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孟宪忙拉住王生,道:“你急什么,你现在应该去换身正常的衣服,要是没有,赶紧出去买,你想今天晚上出去丢人么?”

王生也是高兴坏了,闻言,还有些迷糊,等一会儿,才反映过来,杨孟宪到底说了什么事,道:“哦,哦,看我说的,我知道了!”然后,双手对着杨孟宪作揖,道:“多谢孟宪兄!”

王生想起正事了,晚上的宴会,其实还有一个别名,就是状元宴,也就是专门为状元举办的宴会,在这里,一些达官贵人都会去,所以,如果你表现的好,从此以后朝中有人好做官,表现的不好,自然是只能靠着自己一步步的了。

王生也听自己的恩师说起过这个事情,王生想到恩师曾对自己说过,在这个宴会中,虽然说表现很重要,但是也不能太过高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只要不堕了自己的名头,低调一些也无妨。

但是,王生想到自己现在的身份,苦笑一下,心想:原来只想着自己是个进士,万事不出错就可以了,谁知道,现在自己成了探花,那自己该怎么做,才能叫低调,又不堕了名头呢?恩师不曾教,自己又没有经验。

脸色阴晴不定好久,王生才下定决心:既然分不出来,还是顺应本心吧,若是无人招惹,自然是看状元榜眼行事,反正自己又不是第一,没有什么好打眼的,若是有人招惹,也不能弱了自己的威风就是,最起码,读书人的傲骨不能失!

然而,晚上的宴会还是有些出乎王生的意料,第一回知道,原来在状元宴上,不光是有达官贵人,还有一些歌姬相伴,当然,如果你不要的话,是没有人强求的,这种事情,在上层,在书生之间都是风流韵事,应天书院也有的这些,王生都不曾见过,因为王生在应天书院短,且结交的都是一些家境贫寒如汤文书,或者是一些周身正气之人,自然是不曾见过这等架势,今天,还算是第一次见到。

见有一个达官贵人冲自己招呼,要给自己提供一个歌姬,王生就摇头拒绝了,当然,王生就笑得有些委婉:“家有糟糠之妻,某能有今日,全赖妻子在家中辛苦操持,这等韵事虽羡慕,却心中受之有愧!”

王生这话一出来,那个贵人倒是没有强求,反而很赞扬王生的这种姿态,所以,也不曾为难,只是赞了两句,王生的宠辱不惊,对于王生的高风亮节很欣赏。

与王生不一样的,那状元郎陈子涵,还有榜眼柳三思,显然是经常做这个事情,因为俩人周身跟着两个歌姬,那长相,可以说是在场中,数一数二的姿色了,显然是特意为他们准备的,而他们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即使是杨孟宪的后面都跟着一个长得漂亮的歌姬,只有少数的几个进士。或者是大部分的同进士即庶吉士身边没有跟着歌姬。

可以说,要说状元、榜眼、探花三个人中,最不起眼的其实就是王生了,首先,王生的长相,是那种粗犷型的男人,且因为以前常打猎,不是那种从骨子里就是的文弱书生,没有那种浓重的书生气质,其次。王生的年纪,王生今年二十有六了,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再过四年,已经是而立之年了。而陈子涵跟柳三思呢。柳三思也不过是二十岁,陈子涵却是最小的。才十七岁。俩人同样都是那种翩翩美少年,正如诗经有云: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而从这一点来看,俩人的前途怎么看都比王生好多了,最后有一点,就是家境。陈子涵跟柳三思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有背景的,而王生呢,行为举止都比较平和,显然是平民出身。这样一来,三人之间的档次就拉开的不止一点了,王生就更加的不引人注意,大家的焦点几乎都在两个人身上。

陈子涵跟柳三思站在众位进士中,所有的目光都不自觉的集中在他们的身上,不但因为他们年轻有为,更是因为他们有出色的样貌,那风度翩翩的气质,让任何一个女人看了都要心折,更何况,他们有的不光是外貌,还有资本,一时间,这俩人的风头无两。

陈子涵跟柳三思的气度,还有那穿着,就让人看出这俩人不是一般的人,肯定也是富家子弟,这样一来,他们的资本就更加的雄厚,没有见到站在陈子涵跟柳三思边上的四个歌姬,也因为自己服侍对象的高贵,在这中间也变得高人一等了起来,而边上的歌姬是嫉妒的眼睛都红了。

事实证明,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陈子涵跟柳三思确实是富家子弟,其中柳三思还是京城人士,他父亲现如今是户部尚书,身居高位。而陈子涵的家世更是有名,是有名的书香世家,出自应天府中四大世家之一的陈家,并且,传说其祖上可以追溯到与孔圣人有渊源,曾经受过孔圣人点化,家中还有孔圣人留下来的祖训。

在状元宴上,自然是免不了要吟诗作对一番,作为主角,陈子涵也不推辞,先做了一首不错的诗,明明有些得意,嘴上却是道:“抛砖引玉!”然而,能作为书香世家的孩子,陈子涵又是状元,做的诗能差到哪里去。

紧接着,榜眼柳三思也做了一首不相上下的诗,引得众人叫好,陈子涵却有些不快,觉得柳三思抢了自己的风头,面上却是笑着交口称赞。

对比起他们,王生再三推辞,把这个机会让给别人,并且说了自己不会作诗,但是,前两个都做了,王生要是不做,也显得太不合群了,王生就做了一首,果然是不会作诗,做的诗平平无奇,大家碍于情面都夸好,王生却是道:“大家说笑,某的水平,你们也见到了,实在是不敢见笑啊!这一下,在大家面前献丑,实在是非吾所愿,不求出色,只求不当最后一位吧!”

