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做,五月宁愿待在她所说的又冷又潮又不方处的东厢房,而不是到上房去,说到底病根还是在腊月和钱月来定了亲这件事上。

昨天夏二叔找了夏老爷子,五月的眼睛也没少往钱月来的身上招唿。钱月来昨天总往她身后躲,就是被五月盯的不自在了。

然而这种事夏至也不好说什么,五月现在置气,但应该很快就能好。倒不是说她会想通了,不再去怨恨夏老太太或者腊月。五月一直很聪明很务实,她不会跟自己过不去。

夏桥和夏三叔一起套好了车,夏老太太还拿出干净的厚褥子来铺在了车里,好让夏至坐的更暖和更舒服一些。

夏桥赶车,夏至带上了小黑鱼儿、小树儿和小夏林同时还带上了大青就往临水镇上去了。夏至当然并没有等夏老爷子回来,五月、七月和郭玉环也没再提要跟她一起出门的事。

到了镇上,夏至径直来到聚贤酒楼。李掌柜笑着出来迎接,将夏至让到楼上的雅间说话。等倒上茶来,李掌柜就先拿出一封信来给了夏至。

李夏的回信竟然来的这么快!

“…伙计把信儿送到了,少爷看了信,就让伙计立等着他写了回信儿带回来。”李掌柜似乎看出了夏至的疑问,陪笑着解释道。

夏至微微点头心中明白应该是李夏怕她着急。夏至这回没等回家,就当场将信拆开看了。夏桥、小树儿和小夏林都在旁边坐着,只有小黑鱼儿歪头凑过来和夏至一起看信儿。

李夏的信写的很简洁。他答应立刻帮着夏至调查流言的事,并说会尽力卡住流言的源头,让夏至尽管放心。

至于李掌柜那里,他另外有一封信,李掌柜知道该怎么办。

这之后,李夏才问夏至回到大兴庄之后过的怎么样,又说他这两天在府城都做了些什么。李夏在心中如话家常,不过这封信比过去的信可就简短了很多。李夏应该是故意这么做,好让送信儿的伙计早点儿拿了回信来给夏至。

夏至慢慢地将信收起来,然后抬头看着李掌柜。

李掌柜立刻会意:“少爷信里头已经吩咐明白了。夏姑娘请放心,我已经安排下人了,很快就会有消息。”

“那就麻烦李掌柜了。”有了李夏的安排,夏至就没多说。“我这还有另外一件事要麻烦李掌柜。”

第 370 章 第三七一章 争

李掌柜忙就陪笑:“夏姑娘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就是了,说什么麻烦呢。”

“那我就不跟李掌柜你客气了。”夏至极将腊月定亲要串门,她想请一个厨子的事跟李掌柜说了。“按着咱们酒楼的规矩来,李掌柜你帮我安排一个人吧。”

“这个事好办。”李掌柜听说是这件事,一点儿悖儿都没打就应承了下来。他略想了想,就让伙计去厨房叫了一个胖胖的厨子过来。

“这是咱们酒楼的大厨,姓张。”李掌柜给夏至介绍了一下,就让张厨子给夏至行礼,然后就问夏至打算准备什么样的席面。

“就咱这酒楼中等的席面,准备四张桌子。”夏至就说道,至于都席面上都有什么,她说听大厨的安排。

聚贤酒楼的大厨也是做惯席面的,他听夏至这么一说就心里有数了。也不用纸笔,他当场就要准备的席面的菜名都报了一遍。

夏至听了就点头,只是将其中一道烩海参改成了红烧狮子头。庄户人家未必会认海参这样的大菜,但却都认为红烧狮子头是好菜。

红烧狮子头在北镇府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那就是四喜丸子。婚宴上这道菜相当的受欢迎,串门的席面上倒是不多见。夏至做这样的改动,也是入地随俗。

菜单子定了下来,然后夏至就让大厨按照四桌酒席给列个采买的清淡。大厨对此自然又是轻车熟路,顷刻之间就准备齐了。

夏至拿了单子就站起身,说到时候她会安排车子来接大厨过去。

李掌柜笑着摇头,让夏至不用操心,到时候他这边有车送大厨过去。“还有他那套用惯了的家伙事。另外还得重新垒个灶,咱们平常家里的灶台我们这的大师傅都用不习惯。”

