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珞瑶端起茶杯的手一顿,瞬间对元贵妃又爱又恨。

元贵妃性子霸道,即便达不成自己的目标,也绝不让别人好过,所以才会有这么一说,目的是逼淑妃松口,要么就给她找不自在,再挑起她们婆媳间的矛盾。

以简珞瑶对淑妃的了解,她宁愿自己不自在,也不会让元贵妃的阴谋得逞,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简珞瑶觉得自己真应该感谢元贵妃了。

果然下一秒,淑妃便提高声调,语气清淡又不失笃定的道:“元贵妃请放心,我自说到做到,要不要纳妾,是瑱儿自个的事,我绝不插手,所以请元贵妃也收了这份心罢。”

淑妃说得明白,不给自己反悔的余地,也绝了元贵妃钻空子的可能。

元贵妃眼神闪了闪,轻笑道:“本宫听明白了,淑妃日后别后悔就是。”

淑妃不咸不淡的道:“这就不必贵妃费心了。”

一场由元贵妃亲自挑起的大戏,缓缓落幕,太后也乏了,叫众人退下,只留了简珞瑶和安王妃和诚王妃。

太后留安王妃下来,简珞瑶不奇怪,安王妃怀着万岁爷的头一个孙辈,太后定有许多话叮嘱;至于她留诚王妃下来的用意,也不难猜,诚王府怀孕的虽是通房,可在子嗣稀缺的情况下,能怀上就是金疙瘩了,太后自然也要关照诚王妃的。

唯独太后留她下来的用意,简珞瑶有些想不通,难不成是敲打?

事实证明,简珞瑶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太后留下她竟是为了安慰她。

“今儿元贵妃的话,你别放心上,她那张嘴自来就是如此,说不出甚么好话,你还年轻,又刚成婚不久,还不着急,别说你母妃也进宫几年后才生下老三,就是哀家,怀皇儿的时候也嫁给先帝两年多了。”太后一面说着,一面拍着简珞瑶的手背,态度还如以前一般慈祥。

简珞瑶倒真有些不好意思了,太后对她一直很照顾,到现在也没有变,反倒是她,竟然在心里那般揣度。

思及此,简珞瑶忙收起了小心思,亲昵的道:“皇祖母对孙媳的好,孙媳都放在心上,孙媳也不着急,皇祖母这般有福之人,都等了两年才怀上,可见是急不来的。”

“急不来倒是真的,福不福气却两说,就像你母妃说的,都是缘分,命中注定好了的,是你的总会来。”

简珞瑶乖巧的点头:“孙媳记下了,请皇祖母放心。”

“哀家是再放心不过的。”太后轻笑一声,又拍了简珞瑶两下,“你这丫头瞧着年轻,心却定得下来,今儿元贵妃那般说,哀家见你坐在下面头都不抬,还怕你难过,却不想你根本不在意。”

简珞瑶张了张嘴,刚想说什么,太后又摆摆手,道:“不在意就好,日子是自个儿过的,用不着管旁人怎么说。”

“孙媳谨记皇祖母的叮嘱。”

太后点点头,笑眯眯的道:“哀家不担心了,你下去罢,别叫你母妃久等。”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淑妃确实在昭阳宫等简珞瑶,却不是为子嗣,而是跟简珞瑶说她兄长考会试的事,“再有五日就揭榜了,其会试结果,万岁爷其实已经过目,本宫的大哥与礼部尚书有几分交情,你娘家若不放心,可以叫她们去安宁侯府走一趟。”

简珞瑶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自个儿如今是皇家媳妇了,特权主义,给娘家兄弟开不了后门,提前打听消息还是可以的,当下点头笑道:“儿媳记下了,谢母妃指点。”

淑妃点点头,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才不咸不淡的道:“本宫今儿跟元贵妃的话,你可听清了?”

简珞瑶脸色一正,道:“儿媳听见了。”

淑妃却皱眉:“这么紧张作甚,以为本宫会出尔反尔?”

简珞瑶没想到淑妃这么一针见血,忙收敛了神色,准备解释,淑妃却不在意的摇头,道:“本宫事多着呢,还真没功夫管你后院的事,你们爱怎样怎样。只有一条,给本宫记下了,元贵妃不是会轻易罢手之人,今日她没得手,总会用别的办法,瑱儿的后院,你可得给本宫了!”

