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最柔软了,金一佳的额头再光洁,也是额头而不是脸蛋,就一下撞得关允鼻子一酸,好像吃了一斤酸杏一样,顿时眼泪都流了出来。

“哎呀,你怎么这么不小心?”明明是金一佳的错,她还怪关允,“我以为你多有本事,原来也是毛手毛脚。”一边说,一边伸手帮关允揉鼻子。

不得不说,金一佳在扮演白领丽人时给人的感觉冷漠而淡然,拒人于千里之外。而在刚才吃饭时一身居家打扮,就如邻家小妹,让人大感亲切可爱。现在,却又如同温婉可人的表妹,用她温柔细腻的小手一边轻揉关允的鼻子,一边呵气,似乎真的很关心关允一样。

关允彻底无语了,他虽然不是万花丛中过的花花公子,但从小到大也见识过不少各具特色的美女,如金一佳一般变化多端又性格多变的女孩,还是第一次接触。

“别闹了,快告诉我夏莱在哪里?”关允忍着疼,一把推开金一佳,“孔县太小了,一举一动都很容易被人发现,现在形势还不明朗,说不会会有危险。怎么就突然来调查非法集资了?简直就是添乱!”

“怎么就是添乱了?夏莱已经调到燕省记者站了,她是驻地记者,调查省内一县的非法集资事件,是份内的事情,你管得着吗?”金一佳恼了,一甩手,跳开到了一边,“不识好人心,替你揉揉还落你埋怨,你不要太霸道了。”

“不是我管得着管不着的问题,是现在时机不对。”关允很着急,“你快告诉我她在哪里?”

“我也不知道,我和她没有同路,她和一个同事一起来的,为了安全起见,晚上住市里,白天来孔县,现在应该回市里了……你急什么急?记者暗访是常事,她又没有嫁你,再说就是嫁了你,她也要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事业。”

“不是……”关允觉得和金一佳说不清,索性不说了,“你见到她,替我转告她,暂时先不要调查钱爱林非法集资案了,不是孔县想捂盖子不让新闻媒体曝光,而是还不到时候。”

“好吧,我一定帮你把话带到就是了。”金一佳不满地白了关允一眼,“我就当你是真关心夏莱,而不是只为了你自己的前途考虑。一个小小的孔县能有什么危险?危言耸听!”

孔县虽小,但李永昌势力太强,也正是因为小,外来者的一举一动都难逃李永昌的耳目。毕竟孔县出现一个明显是城市女孩的陌生面孔很容易被人一眼认出,又如果暗中调查的又是钱爱林的非法集资问题,必定会第一时间引起李永昌的警惕。

其实李永昌察觉了也没有什么,关键是现在崔玉强的态度不明。如果崔玉强已经明确倒向了李逸风也是好说,但在听到蒋雪松即将视察孔县的消息之后,崔玉强的态度再一次模棱两可了,就让关允不免隐隐担心,以崔玉强对公安局的掌控力度,想要不知不觉中查明夏莱来孔县的目的,并不难。

而如果更进一步,崔玉强想要阻止夏莱的调查,想要掩盖钱爱林的问题,从而动用专政力量礼送夏莱出孔县,也不是不可能。

现在钱爱林的问题暂时压下没有引爆,根本原因应该就是李逸风也好,冷枫也罢,都没有争取到崔玉强的支持。

孔县的局势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朗的迹象,怕是局势要等平坟复耕的行动尘埃落定,等蒋雪松的工作视察结束,才能透出曙光。

其中,平坟复耕是虚招,最终结果如何,还很难说,主要是看省里的政策变化,是让李永昌闪了老腰丢了老脸,还是让他挺直腰杆长了老脸,还在两可之间。而蒋雪松的工作视察是实招,尤其是蒋雪松来到孔县之后的讲话,是偏向李永昌的立场还是只是站在大局观上泛泛而谈,区别可就大了。

在两件事情上,李逸风和冷枫都同时表现出冷静和审时度势的姿态,似乎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但究竟二人有多少底气,或是在背后达成了多少共识,关允也不得而知。

一时间关允想了许多,不由入神了。

“危险有许多种,下面县里的人,有时也有让人防不胜防的刁钻的手法。”关允出了一会儿神,忽然察觉金一佳没声音了,回头一看不由笑了,她坐在板凳上正津津有味地喝粥,不由笑道,“你倒是能吃能喝,一点儿也不担心夏莱的安危。”

“她的本事也不小,你也别小瞧了她。”喝完了粥,金一佳将碗一推,一抹嘴说道,“我明天回市里,先和夏莱见个面,向她传达你的话,然后当天就可能回京了,最晚三天之内就会有最后结果出来。不过我事先提醒你一句,百分之四十的股份,可能性不大。”

