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龙不解地问:“钱锦松调离燕省,对我们有什么益处?”

付先锋并不正面回答,反问了一句:“向深处想一想。”

谭龙恍然大悟:“难道新任的秘书长,和我们有共同语言?”

“只是一种可能,只能说,有很大的可能,拭目以待好了。”付先锋呵呵一笑,并没有完全说出内情,还是保持了足够的神秘。只有掌握了最上层的信息,才能在几人之中获得最核心的地位,即使是级别最高的马霄,在私下里,也必须以他为中心。

几人也知道付先锋的性格,就都会心地一笑,不再多问。

众人就满怀憧憬,开始高兴地吃饭。吃到中途,马霄忽然想起了什么,半张着嘴愣了半天不说话,谭龙惊奇地问:“怎么了马部长,想起什么古怪了?”

马霄伸出一根筷子点在桌子上,轻轻敲了几下,摇头一笑:“邪门了,一直没注意到下马区的名字有什么古怪,现在才刚刚回过味儿来。明天下马区正式成立,今天就有一个市委常委、副市长下马,你们说说,下马区的名字是不是有点不吉利?”

一直以来,下马区的命名是因下马河之故,当时夏想提议新区之时,懒得多想,直接就提名了下马区,到了市委讨论时,因为大家都习惯了下马河的名字,谁也没有往别的方面去想,就顺利通过了命名。

其实下马河也是一条大有来历的河,当年金兵入侵燕赵大地时,曾经有一支义军在下马河设下埋伏。当时金军问路,一名路人告诉金军,说是此河需要下马过河,因为骑马过河是对河神不敬,会遭天遣。金军自然不信,都骑马过河,结果走到河中时,伏兵四起,杀了个金军人仰马翻。因为河底有许多绊马索,金军无法脱身,死伤无数。

自此,此河被命名为下马河。

因为下马河是一条历史悠久的河,也证明燕市历史上并不缺水,只是现在水土流失严重,河道干涸,才让下马河徒有河名而无河水。但不管怎样也是一条历史名河,当时讨论的时候,也觉得有必要宏扬一下燕市悠久的历史,就没有一人提出异议。

马霄联想丰富,提出了下马河和何江华下台之间的关联,他的话一出口,几个人顿时都愣住了。

几人都是坚定的党员,党员最基本的信念是无神论,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从来不讲怪力乱神一类的事情。但实际上,在官员之中,相信命数和一心在数字和名字上求吉利者大有人在,甚至比普通人还多。

因为真正跻身到官场之中的人才会深刻体会,就是同样的情况之下,有人升迁有人原地踏步,真的是需要机遇。

而机遇是什么?说白了,就是运气。运气又是什么?再坚定的唯物主义的党员也清楚一点,运气就是上级看你顺眼,看别人不顺眼。运气就是你担任一把手的时候,风调雨顺,连年丰收,没有灾情。而别人担任一把手的时候,不是矿难就是水灾,不是上访就是聚众闹事,总之没有安宁。

人有运气,国家有运数,信与不信都客观存在!

PS:庆祝一下白驹过隙2006同学荣升为舵主,在此对他的支持表示感谢。

第541章 关键一步

谭龙最先惊醒过来。突然猛地一拍脑袋,十分震惊地说道:“真是怪事了,听马部长一说,还真有一点古怪。下马区是因为下马河而命名,何江华正好赶到下马区成立前夕下马,他的名字中正有一个‘江’字,一江一河,正好呼应,难道说真是命数?”

“胡说什么?”付先锋笑骂了一句,“作为共产党员,唯物主义是第一信条,怎么说起了神神鬼鬼的东西,不过是一个巧合罢了。再神奇的事情,也要人力推动才行。何江华是陈风拉下马的,和下马区的成立没什么关系。”

付先锋不说倒好,他一解释,反而更让谭龙抓住了关键点:“下马区的名字是夏想提议的,在何江华下台之前,夏想又找了他谈话……”

谭龙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感觉到了一丝古怪,若说是巧合。也太巧了一点,既想不出强有力的反驳的话,又解释不清,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官场中人,在事关切身利益和前途面前,对于一些不吉利的名字,是宁肯信其有不肯信其无的,谭龙的话,为今天的聚会蒙上了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阴影。

几人谁也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就有传言首先在市委大院开始流传,说是下马区的名字不吉利,下马区成立,高官下马,说不定谁去下马区任职,谁就会下马!