简珞瑶点头,准备在婆婆面前表一表衷心,又没来得及说话,王姑姑进来了,笑眯眯的道:“主子,三殿下来了。”

王姑姑的话刚落音,一阵脚步声传来,简珞瑶回头,便瞧见一身朝服的萧长风,他单膝跪地,给淑妃行礼:“儿臣见过母妃。”

刚跪下,淑妃便不耐烦的摆手,眼神分明比先前亮了一度,嘴上却别扭道:“跑得这么快作甚,还怕本宫吃了你媳妇?”

萧长风起身,在简珞瑶身侧落座,轻笑道:“母妃多心了,儿臣刚下了早朝,正好无事,便来给母妃请个安。”

“花言巧语。”淑妃轻笑一声,不耐烦的道,“都请完安了,还不走?”

萧长风没有一进昭阳宫就走,陪淑妃说了一刻钟的话,这才领着简珞瑶离开,便是如此,也被其他人各种脑补猜测,觉得淑妃和睿王母子关系进一步恶化了。

长春宫。

元贵妃听完林姑姑的汇报,轻笑一声,生了大半日的火,总算消散了许多:“本宫就知道,淑妃那贱人装得不在意,其实都快气死了,转头便在简氏身上发作,可不就被睿王瞧见了。她做了什么,她的好儿子可不领情,看到的却是她在刁难他媳妇。”

“娘娘英明。”林姑姑适时的奉承,“其实您早料算到这个结果了。”

“她淑妃不让本宫如意,本宫有的是法子叫她也不顺心。”元贵妃语气中带上几分得意,“其实本宫还真没将心思放在她们婆媳身上,当务之急是小陈氏的肚子,安插人进睿王府不过是顺带,先缓一缓也无所谓,能调拨淑妃母子的关系,倒真真是意外之喜。”

这厢,简珞瑶和萧长风上了马车,简珞瑶简述了淑妃和元贵妃的针尖对麦芒的过程,萧长风轻笑道:“母妃和元贵妃自来如此。元贵妃想叫母妃松口,然后借着母妃赏人下来安插她的人进来——这种事元贵妃不是头一回干了,大哥二哥都着过她的道,因为是以陈嫔和蒋嫔的名义赏的,也不好像旁的下人那般清理,不然二嫂的孩子也不会悄无声息的流了。”

“二嫂怀过孩子?”

简珞瑶声音里是十足的震惊,她从未听过这件事。

萧长风却抚着她的背,安抚道:“不必担心,咱们府上还没有她的人。”

简珞瑶心想她倒没有很担心,早知道元贵妃无利不起早,根本不会怀什么好心思,只是对诚王妃的事很惊讶罢了。

“为何二嫂怀过孩子,却没听到丝毫消息?”

“二嫂那时自个儿也不知情,直到孩子流掉,毕竟是父皇的第一个孙辈,兆头不好,又牵扯厌胜之术,母后下令禁言,是以知道的人不多。”

简珞瑶点头,叹道:“难怪我瞧着二嫂今儿情绪很不对,像换了个人一样,恐怕是想起伤心事了。”

萧长风的大掌沿着简珞瑶脊背缓缓上下摩挲,透过单薄的衣料将体温送进来,声音也变得柔和,低低道:“所以没准备到万无一失,不怀孕也好,免得像大嫂那般提心吊胆。”

简珞瑶身子渐渐放松下来,软软的趴在萧长风身上,点头道:“王爷说的是,与其怀了再被人暗算掉,还不如晚一点,准备好了再说。”

顿了顿,简珞瑶又道:“像大嫂这般提心吊胆,对胎儿也不好,思虑太多难免影响到肚子里的孩子。”

“母妃今儿把话说得那般明白,彻底回绝了元贵妃钻空子的可能,元贵妃再要找别的法子,就不那么容易了。”说到这里,萧长风忽然挑眉,似笑非笑的瞥了简珞瑶一眼,“王妃如今是彻底如愿了。”

简珞瑶明白他调侃什么,轻笑道:“如愿不如愿,还要看王爷的意思。”

萧长风勾了勾唇,没说话,简珞瑶也没在这个话题上纠缠下去,转而道:“你去昭阳宫时,母妃正跟我说起揭榜之事,说是我娘她们不放心的话,可以去一趟安宁侯府。”

简珞瑶有些迟疑的问:“只是这样无事吗?”