王生自己说的爽快,带点自嘲,倒是让不少人因为他作诗作的不好有些差的印象又改观了,毕竟,也是么,身为一个探花郎,竟然连诗都做不好,实在是让人难以相信他是探花郎,要不是这是皇上钦点的,并且也没有什么背景,估计都会被人质疑了。

王生说完这话,就对周围的议论视而不见,柳三思跟陈子涵见王生的表现,心里倒是放心了不少,觉得王生即使是去了翰林院,也不会是自己的对手,柳三思跟陈子涵还不知道,所谓翰林院,能进去者,无不是每年科举的头几名,非文采不好者不能进,他们的才华,也许在这个宴会上看起来光彩夺目,但是实际上,翰林院里的随便一个人,拎出来,那才华都不会比他们差了。

王生自顾自的拿起酒壶喝了两口,身为探花郎,即使是做的诗不好,也不会完全没有人理,时不时的就跟人交谈两句,竟完全没有受刚才的影响,也没有对那些对自己产生质疑的人生气,即使是没有人理,王生也自顾自的品尝美食,一点都不会觉得无聊,一些达官贵人看着,倒是对王生更欣赏了,毕竟,对于这些达官贵人来说,文采确实是很重要,但是,这也只是一个门槛,真正要当大官的,不一定是文采好的,能力和气运是最重要的,所以,看他们的为人处事也很重要。

宴会是由大皇子牵头,二皇子跟三皇子自然是要给面子参加了,这期间,三个皇子冷眼看着在场众位进士的表现。其中,大皇子最中意的是陈子涵,言语中颇为关注,二皇子呢,关注的是榜眼柳三思,三皇子反而对王生另眼相看。说来也奇怪,这三位皇子好似是在各自较劲,又好似是在互相谦让,就连这个谦让都是遵照着长幼的顺序来,这不,一个对应着一个。

事实上,确实是有这方面的原因,若是让三个皇子只有一个人来,自然是恨不得三个人都拉拢了,但是,三个皇子都在,那么,为了避免被另外的两个皇子攻击,或者是被说成是结党营私,又担心多拉拢人引起另外两个皇子的不愉快,就造成了现在这样,好似是利益分配似的,一人一个,他们彼此之间是没有说出口的,但是,他们彼此之间又很有默契,不用特别说出来,就能默契的完成这一场分配。

也不是他们固定就是大皇子就是状元,基本的分配方法是,大皇子先挑,不一定看中哪一个,二皇子再挑,但是不能跟大皇子一样,大皇子看中的,就不许二皇子看中了,三皇子,就基本没有选择的余地了,毕竟一般他们会在殿试前三名挑选,这是最出彩的三位,不遵照这个原则,也是可以,不过,很少有人会这么做就是了。

而大皇子之所以挑中陈子涵却不是看中陈子涵状元的头衔,而是看中陈子涵的背景,在来之前,大皇子自然是对三人的背景有所了解了,对于大皇子而言,他的权势已经很大了,不缺少权势,却缺少别的东西,大皇子就是看中陈子涵书香世家的身份,他缺的就是这种书香世家的底蕴,若是陈子涵能为他所用,大位到来之日,还能远么?

而二皇子,同样是知道三个人的背景,三皇子也一样。二皇子选中柳三思是看中柳三思的父亲户部尚书的身份,要知道,户部尚书可是主管全国钱粮的,这样的关系是需要交好的,到时候,如果柳三思能为他所用,那么,自己的势力也能借机大涨了,剩下的,自然是可以慢慢的筹划了。

这里面,势最弱的就是三皇子了,并且大皇子的礼贤下士,求贤若渴是出了名的,而二皇子平易近人也是众所周知的,只有三皇子,自小一脸的严肃,做事重规矩,讲究条理,对于属下的管理也是非常的严厉,让很多人都看不惯,虽然也知道三皇子是一心为民,但是却不得很多人喜欢。

与两个皇子不同,三皇子看中的是王生,他自然是知道王生的背景不怎么样,但是,他又不需要,或者说不想要那么明显的拉拢人,出那么多的风头做什么?父皇又不是傻子,都看在眼里呢,他只需要继续扮演着自己的严肃铁面无私的角色,虽然看中王生,他却还要观察一段时间,就算是要拉拢,也是私底下接触,在这明面上,找死么。

当然,以三皇子的年纪自然想不到那么深远,这些都是三皇子的母妃有一个睿智的头脑,并且把这一些告诉三皇子的。

ps:鞠躬感谢水星的蒙面超人的平安符!

