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状元养成攻略/农女养夫记/寡妇养秀才上一章:第 49 章
  • 状元养成攻略/农女养夫记/寡妇养秀才下一章:第 51 章

杨老头敲了敲手里的烟杆子,发话道:“二姐,你就跟着彩凤他们一起回去,这店里的事情我和你娘还张罗的来,顶多这两日少做一些生意,等初五那天,我再和她搭车往赵家村跑一趟,两个孩子的大喜日子,我们也不能不去啊。”

杨氏见杨老头都想的好好的,也只点了点头道:“爹、娘,你们两个年纪也大了,这几日我回去了,别光顾着生意,要是累坏了可就不值当了。”

杨老太如今见事情定了下来,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只一心一意希望赵彩凤是个命好的,宋明轩早一些考中进士才好。

“你放心吧,我和你爹身子骨还硬朗着呢,再说了,这是在城里,找个伙计也方便,真要忙不过来了,就喊个短工,给他几个银子罢了。”

杨氏听杨老太这样说,也只放心了下来,想起赵彩凤这就要和宋明轩成婚了,只郁闷道:“明儿一早还不能马上就走呢,好些东西还得从城里买回去,家里头连一尺红布都没有,没有嫁妆,好歹要给彩凤准备一套红嫁衣的,不然我怎么对得起她呢!”

杨老太听了这话,只笑着道:“我看你现在做未必来得及,不如就用你之前嫁给赵老大那一身吧,只穿过一回,还是新的呢!”

杨氏听了只连连摇头道:“那可不行,我是个寡妇,命不好,怎么能让彩凤穿我的嫁衣呢!万万使不得!”

杨老太一听,也确实觉得不太好,只开口道:“那明儿还是买了料子干劲裁剪了做吧,别耽误了亲事才好。”

赵彩凤见那两人急得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只笑着道:“娘,有红盖头就好了,嫁衣那么繁琐,咱别做了,要不然扯一块面料身上裹一下,意思意思得了?”

宋明轩听了这话,心下却酸涩了起来,如今自己虽然已经是举人了,可一朝一夕之前,还不能给赵彩凤优渥的生活,瞧着赵彩凤的嫁衣都还没着落,宋明轩只觉得郁闷难当,只低着头不说话。

“你这丫头说什么胡话呢?嫁人这事情,一辈子才一次,眼下离初六还有七八天的光景,我能做完!”杨氏只斩钉截铁道。

赵彩凤见杨氏那急吼吼的样子,也不忍心给她泼凉水,但事实放在眼前,杨氏回去之后,少不得有更多的事情等着她呢,哪里还有空坐下来坐针线?到时候只怕又要熬夜起来,只是这晚上做针线实在光线不好,杨氏的年纪也一年年上去了,要是伤了眼神,就不好了。

“娘啊,你回去之后,家里的亲戚得一个个上门请吧?那几间茅草房的栅栏都烂了,少不得换一个新的吧?小武还在私塾先生家住着,少不得要去接他回来吧?还有家里头压根就没有请客吃饭的地方,这酒席往哪儿摆?你倒是想过了没有?”

杨氏被赵彩凤这么一说,顿时也觉得头大的很,只拧着眉毛道:“这桩桩件件到处都是事情,我还真没想清楚,看来这事情还是等回去跟你婆婆商量一下的好。”

赵彩凤见杨氏直接管许氏叫你婆婆了,也是没话说了,她自己还没改口呢,杨氏倒是先改口了。

宋明轩只想了想,心里也是郁闷,按说这么大的喜事,一定是要进祠堂拜祖先的,可宋明轩有个娶了二房的爷爷,宋老爹一气之下,早已经不和那群人来往了,只带着沈阿婆自己住。后来一直到宋老爹意外去世,除了入祖坟的时候见过那些人一面,这都两年多了,还没照过面呢!

如今他自己中了举人,也不知道那群人会不会弄出什么幺蛾子来,他自己想想也觉得头疼。

赵彩凤对这些事情,也是略知一二的,但宋明轩从来没提,她也没有问过,不过眼下这架势,只怕想要做一件像样的嫁衣出来,确实来不及了,去买一件吧?这一辈子才穿一次的东西,何必花这些冤枉钱?

“行了,娘,干脆你买一块布回来吧,我看看若是我有时间,自己给自己做得了。”赵彩凤见别人都脱不开身,好像也只有自己最清闲一点,便提议道。

杨氏虽然觉得赵彩凤那个针线活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可如今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只好点了点头道:“那就这么说定了,明儿我就买了面料回来,你自己留心做,可别到时候客人进门了,你还在做针线赶嫁衣,那可就丢人了。”

赵彩凤心道,没准这样的事情还真能发生呢,不过瞧着杨氏那一脸期望的模样,也只开口道:“我尽量,尽量做成行不行?”

