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陈述事实。”

“你不配教训我,夏想,以后山高水长,我们总还会有再相见的一天!”付先锋在胡增周面前没有失态,在叶石生面前不敢发作,终于在夏想面前,爆发了心中的不满和不甘。

“我和您本来不认识,是您一而再再而三地找我的麻烦!付市长,以后欢迎您再来燕市作客,看在以前的交情之上,我或许会请您吃饭。但燕市人民是不是欢迎您,就不好说了。”

“你……”付先锋怒不可遏地摔了电话。

夏想对付先锋的失态抱以一笑,一个人爬得再高,再是万众瞩目的中心,一旦跌落尘埃,都有心理失衡的时候,都会恢复到常人的一面,都会骂娘,也都会说脏话。

甚至还有人会嚎啕大哭,会丑态毕露。

付先锋的表现,在夏想看来已经算是不错了,至少可以打到60分的及格线了。

也不知付先锋在得知了夏想对他的评价之后,会做何感情?

一周后,燕省省委召开“四牛奶粉”事件的处理结果,杨国英等数名四牛集团的责任人被依法逮捕,等待进一步处分,经中央批准,免去在四牛奶粉事件之中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的市委副书记付先锋的职务,对负有一定领导责任的市委书记胡增周给予警告处分,同时,建议燕市人大依法罢免付先锋的市长职务!

三天后,燕市人大召开紧急扩大会议,依法罢免了付先锋的市长职务。同一天,经省委提名,中央批准,任命于繁然为市委副书记,提名市长人选。随后,燕市人大依法通过了对于繁然的任命。

轰轰烈烈的四牛奶粉事件,转眼间尘埃落定,付先锋身败名裂,市委书记胡增周平安度过,一批四牛集团的高层倒下,带给燕市人民的是震惊和无奈。

尽管有许多真相依然埋藏在背后不为人所知的地方,但总算在一只强有力的巨手的推动之下,提前结束了在后世害人不浅的四牛门,也算是挽救了无数家庭的幸福。

四牛门,为国内众多奶粉生产厂家敲响了警钟。

还好,随着付先锋被罢免了市长职务,美商也在美国公开宣布,已经就地销毁了四牛集团的10吨奶粉,与此同时,奶粉网也销声匿迹,消失得无影无踪。

还好,最让夏想大感庆幸的是,虽然四牛集团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声誉一落千丈,而胡增周也背了一个警告处分,但和后世四牛集团破产倒闭、市委书记和市长双双被免相比,实际上,还是得到了巨大的好处。至少,四牛集团可以重整旗鼓,影响范围还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之内。胡增周在半年之后,警告处分就会自动消除,对仕途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远比后世造成的灾难性的后果,强上了百倍。

当然最让他感到舒心的结果是,付先锋罪有应得,被就地免职的处理结果,足以对付先锋的政治生涯造成严重的影响,至少可以保证的是,在三年之内,他没有重新复出的可能!

继元明亮兵败下马区之后,付先锋再次折戟燕市,其实准确地讲,他也是被下马河的一场大水打败,相当于被下马河翻了船。

小小的一条下马河,接连掀翻副厅、正厅甚至副省数名高官,难道真是应了下马区之名?

付先锋的被罢免,在燕市和燕省,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民间和官方的传闻很多,尽管不一而足,各有版本,但无一例外的是,百姓拍手称好,大快人心。官方讳莫如深,三缄其口,不肯透露半分。也有所谓的知情人士对外透露出半官方的版本是,四牛事件是付市长拿了四牛集团的好处,想替四牛集团遮盖过去,没想到,好处会咬手,结果只贪污了100多万就丢了官,太不值了。一个市长因为100多万被免职,太笨了。

还有人说,付市长是因为男女作风问题被罢职了,四牛事件只不过是一个掩护罢了。

传得更离谱的是说法是,付先锋和杨国英一个被免,一个被抓,都是因为下马区不吉利的名字所致。如果不是四牛集团将养殖场建在下马区,如果付市长不是在临出事之前还到养殖场视察,恐怕也不会有今日的下场。

所有的传闻不过是茶余饭后的消遣罢了,付先锋听在耳中气在心里,却又只能选择无视。一个秋雨飘飞的上午,他坐在车上——不是他的市长专车,是付家派来接他的付家专车——准备返京,路过下马河大桥的时候,看到桥下平缓而优美的河水,看到远处宏伟的区委大院,甚至还可以看到夏想的区委书记办公室,他心中的失落和愤恨无法形容!

