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小黑鱼儿抬起头来,挺得意地说道。

“跟人家定好了吗?”夏老太太这才问夏至,是否定到了水豆腐。水豆腐这是北镇府这边的说法,其实就是豆腐脑。大兴庄这的豆腐坊早上先磨了豆浆,就会卖一部分的豆浆和水豆腐,其他的再压制成豆腐。

豆浆和水豆腐都是限量的,新到先得,去的晚了就买不到。

所以夏至要的水豆腐量大,就得跟人家提前订好了。夏至办事稳妥,还交了一部分的定钱。

“都定好了。”夏至让夏老太太放心,“豆腐坊赵大伯还跟我说,不用给定钱。我把钱都带去了,还是给他了。”

“那就对了。人家要不要的,那是人家的事。咱定的量多,可不得给人家点儿定钱咋地。”夏老太太就说,然后就让夏至和小黑鱼儿赶紧进屋。

“我看着,有啥事就叫你们。你们俩都上炕眯一会吧。”夏老太太将夏至和小黑鱼儿都往炕上赶,然后她还想起田氏来了。

“你~娘回前院了,我还担心她一个人害怕。她说不害怕。十六,你要不回前院给你~娘做伴儿去?”夏老太太跟夏至商量。

“我娘估计不用我做伴儿。”夏至嘻嘻笑了笑,就往炕上坐了。

小黑鱼儿看见她上炕了,才跟着上炕。但这一次,小黑鱼儿就不肯睡了。

“刚才出去跑一圈,这是跑精神了。”夏老太太叹气说道。

“十六,要不咱再下地看看去?”小黑鱼儿仰起脸来跟夏至商量道。

“你呀,就知道玩。”夏老太太无奈地数落小儿子。

小黑鱼儿嘻嘻地笑,说自己不是玩,是下地帮着大家伙干活。夏至就瞧了小黑鱼儿一眼,看他大眼睛忽闪忽闪、亮晶晶地,就抿嘴笑了一下。

这个年代,尤其是庄户人家,都最讲究早睡早起。淘气如小黑鱼儿,能够夜里上外面去玩的机会也不多。

夏老太太说了小黑鱼儿半天,最后还强把他给按炕上了,但小黑鱼儿就是一点儿睡意也没有。他们虽然是尽量压低着声音,但眼看着小夏林也有点儿要醒的庙头。

夏老太太无奈地松开了小黑鱼儿。“这是不想睡了。”

小黑鱼儿则是打了滚儿,然后就挨着夏至坐了。“十六,咱下地看看去呗。”

夏至也想去看看麦地里的进度,就点了头。夏老太太拦不住他们两个,只能嘱咐再嘱咐,又给两人准备好了灯笼,送两个人到了大门口。

“十六啊,看紧你老叔。他不听话,你就打他。打坏了,是我的。”夏老太太跟夏至说。

夏至忍笑。夏老太太自己都舍不得对小黑鱼儿动手,现在嘱咐她的时候就这么大方了。小黑鱼儿本来还没把夏老太太的嘱咐当一回事的,听到夏老太太让夏至揍他,小黑鱼儿就跳脚了。

“我是十六她叔,她哪能打我呀。”也不管夏老太太看见看不见,小黑鱼儿还朝她做了个鬼脸,然后拉着夏至就跑。

夏老太太在后面一个劲儿地喊慢点儿,慢点儿。

夏至和小黑鱼儿跑了一会,才渐渐地慢下来。两个人都忍不住地笑。大青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们的快乐,他在旁边跟着跑,也快乐地汪汪叫。

