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氏每次回靠山屯儿,却都是雇车。

夏桥走了,田氏就开始收拾包裹,一边收拾一边抱怨,说没啥东西给娘家带,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夏秀才不好。

然后,田氏还看了一眼夏至。

夏至今天早上本来想换上原来的衣裳,就是带补丁的那套旧裤褂。不过她想了想,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今天夏至穿的一套鹅黄色夹纱衫裙,头上的压发取了下来,耳扣却依旧带着。夏天的衣裳领子开的略微有些大,隐隐约约还能看见她脖子上挂着的银锁片。

田氏正为没有钱,没有好东西给娘家带回去给生气,看见夏至这个打扮,就越发的气不打一处来。

“十六就别去了。”田氏赌气说,“我们老田家招待不起千金小姐。”

“孩子们都去,十六咋能不去。”夏秀才好脾气起劝着田氏。

“娘,你真不让我去啊。”夏至就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态度来,“要是让我姥他们村子里的人看见,你回去看我姥还不能把家里的人给带全了,不知道人家咋说。”

田氏很在乎在娘家村子里风评,听夏至这么一说,她就不再提不带夏至去靠山屯儿的话了。

“十六,你有钱,先给娘一点儿。”田氏对夏至说道。

(未完待续。)

第 159 章 第一百六十章 去姥家

加更,求月票

****

夏家的人一般都叫夏至的小名十六,只有田氏往往连名带姓地喊她,叫她夏至。现在田氏突然要朝她要钱,竟跟别人一样喊起了十六。

夏至没说话,而是朝夏秀才看了一眼。她那十两银子可不是白借给夏秀才。夏秀才接收到夏至的眼神,立刻就明白了。

夏秀才不认为夏至的手里还有钱。帮着人包粽子、卖粽子能赚多少钱啊,就算是李夏特别关照,夏至能赚到十两银子也是太难得了。就算那十两之外夏至还有些钱,只怕也都花在她自己个的身上,而且,夏至还没少往家里面买东西。

夏至这么着在夏秀才看来是有些大手大脚了,但是他能理解夏至的心思。那些钱如果不花掉拿回来,也都得让田氏给要过去。他这个小闺女现在有主意了,会为自己着想了,所以就把钱都给花了。

因为相信夏至手里没钱了,另外他自己已经从夏至手里拿了钱,就不好意思再看着田氏搜刮夏至。夏秀才就替夏至说了一句话。

“她娘,别朝十六要钱了。十六没钱。”

夏秀才是好声好气地说,但听在田氏的耳朵里,且仿佛是捅了马蜂窝一般。

田氏立刻就把两只眼睛立了起来:“她没钱,那她耳朵上戴的,脖子上挂着,还有手腕子上的那些都是啥东西?还有她穿的这身衣裳,那不都是钱。你们还别当我不知道,夏至这次回来,没少往后院上供吧!”

说来说去,还是惦记上夏至身上那些值钱的东西了。

夏秀才被田氏说的一时不敢言语。夏至倒是很淡定,但她什么话都没说。田氏看他们父女这个样子,就以为是被自己给压服住了。田氏没有继续吵嚷,而是难得地将语气放柔软了些。

“十六,你姥家啥情况你也不是不知道。你这么穿金戴银的去,让大家伙看见了,也不能说你好。你听娘的话,把那些东西都摘下来,到时候给你姥,也能算几两银子。你是个好心肠的孩子,你姥一家都得感激你。”

夏至却并不稀罕田家的感激。但她却故意装出犹豫的样子,似乎是在心里挣扎了半晌,最后才慢吞吞地跟田氏说:“娘,这些东西我不敢给你呀。你忘记我老叔说啥了?”

“娘,你不怕我老叔找到靠山屯儿去,你就把这些东西拿去!”

夏至这么说着,还将戴着细银镯的手腕伸了过去,意思是让田氏自己来拿。

田氏却犹豫了,她怎么会忘记小黑鱼儿说的话呢。要不是小黑鱼儿有话在先,她都不能让这些东西在夏至的身上过夜。

“夏至,这些东西,你都是咋来的。”田氏没有去摘夏至的镯子,而是看着夏至问道。

“买来的呗。”夏至表面说的清楚,其实含糊。

“你大姑给你买的?”田氏可没想到夏至手里会有那么多钱的,所以就猜测道。

夏至没点头也没摇头,她什么都不说。

而在田氏看来,这就等于是默认了。田氏想了想,觉得自己明白了。“那你大姑跟你说明白了没有?”