记得当年来燕市上任,是市委副书记,前呼后拥,何等风光。现今凄风苦雨,孤单一人离去,胡增周去省委开会,其他常委各有事情要忙,只有陈玉龙几人象征性地送了一送,他就一个人坐车离去,是何等的凄凉和悲惨。

别了,燕市!不过不能告别的,还有他未完成的志愿。他一定要查清所谓美商的来历,看看到底谁是幕后主使。如果是夏想,以后不管夏想走到哪里,哪怕是到天涯海角,付家也要和他不死不休!

夏想也知道今天付先锋离开燕市,他站在区委办公室窗前,望向波涛起伏的下马河,见一辆黑色汽车从下马河大桥驶过,驶向高速公路入站口——一般在下马区上高速的汽车,都是北上,难道说,是付先锋的汽车?

随着付先锋的离去,燕市终于翻开了新的一页,告别了付先锋时代,夏想心中还是充满了胜利的喜悦。能够从容布局,完美地完成了对付先锋的最后一击,而且他也没有太明显的暴露身份,也算是一次天衣无缝的狙击。至于以后是不是最终还会被付先锋查到是他所为,就是以后的事情了。

不过付先锋离去之后,他在下马区的时间,也已经不多了,但究竟前往何处,到现在还没有丁点消息,说不焦急那是假的,夏想还是隐隐有点焦虑。

也只有在确定他的去向之后,确定要将他调离下马区,接任人选的事情才会提上日程。对于李涵是否最终顺利接任区委书记,夏想心中没底,不过也多少有了一点信心。因为付先锋一走,市委之中最大的反对声音不见了,而于繁然的态度,他也试探过了,于繁然对他推荐的人选,表示了默许。

因为于繁然心里清楚,他顺利接任燕市市长,成为付先锋事件之中的最大受益者,背后有没有夏想的影子他不敢肯定,但肯定的是,付先锋的惨败,夏想肯定是所有人之中,最大的知情者。

当然,从吴家的角度出发,他也愿意帮夏想一帮,而且他对夏想一向十分欣赏,他在燕市迅速站稳了脚跟,全是因为借助了夏想的关系网之故。

作为付先锋事件的第二大受益者高海,也顺利接任了常务副市长的职务,也算是终于在燕市成为了呼风唤雨的人物。多年前的市政府秘书长,能有今天的成就,回想过往,他也是感慨万千,不得不感叹人之一生,机遇确实非常重要。

没有机遇,也不可能在何江华落马之后,顺利进入常委会。没有机遇,更不可能在付先锋败走之后,再小进一步,成为市政府的二号人物。

高海踌躇满志,感到前途一片光明。

相比之下,胡增周就有些小小的郁闷了,因为他受付先锋事件拖累,背了一个警告处分。

不过因为有了付先锋被一免到底,他还是看开了许多。如果没有夏想的提醒,他也在四牛集团的报告上签字的话,就不是一个小小的警告处分这么简单了,弄不好会有记大过处分,就是不小的政治污点了。究竟夏想从何得知付先锋和四牛集团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他的提醒是巧合,还是早就知道四牛奶粉的问题会爆发,胡增周就不得而知了,但他还是对夏想心存感激。

因为四牛集团只要出事,他身为市委书记绝对无法若无其事的置身事外,能在付先锋完全倒台之下,他只受到了轻微的影响,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但在下一步夏想的接任人选上,他还是犯了难。叶书记坚持要让李涵接任,从他的立场来说,也并不认为李涵能够胜任下马区一把手的重任。

省委书记的压力,不是一般人能够从容应对的,胡增周也知道夏想不放心将下马区交到李涵手中。从平衡的角度考虑,夏想就算离开了下马区,下马区还有他强有力的班底,必定和李涵不和,不利于下马区今后持续的发展。

一方面是从下马区的大计考虑,另一方面是面对省委书记的压力,胡增周左右为难。

不过夏想的去向还未明朗,能拖一天是一天。

正当胡增周在办公室正想着夏想究竟会前往何处时,电话响了,一看是省委来电,接听之后,是王鹏飞。王鹏飞也没客套,直接说道:“增周,夏想的调动,有消息了……”

夏想也在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因为他接到了组织部长的电话。和他设想的一样的是,是省委组织部长梅升平的来电。梅升平来电而不是邱绪峰来电,就证明了一点,他的调动超出了燕市的范围。

接完梅升平的电话,夏想放下电话,半晌无语,脸上一脸淡然笑意。他的去向,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总体来说,符合他一直以来的担忧和推测。

担忧的是,他并不怕离开燕市,也不怕去哪里灭火或点火,而是不想再介入家族势力的纠葛,只想在一个地市平稳呆上两年,在副厅的位置上熬足资历,也好下一步顺利迈入正厅。哪怕是到京城部委任一个闲职也好,因为他也确实有点累了,想休息一段时间。但一直没有风声传出,对他的去向一直保密,就让他不免猜测,他所去的地方,应该不是什么好去处了。

