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状元养成攻略/农女养夫记/寡妇养秀才上一章:第 67 章
  • 状元养成攻略/农女养夫记/寡妇养秀才下一章:第 69 章

第243章

一家人吵了一架,吃晚饭也没声没气的,许氏只坐在房里长吁短叹的。

陈阿婆见了,只劝慰道:“你也别生气了,你当我不知道你的心思吗?如今明轩中了举人,七里八乡的人都上门来奉承,还有人跑了几个村子的路,来问明轩婚事的,你以前觉得彩凤是不错,可被那些嘴碎的人说了,心里难免就又疙瘩了起来,你说是不是?”

陈阿婆虽然腿脚不好,不常出门,可这心里可是一门清的很,宋明轩自从中了举人,这远的近的,没少有人来打听婚事的,一听说宋明轩已经娶了媳妇,还是隔壁守了望门寡的姑娘,顿时就透着几分可惜。

这一个两个人这么说不打紧,人一多,许氏的心里便越发不爽了起来。虽然念着赵彩凤的好,终究还是觉得委屈了宋明轩,一想到自己儿子以后当了老大爷,可他媳妇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村姑,许氏就真有些后悔了。况且如今宝哥儿也送还给了他奶奶,宋明轩现如今真是百里挑一的好啊!

许氏只叹了一口气,心下有些郁闷道:“我就是怕委屈了明轩,别的也没什么!”

陈阿婆听了,只用拐杖瞧着地上的转头道:“你就是心大了,咱明轩要不是因为彩凤,他能考上解元?你怕委屈了明轩,可明轩自己心里不觉得委屈,这就够了。”

许氏只不服的点了点头,又道:“可今儿这事情,我也没错,这亲家母开口就让我回赵家村去,这算个什么道理?”

陈阿婆只笑着道:“不怪你不怪你,怪我,以前你怀着明轩的时候,田里事情多,我也没照料周到,现在既然人家开口说不用我们照料了,那咱就回赵家村去,乐的清静,反正孩子生下来还是姓宋的,又不会姓赵去,你乐的轻轻松松不好吗?”

许氏对陈阿婆还是有些敬畏的,见她这么说,也不好驳了她的意思,只起身道:“明儿咱就卷铺盖回家,也省的在这边受气了。”

却说宋明轩洗漱过后,只推门进了房中,瞧见赵彩凤正背对着门口朝里头睡着。宋明轩不知道赵彩凤睡着了没有,只悄悄走过去,伸着脖子看了一眼,见赵彩凤并没有睡着,脸上似乎还带着一些怨气。

宋明轩只伸手拍了拍赵彩凤的后背,赵彩凤便翻过身来,只推开了他的手,躺平了看着天花板发呆。

其实方才赵彩凤早已经想通了,这婆媳之间哪里没有不磕磕盼盼的事情,作为一个现代人来说,应该有这方面的觉悟,所以下次如果许氏做的不好,赵彩凤也不忍着,只直接说了便好了,也省的憋着一股气,一股脑的发出来了,反倒伤了彼此的感情。

宋明轩只脱了衣服挤上炕去,伸手把赵彩凤揽在了怀中,赵彩凤只挣了挣,愣是没挣开。别看宋明轩瘦弱,但使起蛮力的时候,还是有些力气的。赵彩凤抬起头,就看见宋明轩那快拧成了麻花一样的眉心,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觉得有些好笑。宋明轩写文章考科举是拿手的,如今这解决婆媳关系,看来也是稍微弱了一点。

赵彩凤只靠在宋明轩的胸口,叹了一口气道:“行了,别郁闷了,明儿一早,我和你娘道个歉,让她在这儿好好住着。今儿我娘都过来说了,把巷口的房子租了下来,到时候小武和彩蝶都会过去住,咱家就四个人,也清静了,还不扰着你看书,这不挺好的吗?”

宋明轩闻言,只开口道:“若是我娘真的回去了,倒是没必要让你娘花银子租那么大一个院子,小武马上要去杜家上学,小蝶平常也乖,也不扰人,家里头够住。”

赵彩凤只摇了摇头道:“算了,我娘要租就随她吧,她也是舍不得孩子,想带在身边,尤其是老二,要学木工,肯定是要跟在钱大叔身边的。”

宋明轩见赵彩凤这么说,也不多嘴了,想了想只开口道:“随你吧!”宋明轩正打算脱了衣服躺下,只想起一件事情来,起身问道:“你晚上就喝了一碗排骨汤,这会儿肯定饿了,我出去给你热一碗小米粥来。”

赵彩凤被宋明轩这么一提起,果然就有些饿了,只稍稍点了点头,宋明轩便披着衣服起身来到灶房。索性没煤炉上的火还没熄,宋明轩便温了一碗小米粥,送进去给赵彩凤吃了。

说来也奇怪,赵彩凤这会子喝了小米粥,倒是没再觉得难受了,两人只头靠头的睡了。

第二天一早,赵彩凤一早就醒了,就听见门外叮叮咚咚的响声,赵彩凤只推开门一看,就瞧见许氏已经整理好了包裹,陈阿婆只拄着拐杖,跟在她身后,看样子两人还真是要走呢!

