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她又找我了。”月牙儿的声音有些闷闷的。

田氏是不肯正儿八经地上田家的门,也就是九姑太太的门的。她去找月牙儿都是让二丫去找,然后把月牙儿约到田府外面说话。

夏至没回来之前,二丫就去找个月牙儿,除了替田氏解释,也让月牙儿出府见田氏来着。

不过月牙儿都没去。

现在月牙儿跟田氏也算正式相认了,田氏再让二丫捎话,月牙儿就拉不下脸来,只好出府见田氏。

不过每次都匆匆忙忙的,月牙儿跟田氏说几句话就说九姑太太有事要她做。

“咱娘让我去书院看她。还说让我腾出一天的工夫来,她要给我做饭,跟我好好唠唠。”月牙儿告诉夏至。

第 458 章 第四五八章 田庄

月牙儿这也是在跟夏至商量。她觉得不管怎样,田氏都是她亲生的娘。田氏都叫了她好几回,如果她一次都不去好像也不大好。

夏至其实觉得这没什么不好的。可月牙儿就是这样的性子,如果勉强让她拒绝田氏,她心里反而会愧疚。

心软的好人什么的,真是很容易吃亏。

“姐,那你要去你也行。你别一个人去,到时候你告诉我,我陪你一块去。”夏至就跟月牙儿说。两姐妹一同去看望爹娘,这也是人之常情。

月牙儿高兴地连连点头。其实她跟田氏在一块还是有些尴尬的,如果夏至一同去,那她可就什么都不用担心了。

“那到时候我提前跟你说,我先上这来找你,咱俩再一起去。”

“嗯。姐,你得提前两三天跟我说。我过摸着往后我可能都挺忙的。”首先一件事就是买地,除了找牙人,她还得亲自去看。这得要出城,如果回不来还得在城外住上一宿。

说到要出城的事,夏至还有点儿遗憾。“现在地里光秃秃的,没啥好看的。要不你就跟九姑请个假,我带你一块出城去散散心也挺好。”

夏至有时候逛街或者到寺庙里游览烧香什么的,她都会约月牙儿。月牙儿有空就跟她一块去。

月牙儿虽然稳重,但毕竟也是个年轻的姑娘,而且常年都圈在深宅大院中,她也很乐意出去逛逛散散心。

“就是还没长啥那也挺好。”月牙儿就说,“那十六你要出城看地你告诉我,我看九姑能让我去不。你要买地,我啥也不懂,可我还是想帮你看看。”

“那敢情好。”夏至就笑。

姐妹俩说说笑笑的,这世间就过的非常快。晌午的时候,小黑鱼儿和小树儿先后从学堂里回来了。看到月牙儿,他们俩都特别的高兴。

月牙儿性子好,对他们俩各种大方和溺爱。温柔美丽的大姐姐的什么的,夏至也是很喜欢的。

月牙儿看见这来孩子也开心。她服侍人服侍习惯了,而且在夏至这她也不见外,所以就快手快脚,也非常自然地照顾小黑鱼儿和小树儿洗手,然后就拿出她带来的点心让两个孩子吃。

小黑鱼儿略矜持,月牙儿和夏至虽然都是他侄女,但他现在已经很少跟夏至端叔叔的架子,在月牙儿面前却还有些端着。

不过他那端着的样子在夏至看来很有趣就是了。

小树儿却是直白地欢呼了一声。

看着他们一人吃了一块点心,夏至就把剩下的点心都收起来了。“一会还得吃饭呢。别吃多了再吃不下饭。…不好好吃饭,就没点心吃。”