鞠躬感谢0953996203为本书贡献第三张粉红,鞠躬感谢陈丽桦为本书贡献的第四张粉红!

这一卷写到这里,终于告一段落了,接下来,就是王丫当官妞的时代了,身为一个土妞,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官妞,让我们期待吧!

第一章 衣锦还乡

三皇子也一直牢记着他母妃说过的一句话:简在帝心!只要你父皇心里中意谁,那么不管你再怎么经营势力,都是虚的,甚至还会引起你父皇的猜忌!所以,皇儿,你要记住,你即使是拉拢人,也是为了办公事,让你有时候行事方便,即使真的是为了那个位置,你都要装作是为了公事,也千万记住,不能过了度!即使是为了公事,也要注意分寸,注意那个度!

而且,三皇子怎么总觉得这个王生看着很面熟呢?到底是在哪里见过这个人?

三皇子自认自己的记忆力很好,如果是见过,应该会记得,怎么会忘记呢!

三皇子就坐在那里,面无表情的苦思。

这样一来,三个皇子貌似分配完毕,大皇子二皇子皆有收获,三皇子貌似没有一个满意的,而反观进士这边,陈子涵跟柳三思也有收获,只有王生,没有一点收获!

其实,也不是没有达官贵人看上王生的,但是,都在顾虑三皇子,谁都知道,三个皇子之间是有些暗流的,即使三皇子不讨喜欢,那也是三皇子,捏捏手指头就能碾死自己的。

这样一来,王生就成了没有水喝的那个人了,王生也不在意,对于这里面的暗涌,多少还是能察觉一点的,子淇恩师也有跟他提起过,子淇恩师是告诉王生要从里面找一个贵人,从此就可以平步青云了,但是王生却觉得自己的女儿,跟中庸上面讲究的平衡之道更有道理,再说了,自己这种小人物,真的选择一派的话。到时候容易成了女儿说的炮灰,且,在这天下,还是属于皇上的,皇子们现在表现的再好,那也是皇子,天下还不一定属于谁的,何必过早的定下决心了,皇上还正当壮年,对于王生来说。投靠皇子不如投靠皇上,所以,对于大家都没有来找自己,王生心里其实是欢喜的。

回了院子,王生也睡不着。今天晚宴结束,就王生自己回来了。哦。还有一个文书,对于宴会上面那要跟着一个歌姬的行为,文书也很不自在,后来还是见王生没有歌姬,就忙把那个歌姬推掉,不顾那个歌姬眼泪汪汪的看着他。

汤文书见王生的房间还亮着灯。敲门进去,道:“子贤兄,这么晚了,怎么还没有休息?”

“呵呵。文书兄不也是如此嘛?某正在给家里写信!”王生道。

汤文书笑呵呵的道:“子贤兄怎的今日才写信,此事应该在殿试结束就做的吧?哦,差点忘了,那几天,子贤兄高兴的傻了!”

“是啊,文书兄,不瞒你说,那几天,真是欢喜傻了,总觉得跟做梦似的!”王生道。

汤文书道:“子贤兄,这一次,你有决定回家吗?”

“什么?回家?还可以回家吗?某以为,就不能回家了呢,正要写书信,让妻女跟着前来呢。”王生道。

汤文书这会儿真觉得王生那几天果然是高兴傻了,很多事情都不知道,汤文书道:“一般来说,前三甲是要直接进入翰林院的,因此,期间有一段可以让前三甲回家的日期,而若是家在此处,就可以省略掉这个假期。端看尔等是什么选择。若是吾等,要外放出去的,则就不用回家,也可任职之前回家,又或者,没有被授予职位,直接回家,等待机会。”

王生瞪大了眼睛:“还有这种说法!”说着,对汤文书作揖道:“文书兄,今日听你一言,实在是吾之幸事,如若不然,实在是缺失了一次机会啊!”缺失什么机会,自然是衣锦还乡的机会了,这对于王生来说,得了功名归来,就是衣锦还乡,可以让自己的妻女也跟着骄傲一番。

汤文书连忙扶起王生,道:“子贤兄忒的客气,此事实乃应该。对了,子贤兄,今日我观之所有进士中,只有你跟几位没有找到贵人啊,子贤兄,你若是有意,我可帮你引荐林贵人!”

王生笑着摇头道:“谢过文书兄好意,此事对于某来说,只是小事,无需在意,且,无党派之争,其实挺好的,文书兄既然找到了贵人,真是恭喜,只是,人各有志,子贤没有其他才能,却愿平平安安的就可以了!”

汤文书也只是好意,见王生不愿意,也就不再提这个话题,见天色已晚,就告辞了。

王生把之前写的信撕了,本来在信里,王生确实是说要让王丫跟王氏一起过来的,现在既然能回家,让自己的女儿跟妻子也能享受一下其中的荣耀,他自然是乐意的。

王生提笔要写,后来想想,还是要给家里一个惊喜才是,还是不要在信上写了,到时回家,直接面见妻女,看着他们惊喜的表情,岂不是更加美妙?