两天后,传言就开始在省委大院传播。叶石生听了大怒,严令所有人不许私下里传播迷信思想,一经发现,严肃查处。陈风也在市委一次重要会议上,含蓄地表达了和叶石生相同的意见,号召大家坚持马列主义的信念不动摇,堂堂的国家干部,不要被什么文字游戏吓倒,上马下马什么的,只是一个没有具体意义的命名而已,就象成都叫了2300多年。在历史上一直也没有成过都城……

尽管陈风的发言严肃活泼,暂时压制了传言的流传,但此后不久下马区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再一次让下马区的名字寓意着高官下马的含义的传言再次兴起,并且演变成流言,还在民间广为流传,变成了流言,并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当然,此为后话,暂时不提。

与付先锋几人聚在一起商议对策不同的是,胡增周回家之后,一个人在小区之中散步,思前想后,一直想了很久。

胡增周住在市委3号小区,本来他也有一栋常委楼的两层住宅,不过他没有入住,因为就他和老伴两个人住一栋上下两层200平米的房子,太空旷了,就算有保姆也觉得太没有人气。胡增周不喜欢又大又冷清的房间,所以就住在市委3号小区的房子里。

房子不大,100平米左右。两个人再加一个保姆,住着正好。

胡增周今天一下班就早早回家,草草吃了一口饭,就一个人背着手来到了小区之中散步。

市委3号小区非常安静,住户不多,大多是市委机关的头头,市委所有常委之中,只有胡增周一人住在3号小区。只不过胡增周平常非常低调,早出晚归,也很少露面,许多人甚至不知道身边住着燕市的二号人物。

今晚月色很好,月色如洗,洒落万点银辉,再加上3号小区的绿化很漂亮,月色之下就格外优美。胡增周却无心欣赏任何景色,他的心情就如远处无尽的夜色一样,凝重而深沉。

何江华的意外落马,给了他非常沉重的打击。

胡增周其实对于此时舍弃夏想离开陈风的决定,也是挣扎了很久才做出的决定。促使他最终下定决心孤注一掷的是,是在吴家的压力消失之后,他再电话请示京城的后台之时,后台给了他一句忠言:“做事情要有始有终,增周,你到燕市的时间也不短了,燕市当地如何看待你这个市长我不清楚,我在京城却无意中听人说起,说是燕市的一二号人物是陈风和付先锋,独独没有你胡增周!”

胡增周当时就汗流浃背,意识到他这个燕市市长当得确实是太失败了。既走不出陈风的阴影。又笼罩在付先锋的光环之下,实在憋屈得够呛。

知耻而后勇,胡增周猛然惊醒,眼下的大好时机不容错过,陈风威望大降,和不少常委有了芥蒂,他如果能趁机脱离陈风的阴影,建立起自己的势力,眼下正是陈风最虚弱的时候,此时出手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机遇一旦错过,等陈风重整旗鼓之后他再想有所行动,不但很容易被陈风第一时间发觉,说不定还会被陈风阻挠他的计划。

在自身利益面前,交情远比不上切身前途,胡增周最终决定还是铤而走险!

终于,胡增周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对于此时选择远离陈风,胡增周担忧的只是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会有多么严重的后果,等等,并没有心理上的负担。但因为他的缘故,最终让夏想问鼎区委书记宝座流产,多少让他心中有些愧疚。

因为夏想毕竟是胡增周进入燕市之时,第一个真心信赖之人。也是第一个和他走近,并且真心帮助过他的人。他对于夏想的感觉就十分复杂,既将夏想当成一个忠诚可靠的下属,又当成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因此他对自己在关键时刻拖了夏想的后腿,心有不安。

只是又转念一想,夏想得罪了不该得罪的厉害人物,恐怕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前途了,何必再非保他不可?但念及旧情,为了感谢夏想以前对他的帮助,以及夏想对下马区的重大贡献。他还是决定抛弃周立波,扶夏想坐上区长的位置。反正来自京城的压力已经消失,就做个顺水人情也好。

只是让胡增周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当天通过了夏想的任命,第二天就又有另一股更惊人的力量压到了省委,让他大大地震惊的同时,既替夏想惋惜,又为夏想的莽撞而感叹,好好的一个年轻人,本来有着大好前途,却自己不知珍惜,肯定是要毁于一旦了。

估计是去京城借调到商务部的一段时间,年轻气盛,惹了惹不起的人物,结果现在人家的报复来了,真是可怜可叹。

胡增周还在真心为夏想可惜之余,还有恨铁不成钢的无奈。

谁知京城的第二波压力来得快,去得更快,眨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让胡增周惊讶得不知所以,不明白到底在事件背后,发生了什么?更不清楚是谁在幕后出手帮了夏想!

按照胡增周的想法,出手要拿下夏想的人不管是谁,肯定是国内顶级的人物之一,否则也请不动他的后台直接出面向他施压。但不管是谁,他惹不起,夏想惹不起,就意味着事情只能有一个结果,夏想无路可走,只有死路一条。

只是突然之间两波压力都化解于无形之中,胡增周不敢也不愿相信是夏想自己的力量,也不认为是夏想撬动了哪一层关系。第一波压力来临之后,叶石生和梅升平的联诀视察,胡增周认为是陈风请来壮威的,和夏想无关。

而叶石生和梅升平也是出于稳定大局的角度考虑,不允许在燕市出现书记控制不了局面的情况发生。

自始至终,胡增周从来没有想过夏想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可以说,他做出了今天的判断,完全在于他错误地估计了夏想的能量和影响力!

