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我爷我奶说,也是样。”夏至就说。

夏老爷子这个时候已经缓过来些了。他看了夏二叔和夏二婶眼,又看了夏至眼,然后才开口:“都听十六咋说。”

夏二婶不服气,可是看眼夏二叔,她只得忍了下来。

“我娘刚才那是话赶话,你说大丫啥,她就说五月姐啥。二婶,这你还听不出来啊。我们大家伙可都听出来了。”夏至随即又说道。

武老太太立刻就笑了:“可不是,老大媳妇那就是话赶话。她说啥脾气咱们谁不知道,嘴上不能吃亏,上来劲儿她可不管三七二十的,多没影的话她都敢说。”

“对,就是这么回事。”夏老太太也跟着附和道。

“她在老夏家蛮不讲理,横行霸道的也不是天两天的,现在那不还好点儿了吗。”武老太太又继续笑着说道,“老二媳妇,你们妯娌这老些年,你还不知道她。那脸酸劲儿,你还专门挑她痛脚说。她不跟你翻脸跟谁翻脸…”

大家说话,似乎都在为田氏开脱,但实际上维护的却是五月、七月和郭玉环三个。

夏二婶不明白,但是却有明白的。比如说夏二叔,比如说郭喜和郭喜媳妇,比如说郭玉环,又比如说五月。

“娘,算了,啥也别说了。大伯娘欺负咱们又不是天两天。上回有啥事来着,在前院的,大伯娘骂我就骂的挺磕碜的。咱别掰扯这个事儿了,再掰扯人家不知道的,还当是真的,更说不清楚…”

五月这话说很明白。那边夏二叔又连连给夏二婶使眼色,夏二婶就算是心里还有些糊涂,当即也就不再那么撒泼非要找田氏回来说明白了。

“估计也是上火,娘家侄女那样…”武老太太又说了句,就不肯再多说了。再多说怕伤到了夏至几个。

谁让田氏是夏至几个的亲娘呢。

“这事是老大媳妇不对。”夏老爷子这个时候心中也是松,这才开口说了句。

“爷,这事你咋处置都行。”夏至立刻表态,“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我二婶不该当着人面那么说我大丫姐啥的,我娘更不应该胡说我五月姐她们。爷,你就算是为了这事把我娘休回家去,那我也没啥说的。”

“哎呦…”武老太太赶忙又出面劝解,“啥休不休的,哪就到那步了。你们老夏家是厚道人家,可没休过媳妇。你~娘气头上说的不对,这里也没有外人,不能把她那话往外传,她也不能出去说。休了你~娘,你们股还咋过日子,你二叔和你二婶也不落忍。不就是妯娌口角,都嘴没把门的,闹大了,让外人看笑话,到时候说啥的都有…”

夏至低着头,心中着实感激武老太太。

今天多亏了武老太太在这里,见事见的明白,话也说的透彻。这话还真就得武老太太说,换了别人可没有这么好的效果。

“你大姨说的对。”夏老爷子心中也很感激武老太太,“干活就好好干活,多嘴多舌的,还撕摞起来了,也不嫌磕碜。”

夏老爷子这么训斥了几句,就让夏二婶去收拾收拾。大家继续包饽饽,就仿佛刚才什么事情都没生样。

“我回去跟我娘说,以后再不会有这样的事。”夏至就压低了声音跟夏老爷子说了句。

夏老爷子点点头。

夏老太太那边就不让夏二婶再包饽饽了,只让她歇着。到了吃晚饭的时辰,夏老太太有准备了桌的饭菜,大家起吃。

帮包饽饽的武老太太等人自然都留下来起吃饭。

因为会还得继续包饽饽,所以这顿饭比较简单。主食就是刚出锅的热腾腾的饽饽了,桌子中间放碗白糖,大家随便蘸着吃。另外还有蒸的火腿,酸菜白肉粉丝,炒花生米,炒豆芽菜,炒干豆腐。算得很丰盛了。