王生却是忘了,这一次中了进士的,又不光是他一个人,就算是他不要,不是还有杨孟宪吗,早在之前出来以后,杨孟宪就派了一个信差帮自己送信回去了,这种大喜事,信差们自然是最喜欢的了,有钱赚啊,还能沾沾这些人的喜气。

杨孟宪见王生那样子,自然知道王生根本就记不得这个事情了,所以,当时就托那信差也给王生家里送信。

所以,五天后,王氏跟王丫恰好在家,就听见郑蓉进来说外面有一个信差说王生中了进士,并且还是探花郎,当即就惊喜的站了起来,赶忙出去迎接那个信差。

那个信差笑眯眯的把这个喜讯再说一遍,王氏跟王丫高兴的不得了,王氏甚至都忘记打赏了,还是郑思眼力劲好,见王氏跟王丫都忘记这回事了,而那信差报了信却还不走,显然是还有事情没有完成,就从那钱柜里拿出五两银子,递给这个信差,果然,没有一会儿。信差就提出要走了。

王丫见到钱,这才想起,是自己的疏忽了,忙道:“这位叔叔且慢,大老远的赶来,也不急于这一时回去吧,不如在这里略微用些膳食再离开不迟!”

信差推辞一番,也就接受了,在王家吃了一顿新鲜又好吃的食物,对王家的印象就好了。不然,之前见王氏跟王丫不拿钱,心里是有些不高兴的。

这些信差,其实都是官府的人,有的人由官府专门指派的。也可以由中举的进士指派人报信,而不管是自己指派的。还是官府指派的。总之这个信差都是不能得罪的。

王生自然是不知道这一些,没过两天,再参加了两场宴会后,王生就不再参加宴会了,而他们的命令也已经下来了,陈子涵、柳三思、王生三人被钦点为翰林院的编修。每人可以有三个月的假期,三个月后,就必须来翰林院报道,趁着还没有回去。王生就每天都在京城里闲逛,趁机买些礼物,好回去给家里人带,王家的还好说,以后都要来京城了,就是王家村的,还有村长之类的自然是要带些礼物回去的。

王生觉得家里的生意肯定是不能丢的,所以,一定要有人帮忙照顾,那么杨师爷跟王村长自然是最好的选择了,还有就是要搞好邻里的关系也很重要,以前的同僚,也要买些礼物相送。

这么一来,王生要买的东西就多了,王生也不知道要买什么,主要是按照个人的喜好了,比如杨师爷跟村长喜欢抽烟,王生就给他们买了京城最流行的抽烟的烟嘴,还有些其他的东西,也很多。

前三甲回乡,朝廷是给了很大的面子的,会派专人护送,还有小型的仪仗,这样一来,这才能让大家看到前三甲的荣耀,让大家羡慕。

所以,王生买了这么多的东西根本就不用担心,完全是有人可以帮忙拿,因为人多,又是坐马车,赶车的时间就慢了。

杨孟宪托王生的福,带着他那新得的美妾上了车,王生看了,虽然不高兴,却也没有说什么,他不是不高兴杨孟宪搭他的车,而是不高兴杨孟宪竟然把那天晚上的歌姬竟然收房了,难道他不知道这对他的名声不好吗?

王生也不是没有说过杨孟宪,但是死杨孟宪却是不在乎的,说是家里有妻子,正好再添一美妾,人生一大乐事。

王生还能说什么,反正自己已经错过了,而杨孟宪要回家的原因也很简单,这一番前去是要接妻女的,杨孟宪攀上了一个贵人,速度还挺快的,不过是几天的时间就给他安排了临河县的县令,让杨孟宪三个月后务必到地方走马上任,临河县离五羊城不远,也就是相隔两个县而已,倒是也便宜。

俩人回家,王生自以为隐秘,却不知道,早就有人前去通报了,所以,等到进了五羊城的城门的时候,整个道路两边,都站满了乡贤,以卢知县为头,大家一起夹道欢迎,一些员外站在前头对王生道喜,然后又邀请王生去悦来客栈吃饭,说是在那里已经包场了。

王生却是拒绝了,道:“某离家多日,甚是想念,且此番旅途劳顿,实在是疲倦不堪,诸位好意,子贤心领了,改日,改日,子贤一定做东道主,宴请各位!”

不说王生很客气,就算是王生不客气又能怎么样,等到乡贤褪去以后,王氏以前的几个同赴考试的举人也都纷纷的来道喜,王生一一的作揖,谢过,这才回家。

王生是单独对卢知县很客气的,卢知县对王生本来就客气,原来以为他能中个乙等前十,已经是顶天了,谁知道,王生竟然这么争气,竟然中了探花,现在就更加的客气了。

王生对卢知县也是按照先前的说法,卢知县连连道:“应该的,是应该的,子贤且去吧。”

说是累了,想念家里了,确实是实话,还有一个就是,王生不愿意去参加这样的宴会,这明显是乡贤讨好自己的,王生也是有听过,有人会趁机塞礼物,塞钱什么的,王生又不是没有钱,所以,对于这种行为,王生不能说深恶痛绝,但是却不喜欢这样。所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还不如过几日,在自己家里,宴请这些人,一来也不会让他们难堪,二来,也显示出了自己的诚意,也不会接受别人的礼物。