若是好去处的话,应该早有风声传出了。以他的人脉,大事不好说,调动他去哪里,即使是京城高层的意思,他也能够提前得知一二。但保密得如此严格,恐怕就不是各方守口如瓶的原因,而是还没有最后敲定他去哪里。

现在终于有了着落,夏想心中说不出来是什么滋味——因为他要去的地方是郎市。

郎市在燕省名气不小,不是因为经济有多发达或多不发达。郎市经济中等,面积中等,人口中等,可以说基本上和牛城一样,在经济和政治上,在燕省属于不上不下的类型,没有任何突出的地方,但郎市大有名气,是因为郎市的地位位置和其特殊性。

郎市比牛城名气大多了,在省委的心目之中,也重要多了,因为郎市是燕省离京城最近的一个城市,同时,也是离津城最近的城市,正好位于京津之间,有京津走廊上的明珠之称!

郎市距离京津都是不到一个小时的路程,相反,离燕市却有3个小时的路程,因此在郎市市民心目之中,省会燕市离他们非常遥远,反倒京津好象是他们的省会一样,经常开口京城,闭口津城,郎市人,向来不把燕市放在眼里。

而且,郎市的书记和市长,和省委的关系也不怎么密切,因为他们经常向京城走动,和京城的后台联系密切,对省委,甚至有时还有意疏远。省委对郎市有所不满,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仅仅是因为郎市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而是因为郎市的书记和市长的位置,向来是京城内定,省委表面上走程序并且由省委组织部任命,实际上,郎市的党政一把手历年来由中央提名人选。

原因无他,只因中央一直想让郎市划归京城范围,燕省不同意,中央就采取在政治上干预的策略,在行政版图上无法将郎市据为己有,就在人事任命上插上一手。燕省省委向来保守且不够硬气,就采取了退让的政策,在人事上做出了让步。

夏想很清楚的一点是,他此去郎市,将会面临他从政以来,最大的一次挑战!

PS:此处尘埃落定,彼处风云再起。官神,即将再次踏上新的征程,兄弟们,老何会用心写好下一卷的精彩,敬请期待!

第772章 前路漫漫

中央图谋郎市的意图由来已久,但一直没有得手,后来也就没有强求。郎市联通京津和燕省,位置非常重要,同时扼守京城东南方向京九铁路的咽喉。早年京城想要郎市时,燕省回应如果划归,就连章程市和德承市两个最贫穷的地级市也一起拿走,结果京城没同意。

不仅仅是因为郎市的政治环境,非常复杂,而且更让人担忧的一点是,大京城经济圈有望在明年正式破土动工,郎市首当其冲,是第一批试点城市!

不管是总理的暗示,还是另有人故意安排他前往郎市,都是用心良苦。而且更让夏想担忧的是,郎市的市委书记艾成文据说是邱家的人,而市长向古国背景不明,但可以确信后台也在京城!

还有一点让夏想心中也难以猜明高层用意的是,难道中央还有借大京城经济圈之际,再重提将郎市划归京城之事?

复杂的政治环境,优劣参半的地理位置,琢磨不定的城市定位,偏向京城而远离燕省的政治氛围,郎市,还真是一个让人摸不清思路的地方。有人让他前往郎市,恐怕不是想让他安然熬过两三年的过渡期去了,是让他乱中取利?还是让他点火或灭火?就只有幕后的人自己心里清楚了。

一开始在他何去何从的事情上,夏想也曾经设想了无数个可能,最后也大概猜到了可能会远离燕市,但不出燕省的大方向,甚至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前往燕省两大贫困市呆上两年,当然,比较好的结果是前往秦唐市,容易出政绩,到最后却还是没有想到,却要让他前往郎市。

为什么偏偏是郎市?

夏想很少苦笑,却又不得不摇头苦笑。高层用人,果然有高明之处。他前往郎市,不管是点火还是灭火,绝对不会安生,不会让他有舒坦日子好过。少不得比起在下马区还要凶险不少,因为下马区在燕市,燕市又是省会,在省市两级领导的眼皮底下,就算折腾,也会小心翼翼地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而郎市则不同,远离燕市不说,又在心理上亲近京津,同时又因为和京津走动过多的缘故,甚至对燕市的省会地位还一向轻视,郎市,不能说是龙潭虎穴,也至少是是非不断之地。

让夏想没有想到的是,等他真正到了郎市之后,才发现郎市的局势之复杂,是非之多,比他想象中,还要惊人!