“凡事总要争取一下才行,想都不敢想,就太失败了。我从来不是一个看低自己的人,百分之四十,我不会退让。”关允依然一口咬定百分之四十的股份不放松,他就是要赌一把,赌对了,就是莫大的胜利。赌输了,也没有太大的损失。

金一佳自从露面之后,一直在关允面前十分强势,此时终于摇了摇头:“我算是见识了你固执的一面,怪不得你一直不肯放弃夏莱,敢以一个小小的平民百姓出身,就想娶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的女儿,有胆气。”

“金一佳,请你明白一件事情,我和夏莱的恋爱是大学时代最纯真的恋爱,没有掺杂任何杂质,你不要戴着有色眼镜胡乱点评。我也不是不肯放弃夏莱,是我们都不愿意放弃对方!”关允不假颜色,很认真地反驳了金一佳。

金一佳一甩头,推门出去:“凶什么凶?我就是说你一句,至于还我十句?小男人!”

关允真想追上去再和她理论几句,一想算了,何必和她一般见识,她是夏莱的表妹,也算是他的表妹,既然是妹妹,就得让她几分。

等关允来到院中,发现温琳和刘宝家几人都神色各异地盯着他不放,不由问道:“我脸上开花了?”

“是开花了,开了一朵鲜艳的红花。”温琳“啪”的一声扔了筷子,“你真有本事,我告诉夏莱去。”

“我怎么了我?”关允大叫冤枉。

李理凑了过来,俯到关允耳边小声说道:“关哥,你鼻子上全是口红……”

关允一下明白了过来,大叫一声:“金一佳,你害我!”

金一佳已经换了职业装出来,恢复了一脸傲然,她若无其事地看了关允一眼:“关先生,你的意见我会反馈给投资商,最终结果如何,要由投资商做出决定。如果你改变了主意,也可以随时拨打我的手机。谢谢你今天的款待,天色不早了,都累了,早点休息,晚安!”

她的彬彬有礼中流露出疏远之意,仿佛转眼间就由邻家小妹摇身一变成了谈判桌上的对手,公事公办,不讲一丝私人情面,变脸之快,让雷镔力和李理对视一眼,不由自主地后退了三步。

好在关允已经充分领略了金一佳的善变,他和金一佳微一握手:“就由温琳送你去宾馆,金小姐,后会有期。”

温琳临出门时,还狠狠地挖了关允一眼,尽管她也不相信关允会和金一佳在厨房里有什么不雅的举动,但毕竟事实摆在眼前,不由她心中又气又恨。金一佳却对关允鼻子上的口红视而不见,好像和她真的没有半点关系一样。

第二天一早,温琳就送走了金一佳,关允没有出面送行,金一佳不让,也不知是她心虚还是出于别的考虑,不过她让温琳转告了关允一句话:“后会有期。”

是呀,有些人在生命中出现,只是一瞬,是过客,而有些人注定可以成为常客。

上班后,关允拨打了夏莱的手机,提示关机,他心里焦急,却又不能打夏德长电话让夏德长通过特定渠道提醒夏莱一下。

虽然可以理解初出茅庐的夏莱为民请命的迫切心情,但记者有时还真一个危险行业,尽管关允清楚以崔玉强的胆量不会伤害夏莱,但在基层混了几十年的崔玉强,对付没有多少社会经验的夏莱,有的是方法,会让夏莱有苦说不出。

从小在孔县长大,又在县委待了一年的关允,对于基层干部的穿着西服耍流氓的手腕可是深有体会。

还好,到了中午时分金一佳就打来了电话。

“关允,我见到夏莱了,她采访到了大量翔实的资料,掌握了一手的证据,她让我告诉你,不用担心她,她和她的同事有明察暗访的经验,而且她还说,姨夫也支持她的采访。你不用操心了,夏莱有自己的事业和理想,她想做什么,你就让她放手去做吧……”

也只能如此了,关允知道就算他和夏莱见面,怕是劝不了她回头,夏莱有时也很固执。

不过……怎么夏德长也支持夏莱的采访,难道说,夏莱采访的背后,会是夏德长精心安排的一出好戏?

正当关允猜不透夏德长的用心之时,关于夏德长的正式任命,终于公布了。但任命的用语却是耐人寻味,透露了夏德长空降到省委的背后,肯定发生了不为人所知的激烈较量!