“无妨。”萧长风想了想,道,“母妃既然这般说,便是已妥当了,索性名单父皇已经过目,给咱们先看个结果也不打紧,改明儿叫岳母过去一趟便是,女眷间的走动,不引人注目。”

简珞瑶点头:“那我就放心了。”

正说着,马车已经到了王府,萧长风自马车下来,也没回府喝杯水,而是径自跨上马,往户部衙门去了。正值秋收过后,户部掌管赋税,正是忙碌的时候,萧长风能偷个懒送妻子回家,还是看在他皇子的份上没人计较,圣人也睁只眼闭只眼,换做户部其他官员,只恨不得吃住都在衙门。

简珞瑶下了马车,换了软轿,一路坐着回了湘兰院,刚换完衣裳,郑嬷嬷从外边进来,道:“姑娘,管家说收到太太的口信,说这几日想过来一趟,问您方便不方便。”

“过来?”简珞瑶的手一顿,“是因为会试揭榜一事?”

“揭榜还在五日后,只怕不是为这个。”郑嬷嬷猜测道,“奴婢担心的是太太她们也知道诚王府通房怀孕的事,担忧您的处境,太太这才想来亲自看看您。”

“原来如此。”简珞瑶也反应过来,认同郑嬷嬷的观点,“多半是因为这个了,以前我娘就着急,还送了药过来。”

“说到药,姑娘可决定了开始用?”

“不必了,昨儿问过王爷,王爷说这东西用多了怕对身子不好。”简珞瑶毫不愧疚的把萧长风搬出来。

郑嬷嬷闻言脸色一肃,点点头,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问道:“那姑娘您给太太回的信是……”

“巧了,我正好也有事跟我娘说,嬷嬷替我走一趟罢,母妃的提点你也听见了,叫我娘有空去一趟安宁侯府,也是自家亲戚,还是多走动比较好。”

郑嬷嬷点头应道:“那奴婢这就过去了。”

简珞瑶摆摆手,换好了常服,便歪在软榻上歇了片刻。

郑嬷嬷心知姑娘叫她亲自跑一趟简府,并不单单是将淑妃的话带过去,顺带再安抚一下太太和老夫人她们担忧的心情。

因此听见郑氏问起安王府和诚王府的喜事,郑嬷嬷也不隐瞒,笑道:“今儿姑娘入宫,也都在说这个呢,奴婢瞧着淑妃娘娘是个宽厚的,并不心急,元贵妃想借此给王爷添人,也被淑妃娘娘给挡回去了,娘娘甚至当着所有妃嫔的放话,就是以后,她也不会给王爷添人,王爷后院是王爷的事,她不插手。”

不单单是郑氏,连老夫人和张氏金氏她们,听得郑嬷嬷这一番话,也俱是一脸惊喜,老夫人感叹道:“以前听人家说淑妃性子高傲,不好亲近,可毕竟是名门世家出来的,出事作风便是如此大气,对事不对人,不像那位,心眼针尖大,哪里有缝往哪里钻。”

老夫人这话说得很不留情面,一是在自个儿家里,无需忌讳太多,二是老夫人对元贵妃的行为举止,也越来越瞧不上眼。

“可不是。”张氏也同仇敌忾,在利益上,整个简府都是一体的,元贵妃要往睿王府塞人,动摇了简珞瑶的地位,便触碰到了他们简府的利益,张氏说话温和,这会儿也带上了一丝尖锐,“亏她还是万岁爷心尖尖上的人,这般小肚鸡肠,连普通的妇人都不如!”

金氏原本也想踩一脚的,无奈落后了张氏一步,忙跟着点头:“睿王后院碍着她什么事了?要她操心,当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郑嬷嬷符合道:“可不是,要奴婢说,那就是根搅屎棍,没事都要被她给搅臭了。”

见婆婆和妯娌们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完了,郑氏就不再跟腔了,又问郑嬷嬷:“淑妃的态度很是分明,只是皇后和太后她们……”

“皇后娘家自来宽容,倒不用担心,太后娘娘对姑娘更是关心,今儿待人都走后,太后娘娘还特意留了姑娘下来叮嘱,叫姑娘不必着急呢!”