当然也不能全怪胡增周,一是夏想没有向胡增周说明吴家家事的来龙去脉,二是夏想的许多隐藏的关系,胡增周并不清楚,也无从得知。

然而事情的发展,再一次出乎了胡增周的预料!

虽然胡增周对陈风对夏想毫不动摇的维护之意,十分不解,认为陈风完全没有必要为了一个夏想而得罪了上头,不值。胡增周也坚定地相信,就算叶石生出于稳定的大局考虑出面维护陈风的权威,也不过是权宜之举,不用多久,只要上头再施加压力,叶石生肯定还会妥协。只是形势的变化之快,颇让人有眼花缭乱之感觉,叶石生和梅升平高调力挺陈风,陈风却又突然迅速妥协,接受了他提出的让夏想转任区长的建议,在所有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际,已经尘埃落定。

胡增周就感觉以他的政治智慧,也有些跟不上节奏了,到底在背后发生什么不为人所知的事情,怎么会一时高昂,一时低调,让人摸不到头脑。

不管是不是摸得着头脑,胡增周在陈风妥协、常委会迅速通过夏想的任命之后,就隐隐察觉到了不对,究竟是哪里不对,他一时还辨不清方向。

其实他也想主动打一个电话,向夏想说明一下苦衷,但一来认为有点太**份,犯不着向一个副厅级下属低头,二来也有要暂时和夏想划清界限的想法。他不比陈风有省里的支持,他也知道陈风在京城的后台比他强硬,他最大的依仗就是京城中那位欣赏他的书法的后台,但后台和他之间的关系,又不是很密切,只有他努力做出了让后台满意的事情,他才有更进一层讨后台欢心的可能。

同时最大的考虑就是夏想既然得罪了连他的后台也要让上三分的人物,夏想基本上就等于自绝了前途。就算能顺利上任下马区区长,能不能干得长,干完一届之后还有没有升迁的可能,都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胡增周本来就根基不稳,就更不想因为和夏想来往过密而受到牵连。

但他也多少感觉愧对夏想,也犹豫了很久,电话几次拿起又放下,最终还是没有拨出几个熟悉的号码。

下马区的任命完全通过之后,省里和市里都进入了短暂的平稳期。胡增周乘机拉拢了几名中间摇摆的常委,和几人一拍即合。

也是,当时几人以前是中间派,现在因为上一次在常委会上落了陈风的面子,肯定会被陈风记恨,与其如此,还不如早作打算,重新站队。胡市长好歹也是二号人物,紧密团结在胡市长的周围,也算是傍了大树好乘凉。

应该说胡增周的拉拢计划进展得非常顺利,短短时间内,在他周围就团结了三名常委,在燕市一共13名常委的常委会中,在三分天下的势力划分之下,连同他在内一共四个人发出同一个声音的话,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胡增周不免暗中沾沾自喜,心想关键的一步看来是走对了。果然是权势险中求,火中取栗虽然容易烧伤手,但成功之后的喜悦还是非常受用的。

只不过胡增周的喜悦还没有维持几天,就突然出现了何江华事件!

何江华事件给胡增周带来的沉重打击,一点也不比付先锋少。尽管何江华并不是他的人,但陈风事先根本没有和他商量,只在何江华事发之后,就高海递进进入常委会一事征求了一下他的意见,他还没有来得及明确地表明态度,省委常委会就已经通过了决议。

高海是陈风的亲信,高海进入了常委会,在政府班子的发言权的份量就大了许多,等于是陈风直接在他身边打进了钉子。好厉害的手段,消弱了付先锋,盯紧了他,实力此消彼长之下,陈风不但是一把手,他身边团结的常委又最多,方进江、李丁山、薄厚发和高海,依然是三支力量之中实力最强大的一支。

胡增周也不知在小区之中转了多久,紧锁的眉头一直没有舒展开来,他偶而一抬头,才发现月沉西天,不由摇头一笑,都半夜了?原来思索问题时时间过得这么快。

陈风……还是比他想象中强大了许多,也手腕高明了许多。胡增周不是没有听到传闻,也知道何江华事件的背后,也有夏想的影子在内。夏想呀夏想,一想到夏想,胡增周就揉了揉额头,缓解一下不可遏制的头疼,心中却隐隐有了一丝担忧,夏想如果因为此事而记恨了他,以后和陈风联手对付他的话,他该如何应付?