刚刚听到调动的消息,夏想还以为要过两天才有组织部谈话,不想上头动作倒是快,第二天,就有组织部长请他前去喝茶了。

夏想来到市委的时候,刚进市委大院,迎面走来的正是苏功臣。苏功臣似乎是正要向外走,一见夏想就停下了脚步,呵呵一笑:“夏书记,好巧。听说你要去郎市了,恭喜,恭喜。对了,我有几句话想和说说,现在方便不?”

夏想清楚,苏功臣可不是无意中和他走了个面对面,而是故意在此等候,为的还是郭录的事情。

平心而论,夏想真不想和苏功臣打交道,但又不得不应付一二,因为苏功臣不但在市委常委会有关键的一票,而且他和叶石生关系一般,在此次市委提名下马区委书记人选上面,接近持反对李涵的立场。

虽然郭录和李涵走得较近,但不知为何,苏功臣始终看不上李涵,郭录和李涵走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自己并没有接受郭录。

夏想见苏功臣的笑容之中,多少透露出几份真诚,也就耐住性子说道:“苏书记,郭录年轻是优点,但如果以为年轻就可以轻浮就可以张狂,就是太不理解年轻的含义了,年轻就成了阻碍进步的缺点了。”

夏想一语中的,苏功臣脸色微微一变,随后一脸无奈,将夏想拉到一边,小声说道:“我也知道郭录的毛病,就是放不下架子,总想高人一等,我批评他许多次,他都不听。也就是你当着我的面说真话,说真话是真爱护他……不说虚的,夏书记,你如果答应我在下马区找一个信得过的人替我带一带郭录,我会在常委会上,多替江天说几句话。”

苏功臣有埋伏?夏想看出了苏功臣眼中的闪烁之意,因为他清楚,替江天说几句好话,未必能改变李涵有可能顺利接任的事实,但苏功臣却口气笃定,难道他还有什么筹码?

不管苏功臣是出于什么考虑对郭录如此尽心,夏想却实在想不出来郭录有什么优点。他不是不想帮郭录,也不是想一棒子把郭录打死,而是他确实不太喜欢郭录的为人和能力。

“郭录也有优点,夏书记对他了解不多,接触多了也知道,其实他也有虚心学习的一面……”苏功臣察颜观色,看出了夏想的疑虑。他很清楚,就算李涵接任了区委书记,夏想的班底在下马区也是坐大之势,以他的观察,李涵掌控不了下马区。

让郭录跟近了李涵,不会有什么前途,主要是李涵的能力有限,靠人扶,自身不硬,也走不远。

苏功臣很欣赏陈天宇的能力,认为陈天宇早晚会接任区长,就有意让郭录跟陈天宇一段时间,多学一些东西。但陈天宇和夏想关系莫逆,也只有夏想开口,陈天宇才有可能接受郭录。

“……”夏想沉思片刻,有时候政治上的事情,还必须和一些见风使舵的人合作,官场是个大染缸,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有,要学会和各色人等打交道才是长远之道,“让郭录先跟吴港得一段时间,港得基层工作经验丰富,肯定会对郭录今后的工作大有帮助。等港得什么时候说郭录确实踏实了,让郭录再跟跟天宇,他能再从天宇身上学到一些东西的话,相信他以后的道路会更宽广……”

苏功臣想了一想,点头笑了:“替我恭喜一下江天江书记……另外,郎市纪委书记陈雨丽是我的老朋友了,有时间我帮你引荐一下。”

夏想呵呵一笑,和苏功臣握了握手,就上楼而去。他心中纳闷的是,听苏功臣的意思是江天的区委书记之位十拿九稳了,苏功臣凭什么就认定所有常委都会不给省委书记面子而支持江天?

夏想上楼的时候,遇到市委里面的熟人,人人都对他笑脸相迎,还远远地就主动打招呼,好象唯恐晚了一点就显得不礼貌一样,就让他心中不解。他前往郎市不是一步迈入了正厅,只能算是平调,而且相比在下马区的一把手,实际上还是有所不如,怎么市委的人,对他态度之好,好象他的调任是升迁了一样?

