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洞房花烛已经提前过了,也许这是唯一不会遗憾的事情了。

  现在想想,若尘总算是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一件她不后悔的事情。

  依依惜别,最终还是分开了。

  望着他远去的背影,若尘模糊了泪眼。

  身旁的瑾儿眼眶也红了,她扶着失去力气的若尘,心里也非常难过。跟了若尘有一段日子了,她非常喜欢,非常喜欢这个主子。她看着少爷和少夫人在一起的点点滴滴,那些珍贵的日子,她一一记在心里。

  她为他们的喜怒哀乐而喜悲,仿佛她已经是他们的一份子。

  ------题外话------

  亲们,抓紧时间投票啊,结局由你说了算哦~

 

  第五十七章 宸妃挨打

  华丽的马车停在皇宫门口,若尘在宫女的服侍下,一步一步走向这个古代权利的中心。这里是多少人羡慕的地方,可是她却觉得这是一个埋葬了无数女子灵魂的地狱。

  庄华宫地处后宫最偏远的一角,原来是个妃子的住所,后来那个妃子没了,就一直空着。如今若尘住在这里,也算清静。

  后宫一下子没了两个娘娘,很多人认为机会来了,明争暗斗的不少。

  若尘因为要查案,所以难免要跟宫里的娘娘们打交道。

  这一日,她刚要去太后那边请安,路途中却被一个宫女的呼喊声给吸引了。绕过繁复的走廊,那声音越来越近。

  “娘娘饶命,饶命啊!”一个宫女不住地磕头。

  “给我继续打,没规矩的奴婢。”一个嬷嬷不等主子发话,就已经下了命令。

  “奴婢知罪了,真的知罪了!”那宫女大概十四五岁的样子,额头已经破皮了,脸上也被巴掌招呼过,五道指痕清晰可见。

  可是,那群恶奴们却没有停手的意思,还在继续挥舞着双手。

  青天白日,竟然有人这么不把人当人看!若尘心里很是不舒服,她缓缓走过去,想要看看到底谁的奴才,这么嚣张。

  那个坐在一边悠闲的喝着茶的娘娘,不正是大将军之女——宸妃吗?瞧她那副惬意的样子,根本没有把这一幕放在眼里。

  她们的死活,似乎根本不关她什么事。

  若尘走过去,努力弯起嘴角,施礼道:“宸妃娘娘万安!”

  宸妃不紧不慢地抬起头,似乎不太喜欢别人打扰她欣赏教训奴婢的兴致,待看清来人之后,她就更加不屑了。

  如果是皇后的人,她还有所顾忌。她一向觉得太后偏心。所以背地里,她并不喜欢太后。但偏偏她是太后的人,所以宸妃不客气地哼了一声,算是回答了。

  一旁服侍的嬷嬷也是个仗势欺人的小人,见宸妃不开心了,于是让手下的人打得更起劲儿了。

  若尘实在忍无可忍了,一把推开那动手的人,喝道:“住手!”

  那打人的宫人吓得停了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等待着宸妃的命令。

  “皇甫夫人这是在说我的不是了?”宸妃狠狠瞪了一眼手下的奴才,似乎在责怪他们办事不力。

  若尘微微欠身,道:“不敢!只是不知这宫女犯了何错?竟要受到如此严重的惩罚?”

  熟知后宫制度的她并非冲动行事,没有把握的事她是不会做的。

  “我教训我的奴才,似乎不需要你过问吧?”宸妃根本没把她放在眼里。

  不就是有太后撑腰吗?她是堂堂皇妃,又是大将军之女,天之骄女,谁人敢欺?

  若尘也不跟她急,她若无其事地说:“的确,我没有资格过问。只是不知道,皇上有没有资格过问?我记得皇帝陛下刚刚颁布的条令,其中一条就是不准私设刑堂,所有后宫的赏罚都要问过皇后才可以实施。不知道我是否记错了?”