“我大姑跟我说明白啥呀?”夏至就问。

“你还跟我装糊涂!”田氏又瞪起眼睛来。

“我大姑就嘱咐我回家来好好的,她有空回来看我。”夏至大致猜到了田氏的想法,所以就故意这么说了一句。如果让田氏误会能保得她暂时的平安,那就让田氏去误会吧。

反正以田氏跟后院的关系,她是不会去问的。只要田氏不问,谁会上赶着提这个话题。这就是所谓的过一天是一天,明天或许事情就有别的转机了。

更简单一点儿说,就是能糊弄田氏一天是一天。

果然,田氏听了夏至的话,就更加坚信了自己的猜测。她朝夏秀才瞟了一眼,就看见夏秀才一副状态外的模样。田氏轻轻地哼了一声,猜想是夏大姑还没跟夏秀才说。

在田氏看来,夏大姑是个非常精明的女人。夏大姑瞧上了夏至,却并不想早定亲事,还不是怕上这边串门走动的要多花钱吗?

想要得她的闺女,却还小气不肯掏钱,哪有那么美的事。田氏心里暗暗打定主意,等夏大姑来提亲的时候,她一定要多朝夏大姑要彩礼。

夏大姑她掏的起!

至于夏大姑给夏至买的这些东西,方才田氏还觉得挺值钱的,但现在又觉得也就是那么回事了。可看夏至的样子却是被夏大姑的这些东西给买了过去。

田氏认为,她得点醒夏至。

“不是我说你,你可别学那些眼皮子浅的。人家仨瓜俩枣的你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这些东西你先戴着,往后的事往后再说。”

如果是夏大姑看中了夏至,打算要夏至做儿媳妇而给夏至买的东西,那意思就不一样了。如果她现在抢了过来,只怕夏大姑那边就接受不了,到时候再影响了亲事,可就坏事了。

因为是夏大姑给夏至买的,所以小黑鱼儿才会那么紧张,还说夏至身上戴的东西他都有数,这也就解释得通了。

田氏想明白了,就摆摆手,让夏至也准备准备去。

夏至无所谓,夏秀才那边却是松了一口气,虽然他并不明白为什么田氏突然就会夏至这么宽容了。

夏至从田氏身边离开,趁这个空正好往后院去。她跟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说了要去靠山屯儿的事,不过却没提田氏想要她身上戴的首饰这件事。

这件事,她自己就能解决了,不必再让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多添烦恼。

“十六啊,你到了那儿,凡事自己小心。”夏老爷子就叮嘱夏至,“不行你就说提我。有啥事,到时候爷都给你顶着。”

夏老爷子不能往靠山屯儿去冲锋陷阵,但他做好了准备,要给夏至做坚实的后盾。夏至知道,夏老爷子不是个说空话的人。这句话,就是他老人家给他的尚方宝剑了。

这尚方宝剑自然使唤不动别人,但在夏家,却是所有的人力物力都可以随她调动的意思。

夏至笑嘻嘻地点头,说她记住了夏老爷子的话。

那边夏老太太正在裁昨天夏至买回来的尺头,听到两人说到这里,她就从针线笸箩里拿了一串钱出来递给夏至。

“奶,你干啥给我钱啊?”夏至不解的问。

“你爷跟我昨天晚上就商量好了。给你带着点儿钱,预备万一有啥事啥的。”夏老太太笑着说道。

夏老爷子在旁边点头,让夏至把钱拿好了。“就算没事,你自己看着啥觉得好就买。”

“爷,奶,我不用钱。再说了,我自己也有钱。”夏至就笑了。

“你能有多少钱啊,我看你花的也差不多了。这些是我们老两口补贴你的,十六,快拿着吧,你还跟我们老两口见外啊?”夏老太太把钱往夏至的手里塞。

看来今天这钱不拿,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肯定是过意不去了。夏至心里明白,她此去肩负重任,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觉得帮不上她的忙,就拿出些钱来作为补偿。

这也是两位老人家的一番心意。

夏至想了想,就将钱接过来,不过她只抓了一把放进自己的钱袋里,其余的还是还给了夏老太太。

“这些钱先放在你们二老这,往后给我和我老叔买零吃的。”

