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三叔和夏三婶勤劳能干,平时省吃俭用的,赚的钱从来不随便花,而是都一点点儿地攒起来了。相比之下,夏秀才同样有十亩地,同时还有书院的那笔收入,可这些年下来,却是一点儿积蓄都没有。

如果夏秀才在这里,不知道是否会汗颜。

看着夏三婶把钱都数出来了,夏老爷子又问夏至:“十六,你那份钱,我先帮你垫上吧。”

虽然夏至平时花钱挺大方的,可夏老爷子他们怎么看,也看不出夏至能从哪里一下子拿出六两银子来。

“不用。”夏至忙笑着说道,她就顾着看夏老太太和夏三婶往外拿钱,然后就是思考他们的银钱是怎么赚来的,又是如何攒下的,几乎忘记了自己也应该赶紧往外拿钱。

夏至伸手向自己的领口,就将一直贴身戴着的银锁片取了下来。她也没避忌在场的几个人,就当着他们的面将锁片打开,从里面取出一个小纸卷来。

然后,夏至又将纸卷打开展平交给夏老爷子。

“银票!”夏老爷子当然是认识银票的。

在场的其他几个人,都看了个目瞪口呆,觉得夏至这简直就跟变戏法似的。只有小黑鱼儿不惊讶,还在旁边嘿嘿地笑。

“十六,你这是…”素来不怎么开口说话的夏三婶都忍不住问了。

“银子带在身上太不方便了,所以在府城里换了银票。”夏至微微一笑,“府城里好些姑娘媳妇,都是这么藏钱在身上的。”

夏老太太就点头:“我是听人说过。”她只听人说过,但亲眼见到,却还是第一次。更别提夏三婶和腊月了,她们娘儿两个不仅没见过,也是第一次听人说这个。

看着三个人惊讶好奇的目光,夏至干脆将锁片交到三个人的手中,让她们仔细地慢慢看。

“还有这样的镯子和簪子,都能藏东西。”

夏老太太她们在旁边看锁片,夏至就又笑着跟夏老爷子说话。“爷,我那是十两银子,你还得找给我四两。”

“行。”夏老爷子毕竟比夏老太太她们见过的世面多,心中不是不惊奇的,但表面上却没太表露出来。他还问夏至,“十六,你是要银子啊,还是要铜钱?”

“我手里的铜钱暂时够用了,那就要银子吧。”夏至也没跟夏老爷子客气,“爷,就你这银角子就行,我不拿回家去,就先存在你跟我奶这。”

“行。”夏老爷子点头。

夏老太太这个时候已经将锁片交到夏三婶和腊月的手里,听见夏至和夏老爷子说的话,她忙就走过来给夏至点银子。

点好了银子,夏老太太并不放回自己的钱匣子里,而是把小黑鱼儿的匣子拿出来,将四两银子锁了进去,然后还把钥匙给了夏至。

“给你放你老叔的匣子里,你啥时候要用,就自己来拿。”

“那也行。”夏至就将钥匙贴身收了。

腊月捧了银锁片交回给夏至,看着夏至将银锁片系好,又贴身戴了。腊月的眼睛亮晶晶的。

“腊月,你好好绣荷包,慢慢攒够了钱,也能买这个。”夏至就说道。

“嗯。”腊月重重的点头,暗下决心,以后要更加努力干活、攒钱。

夏老爷子让夏老太太把三家的银子都包起来,然后就对夏至和夏三叔说:“咱们估计是十八两,看现在的情况是用不了那么多。这得多亏月来那孩子。…钱先放在这,用着宽裕点儿,不能让月来那孩子亏了。等有剩下的,我再返还给你们。”

“都听爹的。”夏三婶顺从地点头,留下腊月帮着夏老太太和夏至做饭,自己先就回场院上去干活了。

夏老爷子又留了一会,嘱咐夏老太太和夏至要把饭菜准备的硬一些。“月来这孩子,咱得高看一眼。”

“那肯定的。”夏老太太点头,对钱月来也非常有好感。

晌午,夏老爷子带着钱月来从场院回来,刚走到街口,就闻见远远地从自己家院子了飘过来的炸锅香气。夏老爷子满地地暗暗点头。

到家的时候,果然夏至和夏老太太已经把饭菜都给准备好了。

因为钱月来来了,今天晌午这一顿,夏老爷子还叫了夏三叔一家,还有夏桥和小树儿都到后院吃饭。

吃过了饭,夏老爷子当着大家伙的面就把银子拿出来给了钱月来。钱月来早就听自己的祖父钱老爷子说过,夏老爷子办事厚道周全。跟夏老爷子这样的人办事,最放心,也最舒心。他是绝不肯让人吃亏的。