夏至在大兴庄的时候,有时候说什么还都是好说好商量的。但是在府城,在宁华堂,她渐渐地似乎就有些说一不二了。

小树儿是早就习惯了,小黑鱼儿瞥一眼夏至,他也没吭声。正顿前不能多吃别的东西,这是夏老太太给儿女们立下的规矩。

把点心撤下去留着给小黑鱼儿和小树儿加餐,夏至就吩咐厨房的人摆上饭来。

四口人也不去堂屋,就在东屋外间的大炕上放了炕桌吃饭。月牙儿虽然不是跟夏家的孩子一块长大的,但她是九姑太太规矩的人,所以吃饭也极为斯文。不过她还是喜欢照顾人。夏至还得反复告诉她,小黑鱼儿和小树儿都能好好自己吃饭,不用人额外照顾。

一顿饭吃的乐融融的。

饭后,夏至就问了小黑鱼儿和小树儿学堂里什么时候有空,说月牙儿要给他们买尺头,做新衣裳。

然后,夏至和月牙儿又问起两个孩子在学堂里的事。

小黑鱼儿说他在学堂都挺好的。原本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还担心他野惯了,跟文山书院蒙童班那些斯文的小神童们处不到一块去。然而事实证明,斯文的小神童们依旧是小孩子。而小黑鱼儿天生就有种领袖气质。

说白了,他在大兴庄是孩子王,到了府城,在书院里,他还是孩子王。

也因为这样的自尊,小黑鱼儿更加不愿意自己的功课落在别人后头。至于不小心揍了同窗小朋友这种事…夏至扶额…

好在只有那么一两次,这是小黑鱼儿刚来还不大适应。虽然她出面去解决的时候是有些头疼的。但她相信以后一切都会好的。小黑鱼儿也答应她不再揍同窗小朋友了。因为他这个承诺,夏至也答应不把这件事写信告诉给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知道。

小树儿在学堂里倒是很顺利。这孩子机灵有眼色,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他都能混的挺好。

夏至不太为小树儿担心。

因为夏至问了,小黑鱼儿就说同窗们喜欢他带去吃食。

小黑鱼儿现在的学习安排挺紧张的,一早上去,晌午才能回来歇一会。夏至想着小孩子饿的快,而且上课还特别的费脑,所以她就给小黑鱼儿准备了加餐。双皮奶、酥酪、营养可口的小点心、还有时鲜的水果什么的。

每次夏至都会给小黑鱼儿准备的多一些,这样他可以分给要好同窗小朋友们。

小黑鱼儿也是个大方的、不肯吃独食的孩子。不论别的,单单就这些吃食,也让小黑鱼儿在蒙童班里有了不错的人缘。

小黑鱼儿说小朋友们喜欢他带去的吃食,夏至就说下次再多给他准备一些。小树儿那边也一样。

俩孩子都很满意。

“他们还留我一块吃晌午饭。我说我得回来陪你吃饭。”小黑鱼儿还很自豪地说。

原来蒙童班有些小学生离家里比较远,晌午要是往返一趟就太麻烦了,还可能耽误了下午的功课。所以,蒙童班上不少小学生都带饭到书院去,晌午就在书院里吃。

蒙童班外那些年长的学生们更是常年就住书院,所以书院外面才有了美食一条街。

夏至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不过她还需要再仔细地酝酿酝酿,并没有当时就说出来。

送了小树儿和小黑鱼儿又去上学,月牙儿又陪夏至说了一会话才依依不舍地走了。

傍晚,李夏陪着小树儿和小黑鱼儿回来了。他先从书院里带回来小鱼儿,然后又顺路去接了小树儿。

“先喝点水,吃块点心,再做功课。”夏至就安排他们三个都坐到那张大桌案上去念书写字了。

“李夏,晚饭在这吃吗?”夏至还问李夏。

“在这吃。”小黑鱼儿头也没抬地替李夏说。

李夏附和:“在这吃。”