夏至没有立刻就去麦地里,而是和小黑鱼儿带着大青先到场院上来。

夏家在大兴庄公用的场院上占了一大块地方,几堆麦子堆的高高的,因为怕下雨返潮,地面和麦子之间还垫了木头和席子。

陈家二哥和小树儿就在麦子堆前挂了一个灯笼,两人挨着坐着,一面看麦子一面说话。

场院上还有好几处也挂了灯笼,那是村子里其他看麦子的人点起来的。

小黑鱼儿调皮,离着老远就开始轻手轻脚地,也不让夏至出声。他还绕到了小树儿的背后,突然那么跳出来大叫了一声。

小树儿就给吓的妈呀一声跳了起来,然后才看清楚是小黑鱼儿。

“老叔,你可把我给吓坏了。”小树儿拍着胸口抱怨。

小黑鱼儿得意地叉腰大笑。

陈家二哥毕竟长了几岁年纪,就显得沉稳多了。也不知道他被小黑鱼儿给吓到了没有,反正面上是一点儿都看不出来。

看到夏至和小黑鱼儿一起来了,陈家二哥还挺客气地跟两人打招呼,跟着小夏林和腊月管小黑鱼儿喊老叔。

“姐,老叔,你俩咋来了?”小树儿就问夏至。

“过来看看,一会还得上麦地里去。”夏至先查看了一下麦子堆,看见都苫盖的好好的,就放了心。

然后,她有拿出一个布袋子递给陈家二哥。

“十六,是啥啊?”陈家二哥挺憨厚、腼腆的一个少年,不过因为这几天跟夏至熟了,而且夏至说话做事都大大方方的,他现在跟夏至说话也就仿佛是跟自己妹妹说话似的。

“是炒的花生还有毛磕。”夏至回答,“二哥,小树儿,你们俩有点儿零嘴吃,也省得犯困。”

“姐,你太好了!”小树儿笑嘻嘻地,还故意露出几分谄媚的表情,他跟夏至可不讲什么客气话。

陈家二哥还是跟夏至客气了两句,也就痛痛快快地把东西收下了,却是转手就交到了小树儿的手里。“嘿,十六,你想的可真周到。”

“那是,好多事都多亏了十六呢。”小黑鱼儿对别人夸赞夏至,一直是与有荣焉。

夏至和小黑鱼儿在场院上待了一会,就又提着灯笼到麦地里来。大老远的,就能瞧见麦地里燃的火把了。

打夜战收麦子的,可不仅仅夏家这一家。有的人家也不知道是心疼灯油钱还是怎么着,竟是摸黑,借着远处别人家的火把光在收割麦子,而且割麦子的速度惊人还不慢。

夏至瞧了一眼,只能在心中默默感慨。

夏老爷子正在地头,和陈家老爷子、田富贵抽旱烟醒神,看见夏至和小黑鱼儿来了,就问他们怎么又下地来了。

“在家陪着你奶吧,这不用你了。”夏老爷子跟夏至说,“一会把腊月,还有大丫、二丫,还有兰子那丫头都带回去。她们闺女家,年纪又小,干一天就不错了,这夜里只怕是挺不下来。”

夏老爷子早就说要让这几个小姑娘回家了。但孙兰儿第一个就不肯答应,腊月担心自家的麦子,也不肯回去。

她们俩都不走,大丫和二丫也说不走。

夏至往地里看了一眼,就看见孙兰儿和腊月、大丫、二丫正在一处割麦子。孙兰儿在最前头,然后就是大丫。

孙兰儿还看不出什么来,她是做惯了这些农活的。大丫看着似乎就有些吃力,然而却在奋力地追赶孙兰儿。

“没看出来,老田家大丫头还有股子拼劲儿。”夏老爷子低声说道,也不知是说给夏至听的,或者只是自言自语。

大丫一学会了割麦子,就有点儿跟孙兰儿摽劲儿的意思,夏至早就瞧出来了。(未完待续。)

第 204 章 第二百零五章 雨

年纪相仿的女孩子,难免相互有些比较心。不过,大丫和孙兰儿摽劲儿却显得有些微妙。

夏至这个时候也没顾上多想这件事,她将明天早上打算蒸馒头,已经定好了水豆腐的事又跟夏老爷子说了。夏老爷子自然说好。

既然到了麦子地里,夏至就想也帮着割会麦子。可夏老爷子不让。

夏老爷子这会已经琢磨过来了,让夏至在地里割麦子,是浪费了夏至的才干。没瞧见大家伙着急火燎的事,夏至放下镰刀各处去走了一遭就完满的解决了吗。

不让夏至割麦子,夏至可以回家帮着夏老太太筹划和准备饭菜。除此之外,夏至还能将很多他一时都想不到的事情给办周全了。

所以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夏老爷子以前就开始特别抬举夏至了,现在看待夏至有比从前重了几分。所以,夏老爷子说什么也不让夏至在地里割麦子。