赵彩凤只连忙开口道:“婆婆,您别生气,昨天是我不好,是我气糊涂了,我这几天难受,难免就小夹子起了一点,你就别跟我一番计较了。”

宋明轩这时候也穿了衣服从里头出来,见杨氏连东西都收拾好了,也多少有些伤心,昨天毕竟是自己说了要让她们回去的话,这时候宋明轩反倒不知道如何开口让她们留下了。

许氏想了想,只开口道:“行了,我知道你害喜难受,我又是个粗手粗脚的,服侍不好,阿婆说的对,我就回乡下去,等你们想到我的时候,我再出来住几天,反正如今家里头的地也包给了别人种了,我在家也累不着了,你们放心好了。”

许氏说着,只把手里一包银子递给了赵彩凤道:“彩凤,你是个好姑娘,你只要对咱明轩好,就成了,咱也没有别的要求了。”

赵彩凤听了这话,只越发觉得难受了起来,她原本就没那种意思,只不过这几日被害喜磨得难受了,脾气才会这样喜怒无常了起来,如今瞧着,反倒是自己的不是了。

宋明轩见了这样,也开口劝道:“娘,不然你就留下吧,彩凤也不是那个意思。”

许氏见宋明轩这么说,只恨铁不成钢的瞪了宋明轩一眼,其实她心里头气的不光是赵彩凤吼了她一句,而是宋明轩居然没站在自己这一边,还跟着赵彩凤说要让自己回去。

许氏想起这个,就觉得心口痛,可听见宋明轩这话,也忍不住就软下心思,正想松口气要留下,那边陈阿婆只开口道:“要住你一个人住这儿,我还是要住到乡下去,这城里头不习惯。”

许氏听陈阿婆这么说,自然也没主意了,老婆婆要回乡,那也只能跟着回去了,只皱着眉头道:“行了行了,我们还是回去吧。”

宋明轩瞧着许氏这大包小包的样子,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郁闷道:“这会儿想回去,也没车啊,这样吧,一会儿我去八宝楼捎个口信,让李叔来送菜的时候,把你们给捎回去吧。”

许氏听了这话,才点了点头,算是作罢了。陈阿婆便趁着许氏往房里放东西的时候,拉着赵彩凤的手道:“你婆婆她是无心的,我们庄稼人也确实不会照顾人,你别往心里去,我知道你这几天不好受,等过些日子,你好受了,再捎信给我们,我们再过来瞧你。如今你们小夫妻过的挺好的,我们呆着也碍事。”

赵彩凤听了陈阿婆这一席话,也是不好意思了起来,将心比心,许氏实在也算是殷勤的,可赵彩凤也确实有些受不住她这样的殷勤,还是陈阿婆说的有道理,等过一阵子,彼此稍微远一些,到时候见面就又客气几分了。

到了晌午,宋明轩亲自去了一趟八宝楼,凑巧的是今儿李全正好进城送菜,听宋明轩说赵彩凤有了身孕,而许氏和陈阿婆反倒要回赵家村去,只笑着道:“明轩啊,让我猜一猜,一准是婆媳矛盾激化了对不对?”

宋明轩心里头正苦呢,听见李全这样玩笑,只苦笑道:“李叔,这事儿你也遇到过不?还真是为难死我了,我如今瞧着,也只能让娘回赵家村先避一避了。”

李全便笑着道:“这有什么为难,你觉得谁对就帮着谁呗?”李全说完,只又压低了嗓音道:“不过,一般我遇上这事儿,都帮着老婆,谁叫咱这后半辈子,还是要跟着老婆过呢!”

宋明轩闻言,只低头苦笑一声,又见李全悄悄的凑到了自己耳边道:“你从赵家村回城后,村里又来了好些媒婆,说是要给你说亲的,还有隔壁村的地主家,也有镇上的员外和富户家,我估摸着你娘是觉得你这么早就把彩凤给娶回家了,心里有些亏呢!”

宋明轩哪里知道这些,听李全这么说,顿时明白了七八分了,只郁闷道:“那要真这样,还真得让我娘先回赵家村住一段日子,不然这会子要是两人再闹起来,可就麻烦了。”

许氏扶着陈阿婆坐上了李全的马车,宋明轩和赵彩凤两人都送了出来,见马车走了,两人这才回了小院,赵彩凤见宋明轩脸上神色淡淡的,只问道:“相公,你不高兴了?”