不过随即又一想,他既没有经济问题,又没有生活作风问题,夏想和陈风总不能无中生有,非要编排他的不是?他可是堂堂的副省级干部,想要动他,必须惊动中央,夏想和陈风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

只是再一想到夏想的才能和为人,胡增周还是暗暗可惜,他既然已经和陈风决裂,不管上头是不是有人打压夏想,因为夏想和陈风的关系,他和夏想之间也必将渐行渐远。

这一次不过是借机提前发作罢了。

下马区,一个还不知道有没有成效的下马区,在刚刚上马之际,就让一名高官落马,还真是一个让人深思的讽刺。胡增周也忽然意识到了下马区的名字问题,愣了一愣,不一会儿又自言自语地笑了:“下马河引出下马区,下马区斩落何江华,便宜了高海……又有河又有江又有海,还真人不让人浮想联翩都不行。”

笑完之后,又想起了明天下马区区委区政府的正式落成仪式,将是他最近一段时间一来,第一次和夏想正面相遇,心中竟不免有些忐忑不安。

一个副省级城市的市长会怕一个下辖区的区长,传了出来就是笑话,但胡增周偏偏就内心压抑不住一些难以言明的慌乱。究竟是怕见夏想什么,是愧疚?还是因为夏想和陈风出手之间就掀翻了何江华,还让何江华对陈风感恩戴德?

胡增周也说不清道不明。

8月15日,下马区区委区政府正式成立仪式,在下马区最新落成的区委大楼隆重举行。省委书记叶石生、省长范睿恒、省委副书记崔向以及省委常委、副省长宋朝度亲临现场,出席仪式的市委领导有,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风、市长胡增周、市委副书记付先锋、常务副市委谭龙等人。

成立仪式由下马区区委书记白战墨主持。

白战墨首先感谢了省委和市委领导在百忙之中还参加了下马区区委区政府的成立仪式,他代表区委区政府对省市两级领导对下马区的成立和建设的支持表示感谢,对两级领导亲临仪式现场表示热烈的欢迎……

白战墨的官话套话说得还算不错,作为一匹官场上的黑马,直到现在还有许多人对他不太熟悉,还是第一次听到他的名字。不过见他在台上讲话四平八稳,人也长得比较精神,许多人对他的第一观感还算不错。

夏想看着台上大出风头的白战墨,心中平静如水,既没有羡慕更没有嫉妒,只是忽然之间想起了宋朝度的经历。

宋朝度有两次破格提拔的经历,可谓黑马中的黑马,一路顺水顺风做到了省委秘书长的高位,却被高成松压制了几年不能翻身,最后还是和他联手,一明一暗才扳倒了高成松,重新崛起。宋朝度自己也说过,破格提拔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升得快,引人注目。坏事是正是因为升得过快,在引人注目的同时,更引人嫉妒。如果在其位之上不能做出应有的成绩,或者说,不能做出比常人更好的成绩,就很容易落人口实……

PS:大幕拉开了……强烈召唤月票!

第542章 第一次区委常委会

黑马不好当,尤其是一些故意被染黑的黑马。也许一场大雨过后,身上的黑色染料被冲刷干净,露出了白马黄马或是杂色马的本来面目,以后就日子难过了。

还好,夏想对在台上讲话的白战墨的评价还算可以,至少白战墨现在还看不出来得意忘形的姿态,他的发言中规中矩,态度也表现了足够的诚恳和低调,符合一个区委书记的身份。

夏想就暗暗点头,白战墨是聪明人。

付先锋站在胡增周的旁边,目光闪烁,在夏想身上扫过,又依次看了一眼排在夏想后面的下马区的一干常委,心里也不知盘算着什么。他的目光和夏想的目光偶一接触,就又迅速地错开,最后又停留在胡增周身上。

胡增周一脸散淡的笑容,表面上架势十足,实际上内心却是既紧张又不安。刚才夏想向他投来微笑的一瞥,他也回之一笑,心脏却非常不争气地猛跳了几下。

怪事了,他不怕陈风。不怕叶石生,怎么就有点害怕夏想?

记忆慢慢地复苏,胡增周被付先锋探究的目光一扫,忽然之间心中闪过一丝灵光,明白了他一直担心的是什么!是夏想掌握着他最隐蔽的秘密,整个燕市只有夏想一人知道他是一名书法家,是市长书法家,也知道他喜欢写字不留名的沽名钓誉之举!

如果夏想将此事透露出来,变成流言四处传播,对他的声誉将会有极大的影响,因为到时大家都知道了他喜欢卖弄书法,又不敢署名,有高官称赞才敢承认,如果没有,就当成无名氏作品——如此行径出现在一名堂堂的市长身上,绝对是一大丑闻。

胡增周生平最爱惜名声,又视书法家的身份为最大隐密,真要是被夏想以此为要胁,他该如何应对?