第084章 看问题的角度很刁

许多人不理解关允每天看报看新闻,以为他是闲着了,其实不然,一个人地位可以不高,但境界不能不高。境界决定眼界,眼界决定以后发展的长远。

正所谓大处着眼小处落脚,关允在大学时代就爱读书看报,不过当时只是出于爱好,回到孔县后,爱好转化为奋斗的动力,又在老容头的点化下,他终于学会了学以致用。

应该说,整个孔县能从报社的新闻上读出国家政策的变化和省市风声的变动者,唯关允一人而已。

关于夏德长的任命,对外公开的是消息是——经中组部决定,燕省省委同意任命夏德长同志为燕省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

消息很简短,只有短短几句话,一般人还真无法从中看出端倪,更嗅不到里面隐含的政治意味……关允却看了出来!

夏德长是从京城空降到省委的干部,空降之前,中组部势必会先和燕省省委沟通,如果省委方面同意,一切就顺利多了,如果省委有抵触意见,会再继续沟通协商,再如果省委反对的意见很强烈,中组部或许会放弃任命。

但如果中组部不肯退让,就会陷入僵局。此时就看空降干部的背景是不是深厚了,如果深厚,中组部会再想办法让燕省省委让步,办法有很多,正面或侧面,总之,什么时候燕省省委同意了中组部的安排,什么时候僵局打开。

显然,夏德长的任命背后,燕省省委和中组部之间上演了一场无声的较量。

在夏德长最终任命结果宣布时,省委方面是用了经中组部决定决定而不是经中组部批准的用词,就是明显地向外界宣告,在有关夏德长的任用上,燕省省委和中组部的意见,并不完全一致!

在所有对外公布的任命中,如果中央采纳了该省省委的任用建议,就用“批准”二字。如果中央最终决策的结果和该省省委提出的建议并不完全一致,或者省委没有建议,由中央直接定,就用“决定”二字。

由此可见,燕省省委应该有自己提名的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人选,但却被中组部直接定下的夏德长替代了。

关允明白了,怪不得夏德长的任命传出了风声这么久,一直拖到今天才正式对外宣布,原来是有如此内幕。

关允不是在新闻上看到的夏德长的任命,而是在冷枫的办公室里,是一则来自省委的传真之上,属于内部消息。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的任命,不算重大事件,不必全省通报,只需内部通告一声即可。

任命传真,是冷枫有意拿到关允面前,让关允过目的。

关允看过,默不作声还给冷枫,冷枫不动声色地问道:“有什么想法没有?”

“夏副部长来到燕省,日子也不会太好过。”关允微微一笑,冷枫有意考他一考,他就不能露怯,“省委对夏德长的任命,不是很高兴,只是不知道是谁对夏德长有抵触情绪。”

“除了一号二号,还有谁敢和中组部过不去?”冷枫说道,“夏德长也不是非要来燕省不可,而是燕省正好有了空缺,要去别的省份,可能还要等,但情况不允许他再等下去了,只好退而求其次来了燕省,但来是来了,以后的工作怎么开展,是个难题。”

冷枫转动手中的水杯:“你也不用担心,安心工作,夏德长的手还伸不到孔县来,等他在省委站稳脚跟,少说也要一年半载了。”

第一次,冷枫对他出言安慰,关允心中闪过一丝暖意,尽管他也知道,也许冷枫和他同仇敌忾不过是因为夏德长和冷枫并非一条线上的人,但还是不免感动:“谢谢县长。”

“不用谢我。”冷枫很直来直去地说道,“如果你不是自身优秀,我也不会帮你。”

“对了县长,夏莱在孔县暗中采访钱爱林非法集资的问题,而且我还听说,夏德长也支持夏莱的暗访……”关允透露了夏莱采访的消息,有必要让冷枫知情,也好万一出现不可预测的事情时,好让冷枫出面。

冷枫听了微微动容:“现在时机不对,夏莱暗访也就算了,她是出于记者的职责所在,夏德长又是什么意思?”想了一想,他又一脸冷峻地说道,“你最好转告夏莱一声,调查可以,但一定不要让人发现,现在形势不明朗,在同时进行的几件事情没有出来结果之前,谁也不敢保证最后会是一个什么局面。”

冷枫话中的含义,关允听了出来,是说目前孔县的局势,还不在他和李逸风的控制之下,换言之,专政力量没有掌控在手。

崔玉强还在观望,看来,李逸风的个人魅力和冷枫的手腕,在崔玉强的心目中的分量暂时还是没能超过李永昌在孔县经营了十几年的庞大的势力。

也是,在崔玉强不敢肯定李逸风和冷枫会对李永昌造成什么重创之前,李逸风和冷枫终究要离开孔县,李永昌却不会。况且蒋雪松的视察在即,到底蒋雪松对李永昌的支持力度有多大,怕是连李逸风和冷枫也不得而知。

忽然,关允想起了一个问题:“县长,蒋书记应该清楚陈恒峰省长平坟复耕的政策没有得到省里一号的支持,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暗示李永昌什么?”

