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房屋颇为紧张,邹宁远他们和另外一家人同住在一个小院子里。

元槿到的时候,这个宅院已经热闹了起来。很多人都聚在左半边的屋外说话。

正是邹宁远他们住的那一侧。

这边是西厢房。

西厢房的主屋由老太太住着,左边耳房住着二太太杜氏和邹元杺,右边二房住着两个姨娘还有邹元桢住。

另还有两间房子,邹宁远和两个儿子住一间。而后丫鬟和妈妈们挤在另一个屋子里住着。

至于小厮和家丁,则是晚上在院子里打地铺。

说实话,京中最不缺的就是权贵。在这样的环境下,以邹宁远的身份和官职,分得这样多的屋子也着实不易了。

元槿刚下马车,抬眼一看,便见对面另一辆车上也有人正往下行。

正是光禄寺少卿袁大人的夫人。

元槿没料到在这里能够见到三皇子妃的母亲袁太太。

二老爷邹宁远是光禄寺署正。

邹宁远当初为了个外室和家里吵闹不休,还闹得和大房分了家,这事儿许多人都知道。

他这样的行为很是影响仕途。

幸好有光禄寺少卿袁大人保下了他,邹宁远这才仕途无碍。

至此之后,邹宁远愈发敬重袁大人。

这一次孩子办宴,亦是请了袁大人的夫人前来。

元槿不解的是,即便邹宁远让人去请了,按理说一个小小六品官员的妾生子,还不至于能够劳烦得动袁太太亲自过来才是。顶多备一份礼。

元槿正心下疑惑着,袁太太已经朝她行来。

依着蔺君泓和三皇子蔺天谌的叔侄关系,虽然三皇子妃比元槿还要大一些,但她的母亲袁太太却和元槿是平辈。

袁太太见了元槿,亦是有些意外。

她向元槿行礼问安后,说道:“王妃的叔父家中有喜事,我们过来看看也是应当的。”

这就是在解释为什么她会来看那个新生儿了。

元槿笑容平淡地朝她微微颔首,不置可否。

她正要往里面行去,又听袁太太问道:“不知王妃今日怎的也来了?听闻二老爷这边已经许久未和王妃来往了。”

“前些日子二老爷身边的李姨娘曾经寻我说过大姑娘的一些事情。好歹也相交了那么多年,左右无事,今日便来看看。可巧碰上了这边有喜事。倒是我太过不用心了,竟没有提前打听一声。不然的话,还可以备些礼送来。”

元槿这话说得颇为疏离,显然和二房的关系不甚好。

再看她两手空空,身边人也没带甚物什,就知她先前说的是真的,碰巧今天来了,碰巧遇到了今天的喜事。

袁太太笑笑,转而和元槿说起了旁的。

不多时,袁太太被认识的人唤了过去。元槿就与她道了别。

路上四下里无外人的时候,秋实凑到元槿跟前,小声说道:“刚才袁太太的解释,有些刻意。问话也有些突兀。”

秋实在长公主府里待了不少年,对于后院来往还有宗室间的关系,比葡萄和樱桃要熟悉许多。故而今天元槿带了她和孟妈妈过来。

至于繁盛和繁兴,则隐在不远处,暗中保护。

因着之前春华的案子一事,秋实私下里在元槿的跟前说话颇为直接。但凡她觉得可疑的事情,都要和元槿说一声,免得元槿没有发现,再着了道。

故而刚才悄声说了这么几句。

元槿先前也发现了,听闻秋实这样说,笑着点了点头,轻声与她道:“你无事的时候,多往大姑娘身边伺候的人那边过去。或许能听闻些什么。”

邹元桢和杜之逸离开,并未带走贴身伺候的人。

有时候这样近身服侍的人口中,能撬出不少话来。

秋实会意。

待到元槿进到屋子里的时候,秋实朝孟妈妈看了看。孟妈妈点点头,示意这里有自己守着就行,秋实便退了出去。站在廊下候着元槿,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外面的小丫鬟们说着话。

元槿贵为端王妃,一进院子已经引起了众人的注意,纷纷行礼。待她进到屋后,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只余两人依然未动。

一个是躺在耳房里的柔姨娘。另一个则是端坐在屋内的老太太。

柔姨娘便是邹宁远的那个外室。

若非元槿和邹元钦的生辰宴上被蔺君泓的友人们认出来,大家都还不知晓柔姨娘原先竟是三皇子府上的舞姬。

褪去了平日那楚楚可怜的模样,如今的柔姨娘虽产后虚弱,但脸上带着满足温暖的笑容,看上去倒是比往常那娇弱的模样更漂亮了点。

再看那孩子…

瘦瘦小小的,看上去有些弱。不过,单看身长的话,倒是和寻常生产的孩子差不多。

“这孩子也是坎坷,经了这么一遭折腾,居然没事。只不过到底是受了惊,这才没养好,提前出生了。”

柔姨娘见元槿盯着小孩子看,在旁轻声细语地解释道。

元槿慢慢挪开视线,微笑道:“今日我倒是来的巧了。只可惜不知道这件喜事,什么都没准备。不知道二太太在哪里?”