胡增周虽然站在台上,不过心不在焉,目光不时落在夏想身上,却又不敢和他对视。

夏想也发现了胡增周的异样,并没有深思胡增周表现异常的原因,他也觉得有必要和胡增周当面谈一谈,在他看来,和胡增周就算不再关系密切,也不要过于疏远才好。省得被付先锋乘虚而入,万一他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和胡增周达成一致,陈风在燕市的控制力度就会大减。

不过夏想没想到,仪式过后,胡增周没有给他说话的机会,匆匆就离去了。

仪式举行得非常成功,所有领导讲话完毕,由夏想上台主持了闭幕式。夏想先是依照惯例感谢了省委和市委两级领导对下马区的大力支持,随后就将既定的演讲稿扔到一片,即兴说道:“下马区的成立在燕市历史上是一件大事,对整个燕省来说,也会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增设新区标志着一个城市的扩容和成长。燕市作为最年轻的省会城市之一,却缺乏年轻带来的活力和激情,为什么?不是燕市人民没有激情,也不是燕市人民不想没有激情,而是我们的党员干部没有激情,缺少奋发向上的活力。下马区的成立,就是要给大家一个可以释放激情发挥活力的地方,我想在省市两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下马区所有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下马区能够成为一个让燕省重新审视燕市的窗口。成为全国了解燕市的一个机遇……”

基本上夏想的发言还是和上一次叶石生视察燕市时的讲话,一脉相承,夏想话音刚落,叶石生就笑容可掬地带头鼓掌,称赞说道:“夏想同志有魄力,有见地,讲话很有特色,值得同志们学习。”

省委书记带头鼓掌,在场的人谁不立刻附和,顿时掌声响成一片,一片热腾。

随后,叶石生一行亲切地和下马区新任的党政领导,一一握手。

首先和白战墨握手,叶石生深深地看了白战墨一眼,说道:“战墨同志稳重,有着和年龄不相称的成熟,是好事,不过也要有年轻人应有的激情。下马区是新区,要有全新的气象。”

叶石生的话明是勉励,实则暗指白战墨没有朝气。白战墨刚刚目睹了叶石生对夏想的力捧,没想到一转眼到他面前,就成了暗讽,让他微微有些难堪,刚想说上几句什么,不料叶石生只是微一点头,迅即和夏想握手去了。

叶石生和白战墨握手的一幕落在有心人眼中,大家都暗暗猜测,白战墨尽管担任了区委书记,如果做不出成绩的话。恐怕过不了省委书记的一关。

范睿恒还好,对待白战墨和夏想差不多是一视同仁的态度。范睿恒并没有参与到燕市市委常委会之争,也没有到燕市力挺陈风,他基本上还保持了一个中立的态度,也是事情已经尘埃落定,没有必要再表态,还是摆出置身事外的超然姿态为好。

后面的几名省委领导,也都是四平八稳地走完了过场。论到陈风时,闹出了一点小意外。

陈风和白战墨握手的时候,格外热切,还用力拍了拍白战墨的肩膀,呵呵一笑:“战墨同志,市委市政府将下马区交给你和夏想主持工作,一定要不负重望,好好完成建好下马区的重任。”

白战墨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连连点头:“感谢陈书记的支持,我一定深入学习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为下马区的建设竭尽全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陈风的笑容顿时僵在脸上,以十分不快的语气说道:“和平年代的**工作是建设工作,是创新工作,是智慧工作,不是埋头苦干低头傻干的粗笨工作。我不反对苦干的领导干部。但我最欣赏的还是有智慧有头脑的干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不是蛮干的态度。科技从哪里来,从头脑中来,从智慧中来,所以说智慧是第一生产力也对。战墨同志,在灵活多变方面,在如何保持有活力的工作上面,你还需要多多加强学习。”

白战墨一脸尴尬,涨红了脸,连连称是。还想重新表态,陈风却松开他的手,转身去和夏想握手去了。

陈风晾了白战墨的一幕让所有人都看在眼里,有人不满,有人震惊,有人幸灾乐祸,有人摇头叹息,不过大部分人还是持不以为然的态度,因为陈风向来说话常有惊人之举,你不知道陈风哪一句是真哪一句是假,因为陈风最惯用的手法就是夸张和表现。

白战墨却心里清楚,陈风是故意让他难堪,毕竟他这匹黑马的杀出,搅动了燕市局势,陈风不恨他才怪。又想到陈风不动声色之间就拿下了何江华,安插了高海,他的心里就隐隐担忧陈风以后还会故意找他麻烦。但既然坐到了区委书记的宝座之上,也只有一条路走到底,不信凭借他的能力和拉来的200亿投资,不能在下马区做出耀眼的政绩。

政绩到手,有目共睹,陈风能奈他何?

白战墨反而更坚定了信念。

陈风和夏想握手时,谈笑风生,故意高声说笑几句,才转身离开,就是要给大家留下故意冷落白战墨高抬夏想的印象。陈风尽管为官多年,也有极深的城府,但他毕竟是人,见到白战墨难免就想起常委会上的大败,就想到因此带来的胡增周的渐行渐远,难免还是暗生怒气,就是要当众给白战墨施加一点压力。

小插曲过后,众人都心里有数,心想以后下马区的工作恐怕不好开展,现在就已经可以明显看出了书记和区长之间的巨大的分岐,一二把手不和是常事,不过一般都会求同存异。至少不会公开化,但眼下还没有进入状态已经将不和摆在了明面之上,以后别说合作了,恐怕少不了争吵和拍桌子。

在场的人都知道夏想是陈风的人,白战墨是付先锋的人,陈风现在和付先锋之间已经剑拔弩张了,夏想和白战墨还能若无其事地分工合作?还有不少人都暗暗摇头,不太看好下马区的前景。

有多少大事都毁在了政治斗争上面?