如果蒋雪松假装不知平坟复耕政策背后事关省委一号和二号之间的理念冲突,不对李永昌有所暗示,岂非说明蒋雪松对李永昌的支持,也不过尔尔?

冷枫罕见地露出了一丝笑容:“小关,你不简单,看问题的角度很刁,也很细心,你提出的问题,确实是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呵呵。”呵呵一笑之后,他却没有进一步的解释。

没有进一步的解释就是解释了,关允明白了,到底蒋雪松和李永昌之间是什么关系,他现在还不清楚,但已经清楚了一点,在平坟复耕政策的问题上,李逸风和冷枫将李永昌当成一张不想出却又必须出的牌打了出去,蒋雪松也是!

一天后,市委关于平坟复耕的政策也下发了,只是转发了省里的文件之后,加了一句——各区县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落实。

明眼人都看了出来,市里对平坟复耕的政策,只是例行公事地应付一下,并没有真正当成大事主抓。不少人都暗想,到底是怎么回事,市里好像一点也不重视平坟复耕,有什么问题不成?

众人想不透猜不明白,按说以李永昌的聪明应该能嗅出什么,却偏偏他最近被出奇顺利的各项事情兴奋得飘飘然了,并没有深想其中的内情,却忘了,向来紧跟省里脚步的黄梁市,在每一次省里有政策下发时,总是第一个贯彻落实,为什么平坟复耕这么一件大事,却是雷声大雨点小?

以蒋雪松的政治智慧,如果说他没有察觉平坟复耕政策的背后发生了什么,他就不是蒋雪松了。

市里的态度,更让关允断定平坟复耕政策可能会在中间有变故,他就更佩服李逸风和冷枫的政治眼光了,尽管二人也许不被蒋雪松所喜,但在对待平坟复耕的政策上,却是和蒋雪松的态度出奇的一致。或者说,是提前一步猜透了蒋雪松的立场。

在大局观上,和李逸风、冷枫相比,李永昌还是差了火候。

几天来,在李永昌的号召和带领下,平坟复耕地行动轰轰烈烈地在孔县全县开展得如火如荼,也涉及到了关允家中的祖坟。关允是党员,又是副科级领导干部,关成仁也是党员,还是老师,必须要起带头作用,不等关允回家做工作,关成仁就主动平了自家坟头。

从心里讲,关允是支持平坟复耕的政策的,但政策也要充分考虑到国情。许多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却失之于操之过急或是一刀切,往往就会流于形式化,要么富了贪官,要么害了百姓,如是等等。平坟复耕政策诚如冷枫所说,需要一个缓冲期,否则坟头好平,人心难平。

百姓需要一个心理上的接受过程,如果政策的出发点首先考虑到民心民情,其次再考虑到政绩名声,效果应该会好上百倍。

尽管在各乡镇的平坟复耕行动遭遇了不少奋起反抗的对抗事件,甚至小郭村还有一个老农民郭老汉天天睡在坟头上,谁要平坟他就死给谁看,反弹十分强烈,但在李永昌的强力推动下,又借平坟复耕政策的东风,他以铁腕推动平坟的进程,哪里有反抗,哪里就有李永昌的影子出现。

在和以死相拼睡在坟头的郭老汉的战斗中,李永昌亲自出马,一边拉家常一样和郭老汉说话,一边使眼色让人乘机平坟,事后郭老汉发现上当,气得跳脚大骂李永昌是混账王八蛋,李永昌哈哈一笑拂袖而去:“这年头,王八蛋都比笨蛋强!”

就在孔县平坟行动即将大功告成之时,流沙河大坝项目工程进展顺利,孔县的秋天一片欣欣向荣之际,蒋雪松对孔县破天荒的工作视察,如期来临了。

第085章 期待已久的视察

在平坟复耕行动轰轰烈烈进行的同时,流沙河大坝项目的基建工程也初战告捷,在流沙河两岸竖立起了一个大坝的雏形,宏伟、壮观,初看之下,在周围都是一马平川的平原的衬托下,无比高大巍峨,巍巍然如另一座平丘山。

孔县的金秋,田野中一片金黄,良田万倾,玉米如海浪一般翻涌,大豆在阳光下闪耀丰收的光芒,流沙河大坝工程现场,不少人穿了红衣,系了红围巾,张灯结彩,布置得喜气洋洋,正准备载歌载舞迎接市委领导的到来。