夏至这么说,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也只能依着她。

小黑鱼儿在旁边闷闷不乐的,因为不能陪着夏至去靠山屯儿。“要不,十六你把大青带上吧。大青听你的话。谁要你给你气受了,你就让大青咬她。有啥事,大青都能给你做伴儿。”

大青就挨着小黑鱼儿的腿站着,听到他的名字,他还抬起头来汪汪地叫了两声。

夏至俯下身在大青的毛脑袋上摸了一把。“不用带大青,让大青陪着我老叔吧。还有小树儿呢。”

“我怕小树儿不顶用。”小黑鱼儿两只胳膊抱在胸前,还是有些瞧不上小树儿,“小树儿就是墙头草,到你姥家了,我怕他随过去。”

夏至忍不住笑。别看小黑鱼儿年纪小,他对人的认识还挺深刻的。小树儿确实是有太过识时务这个缺点,容易做墙头草。

但是,夏至对小树儿还是有信心的。“放心吧老叔,小树儿跟以前不一样了。”小树儿多次向她表忠心,她很确信,就算是到了靠山屯儿,小树儿也会站在她这边。

跟谁有好日子过,小树儿心里清楚的很。

“那我嘱咐嘱咐他去。”小黑鱼儿见夏至这么说,转身就跑出去找小黑鱼儿了。至于小黑鱼儿是怎么嘱咐的,夏至并不清楚,但当她出来看到小树儿的时候,小树儿垂首帖耳的格外乖顺。

这只怕是被小黑鱼儿给教训过了。夏至猜想,小黑鱼儿在嘱咐小树儿的时候,肯定也是用了拳头这个很有说服力的工具了。

“姐。”小树儿看见夏至,赶忙就凑了过来,“姐,我肯定啥都听你的。到了咱姥家,谁对你不好我就咬谁。姐,你让我咬谁我就咬谁。我肯定不能让人欺负你,给你气受。”

这么说着,小树儿还只朝小黑鱼儿那边瞟。

**

推荐弱颜完本种田文《重生小地主》(未完待续。)

第 160 章 第一百六十一章 靠山屯儿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夏至呼噜了一把小树儿的毛脑袋,又跟小黑鱼儿说,“老叔,你就放心吧。”

小黑鱼儿即便还是不太放心,但也只能这样了。

这个时候,夏桥已经跟着雇好的车回来了。田氏往靠山屯儿去,依旧雇的是老拐的车。车就停在前院的后门口。夏桥招呼夏至和小树儿过去,说是时辰不早了,大家收拾收拾也该启程了。

这个时候,夏秀才和田氏一前一后地从屋子里走了出来。田氏的腋下夹着个鼓鼓的包袱,夏秀才的手里提着一篮子鸡蛋。夏秀才还是从府城回来时穿的那件长袍,田氏却穿了一套崭新的衫裙,脸上涂了脂粉,还描了眉毛。

田氏对自己的容貌一直很在意,在家里的时候还差一些,一旦要出门,必定要打扮的光鲜整齐。尤其是回靠山屯儿娘家的时候,就更是如此了。

田氏走出门来,就四下扫了一眼。她的目光落在夏至和小树儿的身上。看到两个孩子跟小黑鱼儿站在一处,田氏就有些不喜。不过她没说夏至,而是指着小树儿数落开了。

“刚给你换的衣裳,又上哪个土坑里去滚来着。滚成个泥猴,你今天就自己留在家里,别上你姥家去了。我丢不起这个人!”

“娘,我衣裳没埋汰啊。”小树儿觉得自己挺冤,连忙就跟田氏辩解。

田氏不过是找个借口训斥小树儿两句,其实是做给小黑鱼儿看的。

小黑鱼儿沉着脸。他和夏至走到车前,也不跟田氏说话,只问夏秀才:“大哥,你们啥时候回来?在靠山屯儿住不?”

夏秀才沉吟了一下,没敢回答,而是看向田氏。

“好不容易去一趟,可不得住一宿再回来。”田氏没看夏秀才,也没看小黑鱼儿,就板着脸说了这么一句,然后就在夏桥的搀扶下上了车,之后,她又催促夏秀才。“赶紧的,这么到家得晌午了。”

夏秀才答应着,一面又回头告诉小黑鱼儿说他们明天就回来。

“还得住一宿啊。”小黑鱼儿似乎对这个答案不太满意。他舍不得夏至。“十六,要不你就别去。”

