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烧开后,饺子也下了锅,沈曦帮忙看锅,告诉大家什么时候捞饺子合适,等饺子捞出来后,天已经黑下来了。沈曦记挂着瞎子,遂向郭婶告辞:“郭婶,天太晚了,我得回去了,我出来我家相公不知道,我怕他担心。”

郭婶把她送到门口,看着孤身独影的沈曦,忽地长叹了一声:“唉,摊上这么一位,可真是辛苦你了。”

沈曦不爱听别人用怜悯的口气说瞎子,于是淡淡一笑:“没什么辛苦的,只不过是多个人吃饭罢了。郭婶你回去吧,饺子该出锅了。”

郭婶道:“等会儿我让你大嫂子给你送点瓜子糖瓜什么的,要不这守夜可难熬的很。”

沈曦道:“糖什么的我也买了不少,就不用劳烦大嫂子了。”

两人正在门口说话,却见那周娘子端着一大盘热气腾腾的饺子小步跑着就出来了。见沈曦和郭婶站在门口呢,急慌慌的挤了过去道:“趁热乎给我家小宝尝尝去,凉了就不好吃了。”

等她跑远了,郭婶向她狠狠的啐了一口道:“光占便宜不吃亏,走哪都招人烦,要不是看在同宗的份上,我早不和她走动了。沈娘子你可千万离她远点,她这人一肚子歪心眼,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咬你一口。”

毕竟人家连着亲戚呢,这种事沈曦一个外人也不好发表意见,沈曦只是笑了笑,就辞了郭婶,赶紧回了家。

两辈子为人的沈曦早就知道,邻居之间,有来有往方是相处之道,小里小气的,没有人会拿真心对待的。邻居之间相处好了,比亲人还要借力三分,所以沈曦和左邻右舍之间从来不吝啬。至于郭婶说的那个周娘子,沈曦也看不上她的为人,自不会主动去招惹的。

回到家中,沈曦点上蜡烛,今晚是大年夜,她也和别人一样,买了几根红红的蜡烛,打算点到天亮。还踩了凳子,在门口挂了两盏火红的灯笼,在红彤彤的灯光映照下,就连沈曦家那扇破木门都精神了不少。打了一点面糊,沈曦将老先生给她写的春联贴在了门口,站远了看看没有贴歪,这才满意的回厨房做饭去了。

沈曦点着大灶,下了点饺子,又将中午的剩菜热了热,和瞎子一起吃了年夜饭。瞎子似乎很喜欢吃饺子,又吃了三大碗。

饭还没吃完呢,外面噼噼啪啪的就想起了鞭炮声,屋子里也被鞭炮烟花照的一亮一亮的。这个除夕,从这时起,真正的热闹了起来。

吃罢了饭,又没有联欢晚会看,沈曦就点了一根香,也拿出鞭炮烟花来门口放。这里卖的鞭炮只有两种,一种是响两下的那种双响炮,一种是烟花。烟花自然比不上后世多彩多样,花朵也小的多,不过彩色倒是很鲜艳,漂亮的紧。可惜沈曦胆子有点小,生怕被崩了手,不敢凑近了点火,总是不等火线点着了就跑开,在旁边畏畏缩缩的等半天,才敢上前再重新点。

一群在街上放鞭炮的男孩子看到沈曦这滑稽的样子,不禁都笑着围了过来。沈曦也不恼,笑眯眯道:“你们谁放的好呀,帮我放放吧,我家鞭炮可不少呢。”

一个十来岁的半大小子率先跑了出来:“我来我来,我胆子可大了。”

沈曦将香递给他,那小子走到鞭炮旁边,伸长了胳膊,拿香头往引线上点。沈曦连忙喊道:“快跑快跑,别炸了。”旁边小孩都笑:“离的远哪,炸不了。”

那半大小子把引线点着后,赶紧往后跑,刚站到沈曦旁边,那炮“啾”的一声就上了天,“咣咣”两响,震的地动山摇。

小孩子们仰起头,看着天上的炮火,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孩子…多么可爱啊!

上辈子年轻不懂事,不知道珍惜自己,终酿大祸,一生不育。这不仅是自己一生悲剧的根源,也是自己对未来毫不在乎的原因。

现在,自己不再是那残缺的身体了,自己还能再生育,自己还会有自己的孩子…沈曦忽然觉得,现在的生活,很好,很好!

