍记不住便再记第二遍、第三遍直到记住为止,遇到不会的便反复思索推敲,实在不会便再去问太傅。

他被传作神童,七岁作诗,八岁熟读四书五经,九岁便敢与教习的大儒争辩。

所有的授课师傅都夸他聪慧过人,可堪大用。

那时的他,尚不会敛却锋芒,亦不会韬光养晦,他只是在等着他的父皇如同夸耀大皇兄般夸耀他。

然而,在那之前,先找上他的却是他名义上母后,许皇后。

美丽雍容的许皇后请他吃点心,一整盘的酥饼,做的精致诱人。

即便再迟钝,他也知道,这点心不能吃。

他打翻食碟,不肯吃,许皇后脸色一沉,极怒让他跪在阶前,自日中到日落,何时反省自己冲撞了皇后的罪过何时起。

他倔强的咬着唇,一言不发跪着。

腹中饥饿,疲累交加。

夜色下,他恍惚看见一个女子抱住他,跪在他的身侧。

那是他第一次看见母亲走出霜华殿,却是为了他。

跪了一夜,母亲病了,他也病了,父皇来看他们,却没再像平日面目慈善,只叫了太医,甚至没有多看他们几眼,就匆匆走了。

他怨愤了。

母亲的话却还是在耳边:“恪儿,你父皇是爱你的,不要恨你父皇。”

他渐渐懂了,即便再努力,也不会得到父皇的夸奖,不在于学识,而在于身份……无论母亲再美,无论他再优秀,身体里的血液无法抽干,他的母亲是前朝公主,而他永远没有资格。

“轰隆隆”

响彻云霄的炸雷声随着一道耀眼的闪电迂回的扫过明都的每个角落,打破了沉静的夜空,狂暴的雨紧密密的撒落。

雨大了,狂风卷计,呼啸苍穹,到处滴水如柱、雨帘纷飞。

其徐上前,双手递上一件斗篷:“公子,雨大。”

裹紧斗篷,寒风依然蹿过篷底,寒意袭来,姬恪却只是站着,不避不躲。

多年前的那个雨夜,他一辈子也无法忘却。

什么是诬陷,什么是百口莫辩。

他第一次在霜华殿中见到那么多的人,铠甲上银光粼粼,如同刀剑的锋锐,他们在将霜华殿从里至外翻过,搜出几封书信与一个人偶,父皇的人偶。

一切都有合理的解释。

前朝公主被迫嫁给当今圣上,不知感激圣恩,一心寻机报仇复国,被人赃俱获。

那一桩后宫中的秘辛在几乎不给任何辩驳的机会下敲定。

等待着他和他母亲的只有毒酒一杯,他的父皇一直都知道……

父皇的皇位来的很悬,他不是嫡子,更有个比他名正言顺的继承人,父皇所仗的无非是下手快,朝内朝外不服的人甚重,那时的他需要靠许家的实力来维持这个平衡。

所以无论许皇后做了什么……他都不会管,即便是杀了他的妃嫔与幼子。

他永远记得那个高傲的女人仰着下颌,眼中带着尖锐的快意,看着她母妃一口口喝完杯中的毒酒。

窗外的雨水几乎将整个霜华殿笼罩在其中。

端起杯子,他也喝了两口,许皇后见状,满意的微微侧身,朝后望了一眼,电光火石他的母亲抢过他杯中的毒酒,一饮而尽,再递到他的手中。

而那个懦弱的帝王,只敢在许皇后走后,来看垂死的他们母子。

母亲已经毒发,面颊上红润的血色迅速褪去,扯着男子的袖子,艰难的张嘴:“求求你,恪儿……太医……他是你的儿子……送他去齐州回、回……”

他跪在母亲的榻前,腹中绞痛,却死死咬着牙,眼睁睁的看着生命的力量一点点地从母亲虚弱的身体里抽失。

即使在生命里的最后一刻,母亲也依旧是那么温柔。

他没有哭,一滴眼泪也没有流下来,他知道母亲一定不会忍心看着他伤心流泪,他也知道如果要想为母亲报仇,此后再不能懦弱、胆怯。

也是从那一刻,他就再放不下了。

他恨许皇后,也恨他的父皇。

可是,他只是个普通的不受宠的皇子,要报仇谈何容易……

唯一的办法,就是坐上那个生杀予夺的位置,只有那样,他才能报复回当初所有伤害过他母亲的人。

像是脱了缰的马,唯一的归途,只有一直走下去,不论最后的结局会是怎样。

所以他从启程去齐州便开始谋划,整整八年,他终于回到了埋葬了他一切的明都。

他以为自己的心在齐州的八年已经磨砺的足够坚韧。

无论什么都不能再影响到他,可惜……世上最难把握的便是人心……世事难料,姬恪闭上双眸。

雨越下越大,雷越打越响,天空中一片阴霾。

未曾想过,他注定凄冷的一生中,会遇上一个苏婉之。

四九章

狭小的空间被石板墙堵实,只余高处一块通风处,微有些潮湿的地面铺着草垛,铁质围栏隔绝空间,唯有昏暗的灯光落在草垛上,些许阴冷幽暗。

苏星敲敲栏杆:“狱头,能不能给点水?”