她一进屋,没和老太太行礼,没问候产妇孩子,倒是当先问起了二太太。

不和老太太行礼是应当。毕竟她身份在那里。而且老太太一直端坐着未曾与她见礼。

至于产妇孩子…

这次前来的太太们,有些是碍于面子过来道喜的。有的则是怕二太太心里头不舒坦,借着看望孩子的借口来看望二太太的。

当家太太们都不喜欢妾侍姨娘。

更何况,这妾侍早先没名没分的还是个外室。

所以大家十分能够体谅元槿不闻不问的态度。

旁边有夫人本在和人窃窃私语着,听闻后赶忙站起身来,与元槿道:“她病了,在另一间屋里歇着。我带王妃过去。”

说着,就让人撩起了另一间耳房上挂着的帘子。

这位太太便是林太太。

邹元杺往常的时候和林家的女儿林玉萱关系不错,还和护国公夫人的侄女儿赵秋宜交好。

只不过后来赵秋宜和邹元杺有了隔阂,倒是林玉萱,没有太过冷落邹元杺,关系一直尚可。故而林太太说起二太太的时候,语气里自然带了些熟稔在里面。

元槿进到屋里后,并未让人将帘子放下来,而是直截了当地说道:“早先李姨娘去寻了我,说大姑娘不见了。我一直未曾得闲。如今既是有空来这边走一走了,刚巧路过此处,就来和二太太说声。”

原来的时候,元槿忙着分发物资还有安排大家做事,根本抽不开身。

如今她手里的事情已经转交到了三皇子手中,这才得了闲。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听闻元槿这样说,大家就都把视线移到了袁太太身上。

袁太太知晓众人是因为她女婿三皇子方才这般,颇有点与有荣焉,故而坐得笔直,面上笑容愈发和煦。

这时候二太太的轻咳声响起,继而是她虚弱的声音。

“李姨娘去寻你了?她倒好。如今看我病了,倒是一声不吭地做起了主!”说着又是一阵咳。

众人恍然大悟。

之前还奇怪为什么端王妃过来一趟。

原来是之前那李姨娘因为大姑娘的事情扰了王妃的清净。王妃借着过来的时机提点一声。

思及此,诸位正房太太们的眼神就有些变了,心照不宣地互相看了看。

——这邹大人也着实奇怪。姨娘一个个地都不是省心的。

怪道正房太太能病倒呢。全是给气得。

大家正暗自嘀咕着,就听端王妃又问了话。

“其实若想寻到大姑娘,你们不该来寻我。应该找寻她不见之前最后见到的人。”

二太太杜氏还没答话,已经有带着哭腔的声音传了过来,“已经问过了。可是哪里有人知道啊。”

李姨娘拿帕子擦着眼睛,哀哀戚戚地说道:“在那之前大姑娘只和柔姨娘亲近些,平日里也是和柔姨娘说话多一些。可柔姨娘一个身子重的,哪里管得了那许多事情?啊对了,还有一位萧家的姑娘。可她也不常来啊。”

元槿听闻后,慢慢回头,朝柔姨娘那边看了眼。

两边的帘子都没放下来。

她这一望,正巧看到柔姨娘凝视自家孩子的柔和眼神。

那孩子,其实和邹宁远一点都不像。

邹家人相貌好,大将军和二老爷,还有几个孩子,相貌上都是十分拔尖的。

柔姨娘的长相也不差。

可那孩子…

元槿慢慢收回视线。

孩子还小,看不出来。等大一点点,许是就能发现更多了。

元槿与李姨娘点了点头,又和二太太说道:“好生保重。”这便转身出了屋子。

她将要迈出门去,突然身后砰地一声怒拍桌子的巨响。

元槿知道是老太太动了怒。

她脚步不停,毅然决然地出了屋,自始至终没有理会老太太。

也未曾在这边留下半点儿东西。

出了这个院子后,坐上了马车,元槿方才在车中细问秋实。

之前秋实看到元槿出屋迎过来的时候,脸上的笑容十分甜美。

元槿便晓得,秋实定然是已经知道了什么。

果不其然。

秋实小声与元槿说道:“大姑娘走之前,和那位柔姨娘可是亲密的很。两个人同吃同住,十分要好。”

邹元桢因着她之前做的种种事情,早已被二太太杜氏还有老太太所厌恶。

加之以前为了邹元桢,杜之逸不惜和老太太对抗上,更加增添了老太太对邹元桢的反感。

因此,分家之后,邹元桢的日子着实算不得好过。

慢慢的就与同样不被待见的柔姨娘惺惺相惜成为好友。

“之前袁太太也时常来。听说是因为二老爷的差事和二太太说说话。但具体如何,旁人就不知道了。不过,那位萧姑娘,是有一次袁太太过来的时候将她带来的。”

萧以霜和三皇子妃是好友。

袁太太是看着萧以霜长大的,出门的时候带着萧以霜,也说得过去。

元槿前后一思量,顿时明白过来自己之前漏掉的是什么了。

袁太太。

自始至终,袁太太都在其中起了莫大的作用,穿针引线。

那么邹元桢离开后,三皇子那边知道邹元桢的下落,究竟是萧以霜告诉三皇子还有三皇子妃,亦或者柔姨娘告诉袁太太、由袁太太告诉他们的?