“想吃啥?”夏至又问。

“有点想吃春饼。”李夏就说。

“那就吃春饼吧。”夏至立刻应道,然后亲自往厨房去安排了。

饭菜都端上了桌,李夏还在给小树儿讲解文章字义。小树儿听的特别专注。在府城住下,小树儿和李夏的感情也越来越好了。

“先吃饭吧,吃晚饭再说功课,不在这一时半刻的。”大、小学生们这样认真、用功,夏至反而要劝着些。

依旧是四口人,不过月牙儿换成了李夏。

饭后,夏至就跟李夏说了要买地的事。

“你打算买多少?”李夏就问。

夏至就将自己手里的银子数说了。“这些钱都用上,就先买个四五十亩地吧。离府城近些的好。”

夏至现在在府城里也认识不少能干可靠的牙人了,但涉及到大事,她还是习惯跟李夏商量商量。

“打算种地之前就买上对吧,我给你先问问。”李夏就说。

夏至点头:“你要是忙就别管了。我找郑牙,等到买的时候你再帮我看看。”

“我们家底下有管田庄的管事,府城附近的田产他们都熟,比那些牙人强的多。”李夏就说。很多还没有放到市面上的买卖消息,他们李家和田家手底下的人就先知道了。

李夏又问夏至买田地打算种什么。夏至就将自己的计划说了。李夏就说好:“很雅。”

“你这么说我会不好意思的。”夏至就笑,她只是为了发展自己的产业,多赚些钱,然后再多些影响。不过李夏说到雅了,夏至正好有别的想法。

“等以后种的鲜花香草多了,估计着还能成府城的一景。”

李夏连连点头,他赞许地看着夏至。

夏至有许多优点,夏至自己并不觉得,但实际上却十分的珍贵。李夏看着夏至,就想到了那么一句话:美的不自知。

夏至就是这样一个美好的没有丝毫自觉的姑娘。

李夏想守护这样的美好,跟这样的美好一直在一起。

接下来的几天李夏就找了自家的和田家的管事询问,夏至也找了牙人询问消息。很快,就有两块精挑细选田亩的信息摆在了她的面前。

两块地都在府城外十里左右的地方,一块地四十三亩,一块地五十二亩。两块都是良田,价格也差不太多。

要买哪一块,得夏至自己选。

夏至就挑了个好日子,带上小树儿、小黑鱼儿还有请假出来的月牙儿,由李夏和牙人陪着出城看地连同散心。

这是早春的一次春游。

春天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渐渐有些暖意了。马车走到乡间的路上,夏至已经能闻到冻土融化的那种温馨的香。

到了地头,大家走下车来。小树儿和小黑鱼儿就带着大青开始撒欢了。

没有任何庄稼的田地一眼看过去没有任何的障碍物。而且,田地里也不再是光秃秃的。不畏寒冷小草已经这一块那一点地从地里冒出了头,稚嫩弱小,却又无比的强大。甚至还有小小的黄花从这里,从那里不经意地冒出来。

“这蕨菜包饺子可香。”牙人凑过来说了一句。

夏至点点头,蕨菜是好东西,蕨菜馅的饺子真国色天香。

月牙儿在乡下的记忆几乎已经没有了,生长在城里的她见到乡间的一切都觉得新奇,并没有任何厌恶的意思。

夏至将两块地都看了,两块地确实比较难以抉择。不过她最后还是选了那块依上傍水。这是想到未来这里可能会成为府城的一景,那么周边的环境也要好些才行。而且这样的环境,到时候她建一座供游览休息庄子也比较有发挥的余地。

这块地五十二亩,略微超出了夏至的预算。

李夏知道夏至的底,就表示可以借钱给她。夏至略一思索就同意了。不过…“亲兄弟明算账,半年期,还的时候给你利息。”

有人借钱给她那是好事。要知道,这个时候很多人求借无门,最后只好捏着鼻子借高利贷。那才是饮鸩止渴呢。

李夏就笑,也没跟夏至推辞。“行,那就按着银钱放在当铺里的利息算吧。”