“回去能歇就好好歇歇,要不就帮你奶把家里的事情料理清楚了。还有别的事,我一时想不到的,十六啊,你就多费费心。啥事要是来不及跟我商量那也没啥,你看着自己能做主办了的事,就办了。”

夏老爷子笑呵呵地嘱咐了夏至一会,然后还告诉她:“要用钱啥的,就跟你奶要。要用人,这些人都随便你调派。”

夏至笑着应了,知道夏老爷子这是把统筹调度的权力都给她了。不过,她还是说想到什么事就来找夏老爷子商量。

然后,夏至就又往地里去,跟夏桥、孙兰儿、还有大丫和二丫几个都说了几句话,回家的时候,还把腊月也给带走了。

回到家的时候,夏老太太已经在炕上摆好了面板,正从大盆子里面往外拿发好的面。这是打算做馒头了。

“先提前预备着。”夏老太太就跟夏至说,“大家伙干了一天一宿的活,肚子里没食儿可不行。”

“我叫我娘去。”夏至就说。

“不用叫她。这面发好了,我一个人慢慢地干就行。一会让腊月帮着我烧火。”夏老太太笑呵呵地说。

夏至还是决定去叫田氏。

这种时候,家里是不许有闲人的,田氏凭什么例外呀。不用别人说什么,夏至首先就不答应。她不允许田氏这么没心没肺地过活。

夏至说话算话,这次也没带小黑鱼儿和大青,就自己一个人往前院来。

前院的后门惯着,夏至走到门口没有立刻开门,而是站在那儿侧耳听了一会。结果就听到屋子里面有说话的声音。

说话的声音她都熟悉,一个自然是田氏,另外一个,则是孙王氏了。

孙王氏这么晚了不睡觉,这是在跟田氏说什么呢。

夏至就又听了一会,就听见田氏在跟孙王氏抱怨,说做了一天的饭,腰都直不起来。

“人家是不使唤我。不过活计就放在我眼面前,我能不干吗?她是柔奸心,外面落个不使唤我的名儿,结果啥活不是我~干的。”这是田氏的声音,是在抱怨夏老太太。

“她大~奶这人看着和和气气的,原来是这样的人!”这是孙王氏的声音,透露着一股子惊讶劲儿,却分明是鼓励田氏继续说下去的意思。

“她就是这样的人,不声不响的,心眼可不少。要不然你看我那个小叔子那么多心眼,他能像谁!”

“还真是一母生九子。你看你们后院老三,三脚踢不出一个屁来,跟我们家老五差不多。最小的那个就是个暴脾气,说两句不顺当就能跟你干仗,还别管多大的人,他都不怵。这还是一个娘的肚子里爬出来的…”

“…就是个小人精儿,天生跟我不对付…”

田氏抱怨完了夏老太太和小黑鱼儿,又说到了夏老爷子。

“恨活计,恨不得我们大家伙白天黑天地不睡觉、不吃饭,就给他干活。因为啥当年我们二当家的要跟他分家,不想跟他们一块过了。”

“我们家老五和兰子还在地里呢!”孙王氏就叹了一口气。

“…从来不知道心疼人,恨不得拿你当大牲口使唤…”田氏越说越来劲儿。

夏至却听不下去了,她故意弄出动静儿来,打开后门进了屋子。

屋子里的说话声戛然而止。

夏至走进东屋的时候,就看见田氏和孙王氏正在炕上相对而坐。田氏见夏至来了,并没什么表示。孙王氏却赶忙欠了欠身,对着夏至一脸陪笑。

“夏至回来了?哎呦,这几天,可把我们夏至给累坏了。赶紧上炕歇歇吧。”孙王氏还作势起身,要夏至上炕坐着。

“五婶你坐着吧,我还有事,不能在这闲待着,大家伙地里干活的干活,家里做饭的做饭,我哪能忍心自己偷闲啊。”夏至笑眯眯地说道。

孙王氏听了这话还不怎么样,因为她是闲待着惯了的。田氏的脸上就微微变色,因为听出来夏至这些话是说给她听的。

“对了,五婶,还得跟你商量一件事。”夏至有跟孙王氏说道。

“啥事啊?跟五婶还说啥商量不商量的,夏至你说啥,五婶还能不点头。”孙王氏的小眼睛亮晶晶地。

“这不是怕下雨,抢着往家收麦子吗。大家伙打算干这一宿,我爷问我五叔和兰子姐,怕他们累了,劝他们回来歇着。我五叔和兰子姐说啥都不答应。这一宿不管割多少,都按两天的工钱算。这事我五叔是不是忘记跟五婶你说了呀?”