“婶子,还放炮吗?”有孩子在拽着沈曦的衣服,高声问着。

沈曦低下头,看着小孩那再着企盼的小脸,柔声道:“放,婶子家炮有的是,今天可劲你们放!”

孩子们爆发出一阵欢呼。

沈曦回到屋里,把自己准备的鞭炮和烟花全部拿出来,在小孩子的欢呼声中,沈曦家门口,轰轰的鞭炮声,响彻云宵。

沈曦和孩子们闹到很晚,等她关门回屋时,发现瞎子已经睡着了。

外面那么热闹,这也能睡得着?

暗笑着瞎子的好睡,沈曦也脱了衣服,钻进了被窝。

守岁什么的,先睡一觉再说吧。

习惯性的往瞎子怀里一缩,预想的睡眠却没有如期而至。

枕着瞎子的手臂,沈曦迟迟难眠。

身边这个男人,应该是在这个世界上陪自己一辈子的吧?虽然他不能言不能听不能看。再换个男人太麻烦,而且这个三妻四妾的社会,男人又太容易变心,还是这个瞎子好,最起码,他肯定不会离开自己,也不可能去纳妾,虽说不能养家,不过这不是问题,自己勤快些,总能养活两个人的。不,不,以后也许会是三个人四个人,自己会生一堆小宝宝,来弥补自己上辈子的缺憾。

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沈曦脸上带着笑容,依偎在瞎子怀里,慢慢的沉入了梦乡。

第12章

大年初一,天刚蒙蒙亮沈曦就起来了,她以为自己起的不晚,可还没等她洗脸呢,就听到有人咣咣砸门。她赶紧抿了两下头发去开门。门闩刚抽出来,大门就被人从外面挤开了,然后呼啦啦的闯进来一群小孩子,围住沈曦不停的喊“婶婶,过年好”“婶子,小柱子给您拜年啦”。

望着这群可爱的小家伙,沈曦眼睛都笑没缝了,连声道:“好好好。大家快进来,婶子给你们糖吃。”这话一出口,沈曦就觉出有点不妥来了,瞎子还在被窝躺着呢,孩子们进屋不太方便。可还没等她开口说什么呢,孩子们已经都一溜烟的跑进屋了。沈曦只能苦笑一声,跟着孩子们进了屋。

孩子们早就听大人说过,这个婶婶家中有个瞎叔叔,不过平时沈曦不太在家,他们也就没机会来看瞎叔叔,现在终于有机会看到好奇已久的瞎子了,孩子们当然跑的比兔子还快。

一进屋里,孩子们就都把目光投向了炕上,果然,在被窝里,躺着一个眼睛紧紧闭着的叔叔。

孩子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敢说话了,过了好大一会儿,才有一个大孩子壮着胆子说:“叔叔过年好!”

炕上毫无动静。

小孩们不知所措,慌乱的看向彼此。

沈曦进来看到这种情况,不由柔声笑道:“不用害怕,叔叔耳朵也有点问题,听不到你们说话,所以他不知道你们来了的。”说罢,端过盛糖果的盘子,给一人抓了一把糖塞进他们的口袋里:“来,吃糖,婶婶买的糖可多呢,来,一人一把。”孩子们一见沈曦给了一大把糖果,立刻就都高兴了起来,小手捂着口袋,嘴里不停的道着谢。

沈曦喜欢孩子们,又一人给抓了一大把瓜子装口袋里,又一人给了一块点心,把孩子们美的直冒鼻涕泡。在沈曦家玩了好大一会儿,才依依不舍的去别家拜年了。

看着孩子们高兴的样子,沈曦心中也是暖暖的。

怕还有人来拜年,沈曦赶紧上炕,把瞎子从被窝中拽了出来,瞎子似乎没睡醒,身上软绵绵的,沈曦半扶半抱的帮他穿上新衣服。让他靠墙坐好,自己快速的叠好被褥。

又伺候瞎子洗完脸,梳好头,看着瞎子整洁的很了,这才去厨下煮饺子。

饺子是昨天做出来的,沈曦留了一屉,留待今早煮。

在沈曦煮饺子的时候,又来了两拨孩子拜年,沈曦又是糖又是瓜子点心的,把孩子们都欢欢喜喜的打发走了。

等沈曦煮完饺子回来,发现瞎子又摸索着把那布条蒙在眼睛上了,沈曦不禁唠叨道:“既然都瞎了,系这么个东西干吗,耍酷啊?”不过她没有去摘瞎子的布条,因为以前洗脸的时候沈曦帮他摘过几次,但后来他都摸索着自己又蒙上了。沈曦没那份闲心总管他,也就听之任之了。