办酒席请厨子一般都要另外垒临时的灶台,不过那是因为要办的桌数多。

李掌柜这么说,夏至立刻就应承了下来。毕竟是聚贤酒楼的大厨,不说排场,人家要用的灶台可能也有特殊的要求。

果然那大厨接着就说会提前让帮厨的过去垒灶台。

这是帮厨的人都不用夏至安排了,到时候夏至只要给他安排两个打杂的人就行。

“夏姑娘,这件事要不要就打发给给少爷捎个信儿?”送夏至出来的时候,李掌柜还问夏至。

这说的就是腊月和钱月来定亲的事了。

夏至想了想,就摇头说不用。很快就要杀年猪了,到时候李夏肯定回来。年根底下了,李夏肯定也有很多的事情要忙。不过是几天的工夫,就不要让李夏来回跑了。

嗯,也省的田夫人又不高兴了。

当然,最后这句话夏至是不会说出来的,更不会跟李掌柜说。“我这两天写信跟他报个信儿就行了。”

离开聚贤酒楼,夏至又带着小黑鱼儿、小树儿和小夏林在临水镇的街里逛了逛,一人给买了点儿吃的,就回了大兴庄。

夏老爷子、夏老太太、夏三叔等人知道夏至竟请了聚贤酒楼的大厨,不由得都是喜出望外。

一会的工夫,李掌柜派来垒灶的人就到了。这件事不用夏至操心,自然有夏三叔帮忙张罗。

这个临时的大灶和棚子就搭在院子里背风处。

夏老爷子在外面看了一会,就招唿夏二叔一起回到上房跟夏至说话。夏老爷子显得很正式,他冲着夏二叔点点头:“老二,你跟十六说吧。”

“哎。”夏二叔忙就答应了一声,然后站起身不由分说地就给夏至行礼。

“这是干啥!”夏至忙侧身让了让,“二叔你有话好好说就行。再要这样,那往后我可不搭理你了。”

“应该的,他是长辈,可这点儿礼还是该有。”夏老爷子就说,然后示意夏二叔说话。

“十六,刚才你~爷都跟我说了。二叔打心眼里感激你。往后二叔家过好了,决不能忘了你的好处。十六啊,你就是二叔的大救星,就是咱老夏家的大救星啊…”夏二叔竟抒情起来。

夏至略微有些不适,不过面上并没表露出来。她只是笑;“看我二叔说的…”比唱的都好听。

不过更重要的是今后夏二叔怎么做。

“得了。”夏老爷子就让夏二叔打住,“说实际的。”

“哎。”夏二叔点头,“十六,烧烤这个,我乐意干。啥时候开始干都行。我肯定能干好了,决不能比你三叔弄的差就是了。不说别的,我们的人手就多多了。”

除了自家的几口人,夏二叔还将郭喜一家三口都打算在里头了。总不能让老郭家的三口人一直这么白吃白喝下去吧。他们给他干活,他供给他们饭食。

“就是…”夏二叔说着话就搓了搓手,“这个生意本钱可不小,爹,十六,你们听我虑虑啊…”

夏二叔就掰着手指头数都需要些什么东西:“…都得用钱,还有羊肉就是一大头…”他现在手里分文没有,做生意的本钱可就指望着夏老爷子和夏至了。

这个问题夏至早就考虑过,也跟夏老爷子说过。

“十六跟我说了,这个本钱她给你出。”夏老爷子就说。

夏二叔立刻喜上眉梢,高兴的手脚几乎都没地方放了。“太好了,太好了,十六啊…”

夏至笑而不语。

夏老爷子就瞪了夏二叔一眼:“你先别高兴的太早。这个本钱十六帮你出了,可你得慢慢还。”

夏至出本钱,夏二叔一家到临水镇摆摊。他们每天摆摊的收入,除了支付他们的工钱之外,都要交给夏至。

“等把夏至的钱还清了,那摊子往后就是你们的了。挣钱是你们自己的,亏钱也是你们自己的。”夏老爷子严肃地说。

夏二叔的眼神就闪了一下。

夏老爷子何等了解夏二叔,他一眨眼睛夏老爷子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了。“你别不知足,这是十六给你的好处,你心里得有数。”

之前夏三叔和夏三婶摆摊可没有夏二叔这般优惠的条款,夏三叔和夏三婶都是只拿工钱的,摆摊的利润都是夏至的。

“烧烤这个生意,我也打算让十六这么干。是十六自己说算了,意思让你们多挣些银钱。十六动脑子,出钱出力,调料的配方都是她出,最后只让你们还个本钱就把生意都交给你们了,这是多大的情,老二你心里头可得有数!”

