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怕是不认识你,过些日子就慢慢好了。”宝珠大概也没想到壮壮会是这么个反应,说起来壮壮其实不认生,当初村里的人谁抱他,他都高高兴兴的,荣家人抱也都要,似乎就是不要自己的亲爹。

赵宸不说话,只痴痴的看着他们。

宝珠微微有些不习惯,抱着壮壮道,“皇上是如何打算的?是让妾回宫里还是去什么地方?”

赵宸哑声道,“太后跟文安帝已经被废,自然不用在躲着了,你随我一块回宫吧。”

宝珠沉默了下,“是现在就进宫吗?”

赵宸道,“在荣家吃了晚膳在回去。”

宝珠笑道,“多谢殿下。”

随后宝珠抱着壮壮去了前院见了荣家人,皇上也在,女眷们自然有些不方便,赵宸就叫了荣家的三位老爷过去了书房商讨事情,荣家女眷留在前院跟宝珠说话。

岑氏心里心疼女儿,问她这些日子在外漂泊过的可好。

说起来,宝珠除了担心荣家人,在村子里的那一段日子反而是她最安心的,甚至比荣家都还要安心,荣家当初跟二房的争斗她也看在眼中。村里的人都是纯善之人,没有任何龌蹉心思,那是她这两辈子都过的最安心的地方了。

荣家女眷跟宝珠说着话,壮壮不一会就睡下了,窝在宝珠怀中睡的香甜。

荣家人这才注意到壮壮似乎有些瘦弱,岑氏心疼的道,“孩子怎么这么瘦?”

宝珠道,“娘胎的时候身子就有些不好,现在慢慢调养着已经好多了。”见岑氏眼眶都红了,宝珠劝道,“娘也别担心,调养个两三年壮壮的身子肯定比其他孩子还有健壮的。”

岑氏难受道,“那就好,那就好,好在是回来了,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越 来越好吗?宝珠有些想笑,进了宫之后,后宫的争斗,还有壮壮的安危,如今皇上就壮壮一个孩子,她真不敢想带着壮壮进宫后会遭遇什么。况且那西北的十几株草 药怕是也快成熟了,等皇上解了毒,只怕后宫别的妃子也会怀上孩子,等皇子见见多起来,他有些不敢想以后的日子,更何况壮壮似乎并不喜皇上,只怕在如此,过 些日子,皇上想必也厌烦了吧。

晚上赵宸在荣家陪着宝珠用了晚膳才抱着壮壮一块进宫了。

壮壮晚膳前就醒了,先吃了两勺宝珠用乳液跟羊奶调成的糊糊,宝珠又喂了他小半碗的米粥,壮壮也全都吃了。

赵宸见壮壮吃的香甜,眨也不眨的看着,面上全是温柔的笑意。

天色已经暗了,赵宸带着宝珠跟壮壮回去,三人做了马车回了宫里。

赵宸平日召见群臣,处理政务地方是在养心殿,休息的地方是德阳殿,他带着两人直接过去了德阳殿。

德阳殿守着不少侍女和太监,这会见到皇上带着一女子跟一孩子回来也不敢多看一眼,慌忙跪下地上行礼,赵宸直接带人进去,“你跟壮壮先在德阳殿休息吧。”

“皇上,这怕是不合规矩。”德阳殿是皇上才能住的地方,就算是皇后也只能住在永宁殿里,根本不能跟皇上住在一块,更何况如今她还是个没有封位的妃子。

壮壮到了新环境,这会正趴在宝珠肩膀上好奇的到处看着。

赵宸看了她们一眼,“这里我说了算,你们住在这里,我现在要过去养心殿一趟,很快就过来,你先睡下吧。”

宝珠不在拒绝,赵宸又对外吩咐,“去把永宁殿里的侍女全部叫过来服侍皇后!”

宝珠呆住,不解的看着赵宸。

外面的侍女这一时半会也愣住了,不清楚皇上这一出去怎么带回个女人和孩子,这女人怎么就突然成皇后了,这会宫里大部分的侍女早就换人了,熟悉宝珠的根本没几个,也从未见过她。

已经有小太监麻溜的赶去永宁殿叫人。

赵 宸对宝珠道,“你之前的丫鬟都是待在永宁殿里,怕你不习惯其他人伺候,我让人把他们叫过来。”见她还是不解的看着自己,赵宸又笑道,“之前你失踪,我才登 基,又要忙着朝堂上的事情,还要忙着找你,这封后的事情自然没有昭告天下,不过懿旨都已经拟好了,我会让钦天监找个吉日举行封后大典的。”

宝珠不说话了,半晌后才跪下,“多谢皇上。”

赵宸一把扶住了她,“你先休息吧。”

等赵宸离开后,外面的侍女也不敢进来瞧是怎么回事儿。

很快就有小太监把永宁殿的侍女全部叫了过来,全是宝珠身边的丫鬟,妙玉,碧玉,芙蓉,迎春,木棉,木槿。

几人见到宝珠也是万分激动,上前跪在了地上,“娘娘,您终于回来了。”又见到宝珠怀中的孩子,几个丫鬟又是高兴又是欢喜,“娘娘,这就是小皇子吧?”