轮到胡增周和白战墨握手,胡增周只是点了点头,连话也没有说。随后他又和夏想握手,也只说了一句话:“夏想同志,合则两利,斗则两伤,愿共勉之!”不等夏想说话,他就和下一人握手去了。

也不知他是暗示他和夏想之间合则两利,斗则两伤,还是告诫夏想和白战墨之间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又或者是暗指别的,就不得而知了。

下马区正式成立仪式结束之后,白战墨和夏想忙碌半晌,终于送走了省市领导,算是安静了下来。夏想客气地和白战墨说了几句,最后商定即刻召开下马区党政班子第一次全体会议。

夏想现在还是代区长,须等人大会议过后,正式通过选举才算获得正式任命,但现在已经可以行使区长权力了,是名符其实的二号人物。

下午几乎开了四五个小时的会议。

先是召开了一次全体会议,会议上,无非是传达省委和市委的指示精神,对所有下马区的党政干部进行一次思想动员,号召大家鼓足干劲,为下马区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接下来就又召开了下马区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常委会议。

常委会议在新落成了区委大楼6楼的常委会会议室举行。

会议由白战墨主持,因为白战墨的秘书还没有到位,就暂时由区委办公室主任傅晓斌代为记录纪要。

白战墨首先发表了例行讲话……应当承认,白战墨的讲话挺有水平,滴水不漏,又听起来不让人厌烦,有一定的水准,可见以前在部委里面也是经常发言。

讲话没有什么新意,正式成立仪式上,该说的话已经说话,今天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走走过场,大家互相认识一下。

随后轮到夏想发言时,夏想笑着摆了摆手:“说实话,今天大家听到的讲话已经够多了,我的话也说得够多了,早就口干舌燥了,所以我现在最想做的是闭嘴,是听大家说话。不过因为和在座好多人是初次见面,我就先做一下自我介绍……”

夏想环视了一下在座的众人,脸上挂着淡然的微笑。

新落成了常委会会议室净几明窗,宽大的圆桌,舒适的坐椅,亮堂的纱窗,办公条件比市委还要好上许多,到底是新落成的大楼,还有一股轻微的油漆味道,闻久了,也让人有不舒服的感觉。

十几名常委围绕圆桌依次排开,官场之上,规矩大过天,早在定下各人职务之时,就已经排好了名次。十几人都按照名次入座,没有一人乱了位置。

连同夏想在内,一共十三人,除了卞秀玲一名女性之外,其他全是男性官员,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也没办法,官场常态,向来如此。不过卞秀玲排名十分靠前,她是邢端台的人,邢端台将她从省纪委安排到下马区担任副书记兼纪委书记,也是为她以后的仕途铺平了道路。

今年38岁的卞秀玲长发,圆脸,化了淡妆,风韵犹存,虽然不是十分抢眼的亮丽,却又有几分耐看的姿色。她上身穿浅色衬衣,下身穿一步裙,看得出来为了今天的仪式,应该还描了眉,精心收拾了一番。

卞秀玲迎着夏想的眼光,微笑致意。

副书记康少烨今年38岁,不过长相显年轻,乍一看不过35岁上下。他长相普通,但一双浓眉格外引人注目,最让人一眼就能注意到的是他的额头,不管什么时候就是微微皱在一起,似乎在时刻思索什么重大而深刻的问题。

见夏想的目光扫来,康少烨微一点头,眉头还是没有一点舒展。

常务副区长陈天宇夏想已经见过,是在座常委之中,他接触最多的一个。陈天宇对夏想的目光抱之一笑,笑容中有许多复杂的情绪,眼神也有一丝无奈和沮丧。

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李应勇人如其名,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个人,如果非要说出他的特点的话,今年41岁的李应勇额头宽广,面相憨厚,如同一个老实巴交的老农。但认识李应勇的人都知道,长期在政治系统工作的经历,他的经历丰富也性格多变。早年李应勇在基层派出所,曾经赤手空拳打倒过几个小流氓,是一个非常讲究实力至上的人。

他对夏想投来的目光无动于衷,甚至没有丝毫回应。

组织部长慕允山比较年轻,35岁,在下马区常委之中,算得上年轻一代。他面相白净,十分斯文,还戴着深度近视眼镜,只一看,还以为是哪所大学的讲师。慕允山一直在基层从事组织工作,组织工作经验丰富,也算是少壮派人物。