郑氏这才松了口气,自家没什么本事,瑶儿嫁进天家,能不被看清,全因太后和圣人看重,如今太后没有因为瑶儿不怀孕便冷落她,态度一如以往,瑶儿便是近期没生下小皇孙,也不会受人欺负。

老夫人缓了缓,道:“老二家的上回送了药过去,是不是不起作用,不若换过一副?”

郑嬷嬷忙道:“老夫人大可不必,姑娘根本没用那些药,王爷怕对身子不好,便不让她用。”

老夫人愣了一下,“当真?王爷难道不想……”

“现在可不是好时候。”郑嬷嬷压低声音,小心的道,“安王妃怀孕的事才公布,这才几日,今儿奴婢打量着安王妃,气色远比不上从前,可见思虑太重,这往后还有六七个月,有得熬呢。”

郑氏叹气:“怀胎初期都是如此,更何况安王妃还是头胎,可那也没办法,安王府和诚王府都有喜事,睿王府毫无动静,委实不好。”

“奴婢瞧着安王妃气色不好,恐怕不是因为孕期反应,不然以前好好的,怎么突然就憔悴了?”郑嬷嬷低声道,“不过想想也是,被毒蛇在暗处盯着,吃不好睡不好,气色能好才不正常。”

“这还是安王妃,被元贵妃视为眼中钉是睿王和淑妃,如今再加上咱们姑娘,姑娘要是这个当口怀孕,面临的危险,只怕比安王妃要多许多,再加上大少爷他们刚考完会试,这要是中了,更被人盯着不放……”

郑氏吸了一口气,终于明白郑嬷嬷今日过来的用意了。

郑嬷嬷见她们神色有变,也稍稍放心了些,缓和了口气道:“奴婢今儿过来,还有一事告知,先前在宫里,淑妃娘娘叮嘱过姑娘,会试结果万岁爷已经过目了,太太若是不放心,可以去安宁侯府走一趟。”

老夫人反应最快,忙问:“安宁侯府会有消息?”

郑嬷嬷笑道:“淑妃娘娘说了,安宁侯世子与礼部尚书交好,想来会格外关注,去一趟便知道了,姑娘也说自家亲戚,多走动总不会出错。”

郑氏眼睛一亮,点头道:“下午我就给侯府递帖子去。”

“若有了消息,还请太太尽早给王府也送个信,姑娘一直担心着呢。”

“自然不会忘。”

郑嬷嬷点点头,笑道:“那奴婢就放心了,话已经带到,奴婢还要回去给姑娘复命,先走一步了。”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郑氏是第二日上午,与张氏金氏一道去的安宁侯府,回来时立即叫人给简珞瑶送了信,简珞瑶得到消息时,还有些回不过神来,抓着郑嬷嬷的袖子又问了一遍:“嬷嬷,你说真的?大哥和三叔都考中了?”

“是呢。”郑嬷嬷笑眯眯的道,“三老爷和二少爷皆榜上有名,一下考中两位进士,待三日后榜一揭,不知道多少人羡慕咱们家了!”

“三叔这么多年一心扑在科举上,落榜数次仍不灰心,一朝金榜题名,倒也对得起他这么些年的努力,只是大哥真真是叫人意外,头一次考会试就能中,又是这般年轻,说出去只怕都没人信。”

郑嬷嬷笑道:“管他们信不信,二少爷学问深,跟年岁无关。”

简珞瑶点头,有些叹气:“只是大堂哥,三人参加会试,唯独他一人落榜,不知大堂哥会不会……”

话还没说完,一个声音传过来:“千珅不是这种人。”

简珞瑶抬头,是真有些诧异:“王爷今儿回这般早?”

“衙门的事忙完了,回来陪陪王妃。”萧长风在简珞瑶旁边坐下,嘴角勾了一抹笑,“免得王妃又冤枉我不着家。”

简珞瑶心情好,笑眯眯的道:“王爷为家奔波操劳,我心疼还来不及,怎么舍得冤枉你。”

萧长风拍了拍她的肩,简珞瑶又问:“王爷既然忙完了,可要换衣裳?”

“不必了,下午还要回衙门一趟。”

简珞瑶点点头,问道:“王爷方才说我大堂兄……”

“你几位兄长我都接触过,既才华横溢,又坦坦荡荡,颇有君子之风,可见是家风使然,还不至于受点挫折便一蹶不振。”萧长风顿了顿,又道,“且说了,他若这点压力都承受不了,日后还如何在官场上有所建树?”

