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状元养成攻略/农女养夫记/寡妇养秀才上一章:第 65 章
  • 状元养成攻略/农女养夫记/寡妇养秀才下一章:第 67 章

她的模样和她母亲一模一样,带着几分娇俏,一如十几年前钱木匠初见她的样子。

程兰芝转身,服了程夫人下马车,两人其乐融融的往山门口去了,钱木匠从拐角处站出来,瞧见杨氏和许氏正好从里头出来。

杨氏见钱木匠的神色有些异常,只问道:“老钱,你怎么了?”

钱木匠愣了片刻,尴尬道:“没、没什么,在外头等着怪无聊的。”

许氏知道他们两人如今正是新婚燕尔,只笑着道:“我去在这儿等等余奶奶,你们两个先逛着去。”

杨氏知道许氏故意闭着他们两个,也是笑道:“那我和老钱就先走了。”

一路上钱木匠都很安静,他正思索着,那些陈年旧事要不要和杨氏提起来,他是被逐出家门的不孝子,就练父亲去世的时候,他娘也没准他进门磕一个响头,这些事情压在自己的心口上就像是一块永不结痂的伤疤,只要想起来,就会往外冒出血珠,让他疼的不能自已。

杨氏也瞧出了钱木匠的异样,只一个劲张罗着买了好些东西,并没有去问他什么。两人一起在赵家的小院里吃了晚饭,回到自己的住处。

杨氏烧了一桶热水,喊了钱木匠进房洗漱,多说大年初一洗澡可以洗去一身的霉运,以前家里虽穷,但杨氏也会烧了热水,让每个孩子都洗洗干净。今年难得有条件买得起浴桶,杨氏自然是要让钱木匠好好泡一泡的。

这一整天钱木匠都心不在焉的,杨氏其实心里也担心,只是不知从何问起,便上前顺从的帮钱木匠解开的外头的兽皮,松了棉袄,将里头的中衣往下褪的时候,却瞧见钱木匠的背后,有一条从左到右,几乎贯穿了整个后背的伤痕。

杨氏从来没见过这样的伤痕,只吓了一跳,这看着像是柴刀伤的,却又不像柴刀,杨氏的手便没来由的抖动了一下。钱木匠却在这时候抓住了杨氏的手腕,只轻轻一个带力,就把她箍到了怀中,解开了裤带熟门熟路的送了进去。

杨氏呜咽了一声,抱着钱木匠的脑袋,仰着脖颈承受着这份欢愉,断断续续道:“你…啊…你有…什么话…啊,还不能…啊…对我说吗?”

身子被撞得颤抖不已,话虽断断续续,却还是问了出来。

浴桶里的水淹得满地,杨氏此时早已疲累不堪的靠在钱木匠的怀中,手臂正好触到那一处的伤口,小声问道:“你这后背的伤到底是怎么来的?能跟我说说吗?”

钱木匠幽深的眸子似乎带着几分久远的玩味,看向远处的虚空,他的神情淡得很,只搂紧了杨氏,最终叹了一口气,像是在说别人家的故事一样,说了起来。

第236章

“从前有一户大户人家,家里有一位漂亮的小姐,还有一个不懂事的小厮,那小厮因为救了家里的老爷,受了重伤,所以住在了小姐家养伤,这一养就是半年,两人就这样…就这样名不正言不顺的要好了起来。”钱木匠说到这里,还有些难于启齿,最终只拧着眉头,继续说了下去:“小厮为了和小姐在一起,求了家里人给自己脱籍,加油努力,最终考上了武举人,可当他以为可以回来娶小姐的时候,却发现府上的太太已经给小姐定了亲事。”

“小姐哭着来找小厮,说自己有了身孕,家里人都逼问那孩子是谁的,若是知道了,按照老爷的脾气,肯定会把那个小厮打死。他们两个一时只觉得走投无路了,就…”

钱木匠说到这里,却被杨氏的手堵住了嘴巴,只抬眸看着他道:“你就是那个小厮对不?”