般人家这种时候就是饽饽,能有道菜汤就不错了。

饽饽可是好东西,算是半细粮。贫困些的地方,还有山区田地少的地方有的根本就包不上饽饽,即便能包上,也不能大缸和面,能包了几斤、十几斤的面家子吃上几顿就不错了。

夏二婶虽然不包饽饽了,却被叫过来跟着大家起吃。谁都没有说去叫田氏,也没人提给田氏送饽饽的事。

夏二婶就有些得意,吃过了饭,她也不帮着收拾,只说让田氏给打了,头疼手疼的,就回去歇着了。

七月也跟着夏二婶回了东厢房。

五月、郭喜媳妇和郭玉环还继续跟着大家起包饽饽。

夏至本来还有丝的犹豫,要不要让田氏来陪个话。见了夏二婶这般情形,她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不过,她依旧抽空回了前院趟。

田氏看见夏至回来了,脸上竟难得有了自内心的和悦的笑容。

第 362 章 第三六三章 传言

夏至明白田氏为什么会这样,田氏一定以为她刚才是在维护她。她不能让田氏这么认为,否则以后田氏就会变得肆无忌惮,还不知道会闹腾出些什么事情来。

心里这么想,但夏至并没有立刻付诸行动。她只是淡淡地看了田氏一眼。大丫和二丫都在炕梢的帘子后面,也不知道睡了没有,反正是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田氏并不介意夏至的冷淡。说实话,对夏至这样的态度她近来已经有些习惯了。田氏还主动招呼了夏至一声:“吃饭了吗,要是没吃,娘给你做点儿。”

透露出来的热情和亲切劲儿,仿佛她们就是一对正常的母女。

“吃过了,娘,你吃了吗?”夏至一边问,一边就在炕沿上坐了下来。

“吃过了?那就算了。我们也吃了。”田氏一边回答,一边也在炕沿上坐了下来。她看出来夏至有跟她长叹的打算。

“娘,你刚才在后院怼我二婶的那些话,是你话赶话随便说的呀,还是真听谁说了啥了?”夏至问田氏。

“你问这个呀。”田氏看了夏至一眼,就笑了,“那可不是我胡乱编的。人家说的有鼻子有眼睛的,都快传遍了,也就咱后院自己个还不知道吧。我早就听人说了。要不是你二婶先说我,我还真没打算说!”

夏至微微皱眉。

田监生在府城的名声很不好。比如夏大姑,知道田监生有时候往那外宅去,就不肯让自己的闺女珍珠再往那边去了。

传言的真假,夏至根本没有心思探究。她现在想知道的是事情是否真像田氏说的那么严重,那种传言已经传到了临水镇,传到了大兴庄。

田氏的话,总是要打个折扣听的。夏至就想到田氏很少出门,交往的人也不多,跟她处的不错,会把这种传言跟她说的人就更少了。

这样的人,主要就两个。一个是孙王氏。不过如果这话是从孙王氏那传来的,孙兰儿肯定不会丝毫不知情,也不会不告诉她知道。

所以孙王氏可以被排除,那么剩下的就只有一个人:老杜家媳妇。

夏至这个时候又想起来,好像这些天田氏跟老杜家媳妇是走的越来越近,田氏有空就会去找她唠嗑。

而这个老杜家媳妇正是远近闻名的大嘴巴,不仅特别喜欢打听别人家的事,而且还特别喜欢传话。

“真传遍了,老武家我大姨奶不可能不知道啊。娘,你别学老杜家媳妇说话那么夸大。你跟我说,这话是不是就是她跟你说的?”夏至看着田氏。

田氏眯了眯眼睛:“就是她跟我说的,咋啦?她也不是胡编滥造的,她也是赶集的时候听人说的。”

“她听谁说的?”夏至继续追问。

“那谁不知道啊,说的人可多了。”田氏立刻就说道。

也就是说,田氏也不知道老杜家的上线是谁。谣言的传播往往都是如此,谁不知道,说的的人可多了,但真的仔细追究起来,又都说不清楚源头究竟是谁。

听到这里,夏至的心里已经有所打算,同时她知道再追问也问不出什么有意义的东西来,所以干脆就不再追问。

“我刚才还是给她们留脸了。你不知道外头说的有多磕碜…”田氏却有继续说下去的意思,但似乎也有些犹豫,觉得那些详细的说法不太适合说给夏至听。

夏至毕竟还是个小姑娘。

“娘,刚才你走了之后,我爷发话了。”夏至打断了田氏的话头。

听夏至提到夏老爷子,田氏就抬起了下巴颏,说话的语气也变了。“他说啥了,说我了?”