数次与夏家人接触,钱月来对这一点深有感触。

“干爷,用不了这些钱。”钱月来赶忙跟夏老爷子说道,“也不用一块堆都给了。”

“人家要是等钱用咋办。咱不是没钱,还是都给了,两下心宽。”夏老爷子就说,“这钱你拿着用,别因为照顾我们,你把价钱压的太低了,人家以后不乐意跟你做生意。”

钱月来就笑:“干爷你放心,我给的价钱,肯定不能让卖家亏着。亏着他们自己也不干啊。”

这么说说笑笑的,钱月来就将大车的钱先数出来,跟夏三叔商量着下晌就去看看,要是觉得还行,就把大车拉回来。要是不行,他再继续帮忙踅摸。

夏三叔自然点头。

然后,钱月来才将骡子的钱也数出来,装在了自己的褡裢里。

看着包袱里剩下的银子和铜钱,夏老爷子就问钱月来:“月来,你没数错吧。你这孩子,我们让你帮忙办事,可不能让你亏了。”

“干爷,就这些钱。你再要多给我,那我以后就不上门了。”钱月来笑道。他这么说,就把夏老爷子许多话都堵回去了。

下晌,钱月来果然带着夏三叔去将大车拉了回来。这大车拉回来,不仅夏三叔和夏老爷子满意,夏至瞧了也觉得很满意。

钱月来很会办事。

这大车虽说是人家用过的,却有七八成新,都不用重新刷油就能用,而且结实耐用,用起来比新的还顺手些。

一匹大青骡,加上大车,再加上一些零碎的配件,加在一起,经过钱月来的手,只花了十五两不到的银子。

大青骡是最上等的,大车虽然是旧的,但也是最上等的货。如果他们自己去骡马市采办,这一套下来,二十两银子是打不住的。

夏老爷子给夏三婶和夏至一家返回了一两银子。夏三婶就念叨着要给钱月来做件衣裳还得再做双鞋子。

“这个应该。”夏老爷子点头赞成。

夏三婶要在场院上干活走不开,就将银钱交给了夏至。夏至赶集买菜的时候,就帮夏三婶买了一个绢布的尺头回来。

没有超过夏三婶的预算,而且夏至买的还是耐脏耐用,很能够穿的出手的绢。夏三婶自然满意,觉得还是夏至会买东西,这种事交给夏至总没错的。

夏三婶白天干活,晚上就和腊月一起纳鞋底子做鞋,夏老太太那边就把做衣裳的活计给揽了过去,也算是帮着儿媳妇减轻了负担。

钱月来在夏家住了七天,夏至后来又雇了孙老五和孙兰儿,终于是将所有的麦子都打完了,看着一袋袋的麦子过称,再用大车拉回家里,夏至的心情是无比喜悦的。

今年的麦子丰收,夏至家十亩麦地,总共打了三千九百斤的麦子。因为麦子还没完全干,如果去水分,分量还会轻一些。但这已经是高产了。

夏老爷子和夏三叔家的麦子产量和夏至家的上下差不多,夏二叔家的少了几百斤,按照夏老爷子的说法,是因为夏三叔前期没有好好地给麦地除草的缘故。

钱月来赶一辆车,夏三叔赶一辆车,夏至跟着钱月来的车,刚拐进街口,就看见夏家后院门口停了一辆带棚的马车。

夏二叔从府城回来了,回来的非常是时候。(未完待续。)

第 208 章 第二百零九章 要麦子

二更,求月票

***

进村口的时候,就已经有在街上玩的小孩子告诉夏至,说是夏二叔从城里回来了。夏至心里还琢磨着,夏二叔回来的真是时候:干活的时候他不回来,这麦子装袋运回家了,他就回来了。

到了大门口,夏至就跳下车。小黑鱼儿随后也跳了下来,他还瞧了一眼夏至。刚才的时间太短,叔侄俩还没来得及说啥话。不过小黑鱼儿的意思夏至是看明白了。

夏二叔回来了,有些话夏老爷子不说,小黑鱼儿就要说。当然了,要小黑鱼儿开口,还不如她来说。

小黑鱼儿虽然聪明机灵,可毕竟年纪还小。真要论到成本大套地说事情,讲道理,那还得是夏至。

夏至就朝小黑鱼儿点了点头,让他放心。然后,夏至又跟夏三叔和钱月来说话:“三叔,月来哥,你们先搬着,我先进屋去看看。”