大概是沈曦的大方已经在四周传遍了吧,在沈曦和瞎子吃饭的时候,又来了好几拨小孩拜年,这些孩子居住的要远一些,有的沈曦都没见过。不过大过年的,也不能把孩子们打出去不是,点心是一会儿就没了,沈曦挨个给孩子们糖和瓜子。

看着孩子们欢快的往外跑,沈曦暗暗擦了把冷汗,幸好糖果和瓜子买的多,要不来拜年不给糖,自己这人可丢大了。

沈曦原本以为会没有多少人来拜年,毕竟自己在这里没有亲戚,而且来了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可让沈曦没想到的是,吃过饭后,就陆陆续续来了不少大姑娘小媳妇拜年,沈曦家一上午就没有断过人。沈曦琢磨着大概是因为昨晚沈曦大方的让孩子们放了半宿鞭炮的缘故吧,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大家对瞎子很好奇。

大姑娘们由于没出阁的原因,能去的人家有限,小媳妇也由于太年轻,不好随意出入有男人的人家。今天是正大光明可以参观瞎子的日子,平时早就被好奇心满涨的女人们,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看着大姑娘小媳妇的眼光雷达一样的刷刷的扫在瞎子身上,沈曦只得庆幸幸好瞎子看不见听不到,要不被这么多女人看着,肯定会不好意思的躲开了。

姑娘们看完了瞎子,订亲的庆幸自己的未婚夫不残疾,没订亲的姑娘则开始担忧自己的亲事。结了婚的小媳妇担心的又不同,自己过日子后就知道了养家的辛苦,对靠不住男人,还要养男人的沈曦是百分之百的同情。

只有一个瘦弱的小媳妇叹息一声:“沈家妹子,你也别太难受了,这家相公这样,也比那些不挣一文钱还要出去花天酒地的男人强。”沈曦还未说什么,旁边一个媳妇就拦住了她的话:“郑娘子,大过年的不要说这种丧气话。沈娘子是中用的,你也是中用的,比我们这些抄手等吃的人强多了。”又一个媳妇道:“郑家妹子,你且放宽心,你家相公还年轻,这还是孩子心哪,等再过几年年纪大了,就知道顾家了。”郑娘子又叹了口气,抹了抹眼角的泪,强笑道:“咱不说这些,我们听说沈家妹子做的饺子能煮,我们是来认你当师傅的。”

沈曦这才明白为什么今天会来这么多大姑娘小媳妇给自己拜年的,原来她们是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呀。沈曦笑道:“这大年初一的,你们不用去拜年吗?”

众姑娘媳妇七嘴八舌的答道:“我们都拜完了,你家是最后一家。”

和沈曦比较熟悉的翠姑道:“妹子,我已经向我婆婆吹出去啦,说今天中午让她们吃上水饺,我估摸着就我这大粗手指头,那么小的饺子我怕一时半会做不完,这不,我把面都拿来了,姐妹们一边学一边帮我包,中午我正好下锅,你看行不行。”

现在的面是很贵的,沈曦自然是知道她是怕浪费了自己的面,也不捅破,只是笑道:“只要大家不嫌我的手艺粗,我自然是倾囊相授。”

于是接下来的半天,沈曦就又当了一回做水饺的师傅,收下徒弟十来个。

临中午的时候,饺子总算包完了,翠姑非得留下不少的饺子给沈曦不可,沈曦知道这是她们表达谢意的方式,遂含笑收下了。见沈曦收下了谢礼,那些姑娘媳妇的这才笑闹着回了家。

送走这群花枝招展的客人,沈曦把饺子端到厨房放起来,自己点火热了热昨天的冷饭冷菜。就算是再喜欢吃饺子,这顿顿吃怕也顶不住。

下午的时候,没有人来上门拜年,沈曦遂把门锁了,也左邻右舍的去转转,给人家也拜拜年。每家每户见了她都很热情,家里的媳妇姑娘老太太总会拉沈曦说会儿话,这一转就是小半天,等沈曦回到家中的时候,腮帮子都笑酸了。

