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豆腐都拿来了?”夏老爷子就问。

“都拿来了,我让他们称好了,都分开了。”夏三叔挑着个担子,里面放的是几包干豆腐。

大兴庄的干豆腐在北镇府都是有名的。夏秀才、夏大姑和夏二叔也都爱吃干豆腐。昨天夏至说好了要去府城,夏老爷子就让夏三叔去豆腐坊订了干豆腐。

夏秀才、夏大姑和夏二叔这三份,不偏不倚,每个人是五斤干豆腐。另外,夏老爷子还给李夏和田括各准备了十斤干豆腐。

要这么多干豆腐,当天买可能买不到,所以得提前预定。

“李夏啊,你这次回去的急,我这也没啥准备。咱这乡下地方,也没啥稀罕东西,就这干豆腐还算有名。…给你你别嫌弃,就是一点儿心意。”夏老爷子还特意跟李夏说道。

“大爷你这也太客气了。”李夏笑着说道。他略微推辞了一下,就将干豆腐收下了。

夏三叔高高兴兴地挑着担子,把干豆腐都送到了李夏的车上。

因为李夏收东西收的痛快,话也说的亲切敞快,夏老爷子非常高兴。大家送李夏、夏至和小黑鱼儿上车,夏老太太还低声地嘱咐些体己话给夏至,也就是让夏至给夏大姑带话,又让夏至好好瞧着夏大姑身体好不好,最近别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儿之类的。

夏老太太是真惦记闺女。

马车很快就出了大兴庄走上了往府城的官道。

李夏、夏至和小黑鱼儿的情绪都很不错。小黑鱼儿是又能到府城吃吃玩玩的,他开心的不得了。当然了,小家伙心里也不是只想着吃和玩,他还得保护夏至,帮着夏至跟田家把生意给谈成了。这可是大事!

小黑鱼儿坐在夏至和李夏中间,大眼睛忽闪忽闪,踌躇满志。

“李夏,出来这些天,你有没有点儿想家啊?”夏至问李夏。

对于这个问题,李夏很认真地想了一下:“还真有点儿,你不提我都没注意,就现在我好像是有点儿想家了。”

“你这算啥呀?”夏至被李夏的答案给逗笑了。

在这住了这么些天,他没有想到,马车走在回府城的路上了,被她提醒,他才有点儿想家了。

李夏是在大兴庄住的高兴,乐不思蜀了?!

李夏嘿嘿一笑,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李夏,你是不是第一次在外面住这么长时间?”夏至有问李夏。

李夏点头:“是的,不过没一点儿不习惯。”

总之,大兴庄就是好,夏家就好,能够跟夏至在一起,怎样都好啦!

两人一路闲聊,也没少说正经事儿。比如说李夏就给夏至科普了田氏一族大体的情况。府城田家发展到今天,主要有两大分支。其中一支,就是以田括这一家为主,不仅做生意,手里掌握着大量的田庄铺面,还有很多子弟在外面做官,跟李家的关系也更加密切。这一支的田家人,做什么生意的都有。

另一个分支则是控制着从府城往南面去的漕运。李夏说的比较委婉,夏至的理解,这一大分支的田家人似乎不那么白,虽是富贾,却带着江湖气,所谓的黑白两道都占的意思。

漕运船行千里,这样也完全可以理解。

府城里分东城李西城田,而西城田分了这两支,以田括家为主的那一支通常被人称为南府,而掌控漕运的那一支,则被称为北府。

如果有人说南府田少爷,那指的不是别人,就是田括。经李夏这么一说,下支撑才知道田括的身份原来如此贵重。

别看田括纨绔气十足,跟他这个身份比较起来,他应该还算是很低调了。看田括就知道,南府田家的家教应该很不错。

或许,也是因为跟李家世代联姻。田括跟李夏一起长大,又由李山长亲自教导,所谓近朱者赤,所以田括才能长成这样吧。

说到北府田家,李夏又告诉夏至,运河的最北端,也是府城最大的码头,就在北府田家的地盘上。

“上次时间不够。这回咱们抽出空来,我带你和老叔去那好好逛逛。”李夏笑着说道。

府城最大的码头,那一定非常热闹。

李夏的马车比一般的马车速度要快,后晌的时候,他们已经进了府城了。李夏先让车往西市夏大姑家来。当马车停在郭姑父的杂货铺外面的时候,夏大姑、郭姑父带着长生和珍珠已经在门外等了一会了。