  什么叫做一针见血,这就是了。

  宸妃先前还没太在意,但是听她这么一说,也想起最近皇帝颁布的法令来。因为最近宫里连续没了两位皇妃,所以皇帝心痛之余,设了规范后宫的法令。所以的妃子都要熟读法令,不得违反,否则就要按法处置。

  这个法令刚颁布不久,想必这位宸妃还没有时间去熟悉吧。不用想也知道,以她高傲的性子,是绝对不会去关注这些事情的。

  她以为,没有了受宠的洛妃和雅妃,这后宫就是她的天下了。可惜她忘记了,除了她之外,还有皇后和太后压在她的头上。

  太过嚣张的女人,不会招人喜欢。

  本来就缺乏温婉贤淑了,还动不动就惹是生非,难怪不受皇帝的待见。就算有皇妃的身份又如何,没有皇帝的疼爱,你什么也不是。

  若尘为她感到悲哀。

  “邢嬷嬷,可以此法令?”宸妃这时候终于想起来要了解了。

  那个邢嬷嬷支支吾吾了半天,终于蹦出来两个字。“有…有的…”

  宸妃眉头一皱,似乎对这个法令很不满。平时习惯了想怎么样处罚宫人就怎么处罚,现在突然蹦出个这样的法令,那她以后要拿谁来出气啊?!

  看她咬牙切齿的样子,若尘就知道她很不甘。

  但是就算不服气,现在也不得不放人了吧。若尘伸手去扶起那宫人,打算让自己的宫女带她去上药。

  女人最在乎的一张脸啊,被糟蹋成这样,真的让人看了心疼。

  若尘刚要带人离开,却被宸妃喝住了。“慢着,我同意你带人走了吗?”

  若尘眉头微皱,看来可怜之人必有可恶之处。

  她不但不温柔,讨不了皇帝的欢心,还是个蠢人。

  她以为这个法令是摆着好看的吗?那么,就让她见识一下它的威力好了。

  就在这个当口,一声高唱“皇后驾到”,所有人都呆在了当场。

  宸妃眉头都挤到一块儿去了,这皇后娘娘平日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今天怎么想到这里来了?但是基于礼节,她还是起身行了礼。

  “皇后娘娘金安!”

  若尘也微微倾身,稍稍松了一口气。她不打无把握之仗,所以在行动前,她派人去了皇后的碧华宫。

  若是以前的皇后,绝对不会淌这趟浑水的。但是如今宫里少了几个得宠的妃子,她正是趾高气扬的时候,怎么会失去这么好的机会呢。不光要做给别人看,也要出出这些年来受的气吧!何况,这个宸妃平时嚣张跋扈惯了,不挫挫她的锐气,以后这个后宫还有谁听她的号令?

  杀鸡儆猴,就是这么来的。

  很不幸的,宸妃成了那只猴。

  人证物证俱在,宸妃无话可说。乖乖的受了二十板子,吃了个哑巴亏。这不能怪若尘小人,毕竟这个宸妃也不是个什么好鸟。

  借刀杀人的感觉真是不错,若尘拜别了皇后娘娘,欢快地朝太后的琼章宫而去。

  “今儿个咱老百姓啊,真呀真高兴~”

 

  第五十八章 宫中相遇

  太后最近身子抱恙,很少管理后宫的事了。也许是因为两个娘娘的辞世让她心累了吧,所以不再去管了,将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了皇后。

  皇后当然是一百个愿意了,现在后宫权势最大的就是她了。

  以前那个温厚贤惠的皇后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威严的国母。这个变化很多人不能适应,特别是宫里的那些妃子们。以前,大家虽然都呆在自己宫里,各自为政,可是现在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不得不每天去碧华宫去请安示好。

  皇帝可能因为失去最爱的妃子,最近一直都没有宠幸哪位嫔妃,后宫的佳丽们都挺纳闷的。以前对皇后不待见,现在居然没事就往皇后的寝殿跑,这让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皇后的家族势力已经够大了,如果皇后重新获得宠爱,那么整个朝廷岂不落入她闻人一族的手里?