到了楼上夏想才恍然大悟,原来他虽然没有一步迈入正厅,却是省委和市委两大组织部长联合找他谈话,关键是,还都是正职,就让他不想成为众人的焦点也难。

就是他前往地市担任市委书记,也未必会有省委组织部长亲自出面,梅升平不是谁的面子都给的。不过话又说回来,梅升平向来不按套路出面,亲自来到市委找夏想谈话,不但惊动了胡增周,连于繁然也不得不出面迎接一下,弄得整个市委都人心浮动,无心工作。

梅升平却浑不在意,才不理会别人的猜测和议论,他想来就来了,就算省委不少人对他有意见也不管。因为他觉得夏想去郎市吃亏了,他就必须来为夏想壮行。

梅升平大驾光临,邱绪峰的压力最大,却又不得不笑脸相迎。一般以夏想的级别,省委组织部顶多一个一般副部长出面就是不小的面子了,常务副部长出面,就是天大的面子,但现在是组织部长亲自出面,他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倒不是嫉妒夏想和梅升平之间的关系如何好,而是让他不好做事,实际夏想的调动还在市委的管辖之内,省委组织部只是协调一下,走走过场,梅升平倒好,亲自来了,让他哭笑不得。

更让邱绪峰尴尬的是,在等候夏想到来之前,梅升平坐在他的办公室里,一言不发,好象不愿意和他说话一样,就让他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更不敢假装看文件——看文件是领导晾下级的专用手法,现在他是下级,梅升平才是领导。

好在夏想来得还算及时。

夏想一进门,在屋中尴尬相对的两人,表情就立刻生动起来。

分别握手之后,梅升平拍了拍夏想的肩膀,脸上的表情有点复杂:“夏想,去郎市担任副职,有没有什么委屈?”

一般组织部长找人谈话,直接就会告诉你结果,然后听你表表忠心,表示服从组织安排就可以了,哪里有一上来就问有没有委屈的组织部长?夏想也习惯了梅升平的出其不意,呵呵一笑:“我安全服从组织上的安排。”

“行了,这里又没有外人,邱绪峰对我来说是半个外人,对你来说,也不算外人。”梅升平摆了摆手,也不理邱绪峰的尴尬,又说,“郎市常务副市长,还好,总比常委副市长强一点,有些人对你是既有照顾之心,却又不完全做到实处。真想让你大干一场,直接把古向国挪开,你去担任市长多好。”

这话说得就不是省委组织部长应该说的话了,邱绪峰实在没有忍住,咳嗽了几声。

夏想也猜到了他肯定是平调过去,因为郎市的书记和市长都上任不久,局势至少在表面上看非常平稳,而且两人都没有到上升一步的资历,因此他过去,不是常委副市长,就是常务副市长,或者副书记也有可能,但可能性不大。

当然他也想过一般副市长的可能,后来一想,还是认为想让他前去点火或灭火的人,会连常委会也不让他进,就太小气了。一个一般副市长,在目光高过省委只盯京城的郎市之中,只有垫底的份儿,没有任何发言权和执行权。

常务副市长……还好,还好,不高不低,不上不下,正是可进可退的职务,也印证了某人的一片苦心。是对他的磨练也好,是对他的考验也好,反正他夹在市委书记、副书记和市长之间,是一个可以向书记靠拢,也可以和市长一心的关键点。

既可以成为市长将政府班子紧紧掌控在手中的排头兵,也可以成为市委书记化解市长权威的马前卒。何去何从,如何站队,无人指明,全凭他自己一双慧眼辩明方向了。

说是安全服从组织上的安排,其实谁又没有一点怨言和想法?不过就算有,也不能表现出来,就算梅升平和邱绪峰出于私人关系,不在意他的话,他也要慎重对待,毕竟现在眼前的两人代表的是两级组织部。

还好邱绪峰及时解围:“去郎市也好,艾书记那边,好说上话。”

不提艾成文还好,一提艾成文,梅升平气就不打一处来:“艾成文的为人你又是不清楚,他能和夏想合得来才怪……”

邱绪峰无奈摇摇头:“不提了,不提了,以夏想的能力,到了郎市,肯定能够顺利地打开局面,在郎市大展手脚。”

“净说没用的套话,郎市的现状,我们离得远看不清,但也多少知道一点传闻……艾成文和古向国都眼高过顶,12名常委,人人都有京城的背景,可不是一个风平浪静的好地方。”梅升平挥挥手,很不客气地反驳邱绪峰,“我就直说了,有人打发夏想去郎市,其实就是让他去搅局去了,当然他们自己还有一个好听的说法,是打磨。玉不琢,不成器。但又没有给夏想什么承诺,太不够意思了。”

对于梅升平替他抱不平,夏想只是一笑置之,他心中不能说一点怨言也没有,但也清楚,有时候非到山穷水尽之时,不能体会柳暗花明的妙处。况且政治上的角力,有时在明,有时在暗,在他没有成为执掌一方的大员之前,适当的磨练也是大有好处。

纵观众多封疆大吏的简历,都有孤身奋战力挽狂澜之时。

且当成对自己的一次真正的磨练也好,为官之人,有时要有狠心的一面,不对自己狠心,就难以对对手狠心。不对对手狠心,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因为,真正的官场之上的较量,并非一直是和风细雨,付先锋还有文明的一面,也许有的对手,就是赤luo裸的粗暴和威胁,但偏偏还能在官场上混到高位,你能拿他如何?