“我有数,我心里有数。”夏二叔连连说道,眼睛也不敢眨了。

夏老爷子看了夏二叔一眼,这才不再说他了。

“爷,干脆也把我三叔叫来,那摊生意从今往后也都交给他和我三婶了。”夏至提议。

“好。”夏老爷子心中高兴,马上就叫了夏三叔和夏三婶来。

夏家一大家子人都聚集在上房屋子里,夏老爷子又将事情重新说了一遍,主要还是要求大家要勤劳致富,再有就是得领夏至的情。

“…那十六可太吃亏了…”夏三叔和夏三婶都有些过意不去。

夏至就笑了:“二叔,三叔,你们要是过意不去,不用给我啥。要不这样吧,咱就定个章程,往后你们两股每次出摊,都孝敬我爷我奶一些,这样行不?”

夏三叔立刻点头说行。

夏二叔就不能说不行。

夏老爷子要说话,不过却被夏至给拦住了。

“爷,你和我奶现在是挺硬实,可人总有个老。再者说,就算你们不需要这个钱,那也是我二叔和三叔的一片孝心。这个孝心你们二老得接下。咱家有这个规矩,往后一辈传一辈,那也是咱们孝道传家,不单是银钱的事。”

她这么一说,夏老爷子豁然开朗,觉得夏至想事情想的长远。

“那就这么定了。”大家略一商量,就确定了每出一次摊,夏二叔和夏三叔要各自孝敬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二十文钱,也就是一斤粳米的钱。

这样计算,一个月下来,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总能收个三四百文钱。乡下地方消费水平低,有这一笔钱,老两口什么都不用干也能过的不错了。

“这是最低的,要是我二叔和三叔想要孝敬更多那就更好了,咱们上不封顶。”夏至又笑着说道。

其实呢,这真的就如她所说的那样。首先,这可以最基本地保障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的生活(虽然她已经能够预见到,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是不需要这笔钱的)。其次,这就是儿女们承担起赡养老人的义务。

可能这些钱到最后还被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填给孙儿孙女们,但有这么一个来往的过程,一家子有情有义,感情将会更加融洽,也会更加热闹和富有人情味。

章程都定下来了,夏二叔就有些迫不及待,恨不得现在就拿了本钱开始做生意。

夏至只是笑了笑,她让夏二叔、夏二婶先把技术学好了。“你们去跟老黑叔学吧,我爷打过招唿了。”

至于本钱,她并不打算给夏二叔现银子。做烧烤生意需要的一应东西,她都会给夏二叔置办齐全了。其中羊肉这个大头,还是由钱月来供货。

“这个本钱我也不是无限期提供的。以一个月为期,要是不赚钱,或者赚的太少,那咱就收了摊,亏的钱在我身上。”夏至又说。

夏二叔知道夏至做事不含煳,忙就向她询问:“咋样算是不赚钱,赚的太少?”

“二叔,你们这门生意起码得比我三叔那边赚的多才行。”这就是标准了。夏至微笑。他让夏二叔、夏二婶一家子先去跟老黑学技术,她来准备别的东西。

夏家的烧烤摊腊月就可以开张了。

“二叔二婶,你们可得加把劲儿。”