“去吧。”夏三叔和钱月来都点头。

刚听到夏二叔从府城里回来了,钱月来小伙计还有些不自在。不过,现在他已经是该干什么干什么了,正和夏三叔一起拴住了大车,往下面搬麦子。

夏至就和小黑鱼儿往上房来。两人走在当院里,就听见上房屋子里夏二叔的说话声了。单听那比以前在家里中气十足的声音,夏至就仿佛看到了夏二叔那张得意洋洋的,时刻带着炫耀和优越感的脸。

而夏老爷子的声音就低沉多了。

除了夏老爷子和夏二叔,还有另外一个陌生的男声。

看来,夏二叔还不是一个人回来的,他还带了人来。

夏至刚走进上房,夏老太太就迎了出来。“十六,小龙,你们俩回来啦?”

“嗯。”夏至点头,还故意问了夏老太太一句,“奶,我看咱家大门口停着车,是来啥客人了?”

“是你二叔回来了。”夏老太太笑着说道,然后又略微压低了声音,“还带了个人回来,说是啥朋友。”

“我二叔说啥没?”夏至也压低声音问。

“就说在府城里田监生待他咋好,他咋得烟儿抽啥的,说这老半天了。”夏老太太的声音又低了一些。

“是谁回来啦?”这个时候,就听见夏二叔的声音在东屋里问。

夏至朝夏老太太一笑,就掀门帘进了东屋。

东屋炕上坐了三个人。炕头的那个,自然是夏老爷子,坐在夏老爷子对面,穿着一身葵花色缎子直缀的,头上还戴了瓦楞帽的正是夏二叔。

夏二叔旁边还有一个陌生的中年男人,瘦高的个子,跟夏二叔的打扮相似。

“二叔回来啦。”夏至进屋就跟夏二叔招呼道。

“啊,是十六啊。哈哈,咱们十六真是越长越水灵了。”夏二叔哈哈笑着,然后又看到了跟在夏至身边的小黑鱼儿,“小龙还是总跟十六在一块。这俩好的,都跟一个人似的了。”

小黑鱼儿可不像夏至见到夏二叔还能给个笑脸,小黑鱼儿的小~脸板着,根本就没给夏二叔好脸色。听见夏二叔跟他说话,他也就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就没搭理夏二叔了。

夏二叔却是一副这小孩子被惯坏了,他不跟小孩子计较的模样。

“十六,这是你二叔在府城的朋友。”夏老爷子很注重礼节,就让夏至和小黑鱼儿喊了跟夏二叔一起回来的男人,却不是按照辈分称呼的,夏老爷子让夏至和小黑鱼儿称呼对方为张老爷。

夏至立刻就知道,夏老爷子不太喜欢这个所谓的张老爷。

“咋就你们俩回来了?”夏二叔笑呵呵地问夏至和小黑鱼儿。

“我三叔和月来哥在大门口卸车呢。”夏至就说道。

“卸车,卸啥车?”夏二叔就问。

“咱家拴了大车了。”小黑鱼儿就抢着回答,“我们跟十六,三哥,我们三家一起拴的车。”

“啊…”夏二叔啊了一声,目光飞快地在夏老爷子、夏老太太和夏至的身上扫过。“拴了车好了,拴了车好,往后干啥活都轻省了。”然后,他立刻就问,“这是卸的啥车?刚才从场院旁边过,看见都是扬场的。咱家的麦子打好了送家来了?”

“那是。”依旧是小黑鱼儿说话,“要是等你,那麦子都得烂在地里。”

这句话,深得夏老爷子的心。夏二叔回来这一会的工夫,就顾着说他在府城的事了,根本就没问麦子咋样。夏老爷子自己就打算说这句话,但是在陌生人张老爷面前,却总想着要给二儿子留些脸面。

现在,小儿子把这话说了,夏老爷子就举得浑身都舒泰了许多。不过,他倒是没说什么,只是用意味深长的的目光深深地看了夏二叔一眼。

夏二叔却恍若未觉。

“麦子送回来了,好啊,好啊,听说今年的麦子都丰收了。”这么说着话,夏二叔就站起身,“我得去看看去。”