以暴制暴,以牙还牙或者就是最后的手段了。

郎市不是龙潭虎穴,但绝对是是非之地。一个燕省的地级市,天天将目光投入京城,经常对省委的指示阳奉阴违,却总是越过省委向京城走动,能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地方才怪!

随后,梅升平和邱绪峰照例走了走过场,算是谈话完毕。

过场走完,梅升平想起了什么,以从未严肃的表情问道:“夏想,我问你一件事情,你对我说实话——四牛集团的事件,背后有没有你的手脚?”

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但夏想也知道,他动了付家家族利益的根本,也触动了家族势力最忌讳的地方,梅升平也好,邱绪峰也好,都难免对他心生警惕之意。

不过就算他和两人关系不错,也肯定不会说出实情,就摇头一笑:“我是下马区委书记,最远不出燕市,经常流连下马河两岸,距离美国十万八千里远,我的手没那么长,闲心也没有那么多。”

解释得倒是象模象样,不过邱绪峰和梅升平对视一眼,两人眼中都有疑虑之色。

梅升平还是说出了心中的担忧:“有些雷池不能跨过,夏想,你要心里有数。交情再好,也好不过天大的利益。”

梅升平的话很现实,也很实在,夏想心中一动,知道梅升平所言,代表的既是梅家的立场,也是邱家的立场,是提醒,也是敲响警钟,告诫他不要迈过界去,否则,再好的关系也有翻脸的时候。

天大地大,利益最大,夏想心里也很清楚,他和梅升平、邱绪峰之间关系不错,一直相处融洽,就是因为没有涉及到各自的根本利益,只要有利益冲突,不管大小,就不会再有现在谈笑风生的场面。

家族的根本利益,不能触动,一动之下,他就有可能会被四大家族联合压制,到时,他的处境就真的危险了。四家联手的话,以他现在的根基,基本上一个回合就会覆灭。

不过梅升平也是点到为止,不再多说,随后,又说了一些闲话,临走的时候,梅升平说了一句让夏想大吃一惊的话:“等你去郎市上任的时候,我送你去。”

夏想惊讶地张大了嘴,想说什么,却被梅升平挡了回来:“你说了不算,要服从上级决定。再说我也不是专门送你,是路过,到郎市市委看望一个老朋友,然后回一趟京城,送你,不过是捎带的事情。”

即使如此,一个副厅级干部上任,由省委组织部长亲自陪同,别说郎市市委会全体震惊,燕省省委也会引起轰动,甚至叶石生会以不符合规矩为由,出面阻止!

PS:先更5000,零点之前还有5000字,感谢兄弟们的支持。说实话,如果不是兄弟们的月票支持,官神也确实坚持不了这么久的日更万字,真心感谢大家的支持。最近官神官方推荐很少,心中十分郁闷,要不是兄弟们将官神顶到榜单上,真的有可能会泄气,还是兄弟们的力量大,老何抱拳,对每一个在关键时刻投下月票和打赏的兄弟,深深作揖,谢谢你们了,发自真心……

第773章 步步惊心

但梅升平就是梅升平,不给夏想解释和劝说的机会,一摆手,转身扬长而去,留下夏想和邱绪峰面面相觑,说不出话来。

还真是一个随心所欲的组织部长,官场规矩大如天,尤其是组织部,梅升平倒好,找个理由就亲自陪同夏想去上任,在官场风气十分保守的燕省,他绝对是特立独行的第一人。

但愿他的想法被省委书记否决,否则,省委组织部长亲自送夏想上任,不是给他壮行去了,而是把他架到火上烤,因为郎市市委说不定会认为他狐假虎威,扯虎皮作文章,抬出了省委组织部长,人还没有上任,却先立威来了。

只此一出戏,演不好,就会让一二把手对他产生非常不好的印象,甚至有可能还会心生厌恶,尤其是在郎市市委眼光过高,对省委也有时不放在眼里的情况之下,夏想高调走马上任,也许会收到恰得其反的效果。

只是……夏想可左右不了梅升平的决定,当然他也知道梅升平送他上任的理由应该不是真心话,或许他另有所图也未可知。

组织部谈话过后,夏想将要离任的消息就完全传播开来,人人皆知。许多原本还不相信夏想会离开下马区的区委大小官员,都对消息感到震惊和不解,夏书记干得好好的,为什么要突然调走了?到底哪里出了差错?