回到家里后,沈曦望着坐在炕上的瞎子那平静的样子,不由羡慕道:“还是你好,不用去拜年,你可不知道我今天去了多少家,走了多少路。”说罢,见瞎子仍是那样无动于衷,沈曦不由玩心大起,窜到炕上,抓住瞎子的手就往自己脸上按,坏坏的笑道:“相公,快给娘子揉揉脸,娘子我笑的脸都酸了。”瞎子修长的手触碰到了沈曦的肌肤,沈曦带着他的手,在自己脸上轻轻抚摸,她的双眼紧紧盯着瞎子的脸,试图在寻找瞎子害羞脸红的样子。可惜她又一次失望了,瞎子似乎不知道他手下是什么东西,仍是呆呆的,只不过手指却在沈曦脸上来回的滑动,似乎是在认知新事物。

沈曦眼珠一转,待瞎子的手滑过她嘴边时,她啾的一下,就在瞎子手心里亲了一下。这突如其来的碰触,似乎吓到了瞎子,他如同受惊了一般,猛的一缩,把手就收回去了。

沈曦一直盯着的瞎子脸上,终于让沈曦看到了一丝有别于呆呆的表情,那就是慌乱。

是不是还可以看到别的表情?

沈曦趁热打铁,揽住瞎子的脖子,就凑了过去,然后她的唇,印到了瞎子的唇上。

瞎子的唇紧闭着,也不知道张开,沈曦用牙齿轻磕瞎子的嘴唇,终于叩开了瞎子的牙关,两个人唇齿交融在了一起。

沈曦前世就经过了男欢女爱,已识得情滋味的身子经不起挑逗,吻着吻着,她不由就真的沉醉了,脸颊潮红,呼吸也粗重了起来。

直吻到几乎窒息了,沈曦才迷迷蒙蒙的放开了对方,伸手习惯性的就去脱眼前男人的衣服,在意乱情迷中,她迷离着瞥见了瞎子涨红的脸庞,于是她就想起了自己吻瞎子的初衷。沈曦停下脱瞎子衣服的手,瞪大了眼睛看着瞎子终于有了变化的脸。

瞎子的脸很红很红,呼吸也急促的很,胸脯起伏的很厉害,似乎刚才这个吻,给了他一个前所未有的冲击,无与伦比的感觉。

沈曦伸出手抚上瞎子的脸,呵呵笑道:“臭瞎子,让你天天装木头,现在终于露底了吧?嘿嘿,你是逃不出姐的手掌心的,献出你的**和贞操,姐养你一辈子,哈哈哈哈…”想到最后,自觉自己很有御姐风范,沈曦笑的十分夸张和猥琐。

其实沈曦以前受的也算是淑女教育,从来没在人前如此放肆过,不过瞎子不能听不能看不能说,就让沈曦无所顾忌起来,所以种种张狂的形象,她全都没有节制的表现了出来,其中包括一些大违她本性的举动。

笑完了,沈曦又调戏了瞎子一番,增加了增加两人之间“感情”的交流,直到天黑才依依不舍的下炕做饭了。

第13章

正在吃晚饭的时候,忽听得有人敲门,沈曦连忙放下碗筷去开门,一打开门,却吃了一惊。原来门外站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确切的说,是一群峨冠博带的读书人。

一见有人来开门了,开门的还是个俏丽的小娘子,门外的书生们不由脸上都带了笑,起起落落的给沈曦见起礼来了。

沈曦连忙也还了礼,礼貌的问道:“各位先生,不知来寒舍有何贵干?”

领头的一位十七八岁的俊俏书生道:“这位小娘子,能否告知你家是以何业为生的吗?”

沈曦虽然很奇怪他为何有些一问,却仍有礼的回道:“小妇人不才,以卖粥为业。”

沈曦话音还未落,众书生一阵喧哗,杂七杂八道:“果真是卖粥的,清轩兄高才,这也能猜的到。”

那领头的清轩朗声道:“非我才高,只因家母曾不止一次买过八宝粥,是以小生一见这对联,自然就想到了。”

又一书生追问道:“这八宝粥因何而得名?”