  若尘也觉得不对劲儿,但也不知道哪里不对劲儿。

  从成亲之日的圣旨开始,她一直没能见到皇帝本人,所以也无从问起。太后对此事虽有微词,但是也不能左右皇帝的决定。

  现在朝廷之事,大多都是闻人国舅在处理。

  丞相一党的势力大不如前。不仅损失了一位皇妃,而且还被皇帝疏远了,真是屋漏偏遇连阴雨啊~

  说道最近最火热的科考,也已经到了尾声了。

  前三甲分别是江南才子世家的端木浩南,京城首富的公子萧泉夜,还有就是左将军之子杜京鹏。这三人,除了端木浩南的大名在外,剩下的两人还真是名不见经传。更奇怪的是,这三人都和国舅有牵连,看来有走后门的嫌疑。

  剩下的殿试,由于皇帝最近罢朝,所以一直没有下文。

  但是呼声最高的端木浩南始终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就拿他最近和紫云郡主的婚事吧,闹得沸沸扬扬的,连在宫里的她也有耳闻。看来那个郡主不嫁个当世俊杰是不肯罢休的!这样一来,她的语晴妹妹岂不是又有苦头吃了。

  虽然端木浩南没有亲口承认要娶那紫云郡主,但是也没有说不娶,这样拖下去,吃亏的还是语晴那个单纯的丫头。

  虽然古人可以三妻四妾,但是若尘不认为语晴可以和那个郡主相处的好。

  要论身份,郡主自然是高语晴一等,所以语晴就算与端木浩南在一起,也只能做个小妾。妾啊,一个低下的身份,没有丝毫地位,甚至会遭人唾弃。语晴承受得住别人的冷言冷语吗?如果她和郡主发生了冲突,端木浩南会维护她吗?那郡主可是国舅的人啊!

  想起那个权倾朝野的闻人逸驰,若尘就忍不住皱眉。

  现在的局面肯定跟他脱不了关系,皇帝突然站在皇后一边,皇甫星野被调出京,端木浩南顺利晋级,这所以的一切,必定是有人在后面操控的吧。谁有这么大的本事呢?她能想到的人选,除了闻人逸驰,再无别人。

  只有他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只有他野心勃勃,只有他才最得皇帝的信任。

  若尘喃喃地念着他的名字,恨不得将他千刀万剐。

  “怎么,这么想我?”

  一个浑厚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吓得若尘浑身不舒服。

  “你不知道人吓人,吓死人吗?”

  “你想事情太专心了,所以怪不得我。”那男子浑厚低沉的语调很动听,可惜还是打动不了心有所属的若尘。

  这个男人无疑是优秀中的翘楚,但是不知怎的,若尘总是觉得他让人无法靠近。他有一种天生的王者气息,讲别人拒之门外。而且他是个疑心很重的人,不容易相信别人,也特别的自负。总之,很危险的一个人。

  若尘挪开一些距离,她可不想别人说闲话。她现在可是个有夫之妇,总的避嫌。

  “国舅爷是来看望皇后娘娘的吗?”

  闻人逸驰却答非所问。“怎么,不高兴看到我?”

  若尘失笑,她为什么要喜欢看到他?她是那样肤浅的人么?看见帅哥就扑上去?像那些寂寞的后宫女人一样?

  皇帝也真放心让这么一个俊美的男子在后宫自由行走,这不是给自己找绿帽子戴吗?!难道他不知道,后宫的那群缺乏爱的女人有多恐怖吗?

  “案子有进展吗?怎么说洛妃也在我府上呆过一段时日,我关心关心可以吧?”闻人逸驰突然正经起来,变起脸来比翻书还快。

  “参见国舅,参见郡主!”一个公公摸样的人走上前来。

  原来是有人来了,这国舅的耳朵真灵光啊,隔老远就听见了,是个练家子吧?

  “免了!”两个人异口同声地回答。

  那公公先生吃了一惊,然后不知在闻人逸驰耳边说了些什么,只见闻人逸驰嘴角上扬,似乎是听到了什么好消息。

  “好的,知道了。告诉他们,不用急着回来,按着正常速度就好!”

  “是!”那人迅速退去。

  看来在宫里闻人逸驰也是有势力的,真是可怕的人啊。

  “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好消息?”闻人逸驰一改往日的高深莫测,突然变得好心起来。

  若尘对于他的改变不以为然,这背后肯定有什么阴谋。

  见她不答话,他还是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她。

  “你的夫君,皇甫大将军大胜而归,这算不算是个好消息?”

  听到皇甫这两个字的时候,若尘的心就提起来了。但是知道是大胜而回的时候,她的嘴角忍不住弯起来了。她就知道没什么事可以难倒他的!