不够级别和层次的人,看不透事情背后的原因。清楚事情真相的,又不敢多说什么。下马区自从传出夏想即将离任的消息之后,不能说是全体黯然,也可以说是大部分人心有不舍。

夏想是难得的好领导,好书记,公正、客观,差不多也做到了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不贪财,不明显地偏向,许多人在官场中混了十几年,还是第一次见到如夏想一样清廉并且埋头肯干的书记。

再换一个书记的话,肯定不如夏书记。而且众人也都听到了传闻,说是李涵会接任书记。李区长的为人,老成有余,开拓不足,主要是没有夏书记的朝气和活力,以上不是最主要的不足的话,李区长还不如夏书记待人接物平易近人。

夏想在位的时候,也许有不少人觉得他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好之处,但一听到他即将离任,再对比接任者,以及想到夏书记走后的下马区的局势,不少人才发觉,不知不觉之中,夏书记已经成了一杆标杆,一面旗帜,是人人心目中的理想的领导形象。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和领导走得很近,所以大部分人的心目之中,不求领导对自己特殊照顾,只求领导有公正心,奖励上进,惩罚人浮于事者,至少要做到让制度公平,给每一个人有上升的机会和空间。

至少,夏想让大部分人感觉到了只要肯干,只要肯努力,就有出头的一天,而不是在一个私心极重、任人唯亲的一把手的领导之上,只让少数人有利益可得,而让大部分人感到上进无门。

夏想不是完人,也有他信赖和亲近的人,但他也能做到宽容和包容,对待大部分下属也能做到耐心和细心,并且也提拔了几名不是他的嫡系的下级,就让所有人看到了希望。

只可惜,好领导却要走了,在下马区经济走向正规,局势趋于稳定之时,就让不少人对夏想打抱不平,认为是被人摘了桃子,是被上级领导过河拆桥了。

先是傅晓斌在夏想的办公室坐了半晌,出来后,长吁短叹一番,一脸不甘。

随后是陈天宇、卞秀玲、黄建军、庄青云,依次走进了夏想的办公室,人人都是一脸无奈和惋惜。但除了服从组织安排,别无他法。

夏想倒也没有劝慰众人什么,官场之上聚聚散散很正常,何况他此去郎市,虽然在外界看来是平调,而且是副职,不如现在的区委一把手,但他肩付重任,清楚地知道在下马区的考验已经顺利完成,郎市的磨练,是他能不能走出一条官场通途的前提。

走得好,一步可入正厅,从此正式迈进高官序列。走得不好,估计不用被高层看轻,就有可能被对手打败,败得没有翻身的机会。

一步生,一步死,官场之上,也是步步危机,步步惊心。

等和夏想关系不错的众人都来了又走之后,以李涵为首的另一半常委,也都一一和夏想坐在一起,既是告别,又是叙旧,就算不是相逢一笑泯恩仇,也是互说祝福之话,都不想以后再见面之时,还记得当年的恩怨。

再有恩怨,也许以后就没有可能一起共事了,不一起共事,就不存在利益纠纷,好说好散,也留一份人情。

除了李涵和慕允山见到夏想有点稍微不自在之外,其他人倒是说笑自如。

李涵的不自在是因为他听到了夏想对他的不支持和不信任,心中有气。慕允山则是因为站错了队,本来和胡增周关系不错,却又投靠了付先锋的阵营,结果倒好,落了一个无人理会的下场,他就感到了深深的悲哀。

官场上,一步错也许会遗憾终身。跟错了付先锋,以后想在市委落了好没有可能了,胡增周不乘机对他打击报复就不错了。

慕允山情绪十分低落,也怨不得别人,路是自己选的,后悔也没用了。

两天后,市委召开常委会议,就下马区委下一任书记人选问题,进行讨论和表决。

市委副书记褚卫提名李涵接任区委书记,组织部长邱绪峰提名安县县委书记江天为区委书记人选,邱绪峰抛出议题之后,先是就两人的简历向与会众人做了详细说明,并将组织部的考察意见提供给在座的常委参考。

组织部的结论是,江天同志工作经验丰富,年富力强,适合领导年轻的下马区。

胡增周迟疑一下,没有具体表态:“同志们可以就两位同志的提名,发表一下各自的看法。对于李涵同志……咳咳,叶书记比较关心,不过叶书记又说,他只是比较看好李涵同志,并不干涉市委的决定。”

叶石生向胡增周有过暗示,胡增周不能没有丝毫表示,反正如实地传达了省委书记的意见就可以了,至于在座常委是什么态度,就是他们各人的问题了。

他现在还没有最后拿定主意,实际上,没有主意就已经是倾向于李涵的立场。当然,如果在座常委是一面倒地支持江天,他也会从善如流。

“江天同志比较适合担任下马区书记,从江天同志接手安县之后,带领安县的经济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就可以得出结论,江天同志善于做好善后工作,现在下马区的问题,就需要一个有大局观并且有能力带领下马区平稳过度的一把手,我的意见是,李涵同志年纪大了一些,做一些辅助工作更好。”于繁然的发言直接、有力,一是一,二是二,毫不含糊,显然也有借此次常委会立威的意思。