第二日一早,杨氏只拉着赵彩凤上街买东西去了,要办酒席就得请厨子,要请厨子这些烟油酱醋的都得自己买回去,河桥镇那边东西少,价格反倒比京城贵,所以杨氏决定,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能在京城买回去的,都从京城买回去。

宋明轩原本也是要来帮忙拿东西的,可临出门前,被刘家的小厮派车来接走了,看来宋明轩高中的事情,刘家人肯定也知道了。

宋明轩今日难得穿了一身月白色的长褂,梳了一个文士头,看上去虽然清瘦,但一副温文尔雅的样。李氏见了,又对宋明轩好一番的夸奖,只开口道:“中了举人,怎么越发看着比上回还俊俏了?”

刘八顺见了宋明轩,只迎上来道:“昨儿就听见说你也中了,本想接了你过来玩的,只想着大约你在家里高兴,所以就今天请了你来,怎么嫂夫人没有一起来?”

宋明轩只开口道:“她今儿出去买东西了,家里的意思是,现下没有什么银子,但是既然中了举人,少不得也要办上几桌酒席,就想着把婚事一起给办了。”宋明轩说着,也只从袖中拿了方才在家里头写下的请柬,只双手递给刘八顺道:“八顺兄弟,下个月初六,你若是有空,还请到寒舍来喝一杯薄酒。”

刘八顺听了只高兴道:“下个月初六?有空有空,正好我月底要回乡祭祖,就在牛家庄多住几日,等喝了宋兄的喜酒才出来也不迟。”

宋明轩听了这话,只觉脸颊泛红,小声道:“时间仓促,只是委屈了彩凤,连一件像样的嫁衣也没有。”

一旁的钱喜儿本服侍在李氏的身边,听说宋明轩要和赵彩凤成亲,心下还有些小小的艳羡,可刘八顺是铁了心要中了进士在成婚的,她急也没用,听说赵彩凤连嫁衣都没有,倒是起了个心思,只悄悄的凑到李氏的耳边,小声说了几句。

李氏听钱喜儿说了几句,只转头看了她一眼,心下还带着几分考究,小声问道:“喜儿,你当真这么打算?”

钱喜儿只低下头,稍稍的点了点头,小声道:“我那嫁衣,还是小时候年少不懂事的时候,被我姐哄着给做了出来,只怕都不合适了,每次瞧见了我自己还臊的慌,如今既然宋举人要和赵姑娘成婚,我没有什么好送的,就送他们一套嫁衣吧。”

李氏见钱喜儿这么说,也只点了点,笑道:“你既然这么想,那就这么办吧。喜儿,你在我家这么些年,将来我也绝对不会亏待了你的,你这般知书达理,也是八顺的福分啊!”

宋明轩这边和刘八顺正聊天呢,哪里知道她们两个女的在那边嘀嘀咕咕些什么。不一会儿,钱喜儿从后院里头端着一套红色的嫁衣来,只让丫鬟送到了宋明轩的跟前,问道:“宋大哥,八顺喊你宋兄,那我也就跟着他喊你一声宋大哥,这是我送给你和彩凤的新婚贺礼,你可一定要收下。”

刘八顺见钱喜儿把自己的嫁衣送给了别人,顿时也着急了,只开口道:“喜儿你这是做什么呢?怎么把嫁衣送人了,我不是不想娶你,我就是想等我中了进士,咱在把事情给办了你…你别生气啊!”

宋明轩见刘八顺急了,哪里肯收下这嫁衣,只忙不迭退后了两步道:“钱姑娘您这礼太重了,在下不能收,况且这是钱姑娘您自己的嫁衣,在下更不能收了。”

钱喜儿也没料到刘八顺会有这样的反应,只又羞又气,跺脚道:“你这个冤家,谁说我是生气了才把这嫁衣送走的,这嫁衣是我以前做的,我也没预料如今这个子一年年的高,难不成,你还要让我穿着短了一截的嫁衣嫁你不成?”