“娘,你这回过分了。”夏至看着田氏说。

“我咋过分了?人家都知道的事…”

田氏还想继续分辨,夏至摆摆手让她不用再说了:“娘,五月姐,七月是夏家的孙女,是我堂姐妹。郭玉环是二柱定的媳妇。你说那些话败坏了她们的名声,就是败坏老夏家的名声。”

“以前你怎么吵,怎么闹的,我爷最多说你几句,从来没说过休你的话。今天我爷可说了。你要是再提刚才那个话茬,那你就领着你俩侄女,立刻从夏家离开,回你们靠山屯儿老田家!”

“哎…”田氏的脸就涨红了,“夏至,这是你~爷说的话?”

田氏不仅又羞又恼,同时还不相信夏老爷子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她不相信有她不相信的理由。过去她闹的多离谱,夏老爷子也没说过要休她。因为夏老爷子心疼夏秀才,也明白夏秀才的心思,同时还很尊重夏秀才。

夏老爷子知道夏秀才绝对不会同意休田氏,所以才从来不提这件事的。

田氏也很明白这一点。

“对。”夏至点头,“娘,你还不明白。这次的事和以前的可不一样。”

田氏的眼珠子转了转:“你~爷还是偏心他夏老二!”

“偏心不偏心的,现在不是说这话的时候。”夏至板着脸,“娘,我再跟你说一遍。你再说那种话,你就不要在这个家里待了。”

田氏不可置信地看着夏至:“好啊,夏至,你胳膊肘往外拐。这是你的意思吧?”

“这是一大家子的意思。”夏至毫不客气,“娘,你不傻,你知道啥话能说,啥话不能说,你也知道啥事能做,啥事不能做。这次是你做的太过分。你和我二婶吵,你骂她老罗家,你骂她别的,你们吵破天都不是大事。…你不该败坏夏家的名声。你吃的是夏家的饭,我,我哥,我弟,我们都姓夏!”

没错,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娘,我姐那件事,我爷一句都没跟你提吧。”夏至又说了一句。

田氏抿了抿嘴唇。知道大丫被找回来了,当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也都弄清楚了,她的心里一直都惴惴不安,担心夏家人会跟她算这件事的账。

这件事,她不是不心虚的。

“还有大丫姐那卖~身的银子究竟哪里去了,咱们家也没谁说过啥对吧?”夏至看田氏的脸色微微变化,就又说道。

“夏至,你想咋地?你就欺负我能耐是不。我也没说你~爷你奶啥,我说的是夏老二的闺女媳妇。”

“她们都姓夏,是我堂姐妹。”夏至冷冷地说。

田氏就冷笑:“你拿人家当堂姐妹,人家拿你当堂姐妹了吗?以前五月咋欺负你的,你都忘了。对了,你现在能耐了,她们都巴结你,过去的事你都忘了。”

“一件事归一件事。”夏至不为所动,“她们对不住我,我自己会找回来。可不管怎么着,都不能这么办事。”

田氏冷哼了一声。

“娘,反正你记住就对了,再说一次那样的话,我又救不了你。”夏至就说。

“你是我闺女,遇事你还帮着外人欺负我。人家也不能拿你当一回事。”田氏看着夏至。

“那得要看你做的对不对。”夏至就站起身,“还有好多饽饽没包完,娘,你跟我回去包饽饽。”

田氏不甘不愿地,但最终却并没有说什么,而是跟着夏至往后院来。

夏至抽空回了一趟前院,夏老爷子也抽空出来,却是将夏二叔叫到院子里的僻静处。爷两个相对站着,夏老爷子却是半天都没言语。

“爹,你老这是…”夏二叔忍不住了,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夏老爷子。

夏老爷子的脸色很不好看。“老二,你跟我说句实话…”