“老二,这么好的机会,你得争口气,别再稀里煳涂的。我跟十六说了,就这一回,要是不行,往后你们就跟我种地,别的啥都不用想了。”夏老爷子又跟夏二叔说。

夏二叔点头如捣蒜,连连的应承。

这天晚上夏至在后院吃了晚饭回到前院,东屋的灯亮着,田氏坐在灯下,她手里拿着针线,却一动也不动。

“娘,你也早点儿歇着吧。”夏桥送了夏至和小树儿回来,就要回后院睡觉。

“等会,我有话说。”田氏放下手中的针线,对夏至兄妹三个说道。

夏至就在炕沿上坐了下来。她往炕梢看了一眼,炕梢垂着帘子,帘子后面静悄悄的,大丫和二丫好像已经睡下了。

“娘,咱小点儿声吧。”夏至对田氏说。

“没事。”田氏看了夏至一眼,目光很是复杂。

对于田氏的这种眼神夏至已经习以为常了。

“夏至啊,你给谁都想到了,给谁都安排了,你给你二叔、三叔安排,人家嘴皮子上说的好,将来感激不感激你的,那我有不说了。我就问你,你给他们都安排好了,你看不上你姥家,你不管他们,你还不管你哥和你弟?”

“你把赚钱的买卖白给了后院那两股,你让你哥和你弟喝西北风去?你咋想的?你今天不给我个交代,咱就没完。”

夏至这才明白,原来田氏是因为这件事生了气。她表面上好像是维护夏桥和小树儿的利益,但夏至总觉得,田氏这么酸酸的,最主要还是因为那句话…“你看不上你姥家,不管他们”。

夏至就笑了笑:“娘,我咋管我哥和我弟啊。我把那两桩生意交给我二叔和三叔,我可没交给小林子,二柱和夏杨啊。咱家养家的不是我爹吗?我爹在书院教书,又体面又有薪水拿。娘你的意思,是不让我爹教书了,跟着我二叔和三叔学着做生意去?”

“哦…”田氏就有些语塞,她没想到夏至会这么回答她。

“那…你哥和你弟现在不用,往后呢?你把赚钱的生意都交给别人了,你哥和你弟往后咋办?”田氏依旧痛心疾首,“你三叔那我先不说,就说你二叔那。他们两口子是啥样人你不知道啊,还的让我再跟你说说啊?你别指望他们往后感激你,不埋怨你就不错了。就让你~爷和你奶养活他们就得了,你管的那么宽!”

“有那好差事,你不留着给你哥和你弟去干,你让你大舅去干有行啊!”

田氏终于说到了正题。

第 371 章 第三七二章 怼回去

原来田氏这两天闷闷不乐的,是因为这件事。夏至不由得冷笑,目光又往炕梢扫了一下。帘子那边还是丝毫动静都没有。不管她对她们如何,大丫和二丫始终都是田家的人。她甚至不要求她们跟自己一条心,但在某些事情上,她希望她们能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看来,这一点希望也是奢望了。

这么想着,夏至就不再有什么顾忌了。

“娘,你既然提到你~娘家的那些人了。那你自己说说,他们能干些啥?”夏至问田氏。

田氏抿了抿嘴:“你二叔能干的,他们都能干,还肯定比你二叔他们干的好。不信你也给你大舅出本钱,你也教他做生意,你看看你大舅是不是能比你二叔干的好。…我就能给你打这包票。”

夏至仔细看了田氏一眼。

田氏一副很有底气的样子。

夏至不知道田氏的这种底气是从哪里来的。“娘,这些事可不能光凭嘴说。你就说说,你~娘家那些人这些年都干啥了。除了靠从咱家搜刮的银钱过日子,他们还会干啥。他们要真是那一家,现在还用我给他们出本钱教他们做生意,就凭他们从咱家搜刮去的那些钱,他们实实在在干点儿啥,现在不说发家,也不用还靠卖孙女,搜刮闺女过日子。”

田氏的脸色就难看了起来,不过她还想跟夏至辩解。

夏至摆摆手,让田氏还是省些口舌。“娘,你不用说了。你自己仔细想想,我就不信你明白。你们靠山屯儿老田家就是这个门风了。他们啥都不会干,就只会卖闺女,搜刮闺女过日子。我拿钱出来给他们做本钱,我知道那本钱到他们手里他们拿去干啥?”