事先接到通知的孔县县委,也早就清水净道,黄沙铺地,准备迎接蒋雪松的大驾光临。县委四套班子全体成员,全部到齐,以李逸风为首、冷枫为次的迎接队伍,一字排开,在县委大院门口耐心等候。

本来李逸风准备带领四套班子到孔县和直全县的交界处迎接,从黄梁市一路向东到孔县,中间要经过三个县,直全县是孔县向西一出县境的第一个县,通常市委重量级领导前来,都要到县界处迎接一下,但蒋雪松不同意,说是不必兴师动众。

李永昌只当蒋书记说话是客气,以为李逸风嘴上答应着,到时还得亲自到县界迎接,官场上的事情,怎么可能领导说不用下级就真不用了?

不料李逸风当真了,真不去县界迎接了,李永昌不可能一个人当出头鸟自己去迎接,不合规矩,他站在人群之中,屈身在冷枫的身后,冷眼打量身前的李逸风和冷枫,心中愤愤不平地想,就算是省城空降的干部又能怎样?李逸风和冷枫还是太傲了,竟然不到县界去迎接蒋书记,让蒋书记的脸面往哪儿搁?

等着,蒋书记来后,肯定会给李逸风和冷枫一个下马威。

冷枫微微错后李逸风半个身子,他比李逸风个子稍高一点,肩膀却是宽了不少,从后面看,他和李逸风站在一起,忽然就有了并驾齐驱的错觉,而且乍一看,他和李逸风似乎还很像是同一个人。

李永昌心中下意识打了个激灵,以前怎么从来没有注意到冷枫和李逸风有相象之处?总觉得二人之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不过以前是从前面看,第一次站在背后打量二人,他心中一下绷紧了一根弦,从后背看,东风和西风现在是大有联手的迹象呀,不是好兆头。

不过……李永昌联想到他在孔县的所作所为,孔县秋天的欣欣向荣,他居功至伟,不夸张地说,几乎全是他一人的功劳,而且蒋书记对孔县破天荒的工作视察,也是冲他一人前来,可以说,孔县所有的闪亮点,全部聚焦在他一人身上。

再有崔玉强及时收回了倒向李逸风的脚步,还有在他的力主下昨天才恢复了正常工作的钱爱林,孔县的脚步只是稍微乱了一点节奏,随后就又马上回归到了正常的轨道之内,除他之外,孔县今秋无人丰收。

关允、温琳和王车军站在人群后面,关允梳理了头发,穿了西装,显得整个人精神了百倍,皮鞋也擦得锃亮,当前一站,英俊、帅气并且英气逼人。

温琳穿了职业女装,上身收腰长袖外套,下身直筒长裤,头发也挽了起来,不再是以前散漫的青春发型,而是多了成熟味道,再加上她化了淡妆,抹了口红,描了眉毛,初看之下,明艳照人,细看之下,美丽动人。

而王车军一如既往打了摩丝,头发根根支起,摩丝的定型功能让他的发型十分新潮,就如港台明星一般。他的衣服显然也是新买的,西装袖口上的商标都没有撕下,裤子的裤线笔直,皮鞋亮得可以当镜子照,又因为他个子最高,站在人群之中,就让他心中大生鹤立鸡群的自我良好的感觉。

只不过王车军却忽视了一点,如果说他是鹤立鸡群,诚然,连关允、温琳在内的场中的无数人都被他蔑视了,但话又说回来,在王车军认为的鸡群之中,也包括他的舅舅李永昌。当然,他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如果意识到了,或许会将李永昌剔除在外。

王车军今天心情格外高涨,蒋雪松对孔县的工作视察,不仅仅是对舅舅工作的肯定,是对舅舅的力挺,而且恐怕关允和温琳都不知道的是,蒋书记这一次来孔县还有另外一层目的,是为了暗中挑选一名秘书。据说蒋书记对孔县的几名通讯员很感兴趣,在别的区县的通讯员都还是中专师范毕业的大背景下,孔县作为一个小县穷县,能拥有三名大学生通讯员,证明了孔县在人才回流方面,确实有独到之处。

王车军心中最为得意的是,经过李永昌的幕后运作,他的档案已经成功地摆在了蒋书记的办公桌上,相信以他的学历再加上在孔县的经历,他最终可以被蒋书记选中,从而一步登天,将关允、温琳等人远远地甩在身后,一报当日落选副科之耻。

只要被蒋书记选中,一个副科算得了什么?特事特办,他可以直接跳过副科,破格提拔为正科然后再调入市委,哼,到时关允不一定多嫉妒他的高升。

孔县一干人群,人心各异,都站得整整齐齐,就等蒋雪松的大驾光临。

十点整,李逸风的手机响了,他接听之后,只听了一听就立刻挂断电话,转身对冷枫说道:“蒋书记马上到。”