宋明轩心里不高兴,那也是必然的。如今赵彩凤怀着身孕呢,老婆孩子和老娘,他还当真没法子取舍了。赵彩凤见宋明轩那愁眉不展的样子,也觉得自己高兴不起来了。

第244章

却说许氏上了马车,心里也是一下子就空落落的。瞧着马车外的景物慢慢的远去,许氏只叹息道:“古话说的好啊,娶了媳妇忘了娘,我算是知道这是啥滋味了。”

外头赶车的李全听了,只哈哈笑了起来道:“宋大嫂你这话就说对了,可娶了媳妇忘了娘的是儿子,你也不能把气撒在儿媳妇的身上,彩凤虽然比不过那些媒婆嘴里说的姑娘,可那些姑娘哪个家里不是没些底子的?她们看上的不过就是明轩将来的前程,难道还会跟彩凤一样,顾着他的老娘阿婆的?就算是娶了那样的姑娘进门,大嫂子你难不成还指望她们和彩凤一样孝顺听话,把你当婆婆敬?不是我说,前几个月明轩托我给你加置旱地的时候就说过,这都是彩凤交代他做的,你说说看,这年头,上哪儿去找这样好的儿媳妇?”

许氏听了,只略略觉得有些心虚,嘴上却还是不松口道:“我知道彩凤好,可她昨晚说那些话,确实也伤人心啊,哪有媳妇对自己婆婆那样说话的。”

陈阿婆听了,只翻了翻自己的衣襟,露出里面赵彩凤新做的棉袄出来,只开口道:“今年穿了新棉袄,我这手上的冻疮都好多了,难得在城里,每日吃的都是糙米饭,还有暖暖的炕睡,说起来还真是不错,如今儿媳妇有了娃,害喜害的厉害,你这当婆婆的还跟人置气,也不想想要不是彩凤,我家明轩能这么有出息吗?”

许氏见陈阿婆也数落起了自己,也只低下了头去,外头李全听了,只笑着道:“大嫂子,这牙齿和嘴唇还难免有磕磕绊绊的时候呢,彩凤如今有了娃,你就这样回去了,你这能放下心来吗?”

许氏原本也就是一时气过头了,昨晚睡了一夜早就不生气了,只是今儿一早放不下脸面来,又瞧着宋明轩只一位帮着媳妇,心里难受罢了,所以才故意拿乔,说非走不可,这会儿早就后悔了。听李全这么说,顿时就急了,只问道:“他叔,这到哪儿了?现在回去还来得及吗?”

李全见许氏回心转意了,只笑着勒了缰绳道:“回得去,怎么回不去呢?这还没出城呢!”

陈阿婆只看了一眼许氏,见她脸上带着略羞怯的表情,只开口道:“这回可是你自己说要回去的,别再拉着一张脸了,孩子们也有孩子们的难处。”

许氏回讨饭街的时候,却正好遇上了刘八顺拉着杜太医过来给赵彩凤诊脉。杜太医如今堪称是国手,在宝育堂又看过这么多的病例,只稍稍给赵彩凤诊了诊脉搏,便松开了手指,嘴角带着些微笑道:“宋举人,我这里有一个好消息,还有一个坏消息,你先要听哪个?”

宋明轩见杜太医这么问,一时也没了主意,倒是许氏这时候正好进门,便开口道:“自然是先要听好消息的,哪有先听坏消息的道理?”

赵彩凤也跟着点了点头,杜太医这才开口道:“好消息就是,宋夫人的身子并没有什么大碍。”

“那坏消息呢?”宋明轩只忍不住问道。

杜太医便笑着看了一眼宋明轩,只缓缓开口道:“坏消息就是,宋夫人并没有身孕,只是前一阵子大概操劳过度了,导致胃气上逆,饮食不调、癸水混乱。”

宋明轩闻言,整个都惊呆了,只忍不住问道:“怎…怎么会呢?那门口康济堂的大夫明明说了是怀了的,怎么就没有了呢?”

杜太医见宋明轩不信,只笑着开口道:“脉是没把错,可除了有身孕会有滑脉之像外,饮食积滞、痰湿过甚、癸水将至都会有滑脉的迹象,肾虚气化不摄,则上注其气于冲,则冲气又必上逆于胃,所以才会有不思饮食,恶心欲吐的症状,我开几副滋阴养胃,和胃平逆的药吃几日就会好了。”

赵彩凤听杜太医这么说,竟是一时间说不出是欢喜还是郁闷,原本她为这个事情郁闷了好几天,如今好容易接受自己是真的怀孕了,却有权威人士告诉自己其实自己并不是怀孕了…这个天大的事实砸下来,就练赵彩凤这个现代人也有些傻眼了!