宝珠笑道,“小名叫壮壮,现在八个月了。”

妙玉几人都忍不住上前看了看孩子,壮壮也不认生,冲几人直乐。

随后几个丫鬟伺候宝珠梳洗歇下。

壮壮还在吃母乳,宝珠哄他睡下后也早早的歇息了,德阳殿是皇上的寝宫,自然只有一张大床,上面铺的是上好的丝绸,柔软顺滑,宝珠有些失眠,半晌都没睡着,只看着怀中的壮壮。

壮壮睡的香甜,不知是不是梦见了什么,还咧嘴笑了笑,宝珠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其实赵宸这一年多过的真的挺煎熬的,感觉有点没写出他的痛苦一样。不过现在壮壮都不理他啊,好惨啊...

第135章

赵宸在养心殿批阅了几个重要的奏折,又让人把钦天监闻大人叫到了养心殿里,告诉他,荣皇后回宫,让他选个黄道吉日昭告天下举行封后大殿。

钦天监闻大人心里一惊,立刻跪下,“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微臣回去后定当挑选一个黄道吉日出来。”外头都在传皇后之位会花落谁家,任谁都想不到会是传闻身子不好失宠被送去庄子上修养的荣妃子。

不对,现在就应该改口叫皇后了,想必自皇上登基后没有重用荣家也是有原因的吧。

等 钦天监离开后,赵宸并没有在养心殿里久待,立刻过去了德阳殿里,外头伺候着的英公公可算是松了口气,荣家娘娘回宫的事情他有所耳闻,见皇上如此,心里更多 的是欣慰,之前荣娘娘不再,皇上几乎是通宵达旦的待在养心殿里,德阳殿都没去过几次,如今娘娘回来,皇上想必也不会再折磨自己了。

赵宸过去养心殿后,挥退了侍女和太监们,整个德阳殿里只余下他和床上那一大一小的身影。

赵宸并没有打扰他们,先过去了净房梳洗干净,披上黑色锦袍来了寝宫里,他站在床头半晌,心里跳的厉害,许久后才坐在了床头上,伸手抚了抚宝珠的发。

宝珠还未睡着,自然听见了身后的动静,她没有专心,只闭上眼睛假寝。

赵宸上了床,把人搂在了怀中,感觉怀里人儿的僵硬,他在心底叹息一声,什么话都没说,只紧紧的搂着她,又去看在旁边睡得香甜的壮壮,心里生出无限的满足来。

半晌后,宝珠渐渐放松了身子,迷迷糊糊中似乎听见赵宸在她耳边的喃喃细语,“宝珠,对不起,原谅了我好不好?再也不会有以后了。”

翌日一早醒来的时候,赵宸已经不在身侧了,宝珠叫了侍女们过来,壮壮也一早就醒了,见娘亲醒来,咿咿呀呀的笑了起来,露出才冒出头的几颗乳牙来。

妙玉上前笑道,“娘娘起来后用些早膳,待会后宫的嫔妃都会过来给您请安的,今儿一早,皇上已经昭告后宫,说是您回来了,又说会举行封后大殿,让后宫的嫔妃都过来给娘娘您请安的。”

宝珠唔了一声,没怎么在意这事儿,冲壮壮招了招手,壮壮欢喜的蹬着小腿朝着宝珠爬去,连吃奶的劲儿都用上了,惹的妙玉她们都笑了起来。

两人起来后宝珠用了早膳,又喂壮壮吃了东西,这才让妙玉过去后宫的嫔妃说今儿就不用请安了。

妙玉顿了下,“娘娘,这?”

宝珠道,“懿旨还没下来,我如今就跟大家一样,不过还是个普通的嫔妃,何以让大家过来请安?”

妙玉迟疑了下,还是过去跟嫔妃们说了声,不过只说宝珠身子不舒服,今日就不能见她们了。

几位嫔妃也都没说什么,很快就离开了。

如今宫里除了宝珠,也没几位嫔妃了,除了原想的两个侧妃,董侧妃封了昭仪,袁侧妃封了昭媛,还有两个当初在王府做妾氏的,陈湘莹封了淑仪,还有一个穆冉冉封了淑媛,另外就剩下个虞妹,她是当初太后赐给皇上的人,如今被封为昭容。

宝珠也没出德阳殿,就在宫殿里跟壮壮待在一块,殿里只有宝珠原先身边的丫鬟伺候着,殿下的侍女就算对这个即将被封为皇后的娘娘好奇也见不到她一面。

至于皇上身边原先的几个婢女,宝珠也没见过她们。

说起来当初她被太后的人追,指不定就是后宫的几个嫔妃做的,到底是谁她也不清楚,这会都过去了快一年了,只怕证据都没了,她没打算放过那人,当然了,这事儿她肯定是查不出什么的,身边也没个人脉什么的,只能告诉赵宸了。