原来李夏提前打发人通知了夏大姑,说夏至和小黑鱼儿会来住。

夏至下车来,亲亲热热地跟夏大姑一家相见。这次见面和上次她进府城的时候又不一样,大家相处了一段时间,夏大姑一家人对夏至越发的热情、亲切了,就是见人不大亲热的珍珠都走过来拉着夏至的手,说想她了。

“我也挺想你们的。”夏至笑着说道。

大家一面说着话,一面就进了院子。从初春到秋天,夏大姑这里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大家到上房东屋坐了,夏大姑就跟夏至商量。

“你和你老叔还是跟珍珠一起住。后院那房子前两个月租出去了,要不然收拾出来你们住在那儿就宽敞了。”意思是这样安排,有些拥挤,是委屈夏至了。

“这样就挺好。”夏至就笑着说道,“正好我跟珍珠在一块多说说话,没必要另外给我们安排住的地方。”

夏大姑就笑着点头,让服侍的人将夏至和小黑鱼儿的东西都搬到西屋去了。

李夏陪着说了几句话,跟夏至说明天来接她,然后就走了。已经回到府城了,李夏还有很多事要做,没法一直在这陪着夏至。

送李夏走了,夏大姑跟夏至说话就更加没有避忌。

“捎信儿来的人说的含含糊糊的,十六啊,你这趟来,是跟南府的田家有啥事?”夏大姑问夏至。

“嗯。”夏至点头,大致将跟田括家合作的事情跟夏大姑说了。

郭姑父在旁边听了,先就惊讶地睁大了眼睛,直叫我的天。

“那可是南府田家啊,我的天,十六这是太能够儿了!”郭姑父看夏至的目光都有些异样了。

夏至浑不在意地笑了笑。

夏大姑也明白这是多大的一件事,不过她的表现要比郭姑父稳重了许多。她还嘱咐郭姑父、长生和珍珠三个:“十六是跟咱不见外,啥都跟咱们说了。…这事,别出去跟人说。”

“明白,明白。”郭姑父笑着连连点头。

夏至就觉得夏大姑很周到贴心,她笑了笑:“我的意思,也是我爷我奶的意思,这事儿咱自家少数几个人知道就行了。说出去怕招惹麻烦。”

“十六,这你放心吧。这叫做闷声发大财,财不露白吗,哈哈,哈哈。”郭姑父就笑着说道。

夏至并不是这个意思,或者说她并不完全是这个意思。但这是郭姑父的理解,也算是很朴实、实诚的说法了。夏至笑了笑,并没有纠正郭姑父。

他们知道这件事的厉害,也就行了。

说过了正是,夏大姑就又问起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知道老两口身体安好,她也就放心了。因此又说起夏至回大兴庄之后的许多的事,小黑鱼儿就喜滋滋地把他们摆吃食摊子赚钱的事情说了。

不说夏至马上要跟南府田家合作的事,就说夏至和小黑鱼儿这次进城是坐着李夏的车来的,两个人的穿着和第一次来有了巨大的变化,就说夏至现在摆的这个摊子,赚到的银钱,就足够让郭姑父咋舌的。

老丈人家这是全家都富裕起来了。

郭姑父非常高兴,待夏至和小黑鱼儿更加热情了。

夏大姑很为夏至和夏家人高兴。

第 276 章 第二七七章 股份

夏大姑在府城里,跟娘家之间互通消息不是很方便,对娘家这些日子发生的事,她都很感兴趣。而夏至也想知道她从府城离开之后,这里都有了什么变化,发生了什么事。

姑侄两个很说的来,聊起来几乎就有些没完没了了。还是郭姑父提醒,要先吃饭。

夏大姑早就吩咐厨房里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郭姑父还觉得这些不够隆重丰盛,他特意往附近的酒楼去又要了两个特色的拿手菜来。

这餐饭大家吃的自然都很高兴。

饭后,夏大姑又拉着夏至说话。因为她什么都打听,连田大宝和岳小红的事,她都要夏至跟她好好说说,郭姑父在旁边就笑着说夏大姑:“你咋啥都打听?”