“爹,你要我说啥呀?”夏二叔还在问。

夏老爷子抬起头来盯住了夏二叔。在这样的目光注视下,夏二叔似乎一下子就明白了。“爹,你是问…嘿,根本就没有的事儿,都是田…都是我大嫂她胡说八道的。她那个人,爹你还不知道吗。老田家人,心狼,啥事都办的出来,啥谎话都能说。你看她对她亲闺女啥样…”

“老大,第一个孩子,才七八岁,为了她家盖房子,她就能给卖到窑子里去。还有十六,多好的孩子,要不是咱们大家伙拦着,她就要送给她那个傻侄子当童养媳了!她那么说五月她们,那就是她心都黑透了。这多亏是我的闺女,要是她的,也得让她给卖到埋汰地方去,说几句埋汰话那都不算啥…”

夏老爷子静静地听着,目光一直没有离开夏二叔。

最后,也不知道夏老爷子是相信了还是没相信。他只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口气叹出来,夏老爷子一贯挺直的脊背似乎就佝偻了下去。

他没再跟夏二叔说话,而是背着手望天。

这个夜晚冷的邪乎,但却没有风,而且是个大晴天,可以看到满天的星斗。

“五月年纪也到了,早点儿给她找个婆家,差不多的就行了。七月有尽早。玉环那丫头…”夏老爷子缓缓地低声说道。

夏二叔没吭声,他慢慢地低下了头,脸色晦暗不明。

“老二,你要接受这次教训。”

夏至领着田氏进了后院的大门,正好看见夏老爷子和夏二叔在门垛旁边站着。

“爷,你俩干啥呢。多冷啊,赶紧回屋吧。”夏至忙就说道。

“回屋,回屋。”夏老爷子应声,目光在田氏的脸上一扫而过,然后就背着手先走了。夏二叔落后一步,目光也在田氏的面上一扫,然后紧跟着夏老爷子走了。

夏至就没紧跟着他们,她略停留了一会,然后回头看了一眼田氏。

田氏的脸上什么表情都没有。

“老老实实包饽饽,啥话都别说。”夏至说了这么一句,就领头回了上房。

田氏回来,大家都好像刚才的事情并没有发生过一般。夏至看见夏二婶和七月还没来,她也没跟谁说,就亲自去东厢房找人。

夏二婶素来就爱偷懒,即便是夏至来了,她还存了侥幸的心理。可夏至没给她好脸色,夏二婶本就有些惧着夏至,又有夏二叔之前的嘱咐,她只好不情不愿带着七月跟夏至到上房来。

夏二婶和田氏见面,两人都用眼神杀了对方一回,不过却谁都没有说话。

这下子人又全了。一开始气氛还有些僵硬,不过有夏至刻意引导,一会的工夫大家伙又都有说有笑了。

田氏,夏二婶、五月和七月一直很沉默。

半夜的时候,大家又简单地吃了一顿夜宵,依旧是新出锅的饽饽做主食。夏至很喜欢这种粘度适中还有点儿qq的,香香甜甜的饽饽。武老太太众人则都是大赞夏老太太的豆沙熬的好。

“要说这饽饽,你们家在咱们村可是头一份。谁家包的饽饽都没有你们家包的好吃。”武老太太笑呵呵地说道。

饽饽好吃不仅要豆沙熬的好,和面也是有技术含量的,比如说大小黄米的配比,还有揉面的力道以及发面的火候等,稍微差一点,那包出来的饽饽口感和味道就都不一样了。

夏老爷子则是觉得今天的日子选的好:“一会儿饽饽就冻透了,今年肯定能多放几天。”

大家伙一夜都没停手,炕被烧的直烙屁~股,终于在天亮的时候将四股人的饽饽都包完了。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都非常高兴,又准备了早饭留大家伙吃了,这才让帮忙的人离开。夏老太太还跟武老太太和孙秀儿说,她们两家包饽饽要是人手不够,尽管来说一声。