夏至也不想去靠山屯儿,但是她已经答应了夏老爷子,而且也是为了一家人的将来,这个靠山屯儿她还必须得去。

“老叔,我明天就回来了。老叔你放心,没事儿。”夏至安抚小黑鱼儿。

小黑鱼儿也没办法,就跟夏至说:“十六,那你早去早回啊。住的不好,你就自己找车回来。”

“哎。”夏至答应了一声,也上了马车。

老拐这马车上架了个简单的棚子,在夏天坐着既能防日晒,又恨通风。在庄户人家的地方,这样的车就算是很高档的了。夏至一家五口人,要都坐进棚子里就有些挤。夏桥就跟老拐坐在了车辕上。

夏秀才和田氏带着夏至、小黑鱼儿坐在棚子里就刚刚好。

一家几口人都坐好了,老拐就要赶车走。小黑鱼儿给拦住了,他就站在车前叉着腰跟田氏说话。“你们可都给我照看好了十六。回来十六要是少了一根头发,我都跟你没完。”

他让大家都要好好照顾夏至,但夏至要是有什么事,他就专门找田氏算账。

田氏气的脸都黑了,她哼了一声,干脆调转了身子不去看小黑鱼儿。

夏桥刚忙就车上下来,陪着笑过去将小黑鱼儿给抱开了。他还一个劲儿地让小黑鱼儿放心。“老叔,你放心吧,我会好好照顾十六的。”

小黑鱼儿哼了一声,抱着手站在门口,直到马车出了村口再也看不见了,他才蔫嗒嗒地走了回去。

等出了村子,田氏才调转回身子来,冲着夏秀才抱怨。“夏至还是不是我生的。不知道的,还当她是你小兄弟的孩子。还少了一根头发丝就跟我没完,他是谁啊,他就跟我没完。要不是看着他是个不懂事的娃娃,我…哼…”

夏秀才只能好言安抚田氏。“小龙还是个孩子,你是他大嫂。大人不记小人过,你不跟他一般见识就对了。”

这句话倒是消减了一些田氏的怒火,而且,她也有些被小黑鱼儿给怼习惯了。但在小黑鱼儿那受了气,她看夏至就更不顺眼了。

“你可找着人撑腰了,背地里不定咋说我苛待你。这哪里是我闺女,这是我祖宗!”

这话说的就相当不好听了。

老拐在前面赶车,这一家人说的很多话他都当做没听见,但田氏的这句话,即便是老拐这么一个沉默寡言的人都觉得听不下去,必须得说两句才行。

“秀才娘子,别生那么大的气。您老这小闺女多好啊,满村子的人就没有不夸的。您老是气话,可那不明白的人听见了,还不知道咋想。”

田氏冷哼了一声,她不满地瞟了夏至一眼,倒是没再说夏至的不是了。

马车很快就到了临水镇上,田氏就让老拐把车速放慢。今天不是集,但镇上最繁华的那条商业街还是人来人往,各式各样的铺面都开着门。

田氏就下了马车,带着夏桥进铺子买东西。

夏至在车上坐着无聊,就和小树儿也下了车,跟在田氏的后面。田氏从钱袋里拿出钱来,先在肉案子上割了五斤肉,然后又去点心铺子买了二斤上好的点心,随后她又往酒铺里打了二斤酒。

买了这些东西还不算,田氏又在布店扯了两块尺头。

一番采购下来,田氏零零总总地也花了不少钱。夏至莫名地就觉得田氏拿出来的那些钱有些眼熟。

田氏正从钱袋里往外数钱,她注意到了夏至的目光,身子下意识地一侧就挡住了夏至的视线。

夏至无所谓,也没去看田氏的钱袋里还有多少钱。再进杂货铺的时候,夏至就没跟进去,而是和小树儿在铺子门口说话。

小树儿就凑近夏至,低低的声音告诉她:“姐,娘手里那些钱,就是上次你给她的。你上府城去住了这些天,娘一文钱都没舍得拿出来花。”

这些天,别说肉了,田氏连鸡蛋都不大舍得给小树儿吃。现在回娘家,却仿佛是个有钱人一样地买、买、买。

小树儿不像夏桥,他对此是有意见的。以前是田氏偏疼他些,拿些小恩小惠地把他给笼络住了。但自打夏至不再是从前的夏至,小树儿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田氏已经蒙哄不住他了。