光头的狱卒横了她一眼,啐道:“你还当自己是大小姐啊,这里是大狱!”

怏怏退回去,就看见苏婉之抱着膝盖一言不发的盯着地面,眼神凶恶的骇人,只站在一边就能感受到苏婉之身上传出的阴森的气息。

苏星抿了抿唇,又看向在一旁静坐的莫忘,神情漠然,似乎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叹了口气,苏星也跟着坐了下来,谁知道这里的治下这么清明,姬恪替身的尸体被人找到,有人作证,他跟她们是一道的,也因此,三人就这么被押解进了牢房。

推了推苏婉之:“小姐……”

苏婉之木然的转头,声音咬牙切齿:“有事吗?”

苏星被苏婉之的模样吓到,瑟瑟朝后缩:“小姐,我也是才知道,不是我不想告诉你,是怕你……”

“怕我什么……”

回想起她刚说出口的时候,苏婉之那种震惊而不可置信的表情,苏星不禁咽了口口水。

要不是小姐知道消息后整个人都像是爆掉了般的模样,在上来缉捕她们的捕头面前硬生生用掌风削倒一片树,那帮捕头也不会当机立断把她们逮捕回去——就算不是犯人,这女子也是个危险人物。

想着,苏星又叹了口气。

苏婉之捏了捏拳,突然用双手握住苏星的肩头,反复摇动怒极道:“你叹什么气啊!要叹气也是你小姐我叹!有没有搞错啊,我给那个混蛋骗了一次也就算了,居然给他来回骗了两次!每次都是他,每次都是!你知道我有多痛心么!我现在恨不得立刻杀了那个混蛋!千刀万剐我难泄心头恨!混蛋!混蛋!混蛋!”

被苏婉之摇的头晕眼花,待苏婉之放开手,苏星勉强才找回了方向感。

“小姐……”

发泄过,苏婉之重又抱住膝盖,阖起双眸,嘴上仍喃喃着:“混蛋混蛋……”

苏星看得心疼,握住苏婉之的手:“小姐,对不起……”

止住声音,苏婉之深吸了两口气,握紧拳头,狠狠砸向地面。

她早该发现,谢宇身上那股淡淡的茶香,挥之不去的香气弥漫,如果他只是个普通书生,怎么会有那么静而弥久的茶香……普通人家是喝不起好茶的,多半是喝香味已散的陈茶。

更何况,在谢宇身边的那种时而宁静时而的心情,她该有预兆才对。

只是,不肯承认……

摔倒一次没什么,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

除了沮丧,苏婉之更有种说不出的情绪。

谢宇怎么会是姬恪,怎么能是姬恪……她不愿回想,亦想不清晰。

狱卒送来了饭菜,顺便告诉苏婉之明日提审。

饭菜都已凉透,还散发着一种淡淡馊味,只有一边的冷馒头还堪以下咽。

吃了两口,就掰给了苏星,莫忘倒是全部吃了干净。

入夜,微凉的天气让苏婉之有些受不了,抱着手臂半梦半醒,被一阵吵闹声惊醒。

连忙推了推靠在她身边的苏星,另一侧莫忘已经醒来,目光灼灼的盯着狱外。

大堆蒙面人握着大刀冲进狱中,迎面便砍翻了守卫的狱卒,直冲进里间,末尾一个身着文衫的蒙面人忽得道:“我是黑风寨的二当家,今日来解救我寨被无辜牵扯入狱的兄弟,各位有志之士若有人愿意跟我入寨,那以后便都是兄弟。”

接着,蒙面人指示了一个握刀的下属,摸到狱卒的钥匙,接连打开牢房。

苏婉之拉着苏星也跟着出来,牢中自也有一些人留着,但多数选择了出来。

跟着人潮走了一段,苏婉之发觉,大半的犯人都跟在刚才那名文士后,恍然了一刻才明白,毕竟出了牢中,戴罪之身只怕是洗不尽了,再想谋生只怕不易,要混口饭吃,倒不如跟着他们卖命。

虽然自己现在没有去处,但也没必要跟着他们去山贼窝,想着,苏婉之准备拉苏星回转,转了个身,竟然不见苏星的身影,再朝前看去,苏星跟在莫忘身后已经离她有段距离。

苏婉之一急,挤着人群想去拉两人,跑得迟了,苏星已经跟着莫忘上了山贼带来的简易马车,苏婉之忙追上去,刚一跃上马车,就已有人驾着马,缓缓行驶起来。

马车上坐了十来个人,有男有女,都灰头土脸,神情麻木,各自缩坐在一隅。

压低声音,苏婉之问:“苏星,你怎么上了车?”

苏星茫然:“我刚才没找到小姐,见莫忘师兄一直朝前,就以为小姐你也在前面。”

另一侧坐着的莫忘转头看过来,黝黑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他沉声:“两位小姐,我可能不能再保护你们了,若要走,就弃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