当然,王生也担心送自己回家的那四个衙役有意见。解释道:“劳烦诸位辛苦护送子贤回来,且随子贤家去,定备上好酒好菜,不能说比悦来的好,却保证不差!”毕竟。如果王生去参加宴会的话,他们也是要参加的。

于是。一路浩浩荡荡的又回到了客家客栈。原来王生他们过来的时候,是有经过客家客栈的,按照王生原来的意思是要直接回家的,谁知道,杨孟宪告诉王生,卢知县等人都在县城里等着呢。还是要先到五羊城里,再回去,这才多费了一段路程。

王氏跟王丫现在就算是消息不灵通,不去打听。都有人会来禀告说王生的行程,这是对他们的一种示好,但是对于这一次来拜访自家的人,所有的人留下的礼物都被一一检查,如果是贵重的就送回去了,如果是一般的东西,不值一两半钱的,王氏跟王丫也就收下了。

也是因为这个,客家客栈算是名声大噪了,大家都知道了王生是这家客栈的东家,王生可是考了探花,也就是说这家客栈是探花郎的客栈啊。

王村长知道消息的时候,就来过一次王氏家里,见王氏跟王丫还都算知礼,非常的满意,然后告诉王氏跟王丫,如果王生要回来一趟的话,就等他回来以后,再开祠堂,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列祖列宗,谢谢他们的保佑,如果他不回来的话,那么,就趁着这两天的功夫开祠堂,禀告列祖列宗,他们的不肖子孙,终于有一个比较出息的了,考了探花郎衣锦还乡。

王氏跟王丫都不知道,对王村长说过两天才会知道消息,王村长也不生气,颤巍巍的道:“没有关系,没有关系,等得了消息,你们再来告诉我,我先让人准备祭祖用的东西,到时候好开祠堂!”

除了王村长,王家村的人也络绎不绝的来道喜,来的人,往往都会带上一篮子鸡蛋什么的,王氏跟王丫却全部都不收,不是嫌他们东西少,而是农家人都不容易,何必让人破费呢,不过,一般见他们不收的,都会不高兴,王氏就会说过两天,会宴请大家,谢谢大家的好意,至于这些礼物,就免了。

见王氏这么说,不是嫌弃他们的东西,大家也就高高兴兴的走了。

王家的孩子们也很高兴,对于他们来说,王家好,他们才能真正的好,他们已经融入了王家这个大家庭,把他当成了自己家。

所以,大家很高兴,这几天,王丫跟王氏也都买了不少的好菜,不但给自己家里吃,还会给住在客家客栈的客人们送上一两盘自己做的吃食,让客人们也感受到自己家的喜悦。

王生回来的时候,王氏跟王丫都在两边看着呢,王生也只能匆匆的跟王氏王丫挥一下手。

这回,再从城里回来以后,仪仗也就给撤了,王氏跟王丫因为不知道王生是会在城里跟别人吃饭,还是回家吃饭,有些举棋不定,还是郑思说,如果王生不回来吃,那么自己就吃掉,如果王生回来呢,没有买好东西的话,到时候可不好看。

王氏这才急急忙忙的跑去村口买了些肉食,还让人杀了鸡,只等着王生回来,就可以吃了。

因为没有想到还有四个衙役,王氏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还是王丫发话了:“客房还空出了五间,正好有四间给这些衙役住,正好!”

至于饭食,几个孩子就暂时不吃,王丫跟王氏也不吃,就留给王生他们吃,而他们自己,再另外做一些,不然,怎么会够吃呢,当时做饭的时候,就没有算上这四个衙役的份,谁知道他们会住在自己家里的。

其实,这些衙役住在官府也是可以的,王生不知道这个规矩,住在王家也是可以的,这才把他们带回来。

吃了饭,衙役就去休息了,王生也来不及跟王氏多说话,匆匆的倒头就睡,见王生这么困顿,王氏自然不忍心打搅王生了。

而客栈里的人也都知道原来是探花郎回来了,本来是要来探望的,但是都被王氏以王生累了为由,拒绝了。

听说王生累了,大家都不禁都放慢了脚步。

王丫的嘴角都快咧到耳朵后面去了,好似看到了一片光明的前途,王丫对于王生能中进士很有信心,却没有想到,王生竟然这么厉害,得了一个探花郎回来,当时得到消息的时候,王丫都高兴坏了,心里想到:自己就说么,老天让自己回来,肯定不是为了让自己当一个土妞了,哈哈,从此以后翻身做主人,老娘成了官妞了!

只要想到自己是个官二代了,王丫就高兴坏了,觉得从此未来一片坦途,世界如此美好了!却不知道,自己离一个真正合格的官妞还很遥远。

王丫此刻就已经开始幻想着,自己像前世电视里看到的千金小姐一样,拿着一把团扇,遮挡在嘴边,半遮半掩着自己的容貌,补充一句:美丽的容貌,给人神秘的赶脚,朦胧隐约的美丽,每日里,闲着无聊就去扑扑蝴蝶,就好像是吃饱了撑的似的,呸呸,什么吃饱了撑的,人家千金小姐,这脚乐趣!o(╯□╰)o

然后,王丫又幻想了,自己坐在小亭子里,背对着观众,然后开始幽幽的弹着古琴,这就是淑女啊,淑女啊!哦,对了,大家闺秀还会做什么来着?对了,闲着没事的时候,就是读读书,然后,整日里,话说,大家闺秀整日里到底干了啥啊?哦,哦,还有绣绣手帕,小手绢神马的,弹琴、写字、看书、女红、还可以画画,对啊,瞧瞧,这就是千金小姐的生活,多好啊!

