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那双鞋子被夏秀才用包袱皮包了,像宝贝一样地拢在了袖子里。他还一个劲儿地跟田氏说辛苦她了。

“爹,时辰不早了。你要回府城去,不跟我爷说一声去啊。我们正好要去后院。”夏至看着他们两个腻歪,就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夏秀才也注意到时辰不早了,就跟田氏道别。“家里的事情,辛苦你了。”很是依依不舍的样子。

“有啥辛苦的,这些年都这么过来了。”田氏就说道,眼神却往夏至、夏桥那边瞟。

夏秀才立刻会意,又当着田氏的面嘱咐几个孩子要听田氏的话,要和和气气的过日子。

夏至就笑眯眯地应了。

“这就好。”夏秀才笑着点头。

田氏却轻轻地哼了一声,这才送夏秀才出来。

夏秀才要往后院去,田氏就将他送到门口,略嘱咐了两句话,却并不肯跟着夏秀才往后院去。夏秀才知道她跟夏老爷子、夏老太太不合,也不勉强她,就和夏至、夏桥、小树儿一起往后院来。

夏老爷子一家早就吃过了早饭,正跟小黑鱼儿在屋子里说话。夏老太太则是将针线笸箩从柜子里拿出来,正在将绣好的荷包小心地往一个布袋子里装。

“爹,娘,我今天就回府城。”夏秀才进屋,很恭敬地跟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说话。

夏老太太忙就停下手中的活计:“这才回来几天,家里的炕还没坐热乎呢。就不能多待两天?你爹挺想你,你们爷俩也好好唠唠啥的。”

夏老爷子对夏老太太的话不置可否。

夏秀才赶忙解释,说是能回来这两天还是特别跟李山长请的假,再不回去就不好了。毕竟书院里还有好些学生在等他授课。

“正事要紧。”夏老爷子这才开口,就嘱咐夏秀才回去书院要好好读书、做事。“李山长对你好,咱们也要知恩图报。你用心教书,别的事情都不要想,别辜负了李山长。”

小黑鱼儿和夏至从府城回来,已经跟夏老爷子说过李山长是如何待他们两个的了。夏老爷子自然是更加感激李山长了。

至于夏至求李山长不要预支工钱给夏秀才的事,小黑鱼儿得了夏至的嘱咐,没跟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说。

别看小黑鱼儿年纪小,脾气还很耿直,但他真要嘴紧起来,绝对是能够守住秘密的。

对于夏老爷子的嘱咐,夏秀才都很恭顺地应下了。

夏老爷子这才说到田氏身上:“她那两个侄女的事,要是在你家住着,你就养活着也没啥,不过是多两双筷子的事。可她们婚嫁的事,你不要管。老田家那样的人,咱们可不认识他们想找的亲家。…你给她们说了人家,往后是要落一辈子的埋怨。”

落埋怨还是小事,关键是名声上不好听。

夏秀才目光闪了闪,对这些话也含糊地应了。

夏老爷子恐怕是知道夏秀才做不了田氏的主,就叹了一口气。“该说的我都说了,你自己可不能再糊涂。”

“我知道了,爹。”夏秀才低头答应着。

“爷,我们要赶集,我爹也要去临水镇搭车,咱这有车吗?”夏至就问夏老爷子。

“有。”夏至过来说话,夏老爷子的心情立刻晴朗起来。他笑着告诉夏至,“你老叔早就回来跟我说了。我让你三叔出去问了,这会该回来了。”

似乎是回应夏老爷子的话一般,夏三叔就从外面走了进来。他跟下秀才的打了招呼,就告诉夏老爷子:“老六的车今天去,我跟他说了,车一会就到。”

“赶紧的,赶紧的。”夏老爷子就催大家伙赶紧做准备。因为夏老六赶车去集上应该是去做买卖,最耽误不得时辰的。

夏老太太听着夏老爷子催促,赶忙将荷包拿过来递给夏至。“卖多少钱也不用拿回来,你就给奶买一团黑线一团白线,剩下的你跟你老叔爱咋花就咋花。”