赵彩凤一时有些迷糊,只开口问道:“可是杜太医,我…这个月的癸水真的没有来。”

杜太医听赵彩凤这么说,只又不慌不忙道:“你前几个月一直吃着我开的药,故而癸水有信,但上个月并没见你去我那边转方子,我那一副药,是要吃上半年才能有固本培元的效果的,至少得吃过这个冬天,你的癸水才会有个准头,我刚刚替你把过脉,只怕你的癸水,就在这两日了。”

赵彩凤以前学的是西医里的法医学,对中医这种神神叨叨的东西并不怎么信,如今听杜太医说的这样头头是道,倒是也由不得自己不信了。

这时候站在一旁的许氏才算反应了过来,只纳闷道:“这位大夫,我儿媳妇前两天还吐得死去活来的,这分明就是有喜了,怎么你才看了一眼,就说她没怀上呢?我瞧着你的年纪,比起上回来的那个大夫还年轻了许多,我凭什么不信他,要信你呢?”

宋明轩见许氏一脸失落的表情,只开口道:“娘啊,人家是太医院的副院判,是宝善堂的少东家,宝育堂的东家,这全大雍只怕也没几个比他医术高明的大夫了,怎么会断错症了呢?”

许氏听宋明轩这么说,也是傻了,只呆呆问道:“那…那我孙儿就这么没有了?”

宋明轩只补充道:“不是没了…是从来没有过。”

杜太医倒是很理解许氏如今的心情,只劝慰道:“宋夫人年纪轻,身子尚且未长好,我之前一直开了药替她调理,只是她没有坚持保养,大约是最近太过劳累了,所以才会病倒了,等身子好了,再调养几个月,再受孕也不迟。”

杜太医的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也由不得许氏不信了,许氏只瞧了一眼赵彩凤这几日消瘦的脸颊,多少也觉得有些心疼,只点头道:“那这位大夫赶紧开药吧,总得先把身体给养好了,再谈别的。”

杜太医不愧是大雍的神医,宝善堂的招牌,赵彩凤喝了药第二日,癸水果真就来了。虽说那量多了点,一天用了她几块小枕头,可多少心里舒坦了。赵彩凤只觉得整个人都活了过来一样,身上各种难受的地方也好了很多,就练脾气也都顺畅了。那中药又是养胃平逆的,到第三天的时候,赵彩凤便不吐了。

许氏在讨饭街又住了二十来日,赵彩凤身子好了,脾气也没了,偶尔瞧见许氏一些小聪明劲儿也就睁一眼闭一眼的,婆媳俩人倒是又有说有笑了起来。就连见了杨氏,许氏也只红着脸致歉了,只说今后两人合力,把赵彩凤的身子养好了,给宋家添香火。

这一住就住到了正月底,许氏推说下个月要春耕了,她不回去看着不放心,非要往家里去了。这回赵彩凤和宋明轩都没留得住许氏,只好买了好些东西,让许氏带回去,许氏便搭上了李全的车,高高兴兴的又回了赵家村去了。

赵彩凤和宋明轩两人送完了许氏回家,正巧瞧见翠芬正带着孩子从菜市口回来,遇上两人便笑着道:“前儿我家老四还说,一个人在家里头看书没意思,他手头上还有几个问题,想请教请教宋举人呢。”

宋明轩这么多天也时常观察那郭老四,如今瞧着倒还真有那么点浪子回头的样子,听翠芬这么说,便笑着道:“那你尽管让老四过来,我一个人在家温书,也是难有精进,要是能两个人在一起切磋讨论,那自然是更好的了。”

翠芬见宋明轩这么说,只乐得合不拢嘴,又替郭老四说好话道:“老四如今在家还知道教孩子了,旺儿现在连三字经都能背出来了,旺儿,背一个三字经给宋叔叔听听。”

旺儿听了这话,只正要背呢,赵彩凤笑着上前把旺儿给抱了起来,从兜里拿了一粒花生糖给他道;“旺儿乖,吃糖,彩凤姨才不喜欢听三字经呢!”

翠芬瞧见赵彩凤身子好全了,只笑着道:“那康济堂的大夫,只怕是骗钱的,也就我们这片人穷,请不起好的大夫,所以他才有生意,看来以后要是有个头疼脑热的,还是得去找宝善堂的大夫才行。”

赵彩凤为了这事情都窘得不成了,这出门的时候遇见邻里谁不先恭喜她几句的,她只好耐着心思和人解释一回。好在赵彩凤年纪轻,没怀上也没什么大事,便是杨氏一心想着抱外孙的人,听说赵彩凤没怀上,还只松了一口气道:“你原本身条子就小,年纪也小,我也不放心你这么早生娃,如今没有,倒还真是一件好事了。”

“也没啥,就是自己多受了几天罪罢了,说来说去还是自己没本事,不过就是稍稍累了一阵子,身子就吃不消了。”但其实赵彩凤经过这件事情,心里倒还是对自己的健康问题敲响了警钟的。想当初旧的赵彩凤投河,她才来了,要这身子是个好的,也不至于在水里闷了一下就死了。

翠芬见赵彩凤这么说,只陪笑道:“等这一科宋举人中了进士,你也好歇一阵子了,这京城的日子不好过,单单靠我们女人,那里能撑的下去。”