未等沈曦回答,那叫清轩的书生已经替她回答了:“这位娘子卖的粥中放了高粱米、大米、糯米、小米、红豆、绿豆、大枣、花生八种东西,所以称为八宝粥。”

众书生连道:“放这么多东西,想必是极好吃的,不知这位娘子店铺在哪里?”

“这位娘子,你能不能搬去南梁城的博山学院卖粥呀,学院里卖的饭食实在不堪入口。”

“小娘子你在哪卖粥?明天定去惠顾。”

听着七嘴八舌的议论,沈曦有点乱了,这群书生来她家是干吗来了?为她推销八宝粥来了?上门来光顾她的生意来了?

还是那个叫清轩的书生靠谱,重重咳嗽了一声,向众人喊道:“好了好了,各位,咱们也该讨论一下正经事了。这位娘子门首的对联,气势磅礴,恢宏壮阔,依小弟之见,西谷镇对联,当以此联抡魁。”

众人连忙附和道:“正是,正是,小弟(愚兄)也正有此意。”

沈曦这才明白了,原来这些人是因为评选对联而来的,看这样子,李老先生给自己写的对联是拿了全镇第一了。

那清轩一招手,一个小童捧上来一个礼盒,送到沈曦面前。

沈曦也没接,疑惑看向清轩道:“什么意思?”

那清轩解释道:“每年正月初一,我们南梁府的博山学院都要评出全府最出色的对联,我们几个人是负责咱们西谷镇对联评判的。每个镇的魁首,不管是写联人还是贴对联的人家都会有薄礼相赠,今年小娘子家的对联拔了头筹,这小小礼物还请这位娘子笑纳。另外还请这位娘子告知小生,这对联是何人所写?”

沈曦不客气的接过礼盒,笑眯眯道:“这对联是李桢李老先生写的。”

众书生顿时哑雀无声,脸上表情各不相同,有怀疑,有不屑,有仰慕,有深思…

倒是那清轩豪爽大笑道:“果然是老而弥坚,明庄公前辈胸中锦绣,远非我等初生之犊可比。列位,咱们这就去明庄公前辈府上请教请教如何?”

众学子嗷然而应,一行人吵吵嚷嚷的就向南走了。

见他们走远了,沈曦这才关了门,拎着盒子回了屋。

一回到房里,沈曦立刻就噼哩啪啦的说道:“瞎子,咱们今年可真是好彩头呀,李老先生给我写的对联竟然拿了全镇第一名,一群在书院上学的学生竟然还送了一个礼盒。嘿嘿,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不会是文房四宝吧,那我可没什么用…”沈曦一边嘀咕着,一边打开了礼盒。然后她十分郁闷的发现,盒子里装的还真是文房四宝!虽然这东西质量不错,可自己一个卖粥的,哪用得上这东西呀。

沈曦啪的把盒子盖上就扔一边去了,心道反正那对联也不是自己写的,这东西呀,还是等过些日子送给写对联的李老先生吧。

大年初二以后,就是探亲访友的日子。

沈曦没有亲戚,不过朋友还是有两家的。她拎起早就准备好的年礼,先去了孙大爷家。孙家今天很热闹,两个闺女全都回来了,沈曦没在那多待,只把年礼放下就回来了。沈曦去的第二家是王书吏家,当初要不是人家,自己这房子还买不那么便宜呢。再者与官府的人打好关系,沈曦觉得很有必要。

给王书吏的年礼,沈曦是用了心思的,既贵重又不华丽。王书吏笑眯眯的收下了,还和沈曦说了好大一会儿话,直到有别的客人来,沈曦才起身告辞。那王书吏还要沈曦留下来用饭,沈曦知道对方只是客气话,婉言推拒了。

大年初二夜里下起了厚厚的鹅毛大雪,雪直直的下了一宿,到天亮还没停。待沈曦起来做饭时,大雪封的连门都推不开了。看着门外那厚厚的雪,沈曦闪过脑海的第一个念头不是堆雪人打雪仗,而是这么大的雪,不知会不会冻死人。