杨氏只淡淡的笑了笑,继续道:“你们刚来赵家村那会子,村里就有人这样说过,可这些,我都不在乎,事情都过去那么久了,你也应该放开了。”

钱木匠脸上的神色却依旧带着几分自责,只阖眸道:“若不是当时我一时意气用事,也许她就不会死了。”

杨氏听了,只小声道:“可你怎么不想一想,兴许,她觉得跟着你一起死了,也比没有你一个人活着强些?”

钱木匠说到这里,只微微叹了一口气,又道:“今儿,我看见我闺女了,跟她长的一模一样。”

杨氏闻言,只笑道:“怪不得你今儿一整天都魂不守舍的,原来是因为这个,算算年纪,她和赵文是同年的,今年也该十五了吧?不知道许了人家了没有?”

钱木匠便拧眉想了想,只开口道:“听说是有了人家,只是还没定下来,那少爷人也不错,我也背地里打听过。”

杨氏见钱木匠这么说,只笑道:“看你平常闷不做声的,没想到背地里这样的上心。”

钱木匠低头在杨氏的额角亲了一口,听着外头传来的打更声,只开口道:“早些睡吧,明儿一早,还要陪我回余桥镇走一趟呢。”

赵彩凤刚刚吐过,靠在炕上浑身无力的闭着眼睛,脸上都带着几分菜色了。她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竟然害喜害的这么厉害。记得以前上班时候,女前辈怀了孩子还能淡定的跟着她们一起解剖尸体。可如今赵彩凤别说是看见尸体,就是看见正常的能入口的东西,都恨不得要把胆汁给吐出来。

许氏手里端着一碗瘦肉粥,看着赵彩凤这样子心里也犯愁了,只郁闷道:“好歹吃几口进去,这几天吐得比吃的多,那可怎么是好啊?”许氏毕竟自己也生过两个孩子,也知道害喜的难受,并不敢说赵彩凤娇贵之类的话,怕她生气又动了胎气。可她瞧着赵彩凤这油盐不进的样子,确实是着急的要死了。

陈阿婆从外面进来,送了一个干净痰盂。她年轻时受的苦多,所以也比许氏更有主见些,只开口对坐在炕上看着赵彩凤受苦正心疼的脸都皱起来的宋明轩道:“我听余奶奶说,她儿媳妇在那个什么宝育堂里头,里面专门治女人身上的毛病,不然明轩你明儿起个早,带着彩凤过去瞧瞧,让那边大夫开几副药,好歹让她吃点东西进去。虽说老话有讲,饿不死的孕妇,可这样吃了吐,吐了吃的,大人也难受。”

赵彩凤这时候嘴里一阵阵的发苦,也没力气参与讨论,只小声道:“不打紧,他们说前三个月是会难受些的,我等过了三个月再看吧。”即使在医学发达的现代,妊娠反应似乎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控制办法,不过按照有经验的人来说,一般三个月之后,母体就会适应胎儿的存在,所以妊娠反应也会随之消失。

三个月啊…赵彩凤无语问苍天,三个月熬下来,她这才稍微养得好看些的身子,还不知道要瘦成什么样子呢!

宋明轩只想了想,开口道:“我一会儿就去打听打听,看看什么时辰去,能早些排上!”

许氏听了,只笑道:“你这可得好好打听打听,这大年节里头,宝育堂开门吗?别到时候去了没人,白白让彩凤出门受冻。”

宋明轩闻言,只随口道:“年节里头那也要生孩子呀,门总是开的吧,我一会儿上对门问问余婶子。”

“算了,还是我去问吧,这一早上折腾的,你看进去几个字了?”许氏瞧着宋明轩也是着急,赵彩凤害喜害得不停歇,他哪里有心思看书,一颗心都悬着的呢!连年节里头出门拜年的事情都给耽搁了下来。

屋里人真唠嗑呢,外头赵武蹦蹦跳跳的进来道:“姐夫,刘大哥和刘大嫂过来拜年来了。”

赵武话才说完呢,就瞧见先进来的小厮丫鬟手里拎着拜年的东西,紧接着刘八顺和钱喜儿也进来了。方才赵武喊了一身刘大嫂,钱喜儿这会子脸上还红着呢,刘八顺只以为劝她道:“人家孩子嘛,看着我们一起来当然这么喊了,再说了,你早晚也是正儿八经的刘大嫂。”

钱喜儿被说的臊得要死了,只挣开了刘八顺的手,重新打量了一眼赵家的小院,开口道:“这里头多了两间倒座房,倒是比以前看着反而更清爽了不少。”

这时候宋明轩已经迎了出来,只见过了两位,请了他们客堂里头坐去。刘八顺鼻子灵,才走了几步就闻到这一股子药味,又没瞧见赵彩凤出来迎客,便问道:“宋兄,怎么不见嫂夫人?”