说到这,夏至就呵呵地笑了两声。“大丫那卖~身的二十两银子,是咋败花掉的,娘,你不会是忘记了吧。”

“你…”田氏被夏至一番话堵的哑口无言。

炕梢的帘子那边还是静悄悄的。

夏至现在更加确信,大丫和二丫根本就没睡。

“还有我月牙姐的事,你们都好好想想吧,这话我要再说,那可就更不中听了。”夏至甩下这一句话,就站起身摔帘子往西屋去了。

田氏坐在炕沿上愣了一会,然后就哭了起来:“…我不也是不知道吗,那我有啥办法!现在她不是好好的,就是没当年的事,她在家里,肯定还不如现在。…咱们都过好了,就真能忍心眼睁睁地看着…,这心咋就这么狼…”

这个时候,炕梢的帘子那边才有了动静,却是二丫出来劝田氏。大丫没出来,却也在帘子后面劝说田氏,让田氏不要再哭了。

“黑天半夜的,姑你也别哭了,再哭出个好歹的来。”

“姑,你别哭了。人家夏至说的…也有道理。”

“啥道理啊,还是心狼。”田氏还是哭。

夏桥和小树儿站在那里都有些尴尬。

“娘,你别哭啦。你说我姐不对,要不,咱就请几个来人,让大家伙给你评评理呗。”小树儿笑嘻嘻地说道。

田氏的哭声立刻就低了下来。

夏桥看田氏不那么哭了,他又略站了一会,就一言不发地走了。

田氏看夏桥走了,干脆就停住了哭声。她自己咂摸了一会,心里也十分不是滋味。小树儿见田氏不哭了,就爬上炕要睡觉。

田氏就幽幽地看着小树儿。

小树儿嘻嘻地笑,然后就飞快地脱了衣裳钻进被窝里,背冲着田氏躺下了。

田氏伸手进被窝里掐了小树儿一把:“就你坏,都是跟你姐学的吧。”

小树儿挣扎了一下,田氏就把手收回去了。小树儿扭回头来,又朝田氏嘿嘿的一笑。田氏也没了脾气,自己呆坐了半晌,就悄没声地也躺下了。

夏至回到西屋,孙兰儿还在灯下做着针线。不过显然她也听见了东屋的动静,所以一边下炕来帮着夏至倒水洗漱,一边就安慰夏至。

“大娘这个人别的都挺好,就是这一桩,谁摊上也没法子。十六,你可别往心里去。大娘她应该也不是不疼你,就是…就是…”

孙兰儿本来就不是特别的能说会道,而在这件事上,她也确实找不出什么好理由来解释田氏的行为。

“啥疼不疼的,我早就不寻思这个了。”夏至的脸上没什么表情。

孙兰儿也没什么话安慰夏至了。说起来,她和夏至特别要好,有一部分缘故就是因为同病相怜。

“兰子姐,你别为我担心。”夏至看见孙兰儿忧心忡忡,很是担心她的样子,就反过来劝孙兰儿,“我都习惯了,肯定不会往心里去。我要因为这个伤心啥的,那也太不值当了。”

“十六,你自己别憋气就行。”孙兰儿见夏至确实是不在意的样子,心里也跟着宽松了不少。

因为时辰不早了,夏至就不让孙兰儿再做针线。临睡前,夏至还跟孙兰儿商量:“兰子姐,腊月串门那天,你来给帮厨吧。”

“好。”孙兰儿立刻就痛快地应了。

孙兰儿心里很明白,夏至找她帮忙干活,其实是想照顾她。就比如帮厨这件事,她就可以正大光明地离开自家,到夏家来宽松一天,到时候还好吃好喝,跟着一众小伙伴们热热闹闹、开开心心地在一起。

因为她跟夏家走的近,孙王氏更加不敢欺负她。

转天就是临水镇的大集。虽然要张罗串门的事,但夏三叔和夏三婶依旧照常出摊,夏桥、小树儿、腊月几个有照常在摊子上帮忙。

夏至、夏老爷子和小黑鱼儿全权负责采买。另外,夏至还特意带上了夏柱。她这么做,夏老爷子虽然表面上没表现出来,但是心里头却非常高兴。

夏老爷子越是高兴,对夏柱就越没好脸色,也越发的严厉。

采买的事情夏至是做惯了的,又有夏老爷子在旁边帮忙参谋,那自然是非常的顺利。采买的东西一批一批地送到摊子上,等夏三叔和夏三婶收了摊,席面需要的东西也都置办齐了。

因为早就分了家,所以夏三叔和夏三婶坚持要自己出钱。

“十六都给出了厨子的钱了,这些东西的钱得我们自己出。”夏三叔的意思也不要夏老爷子贴补。

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的年岁渐长,膝下还有个没成年的小儿子,他们将来花钱的地方可多着了。夏三叔不忍心刮连老两口,同时他也觉得自家儿女的事,就是他和夏三婶的责任。