这就是大家互助的意思了

之所以没跟孙兰儿说也是有原因的。孙老五家日子过的差,就算是要包饽饽,那有就是几笼屉的事,根本就不需要人帮忙。

大家包的饽饽蒸好了之后就分开了,夏至他们这一股的都被他们拿回到前院储藏在缸里。至于这缸也不放在屋子里,就放在院子里窗台下了。

夏老爷子这股今年包的最多,不过他将大部分都给了夏二叔。他和夏老太太、小黑鱼儿三口人吃的少,而且还有不少的精米细面,饽饽少一点也饿不着。

这依旧是夏老爷子疼惜二儿子一股的心思。

大家都知道,也只装作不知道,谁都没有理会。

“爷,我给李夏写了一封信。”吃过早饭,夏至就拿出一封信来给夏老爷子看。夏至、小黑鱼儿和李夏一直都在通信,不过之前夏至从来没特意将这样的信拿给夏老爷子看过。

夏老爷子心中微微纳罕,等接过信来看过,他立刻就明白了。

第三六四章 杀羊

“这事也找李夏,这…合适吗?”夏老爷子犹豫地问夏至。

“不找他还能找谁啊?”夏至无奈地笑了笑。要说他们应该找夏大姑和郭姑父,可是以夏大姑和郭姑父的能力,根本就办不成这件事。

另外夏至还可以找田括,田齐,甚至田来宝,可毕竟是这样的事,拿这些人跟李夏比较,还是李夏跟他们更为亲近些,可以托付这样的事。

夏老爷子想了想,也觉得李夏是唯的人选。

“就是、就是太麻烦人家李夏了。”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李夏个读书人,还是个少年,夏老爷子心里很是过意不去。

“他不怕我们麻烦的。咱家杀猪,多给他几斤肉吧。”夏至笑着说道,她说的很轻松。

夏老爷子也笑了笑,他当然知道夏至这是开玩笑的。几斤猪肉和这样重的人情根本就不能放在起比量。

这么重的人情啊,往后可拿什么还呢。人家李夏图什么呀!

夏老爷子看了眼夏至,就轻轻地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反对的话了。

夏至知道,夏老爷子这是同意了。他

找李夏,是她夜里就想好了的。她在信中告诉李夏,她听到些不利于五月几个的传言。这些传言已经影响了夏家的生活,她希望李夏帮她留心。

夏至只让李夏帮她留心,并没有进步的嘱咐。

李夏的性子他很清楚。

“要是那些话真是从府城传出来的,李夏肯定能查出来,还能帮着把这个源头给掐了。”夏至告诉夏老爷子。

李夏对于她的事历来都是如此,完全可以说是举反三,要奉十。

“我昨天问我娘了,她应该不是自己编的,是下坎老杜家媳妇跟她嚼舌头。老杜家媳妇估计是从镇上听来的。传到了镇上也不怕,镇上有聚贤,聚贤的李掌柜特别能办事。李夏会嘱咐李老板,让李老板帮着想办法的。”

夏至的思路,就是让李夏帮着掐掉府城的源头,然后再有李掌柜掐了镇上的,接下来的事情也就简单多了。

夏家、夏老爷子在大兴庄和周围的十里村还是有些影响力的,另外夏至还打算把能用的人都给用上。

比如说孙四儿,比如说武老太太,另外还有田富贵那边。

出了这件事之后,夏至真是点儿工夫都没耽搁,夜里边包饽饽,边就把处理的方案给想出来了。

夏至这种做事的方式很合夏老爷子的胃口。而她对这件事这样上心,更是让夏老爷子动容。

夏至这是把堂姐妹的事情当做了自己的事情在办啊。

“好,好。”夏老爷子连说了两个好字。“十六,你把我没想到的事儿都给想到了。”他的心里也直在牵挂这件事。像他这样年纪和阅历的人,最明白流言蜚语,尤其是这方面的流言蜚语的可怕。

那简直可以说是杀人不见血的。有的人旦沾了边,可能辈子就得生活在这种流言蜚语的阴影下了。

面对这样的流言蜚语,夏老爷子非常心焦,却也无能为力。他也想了对策,就是尽快给五月和七月定亲,而且他还打算将五月和七月嫁的远点儿。他期望能用这样的方式,来尽量消除这种流言对五月和七月,对夏家的伤害。