宋明轩见刘八顺问了起来,顿时就愁容满面了起来,刘八顺见了,还以为是赵彩凤病了,正要关切的问几句,却听宋明轩开口道:“彩凤她有了身孕,这两天害喜的厉害,大夫嘱咐了要卧床休息,所以没出来。”

钱喜儿一听,顿时就高兴了起来,只笑着道:“彩凤有身孕了,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呢!前几个月我才带着她去宝育堂找大姑爷瞧过身子,只开了药让她先养着身子,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

钱喜儿只想起宋明轩和刘八顺都是腊八那天才回来的,这会子不过就过了二十来天,赵彩凤就有了身孕,可想宋明轩刚回来那几天,必定是欲火烧个不停的。钱喜儿想到这里,顿时脸颊就涨得通红了起来,她一个大姑娘,怎么就往那地方想去了呢!

可宋明轩这时候瞧着却并没有喜气洋洋的样子,只蹙眉问刘八顺道:“我正想找人打听,那宝育堂这几日开张不?我打算带着彩凤去那儿瞧瞧,看看能不能开几副止吐的药,好让她好受些。”

刘家和杜家是亲戚,自然知道宝育堂的事情,只回道:“宝育堂是开张的,只是这几日一直到初八,没有坐堂的大夫,要等初八以后,几位大夫才来上工。”

宋明轩闻言,就越发的眉宇紧蹙了起来,只郁闷道:“这几日彩凤吃什么都吐,瞧着已经瘦了一圈了,还要等到初八以后…”宋明轩觉得他最近一阵子也不用看书了,每日里听见赵彩凤那呕…呕…的声音,一颗心就跟被捆了起来抽打一样疼啊!

刘八顺见宋明轩这表情,也大抵知道赵彩凤应该是真的很严重,想了想只开口道:“不如这样吧,这两日我姐带着我小外甥都在我家,若是我姐夫过来,我偷偷的请他过来走一趟,替嫂夫人把把脉,看看能不能开一副药,先压一压!”

宋明轩见刘八顺这么说,只高兴的不知说什么好,连忙站起来作揖道:“刘兄弟大恩大德,宋某没齿难忘。”

钱喜儿瞧着心里头就挺羡慕的,也不知道刘八顺以后有没有宋明轩这种悟性?钱喜儿见他们两人聊的火热,自己也插不上嘴,只起身道:“你们慢慢聊,我去房里看看彩凤去。”

房里赵彩凤只端着许氏做的瘦肉粥勉强又吃了几口,便摇了摇头吃不下去了,许氏只叹了一口气,端着粥碗出来,正巧遇上了钱喜儿从外面进来,便只转身对赵彩凤道:“彩凤,有姑娘来瞧你了。”

赵彩凤靠在床上,脸色依旧是不大好,瞧见钱喜儿过来,倒是高兴了几分,只招呼她在炕边上坐了下来,皱着笑脸道:“这么一想,还是你家八顺更疼你些,晚些成亲,终究是有晚成亲的好处的。”

钱喜儿瞧着赵彩凤那一脸悲戚的表情,只笑着道:“瞧你这样子,可是我瞧见的最不开心的孕妇了,别人家的媳妇怀了孩子,敲锣打鼓一样的高兴,脸上眉梢没一个地方不是笑着的,哪有你这样愁眉苦脸的呢!”