这个利息不低,但也不高。

“一言为定。”夏至点头。

“我又有了一笔收益。”李夏故意得意地说道。

夏至笑笑,她知道,李夏是为了帮自己。

决定下来,这个时候已经过了晌午了。他们期间喝了些茶,还吃了些点心垫补。夏至就想晌午饭在乡下吃,然后顺便把田地的文书写了。之后就可以称银子,一手交钱,一手拿地了。

“就在附近找户人家吧,干干净净就好。”夏至环顾四周说道。

也不用去远处找什么食肆酒楼的,就找户农家,请他们给整治一桌的饭菜,不要山珍海味,就要田园风味的,到时候她多多的答谢。

月牙儿、小树儿和小黑鱼儿都说好。

“不用麻烦别人,我家的庄子就在近边。”李夏就笑着说道。

这么说,那还真不好随便去找别的农户了。

“会不会麻烦?”夏至低声问了李夏一句。

李夏心里明白,夏至绝不是怕麻烦他。“和到别人家一样。我家这更妥当,保证洁净。到时候你多打赏点儿不就行了。”

夏至就笑笑没说话,大家伙一起到了李家的庄子上。

那庄子上的人知道是李夏来了,都跟迎凤凰一样地接出来。李夏把夏至的要求一说,那庄头二话不说就去张罗了,还留下自己的两个小女儿服侍夏至他们。

一会饭菜端上来,刚杀的小公鸡炖蘑菇、酸菜肉骨头血肠、咸菜炖肉,鲤鱼炖粉条,炝拌曲麻菜…还有热气腾腾的蕨菜馅饺子。

第 459 章 第四五九章 母亲的亲近

庄户人待客本来就特别的热情,何况庄头是招待自家的小主人和小主人带来的贵客。夏至就知道,他们不仅现杀的鸡,而且还现杀了一头猪。

因为庄头一家的热情,再加上夏至对庄头的两个小闺女很有好感。两个小女孩算是庄户人家里头见过世面的,泼辣爽朗的本性中还透出腼腆来。她们的肤色也是庄户人家女孩很健康的那种肤色。

这两个小姑娘让夏至想到腊月、孙兰儿、孙秀儿她们,同时她也想到了自己,想到自己这近一年来在大兴庄的生活。

所以,夏至就对李夏说了几句庄头一家的好话。她还夸庄头家里腌的酸菜和咸菜很好吃。这个季节,好些人家的酸菜都吃完了,正是吃咸菜的季节。庄头家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竟然还有很不错的酸菜。

另外,这庄头家里的大酱味道也不错,跟夏家的大酱味道差不多。

北镇府的农家都有自己做酱的习惯,每家的大酱都有独特的味道。那种颜色红亮味道浓香的就是做的好的,有的人家做不好,或者有异味,或者干脆就坏掉了。

庄头在场听见了,就觉得脸上十分有光。等夏至他们告辞走的时候,他不仅送上大块的带骨猪肉,还送了酸菜、咸菜还有他自家做的大酱。而夏至也正如李夏所说的那样,她并没有给庄头银钱,而是送了庄头的两个小闺女一人一只银镯子。

那银镯子颇有分量,对于庄头一家可以说是又实惠又体面。

众人吃过了饭,买田的文书也准备好了。其余的事情并不需要夏至操心,都交给牙人等把手续办齐了交给她就可以了。另外她还委托牙人帮她找会种花草的农人,等耕种的时节就可以给她照顾这些田地了。

这一天对于夏至几个来说都过的充实而快乐。小黑鱼儿和小树儿特别喜欢这样的放风,小黑鱼儿还跟夏至说他们以后要经常来,毕竟是自家的田地,就算是交给可靠的人打理,他们做主人也应该经常来看看。

这种对于田地的重视,应该是耳濡目染自夏老爷子。

不过小黑鱼儿这般跟夏至说,主要还是想多出来玩。夏至心知肚明,只说要他和小树儿的功课好,她才会带他们出城来玩。

月牙儿这次跟着夏至出来也没有白来。因为夏至说蕨菜好,而且好像九姑太太也提起过蕨菜。所以月牙儿就亲手挖了一篮子的蕨菜带了回来。这些蕨菜她留给夏至一半,让夏至给小树儿和小黑鱼儿包饺子吃,另一半她就拿回田府,打算要让厨房做给九姑太太吃。