第181章

刘八顺听了这话,一时间才明白了过来,顿时就憋得面红耳赤,只忙帮腔劝宋明轩道:“宋兄,这是喜儿的一片心意,宋兄可一定要收下啊!宋兄虽然如今身无长物,但也不能在这件事情上亏待了嫂夫人,姑娘家一辈子可只有这么一回而已。”

宋明轩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可他也确实等不到下一科高中再迎娶赵彩凤了。赵彩凤和钱喜儿的情况又不同,钱喜儿从小就是童养媳,即便没有过明路,也不会有人说三道四的。可赵彩凤身上还背着望门寡的名声,又跟着他在京城住了两个多月,若是再不把婚事办了,赵家村那些村妇的嘴巴可又要不积口德了。

宋明轩看着丫鬟奉上的做工精美的嫁衣,也很是心动,但赵彩凤从来性格就要强,这样的馈赠,宋明轩只怕她不肯接受。钱喜儿只开口道:“宋大哥,您就收下吧,彩凤妹子若是不肯收,你只管让她来找我,我早已当她是自家姐妹,她若是还这般客气,我可是要生气的。”

宋明轩还在犹豫之间,李氏只吩咐下去:“帮宋公子把衣服包起来,另外昨儿厨房做的喜饼,打包一百个,让宋公子带回去,送给邻里们吃去。”

宋明轩一时间也不好再推辞了,只点头谢过了。

刘八顺这次中的是举人第三名,他们两个中间隔了谁,两人也都不知道。刘八顺只拉着宋明轩进了书房,这才跟他慢慢聊了起来,只开口道:“我是前天收到的消息,我姐夫家的二姑奶奶,正好是礼部尚书洪家的大奶奶,前天晚上给我送了个信儿,说是已经中了,是第三名,我当时就想着,既我是第三名,那第一第二名怎么说也应该是宋兄的。”

宋明轩只谦逊道:“这次能中解元,也不过侥幸而已,幸好朝廷清明,也使得我等有惊无险的避过了一截。”

刘八顺只点了点头,又道:“我回乡祭祖之后,回来京城办谢师宴,到时候再另行通知宋兄,只是这时候离春闱不过四个月的时间,家里人都劝我放弃这次春闱,我心下一想,那九天七夜的滋味也确实难受的很,三年受一次也够了,所以这次春闱,就不去了。”

宋明轩这时候却是迫切希望自己能早些中进士的,可刘八顺说的没错,才短短四个月,哪里就真的能准备齐全了?九天七夜虽然想来可怕,熬一熬也是能过来的,可最怕的是熬过来了那几天,最后却因为准备不足而落榜,那就太不值当了。

“你说的也有道理,只是这接下去的三年当真不好熬啊!”虽然摆在了韩夫子的门下,但是玉山书院也不可能收没银子上学的学生,且在玉山书院上学,那束脩定然是比一般的书院昂贵的多。

“宋兄先别着急,等我问过了夫子,我们再想想办法,书院里也不是没有寒门子弟,一定能想到解决办法的。”

却说杨氏和赵彩凤出去买东西,这大包小包的回家,才到门口就瞧见有一个穿着梅红色比甲的中年妇人正站在自家门口,这中年妇人不是别人,正是京城有名的周媒婆。原来昨儿宋明轩才中了解元,韩家便差人给她带了银两,让她悄悄的上门打听一下宋明轩有没有婚配的事情。

这周媒婆一听说宋明轩住在讨饭街上,顿时就生出些鄙夷来,不过这年头但凡是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倒是越来越喜欢找上门女婿了。这宋明轩能中解元,肯定也是一个极会念书的,能被韩家这样的人家给看上了,那可是三生有幸的事情。所以这周媒婆也懒得去周围的邻里那边打听,直接等在赵家门口,心道只要把这意思跟他们家里人说一说,这天上掉馅儿饼的事情,难道还会有人不愿意?

说来也是巧了,这周媒婆前脚才到,杨氏和赵彩凤后脚也就到了。周媒婆见了两人欢欢喜喜的回来,买了好些东西,且赵彩凤又是一个姑娘家的打扮,便揣测着这约莫是那宋解元的娘和妹子,便高高兴兴的迎了上去。

杨氏瞧见她这一身打扮,也觉得有些怪异,赵彩凤则在瞧见周媒婆下巴上的那一颗媒婆痣之后,就确定了她的身份。赵彩凤这时候心里也有些嘀咕,这宋明轩昨儿才得知高中,今儿就有人上门说亲?这城里头人的办事效率也真是高啊!

杨氏正要开口问那周媒婆话呢,就瞧见赵彩凤朝自己使了个眼色,于是只笑着道:“这位大嫂子过来,可有什么事儿吗?”

周媒婆瞧着杨氏虽然是个村妇打扮,但也有礼的很,心道这读书人的娘也和一般的乡野村妇不一样,便笑着道:“我这人,是专门给人传喜讯的,我来你家,那肯定是你家有好事儿了!”