郭姑父的意思,是担心说这些夏至会不自在。

他现在招待起夏至来,除了殷勤之外,还添了几分的小心翼翼。

夏至也算比较了解郭姑父的为人了,对此并不在意。夏大姑当然也了解自己的丈夫,她就嗔了郭姑父一眼。

“怕啥的,咱们又都不是外人。十六才不是那种多心的人。”如果夏至在意这些事,根本就不会在他们面前露出口风来。

郭姑父就笑:“我知道,你们娘儿俩个亲。”

“那是。”夏大姑大笑。

说过了大兴庄的事,就又说府城里发生的事。夏至先问了夏秀才。夏大姑就说这些日子夏秀才到她这来了一回。

“没啥事,你爹还跟从前一样。我看好像比以前脸色还好点儿。”夏秀才现在不用不分昼夜地给人看文章写字赚钱,不用再去填靠山屯儿田家的那个无底洞,压力小的,人的状态自然也就好了。

“听说你和小龙要来,我几天刚让人给他捎信儿,让他过来一趟。”夏大姑就告诉夏至,“你这回来有事,不一定能腾出工夫来去书院,你爹过来,大家见个面,也挺好。”

夏至笑着点头,又问起夏二叔一家的情况。

说到夏二叔,夏大姑就没有刚才说夏秀才的事那般痛快了。

“…跟玉环家来往的挺勤的,不大上我这来,来一趟也就说两句话就走。”夏大姑告诉夏至,夏二叔一家也还和从前一样,无论是在张巧儿那儿,还是在桂芳斋,都干的兴兴头头的。

“你爷还挺惦记着他是吧。”夏大姑就叹气,然后告诉夏至,夏二叔自从收麦子的时候回了一趟大兴庄,回来之后,好像就对夏老爷子比较有意见。

夏二叔对夏老爷子有意见,是不会到夏大姑面前来说的。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篱笆墙。夏二叔和郭喜在一处喝酒,喝多了之后说了很多抱怨夏老爷子的话。

这些话就传到了夏大姑的耳朵里。

夏大姑没有跟夏至细说,不过夏至察言观色,夏二叔只怕不仅仅是抱怨夏老爷子,应该还抱怨了夏老太太。

“我奶挺不容易的,啥事不管,啥破儿话不说,有时候一出点儿啥事,她还跟着落埋怨。”夏至就说了这么一句。

这话却正说在了夏大姑的心坎上。她知道,跟夏至,她是可以说说心里话的。

“可不是。”夏大姑颇有些不平地说道,“唠叨说你爷因为你奶,把他都不当儿子了啥的,他不仅没娘了,还没爹了。”

夏二叔这话说的可就太过分了。

“我奶根本就没参与这件事。我爷全都是为了他好。”夏至这么说着,又想起来问夏大姑,“大姑,我二叔肯定也抱怨我来着吧。”

夏大姑就笑了:“我听说了一点儿,没事的,十六,你做的都对,就应该你们着。他抱怨也是白抱怨,要听的是糊涂人,那也没法。明白人听他说了,都知道是他不对。”

夏至点头,确实是这个道理。

夏大姑跟夏至有说不完的话要说,但她是个体贴的人,看时辰不早了,就让夏至先休息。“坐这一路车也够累的,早点儿躺下歇着。”

夏大姑还让夏至这次在府城多住几天。“在这就跟在家一样。”