田家这样的人家,如果九姑太太想吃蕨菜就到市面上买也是买的到的。但是月牙儿亲自挖回来的意义又不一样了。而且,月牙儿挖回来的蕨菜可以保证最新鲜干净。

接下来几天,田地过户在衙门上档子,还有雇人种花的事情都陆续安排妥当了。

这个时候,府城的杨柳树都已经开始微微有些泛青了。但北镇府的春天依旧是冷的,夏至她们还都穿着棉衣裳。月牙儿又抽空过来,和夏至一起带着小黑鱼儿和小树儿去绸缎庄买了尺头,又找裁缝量尺寸做新衣裳。

月牙儿还多买了些尺头,意思是让夏至捎回大兴庄去,也给夏家其他人添些新衣裳。当着的月牙儿主要想着的是夏桥,再有就是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了。

田氏又找了月牙儿一回,月牙儿实在推辞不过就答应了下来。她跟夏至商量好了,当天就先到宁华堂来,会齐了夏至一起往文山书院去看田氏。

“要是老叔跟着咱们来那才有意思呢。”路上,夏至就对月牙儿说。

小黑鱼儿特别喜欢怼田氏,而且总是能把田氏怼的说不出话来。可惜今天小黑鱼儿和小树儿都还在上学。

“我跟他们俩说了,晌午都来,咱们也吃咱爹娘一顿。”夏至又笑着跟月牙儿说。

月牙儿也跟着笑了笑,虽然她本性特别的温顺,但跟夏至相处久也被夏至给感染了一些。

到了田氏和夏秀才居住的小跨院,田氏已经带着二丫迎了出来。田氏先看到月牙儿,脸上就露出了喜色。不过她目光再一转,就看到在月牙儿身后下车的夏至。田氏脸上的笑容就僵硬了一下。

月牙儿并没有跟田氏说今天会和夏至一起来的事。

月牙儿的眼睛也不瞎,田氏的表情变化就被她看出来了。月牙儿就跟田氏解释,说是路过宁华堂的时候看天色还早,所以就去见了夏至。

夏至知道她是来看田氏的,所以就和她一起来了。

“十六说,她也想见见爹娘。她不想被我给比了下去。”月牙儿慢声细语地说道。这些话都是夏至教她说的。

田氏就笑了笑,只是那笑容根本就没有到达眼底。“夏至也想来看我呀,我这也是借了你的光。”说话还是有些阴阳怪气的。

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都回大兴庄去了,田氏虽然不敢到宁华堂作威作福,但夏至如果落单的话,她就忍不住这样跟夏至说话。

田氏也是看出月牙儿的性子好,所以敢在她跟前这么跟夏至说话。

月牙儿虽然温顺,但也听得出来好赖话。她就维护夏至:“娘,十六挺好的。大家都说十六好。”

“好,好,你说她好,她就好。”田氏不想这么一见面就跟月牙儿说崩了,所以就假笑着说道。

“咱娘认回你来,就把我这个闺女抛在脑后了。我就想,当年要是被卖的是我,那我现在是不是也能在咱娘跟前吃香。”夏至就笑眯眯地说。

这才叫做哪壶不开提哪壶呢。

田氏的脸都黑了。

可这能怨夏至吗。只要田氏不先挑衅,她可从来不会主动攻击田氏。可如果田氏敢跟她找茬,她就绝不会容忍,肯定要以牙还牙。

忍耐田氏的结果夏至可早就看到了,她可不能跟夏家其他人那样,她就不能惯着田氏的坏脾气。

这个时候的气氛就有些尴尬了。

月牙儿脸上发红,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二丫就木头一样,她倒是想说点儿什么,但一来是不敢,毕竟夏至就站在这了。二来她也想不出太合适的话来说。