“那行。”不等夏至说话,小黑鱼儿就先痛快地答应了。

因为他答应的太快,太快活,就将屋子里的人都给逗笑了。

腊月那边也收拾好了,急急忙忙地过来。她的手里也捧着个袋子,就是这些天她绣的荷包了。腊月还将荷包拿出来给夏至看。

“呀,腊月,你绣了这老多!”看到腊月拿出来的荷包数量,夏至吃了一惊。

“这里还有我娘绣的。”腊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原来夏三婶知道了夏至卖荷包的事,觉得这是个赚钱贴补家计的法子。她的针线也不错,而且是个非常勤快肯吃辛苦的人,所以就也抽空绣了几个荷包。

夏三婶绣的荷包虽然赶不上夏老太太的,但跟孙兰儿绣的却不相上下,也是能卖的上价钱的。

“我三婶可真能干。”夏至就笑着说了一句。

夏三叔就在旁边憨憨地笑。夏三婶还有些不好意思,她走过来跟夏至小声说话。“要是卖不上价钱,也别和人家争。就是拿那个最次一等的钱,那也行。”

“三婶放心,肯定能卖上好价钱的。”夏至笑着说。

这么说着话,大家就都往外面来。因为夏秀才也要跟车去临水镇上,夏三叔和夏三婶就拦着夏林,没让他跟着。夏林就有些闷闷的,但在腊月答应给他买糖之后,他就忘记了不高兴。

大家走到大门口,车还没有来。

田氏带着大丫和二丫却站在前院的后门口,大家伙正好看了个对脸儿。田氏却并没有走过来说话的意思。

夏三叔和夏三婶忙就隔着街道跟田氏打招呼,很亲切地叫大嫂。田氏这才不情不愿地走了过来,跟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说话。她还是没有叫爹娘,只喊了一声老爷子、老太太。

这在田氏,就算是极为难得的了。

夏至看着田氏,心中微微有些吃惊。

(未完待续。)

第 186 章 第一百八十七章 满足

这些年来,这几乎是田氏第一次主动开口跟他们说话。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的心里不是不惊奇的。夏老爷子默默地点了点头,没说话。夏老太太答应了一声,然后又和颜悦色地跟田氏说了两句话。

夏老太太自然就问到大丫和二丫身上了。

田氏就介绍说是自己娘家的两个侄女,然后又让大丫和二丫喊众人。大丫和二丫都很听话,就随着夏至她们,称呼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为大~爷大~奶,然后又喊了夏三叔和夏三婶。

这么看去,倒是很和睦的一家子了。

夏老太太是个特别和气周到的人,这些年来无论发生什么事,她都避免跟儿媳妇们正面冲突。这个时候,既然田氏带大丫和二丫过来见面说话了,夏老太太就很客气地对大丫和二丫说话,让她们有空到后院坐坐。

大丫和二丫看了一眼田氏,然后就陪着笑答应了。

夏老太太难免就多看了大丫和二丫一眼。大丫和二丫从靠山屯儿来的时候,是空着手来的,就是随身的衣裳,再多一片叶子也没带来。而这随身的衣裳虽然浆洗的干净,但也都是穿的半旧了,上面还缝着补丁。

和夏家人站在一起,大丫和二丫这身穿戴就比较显眼了。若是过去,夏至还能跟她们做个伴儿,但现在夏至已经不再穿以前那些破旧的衣裳,而是穿着她从府城带回来的衣裳。

即便是最低调内敛的那一套,在庄户人家群中也是极为出挑的。而腊月为了去赶集也穿了她最好的一套衣裳,小姑娘爱美,还将夏三婶赶制出来的比甲穿上了。大红的比甲,银红的裙子,更显得小姑娘娇娇俏俏的。

大丫和二丫似乎也觉察到了这种差别,面上就有些不自在。

夏老太太暗暗叹气,就跟田氏客气地问了一句:“…不上集上逛逛去…”田家人这么打发大丫和二丫过来,意思表达的很明显,就是让田氏给两姐妹添置衣裳头面。

田氏心里也明白这一点,然而家里的钱都已经给了田老头,她手里余下的不足的几个钱,根本就不够给大丫和二丫置办衣裳的,更别说什么头面了。她本来是期望夏至能帮忙,但现在也不敢存这种幻想了。

所以,被夏老太太问到是不是也去赶集的时候,田氏的心里就很不痛快。但是当着人面,她没敢表现出来,只是淡淡地摇了摇头。

“不去了,我带大丫和二丫在家就行。”