片刻之后,一辆车队浩浩荡荡驶来,警车开道,一共四五辆汽车依次停在了县委门口,从头车上下来一人,微瘦,长脸,戴眼镜,穿灰色夹克,年约四十出头,不是别人,正是黄梁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冷岳。

冷岳跑向后车亲自为蒋雪松打开了车门。蒋雪松的秘书师龙飞晚了一步,下车后站在冷岳的身后,微微尴尬地一笑。

如此富有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蒋雪松落地的一刻,不由孔县一干人等都心思各异,有人收回了目光,假装没有看见,有人忙把头扭到一边,避免被人误会是故意盯着看,形态各异的人群却有一个共同的想法,都不约而同地想,外界传闻蒋书记对秘书师龙飞很不满意,有意将他外放,看来,传闻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确有其事。

蒋雪松一步迈出了汽车。

五十岁的蒋雪松显年轻,头发茂密,一丝不乱,他一身正装,脸色红润而健康,鼻梁上一副银边黑腿眼镜,周身上下有一股儒雅之气。初看之下,很有南人北相的福相。

蒋雪松确实也是地道的南方人。民间传说,南方人长了北方人的面相,是为南人北相,必定高官在坐。到底是传说还是有据可查,并没有人一探究竟。

蒋雪松后面还有一辆汽车,车上下来一人,五十多岁的年纪,挺胖,背微驼,方脸大眼,很典型的北方汉子形象,正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曾伟宪。

蒋雪松的视察队伍虽然不很浩大,但随同人员的安排上很耐人寻味,市委书记出行,市委秘书长必定随行,是常态,之外通常也会有副市长陪同,不过一般不会是常务副市长,毕竟常务副市长作为政府班子之中仅次于市长的第一序列,位高权重,而且身份敏感,象征意义重大。

常务副市长随同市委书记视察工作,不能说一定就和市委书记走得很近,至少也透露出了一些信息。官场中人都清楚一点,市委书记和市长搭班子,比不了县委书记和县长能和平共处,一县之地毕竟小,利益纠葛少,矛盾冲突就少,一市之地就大多了,冲突和矛盾在所难免。

具体到黄梁市,市委书记蒋雪松和市长呼延傲博之间是否步伐一致,外界传闻很多,有人说蒋雪松对45岁的市长呼延傲博一向谦让,因为呼延市长和黄梁市的三大宗姓关系密切。也有人说蒋雪松对呼延傲搏笼络人心、滴水不漏的圆滑很反感。还有人说,其实蒋雪松和呼延傲博表面上不和,其实暗地里紧密联手,为了对付黄梁市三大宗姓的庞大势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不管是哪一种传闻,毕竟都是传闻,谁也不清楚幕后的真实。

蒋雪松在前,曾伟宪在后,冷岳和师龙飞跟在最后,几人来到李逸风、冷枫等人面前,蒋雪松伸手和李逸风握手:“逸风同志,古代封建官员出行,都是黄土铺道、净水泼街,我一路走来,孔县的县城也是连一片落叶也没有,早知道我就不来了,太伤民了。”

看破不说破是官场常态,为了迎接上级领导的视察,下级经常会做一些表面文章,蒋雪松虽然贵了市委书记,但他也是从县委书记做起,自然清楚下面的人怎么粉饰太平怎么迎来送往,却第一句话就点破了,不由让孔县一干人等都吃了一惊。

李永昌却是沾沾自喜,蒋书记肯定是借机表达对李逸风不到县界之处迎接的不满,领导说的都是反话,这么说,李逸风和冷枫肯定是要在蒋雪松面前讨不了好了?

正当李永昌暗喜之时,蒋雪松第二句话顿时让他大吃一惊。

“谁是关允?”

第086章 谁的机遇

不止李永昌大吃一惊,就连李逸风和冷枫也是吃惊不小。如果说蒋雪松批评孔县全城清洁以迎接市委书记的视察,只算是意味深长的敲打的话,那么在如此重要的迎接仪式上直接点名关允,就绝对是出人意料的用心了。

关允正躲在人群后面,细心留意蒋雪松的一言一行,试图从蒋雪松的随从人员的构成之中推测出一些什么有意义的结论,冷不防听到他的名字从蒋雪松口中喊出,顿时惊呆了。

不过……关允还是没有向前迈出一步,高举右手高呼我是关允而施施然来到蒋雪松面前,他懂规矩,不管蒋雪松是市委书记还是更高级别的高官,他也只能等李逸风或冷枫发话才能露面。

蒋雪松话一出口,登场鸦雀无声,几乎全部的目光都一瞬间聚焦在了关允的身上,如果目光有热力的话,关允此时已经被架在火上烧了。

王车军脸上的笑容凝固了,他无比怨恨并且嫉妒地看了关允一眼,双眼几乎要喷出怒火,凭什么?关允凭什么?他心思片刻转了几转,又想到了蒋书记此来孔县视察还有在孔县挑选一名秘书的目的,他心中几乎要焦虑万分了,难道说,蒋书记点中关允了?