二丫是个性子比较闷,不善言辞的姑娘。这一点她跟大丫不一样。大丫应该也算得上是能言善道的。不过是一直一来的遭遇让她不好在人前多说话罢了。

没人给田氏台阶,田氏又不能甩手就走,也不能撵夏至和月牙儿。

这个时候,就有个小个子长的白团团一张脸的中年妇人从对面的厢房里出来。那夫人就招呼田氏。

“夏娘子,这是你闺女来啦?”那妇人貌似出来晾衣裳的,但实际上大家都看的出来,她应该就是听见动静出来看田氏的客人的。

月牙儿来这的事儿,看来田氏已经对人说过了。

不知道田氏怎么跟人解释月牙儿如今做着九姑太太的丫头的事。

妇人的出现就给了田氏一个台阶。

田氏的脸上立刻露出笑容来,那是一个满足的还带着自豪意味的笑。这个笑容有些居高临下,就仿佛是田氏以前回到靠山屯儿娘家的时候在人面前时的那种表情。

“嗯,是我闺女来了。张娘子,你晾衣裳呢。”

张娘子早就放下手中的盆子走了过来。

田氏就给月牙儿介绍,说这是住在对门的张秀才的娘子。然后她又对张娘子说月牙儿就是她大闺女。

然后,不情不愿地,又故意有些怠慢地,田氏也介绍了夏至。

这种抬一个踩一个的方法很简单有效。不过夏至早就不是仰人鼻息的小女孩了,她才不会在乎这个呢。田氏这种做法在她眼中只是可笑而已。

“娘子好啊。上次我跟我爷来就没见你。”夏至跟张娘子招呼。

“哦,哦,那天我正好串门去了。哎呦,这小姑娘长的好啊。”张娘子的注意力立刻就被夏至给吸引了,她就问夏至今年多大,是属什么的,定亲了没有。

夏至只是笑。

田氏不喜欢看到这样的场面,她就说了一句:“我大闺女难得来一趟。”

张娘子就像刚才一样,立刻就被转移了注意力。她重新打量起月牙儿来,然后又夸月牙儿好相貌。

“是在田大老爷府上,九姑太太的干闺女?”

“就是她。”田氏满意的笑。这些信息其实是她告诉给张娘子知道的。

这么显摆了月牙儿,田氏就让张娘子忙自己的,她带着月牙儿和夏至进屋说话。

田氏显然为招待月牙儿做了准备。屋子收拾的干净利索,炕上铺了褥子,炕桌上已经摆了几盘的果子和点心。

田氏招呼月牙儿上炕坐,没招呼夏至。

夏至也不会田氏招呼,自己就跟着月牙儿上炕坐了。

“上回跟我爷和我奶来也没待长。今天我姐也有空,我们陪娘多待会。”夏至说着话,就很自然地条件着果子和点心吃。

田氏今天为招待月牙儿用了心思,但她这里摆出吃食还不至于招揽住夏至。但夏至就是要这么做,她还挑了果子和点心给月牙儿。

夏至让着月牙儿,把田氏的词儿都给抢了。

其实不用夏至怎样,她不说不动,就能让田氏憋闷了。可田氏又不能把夏至怎么样,她只好忍着气,只笑着跟月牙儿说话。

月牙儿应了两句,就忙把自己带的东西递给了田氏。

月牙儿给田氏买了一个尺头,另外还有一攒盒的点心和干果。攒盒是田家的,点心和干果也是田家的,都比田氏拿出来招待她们的要好。

夏至本来让月牙儿不用带东西的,但月牙儿觉得空着手不好意思。她还跟夏至说,要是她没有也就算了,现在是她拿出这些东西来并不费劲。

认回了月牙儿,田氏总是有便宜可占的。夏至也不能让月牙儿一点东西都不给田氏。

不为了田氏,只是为了让月牙儿自己开心吧。所以刚才一进门夏至就提了田氏卖月牙儿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