张老爷跟着站起身,夏老爷子略顿了顿,也下了地。这一众人就出了屋子,走到大门口来。

夏二叔看到装的满满的两大车的麦子,立刻就眉开眼笑起来了。他还解开一个袋子,从里面抓了一把麦粒出来看。

他自己看不不完,他还让跟在他身边的张老爷看。

“老张,你看看,你看看,这麦子没啥说的吧。我那地好,十里八村的头一份,种啥都丰收,都不用咋侍弄。”得意洋洋的样子。

张老爷的话不多,但对麦子瞧的却很仔细。看完了,他还抓了点儿麦粒送到嘴里嚼了,最后才点点头,说了两个字不错。

“看我三弟,这身体棒的,扛个百八十斤都不算事儿。这拴了大车还不算,还请了帮工啊。”这是看见钱月来了。

“二叔。”钱月来脸上微微红了红,不过他没躲着夏二叔,而是走过来,很客气地喊了一声二叔。

夏二叔早就将钱月来这个人给忘了,现在钱月来走到他跟前了,他终于想起来了。“这、这后生看着面善。”

这么一句话,他就扭开头,不再理会钱月来,也是打算将这个话题到此为止的意思。

可夏二叔待钱月来这个态度,却让夏老爷子非常恼火。人家钱月来这些天可是帮了不少忙,真心诚意的,夏二叔却对钱月来这样明显轻慢的态度。

但想想夏二叔之所以跟钱月来相识的缘故,夏老爷子也不好说什么。那样就不仅仅是夏二叔尴尬了,钱月来估计也会不自在。

“月来哥,二叔往府城去,眼界都高了,这也就是在家里,不然走大街上,他连我们都认不出来。月来哥,你别和他一般见识啊,我二叔他眼睛有问题。”夏至笑眯眯地跟钱月来说道。

夏至这是给自己抱不平、出气!钱月来咧嘴一笑,啥也没说,就又快手快脚地去卸车了。

夏二叔被夏至说的脸上讪讪的,他指着夏至,就想数落夏至几句,结果就看到夏老爷子、小黑鱼儿,甚至还有夏三叔看他的目光都颇有些不善,夏二叔嘎巴嘎巴嘴,最后还是啥没敢说。

嘿嘿笑了两声,一方面显示自己的大度,一方面也是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夏二叔又笑容满面地开口了。

“我这次回来的还真是时候,待会我回去的时候,正好把这些麦子带上。他们娘儿几个正想着新麦面了。田监生那,估计也没吃到过咱们家这么好的麦子,哈哈,哈哈。”

果然是回来要麦子的!

“你脸咋这么大!”小黑鱼儿气鼓鼓地呛夏二叔。

“这孩子,咋这么说话呢。”夏二叔脸上的笑容淡了一些。

不等他再说什么,夏至已经开口了。“二叔,你把这些麦子带走了,那我们吃啥啊?”

比起小黑鱼儿来,夏至开口,夏二叔就更加谨慎些。这些日子,他可是见识过夏至的厉害,,跟夏至说话,就带了十分的小心。是生怕被夏至抓~住了把柄的那种小心翼翼。

“十六,你逗二叔是不。你们也有十亩地,今年不一样丰收了,你还愁吃的?”夏二叔笑呵呵的,然后还飞快地瞥了夏老爷子一眼。

夏老爷子干脆背起手来不说话了。他这是心里不痛快,乐意看着小黑鱼儿和夏至为难为难夏二叔。

“可是二叔你指的这些麦子,就是我家那十亩地的呀。”夏至也笑眯眯地说道。

“啊,啊,”夏二叔眼珠子转了转,似乎这才回过味来。“谁家地里的不一样啊。不过你这么说,二叔也不能跟你计较。老三,我那地里麦子,是哪几个口袋的,送回来没有啊,后头肯定还有吧。”

这是转向夏三叔说话了。夏三叔最老实,也说不出什么呛人的话。夏二叔这个时候还知道柿子要捡软的捏。

“二叔,你是啥时候回来割的麦子,我们咋都没看见呀?”夏至立刻就露出了吃惊的表情。

夏三叔也没理夏二叔,闷头去跟钱月来干活了。

夏二叔睁大了眼睛,张大了嘴,瞧瞧夏至,又将目光转向夏老爷子。

“要你那十亩地的麦子,自己去地里找去!”夏老爷子甩下这么一句话,也走上前去,帮着夏三叔和钱月来卸车。

夏二叔的神气儿整个就变了。他先是呆了片刻,然后就凑到了夏老爷子跟前,爹长爹短地说了起来。也不过是说些在府城里头事忙,无法脱身的话。还说他现在是给别人干活,很多事情不由得自己做主。