元槿知道,这些事情已经不是她能探听地出来的了。忙回到了榆安县,将这事儿告诉了蔺君泓。

蔺君泓遣了人去查探此事。

待到确定之后,蔺君泓并未去找杜之逸,反倒是让繁兴给太子蔺天诚暗中递了个信儿,让蔺天诚来见他一面。

见面的地点,蔺君泓选在了榆安县的一个较为偏僻的茶楼里。

这个茶楼的茶水不错。最关键的是,位置够偏。很清净。

蔺君泓无事的时候,若是元槿在忙,他没法去寻她,便会来这里,点上一壶茶,小小地休息片刻时光。

这里的人们都认识了这位京城过来的在县里暂住的贵气“林公子”。

看到他来,掌柜的和店小二都热情地招呼着,引他上了二楼的雅座。

小茶楼的雅座,自然比不得京城内第一茶楼的屋子好。环境不够清幽,也不是用竹来做的墙壁,自然不够雅致。

但有一点好。

隔音好。

这里都是土坯做的墙。关上屋门,里头的人压低声音在说什么,外头是一点都听不到的。

蔺君泓到了后,特意吩咐了人,到时候留意一下。如果看到一位趾高气扬的下巴快扬到天上去的也姓“林”的公子,就把人请到这里来。

店小二刚笑着应了一声,一回头,惊讶了,扭头问蔺君泓:“公子,您说的是这位爷吗?”

蔺君泓搭眼一瞧,嗬,蔺天诚还真来了?

而且,居然没迟到?

蔺君泓一点都没遮掩自己心里头的震惊和意外,蔺天诚自然是瞧出来了。

他自顾自地走进屋内,撩了衣袍坐下。

谁知那店小二忒得没眼色。

之前引蔺君泓过来的时候,殷勤地问了他想喝什么茶。

如今蔺天诚来了,那小伙计竟是没搭理他,好似默认了他和蔺君泓要喝同一壶似的。

蔺天诚的脸上就闪过了一抹不快。

这个茶楼在榆安县较偏的位置。周围住的全是本地百姓。

莫说是长时间待在行宫或者是玉宁镇的蔺天诚了,便是住在榆安县的端王爷蔺君泓,他们都不识得。

蔺君泓就笑,“放心,这里的茶你喝哪个都是一样,都入不了你的眼。就不要计较这些了。”

蔺天诚心里头有事,听蔺君泓这样说了,就也懒得计较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

待到茶端上来,蔺天诚让人放下了一壶热开水在旁边,这就将所有人都遣了出去。又拿出一锭银子。

他正要把银子交给小二,吩咐二楼谁也不准进来。谁知手中一空,银子已经被蔺君泓顺手摸走了。

“这里没事了。你们出去吧,不用过来了。”蔺君泓朝小二说道。

小二应了一声,带上门出了屋。

蔺君泓将银子抛到蔺天诚的怀里,嗤道:“出手这么阔绰,岂不是更加引人注意?这里民风淳朴,说一声不让过来就行了。旁的不用多讲。”

蔺天诚脸微微红了下,拧着眉把那银子塞进袖袋,闷闷说道:“小皇叔叫我来有什么事,尽管说吧。”

声音紧绷,眼睛四处乱看。显然既提防蔺君泓,又有些来得不甘不愿。

“这次的事,我旁的不多说,只想告诉你一句。劫持那两个人的,并非是寻常歹人。而是老三派去的。”

简简单单两句话,却是如惊雷一般,在蔺天诚的耳边炸开了。

蔺天诚不敢置信地望向蔺君泓,脱口而出:“你怎么知道的?”

“我怎么发现的不重要。”蔺君泓轻笑道:“问题是,他为什么会派了人过去。要知道,若不是他从中阻挠,我恐怕当时就能将那两个人给寻到。偏他多事,从中作梗,让我的人不得不绕了很大的圈子才寻到人。”

蔺天诚的脸色忽晴忽暗,变幻不定。

蔺君泓莞尔,亲手给他到了一杯茶。

而后,他将三皇子如何一步步安排、如何知晓了邹元桢下落,尽数告诉了蔺天诚。

茶水淅淅沥沥地落入茶盏里,激起噼里啪啦的响声。

在这样的响声里,蔺君泓的声音听上去有些飘渺不定。

“你说,老三为什么要插手其中呢?”

蔺天诚眼神有点放空,渐渐地,唇角抿起、唇线绷紧。

砰地一声响,让他骤然回神。

却是蔺君泓将茶壶搁置在了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