赵彩凤听着翠芬这言外之意,似乎郭老四倒是也开始养家糊口了?只是宋明轩听了这话终究是有些不高兴的,他现在可不就是靠着女人过活的吗?赵彩凤见宋明轩脸上的神色略略有些尴尬,眼见着就到了家门口,只把旺儿放下了道:“翠芬姐,那我们先进去了,你有空过来玩。”

第245章

赵彩凤是真心想邀请翠芬和旺儿来玩的,可没想到,这翠芬和孩子没来,郭老四倒是来了。

郭老四毕竟也是考上了功名的人,待人接物很是圆滑,因说是要来请教宋明轩文章的,所以还特意带了几样小菜,拎了一壶小酒。赵彩凤这几日一直休息在家,又加上宋明轩春闱在即,所以她也跟八宝楼的黄老板说好了,要等到宋明轩进了场子,她才有空回去。

好在经过了这一个多月,八宝楼的生意也稳定了,如今黄老板是坐着只等数钱。听说赵彩凤病了,还特意喊人带了东西过来瞧过赵彩凤,又知道赵彩凤并非是怀孕了,只嘱咐她在家好好养着身子,店里的事情也不用她操心,只等三个月一次盘店的时候,等着收利钱。

赵彩凤便乐得在家里休息几日,主要还是想好好照应着宋明轩一日三餐。如今杨氏和钱木匠带着孩子出去过了,赵彩凤身为赵家的媳妇,也不好意思总让杨氏过来替他们忙家务了。好在前一阵子许氏和陈阿婆在,虽然有些磕磕绊绊的不愉快,但大家伙说开了,后面也就过的融洽了很多。

赵彩凤见郭老四亲自带了酒菜过来,她虽然对郭老四还是没改观,但至少也不会伸手去打笑脸人,只又进灶房炒了一个鸡蛋过来给两人当下酒菜。

宋明轩原本就是一个心无城府的人,见郭老四虚心好学,更是相谈甚欢,两人喝着小酒,不知不觉夜都深了。赵彩凤在房里做针线,瞧着宋明轩歪歪扭扭的送了郭老四回去,只上前扶了他一把,开口道:“做文章就做文章,何必非要喝酒呢,难道不喝酒,就做不出文章来了。”

宋明轩本就是一个不甚酒力的人,听赵彩凤这么说,只笑着道:“不过就喝了一壶,算不得多。”宋明轩跟着赵彩凤进了门,见赵彩凤早已经备好了洗脚水,只一边洗脚一边道:“客堂里桌上有一张纸,你记得帮我收好了,老四说这是今年他们几个同窗,请了外头书院里的先生押的题目,虽然说不上什么准头,但多做做,多练练总是好的。”

赵彩凤只弯腰替宋明轩擦了脚,扶着他上了炕道:“你睡你的吧,我一会儿去帮你收起来。”

宋明轩迷迷糊糊睡了,赵彩凤也收拾了桌子打算睡觉,就瞧见客堂的桌上果真放着一张纸头,上面零零散散抄着几道题目,瞧着应该是郭老四写下来的。不得不说,就算比起这字来,宋明轩的字也比郭老四的好看了很多。

一转眼便到了龙抬头,离下场子的日子就越来越近了。因为宋明轩说了这一次要好好考的,所以赵彩凤也非常重视了起来。把之前在河桥镇上的时候,那些人送的皮草也找了出来,给他做了两条裤筒,可以套在腿上防寒。至于上身,因为不能穿夹袄,所以赵彩凤把钱木匠送的兽皮给宋明轩做成了马甲,里头多套几件衣服,外头用兽皮裹一下,暖和是暖和了,可看着倒是有点像山里的猎户了,只是这脸也太白净了些。

杨氏瞧着赵彩凤替宋明轩准备的行李,只笑着道:“闺女嫁人了就是不一样,瞧着这针线活也比以前细致了不少。”

赵彩凤是最近在家里闲的,家务事因为有许氏帮忙,她倒是有空和陈阿婆学起针线来了。陈阿婆虽然眼睛看不清了,但是大白天太阳底下还是能干些活计的,所以把自己看家本事都给交给了赵彩凤。赵彩凤只学了一些皮毛,这不杨氏都夸赞起她来了。

“其实有时候做针线也挺好的,这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比起在店里头帮忙的时候轻松些。”

杨氏只抬眸看了赵彩凤一眼,又心疼起她几分来了,只叹息道:“你毕竟是女孩子,哪有女孩子去后厨当拉面大师傅的,那一阵天气又冷,生意又忙,病倒了还不知道,又被那庸医给拖延了一阵子,幸好有那杜太医,不然这小病酿成了大病,可就不好了。”