官场无小事,尤其是堂堂的市委书记当众点名一个小小的通讯员,而且还是在如此重要的场合,个中意味,怎能不让在场的每一个人心思浮想联翩?

因为蒋雪松是正在和李逸风握手时问到了关允,尽管关允是冷枫的通讯员,李逸风也只能接话说道:“关允在后面,我让他过来一下。”

蒋雪松点到为止,要的是效果,他摆手说道:“先不用了,等下我和他私下见面再说。”

李逸风和冷枫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目光中看出了不解和疑惑,以蒋雪松市委书记的权威,必然不会是为了当众打压关允而点名,那么又是为了什么?

谁也猜不透上级领导的心思,何况李逸风和冷枫本来就与蒋雪松关系一般。

欢迎仪式过后,人群依次回到县委之中,关允落在了最后,正低头琢磨刚才蒋雪松点名的用意,并且自嘲他今天算是出名了,忽然感觉有人拍他的肩膀,他回头一看,吓了一跳,竟然是李永昌。

“李书记。”关允先打了招呼。

“小关,刚才蒋书记点你的名,过一会儿也许还会找你谈话,你要记住一点,有一说一,尽量少说,不要给蒋书记留下不好的印象,好不好?”李永昌和颜悦色,似乎是真心为关允着想一样。

关允忙说:“我记下了,谢谢李书记的提醒,我不会乱说话。”

李永昌满意地点了点头,漫不经心地又问了一句:“你以前认识蒋书记?”

“不认识。”

“哦。”李永昌见问不出什么,不置可否地微一点头,又大步向前走去,很快就将关允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关允摇头笑笑,官场中人,太容易被表面迷惑了,他是无欲则刚,相信蒋雪松找他,不会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也不会是为了当面敲打他,他不急,李永昌却急了……

蒋雪松一行先被迎到了孔县的礼堂,按照事先约定的程序,应该是蒋雪松发表重要讲话,不过蒋雪松却打乱了既定的安排,对李逸风和冷枫说道:“逸风同志,我看讲话的排场就免了,就不升堂了,我就站着随便说几句好了。”

蒋雪松当前一站,周围围绕的都是县委、县政府、人大和政协的主要同志,既然不召开全体干部大会,无关人等就进不来了,包括关允、温琳等人,也只能在外面等候了,他中气十足地朗声说道:“同志们,我其实早该来孔县走一走看一看了,我应该向同志们道歉,我来晚了。孔县山青水秀,民风纯朴,是个好地方。”

“我来孔县有两件事情,一是为了和同志们见个面,好好地聊一聊孔县的风土人情,了解一下孔县的各项工作的开展。二是想参观一下流沙河大坝,流沙河大坝是孔县开天辟地的大项目,为孔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蒋雪松的讲话很有特点,喜欢脱稿讲,而且兴趣所致信手拈来,很真实很有感染力,他的话讲到一半的时候,李永昌就已经露出了会心的笑容,他听了出来,蒋书记对流沙河大坝还是寄予厚望,如此说来,在蒋书记视察的整个过程中,他将会唱主角了?

尽管有蒋书记意外点名关允的插曲让李永昌心里犯堵,还好蒋书记视察的主题没有偏离主线,就让他一颗心又放回了肚子里。

李逸风和冷枫只是微微点头附和,冷枫还好,即使面对蒋雪松,也是一脸的沉静如水,面无表情,李逸风却目光跳动几下,从蒋雪松身上跳到常务副市长曾伟宪身上,又从曾伟宪身上落到了市委秘书长冷岳的身上。

冷岳和冷枫同姓,但并无传闻表明冷岳和冷枫认识,也无人知道冷岳和冷枫是不是系出同门,二人之间除了同姓之外就没有共同点了,冷枫是省城人,而冷岳却是京城人。

没错,冷岳身为京城人,却在黄梁市担任市委常委、秘书长似乎大有可堪玩味之处,再联想到冷岳才四十出头的年龄就官居副厅级的市委常委之位,如果说他不是大有来历,谁也不会相信。