脸色虽然还不大好,但说出来的话却不像以往那样带着刺儿了。

夏至在旁边瞧见,暗自点了点头。田氏的的坏脾气,很大程度上就是被夏秀才给惯出来的。这不,当田氏明白不能再胡乱发脾气之后,也是可以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脾气和嘴巴的。

这样很好,很好。

这边说着话,就见孙兰儿急匆匆地从前院的后门走了出来。

“兰子姐。”夏至就冲孙兰儿招了招手。

孙兰儿立刻快步走了过来,一张脸上都是笑容。她很有礼貌地跟大家伙打了招呼,然后就抓~住夏至的手。

“十六,我、我也想去赶集。多亏你们还没走!”这是高兴的说话都有些语无伦次了。

夏至又惊又喜:“兰子姐,你~娘许你去赶集?”

“嗯。”孙兰儿重重地点了点头,“我娘让我去。”

夏至立刻察觉到孙兰儿有些言外之意,但当着众人的面她也没问。难得孙兰儿也能跟去赶集,夏至替她高兴。

“兰子姐,你就穿这一身啊?”夏至上下打量孙兰儿。

孙兰儿就有些局促了,她低声告诉夏至,她身上穿的就是她最好的一身衣裳了。不管怎么样,孙兰儿还有一条裙子呢,这一点儿可比过去的夏至强。

“兰子姐,你看腊月。”夏至就朝腊月身上一指,然后劝孙兰儿,“兰子姐,你那件比甲不是也做好了吗,干脆也穿上呗,还等啥时候啊?”

孙兰儿打量腊月,其实她本心也想穿那件比甲的,但又没好意思。比甲裁好了,连夜做出来可不就是为了能早点儿穿上吗。在家里不好穿,赶集去正合适穿。现在被夏至这么一说,她就点了头。

夏至和腊月就忙陪孙兰儿去换衣裳。

三个小姑娘叽叽喳喳,说说笑笑的,有行人经过,都忍不住跟着笑,更别说站在门口的夏老爷子几个人了。

大丫和二丫都站在田氏身边,两人眼巴巴地看着夏至几个走了又回来,孙兰儿的身上也换了崭新的比甲。

大红的比甲,不仅将孙兰儿的腰身都显了出来,还将她没有多少血色的脸衬托的带了几分娇艳。同样在家里过的并不怎么好,但是孙兰儿可比大丫看着水灵多了。

夏老太太和夏三婶都忍不住夸孙兰儿,说孙兰儿是个大姑娘了,又说孙兰儿长的俊,还夸她的针线好。

孙兰儿脸上红红的,又是害羞又是高兴。

大丫和二丫瞧着孙兰儿和腊月身上的比甲,都有些眼热。她们听着大家伙说话,这会工夫已经知道了,这两件比甲,都是夏至给买的布做的。

夏至竟然这样有钱,而且还这样大方!

大丫和二丫再次看向夏至的目光就更加小心,还多了几分的热切。

田氏站在一边,自然也听到了大家的话。她的脸色并不好看,心情也非常复杂。夏至都能给腊月和孙兰儿买尺头,为什么就不能给大丫和二丫买?她想说让夏至给大丫和二丫买尺头的话,但却说不出来。强硬着吩咐夏至,她现在没有这个底气。但她要放下~身段跟夏至说,她暂时也放不下来。

最后,田氏只好看向夏秀才。

夏秀才这个时候正跟走过来的邻里们说话,其中还有武老太太。他看到了田氏的目光,并回以温柔的笑容,但却并没有领会田氏的心意。

田氏只能恨恨地收回目光,心里默默地打着算盘。

这会工夫,夏老六也赶着车来了。知道夏秀才也要坐自己的车走,夏老六夫妻两个都显得有些激动。

“咱也能沾点儿我秀才叔的福气,就是委屈我秀才叔了。咱这车不像人家专门拉客的车那么舒服。”