赵彩凤如今是有苦难言,只开口道:“不信你试试,我是真没想到,这害喜还能这般厉害,我快被这小家伙给磨死了。”

钱喜儿听了,只越发笑着道:“这才好呢,这样你婆婆肯定会说:彩凤,俗话说儿子磨娘,这一胎,一准是男孩!”

钱喜儿带着几分俏皮,模仿起许氏的样子,当真是惟妙惟肖的很,惹得赵彩凤只拍着炕头笑了起来道:“还真是被你说中了,可见这天底下的婆婆都是一个样子的!”

第237章

两人笑过之后,赵彩凤只觉得连难受都好了几分,可想而知这害喜也未必就是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至少跟人聊聊天,打打岔什么的,也总比一直想着要好很多。

钱喜儿瞧着赵彩凤好多了,只接着开口道:“还有一件喜事要告诉你,昨日去梅影庵上香,遇上了程姑娘,她说萧家已经同意换两人的庚帖了,看来若是这仗不打起来,只怕是要先办喜事了。”

赵彩凤听了这话,心里也跟落下了一块石头,萧一鸣的人品,她自然是信得过的,既然到了还庚帖这一步,相比萧夫人也已经打探清楚了,那些关于程家大姑娘的闲言碎语,大抵是没有穿出去的。赵彩凤只微微松了一口气道:“萧三少爷也是时候成家立业了,萧夫人如今可算是想通了。”

钱喜儿知道赵彩凤和萧一鸣只见有那么一些关系,且两人又是闺蜜,自然无话不谈,她也就随口问了一句道:“彩凤,说句心里话,若是三少爷愿意明媒正娶你进萧家,你会不会选择嫁给他呢?”

当初刘七巧要嫁给医药世家的杜家,都因为身份问题被折腾的要死,这些事情钱喜儿那时候虽小,却也是知道的。所以赵彩凤没能和萧一鸣在一起,大抵也是因为这个问题。

赵彩凤听钱喜儿这么说,只靠在引枕上拧眉想了想,摇头道:“不会。萧一鸣虽然人不错,可我还是更喜欢我们家穷秀才一些,人生在世,吃一些苦不碍事,但嫁人是一辈子的事情,咱得一直看到五十年后的自己。所以从长远看,我家穷秀才其实也不必萧一鸣差到哪儿的!”

钱喜儿见赵彩凤这么说,只笑着道:“人家都是举人老爷了,你还一口一个穷秀才。”

“那又怎么了?”赵彩凤只笑道:“我喜欢他的时候,他就是一个穷秀才,哪怕他以后金榜题名,位极人臣,他还是我心里喜欢的那个穷秀才。”

钱喜儿听赵彩凤这么说,想起自己对刘八顺的那一腔心思,也微微觉得脸红了起来。

客堂里头,许氏瞧见刘八顺穿着绸缎衣服,也知道定然是有钱人家,只沏了一壶茶送了上去,自己拿着针线篓子,到外头太阳底下做起了针线。

宋明轩只拎着茶铫子给刘八顺到了一杯茶,开口道:“八顺兄弟这几日功课复习的可好?”

刘八顺只连连摆手道:“这几日过年,忙的脚不着地,哪有空看书,不过就是晚上闲下来读几篇文章,手都感觉生疏了起来。”

宋明轩只笑着道:“你既然想了三年后再试,这段时间休息一下也无不可,没有必要把自己逼得那么紧。”

刘八顺也是点头道:“这一科,便是文曲星附身,只怕我也是考不成的了,到底还是准备不够,阅历尚浅,文章写出来不够火候。”

宋明轩听了这话,也只有些郁结,他如今的问题也在这里,因不熟政务,文章里头总缺少了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虽然辞藻华丽,但未免会让人觉得夸夸其谈,犹如空中楼阁。

刘八顺见宋明轩拧了眉头,也知道他必定是有同样的困惑,只从方才带来的那些年货中,抽了一打压在下面的纸张,递过来给宋明轩道:“这是我姐夫送给我的朝廷邸报,这几个月朝廷动向都在这里头,我们多少熟悉着点,做文章的时候,心里也好有个数。”

宋明轩见了,只顿时就喜上眉梢道:“这样的好东西,你自己看完了吗?”