杨氏只拧着眉头想了想,也瞧出这周媒婆的身份来了,心道难不成宋明轩那小子开窍了?也学着城里人那一套,找了媒婆来提亲了?杨氏想到这儿,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起来,只低着头微微笑道:“大嫂子,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宋明轩在刘家用过了午膳,李氏派了马车把他送回讨饭街。宋明轩走到门口的时候,却听见自家院子里正热闹的很,只听见里头有一个陌生妇人的声音,正在那儿舌灿莲花一样的说着话呢!

“我说大妹子,您真是好福分啊,生了这么好一个儿子,如今还考上了解元,往后您可是有好日子过了。”

杨氏一听这话,只觉得和自己的设想有些相反,正想开口解释几句呢,却听赵彩凤在一旁搭讪道:“这位大娘,你可就说对了,我娘还真是有好福分呢,快说说,你这是提谁家来向我家大哥提亲的呀?”

杨氏闻言,顿时恍然大悟,只张嘴要辩解,赵彩凤见杨氏着急,拉着她的袖子不让她说,只听那周媒婆笑着道:“人家这会儿也没定下来,只是让我先来问问你们家宋解元的想法,若是你家同意了呢,那咱再说后面的事情。”

赵彩凤便笑着道:“哪家姑娘都不知道,那如何能同意?不是我说,我家兄长虽然不是貌若潘安、风流倜傥,那也是风度翩翩一个人物,况且如今又中了解元,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呢!”

那周媒婆听了,只哈哈笑道:“姑娘只管放心,我现在要来说的这户人家,便是你家兄长日后真的中了状元,那也不辱没了他。”

赵彩凤原本以为大约是这讨饭街附近的人家,不知道她和宋明轩关系的,瞧着宋明轩高中了,就想白捡一个便宜女婿,所以请了媒婆来说媒,这如今听这周媒婆的话,对方分明就是有权有势的人家,就算宋明轩中了状元也能配上,那到底是个什么来头呢?赵彩凤也一时好奇了起来。

“到底是个什么人家,大婶子你也给个准话,咱是乡下人,没见过世面,说出来,也让我们见识见识?”

宋明轩这会儿在外头听了,到底是尴尬的很,他身后还跟着刘家的小厮,两手提着百来个的喜饼,这要是被人给听去了,真是说不出的丢人。宋明轩正打算进门呢,就听见那周媒婆又开口道:“你这姑娘,还当真是打破沙锅问到底,我做了几十年的媒婆了,还能坑了你不成?实话告诉你吧,是住在箍桶巷的韩家大奶奶看上了你家宋解元,韩家你们可知道,韩夫子如今是玉山书院的山长,以前还当过帝师的,是不是没辱没你家兄长吗?”

赵彩凤一听,也是吓了一跳,不过她细细的想了一下,宋明轩在京城这几个月,可谓是深居简出,除了刘八顺等人,从来没见过其他人,也就是在开考之前两日,去了一趟韩夫子的府上。可让赵彩凤想不到的是,这宋明轩的桃花运还真够旺盛的,不过就是去人家家里喝了几杯酒而已,就让人给惦记上了?

杨氏听了这话,一时间也吓了一跳,正打算开口解释几句,忽然掩着的门被人从外头推了进来,只见宋明轩拉长了一张脸跨入门槛内,上下打量了一眼那媒婆,蹙眉道:“这位大娘,您这趟只怕白走了,在您面前的不是我的亲娘和妹子,而是我的丈母娘和媳妇,我早已经婚配。”

周媒婆一听这话,只吓了一跳,差点儿从那凳子上给摔下去,只扭头看了一眼宋明轩,上下打量了一番,果然见宋明轩和杨氏跟赵彩凤长得不太一样,只郁闷的数落赵彩凤道:“你这大姑娘也真是的,跟我开什么玩笑呢!这不是捉弄人吗?得了,千万别说我来过这儿,我不要脸,韩家姑娘还要脸面呢!”

赵彩凤只笑着站起来,对着周美盘的背影道:“大娘您放心,这事儿我就当没发生过,劳烦您白跑这一趟了!”

宋明轩瞧见赵彩凤这笑眯眯的样子,心里却有些不高兴,方才她明明可以一口就回绝了那人,可她偏偏还一个劲的问下去,这分明就是故意的。

赵彩凤见宋明轩皱着一个眉头,也只笑着道:“你怎么这会儿回来呢,我还想好好打探打探,到底有些什么人惦记着你个举人老爷呢?”