杨氏说到这里,只忍不住开口问赵彩凤道:“这几日怎么没见刘家少爷过来?今儿是龙抬头,我特意带了好些拉面过来,一会儿你送去刘家,他们家平常没少帮衬着我们,我们家又穷,也拿不出什么好东西,正好今儿龙抬头,送些面条去,也算是尽个心意了。”

宋明轩正从里面换了衣服出来,听杨氏这么说,只笑着道:“那感情好,我这几日也正好要找八顺兄弟,只一直抽不出时间了,顺便也好去问问,他复习的如何了。”

赵彩凤听宋明轩这么说,只笑着道:“那你快收拾收拾,我跟你一起走一趟吧,上回要不是杜太医,咱俩还闹一个大乌龙呢,本就应该上门谢谢的,可是人家贵人事忙,也未必能有空见我们,倒是先去刘家谢谢刘公子是个真呢!”

杨氏见两人说好了要过去,便用纸包把杨老头拉好晒干了的面条给抱好了,又去后院拎上了一只野兔子,只递给赵彩凤道:“你钱大叔打的野兔子挺好的,上回我留了两只没舍得吃,虽不是什么好东西,送过去,也让他们家尝尝鲜。”

赵彩凤只接过了野兔子,两人到了巷口,又知道李氏有个老来女,不过才七八岁的光景,便又在杂货铺里头买了好些蜜饯干果,包了一包两人便往富康路上的刘家去了。

开门的小厮认得赵彩凤夫妇,见了只笑着往里头招呼道:“太太,是宋举人和宋夫人来了。”

刘家的当家的是王府的二管家,常见都跟在王爷身边,平素也都是早出晚归的。李氏在京城也没什么亲戚,所以听说宋明轩带着赵彩凤来串门,更是高兴的亲自迎了出来。

赵彩凤想起前一阵子闹乌龙的事情还觉得有些怕羞呢,只红着两跟李氏打过了招呼。好在钱喜儿出来救场,只拉着她道:“我上元节的时候,本想请你一起玩的,听说你身子没好,所以就作罢了,如今可是好了?”

赵彩凤只笑着点了点头道:“可亏得有杜太医在,不然这笑话可就闹大了。”

钱喜儿闻言,只笑着道:“这也不算什么稀奇事儿,我大姑奶奶说了,她那宝育堂隔三岔五就有弄错了过去看病,结果发现压根就不是有了身孕,不过就是身子不适罢了。”

赵彩凤听了钱喜儿的话,总算是有些宽慰了,转念一想,其实也当真是这样,这就算是在现代,若不是有b超照一下能确认有没有身孕,这肠胃炎个几天,又凑上个月经失调,岂不是真的就当自己怀上了呢?

李氏只上下打量了赵彩凤一眼,笑着道:“没怀上也是好事,我家七巧就是生孩子太早了,年纪又小,她自己虽是稳婆,又懂这方面的事情,也没少折腾,依我看,要是有条件,还是等身子养好了再生孩子,这孩子以后想要容易,但是身子没养好,生的时候可要受罪了。”

宋明轩听了这话,只一个劲的点头说是,那边刘八顺也正好从后院里头出来,见了宋明轩只笑道:“原本还以为嫂夫人有了身孕,会让宋兄没心思准备春闱,后来听我姐夫说,居然是误诊,可见这年头的大夫,胡子眉毛一把抓的,也有靠不住的。”

宋明轩只红着脸一味说是,刘八顺便请了宋明轩去了书房,两人打算好好交流一下最近的复习情况。刘八顺的书房里头堆着成堆的书籍,书桌上乱糟糟的一团,宋明轩只走过去瞧了一眼,便看见他写了好几篇文章放在一旁,只拿起来瞧了一眼,又放下了道:“你做的都是去年春闱的题目,自我感觉如何?”

刘八顺只摇头道:“我倒是不在意,最近天气委实冷的很,只怕进去也坚持不了几日,便用去年的题目练了练手,若是顺就接着往下考,若是不顺就早些出来。”

宋明轩也知道刘八顺年纪小,且家中疼爱,并不逼着他立时就能中进士,便只点了点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只是我想着,既然进去了,那自然是不能白白走这一着的,我给你看个东西。”

宋明轩说着,只把前日里郭老四抄给他的几道题目递给了刘八顺道:“这是郭跃前几日抄给我的题目,他自己写了一篇,我瞧着差强人意,所以昨儿作了几篇出来,他觉得甚好,借过去,说是让同窗品评去了,我看着这题目出的倒是有些意境,所以拿过来给你也看一眼,”

刘八顺闻言,只从宋明轩的手上接过了那张纸头,看了一眼,到最后一题时政的时候,只又拧起了眉头道:“时政题的是江南洋务,这倒是和最近邸报上的内容有点接近,听说南边最近海防不稳,有人说要练水军,有人说干脆闭关个几年,避避祸端。”