“委屈啥,这种车我从小就坐惯了。”夏秀才笑着对夏老六和夏老六媳妇说道,他跟谁说话都没架子。

“赶紧上车吧,别耽误老六的工夫。”夏老爷子就说了一句。

大家这才纷纷上车。因为有夏秀才,夏老六夫妻两个又将车上的箩筐又挪了挪,给腾出更多的地方来,好让夏秀才能坐的更舒服一些。

夏秀才先上了车,然后就是夏至、小黑鱼儿,小树儿、腊月和孙兰儿,难免有点儿拥挤,不过谁都没抱怨,能去赶集,大家伙都非常高兴。

马车起动,大青跟在车旁边小跑,车子走到了村口,夏至回头看了一眼,就看见夏老爷子等人还站在门口一直目送着他们呢。

这可是他们没有的待遇,夏老爷子那一众人送的是夏秀才。

夏秀才也有些不舍,频频回头张望。不过出了村子,再也看不到众人了,夏秀才似乎慢慢地调整好了情绪,也跟夏老六夫妻两个说起话来。

夏秀才常年在府城,很少回大兴庄。即便是回来,首先也要陪着田氏回娘家,真正在大兴庄待的日子非常少。所以,村子里的人看见他都觉得非常稀罕。他们的车能拉上夏秀才,夏老六夫妻都觉得很荣耀。

几个孩子则是自己凑做一堆说话,他们的心情一点也不比夏老六夫妻逊色。

等到了临水镇,夏老六的车依旧停在集市的一头。夏秀才带着孩子们下了车,跟夏老六夫妻客气了几句,就朝主街上走。夏秀才得去找往府城的车。

“爹,你身上带钱了吗?”夏至就问夏秀才。

夏秀才面露尴尬:“爹身上还真没带钱。十六,你是要买东西啊?”原来夏秀才以为夏至这么问,是想问他要钱。说起来他这个做父亲的,还真没给过孩子们零钱花。

“不是。”夏至笑着摇头,同时暗暗叹气,田氏还真是一文钱都没给夏秀才。她就不担心夏秀才回书院的路上有什么的意外的花销吗。所谓穷家富路,就是最贫穷的人家,也不会让家人一文钱都没有就出门啊。

“爹,我怕你搭不到不要钱的车。这样吧…”夏至说着话,就拿出钱袋,从里面抓了一把钱递给夏秀才,“要是搭不到车,你就雇个车吧,省的再耽搁了,到府城太晚了也不好。”

看着夏至递过来的钱,再看看夏至清亮的眸子,夏秀才又是愧疚,又是尴尬,又是感动。他没有伸手去接钱,还让夏至快点儿把钱收起来。

“爹心里有数,一会就能搭到车,不用钱。十六,我和你~娘都没给你银钱。你自己好不容易赚点儿钱,就留着自己花吧。爹不能再花你的钱了。”

夏秀才的态度和语气都很诚挚,夏至也瞧的出来,夏秀才说的都是肺腑之言。

“爹,给你你就拿着吧。正经事要紧,你要是心里过意不去,以后你再还给我好了。”夏至这么说着,就将钱塞进了夏秀才的手里。

小黑鱼儿在旁边瞧着不耐烦:“大哥,十六给你你就拿着吧,别婆婆妈妈的了。你有这个心,往后对十六好点儿比啥都强。…你也挣不少钱,交给十六给你管着多好,十六可不能让人身上一文钱都没有。”

被小兄弟这么一说,夏秀才脸上就更红了。他也不好说什么,就将夏至给的钱收了起来。

“你们说的也对,我还是赶紧回府城吧。”早点儿回到府城去,除了书院的薪水,他还可以给人多看几篇文章,多写几幅字什么得些额外的收入。到时候书院的薪水就都给田氏,这些额外的收入他攒起来,以后就贴补夏至吧。

“爹,我们陪你去雇车。”夏至见夏秀才见钱收起来了,就又说道。

“不用,不用。”夏秀才连连摆手,他是成年人了,哪还用几个孩子陪啊。“你们好不容易赶一回集,赶紧逛逛去吧。”

“爹,我们肯定得把你送上车。要不然回去我爷和我奶该不放心了。”夏至就说,然后也不管夏秀才愿不愿意,就带着小黑鱼儿几个陪夏秀才去雇车。

今天的临水镇的大集,手中有了足够的银钱,往府城去的车自然是很容易雇到的。夏秀才节约成性,还特意跟别人共同雇了一辆车,省出一半的钱来。他要把剩下的钱还给夏至,却被夏至拒绝了。