他迎着夏想的目光,微微笑了一笑。

宣传部长滕非38岁,个子挺高,骨架挺大,不过给人的感觉却不强壮。他的脸型过长,就是俗称的马脸,让他看上去不太露相。他的表情有点严肃,有时不经意间皱眉或是凝神,就会露出类似苦大仇深的表情,让人感觉难以接近。

滕非的目光和夏想的目光只一接触,就迅速移开,也没有给夏想任何回应。

区委办公室主任傅晓斌40岁,戴银框近视眼镜,生得面相威武,膀阔腰圆,活生生象一条壮汉,和他戴眼镜的形象不太相符。他有事没事就是一副笑模样,仿佛事事开心一样。夏想的目光刚刚射来,他就立刻眉开眼笑地迎了上去,还立刻点头示意。

副区长谢源清何时来到的燕市,夏想并不清楚,他只知道的是,谢源清来燕市之前和之后,都没有主动和他打过招呼。今天也是一样,夏想的目光在谢源清身上微一停留,谢源清却假装没有看见,低头在看一份资料,头也没抬。

统战部长祁胜勇是所有常委中年纪最大的一个,今年45岁,他是一副乐呵呵的老好人形象,有事没事总是一脸笑容,见人说话总是热情十分,不管对方年龄大小职务高低,他一视同仁,一样笑脸相迎。夏想的目光还没有落到他的身上,他就主动迎着夏想的目光,笑容满面地冲夏想点头致意,态度之热情,令人毫不怀疑他的诚心。

政法委副书记兼公安局长黄建军是军人出身,37岁,转业干部,他的坐姿还保持着以前部队上养成的稳如山挺如松的作风,而且眉宇之间时刻流露出威严之态,严肃而不失凝重。他目不斜视,对夏想的目光只是用眼神回应,也没有点头。

武装部政委关启明个子不高,脸小眼睛也小,坐在宽大的椅子里面,猛一看,有点滑稽的味道。他的表情比较丰富,或许是眼睛不好的原因,不时地挤一下眼睛,让人看了忍不住想要发笑。

关启明对夏想的目光的回应最特殊,他先是挤了挤眼睛,不知道的人以为他在使什么眼色,连夏想也是十分纳闷,心想关启明是什么意思?不料随后关启明又不好意思地笑了一笑,又冲夏想点了点头。夏想才明白过来,关启明的挤眼的动作,是习惯性眨眼,而不是暗示。

夏想将所有人都看过一遍,大概做到了心中有数,才继续说道……

PS:老何已经很用心了,毕竟是下马区刚成立伊始,精彩不可能一下到来,要有一个短暂的过程。快了,明天就来了。但现在确实急需要大家的月票支持,就差几票,就差几票,一天下来,老何将咒语念了无数遍,打开网页一看,依然是就差几票!最后一次恳请兄弟们伸出援手,让老何进入总榜前15名,哪怕是片刻也好……人人都有梦想,梦想成真的感觉肯定不错,但老何的梦想要靠兄弟们的点石成金的手才能实现!

第543章 第一次正面交锋

“我叫夏想,虽然个子不算最低。但年龄肯定最小。以后要和大家一起工作,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大家尽管指出来,我肯定会虚心接受。如果不虚心接受的话,肯定是你们哪里没有说对……”

“呵呵……”众人都笑了起来,被夏想幽了一默,气氛比刚才白战墨一本正经的发言之时轻松了许多。

夏想就接着又说:“我的自我介绍完毕,现在就请大家都做个自我介绍,就算正式认识了。虽然一下要认识十几个人,一下都记住有点吃力,不过比起上学时一下要认识全班几十个同学要好多了……好了,大家也不用争先恐后了,就按座位排名依次介绍好了,谁要是不好意思开口,我就替他说。”

众人又笑。

大家都是经久场面之人,哪里会怯场,就依次做了自我介绍,常委会就开成了见面会。

介绍完毕,白战墨微微有点不快,觉得被夏想掌握了主动,常委会本该是由主持。他就拿出了一把手的权威,威严地说道:“大家第一次见面可以随意一些,以后再开会要多注意一下气氛,常委会毕竟是议事的地方,要严肃认真。气氛活泼是好事,不过不要过度,毕竟我们讨论的都是大事,不能马虎。”

本来大家的气氛比较热烈,白战墨话一出口,顿时热度就降了温。大家再久经官场,刚刚认识,聚在一起还处于试探阶段,本来就是要在轻松随意之中,先认识一下每一个人才好打交道。白战墨迫不及待地要进入正式议题,就让众人有点难以适应。

一时竟有了片刻的冷场。

夏想见状,就忙出面打圆场:“白书记工作心切,可以理解。下马区是新区,百废待兴,各项工作急需尽快开展,下面就请白书记就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做重要讲话。”