“上面的意思是如何的?”宋明轩只忍不住开口问道。

刘八顺只蹙眉道:“这个我也不知道,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就那削爵的事情,到现在也没最终定下来,不过从上次乡试的结果来看,汤大人应该是皇上的人了,只要能笼络住圣心,这道题倒是不难答的。”

第246章

宋明轩闻言,只略略挑了挑眉梢,笑着道:“我正是按照这个思路来的,从你拿来的邸报看,东南沿海一带每年给朝廷上缴的税银很是客观,皇上应该是舍不得这些银子的,可现下北有鞑靼,南边海防又松散,常有海贼出没,这些银子想保住只怕不容易,我若是皇上应该不会采取闭关禁海的政策,而是以银养兵,重建水师,加固海防,以保我大雍的海贸,这样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正途。”

刘八顺虽然年纪尚轻,不敢妄断时政,但是听宋明轩这么说,也只拍手叫好,只笑着道:“宋兄这一段话若是让夫子听到了,还不知要说几个好呢!宋兄果然满腹经纶,是栋梁之材。”

宋明轩听刘八顺这样夸奖自己,反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只笑着开口道:“我等毕竟年轻,阅历尚浅,不过就是枉论而已,也只是逞口舌之快,皇上自有大臣辅佐,便是这次春闱真的考了这一题,我这文章也未必能上达天听。”

刘八顺见宋明轩这么说,只笑着道:“宋兄有治国之才,又有远大抱负,此次春闱,必定一举夺魁!他日若是殿试还能取得头筹,那就在妙不过了。”

宋明轩听了,只自谦道:“这话你在家里恭维恭维我也就算了,出去可不能乱说,上一届好些人都非等闲之辈,只等着这一次春闱,我的目标,只在二甲前十,至于一甲前三,从未想过。”

刘八顺听宋明轩这么说,也不再继续夸他了,两人只又坐下来翻书讨论起了别的问题。

钱喜儿请了赵彩凤房里头坐,命小丫鬟送了冰糖花茶进来,瞧见赵彩凤略带着心事抿了一口,只以为她是因大夫误诊了怀孕之事难过,只开口劝慰道:“怎么,还想着那事情呢?你和宋举人是年少夫妻,孩子的事情以后就有了。”

赵彩凤见钱喜儿扯上了这个事情,只放下了茶盏笑道:“没怀上我是高兴还来不及,只是眼下想着他没几日又要进场子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几日眼皮跳的厉害。”

钱喜儿闻言,只起身从柜子里翻了一样东西出来,只递给了赵彩凤道:“这是我十五那日去梅影庵求的,知道你身子不好,所以也提宋举人求了一个,说是可以保佑蟾宫折桂,也不知道准不准,反正上次秋闱时候求的那个,倒是挺准的。”

赵彩凤见将那平安符收在了手中,愣愣的看了眼道:“不过就是个心里安慰罢了,等下场子的那日,连个纸片儿也带不进去,这几日我就把它压在相公的枕头底下,不管灵不灵,心先要诚一些。”

钱喜儿见赵彩凤这患得患失的样子,只笑道:“分明是宋举人下场子,怎么我觉得,你竟然比他还紧张几分了?”

赵彩凤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反正上回秋试的时候,她就没这样的感觉。赵彩凤只叹了一口气,心下闷闷道:“大约是我和他都太紧张这次春闱了,你们家毕竟有些积蓄,不像我家,一贫如洗的,勉强在京城过活,如今好容易开了一家面铺,说起来也是赵家的生意,和宋家没什么关系,我相公如今的花销吃用,全从那个店里头来,他又是一个要强的性子,如何不想着早日能谋取个功名,也好养家糊口。”

钱喜儿听赵彩凤说起这些,也跟着叹了一口气道:“如今也没有别的法子,只求宋举人这一科若是中了,那就最好不过了。”

两人闲聊了片刻,钱喜儿又谈起了程兰芝的事情,只开口道:“听说程姑娘和萧家三公子的庚帖已经换过了,请了法华寺的主持合过了八字,说是程姑娘旺夫,萧夫人心里很高兴,只说要赶紧把婚事给办了,可北边那边一会儿说要打仗,一会儿又说不打仗,就练这过年期间都没停下练兵,只怕还是要打的,要真是这样,那程姑娘和萧三少爷的婚事,多半是要等着仗打过了才能成了。”

赵彩凤听钱喜儿这么说,倒是不知道替程姑娘担心好呢,还是开心啊。这一来,萧夫人那一关总算是过了,萧一鸣人品贵重,程姑娘若是嫁了她,钱木匠也算是放心了。可是这毕竟一天没成婚,事情总是有变数的,想想程家那几个大嘴巴的仆妇,赵彩凤还当真是替程姑娘捏了一把汗。

“上回咱在梅影庵听见的事情,你没有跟别人说起过吧?”