“我一早就看完了,所以才特意带过来给你的,这些东西朝中大臣家家都有,可像我们这样的寒门士子,到底是不容易得的。”

宋明轩一时间感激的话都说不清了,只开口道:“刘兄弟,我宋某何德何能,认识你这样的朋友,真是三生有幸!”宋明轩说完,只站起来想着刘八顺鞠了一躬,刘八顺便急忙站起来还礼,又道:“这都是举手之劳,宋兄不必放在心上。”

两人正说着,就听见外头门口又传来了人声,宋明轩寻着那声音看了一眼,见是翠芬和郭老四正站在门口。许氏只急忙迎了上去,见郭老四手里端着一碗饺子。

翠芬只接过了郭老四手里的饺子,递给许氏道:“听说彩凤害喜害的难受,今儿我包了白菜饺子,送一碗过来给彩凤吃。”

许氏来了不久,并不知道这翠芬和郭老四之间的事情,见他们好心好意的来送饺子,只笑着接过了道:“那可真谢谢你了,她一早上才吃了两口热粥,我看着都心疼了,我一会儿就端进去给她吃去。”

郭老四只站在门口往里头望了一眼,就瞧见刘八顺和宋明轩正坐在里头,脸上便带着几分不自然的笑,问道:“大娘,你家这是有客人呢!”

许氏只笑道:“明轩在书院的同窗来了,正在里头呢!”

郭老四只笑道:“那真是巧了,我也是玉山书院的学生,不知今儿来的是哪一位,也不知道我认不认识。”

许氏哪里知道郭老四有啥花花肠子,见他这么问,便回道:“是刘家的少爷。”

郭老四只点了点头,倒是没直接厚着脸皮进去招呼。翠芬又跟许氏闲聊了几句,便和郭老四一起走了。

刘八顺瞧见郭老四离去的背影,只纳闷道:“那不是郭跃吗?怎么会在这讨饭街上。”

玉山书院的人都知道,郭跃抱的是诚国公家三房七爷的大腿,跟诚国公家守寡的三奶奶有那么些猫腻。虽然这种事情大家从不在明面上说,可私底下传言还是传得很不堪的。不过宋明轩是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所以他对郭老四这些腌臜事情,可是一点儿也不知道的。

“他就住这儿,方才那个说话的年轻媳妇,是他的娘子,”宋明轩说到这里,也忍不住多加了一句道:“不过这郭老四实在有些不像样,管外头都喊他娘子叫表姐,所以这讨饭街的人都对他不待见的很。”

刘八顺听了这话,顿时就跟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只睁大眼睛问道:“什么?他居然有老婆?”

宋明轩提起郭老四就觉得不齿,只无奈道:“何止有老婆,还有一个三岁半的儿子呢。”

刘八顺这时候也觉得不可思议了起来,只往门外又看了一眼,感叹道:“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许氏端了饺子进门,瞧着上头还冒着热气,只送到了赵彩凤的房里,问道:“隔壁翠芬送了饺子过来,彩凤你要不要趁热吃几个?”

赵彩凤在房里就听见了郭老四的声音,这会子见许氏果然端着饺子进门,只开口问道:“是郭老四送过来的?”

许氏只笑道:“翠芬和郭老四一起送过来的。”

赵彩凤原本就不想吃,一想到是郭老四送过来的,只觉得犯恶心,弯腰对着痰盂吐了好一会儿,摆手道:“婆婆,您端出去吧,郭老四送来的东西,我真没法吃下去。”

许氏听赵彩凤这么说,反倒有些不高兴了起来,只嗔怪道:“人家不是知道你害喜了,这才巴巴的送过来,你说你这孩子,怎么就这么不懂道理呢!”