夏想一开口,气氛就立刻缓和了许多。本来一直紧皱眉头的康少烨仿佛才惊醒一样,目光大有深意地看了夏想一眼。

白战墨一愣神,微微一想,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表现得操之过急了,忙又恢复了和蔼的态度:“同志们,主要是市委市政府将下马区的建设的重任交到我们的身上。任重道远,各项工作又千头万绪,确实是刻不容缓。区委区政府不但人力物力不够,连人手还没有配齐,可以说困难重重,我现在恨不得马上投入到工作之中,先将区委区政府的摊子支起来再说。”

白战墨说的也是实话。

区委区政府除了从各处抽调了党政主要领导外,连机关办事人员也是从各处借调过来,有人甚至来不及办理手续就过来上班了,基本上现在是一团乱麻。白战墨迫切地想要开展工作的心情也完全可以理解。

但办事都要讲究方法,人事人事,先做人后做事,只有大家先熟悉起来,先有了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才能更好地投入着工作之中。夏想就对白战墨今天的表现而降低了对他的印象分,他表面上的稳重,掩饰不了他性格上的急躁。应该还是缺少基层工作的原因,不太懂得工作再急再迫切,也要不慌不忙地应对,才能显示出上位者的持重。

白战墨话一说完,康少烨就立刻附和说道:“白书记说得对。下马区还相当于一张白纸,千头万绪都需要一个落笔点,眼下的工作重点应该是招商引资,不知道白书记有没有具体思路?第一笔,应该落在哪里?”

“现阶段达才集团的第一笔资金已经到位,据负责下马区项目的沈总说,第二笔资金也将于近期到位,达才集团的实力非常雄厚,他们的做事风格是不动还好,一旦有所动作,必定一口气完工。”陈天宇插话说道,他不经意看了夏想一眼,随后又冲白战墨点头一笑,“白书记从文州拉来的200亿的投资,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到位?有了具体时间的话,政府这边也好做好前期工作,安排专人负责接待。如果能够尽快促使文州投资的到位,相信下马区的建设会提速不少。”

白战墨承诺的文州市200亿投资,已经和市政府招商办签定了意向书。但资金何时到位,何时启动,签定完意向书之后,就没有了下文。

夏想有意无意看了陈天宇一眼,心中有了分寸。

在座的常委,有几人在来下马区之前,也是郊县的常委,对官场上的门道清楚得很。除了谢源清没听明白刚才康少烨和陈天宇的发言有何深意之外,其他人都立刻心中有了计较,明白了谁跟谁是一系。

很明显,康少烨和白战墨是一派。

康少烨的话就是要让白战墨借现在千头万绪之时。名正言顺地插手政府事务,造成既成的事实。招商引资以及发展经济,是政府的份内之事,书记可以大局上指挥,但具体事情还是不方便指手画脚,否则就会引起区长的不满。

康少烨的用意显然是想让白战墨直接就具体事务指示政府如何开展工作。

而陈天宇当即反指白战墨承诺的200亿投资,并且重点提出政府方面要主抓经济建设,是一箭双雕的反击。既是对康少烨提出的建议的否定,话锋所指之处,又是白战墨最耀眼的光环——100亿的达才集团的投资已经启动,200亿的文州资金现在在哪里?

当场的常委都心知肚明,第一天成立,第一次常委会,已经明显地划分了界限,康少烨和白战墨一个鼻孔出气,而陈天宇则是夏想的急先锋。

不少常委尤其是年纪偏大的常委,对白战墨多少还高看一眼,毕竟年龄上让人挑不出什么,夏想身为区长,就算是二把手,也太年轻了……28岁的区长,在座各位甚至有比他大上十几岁的,让他们真的拉不下脸面恭敬地叫夏想一声“区长”。

许多人都想。夏想年轻震不住场,肯定会被白战墨压得死死的,在常委会中也不会有多少人支持他,身为区长,说不定连政府班子也不能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不想第一次常委会,第一次正面交锋,身为常委的常务副区长陈天宇就态度坚定地站在夏想一边,顿时让不少人对夏想刮目相看。

更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是,陈天宇话音刚落,一直低头不语的副区长谢源清忽然抬起头来,露出了一丝戏谑的笑容。说道:“陈区长说得对,夏区长的资金已经到位,白书记的资金怎么还没有动静?别是空中楼阁,给大家画了一个大饼,最后却是白高兴一场?在下马区,您是书记,没人敢指责您,可是没有了200亿的投资,下马区的建设跟不上,我会带头向市委反应问题。”

“哐当”一声,区委办主任傅晓斌手中正在记录的笔掉在了桌子上,他一脸惊愕地看了谢源清一眼,心中的惊讶无以复加,谢源清的话说得也太难听了,不但话里带刺,还怀疑白书记的投资有问题,身为下属,当面当众质疑一把手的权威,谢源清有点太不识时务了……

不识时务的谢源清说完之后,浑然不觉他的话有多过份,没事儿人一样,又低头看起了手中的资料,好象刚才的话轻飘飘地没有任何后果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