第182章

宋明轩听了这话,脸就拉的越发长了。

杨氏瞧见宋明轩身后跟着的小厮,只忙笑着迎了过去道:“这不是刘公子身边的书童吗?快里头坐。”

那小书童只忙笑着道:“大娘,我就不坐了,我家少爷让我把东西给宋公子送回来,东西我放这儿了,我就先走了。”

方才听见了这么八卦的消息,总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不趁着这个时候快些跑,一会儿只怕是要殃及鱼池了。

杨氏见这小厮坚持要走,也只笑着把他送到了门口,回来继续整理她和赵彩凤在街上买回来的东西。

赵彩凤见宋明轩还拉着一张脸,头也不回的就往房里去,只急忙跟了上去,调笑道:“喂,你这是摆脸色给谁看呢?难不成我刚才坏了你的好姻缘,你生气了不成?你等着,我这就帮你去把那媒婆给喊回来,让她这就替你提亲去!”

宋明轩见赵彩凤这么说,只越发生气了起来,他是气赵彩凤明明知道那个人的来意,不回绝也就算了,还这样问东问西的,好像真的是要给自己找对象一样。宋明轩想起这个,就忍不住生起了闷气,见赵彩凤说着就要往外跑去,只一把就把人给拉住了,抱着赵彩凤的腰往炕上一丢,赵彩凤只翻了一个身,要坐起来,却被宋明轩从上头给压了下来,死死按住了自己的手腕。

平常宋明轩总是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即便偶尔偷吃自己的豆腐,都是小心翼翼的,哪里有这样使蛮力的,赵彩凤只越发生气了,正要破口大骂,才张嘴却被宋明轩的唇给封住了。

赵彩凤不管不顾,狠狠的朝着宋明轩的舌尖咬上去,顿时就有一股子血腥味弥漫在口中。然而宋明轩却是铁了心的不肯松开她,只牢牢的抵住赵彩凤的舌根,肆意的舔吻着。

赵彩凤原本的怒火便在这稍显霸道的吻中点点滴滴的给化解了,想了想又觉得两人都快是夫妻了,还为了这么些小事生气,也太幼稚了。赵彩凤在心里默默叹了一口气,便松了一口气,只觉得胸口冰冰凉的,才反身性的想拉上衣襟,宋明轩却已低下头,含住了那一颗粉色的草莓。

赵彩凤软着身子,只开口道:“你…混蛋…我…我娘还在门外呢…”

宋明轩只是一时气愤,猛然听赵彩凤这么说,也只吓出了一身冷汗,只慌忙从赵彩凤的身上给撑了起来,红着一张脸和赵彩凤四目相对。两人对视了良久,终于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赵彩凤只拉好了衣襟,坐起来,靠在宋明轩的肩头,小声道:“有句老话说,找个好媳妇,能少奋斗二十年呢,人家韩夫子虽然致仕了,可他是玉山书院的山长,以前当过帝师,如今他儿子好像也是一个当官的,你要是真的能看上他孙女,以后荣华富贵、功名利禄,肯定都是戳手可得,你要不要在考虑考虑?”

宋明轩听了这话,只一个翻身又把赵彩凤给压在了身下,虎视眈眈的盯着她看了良久,这才蹙眉道:“彩凤,你若是再这样说,就算我违背了道德伦常,今儿就这样要了你,看你以后还敢不敢胡思乱想!”宋明轩说着,竟又低头往赵彩凤的脖颈上吻了上去。赵彩凤只连忙推开了他,气呼呼的等着他道:“宋明轩,你反了不成?我还没过门呢,就急着振夫纲了吗?我不嫁了。”

宋明轩听赵彩凤这么说,方才的气势顿时少了一半,只抱住了赵彩凤,在她的耳垂上蹭了两下道:“彩凤,别这么说,我只是不喜欢,不喜欢你那样说,我宋明轩这辈子只要你一个。”

赵彩凤听宋明轩这么说,心下也觉得甜丝丝的,只支起了上身,在宋明轩的脸颊上亲了一口。

且说杨氏如今也是对他们两人放任的很,并不去管他们在房里做些什么,听着里头叮叮咚咚的声音,心里还喜滋滋的想,这下好了,可以抱外孙了。

赵彩凤和宋明轩两人在房里打情骂俏了半日,两人又和好如初了,宋明轩只拉着赵彩凤来到院中,将钱喜儿送的嫁衣当着赵彩凤和杨氏的面打开来。

杨氏瞧见那鲜红的新娘服上还绣着比翼鸳鸯的图案,只夸赞道:“明轩,这哪儿来的,这绣工可不得了,这样一件嫁衣,少说也要做上小半年才成呢!”

赵彩凤也有些疑惑,只抬头看了一眼宋明轩,便听他开口道:“今儿我去刘家,请了刘公子初六一起来我家热闹热闹,这是钱姑娘送给彩凤的新婚贺礼。”

赵彩凤一看这手工,就知道这是钱喜儿自己做的,可这样好的东西,分明就是她做给自己的,宋明轩居然能连这都收下了,还真是…着急让自己过门呢!