“看情况吧,估计是待不了几天,主要是回去还有事要办。”夏至这么说着,就带着小黑鱼儿到珍珠的屋子里来歇宿。

珍珠这次在夏至跟前会来事儿了很多,还帮着丫头给夏至铺褥子,然后她还将自己的梳妆盒打开,让夏至随便用。

夏至这次除了随身的衣裳,还将夏大姑送她的那个梳妆盒也拿来了。不过珍珍既然这样说了,夏至也没拒绝,虽然她终究不会用珍珠的东西。

珍珠围着夏至转,还跟夏至说话。

夏至方才跟夏大姑说的那些大兴庄的事,在珍珍来说,是另外一番天地。这番天地她本来是看不上的,但是听夏至说来,却似乎很有趣,竟让她略微有些向往了。

“姐,你这两天还要去看二舅和二舅妈是不?”珍珠问夏至。

“嗯,是得去一趟。”夏至一边解开辫子梳头,一边回答。

“那就是还得去张家的那个宅子?”珍珠又问。

“应该是吧。”夏至看了珍珠一眼。她去桂芳斋应该就能看到夏二叔,或许还能看到夏柱。但她要看夏二叔、五月、七月和夏杨,恐怕就必须得去张巧儿那,虽然她本意并不愿意去。

珍珠就捏着衣角,脸上意意思思的。

“我其实挺不愿意去的,要是有个伴儿就好点儿。”夏至就说道,“珍珠,你到时候要是有空的话,就陪我一道去呗。”

“我呀,我也不大乐意去。”珍珠就说道,态度一点儿也不坚决。

“就当时陪着我吧。”夏至笑着劝珍珠。

珍珠立刻就点了头:“那行。”

珍珠其实没有太深的心机,过了一会,她自己就跟夏至说了。夏大姑不让珍珠去张巧儿那儿。

“玉环姐总去,有时候还住在那儿,回来总有点儿东西,衣裳首饰啥的。她还说带我一块去,我娘知道了,说啥也不让我去。”

珍珠告诉夏至,郭玉环跟张巧儿、罗娟儿,夏二婶,还有五月和七月她们好像处的很好,走的非常近。而郭玉环从张巧儿那儿得了东西,总会来跟她显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夏至听到这里,心中微微一动,打算找机会好好地问问夏大姑。

临睡之前,夏至又从珍珠的口中知道了另外一件事。

夏大姑和郭姑父已经为长生看好了一个姑娘,长生就要定亲了!刚才夏大姑和郭姑父可点儿口风都没露,长生看着也没什么异样。

夏至微微吃了一惊之后,随即就释然了。

夏大姑和郭姑父这两年都在给长生相看媳妇,现在要定亲,实在是太自然不过的一件事。长生能有什么异样呢,又没正式定亲。而且姑娘又没在跟前,长生要是害羞那才奇怪呢。

“长生哥都定亲了!”夏至感慨,同时在心里让自己习惯和接受这样的事实。现在的人,就是定亲这么早。

田大宝和岳小红才相过门户不是吗!

夏至还是兴趣十足地问珍珠,长生要定的媳妇是哪一个。“…就住在前街,名字叫做秀芝,孙秀芝。”

孙秀芝家也开了一间杂货铺,家里还有个弟弟。孙家也是府城里的老户。

夏至这么一听,就知道孙家跟郭姑父家正好门当户对。郭姑父和夏大姑都是比较实际的人。

“长的好看不?性格咋样?”夏至又问珍珠。

珍珠也很愿意说这些,她告诉夏至,她看过孙秀芝:“…长的就一般化,个子有点儿矮,配不上我哥。性格啥的,也就那样吧,话不多…”

也就是说,珍珠不太喜欢孙秀芝,然后,她还看不透孙秀芝。

关于孙秀芝,夏至还是决定有空去问问夏大姑。

第二天早上吃饭的时候,夏至就装作不经意地提到了长生的事。夏大姑一点儿也没有瞒着夏至,就将看中了孙秀芝的话跟夏至说了。

“还没正式下定。这两天你要是有空,我带你看看她去。”夏大姑笑着说道。

长生在饭桌上就红了脸,闷着头扒饭不说话,这是害臊了。

夏至笑的很开心,一面冲夏大姑点头:“那行啊,我也想早点儿看看长生哥的媳妇啥样。等回去了,也好跟我爷我奶说说。”