王丫幻想的太美妙了,想象着自己成了一名合格的大家闺秀,整日文静的坐着,哪里都不去,幻想到这里,王丫不禁打了个寒颤,哪里都不去?整天坐着?岂不是要混吃等死了!

一个不留神,思维又歪楼,王丫再给自己回归正道,却怎么也回归不了,但是,不管怎么说,王丫那成为官妞的想法如同清晨的旭日冉冉地升起。

带着这个美好的愿望,王丫笑着进入了梦乡中。

王生一直睡到第二天早上,这才醒来,王氏正痴痴的看着王生,一年多没有见了,王氏只觉得自己怎么也看不够自己的丈夫,从来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成为一个探花郎的夫人,那一刻,幸福是来的如此的突然,让人想要欣喜若狂,却又要保持住冷静,告诉自己,不能丢了丈夫的脸,但是,那股喜悦,却是怎么也抑制不住!

见王生瘦了,王氏心里很心疼,今天早上起来的时候,都特意跑去外面洗漱,就生怕打扰了睡的正香的王生,这会儿,也就仗着王生还没有醒来,王氏敢这么直接的看着王生,把自己心里的爱意透露出来,只觉得自己不管怎么看都看不够,就光是这么看着,都是一种幸福。

都说古人是含蓄的,王生睡足了觉,清醒过来的时候,突然睁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妻子,正痴痴的看着自己,满目的深情。

王氏不防王生突然醒来,顿时脸都红了,眼睛转向别的地方,嘴巴喜悦的道:“孩子他爹,你醒了,我给你打水去!”

王生一把拉住王氏,道:“孩子他娘,别走!”王生心里也是满满的,见妻子那么柔情的看着自己,王生怎么能不心中欢喜呢,王氏移开视线,王生心里就觉得一阵失落,所以,一把拉住王氏,道:“孩子他娘,你,你再像刚才那么看着我,好不好!”被王氏那么看着,王生觉得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自己喜爱的人,也是那么的爱着自己,什么是幸福?这就是幸福。

ps:鞠躬感谢水星的蒙面超人的平安符!

第二章 安排

王氏一下子手跟触电似的,要抽开,却又不舍得,就这么红着脸,害羞的站在那里,跟个木头人似的。

王生昨天吃的好,现在也睡足了,见王氏这样,一下子来了心思,手上微微用力,拉过王氏,让没有防备的王氏一下子,扑倒在床上,王氏挣扎着,呢喃道:“孩子他爹,你,你!”

王生一下子就堵住了王氏的嘴,然后,手上也不规矩起来,把王氏弄的情动了,一时间,仿佛能听见那炕吱呀的呻吟,王生的勇猛只怕把那炕撞散架了。

王丫刚开始还奇怪,王氏怎么还没有出来,结果等走进门边,听着里面咿咿呀呀的呻吟声,王丫微微一笑,走了。

直到快中午了,王生跟王氏才出门,出来的王生显然是一副吃饱喝足的模样,王氏呢,羞红着一张脸,脸蛋红扑扑的,眼睛里春意荡漾,显然刚才被狠狠的滋润了一番。

见王丫捉狭的看着自己笑,王氏脸色更红了,不由得瞪了王生一眼,本来是要伸手掐王生一把的,但是,久不相聚,王氏舍不得了。

像郑思这种的,都快成亲的年岁了,对这种事情也是知道一些的,见王生回来没有像一些负心汉一样,就不理糟糠之妻了,很是高兴。

吃了午饭,王氏跟王生也不休息,王生跟王氏说了一下,决定在后天宴请那些乡贤、员外,还有卢知县等人,而村子里的人就大后天请客吧。

王氏觉得都可以,反正家里人多,到时候大家都来帮忙,应该挺快的,实在是不行的话。就找村里的人来帮忙,也是可以的。

一整天,王氏都乐的合不拢嘴,非常的高兴,一整天,王生跟王氏都在一起,不管是做什么。都是一起。惹得孩子们掩嘴偷笑,王氏羞红了脸,却又舍不得赶走王生。

晚上的时候,王生才跟王氏说:“孩子他娘。以后,咱们就搬到京城里住了,咱们家里的生意,你可有打算?”

王氏第一次听说,惊讶的道:‘“什么?要搬到京城里去?为什么?”

“孩子他娘,我已经考上了,且被皇上钦点为翰林院编修,以后就要在京城上差,难道。你们不跟着去京城。就我自己吗?”王生说的可怜兮兮的,生怕王氏不跟着自己一起走,到时,自己岂不是独守空房吗?那多没意思啊!