“啊…啊…”孙王氏的小眼睛飞快地转了转。

这件事,孙老五自然没有忘记跟她说。她很清楚,孙老五和孙兰儿割这一晚上的麦子就能拿到两天的工钱。就算孙老五和孙兰儿自己不想干,她也得逼着他们干。

现在孙王氏就琢磨,夏至说刚才这番话,是真的跟她客气呢,还是听见方才她随着田氏说的那些抱怨话了。

如果是后者,哎呦,那她可不是把夏至给得罪了。

夏至这小丫头别看年纪小,那可真不是能得罪的人。

想到这,孙王氏立刻下地站了,脸上的笑容越发的讨好。“你五叔没跟我说这件事。还是我跟他说的,眼看着不知道啥时候就下雨,让他夜里也别歇着,下地多帮着割点儿麦子。工钱不工钱的,远亲不如近邻,他白干几天那都是应该的!我不知道两天工钱的事,那可不能要,那哪儿好意思呢…”

“已经定了,肯定得给。”夏至微微一笑,“五婶,你这半夜过来,就是不知道这件事,担心我五叔和兰子姐吧。要不这样,我这就下地,把他们爷俩叫回来,陪着五婶。”

夏至作势就要往外面走。

割一宿的麦子,就能拿到两天的工钱。这可是上赶着找都找不到的好事儿,孙王氏怎么能眼看着到手的钱再从自己手里飞走。

她赶忙上前拦住了夏至,因为看见夏至的眼神,她还没敢用自己的手抓夏至。

“叫他们干啥啊,我过来,就是陪你~娘说说话。我用啥人陪啊,知道他们爷俩给你们干活呢,那我就放心了。”孙王氏陪着笑脸,又忙让夏至上炕坐,还特意用衣袖扫了扫炕上并不存在的灰尘。

田氏眼睁睁瞧着孙王氏变脸,而且还对夏至这般巴结,她的心中有些发堵,坐在一边半晌都没说话。

“我不能陪着五婶坐了,后院还有活要干呢。”夏至说着话,似有意似无意地瞟了一眼田氏。

孙王氏却是最会察言观色的一个女人。她立刻就明白了夏至的意思,大概是来找田氏上后院干活去的。孙王氏哪儿敢再在这屋子里坐着,那不就是耽误田氏往后院干活了吗。

“我过来这老半天了,得回去看看俩孩子去。”孙王氏就挺着个肚子走了。

“你不愧是你们老夏家人,你看你把你孙五婶给吓唬的!”等孙王氏走了,田氏就跟夏至说道。

“娘你这话我可听不明白。”夏至一笑,“娘,我奶开始蒸馒头了,咱过去帮忙吧。”

田氏冷着脸在炕上坐着没动。

夏至也没催她,就笑眯眯地瞧着她。

最后,还是田氏坐不住了。她下炕跟着夏至往后院来,一路上还抱怨夏至:“我咋生了你这么个不知道里外,胳膊肘总往外拐的。”

“娘,在你那儿,只有我姥家是里,我们本来都是外吧。要真说胳膊肘往外拐啥的,我这也是随你呀。”夏至脸上带笑说话,态度真是好极了,虽然她说话的内容跟她的态度不大符合。

田氏被夏至给怼了一肚子的气,还不好发作。

到了后院,田氏虽然还阴沉着脸,倒也不用人催促,就帮着夏老太太开始揉面做馒头,然后有被夏至安排去烧火蒸馒头。

这边馒头蒸出来两大锅,夏至也将汤和小菜都准备好了。夏三叔和陈家大哥就赶着车回来了。这是夏至和他们商量好的,看着时辰差不多,就赶车过来拿夜宵。

蒸的白生生宣腾腾,还冒着热气的白面馒头,再加上肉酱小菜和粉丝汤,夏三叔和陈家大哥都说好。

夏至又跟着往地里跑了一趟,亲眼看着夏三叔家的麦子全都收割干净,送到了场院上。夏二叔家的麦子,也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了。