夏老爷子的意思是想贴补夏三叔一些。他和夏老太太如今手头宽松,小黑鱼儿如今都是夏至在养了,老两口虽然还在给小黑鱼儿攒钱,但平时在小黑鱼儿身上的花销可少了不少。另外,夏老爷子还考虑到夏二叔。

他贴补夏二叔的地方不少,往后如果夏二叔不争气,只怕他还得继续贴补。

这样的话,就算是夏三叔和夏三婶不说什么,夏老爷子的心里还是有些过意不去,所以想在这件事上多少贴补夏三叔一些。

“腊月定亲我和你~娘都挺高兴。现在我们手里头有闲钱,也不多贴补你,就是个意思。”夏老爷子这么跟夏三叔说。

夏三叔说什么都不肯。

夏至只好出来调停:“腊月定亲,我爷我奶高兴,不是在买菜上贴补,也得给腊月,都是一回事。三叔、三婶,你们就收着吧,是我爷的一点儿心意。往后你们多孝敬我爷我奶就啥都有啦。”

夏老爷子觉得这话很中听,夏三叔和夏三婶也认为夏至说的有道理,事情就这么解决了。

转眼就到了钱家老爷子跟夏老爷子定的串门的日子。

夏至还没睁开眼睛,小黑鱼儿就带着大青来找他了。这样的日子,就是小孩子们的节日。小黑鱼儿也不例外,他今天特别的兴奋。

“十六,十六…”小黑鱼儿进门就嚷嚷。大青也跟着叫。

夏至被吵醒了,又是好气又是好笑。“老叔你咋这么早!”

“你奶一醒,我就跟着起来了。”小黑鱼儿就趴在炕沿上跟夏至说话,然后还从兜里掏出个煮鸡蛋来递给夏至。“你一个,我一个,你奶刚给煮好的。”

这么说着话,小黑鱼儿就趴在炕沿上剥鸡蛋吃。

“老叔你刷牙了吗?”夏至问。

“刷了。”小黑鱼儿头也不抬地剥鸡蛋。

“那我有刷了牙再吃。”夏至就把鸡蛋放小黑鱼儿手边,自己穿好衣裳下地洗漱去了。那鸡蛋还是热乎的,应该是刚刚出锅,然后就被小黑鱼儿踹在怀里带过来的。

“那十六我帮你把鸡蛋剥啦。”小黑鱼儿告诉夏至,他剥好了自己的鸡蛋,就给夏至剥。小黑鱼儿剥鸡蛋的动作比较有特色,他先将鸡蛋在炕沿上滚着磕了一圈,这样蛋壳就都碎了,然后在从一头剥,就能很容易地把蛋壳整个剥下来。

剥好了蛋壳,小黑鱼儿却不吃,就等着夏至。

夏至洗漱了,又弄了两小碗黑芝麻煳,她和小黑鱼儿一人一个鸡蛋,一碗芝麻煳就先吃了个半饱,然后才往后院来。

夏老太太已经收拾利落并做好了早饭,看到夏至和小黑鱼儿来了,她忙招唿两人上炕吃饭。

“再吃点儿,我刚炉的饽饽,你~爷刚打回来的豆浆子。”

听说有炉的饽饽和热豆浆,夏至就上炕坐了,她又吃了一个炉饽饽,一碗热豆浆。小黑鱼儿和她吃的一样多。

饽饽皮薄馅大,用荤油和豆油混合炉出来两面焦黄还冒着油星儿,吃在嘴里香甜有嚼头,热豆浆里加了点儿白糖,那也是相当的美味。

今天的早饭相对比较简单,因为晌午要坐席。

吃过早饭,大家就开始准备。孙兰儿第一个到了,她眼睛里有活,进门不用人指点,就开始帮忙打扫、摘菜。

夏老太太忙就拦住了孙兰儿,让她不要着急。“吃饭了没有,再吃点儿,都给你准备下了。”

夏老太太端出一盘炉饽饽和一大碗豆浆让孙兰儿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