王氏一怔,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离开村里。甚至要到京城去,王氏觉得这就跟做梦似的,但是,如果说让王氏放任王生一个人去了京城,没有个人照顾,王氏也不放心,还有,王氏也不是没有读过书的人,自然是看过一句诗:悔教夫婿觅封侯!其次,王氏也没有想过要跟王生分开这么久,都说夫唱妇随,岂不是这个道理么。

所以,王氏想都不用想的道:“孩子他爹,你若是要去京城上差,我跟小丫自然是要跟去了,只是,有些舍不得这里,而且,你说的也没有错,家里的生意,总不能就这么扔下吧?多可惜啊?”

王生点头:“是这个道理,所以,看孩子他娘,你想要如何安排都可以。”

王氏沉吟了一下,还是没有主意,让她就这么丢下生意走了,她自然是不甘心的,但是,如果把店铺卖掉,她也舍不得,最好的就是这生意还能在自己离开后照常经营着。

王丫在听说王生要去京城的时候,就更加的向往了,不过,对于在这里住了多年的地方还是很不舍的,在这里,王丫经历了一段美好的成长经历,虽然生活困苦了一些,但是,父母的亲情,王小花跟她的友情,还有那些热心助人的牛二婶他们,等等的,王丫觉得,自己离开的时候,一定会很舍不得的。

至于家里的生意,王丫也没有纠结太多,对王氏道:“娘,这有什么好纠结的,本来么,这个事情就很简单啊,在这里的店正常的经营,只不过结帐由每天一次,变成了半年,或者是一年一次,这样一来,不就可以了,再说了,郑哥哥他们,还有小青哥哥他们都是可以信任的人,就让他们留在这里,如果有愿意跟咱们一起离开的也可以,我们可以尊重他们的意见,这样一来,家里的生意可以固定,我们也不用担心没有钱花,如果有愿意跟我们离开的,我们在京城,也是可以开店做生意的,正好,娘,神仙教给我的东西,可没有全部拿出来,这里,接受不了这么多的美食,消费能力不行,可是,在京城,可就不一样了。”最后一句话,王丫是压低了嗓音说的。

王氏一拍大腿,着啊,自己怎么就忘了,当时,貌似女儿还发过宏愿,想要在全天下开遍客家美食城?

当天晚上,王氏就召集所有的人都来开会,王生坐在王氏边上,王生先是说了一下,自己以后会在京城工作,所以,打算以后就带着家里人一起去京城生活,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打算,是跟着他们去京城,还是留在这里继续开店?

等到王生说完了,王氏就道:“其实,我们的想法是,这边的店铺关了,我是舍不得的,如果你们愿意的话。可以有人留下来,生意照做,在这里,也是我们的大本营,虽然孩子他爹是去外面做生意了,但是,家里我们还是要顾及的,我们也不希望等以后回来了,却发现这里连点根基都没有,当然,如果你们都愿意跟我们去京城,也是可以的,顶多这边的店铺都卖了,这段时间,我们也赚够本了,跟我们出去见识见识也不错!”

王氏想的比王丫周到,甚至还要细致一些,对于这些孩子,她是真心的疼爱的,所以,也不希望因为自己的生意,就一定强令这些人留下来。

王丫却是觉得,这样也太好心了点。毕竟,自己也只是算雇佣这些孩子而已,就好像是一个公司,自己想要调下属去哪里,就去哪里,还用的着商量?

但是,王丫也不得不觉得。从人情味上来说。王氏比自己多了那么一点这个人情味,让人的心里暖暖的。

郑思、郑蓉还有小青他们,心里也是暖洋洋的,他们从王氏的话里。自然是听出了,王氏是希望这边的店能继续开着的,但是,王氏又让他们如果愿意出去的话,也不错,可以出去见识一番,并不是强迫他们。

就以小青为代表,道:“王婶,王叔。能让我们商量一下吗?明天再给你答复可好?”

王氏自然是答应了。还道:“其实,你们也不用有什么负担,即使这里没有了,我们也可以在别的地方开店,不一定拘泥在这里。所以,你们不用顾虑我们的想法。”

王氏说到这里,就觉得有些不妥,早知道,之前的话就不说了,让他们自己做决定岂不是更好,自己现在说这些都晚了。

要不说王氏太护短了呢,从前那种在外面要强的性子改了以后,现在却变成了极其的护短,把这些孩子看成了自己的亲人以后,王氏就会考虑他们的想法,不会单纯的依照自己的意见做事。

其实,早在王氏说的时候,小青他们就已经在心里觉得,王氏他们怎么安排好,他们就怎么做,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无根的浮萍。

小青跟郑思之前就有过讨论了,他们就想过了,等到王生考中了进士的话,王氏如果不跟着去,他们也就不用担心,但是,如果王氏他们跟着去的话,那么,这里的生意怎么办呢?王氏他们会做什么决定呢?哪样又对王氏最好呢。

不过,刚刚在王氏讲的时候,小青又想到了一点,就是觉得也不是所有的人都留下才是好的,主要还是看王家怎么安排,但是,自己的意思不代表大家的意思,也许有人愿意跟着去京城呢。

这才有小青说自己要先商量一下的说法,王氏跟王生就离开了,王丫也跟着走了,给这些孩子们留下空间,让他们有时间思考,他们该如何选择自己未来的道路。

小青拍拍手,道:“刚才王叔跟王婶说的,大家都听见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吧,王婶也说了,他们不会勉强我们的决定。”

郑思道:“不管你们是什么决定,我决定留下来,继续把客家客栈开下去,我不想要去外面打拼,留在这里,我觉得挺好的,这里的人我都熟悉了,环境也好,人也好相处,京城,对于我来说,太复杂了。”

郑蓉则是道:“我要跟我哥哥在一起!”