众人都看了于繁然一眼,心中一惊,以前担任常务副市长时还不觉得于繁然有多果断,升了市长果然大不相同,刚才的意见肯定了江天否定了李涵,力度之大,出人意料。

“组织部的意见,也是倾向于江天同志。”邱绪峰随即很有份量地说一句,身为组织部长,他的意见能影响不少中间摇摆派。

要是一般任命还好说,但此次任命事关重大,因为首先一把手没有明确表态,其次一把手抛出省委书记的特意关照,很明显就是要让大家给省委书记面子,但不少人还是有些为难,江天是陈风的前任秘书,他们和陈风关系不错。叶书记再是省委书记,在燕省也是来日不多了,而陈主任也许过不了多久,就是某一省的陈省长了。

欺老莫欺少,一个是老去的省委书记,一个是未来的一方大员,心中的天平还真不好倾斜。

不过,也有心中笃定之人,比如说高海,他就毫不犹豫地支持了江天:“我投江天一票。”干脆利索,不多说,不解释,说完之后,就一言不发了。

不管是从陈风的角度出发,还是因为夏想的原因,高海没有任何理由选择李涵。省委书记点名的人选也不一定非要支持不可,叶石生也不会因为谁反对李涵的任命,就对谁打击报复。

副书记褚卫清了清嗓子:“我个人认为李涵同志更了解下马区的各项工作,他接任书记顺理成章,更有利于下马区的平稳有序的发展。”

如果说褚卫支持李涵的态度在意料之中的话,那么市委秘书长岳明也支持李涵,就多少让人有点吃惊了,岳明是范睿恒的人,怎么会也支持李涵?

岳明不理会众人的惊讶,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书记调离,区长接任,符合一般规律,我还是投李涵同志一票好了。”

李涵两票支持了。

随后,政法委书记陈玉龙、宣传部长回永义、副市长于四——高海接任常务副市长之后,副市长于四也顺序递进,进入了常委会——以及军分区司令员王延龙都相续投票支持李涵。

六票支持,只差一票过半,而且此时胡增周还没有表态,形势对江天极其不利,李涵接任,几乎已成定局!

市北区委书记孙爱勇的一票,肯定紧跟胡增周,他之所以还没有表态,就是想再看看胡增周是什么意见。

说到底,在究竟由谁来担任区委书记的问题上,江天和李涵的个人能力大小并不是考虑的重点,重点是,谁是谁的人,谁更倾向谁。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也是制度的无奈。

公安局长孙定国见无人发言,他才粗着嗓子说道:“我还是投江天一票好了,李涵同志年纪大了一些,下马区不好治理,需要年轻人。年轻人不但身体好,也有新思路。”

江天到目前为止,才有四票支持。

眼下所有常委之中,只有苏功臣和胡增周、孙爱勇没有表态了,一个是政法委书记,一个是市委一把手,还有一个是高配的区委书记,又是胡增周的嫡系,孰轻孰重,一目了然,就算苏功臣支持江天,江天也只有五票。

其实现在结果已经出来了,只差最后胡增周拍板总结了。

孙爱勇察颜观色,知道胡增周是倾向于李涵的立场,但又好过于表露出来,只要他现在投下一票,李涵就铁定胜出了,那么就让他来替领导分忧好了……孙爱勇刚一张嘴:“我的意见是……”

话一出口,却被苏功臣不客气地打断了:“孙书记请先等一下,我有新情况要向胡书记汇报一下。”

孙爱勇一句噎在了嗓子里,十分不快地说道:“苏书记,您早不说晚不说,非要抢我的话说,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苏功臣翻了一下眼睛,从眼中射出两道寒光,“不想让你犯错误而已,是好心,孙书记千万不要误会。等你明白了事情真相之后,肯定会感谢我。”

说完,也不理会孙爱勇的不满,起身来到胡增周身边,俯身下去,小声冲胡增周说了几句话。

胡增周顿时脸色大变:“有十足把握?”

苏功臣一点头,将手中的手机递给胡增周,胡增周只看了一眼屏幕就一脸灰白,摆了摆手说道:“我和苏书记的意见是,江天同志更适合担任区委书记。”

嗡……

尽管在座的常委都是老官场了,但还是被突如其来的变故震惊了。苏功臣到底给胡书记看了什么,在李涵已经占据了优势之时,突然就转变了立场,转向支持了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