夏至惊奇地发现,这个时候的夏二叔,不仅没了方才得意洋洋大佬倌样,转眼就赖赖唧唧的,仿佛是个孩子一般。而且,他的身量还奇迹般地矮了一截。

夏二叔这算是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伏低做小,什么是撒娇撒痴。

夏至有某种预感,夏老爷子对二儿子的恼怒,恐怕是支持不久的。

果然,渐渐地,夏老爷子的神色就缓和了下来。不过,他还是在数落夏二叔。

“你回不来,不能让人说一声?托人给你捎了好几回信儿了,你一点儿回音都没有。要不是知道你没事儿,要不是我这走不开,我都要进府城去找你了!”夏老爷子的语气很严厉,但只要有眼睛耳朵的人就能察觉到,这严厉的语气中,隐藏的还是浓浓的关切。

“爹,我那时候不在府城,监生老爷派遣我去桐城办差事。那败家老娘儿们也不知道找人去告诉我一声儿。我这刚回来,她才想起来说,还说怕麦子都烂在地里了,一家子可就啥也没得吃了…”

“我当时就说她。我跟她说,家里有咱爹,有咱兄弟,就算咱不回去,那麦子咱爹和咱兄弟也能给好好收回家里。咱家可不像那些吃吵鹅斗的人家。我就跟她说,等回去,让她擎等着吃新麦面吧。谁让咱家风气好,咱有好爹好娘好兄弟…嘿嘿,嘿嘿…”

夏老爷子虽然还板着脸,但似乎已经不怎么生气了。

夏至暗中给夏二叔点了三十二个赞。夏二叔这是知道夏老爷子的痒处在哪里,句句话都是冲着夏老爷子的喜好去的。

“…下了雨,多亏你兄弟,还有十六,大桥他们…”夏老爷子就跟夏二叔说起这收割麦子的艰辛,还有一家子的辛苦。他没说自己,只说夏二叔这麦子之所以能够收回来,多亏了夏三叔一家,还有夏至一家。

“我就知道。”夏二叔立刻做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他还冲夏二叔和夏至抱拳,“我做哥的,做叔的这里给你们行礼了。我这心里啊,真是暖和…”

夏三叔被夏二叔逼近到跟前这么打躬作揖的,脸上立刻就红了。他呐呐地开口:“不用,二哥你不用这样,都是自家兄弟…”

“对,都是自家兄弟,那是没话说的。你嫂子还是你侄子侄女能吃上新麦面,不能忘记了你这当叔的好。”

夏三叔只是呐呐地说着不用,再也没有别的话了。

夏至微微挑眉,轻轻地哼了一声。

夏二叔又忙过来跟夏至说感激的话,又说了许多好话,反正好话也不要钱。

夏至瞧瞧夏老爷子,知道他早已经松动了。估计一会再教训教训夏二叔,也就让夏二叔将麦子给带走了。再看看夏三叔,夏三叔刚才已经让夏二叔的话给逼住了,也不会阻拦夏二叔的。

不过,夏至可不会让夏二叔这么容易就把麦子拿走。(未完待续。)

第 209 章 第二百一十章 不给

所以,夏至就转移了话题。

“二叔,就你一个人回来了?我二婶她们咋一个人都没回来?我五月姐,七月,还有二柱和小杨,我爷这些天挺想他们的。”

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又回到了屋子里。只有夏三叔和钱月来还在外面干活。夏二叔在外面说了那么多的好话,可除了帮夏老爷子搭了把手之外,却是一点儿活都不肯干的。

因为提到夏老爷子想孙子们了,夏二叔立刻就觉得夏至不怀好意,是故意在夏老爷子面前给他上眼药,说他们一家子都不孝顺。这么想着,夏二叔忙就看了夏老爷子一眼。

夏老爷子脸上没啥表情。

“爹,孩子们也可想你老了。”夏二叔再次发挥会说的特长,“就是他们现在也都有差事。二柱在铺子里,五月和七月都跟着她们娘在监生老爷的宅子里照看监生奶奶。小杨是张罗回来,就是这两天他有点儿咳嗽,我没敢带他…”