  看见她的笑容,闻人逸驰虽然觉得很不舒服,但是他没有打断她的遐想。“尽量笑吧,恐怕你以后没有机会再笑了。”

  带着丝丝同情,点点幸灾乐祸,闻人逸驰留下个莫测的笑容,离开了此地。直奔皇后的寝宫而去。

  若尘喜极而泣,他终于要回来了。

  这一个月以来,她都不知道是怎么过过来的。每到晚上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在她的梦里,可是梦醒之后,确实空欢喜一场。磨人的思念快要把她逼疯了。白天还好,她可以让自己忙起来,继而忘记思念,可是晚上真的很难熬。

  案子线索不多,但是现在最关键的是要见到皇上。

 

  第五十九章 太后中毒

  若尘正想办法怎么去接近皇帝呢,太后病重的消息便从琼章宫传了出来。

  真是奇怪,平时活蹦乱跳的太后奶奶怎么会病的如此厉害呢?若尘也不敢相信。她曾经为太后把过脉,不过是太累的缘故,不至于这么严重的啊。

  于是,匆匆梳洗了一下,若尘便赶往了琼章宫。

  宫内此时已经来了很多人,御医、宫女、嫔妃,甚至一直不见踪影的皇帝也露面了。若尘见到这阵势,心中有了不好的感觉。

  在这后宫里,就只有太后奶奶对她最好,也最真实。如果她老人家有什么闪失,那她岂不是会孤单一个人了?不,她不相信,太后一定不会有事的!

  若尘走上前去,并没有人阻拦着。因为此时,大家都在等着御医的结论。

  “谢御医,太后怎么样?到底是什么病?”皇帝急着问道。

  一众人都望着他,不紧张也变得紧张了。“回皇上,臣无能,不知太后得的什么病!”

  “真实岂有此理,一群饭桶!”皇帝怒了。

  “皇上,千万要保重龙体啊~”嫔妃们的注意力多半都在帝王身上。

  “哼,一个个都是无用之辈,要你们在太医院做什么!都拉出去,斩了!”一句话,吓得所有的人都差点儿跪下。

  “皇上饶命啊,饶命~”

  一片哀号声不断,若尘心烦意乱,不禁吼道:“太后还生病着呢,你们大声嚷嚷,成何体统!”

  她的话虽然是对着喊叫的御医们说的,但其实包括了在场的所有人。

  她冷静的走到太后床边,伸手为太后把脉。

  不对,这脉象像是中毒了。为什么前几日她还没有察觉,如今却已经难以回天了。

  “到底是怎么了,你倒是说句话啊!”皇帝是真的急了。

  若尘将太后的被子揶了揶,然后才开口。“太后是中毒了。”

  “中毒?”宫里又是一片惊呼。

  “可有解法?”闻人逸驰最先发问。

  若尘摇了摇头,以她目前的医术,的确是没有那个把握的。不过她治不了的不代表别人也治不好。不是还有几个高人么?

  众人见她摇头,都惋惜地叹息。

  “如果能请到神医司空云迪或者怪医张御医,也许还有救!”她说出自己的想法。

  皇帝一听,立刻下旨去请这二人。毕竟这两人他都有见过,应该会给他面子的。

  若尘没有注意身边人的反应,此时她的注意力都在太后身上。所以她忽略了身后那双精明的眼睛。

  太后病重这个消息,朝野轰动。

  很多人开始猜测,这后宫之中到底谁是那个凶手。因为张御医的行踪飘忽不定,所以只好去找在京城的司空云迪了。

  司空云迪虽只是一个医者,但是他给人看病也是有规矩的。他闲云野鹤惯了,便立下规矩:有三种人他是不救的。一是大奸大恶之人不救,二是看不顺眼的不救,三是救过一次的人不救。这个规矩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打破过。

  所以,当有人找到他的时候,他只说了一句话。“我记得太后她老人家已经找我看过一次了,所以按照规矩,不救!”

  一句不救,急坏了很多人,包括若尘。

  “这个迂腐的呆子,人命关天,他摆什么架子!”若尘急的恨不得马上出宫去抓人了。

  “对啊,我可以出宫去请他。”若尘如梦初醒,立刻让人去备马车。

  “可是郡主,没有皇帝陛下的命令,您不可以出宫啊!”服侍她的宫女追在后边喊道。

  真是的,什么破规矩!若尘停下脚步,转而向皇后的寝宫走去。

  不管怎么样,太后的性命要紧,她不相信皇帝不会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