“宋大哥,你也真是的,这一看就是喜儿自己的嫁衣,你好意思收下,我可不好意思穿呢!”

宋明轩闻言,只开口道:“我也不好意思收下,可是钱姑娘说了,这嫁衣是她前几年做的,那时候年纪小,做出来的东西身量也小,如今已经不合适了,放着也用不着了…”

宋明轩虽然这么说,可心里还是觉得怪不好意思的,赵彩凤便笑着道:“人家要送你东西,自然是这么说的,不然你怎么肯收下呢?”

不过东西既然已经收了,再退回去倒也不好意思,杨氏只瞧着那红嫁衣,满眼都是赞许,心道这衣服穿在赵彩凤的身上,还不知道怎么好看呢,便只开口道:“彩凤,你拿进去试试,若是有哪儿不合适,趁这几日我还能帮你改一改。”

赵彩凤也是头一次看见这古代的嫁衣,前世看见过的这些东西,不是在博物馆就是在影楼,只可惜自己也没机会穿上过,这会儿瞧见了,还真的觉得有些眼热了呢,见杨氏这么说,便也只含羞答答的点了点头,抱着衣服往里头去了。

宋明轩瞧着赵彩凤往房里去的背影,脸上的笑更是忍不住。杨氏见了,只觉得自己杵在这儿反倒是让这两个年轻人拘谨了起来,见刘家送来了喜饼,便索性领着个篮子,装了喜饼出门道:“明轩,你和彩凤好好在家看家,我出门给邻里们送喜饼去。”

赵彩凤这会儿正在里头换衣服,听见杨氏说要出门,也没多想什么,等她低着头把嫁衣腰间的红绳子系起来的时候,才感觉到有人正从身后靠过来,赵彩凤刚想回头,就被宋明轩从后面给抱住了,他的身子才贴上来,下身某处就被一个硬热的东西给顶着。

赵彩凤只用力挣了挣,见宋明轩没动,便开口道:“快松开,别把这嫁衣给弄皱了。”

宋明轩哪里肯松开,小声凑到赵彩凤的耳边道:“彩凤,你娘出门去了。”

赵彩凤只装作不懂:“那又怎么样,出门就出门呗。”

宋明轩便又加重了一些力道,把赵彩凤的身子往自己的身上贴了贴,赵彩凤只觉得自己被他勒得有点喘不过气来,偏生那人滚热的气息一直在她的耳边蹭来蹭去的,弄得自己脖子里痒痒的,身体就不自觉的有些发软。

宋明轩伸手撩开赵彩凤的衣裙,里头是宽大的亵裤,古人的亵裤也没什么三角裤的样子,不过就是统一的平角裤,且那裤子的裤管特别的粗,一条裤管足以伸下两条腿,所以即便多了宋明轩一只手拽半点儿不觉得拥挤。

赵彩凤只深吸了一口气,便感觉到宋明轩那灵活的指尖不安分的刮过了她细嫩的大腿内侧,在那敏感的地方轻轻的触碰了一下。赵彩凤只按住了宋明轩乱动的手,可偏生这读书人的手指修长灵活,轻轻一撩拨,赵彩凤便觉得有些受不住了,身子软得靠在了宋明轩的肩上。

宋明轩这时候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整个身体都绷的紧紧的,只抱着赵彩凤,两人挪到了床前,轻轻的把赵彩凤往床上放下去,少女纤细的腰身半依在榻上,大红色的衣裙勾勒出妙曼的身材,让人看着就觉得喉头有些干涩。

赵彩凤这时候也没有多余的力气,情欲弥漫之下,反倒是有了几分渴望,只翻过身子,迷离着双眼,拉着宋明轩的手抱住自己,两人便在床上滚做一团。

正当两人被欲火烧的难舍难分的时候,门外忽然传来了几声响亮的敲门声,紧接着,便听见萧一鸣在门口大声喊道:“宋兄,我听说你昨日高中了,走…我请你喝酒去,咱们好好乐一乐!”

第183章

宋明轩身子一僵,方才那满腔的欲火已经熄去了一大半。赵彩凤僵直着身子,伸手在宋明轩的胸口推了一把,小声道:“他可来的真是时候。”

宋明轩看了一眼身下媚眼如丝、春情荡漾的赵彩凤,心里比吃了黄连还苦,只郁闷道:“要不我们只当作没听见,反正萧公子也不知道我在家?”

赵彩凤见宋明轩这一脸无奈的样子,只忍不住扑哧笑了出来,把他推开道:“那你是听见了还是没听见呢?”