小青微微颔首,又把目光投向了其他人,有的说要留下,有的说要走,让人意外的是一天跟小六子,还有小三他们,都没有明确的说要去哪里,他们的意见是以小六子的为准,小六子说的话,就是他们的意见,小六子道:“我们本来就是弃婴,如果不是王叔跟王婶他们好心收留我们,我们还能过的这么好吗?所以,我觉得我们在哪里都一样,只要做的事情,去的地方,对王婶王叔他们有利,我们都无所谓!”

也许是小六子的答案给别人启发了,剩下的孩子都是这么说的,小青心里自然也是这么想的,但是,面上,却是微微一晒道:“这可不是什么表衷心的大会,而是让你们说出心里的想法。”

就连郑思,后面也都觉得羞愧,改口了,之前说要留下跟要走的人,也觉得,他们光考虑了自己,没有考虑到王家,都纷纷的改口了,还下了决心,就是王氏他们怎么安排他们就怎么做。

小青对大家的识相很满意,有些冷声的道:“之前,听了你们的答案,说实话,我很失望,你们竟然是这样的人,面对恩人的困境,不想着如何替恩人排忧解难,却只想着自己,你们也读过两天书,该知道,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而你们呢,我们也不指望你们涌泉相报,王叔跟王婶也从来没有过要求,只是人应该知恩,王叔王婶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救命之恩那是多大的恩情,并且还教会了我们识字,特意买了书籍。让我们愿意看就看,愿意学习就学习,从来没有强迫我们什么,很多事情都是为了我们考虑,原来我们想着帮王叔王婶做事,可以减轻他们的负担,报答他们的恩情。可是。王叔王婶他们却付给我们工钱,过年的时候还有奖金跟红包,让我们可以像一个独立的个体一样生活,出去买东西也有了底气。那些资本,也是以后我们成家立业的资本,我们何时报答过王叔王婶?恩情是越欠越多,而你们,却只是想着自己的利益!没有谁必须对你好,就连父母都可以抛弃我们,更何况是别人,王叔王婶他们对我们好,把我们当亲人。那是我们的福气。你们不要当作是理所当然。”

郑思跟郑蓉首先很惭愧,惨白着一张脸,对小青道:“小青哥,我们错了!”接着,泪流满面。却是,自己是不是已经把王叔王婶对我们的好,当成了理所当然了?

其他的孩子都跪在地上,对小青道:“小青哥,我们都知错了,我们要跟王叔王婶认错!”

小青叹口气,道:“其实,人先想着自己,也是正常的,而且,这事跟王叔王婶的利益冲突也不大,所以我才要点醒你们,可是,你们不要把王叔王婶的善心当作是理所当然,我们也要想着报答他们,就算是报答不了,至少不要恩将仇报,由小见大,你们连这么一点点小事都只顾着自己的利益,更何况如果以后王叔王婶遇上了大事呢?所以,大家晚上回去以后,都反思一下吧!别冷了王叔王婶的心。”

孩子们一个个泪流满面的离开了,一天他们几个却是留下来,小青就跟他们说了自己的想法:“你们说的没有错,我们怎么做能让王叔王婶他们利益不受到损坏就怎么做。不过,之前我想了一下,我们最好是分成两部分人,一部分留在这里,帮王叔王婶照顾生意,另外一方面,如果王叔跟王婶要在那边做生意,我们这些熟手也可以做生意,所以,主要是看王叔跟王婶的想法了。”

一天点头,道:“小青哥,你说的没有错,我是觉得,我们本来就是没有父母的孩子,无所谓去哪里,只要能够报答王叔王婶他们,哪怕是一点点,我们都很高兴。”

小青赞许的笑着:“你们能这么想,就不枉王叔王婶对我们这么好了,其实,我们再哪里还不是一样吗?明天,我再跟王叔王婶说一下,看他们的意思,到时候,再做决定。”

等到一天他们也走了以后,就只是剩下小青跟小云了,小青第一回声色俱厉的对小云谴责,说的小云泪流满面的直说自己错了,见自己的妹妹哭的这么厉害,也是真心认错了,心里一软。小青这才抚摸着小云的头,温声的道:“小云,你想想,若不是王叔跟王婶,你早就命不保了,对于我们来说,王叔王婶是我们的再世父母,哪怕是为了他们去死,我们也要在所不惜,才能报答他们的恩情啊,小云!”

小云使劲的点头,哽咽的说不出话来,心里很惭愧。

王氏跟王生自然是不知道这些的,王丫则回屋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太冷血了,对这些孩子们?自己也曾经是这么过来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