“万一有啥花销呢,爹你出门在外的,身上不带钱怎么成。”就这样,夏至目送着夏秀才的车走远了,这才带着小黑鱼儿、孙兰儿、腊月、小树儿几个往杂货铺去。

杂货铺的掌柜还记得夏至,因为她很长一段时间没来了,还有些奇怪,听夏至说是去府城住了一阵子才回来,掌柜的才恍然大悟。

“荷包少了也没好意思拿来,正好攒一块儿都拿来了。掌柜的看看,都还合格吧。”夏至就将几个人绣的荷包都摆出来给掌柜的看。

掌柜的将荷包一一看过,满意地点头。夏老太太绣的荷包依旧卖的最高价,夏三婶绣的和孙兰儿绣的一样的价格,腊月的稍微次了一等,却也卖了让她满意的价钱。更让腊月高兴的是,她的绣的荷包中有两个卖了和孙兰儿的荷包一样的价钱。

“往后我就都绣这种了。”腊月踌躇满志地跟夏至说。

得了钱,夏至又在杂货铺买了夏老太太要的白线和黑线,然后又买了一块香胰子。这块香胰子也是给夏老太太买的,因为上次夏老太太看见她买的香胰子很喜欢。

腊月手里有了钱,也跟着夏至买了一块香胰子,并且还买了配套的胰子盒。她手里捧着这些东西,简直有些爱不释手的样子。

夏家的生活虽然不错,但夏三叔和夏三叔都很节俭,虽然不会缺了腊月什么,但也不会给她零用钱。

庄户人家,除了极少数的,谁家也不会给孩子零用钱。

腊月这还是第一次自己赚到钱,花自己的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这种感觉真好。夏至简直能从腊月的脸上看到这几个字。

**

夏至为小姐妹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n(*≧▽≦*)n(未完待续。)

第 187 章 第一百八十八章 友爱

夏至又问孙兰儿想买什么。孙兰儿还是第一次逛这么大的杂货铺,她看到什么东西都觉得新鲜。然而听夏至问她要买什么,她却摇头,说什么都不用买。

即便是买了东西回家,恐怕也轮不到她来用呢。

“十六,你别管是我绣的荷包还是你自己绣的,卖的钱都归你。你爱买啥就买啥。”孙兰儿诚心诚意地跟夏至说。

这种话,她也不是第一次说了。

夏至就笑了笑,她也没和孙兰儿客气。她知道孙兰儿的顾虑,同时也了解以孙兰儿这样的经历,恐怕她短时期内都学不会自己做主买东西的。

那就慢慢来,她先替孙兰儿做主好了。

等夏至又问道小树儿和小黑鱼儿的头上,两个孩子也都摇头。他们都说没啥可买的,夏至就被逗笑了。

小黑鱼儿和小树儿的没啥可买的,只是指在这杂货铺里没他们想买的东西。他们是想上集上去买东西吃。

“好,那咱们就去赶集!”夏至笑着说道。

几个孩子叽叽喳喳地离开了杂货铺,就往集市上来。这个时候,正是集市上最热闹的时候。夏至牵住小黑鱼儿,小黑鱼儿牵着大青。

“别乱跑,再走丢了!”夏至又嘱咐小树儿。

“我看着小树儿。”孙兰儿立刻就道,然后就牵住了小树儿的手。

腊月不用人嘱咐,夏至走到哪儿她就跟到哪儿。

因为想好了要买些水果,所以夏至就先到了水果市场上。现在上市的水果并不多,再过上一个月,那时候才是各种水果的旺季呢。夏至看了一圈,看到有卖伏李子的就停了下来。她在靠山屯儿吃过伏李子,虽然没有秋李子的味道浓郁,但也很好吃。

夏至先让小黑鱼儿尝了,看小黑鱼儿喜欢,她才拿出钱来,买了半篮子。

“拿回去给我爷我奶,还有三叔三婶,大家伙都尝尝鲜。”夏至是这么说的,然后,她又买了几个甜瓜,正好装了满满的一篮子。

这一篮子的东西可不轻,孙兰儿年纪最长,也最有力气,抢着就把篮子提了。

从水果市场出来,夏至又到买杂食的摊子上买了些松子糖、榛子、核桃,炒花生等,这些糖果就是几个孩子平时的零食了。然后,她又应小树儿的央求,在另外一个卖小食的摊子上买了一斤江米条。