宋明轩也只叹了一口,低头在赵彩凤的脸上亲了一口,爬起来道:“你先梳理一下,我去外头开门。”

却说萧一鸣自从上次跟宋明轩他们把话说清楚了之后,便有意疏远着宋明轩,已经多日不曾来找过宋明轩了,连去广济路上照顾生意,他自己也不敢进去,只请客让衙门里头的其他兄弟在哪儿吃。可昨日听说宋明轩高中了,萧一鸣却也还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只想亲自上门向他道喜。

萧一鸣在门口等了半日,也不见有人来开门,便以为家里头没人,正要转身离开,却正好遇见杨氏提着篮子从外头回来,杨氏见了萧一鸣,便隐隐就觉得有些不心安,深怕他又闹出什么幺蛾子来,只笑着道:“原来是萧公子啊,那可不巧了,我家明轩和彩凤已经回赵家村去了。”

“这么快就回赵家村了?”萧一鸣只失落道,他原本以为宋明轩就算要回去,也会等上几日的,哪里知道这么快就回去呢!

萧一鸣只叹了一口气,正要告辞,谁知道大门竟然在这时候开了,宋明轩洗了一把冷水脸,让自己彻底冷静了一下,这才跑过来开的门。瞧见萧一鸣和杨氏都在门口,宋明轩只纳闷道:“大婶,你也回来了啊。”

杨氏原本打算把萧一鸣撵走,所以才说了一个谎话,谁知道宋明轩这个不知情的居然真的来开门了,害得她当场就下不来台了,只冷着脸道:“你们聊,我进房干活去。”

萧一鸣瞧着杨氏那冷淡的神色,也明白了几分,只小声询问宋明轩道:“宋兄今儿没回赵家村去?”

“明儿回去,今天正收拾东西呢。”宋明轩想起他和赵彩凤的婚事,只愣了一下,最重还是开口,只笑着道:“多谢萧公子还惦记着我的事情。”

萧一鸣来的时候只是一头热,见了面却还是觉得有几分尴尬,总归是做过情敌的人,就算冰释前嫌了,这心里头也总是像梗了一根鱼刺一样。瞧着宋明轩对他说话的口气带着几分恭敬的疏远,萧一鸣也略略觉得无奈。最气人的是,打从他进了这个院子,虽然心下询问的是宋明轩的事情,可他一双眼珠子还是忍不住扫了一眼这院子,见赵彩凤并不在院中,这才死了心肠。

“宋兄既然明儿就要走了,那我也不打扰了,等改日有机会,再请宋兄一聚吧。”萧一鸣说着,人还没在赵家小院的石墩子上坐下来,便拱了拱手就离去了。

宋明轩见萧一鸣这落荒而逃的样子,心下也有些不是滋味。这时候赵彩凤才换好了衣服,从房里头出来,见萧一鸣已经走了,也只嘀咕道:“跑得可够快的,才来了就走了?”

宋明轩也只点了点头,这时候杨氏也从后院出来,见萧一鸣走了,只走过去把门给关上了道:“吓我一跳,他怎么就来了呢!”

赵彩凤听杨氏这么说,只笑着道:“娘你吓什么呢?萧公子是好人。”

杨氏只蹙眉道:“是好人我也知道,可是我这胆小啊,就怕你和明轩…”杨氏说到这儿,还默念了一句阿弥陀佛,只接着道:“不过也快了,再过几日,我就不用这样担惊受怕的了。”

当天夜里,赵彩凤和杨氏就收拾好了明儿回城的行礼,从京城会赵家村还请不到直达的马车,一家人只能先去河桥镇上中转一下,好在杨老头老两口出来也没几日,家里头的房子还能住人,杨氏便想着在河桥镇上停留一晚上,正好把赵武给一起接回家去住几天。

赵彩凤只把银子都算了一下,留了三十两下来给杨老头当面馆的流水,其他银子都只带在了身上。赵彩凤知道宋明轩心里记挂着上次胡老爷给的银子那些事情,便开口道:“宋大哥,等办完了酒席,若是还有盈余的银子,咱们就先把胡老爷的银子给还了。”

宋明轩也是这么个意思,见赵彩凤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只一个劲的点头。

杨老头敲着烟杆道:“你们先回去,把要办的事情给办了,等初五那天,我和你姥姥搭车回去,正好赶得及吃你们的喜酒。这几日店里的生意刚刚起步,若是就这样停业了,也确实可惜。”

赵彩凤也舍不得那银子,只就答应了杨老头办法。这时候杨老头从房里出来,手中拿着一房真丝帕子,递给赵彩凤道:“这是姥姥送给你和明轩的,这可是你姥姥我最值钱的东西了,从来没舍得带过,当年你舅舅娶了你舅母,我也没舍得给她,如今瞧着,我要是再不拿出来,可就要带棺材里头去了。”

赵彩凤将那丝帕打开,见里头抱着一个赤金缠丝嵌红宝石的手镯,那做工瞧着就不像是一般小作坊里头出来的货色,虽然年代久远,却还是散发这明晃晃的光华。

杨老头一瞧见那镯子,整个人都愣了一下,指着那镯子道:“这…这…你怎么会有这东西的?”