许氏是个心里憋不住话的人,赵彩凤当然不能把郭老四下毒害翠芬的事情告诉许氏,这万一要是说了出去,郭老四身败名裂倒是不打紧,连带着翠芬这脸面上,总归是会难看几分的。

“婆婆,我是真的吃不下去,不是不领他们的心意。”赵彩凤只好违心的说了几句。

许氏便只好把饺子端了出去。

却说钱木匠带着杨氏回了一趟余桥镇,经过昨晚那一番恳谈,钱木匠心中的疑虑也多少放了点下来,两人一路上还算有说有笑的。

余桥镇上的住的大多是几户大户人家家生的奴才,有的在这边守着别院,有的在这里打理庄子。因为钱木匠拐了程家大小姐的事情,程夫人大发雷霆,把钱家一家人都给发卖了。好在那时候钱木匠的大哥有些出息,和媳妇两人在余桥镇下面的江浦村买了几亩地,一家人才算是把这个难关给度过了。

也因为这件事情,钱老太对钱木匠这个儿子只恨得牙痒痒,钱老头死的时候,钱木匠回家祭拜,被钱老太拿着扫帚给赶了出门。从此之后多少年,钱木匠也没敢回来,只是每年过年之前,都会悄悄的请人给他钱老大带一些银子也野味回来,让他好好孝敬着老娘。

今年因为和杨氏办喜事的事情,钱木匠便没回江浦村来。钱老太在家里烧了午饭,喊了钱老大和他儿子上桌吃饭。钱老大人好,命却不咋的,上头一连串生了五个闺女,到这第六个,才是个儿子,因为实在得来不易,所以取名叫钱宝。

钱老太和钱老大媳妇都把他给宠上了天,那钱宝看了一眼这碗里头的菜,见清一色的蔬菜,没一点荤腥,心里头就有些不高兴了,这毕竟是大过年的日子,连块肉也不给吃,做孩子的不开心,也是正常的。

可怜钱家五姑娘去年才出嫁,钱老大存的那些银子,也都花在了嫁妆上,所以家里这日子过的有些拮据。往年钱老大知道钱木匠年底会来送银子,所以就没留过年的银子下来,谁知道今年钱木匠的银子没提早送过来,这一家人的日子,就过成了这副德行了。

第238章

因为怕钱老太不高兴,钱老大私下里拿钱木匠钱的事情,都是瞒着她的。可今年家里连过年的银子都拿不出来了,钱老太也觉得有些奇怪了,只拧着眉头道:“往年你那个会打猎的朋友,多多少少也会给咱们带一些年货回来,怎么今年就没消息呢?要不然咱们宝儿还能吃上几口肉呢!”

钱老大媳妇听了,只笑着道:“那是人家有心,才想的起来,这要是没心了,自然就想不起了!”

钱老大听了自己媳妇这话,倒是有几分责怪钱木匠的意思,只开口道:“什么有心没心的,这些年,你们还少吃了不成?”

钱老大媳妇知道钱老大最疼这个弟弟,年轻时候就长以他为傲,本来以为他考上了武举人,一家人都可以跟着吃香的喝辣的,可谁知道一眨眼拐了主子家里的姑娘跑了,弄的差点一家人都活不下去了。

“我不过就是随口说一说,瞧你这么大火气干什么?娘也不过就是随口一提,人家不给,咱难道还腆着脸去要去?”钱老大媳妇说完,只往钱宝的碗里夹了几筷子的青菜,劝道:“宝儿乖,一会儿娘给你外头买麦芽糖去!”

钱宝苦着脸巴拉了几口糙米饭,实在觉得食之无味,只推开碗道:“我不要吃饭了,我要吃麦芽糖!我要吃麦芽糖!”

钱老大正心烦着呢,听见儿子在那边啰里啰唆的,只劈头盖脸就是一巴掌,大声道:“吃什么麦芽糖,也不看看家里就快揭不开锅了,谁有闲钱给你买麦芽糖去?”

钱宝被一巴掌打下来,当场就吓晕了,只愣了片刻才扑到了钱老大媳妇怀里大声哭了起来。钱老大媳妇见了,只心疼道:“你心里有气,干嘛撒在孩子身上,孩子有什么错,你不是知道他住哪儿吗?你去管他要去,我们家若不是因为他,也不会过成这个样子,就算是吃他的花他的,那又怎么样?要不是因为他,我几个姑娘也不会全嫁给庄稼汉了,少说也能在将军府里头当个姨娘!”