“我也是关心则乱了,不过大堂哥与我二哥一样,都是祖父亲自教出来的,性子颇有些祖父的沉稳坚毅,连三叔都能屡考屡败,屡败屡考,今日终于金榜题名,大堂哥必定也能。”

萧长风点头,忽然道:“据闻三叔也是少年成名?”

“我听祖母说过,三叔跟我爹一同考上的举人,我爹考了两次终于考上进士,三叔却屡屡名落孙山,祖父临终前最担心的就是三叔,当时想替三叔谋个缺,后来祖父去世,爹和大伯也曾替三叔张罗过,却被三叔拒绝了,他是铁了心要靠进士。”

萧长风拍了拍简珞瑶的手背,轻笑道:“如此坚毅不拔,才终有成功之日。”

“那也得学问自在心中。”

“是。”萧长风符合道,“王妃的娘家人,都是大有学问之辈。”

“王爷娶了我,是不是赚了?”

“平生之幸。”

简珞瑶抿唇,轻笑道:“妾亦同。”

“还得多感谢父皇为我们指婚了。”萧长风轻笑,又问道,“三日后便放榜,王妃想回去庆祝吗?”

简珞瑶眼神一亮,又有些迟疑:“可刚才娘在信里说低调些,大哥和小叔还要准备考殿试,大概是想殿试后再庆祝。”

萧长风点头,不意外这个回答,简珞瑶想到什么,又问:“放榜当日王爷可有空?”

“那日正好沐休。”

简珞瑶兴致勃勃的道:“那敢情好,我听说放榜之日可热闹了,还有人榜下捉婿?王爷带我去瞧一瞧热闹可好?”

萧长风挑眉,看了简珞瑶一眼,转头叫人去喊长顺来。

长顺虽是萧长风近侍,却不是贴身跟随,府里许多事也要长顺处理,不然上回简珞瑶也不会让长顺去贡院接人。

长顺的另一大优点是随叫随到。不多时,他便随白露进屋了,刚请了安,就听到主子吩咐道:“去望江楼问问位置可还有,替本王定一个视野好的雅间。”

“是。”长顺先还不明白,听到最后一句话便懂了,匆匆出去了。

第73章 01.01

到了放榜这一日,简珞瑶为了看热闹,十分的积极,一早便起来了,郑嬷嬷对自家姑娘这么积极,是有些疑惑,“姑娘,此次会试的结果,咱们都知晓了,您为何还要去看榜?”

“便是知晓结果,凑个热闹也未尝不可。”

郑嬷嬷心底更疑惑了,心说这放榜有什么热闹可瞧,又不是状元游街。不过郑嬷嬷也没说什么,反正是王爷带自家姑娘出去,就当散散心,便问道:“那姑娘打算穿什么衣裳?”

简珞瑶道:“挑简单清爽些的衣裳即可。”

红云应了一声,不多时,捧了两套罗裙出来,一套鹅黄色,一套青绿色,笑问道:“这两套罗裙都是新做的,姑娘还没来得及穿,今儿想换哪一身?”

“青绿色的罢。”简珞瑶不甚在意,转身去挑首饰了。

秋霜忙凑过去替她开妆奁。

郑嬷嬷在一旁轻笑道:“姑娘如今穿新衣裳,都不像以前那般兴奋了,果真是嫁了人,便成熟了。”语气里有些淡淡的感慨。

简珞瑶闻言,眼底闪过一丝怀念,也笑道:“嬷嬷就别拿儿时的事来取笑我了。”

以前在娘家的时候,每季做一次新衣裳,平日里除逢年过节时长辈赏下料子,才会另外加做衣裳,但也只是特例,大多数还是跟姐妹们穿一样的衣裳。物以稀为贵,因此每逢做衣裳,简珞瑶也难免受姐妹们高昂的情绪,每逢做新衣裳都会有些少女的期待和喜悦。

自从嫁给萧长风,如今不管添了多少华美的新衣裳,都找不回当初的心情了。

毕竟天天添新衣裳,久而久之,简珞瑶也就淡定了。

换完衣裳,简珞瑶配合着戴了一套青绿色的首饰,萧长风便回来了,简珞瑶起身迎接,估摸着萧长风的习惯,对郑嬷嬷道:“嬷嬷,去备水给王爷洗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