他希望天长日久,五月和七月都成亲生子,好好地过日子,那些流言蜚语能够慢慢地消失。

很多人面对这种情况都会采用同样的方法。

可夏至的处理方式明显更为积极主动,而且应该还会很有效。

夏至遇事沉稳,而且比自己更有魄力。

夏老爷子心中非常感慨。他将信交回给夏至,同时心中已经想好了,夏至做的这些,他要让夏二叔知道。

方面,他得让夏二叔这股人记着夏至的好,另方面,他也是希望夏二叔能够有样学样,以后大家子人条心,互相帮扶。

夏老爷子这么想的,也就这么做了。他立刻就将夏二叔、夏二婶叫到上房来,同时他还叫来的夏柱。他将夏至的计划跟这三个人都说了遍。

“本来就是没影的事…”夏二婶似乎觉得还应该为五月几个辩白辩白。

夏二叔明显比夏二婶更明白这件事情的严重性,他瞪了夏二婶样让夏二婶闭嘴。“人家都这么传了,要是没人管,假的都给你传真的,你能咋办?!”

数落了夏二婶,夏二叔就对着夏至点头哈腰的:“十六,这件事二叔、二婶家子辈子都感激你。十六,你对二叔、二婶家够意思。以后二叔二婶也不能对不住你。”

听了夏二叔表白的番话,夏老爷子就比较满意。“你们心里明白就好。想想你们都做过啥事,再看看十六,你们臊不臊。”

“爷,过去的事儿都过去啦。咱就看我二叔二婶往后的表现呗。”夏至笑着说道。

“对,你也别光说好听的话,主要还是得看你们往后都砸做!”夏老爷子立刻点头。

夏二叔就又赌咒誓的,说往后肯定不再犯浑,定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做人干活,然后还说夏至有什么差遣,他们二话没有,夏至说什么,他们就干什么。

“你把这话记住了。”夏老爷子指着夏二叔。

“我肯定的,这辈子都不能忘。”夏二叔陪着笑。

夏老爷子这才满意了,然后就叫了夏三叔来,让夏三叔套车,立刻就不夏至的信送到镇上去了。李夏和夏至之间通信,依旧是让李掌柜来回传递。这可比找任何人捎信儿都方便快捷。

夏三叔亲自去送信,他个人赶车去的,回来的时候却并不是个人。

钱月来来了。

钱月来这是刚从西边回来,他不仅贩回了牛羊,还帮着夏至从边外又送了批原材料回来。这批原材料由他负责送到镇上,然后再由李掌柜这边的人帮着押送到府城交付给点绛唇的作坊。

钱月来知道夏至回到大兴庄了,本来就打算交割完毕后就来大兴庄看夏至。因为碰上了夏三叔,就和夏三叔起回来了。

钱月来也不是独身个来的,钱老爷子也起来了。祖孙俩还带来了不少东西,有从西边、边外带回来的土特产,也有他们自家采摘的山珍、野物之类的。钱月来还特意挑了只最为肥~美的羊送给夏至。

钱老爷子和钱月来的到来可让夏老爷子喜出望外,他就让夏老太太赶紧张罗饭菜。

“咋还跟我这么见外。月来都认我做干爷了,这不年不节的,来了就来了,咋还带这好些东西来…”夏老爷子埋怨钱老爷子和钱月来跟他太客气。

“孝敬干爷的,还有给十六妹子他们的,不值几个钱。”钱月来就笑着说。

“这是月来应该的。”钱老爷子就说,还让夏老爷子别跟他客气。“十六多照顾他,没有十六照顾他,他这小子能赚那么多钱。他年纪轻轻的,现在往西边和边外去的人都认他做头儿,那还是十六的关系。”

钱老爷子之所以跟着钱月来起到大兴庄来,主要还是来谢夏至的。

夏老爷子心中明白,还是客套了几句,才将东西都收下了。

“爷,要不就把羊杀了呗,正好会咱大家伙涮锅子吃。”夏至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