她的意思,她可不是纯粹地出于好奇要去见见孙秀芝,这是为了回去之后好跟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说说。老两口作为姥爷和姥姥,也是非常关心长生的终身大事的。

她这样说,大家都非常满意。

看新媳妇什么的,小黑鱼儿表示他也很有兴趣。

在饭桌上,夏大姑还告诉夏至,说她一大早就打发人给夏二叔送信儿去了,另外还把给夏二叔的五斤干豆腐给捎了过去。

干豆腐如果放的时间久了,就不好吃了。

“我让人告诉他,就说你和你老叔来了,让他这两天抽空过来。”这是夏大姑昨天夜里琢磨出来的决定。

夏至和小黑鱼儿按照辈分来说,一个是夏二叔的侄女,一个是夏二叔的弟弟,本来没有让夏二叔主动上门的道理。

但是来到府城,给夏二叔捎带东西,想见夏二叔,这又是代表了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的。

夏至和小黑鱼儿就是家里老两口的钦差,到了府城,有如老两口御驾亲临。夏二叔如果明白事理,都不用夏大姑叫他来,他就的早早地过来。

见见夏至和小黑鱼儿还是次要的,他得来问问老两口是否安好。

夏至见夏大姑这么安排,就知道她的用意,随即点头表示同意,说这样挺好。

夏大姑将事情安排好了,夏二叔如果不来,那就是夏二叔的问题了。之后夏至和小黑鱼儿就算是去看他,也可以挑他的理。

刚刚吃过了早饭,李夏就过来接人。

去田家,这才是夏至这次来要办的最重要的一件事。

夏至收拾妥当了,夏大姑又仔细地帮她整理,保证万无一失,这才送夏至和小黑鱼儿出来。田家不是一般的人家,他们要办的也不是一般的事,任何地方出了丝毫的错漏,都可能会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这是往大处说,就是平常居家出门做客,也得收拾的干净利落,不能让人瞧出什么不对来。

夏至和小黑鱼儿跟李夏坐上了车,就往南府田括家来。从昨天傍晚到了府城,李夏就已经办了很多的事了。在家里见过父母,这些自不必说,李夏还跟田括见过面商谈了一番。

“这事算做事田括为家里做的第一件大事。”李夏低声告诉夏至。跟田家合作的事,主要就是田括出面跟李夏谈了。

不过田括毕竟不怎么管事,田括家里还会派出一位大管事,就是具体负责事务的人了。

至于合作的基本框架这些,就按照夏至和田括上次商量的来,今天不过是完善一下细节。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夏至要股份,田家也答应了。

田家的股份,就算是自家人,也不是人人都有的。夏至作为一个外人,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姑娘,她能够让田家同意给她股份,一方面是她提供的东西确实有这个价值,另一方面,就是田括和李夏的功劳了。

李夏昨天不仅见了田括,还见了田家的几位当家人。

当然了,这些李夏并没有跟夏至细说,完全没有跟夏至邀功的意思,但他轻描淡写地几句话,还是让夏至猜到了真相。

李夏对她是真的非常够意思。

很快就到了南府田家,田括亲自带了人将他们接进门去,就到了一处书房说话。正如李夏所说,田括的身边还带了个大管事,很是精干的样子。

略做寒暄,大家就谈到了正事。再说到给夏至的股份的时候,那位大管事看夏至的目光就有些深不可测了。

夏至当然明白这两点的股份究竟有多重的分量,因此对于大管事的目光就很能泰然处之了。

田家在给出股份的同时,也提出了条件。

“十六,以后你要是万一有事,不想要这两股了,你不能卖给别人,我们田家有优先购买的权力。”田括笑着跟夏至说道。

这是对家族事业和财产的保护,换做夏至也会这么要求的,所以她毫不犹豫地就点了头。

第 277 章 第二七八章 南府田

关键的条款商量定了以后,其他的细节就很容易处理。等条款都完善了,大管事就带了人下去写契书了。屋子里的气氛,顿时就没那么紧张了。实际上,就是刚才谈正事的时候,气氛也并不怎么紧张。