“如何感说,便是烂在了肚子里,也是不敢说的,如今我倒是盼着程姑娘早些和萧公子成婚的好,听说还要等,总觉得有些忧心。”钱喜儿也带着几分忧心道。

“但愿别出什么篓子才好。”两人只异口同声道。

赵彩凤和宋明轩在刘家逗留了半日,李氏非要留了他们一起吃午饭,两人不好拒绝,便只在李家吃了一顿便饭,至下午回去的时候,已是午时末刻了。赵彩凤见宋明轩兴致高昂的样子,就知道肯定是刘八顺又夸他了。平常他在家潜心研究学问,也只有这种时候,才会露出这样谦和又自信的笑容来。

“快说说,你今天和刘公子都聊了些什么,也值得你这么高兴的?”

宋明轩见赵彩凤问他,只笑着道:“也没什么,只是稍微切磋了几道题目,两人互相争论学习,从没有这样尽兴过了。”

赵彩凤只挖苦道:“我瞧着你和郭老四聊的时候,也是兴致勃勃的样子,连酒都喝得比平时还多呢!”赵彩凤说起这个,不禁开口问道:“怎么这几天没瞧见郭老四过来找你?前几天不是聊得挺热乎的吗?你还真的把他当回头的浪子处呢?”

宋明轩闻言,只笑着道:“打从年前郭老四回来,这也有一两个的时间了,就连对面的余奶奶都说,郭老四整个就跟变了样一样的,就你还这样看人家。”

赵彩凤见宋明轩数落自己呢,只撇撇嘴,走到宋明轩身边,挽着他的手道:“我怎么看他了?我可没当面说过他,我还不是乖乖的做下酒菜,给你们两个读书人下酒吃。”

宋明轩见赵彩凤脸上露出娇憨的模样,只忍不住低头亲了她一口,又想起春闱之前要禁欲的事情,只觉得有些口干舌燥了起来,忙转移了话题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郭老四若是真的能回头是岸,至少翠芬和孩子还能过上好日子。”

赵彩凤闻言,也只不太认同的点了点头,往宋明轩的怀里靠了靠。宋明轩只伸手搂着赵彩凤细细的腰线,越发觉得有些心猿意马了起来,赵彩凤忽然感觉到耳侧那有些发热的气息,便知道宋明轩又胡思乱想了起来,只扯开了他的手,往前走了几步道:“相公,你先回家,我去八宝楼里头走一趟。”

赵彩凤一个月没来八宝楼,八宝楼越发比以前热闹了起来,这会儿虽然是午时末刻,这店里头的客人倒还真是不少。谢掌柜的见赵彩凤来了,只亲自走出了柜台迎了过来,笑着道:“小赵,你这身子是全养好了?”

“那是当然。”赵彩凤这会子最怕别人提起那窘事来,好在谢掌柜提了一句就不说了,只亲自要领了赵彩凤上楼,赵彩凤忙谢过了道:“掌柜的您忙,不用招呼我,我就是来看看,还有什么要我帮忙的没?”

谢掌柜听了这话,这才又笑眯眯的回到了柜台里头,只朝着赵彩凤招了招手,赵彩凤便凑了过去,只听谢掌柜的开口道:“这一个多月的营业额竟比以前生意好的时候两个月的还多,只是伙计们辛苦了些,这些天又招了几个活计,老板正说找你有事儿呢!”

赵彩凤听谢掌柜这么说,也猜出了一大半来了,最近小顺子在这八宝楼当拉面师傅,小顺子又是以前楼里的老人了,黄老板肯定是想留了小顺子下来的。赵彩凤想起这事儿来,也觉得有些为难,好容易给杨老头找了一个可靠的帮手,这又要被人挖角了,心里多少还是有些舍不得的。

赵彩凤只上楼去了黄老板平日里办公的小房间,里头点着暖暖的炭盆,黄老板见是赵彩凤来了,也很是喜出望外,只开口道:“小赵来了,快坐快坐。”

黄老板喊了伙计上茶,见赵彩凤碰着茶杯暖身子,这才开口道:“原本这几日就想请你过来一次的,只是不知道你身子好些了没有?”

赵彩凤笑着点头说是好了,黄老板才开口道:“是这样的,小顺子的事情,这几日店里头忙,所以我还用着,我的意思是想,你看看能不能让小顺子就回来上工了?”

赵彩凤见黄老板提的事情果然是小顺子的事情,只笑着道:“黄老板这事儿问过小顺子没有?我倒是想听听他的意思。”

黄老板听赵彩凤这么说,只喊了伙计进来道:“你去后厨,把小顺子给叫上来。”

赵彩凤自然是舍不得小顺子走的,杨老头的身子不好,这拉面店以后少不得要请大师傅来,与其请一个,不如自己培养一个。可那拉面店,如何跟这八宝楼比呢?虽然两边的工钱说起来也是差不了多少的,但人家一听小顺子在八宝楼当过大师傅,便是以后他要跳槽,这八宝楼的名声也比杨记拉面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