杨老太只瞥了杨老头一眼,“我为什么不能有这东西,少说我也是在侯府当过一等丫鬟的人,有几样好东西还不正常吗?”

杨老头这时候心里却不是滋味,这镯子他认得,正是当年的世子爷,也就是如今的永昌侯爷命他去珍宝坊定做的,说是要送给自己心上人的。这一晃就过去了四十多年,可杨老头想起当时的事情,还觉得历历在目。

杨老头瞪大了自己浑浊的双眼,只怕自己认错了一般,又低头去看了一眼,发现这就是当初的那个镯子,这才开口道:“这镯子看着就是个好东西,彩凤快收下,难得你姥姥这只铁公鸡如今也大方了,这东西,她嫁了两个闺女,娶了一个儿媳妇都从来没拿出来过,定然是宝贝的很的!”

杨老太哪里知道杨老头见过这东西,只嗔了他一眼道:“就你识货,我自从跟着你体己的东西也没剩下几样了,如今彩凤怎么说也是举人太太了,总要有一两样让她撑门面的,这镯子带出去,才配她的身份。”

赵彩凤毕竟不是古代人,还没有感受到当举人太太的优越性,可见杨老太这么说,便也只高高兴兴的收下了,说起来她当真是没有一两样能带出去的首饰,这会儿赵彩凤想起了那珍宝坊的银簪,倒是真的还有几分念想呢。只可惜银子啊!银子!赵彩凤发誓,忙完这一阵子,她要加倍努力的赚银子了。

第二天一早,驿站的马车一早就迎了过来,听说是送新中举的解元回河桥镇,那马车只一文钱也不肯收,笑着道:“我这马车能有这福分载个解元,还收什么银子呢!反正昨儿从河桥镇出来,都已经收过一次银子了。”

杨氏听了,只一个劲的谢过来,把大大小小的包裹都给搬上了马车,这才抱着赵彩蝶一起上了马车。宋明轩今儿特意穿了那件赵彩凤给她新做的月白祥云纹样的长褂子,一副温文尔雅的模样,只拉着赵彩凤上了车,便让马车启程了。

这一路上摇摇晃晃约莫过了两个时辰,到河桥镇的时候,已经过了午时了。

赵彩凤见车上东西多,便开口对那车夫道:“大叔,您能把我们送到鸡笼巷杨家去吗?这么多东西我们也没办法拿走。”

那车夫只笑着道:“送哪儿都成,只要举人老爷发话就好了。”

赵彩凤这下子才算是尝到了举人的好处,便笑着谢过了,只让车夫把他们送到了原来杨老头他们家。几个人才下车把东西搬进了房间,等出门的时候,却见门口已经围满了来看热闹的人。

原来那赶车的进了河桥镇,一路上都在吆喝着说他的车上坐着解元老爷,那些老百姓听了,便都赶了过来看热闹。有的是纯粹来瞻仰一下解元老爷的长相的;有的则是巴望着能得几个赏银回去,也算没白跑了这一趟。

不过大家伙一看这家徒四壁的样子,想得赏银的人便就散去了一半。还有一小半是来打听宋明轩的婚配问题的,只巴望着他还是一个王老五,看看能不能领回家当乘龙快婿去。

赵彩凤瞧着外头交头接耳的那些老百姓,只笑着揶揄道:“宋大哥,你还在屋里杵着干嘛呢?那些人可都是上门来看你的,你还不快出去,让她们满足一番。”

宋明轩被说的脸颊泛红,他平常就是一个极其低调的人,谁能想到这河桥镇的百姓却是这样热情的,宋明轩正不知道如何是好,却听远处传来官差拉长的嗓音:“都让让…都让让…梁大人过来拜见金科解元老爷了。”

第184章

梁大人虽然是九品县太爷,可他当年也不过就是中了一个排行靠后的举人。后来因为屡次不中,所以托了胡家的关系,在河桥镇上一任县太爷归西之后,顶了这个缺儿。说起来他虽然当了那么多年的县太爷,但是在学问上,比起宋明轩肯定是差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