“二柱定亲了?”夏老爷子就问了一句。

“是,是。”夏二叔忙就点头,“我正打算跟你老说。这个事儿,十六,小龙,还有我大哥回来,我还嘱咐他们替我跟你老说。”

“撒谎,你才没有。”小黑鱼儿一直没大吭声,这个时候突然来了一句,直说夏二叔撒谎,是一点儿脸面也没给夏二叔留。

“哼。”夏老爷子哼了一声,这一声可不是哼小黑鱼儿的,而是哼夏二叔的。

夏二叔擦擦额头的汗。他虽然没干啥活,可这半晌的工夫前后忙活着编谎、讨好,其实也不是件轻松的事。

“关键是有他大姑和大姑父在府城那,亲家也不是外人…”

“得了。”夏老爷子都不愿意听夏二叔再说了,“二柱的事,我都是隔辈人了,你和你媳妇做主,我也不能说啥。你忙啊,告诉我不告诉我的…”

“爹,爹,”夏二叔赶忙给夏老爷子陪笑,“爹,我那时候刚进府城没几天,正忙的时候。外面看着风光,其实还是归人家管,啥也不由自己做主。不敢差了人家的差事,在那家这边的事,那不是还想着有爹娘给我兜着,在爹娘跟前,我就有不到的地方,那爹娘也不能真跟我生气,跟我生分啊…”

夏二叔就做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来,现在是不吹嘘他在府城里,在田监生面前是如何的体面,如何的说一不二了。

夏老爷子对于夏二叔不跟自己商量就给夏柱定了亲的事,一直耿耿于怀。不过,这些日子他也劝自己想开些,再有夏老太太在旁边劝着,现在已经不像当初那样介怀了。

“算了,”夏老爷子叹了一口气,“我也老了,你们也老大不小的了。再说也早就分家了,是我不该管。你们爱咋样咋样吧。只要你们过的好,那我也就放心了。”

虽然是这么说,但还是有些不甘心。

“爹,这话咋说的。我们多大的岁数,那也是你老的儿子。”夏二叔忙就说道,却再不肯说出什么事都要夏老爷子做主的话来。

夏老爷子轻轻叹气,知道二儿子的心是大了。以前大家伙还住一个院子里,二儿子很多方面要仰仗他这个做爹的。那个时候,二儿子就有些阳奉阴违了。现在二儿子远远地去了府城,又找了靠山,看样子还混的不错,哪里还会将他的话当回事。

不甘心,还有些伤心,但夏老爷子还是暗暗决定面对这个现实。

虽然如此,夏老爷子还是关心夏二叔,就又问了许多他在府城里的事,然后还劝他要做人做事都要本分踏实。夏二叔自然连连点头应承。

眼看就晌午了,夏老太太就张罗着要做饭。

“老二,这回回来,多住几天不?跟你爹好好说说话。”

“娘,”夏二叔这声娘叫的很甜,“城里还有事,这就好不容易回来的,不能住,今天就得回去。”

“那够不容易的。”夏老太太说着,就出去张罗饭菜去了。

“还是我娘疼我,知道我不容易。”夏二叔就笑着跟夏老爷子说道。然后,他也明白,今天要想将麦子带走,刚才那样似乎还不够。

“爹,那是我给你和我娘买的点心,都是我们桂芳斋最上等的点心,甜软,你和我娘正好吃。爹,那坛子酒可好,是监生老爷赏给我的,我没舍得喝。一会我陪着爹喝几盅。”夏二叔这次回来没空着手,带回来一匣子点心,还有一坛子酒。

这在夏二叔,是很不容易的。夏至猜想,如果不是回来取麦子的夏二叔只怕连这一匣子点心和一坛子酒都舍不得。

“我二叔带回来的点心啊,那肯定是好点心。”夏至灵机一动,就将点心匣子提到了炕上,放在了夏老爷子跟前。

夏家的规矩,人家送的礼,没有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的吩咐,小辈人是不能动的。夏至这么把点心匣子拿到炕上,就已经是违背规矩了。

可夏老爷子并没有说什么。

也就只有小黑鱼儿和夏至这么受宠的,在家里才有这样的待遇。而且,夏至还比小黑鱼儿更得天独厚。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会数落小黑鱼儿,可却不会数落夏至。

“这孩子,一会就吃饭了,你把这点心匣子拿上来干啥。这还有客人呢,赶紧拿下去。”夏老爷子没说话,夏二叔却连忙说道,还伸手要将点心匣子拿回到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