江米条是油炸的,外面还裹着细细的糖粉,又甜又香又脆,当然很受小孩子们的欢迎了。

小树儿就是被田氏宠着的时候,最多也只能让田氏给她买上一两二两的。夏至这么大方,让小树儿越发坚定了跟紧自己姐姐的一颗心。

他姐比他娘那可是强了不是一点儿半点儿啊。

逛了这么一圈,正好就走到河滩边上了。这里有人用秸秆围起了一块块的空地,里面摆放了木桌和长凳,却是集市上临时的小饭馆。

夏至就带这着几个孩子走进一家,然后围着一张桌子坐了。她的意思,逛了这一圈,大家正好歇一歇,吃点儿东西填填肚子,再喝点儿水润润喉咙。

“十六,这挺贵的吧。”孙兰儿还是第一次在外面吃东西,这里她年纪最长,却也最为紧张。

“不贵,兰子姐你放心吧,咱的钱足够了。”夏至这么说着,就给每人都要了两个肉包子。然后她又将卖水的小孩叫了过来,给每人都买了一碗水。

盛夏季节,在集市上走一圈就会口渴。也不知道谁是第一个想出的这个主意,就有小孩子两人一组抬了凉水来卖。他们卖的水必定是刚从井里提上来的,非常的清凉,而且他们还会在水里加一些糖。这样的水凉凉的,还有些甜味,可以说是非常消暑解渴。

在集市上卖水的小孩子年纪都不大,也就是小黑鱼儿和小树儿这样的年纪。

小树儿饱饱地喝了水,又吃了包子,很是心满意足。因为看到人家卖水的小孩和他差不多大,他又很感慨。

“要是我住镇上,我也来卖水。”

小黑鱼儿瞧着卖水孩子的背影,听到小树儿的话就微微挑了挑眉。他本来也要这么说的,但却被小树儿给抢了先。

“卖水能挣多少钱,我跟十六,可比这挣的多的多呢。”小黑鱼儿哼了一声,有些小傲娇地说道。

“老叔和我姐肯定那肯定比我有本事,嘿嘿,嘿嘿。”小树儿立刻就讨好地说道。这小家伙在小黑鱼儿面前特别的老实,小黑鱼儿说东他不敢说西,更不敢抢了小黑鱼儿的风头。

小黑鱼儿哼了一声,瞟了小树儿的狗腿样一眼,心里顿时舒服多了。

吃喝过了,夏至继续带着几个孩子逛集市,自然又零零总总地买了一些东西,然后就走到了卖肉的摊子旁。

夏至记起田氏说的家里的油快没了。田氏所说的油,自然指的是猪油,也就是荤油。这个年代,庄户人家一般用的都是荤油,而且还用的比较俭省。一户人家,买上一扇板油,熬出油来,大概就够一年的使用了。

至于菜油,因为比较贵,他们就用的很少。这是夏至来到这里之后不大适应的一点儿。但她对这种生活习惯也表示理解。

猪油更为便宜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这个年代大家吃的都比较素,多吃点儿猪油对身体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而且不得不说,猪油熬菜就是香。

即便是在夏至穿越之前的那个年代,很多人为了让菜更香,也会偷偷地在里面加猪油。虽然这不大健康,毕竟那个年代物质极为丰富,大家都有些营养过剩。

这年代,是不用担心营养过剩的。

夏至想了想,就跟屠夫买了一扇板油。“回去熬油,油渣正好包饺子。”

听到夏至说包饺子,小黑鱼儿顿时大眼睛都亮了亮,小树儿更是欢呼起来。

“姐,过完年我还没吃过饺子呢。”小树儿欢呼过后,就有些委屈地跟夏至说。

他们家的生活远不止于如此,都是因为田氏要攒钱给娘家的缘故,才会过的紧巴巴的。夏至在小黑鱼儿的脑袋上呼噜了一把。

“等新麦子下来磨了面,姐给你多包几顿饺子。”

“我姐最好啦。”小树儿立刻星星眼状对夏至歌功颂德。

“就你嘴甜。”夏至又弹了小树儿一个脑瓜蹦儿。

一扇板油买到手了,夏至看今天的猪肉肉膘很好,就又买了一刀五花肉,打算回去切了熬出油来慢慢地吃。

现在没有冰箱,她也没有冰块冰窖能够代替冰箱的功能。而将肉片熬出油来之后,在这个季节是可以存放上一段时间的,十天八天肯定没问题。

这个时候,大家的手里多多少少地都提了些东西,就是大青的脖子底下也挂了个袋子。

小黑鱼儿就凑到夏至耳边,嘀嘀咕咕地说了两句。

“十六,咱带的钱还够不够?”然后,小黑鱼儿又问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