在这里过了这么长时间,特别是做街头摆摊这种生意,各种各样的信息沈曦都能接收的到。在客人的闲聊中,沈曦早就把这个社会了解的透透的。她知道这个社会有很多人吃不饱穿不暖,她也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无家可归的乞丐,当然也知道这里真的会饿死人、冻死人。

沈曦怎么也忘不掉,当郭家媳妇看见她穿的崭新的棉衣时那羡慕的眼神,因为就是她成亲,娘家和婆家也没能给她置办起一身里面三新的棉衣,而是外面用的新布,里面絮的是旧棉花。

沈曦也忘不掉,当翠姑婆婆第一次来她家串门,看见她家那套簇新的棉被时那激动的神情。因为她这一辈子,也没铺盖过这么暖和的被褥,她盖的被子,都是葛麻的。

沈曦也忘不掉,睡在稻草中取暖的一家人,大人们身上裹着兽皮葛衣,孩子们伸出来的手上,那红红紫紫的冻疮…

想完了这些,沈曦忽然觉得自己变得和前世不一样了。在上辈子,从没为衣食担过心,所以滋生出来的全是享乐的念头,好多烦恼现在回想起来,根本就不值得一提。而现在,在生存线上挣扎,上辈子那种伤春悲秋无病呻吟的毛病竟然就这样好了,不知何时,自己竟然这样的务实起来了。

原来,就在不知不觉中,自己是在慢慢的接受着这个世界,慢慢的被这个世界改变着,慢慢的和这个世界融合着呀。

沈曦在门口呆立了很久,才平息了心中的万千思绪。

不管怎么样,生活总是得继续的,不吃早饭是要饿肚子的。

沈曦用力的推开门,一头扎进了厨房中:这几天吃肉吃腻了,今早吃粥!

一般来说,到正月十五才算是把年过完了。沈曦这些日子也没急着出摊,而是窝在家中,用碎布头拼了两个枕头,里面塞上荞麦皮。晚上睡觉的时候,沈曦拿出一个给瞎子枕上了,当要摆第二个的时候,沈曦发现瞎子已经把胳膊伸好了等着她枕呢。

沈曦心中暗笑个不停,看来这几个月,已经习惯了彼此的不光是自己,还有自己身边这个男人呀。

沈曦把枕头一扔,美滋滋的躺在了瞎子的胳膊上,嗯,还是这个好,软硬适中,温度合宜,比荞麦皮可强多啦。

这个正月,沈曦是想吃什么做什么,吃饱了睡睡饱了吃,短短十来天,感觉自己就胖了一圈,就连瞎子,都让沈曦给养出肉来了,那胳膊枕着是更舒服了。而无所事事的沈曦,把调戏瞎子当成了开胃菜,没事就拉个小手,偷个小吻什么的,短短不几天,瞎子就已经习惯了沈曦的各种调戏,对沈曦突好其来的亲密也不再吓一跳了。

正月十五是上元节,不光要吃元宵,还要做彩灯呢。这个上元节在这里可是仅次于春节的大节日,十三四的时候,就已经有不少人开始做灯笼了,街上也添了不少卖灯笼的。沈曦本来想买两盏应应景,可翠姑说这花灯还是自己做的有趣。

翠姑虽然长的比较粗壮,其实手十分的巧,那竹篾条一到了她手上,三五下就能扎出个灯笼的架子来,那红纸抖抖,就很服贴的粘在了架子上。

沈曦虽然做的也不是太难看,可手艺比起翠姑来,那可是差得远了。所以后来她也就不丢人现眼了,只捡翠姑做的拿了几个,高高的挂在了房檐下、大门外。

按照这里的习惯,十五挂灯笼的时候,家里的院门是不关的,所以十五那天夜里,当翠姑来邀沈曦一起去赏灯,沈曦就笑眯眯的拒绝了,若她走了家里只留一个瞎子,她可放心不下。

吃罢元宵,沈曦坐在炕头上,把桔子瓣掏出来一瓣一瓣喂给瞎子吃,等瞎子不吃了,就拿来针线秸秆,把掏空了的桔子做成了一盏盏小桔灯。一根蜡烛断成几截,沈曦把蜡烛点着了放到小桔灯中,提着这几盏小桔灯拎了个凳子就坐在了门口。有小孩从门口过时,就笑眯眯的送一盏小桔灯,这小巧可爱的小桔灯霎时就赢得了孩子们的心,沈曦顿时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欢迎,一大群小孩叽叽喳喳的围在沈曦家门口,为了得到沈曦的小桔灯,一个个小嘴甜的象抹了蜜一样,还有几个可爱的小孩献出芳吻几枚,亲了沈曦一脸的口水,亲的沈曦是心花怒放。