钱老大听了这话,顿时火冒三丈了起来,恨不得一巴掌就把他媳妇给打趴下,倒是一旁的钱老太听了,只反应了过来,拽着钱老大的膀子道:“你说…你快给我说实话!你媳妇让你找谁去?这些年咱家过成这样子,你都花得谁的银子?”

钱老大只郁闷的甩开老娘的手,他如何知道,不过就是过年的时候孩子少吃了一顿肉,竟然会引发这样的血案!

“没错,我媳妇说的没错,这些年咱日子过的这样红火,都是因为老二在背地里帮衬着咱,这几年闺女一个个的嫁人,家里哪有多余的银子,若不是每年老二暗地里送银子,送腊肉咸货,我们家哪里能吃的起肉来。”钱老大说到这里,只开口道:“你不说我也打算抽空去瞧瞧,老二是个有头脑的人,没道理今年不捎个口信回来的,没准是出了什么事情。”

钱老太听钱老大说完,只哇一声哭了出来,一个劲的打嘴道:“我说了这辈子跟他没半点关系的,你怎好收他的银子和东西,你让我死了怎么去地底下见你爹啊!”

一旁的钱老大媳妇也抱着孩子委屈的要命,哭得整个身子都打起了颤来。钱老大只开口道:“如今我收也收了,你们吃也吃了,你们要是担心,我死了亲自跟爹说去,行不?”钱老大说完,只一甩袖子就要往外头走,钱老大媳妇见了,慌忙又放下了孩子,只拉住钱老大道:“当家的,你要干什么去啊!你别吓唬我成不?”

钱老太见钱老大发飙了,只捶着胸口道:“怪我,怪我这老不死的还没蹬腿,你别走,我走…我现在就去见你爹去!”

钱老太说着,只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站了起来,那边钱宝见了,又只抱住了她道:“阿婆,你要去哪儿去啊?我不要吃麦芽糖了,我也不要吃肉了,你们不要和我爹吵架好吗?爹我不吃肉了…”

钱老大听儿子这么说,一时间也有些感动,只停下了脚步,转身抱住了自己儿子道:“宝儿乖,等爹赚了银子,就给你买肉买糖吃,咱今天就先吃菜,成不?”

钱宝被刚才的事情给吓了一跳,这时候见钱老大不生气了,只一个劲的点头。钱老大媳妇瞧着钱老大这火气劲儿过去了,也只擦了擦眼泪道:“还愣着干嘛,吃不吃了?宝儿你等着,娘去灶房炒个鸡蛋给你添菜。”

钱老太见儿子不生气了,自己也没再闹了,到底还是坐了下来,一家人围着桌子吃了起来。

钱木匠为了回乡,特意在安泰街上的驿站上租了一辆驴车,车上装着好些年货,还有钱木匠从赵家村带来的猎物、咸腿。钱木匠只把这一年赚的银子都交给了杨氏,杨氏心疼钱木匠,只留了几两银子意思意思,剩下的二十两银子全数都还给了钱木匠,只笑着道:“你们男人,总有个花销,你自己留着好了,不必给我。”钱木匠只越发感激起了杨氏,搂着她又是好一番亲热。

这时候两人进了余桥镇,拐入了通往江浦村的小道,杨氏坐在钱木匠的身边,问他:“你平常多久回来一趟?”

钱木匠只一边赶驴一边道:“平常不敢回来,以前都是过年前回来一趟,悄悄的请村口的老汉帮我把东西送去,面都没见过。”

杨氏听了又是心疼起他来,只伸手理了理钱木匠的头发,看着他道:“有什么不敢见的,咱光明正大的回来了,那些都是以前的陈年旧事了,谁没事就喜欢揭人伤疤玩。”

钱木匠听了这话,只点了点头道:“所以今儿咱就一起进去,要是还被扫地出门,你可别生气,我娘那个脾气,我还真拿不准了。”

杨氏瞧见钱木匠脸上少有露出这样担忧的表情,只觉得好笑,心里也喜欢起来,往他身上又靠了靠道:“咱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要是真的被赶出来了,咱就一起回去,等她老人家消气了,咱再过来。”

钱木匠只点了点头,伸着胳膊搂了一把杨氏,两个人高高兴兴的赶着车往江浦村去了。

村口的老汉果真认识钱木匠,见他来了,只笑着道:“今年怎么来晚了,还要我帮你送进去不?”老汉话才说完,就瞧见车上还坐着杨氏,只笑着道:“看来今年是用不着我老头子了。”

钱木匠笑着从车上拿了两只腌过的野鸡,丢给那老汉道:“钟叔,今年咱就不麻烦你了,亲自带着媳妇回去了!”