田氏在杂货铺里又买了些针头线脑。夏至往夏桥提着的篮子里看了一眼,发现居家过日子需要的东西田氏几乎都买全了,其中甚至还包括她自己都不怎么舍得用的香胰子。

田氏对娘家,那可真是全心全意。就凭田氏替娘家人想的这么周到,买的这么齐全,她就是一个难得的孝顺女儿。

如果不是家里孩子大人都吃糠咽菜的,夏至都要夸田氏几句了。

田氏买齐了东西,立刻变得神清气爽起来。一家人再次坐上马车,田氏在马车上翻检着买回来的东西,还说买的太少了。

“钱不够了,要不然还应该再多买点儿。一家老小眼巴眼望地就盼着咱们回去一趟。咱们倒好,就带回去这么一点儿东西。要人家说秀才老爷是咋混的,也太不值钱了。”

因为前面还有一个老拐,夏秀才被田氏说的脸上就有些难堪。他尴尬地干咳了两声。“是我不好,我不会赚钱。”

田氏刚刚是有些忘形了,这个时候也意识到自己是说走了嘴。自家人面前怎么都好说,但当着一个外人老拐的面,还是应该给夏秀才留些脸面。

“你不是不会赚钱,还是没把我们这一家老小放在心里头。”田氏还是说了这么一句,这才不言声了。

老拐在前面甩了下马鞭。其实,乡里乡亲,谁家怎么样有什么事,大家都是了解的。尤其田氏还总雇他的马车,该听到的不该听到的,该看到的不该看到的。老拐对夏秀才家的事,比别人更清楚。

不过,他是做这个生意,本身又比较沉默寡言,不愿意说人是非。老拐赶车拉脚儿的生意很不错,不仅因为他赶车本事好,还和他这个性子有关系。

田氏总雇老拐的车,就喜欢这个不乱说话的性子。

田氏说夏秀才没把她们田家的一家老小放在心里,夏秀才只是陪笑,也不辩解。而田氏说完了之后,也没再说夏秀才什么。

五月的天气,已经很热了。不过马车走动起来却有凉风,夏至坐在车上并不觉得难过。相反,忘记她们的目的地,夏至还很享受这样的旅程。

坐在车上,路两侧都是高大的树木,在往远处去就是大片的农田,散落房屋,蜿蜒曲折的溪水,再往远处看,就有高高低低的山,山坳处还能看到聚居的村落。偶尔还能碰见放牧牛羊的牛倌儿和羊倌儿。

这样一番生机勃勃的田园景象,真是让人心旷神怡。

小树儿是小孩子,即便有心事那也沉重不起来。他很快就开始往外面指指点点的,看来也很喜欢这样的旅程。

似乎是离靠山屯儿越来越近,田氏的心情就越来越好。夏至偶尔扭头看过去,就看到田氏的一双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前头。

临近晌午,夏至他们坐在车上已经远远地能看到靠山屯儿了。田氏清了清嗓子,在马车上坐直了身子。

靠山屯儿正如其名,是个背靠连绵青山的小村落。马车下了官道,走了好一段崎岖的土路,才到了靠山屯儿的村口。

靠山屯村口有一所孤零零的房子,前后都带着大场院。前面场院上安铁架子和铁索。马车走近的时候,夏至就看到铁索上拴着一匹大青骡。

旁边有铁匠在铁匠炉中将马掌烧的通红,然后用钳子夹着送到铁架子前,然后就有工匠接过去,叮叮当当地钉在大青骡的脚掌上。

原来这里是一家铁匠铺,而且还专门给人钉马掌。

老拐似乎认识这里的人,他将马车放慢下来,还打铁的铁匠打了个招呼。他是做赶脚儿生意的,家里养着大牲口,也是需要换马掌的,估计跟这边的铁匠是有来往。

马车从场院旁慢慢经过,夏至睁大了眼睛看着工匠给大青骡钉马掌。她原本以为那会是很疼的,但是大青骡却并没有挣扎,相反,它非常乖顺地站在那里,虽然一只蹄子被吊了起来,也并没有显出任何不适,钉马掌的过程中,大青骡也没有任何痛苦的表现。

还真是蛮神奇的。夏至不知道大青骡是真的不疼,还是习惯了这种疼痛。

这样一个小插曲很快就过去了,马车进了靠山屯儿的村口。老拐又甩了一下马鞭,发出一声清越的脆响。街道两侧本就有乘凉的人,听到马鞭子响,更多的人屋子里,从远处看过来。

夏至坐在车里,就听见不知道谁喊了一声:“老田家的姑奶奶,秀才娘子回来了!”夏至没有去看喊了这一嗓子的人究竟是谁,她只是扭过头看向田氏。

田氏端坐在车里,满上带着矜持的笑容。

靠山屯儿是个山里偏僻的小村落,这样的地方,别说八百年没出过一个秀才,就是一个读过私塾的人都非常难找。或许在靠山屯儿人看来,田氏能够嫁给一个秀才,做了秀才娘子,那就是非常有出息,非常光耀门楣的事情。