“我看现在时间还早,就先去参观一下流沙河大坝,逸风同志,你是什么意见?”蒋雪松倒也雷厉风行,也不坐下喝上一口水,就直接提出去工地视察,也不知他平常风格就是干脆利落,还是故意为之。

“蒋书记,不如先喝口水,休息一下……”

李逸风刚一开口说了半句,就被李永昌抢过了话头:“蒋书记刚到孔县就要视察大坝项目,一路上是不是太劳累了?希望蒋书记休息一下再去。这不正好快到午饭时间了,县委安排了乡村风味的午饭,请蒋书记、曾市长和冷秘书长先吃饭。”

李永昌的话没什么错,说得也很得体,错在他抢了李逸风的话,犯了官场大忌!他才是县委的三号人物,前面不仅有李逸风,还有冷枫。况且在李逸风话未说完的情形之下,当着蒋雪松的面抢话,李永昌的用心当真是险恶之极。

他就是有意为之!

蒋雪松脸色不变,对李永昌的抢话视而不见,抬手看了看手表说道:“才十点,吃哪门子饭?先去项目上看看。”

蒋雪松的表现,明显有袒护李永昌之意。而在蒋雪松身后的曾伟宪也是一脸平静,对刚才的一幕置若罔闻,倒是冷岳微不可察地动了动眉毛,目光迅速从李永昌脸上一扫而过。

更不为人所注意的是,冷岳的目光还在极短的时间内和冷枫的目光有过交流,虽然一闪而过,二人目光在电光火石的交汇时所交换的内容却十分丰富。

李逸风脸上闪过一丝不满,不过他还是没有太明显表露出来:“一切按照蒋书记的指示办。”

蒋雪松一行要去流沙河大坝视察工作,除了市委的随同人员之外,县委四套班子不可能全部出动,政协、人大的老同志就主动告退了,县委县政府也只能挑选几名主要领导,李逸风看了出来,不管是假装也好,或是真是个人风格也罢,蒋雪松确实喜欢轻车简从,不喜欢兴师动众。

县委就点名了两名副书记,李永昌和桂晓杰,政府班子就由冷枫和郭伟全出面,然后又让三个通讯员全部陪同。点名关允的时候,李逸风心中还闪过一丝疑惑,明明打压关允的压力来自蒋雪松,蒋雪松一露面就点了关允的名,到底蒋雪松对关允是什么态度,很让人摸不着头脑……

李逸风最是清楚蒋雪松和夏德长的关系,如果说蒋雪松对关允改变了看法,就他认为,可能性极小,虽然夏德长的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对一名市委书记的前途影响不大,但蒋雪松和夏德长的私交密切,那么蒋雪松当众点名关允,又有什么内情?

想不明白就索性不去想了,李逸风却不知道,连他自己都没有察觉的是,不知不觉中,他对关允的态度已经悄然地转了一个大弯,由以前的冷落排挤变成了关心爱护。或许是瓦儿无意中影响了他的判断,又或许是他和冷枫之间达成的共识让他对关允多了好感。

一行队伍浩浩荡荡奔向流沙河大坝,关允、温琳和王车军同乘一车。本来温琳坐在中间,关允在左,王车军在右,温琳却以晕车由和关允换了座位,等于是她连挨都不愿意挨着王车军坐。

王车军愤愤地看了温琳一眼,随后又假装若无其事地望向了窗外,心里却想,等蒋书记视察大坝的时候,会由他出面向蒋书记介绍大坝项目的施工进度,他要大出风头了,说不定就能让蒋书记立马对他另眼相看,等他真的成了蒋书记的跟前红人,一个小小的关允又算得了什么?还有温琳,等温琳主动来求他临幸,他也要矜持一下再说。

到了大坝工程现场,蒋雪松兴致颇高,叉腰仰望高高矗立的大坝:“逸风同志,谁来介绍一下大坝的情况?”

当面向市委书记介绍大坝情况,绝对是一个露脸的大好时机,是无数人打破头也要争着上的千载难逢的机遇!

第087章 不小的挑战

上级领导下来视察工作,从人员陪同到吃饭、住宿,以及每一个环节该由谁对等接待,基本上事无巨细,都会事先由县委办和市委办沟通,达成共识之后,最后由双方确认,蒋雪松的视察才会正式启动。

等具体落实时,会一步步按照约定好的程序,就和排练好的大戏一样,不能有丝毫闪失地上演。事先在安排由谁为蒋雪松介绍大坝项目的情况进展时,李逸风和冷枫合计之后,觉得还是应该由李逸风出面比较合适,也只有李逸风能代表孔县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