那老汉接了野鸡,只笑着道:“这才对嘛!回去让你老娘也高兴高兴,这媳妇长的可真俊俏呢!”

杨氏见那人这么说,只臊得满脸通红的,稍稍扭过身子,就瞧见钱木匠也正带着微笑看着自己,杨氏便越发脸红了起来。

两人走到钱家门口,如何知道方才这家里头正大闹了一场。钱木匠停下了驴车,心里到底是有些忐忑的,正不不知道如何进去,就瞧见邻居家老太从门口出来,瞧见了钱木匠只觉得有些眼熟,低眉打量了几眼,只大声道:“这不是钱家老二吗?这些年你都哪儿去了?怎么也不见你回来?”

钱家是出事了才搬到江埔村来的,这里的村民并不知道钱木匠这些事情,只知道早些年钱老头去世的时候,钱木匠回来过一次,被钱老太举着笤帚给打了出去,这其中到底是个什么缘由,他们也不是很清楚,如今瞧见钱木匠回来了,自然就好奇了起来。

钱木匠被人这么大声嚷嚷了一句,脸颊就涨得通红了。杨氏怕那婆子说出不好的话来,只慌忙上前陪笑道:“这位大婶,我和我家男人回来看看他家里人。”

那婆子见杨氏温和有礼,虽然是村妇的打扮,可瞧着面善的很,只点头道:“哦哦哦,那你们进去吧,不过我偷偷告诉你,方才里头还吵架呢,也不知道为了什么事情。”

杨氏听了,只不好意思道:“我是头一次上门,倒是有些不好意思,大婶能帮我们叫个门不?”

那婆子瞧着杨氏那羞怯的模样,又见钱木匠也涨红着脸,便知笑道:“好,你等着,一句话的事情。”

杨氏千恩万谢了几句,见那婆子上前敲门道:“钱大嫂,阿海媳妇,你们家老二和他媳妇回来了。”

杨氏听了这话,只越发觉得羞涩了起来,便只站在钱木匠的身后,一副小媳妇的做派。

那里头钱老大一家正继续吃中饭呢,听了这话,只起身问道:“薛大娘,你说谁家老二和他媳妇回来了?”

被叫做薛大娘的婆子只笑着道:“不你家老二吗?还有谁家老二,我虽记性不好,可他这一脸络腮胡子,我好歹也还记得。”

钱老大闻言,只丢下了筷子就跑了出来,隔着栅栏就瞧见钱木匠站在门口,只快步跑过去,推开门看着他道:“老二,你终于肯回来了!”

钱木匠见了他哥,也很是激动,只沉声点了点头,往杨氏那边看了一眼,还没开口呢,那钱老大便自己先开口道:“你别说,这是弟妹是不?”

杨氏闻言,只低着头,小声的喊了钱老大一声大哥。

第239章

钱老大只一个劲点头应好,又笑道:“走跟我进屋去,你打老远的来,还没吃中饭吧?一起进去吃一口便饭去!”

钱木匠和杨氏两人一早吃饱了才出门,这会儿倒是不怎么饿,听钱老大这样热情的招呼,钱木匠只笑着道:“中饭不急着吃,大哥,今年的年货耽误了几日,都在车上放着呢,我跟你一起搬进去。”

钱老大听钱木匠这么说,只微微有些不好意思,又瞧了一眼车上堆着各色腌制的野鸡腊肉,只咽了咽口水。这时候钱老大的老婆孩子也跟着出来了,见了钱木匠和杨氏,只笑着迎上前来。钱老大媳妇拉扯着钱宝上前道:“宝儿,快喊二叔二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