其实也确实如此。田氏就是靠山屯儿这些年来嫁的最好的闺女了。

靠山屯儿里有一半的人家都醒田,大家都沾亲带故的。田氏的马车刚进村口,她和夏秀才回娘家来的消息就传扬开了。

大家都凑过来跟田氏和夏秀才说话,他们的脸上无一不带着小心翼翼又讨好的笑容。还有更多的人是站在不远不近的地方往车上张望,似乎是很想走近,却不敢走近。

田氏脸上的笑容越发矜持了。对于过来跟她说话的人,她表现的并不热情,不过点头摇头,或者说上那么三两个字。但是没人对此表现出不满,大家都很高兴,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田氏是很享受,但夏至却有些斯巴达了。

(未完待续。)

第 161 章 第一百六十二章 姥家

加更,求月票

*****

他们现在走的这条街是靠山屯儿最中央也是最大的一条街,而田老头还并不住在这条街上。走完了这条街,横过一条土路,再往北走,紧挨着田地有一条街,街道的南面是一所所紧挨在一起的院落,这才是田老头家所在的街道了。

这条街一直延伸到山脚下。田老头就住在街道尽头最后一所房子,紧挨着山脚。这样的位置说不上好,但是马车一走上这条街道,就能看到,田老头的房子绝对是这条街最好的房子。

再想想刚刚经过的街道两侧的房屋,夏至觉得,她姥家这房子只怕还不仅仅是这条街上最好的房子,它差不多应该是靠山屯儿最好的房子了。

靠山屯儿三面环山,田地非常少,很多是靠着在山上栽种果树为生,生活非常艰辛和贫苦。因为地少,靠山屯儿没有大地主,最富裕的人家也不过只有几亩水浇地。靠山屯儿这个地方虽然便宜,却比较有名,它是方圆百里内最穷的一个村落。

田王氏带着儿媳妇江氏和两个孙女大丫、二丫已经站在院门口迎接客人了。

夏至坐在最外面,所以车一停下来,她就手脚灵便地跳下了车。随后,小树儿也跟着跳了下礼。

田王氏立刻迎了上来,却故意避开了夏至,然后就一把搂住了夏至身后的小树儿,心肝肉地叫了起来。

小树儿叫了一声姥,脸上略有些不自在。自打不再被田氏的小恩小惠所蒙哄,小树儿就明白他姥田王氏并不是真心疼他。所以这么被田王氏搂着,他就有些不自在。

但小树儿是个很有心机的娃,他并没有太把心思表露出来,所以田王氏自然也就没有发现数目异样。

“小树儿又长高了,这孩子…”田王氏尖着嗓子说道,看也不看夏至一眼。

夏至也不在意,正好趁此机会四下打量了起来。

眼前的院落比不了夏家后院的老宅子,还因为依着地形建造的,所以并不方正,但是比起靠山屯儿大多都是树枝篱笆围起来的院子,田老头家的院墙都是规规整整的石块垒起来的,而且比别人家的院墙都要高出一截来。

只看着院墙,这里面住的起码是村子里上中等的人家,而不是像田氏所说的那样贫苦,处处需要人救济,如果夏至一家不救济他们,他们就要喝西北风,活不下去了。

夏至四下打量的时候,夏秀才已经扶着田氏下了马车,跟田王氏见了面。田氏亲亲热热地喊娘,夏秀才也跟着喊了一声岳母。

田王氏眉开眼笑地应着:“哎,哎,闺女,女婿,都来啦。都来了就好,就好。”一双有些昏黄的老眼却越过田氏和夏秀才,直看到两人身后的车上。

夏桥从马车另一边的车辕子上下来,过来恭恭敬敬地喊了田王氏一声姥。田王氏哎哎地答应着,也说夏桥长高了。

她似乎语言比较贫乏,或者是跟外孙子们并没有别的话好说,只会这么一句又长高了。反正像夏桥和小树儿这个年纪的男孩子,在成年之前个头总是往上蹿的,这句话倒是什么时候说都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