沈曦索性把剩下的桔子都拿了出来,桔瓣掏给孩子们吃了,把桔子皮全做成了小桔灯,有的吃又有的玩,孩子们围着沈曦打转,都闹疯了,直到各家的家长寻来,这才渐渐散去。

第14章

孩子们走了,沈曦也关了门。

帮瞎子洗了手脸,沈曦又拿来牙粉,用干净的麻布醮了帮瞎子擦牙齿,帮瞎子做完这些,沈曦自己也洗漱了一番,这才吹熄了蜡烛,钻进了被窝。

被窝里,瞎子被沈曦身上的冷气一扑,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冷战。

沈曦把冰冷的手放到身上磋了磋,把自己冰的直哆嗦,然后沈曦坏心大起,把冰凉的身悄悄的伸向了瞎子的肋下。瞎子没有防备,吓了一大跳,不由的伸出手去推沈曦的手。

沈曦反握住瞎子的手,把头偎在瞎子胸前,好久好久之后,才轻声道:“瞎子,我们要个孩子吧!”

瞎子任由沈曦握着手,没有一点反应。

沈曦松开瞎子的手,一点点解开了瞎子的衣服。

瞎子的手握紧了,然后又慢慢松开,仍是静静的躺在那里,任由沈曦胡作非为。

撕裂般的疼痛从下面传来,沈曦楞住了。

这具身体,怎么还可能是女孩之身?

随即沈曦又想到了自己刚来时瞎子那褴褛的样子,大概是自己的前身看不上瞎子,所以一直没有和瞎子圆房吧。

想到这里,沈曦释然了,随即心中又升起了一股喜悦。

嘿嘿,瞎子未经人事,这简直是太好啦,太好啦,他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是属于自己的啦。

沈曦欢喜之下,都忘了身上的痛,趴到瞎子身上,对着瞎子好一顿亲吻。

于是,在这痛苦与美好的折磨中,沈曦度过了她第二次初夜。

瞎子抬起手摸了摸被沈曦亲过的地方,再无其他表示,只是坐了起来,摸着衣服就要自己穿。

沈曦本来打算今天出摊来着,可昨晚折腾的太晚了,她后半夜竟然没能起来生炉子,这粥自然是卖不成了。沈曦看看天色还早,打算再睡个回笼觉。她见瞎子要起来,悄悄的从后面抱住瞎子的脖子,把胸脯贴在了瞎子的后背上,还坏心眼的用软软的胸在瞎子的后背上蹭了蹭。

瞎子身体一僵,然后呆楞了一会儿,竟然没理会沈曦,若无其事地继续穿起了衣服。沈曦想要瞎子陪她一起睡,自然不会放他走,双臂一使劲,就将瞎子拉倒了,然后缩进瞎子怀里,俏皮道:“吃完就想跑呀,相公,做男人可不能这么没责任心哟。娘子我还没睡醒哪,你就再乖乖陪娘子睡会儿吧。”说完了,又觉得相公娘子实在别扭,不如那喊了十来年的老公老婆听起来顺耳,又嘀咕道:“相公,娘子,怎么这么别扭呀。”

管它别扭不别扭呢,沈曦整个人都扒在瞎子身上,眯着眼打盹,大概是昨晚太累了的原因吧,没一会儿功夫,居然真的睡过去了。

再醒来的时候,瞎子居然还真陪着她躺着呢,这让沈曦小小的吃了一惊。因为照着以往的习惯,瞎子睡醒后是必定不会睡懒觉的。

“嘿嘿,上过床就是好,连瞎子都能感觉出不一样来了,嗯,这个男人,教空间大大的呀!”沈曦一边嘿嘿的笑着,一边穿衣服。

瞎子感觉到沈曦动了,也坐了起来摸衣服。

瞎子适应能力良好,对沈曦的贼手不屑一顿,利索的就穿好了衣服。

看着瞎子视她如空气的样子,沈曦长叹一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