夏老爷子的高兴是不用说的,夏至回来跟夏老太太一说,夏老太太也很高兴。

后半夜,天气越发的阴沉起来。夏至又往场院去看了一趟,就看见只有陈家二哥是清醒的,小树儿靠在陈家二哥的怀里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眯着了。

听到大青的叫声,小树儿才猛地醒过来。然后看到了夏至,小树儿就不好意思地笑了。

夏至就摸了摸小树儿的脑袋瓜。对于一个九岁的孩子来说,小树儿这几天的表现还算不错。

“等麦子收完了,有赏!”夏至笑着说了一句。

小树儿立刻精神了,他围着夏至转,说想吃临水镇上的李记的烧鸡。夏至无奈:“你咋就长了个吃心眼!”

从场院上往回走,夏至就觉得头顶有些异样,她伸出手,手心立刻就感觉到一点儿湿~润。

下雨了。

这雨一开始下的并不大,只是淅淅沥沥地落着雨点儿。夏至刚忙就往麦子地里去。割麦子的人也发觉落了雨,没人离开避雨,他们反而加快了割麦子的速度。

雨点儿越来越大,越来越密集,最后有些火把都被雨给打灭了。

不过,再大雨来临之前,众人齐心协力,终于将最后的一片麦子收割干净了。

这场雨,一直下到第二天的后晌才收住了。

天一放晴,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有人欢喜有人忧愁。

因为这场雨,还是有不少人家的麦子被浇在地里了。现在雨刚刚晴,这些人家就赶忙去麦子地里,打算尽可能地挽回些损失。但结果自然都不理想。

这么大的一场雨,下了这么久,地里还没割的麦子,只能就烂在地里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夏老爷子万分庆幸,如果没有那么多人帮忙,夏二叔家那十亩的麦子,能割回来是十之一二就算不错了。

现在的情况,是一大家子四十亩麦子全都抢收了回来。等水汽散干净了,就可以开始碾麦子、扬场,将麦粒收回家来了。

夏家的这种情况,也让大家伙十分羡慕。今年不仅夏秀才不在家,夏二叔一家也不在。本来这场雨一下,大家伙都猜测夏家的麦子肯定得大~片地烂在地里了。

夏老爷子走回屋来,就跟夏老太太还有夏至商量,说是天晴了,晚上得整治出两桌酒席来请客。

一方面,陈家老爷子一大家子打算明天就回去。一家子的壮劳力都出来了,帮着割完了麦子,以后的活计就不那么紧迫了。人家家里还有一大摊子的事,不能耽搁。

再有,就是田富贵了。

那些过来帮忙的短工,或者给麦子或者给银钱,下雨回来夏家又供给了一顿饭食,这也就行了。但田富贵是纯粹来帮忙的,这得感谢人家。

夏至就和夏老太太商量着一个菜单出来,然后就让陈家大哥赶了车,夏至带上小黑鱼儿、夏三叔一起往临水镇上去买鱼、买肉、买熟食。

(未完待续。)

第 205 章 第二百零六章 庆祝和犒劳

虽然并不逢集,临水镇的主街上还是很热闹。店铺都开门营业,街上也人来人往的,不少人的目的和夏至的相同,都是来买肉菜的。

夏至手里捏着夏老太太给的钱袋,开始采买。除了计划要买的东西,最后夏至还买了些其他的。不过买这些额外的东西,夏至并没有花夏老太太的给的钱。往临水镇来,她自己也带钱。

然后,经过骡马市的时候,夏至还找人给钱月来带了话说要买大牲口和置办大车,让钱月来尽早帮着踅摸。

夏三叔一路跟着夏至,虽然他是长辈,也年长很多,但还是让夏至出面说话办事。一方面,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主要嘱咐了夏至。另外一方面,夏三叔也挺佩服夏至的。