大管事走了,实际上最为放松的是田括。

田括就笑呵呵地问夏至一路旅途是否劳累,又问她这些日子在家里又研究出什么新的菜式来,说李夏有口福,他没有口福,然后还邀请夏至在府城多住些天,最好是能到他家来住些日子。

夏至一一回答了,说到这次在府城中要住多少天,夏至就说只能再住一两天,她就得回大兴庄了。

“多住些日子,大兴庄虽然好玩,府城也很好玩的。”田括就笑着说道。

“回去还有事情呢。”夏至就跟田括说了,她要回去做收棉花的生意,“正要跟田括大东家提…”

因为有了合作的关系,夏至只能算是一个小小的股东,可田括就是名副其实的大股东了,所以夏至戏称田括为大东家。

“我想先从柜上提些银钱做本钱。”夏至跟田括商量。

这件事,田括不用跟任何人请示或者商量,当即就点了头。别说夏至这是提前支取她的红利,就是夏至开口跟他借个万八千两的银子,他也能做的了这个主。

不过,如果夏至真要借钱,应该也不会跟他开口。这么想着,田括就笑着看了李夏一眼。他家里各位长辈之所以这么快就答应给夏至股份,李夏在其中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李夏为了夏至,可真是用足了心的。

田括和李夏之间飞快地交换了一个眼神,也就只有他们彼此明白对方的意思了。

等着人写契书的这会工夫,就有小厮过来传话,说是田家大老爷要见田括和李夏。田家的大老爷也就是田括的亲爹,李夏的亲舅舅。

李夏和田括不敢耽搁,两人都立刻就站起身来。因为担心夏至和小黑鱼儿在书房里坐着闷,田括离开的时候就安排人带夏至和小黑鱼儿到府里的花园里逛逛。

夏至本来无所谓,但也不好推却了田括的一片好心,因此也就点头答应了。这南府田家的花园,想来很多奇花异草,应该还是值得一看的。

李夏觉得这个安排不错,还将自己一个贴身的小厮留下来,让他跟着夏至和小黑鱼儿照看。

南府田家的花园很大,不仅有各色奇花异草,还有亭台楼阁。夏至走在其中,颇有些游览江南园林的意味。她是穿越前经见的多了,觉得这园子很不错。小黑鱼儿却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这么漂亮的园子,一双眼睛都睁大了。

这园子里还养了些活物,一路过来,夏至就看到两只孔雀特别漂亮。小黑鱼儿也爱看那两只孔雀,最后两人干脆就在附近的凉亭坐下来,一来是歇一歇,二来就是专心欣赏孔雀。

夏至刚带着小黑鱼儿在凉亭中坐下来,就有几个小丫头端了茶水点心和果子送过来。田括派来给夏至领路的大丫头对这几个小丫头十分客气,说话间就提到了九姑太太。

原来这几个小丫头是服侍九姑太太,而她们送这些茶点过来,也是得了九姑太太的吩咐。

“…听说家里来了两位小客人,姑太太说想要见一见,不知道行不行。”其中一个穿鹅黄比甲的丫头笑着说道,语音很是清脆。

“九姑太太说要见,那有什么不行的。”陪着夏至的大丫头就笑着说道。

“你们说行,那也得要客人自己点头啊。”穿鹅黄比甲的丫头就又笑着说道,一面笑意盈盈地看向夏至。

陪着夏至的大丫头也是机灵的,忙就过来给夏至介绍:“这几位姐姐都是服侍九姑太太的,九姑太太想见见姑娘,姑娘看成不成?”却并没有说九姑太太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