夏至年纪虽然小,但很多事情都比他想的周到,而且很会安排事情。夏三叔自认自己很多事就做不到夏至做的程度。

夏至从临水镇上满载而归,将买来的鱼和肉还有熟食都交给了夏老太太。夏老太太就找来夏三婶和腊月,开始准备饭菜。

这顿酒席都要准备哪些饭菜,是她们已经商量好了的。这些饭菜,夏老太太和夏三婶就能做好了。不过,夏老太太还是跟夏至商量,打算让夏至亲自做买来的那两条鱼。

因为人多,所以得办两桌酒席,夏至就买了两条大鲤鱼。

“你老叔总说你做的鱼好吃,十六,要不这两条鱼还你来做?”夏老太太就跟夏至商量。

夏至痛快点头答应了。“奶,那扇贝你要是做不好,一会也让我来做吧。”

“那扇贝我学会了,一会还是我做,十六你在旁边帮我看着。你老叔你们都挺爱吃这个,往后咱多做几回,哪能总让你动手呢。”夏老太太笑呵呵的。

上次夏至做扇贝的时候自然没有背着夏老太太,她还将做粉丝扇贝的都需要注意些什么都说给夏老太太听了。

夏老太太是做饭的熟手,掌握了诀窍,再看了一回,也就学会了。

夏至知道夏老太太是个勤快人,并且以能为大家做出好吃的饭菜为荣,因此也就笑着答应了。

然后,夏至就往前院来。

因为下雨,又因为麦子都收割完了,大家伙可算是好好地歇了半天。夏至回到前院的时候,就看见田氏带着大丫和二丫坐在炕上,正在做针线。

“夏至你回来啦。”看见夏至进屋,大丫忙就笑着招呼道。

“嗯。”夏至点头因为没看见夏桥,她就问了田氏一句,“娘,我哥上哪儿去了。”

田氏低头做针线,没应声,也不知道是没听见还是怎么回事。

大丫忙回答了夏至的问题:“大桥哥上场院去了,说是要把小树儿给换回来。”

“哦。”夏至点头表示知道了。夏桥还是很心疼和照顾弟弟妹妹的。

“你们在做啥呢?”夏至瞧了瞧三个人手上的针线,大概猜出田氏带着大丫和二丫正在做鞋。

“姑打算给我们俩一人做双新鞋。”大丫的脸色微红。

二丫就偷眼打量夏至,目光小心翼翼的,似乎是生怕夏至会因此不高兴。

夏至自然不会将这点儿小事儿放在心上,就笑着应了一句:“哦,原来是做鞋。挺好。”

“不做鞋还能做啥。我倒是想给你大丫姐和二丫姐一人做件衣裳,可也得我手里有钱啊!”田氏这个时候突然抬起头来,有些阴阳怪气地说道。然后,她就看见夏至手里拿着东西了。“你从镇上回来的,看来又没少买东西!”

就是不惦记着给她们买点儿啥!

“我爷我奶给的钱,去镇上买了不少菜回来。娘,你要是没啥着急的事,还是赶紧上后院,帮着我奶和我三婶她们做饭。晚上这顿挺丰盛的,我爷让咱们大家伙都去!”

一听说晚上的宴席也有她和两个侄女的份儿,田氏的脸色就缓和了很多。

“你~爷真跟你说的,也让你大丫姐二丫姐去吃饭?”田氏还是问了一句。

这麦子都割完了,最后夏老爷子还供了一顿饭。按理说,请的这顿饭,就没有大丫和二丫的份了。毕竟只是两个小丫头,而且还是她的侄女,田氏不认为夏老爷子会这么抬举两个人。

这是她把夏老爷子给想差了。夏老爷子待人一直很宽厚,可不会在乎酒席上多两双筷子。而且大丫和二丫不管活干的多少,两个人没半道儿回来,打夜战也跟着一起支撑下来了,干活的时候,两个人也没偷奸耍滑,这在夏老爷子那就赢得了不少的好感。

当然,这件事也是夏至的意思。

看见夏至点头,田氏低头琢磨了一会,就把手中的针线放下了。田氏就要带着大丫和二丫往后院去,一起帮着做饭做菜。

这个态度还差不多,夏至心里暗暗地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