赵宸天不亮就起来收拾妥当去早朝了,去的时候精神抖索的,怕是这一年多精神最好的时刻了。

过去朝堂后,等着大臣们禀告了该禀告的事儿,议论一番,处理一番之后,赵宸就把封后的事情说了一遍,这事儿该交给钦天监和礼部去操办。

众位大臣都还有些迟疑,说来荣家七姑娘也是配得上皇后之位的,不过这会不会太草率了些。

荣家人并不意外,皇上这些年对宝珠的感情他们也都看在眼中。

赵宸见大家迟疑的模样,又道,“当年朕领兵打仗,曾去庄子上看过皇后好几次,她之前身子不太好,怀了身孕后身子越发不好,所以在庄子上生了孩子朕这没急着把人接回来,如今皇子大了,皇后身子也将养的差不多了,朕才把人都给接了回来,三日后宫中为皇后和皇子设宴。”

大家一听,得,这会人家连皇子都生出来了,这可是皇上唯一的皇子了,就凭这个立皇后他们都没话说了,一时之间,贺喜一声响彻朝堂之上。

之后礼部也开始操办了起来。

赵宸几乎在殿上忙到晌午才下了朝,直接过去了德阳殿里,宝珠还没用午膳,等着赵宸过来才吩咐侍女们上了午膳。

赵宸在位置上坐下,目光落在壮壮身上,壮壮也在看他,目不转睛的,小脸也不笑了,壮壮一见着赵宸就没了笑脸,似乎有些怕他。

赵宸的目光又落在宝珠身上,“下次午膳的时候不用等我,你先吃了就是了。”

宝珠点头。

壮壮已经吃过了,宝珠把壮壮交给妙玉让她抱去房间里休息,这才跟赵宸道,“皇上,臣妾有一事想同你说。”

“你说就是。”赵宸狭长的眸子紧紧的近乎贪婪的看着宝珠。

宝 珠有些不习惯,微微侧了下身子才道,“臣妾当初跟着王朝他们一块回去江南的时候遇见土匪,所以在山中耽误了半月,之后也是立刻赶回了江南,不过进城的时候碰 上些麻烦,那些守城的侍卫正在搜人,臣妾去看了下,那画像上面画的是小八小九跟臣妾男装时候的模样,不过男装的画像也不太准,那时候我骑着小九所以这才没 进江南,去了其他地方躲了起来…”

宝珠剩下的话没说完,赵宸已经晓得是怎么回事儿了,脸色也阴沉了下来,这定是当初太后和文安 帝想要抓了宝珠,不过当初太后他们远在京城,况且宝珠男装打扮只有王府的人得知,也只有他们两人身边的亲信才晓得宝珠男装是何模样,太后跟文安帝当初肯定 是不晓得宝珠男装的模样,所以才画错了。

那么肯定是王府的人告密的,他们只知道小八小九的模样,却不晓得宝珠男装的模样,至于是谁,他如今不敢肯定,却也有法子问出来的。

赵宸道,“你放心,这事儿我会处理的,咱们先吃饭吧。”

用了膳后,宝珠过去房里看了看壮壮,壮壮已经睡下了,摊开小胳膊小腿的,睡的正香。

赵宸坐在床头看着儿子睡觉都看呆了,心都快化了,有心想过去摸摸孩子,又怕把他给吵醒了。

宝珠见他小心翼翼又犹豫不决的模样,心底到底还是软了,“你碰碰他吧,无碍的,壮壮睡着的时候不会轻易被吵醒的。”

赵宸得了肯定,轻轻的俯身低头在壮壮脸颊上亲了一口,只觉心都快跳了出来,他的手都有些发抖,慢慢抬头,用满是茧子的大掌轻轻的抚了抚壮壮的脸蛋。

赵宸掌心全是之前握剑留下来的茧子,刺的壮壮有些不舒服,皱了下小眉头,幸好还未醒来。

赵宸僵了下,忙松开了手,见壮壮眉头舒展开来这才松了口气,人却还未起来,还是俯身静静的看着壮壮。

好半晌后,他终于站起身来,面上带着宝珠从未见过的奇异神色,似感动,似茫然,似无措。

赵宸见宝珠还望着他,忍不住一笑,温声道,“我出去有点事儿,晚上在回来陪你们,你可以想想壮壮的大名,他名字还未起,我们一块帮他起个名字。”

宝珠轻点了点头。

赵宸离开德阳殿直接过去了囚禁太后的冷宫里,这冷宫本是关不受宠的妃子的,现在这后宫都没几个妃子,这会也就只有太后被囚禁在此。

冷宫外守卫森严,赵宸进入冷宫后直接去见了太后。

太后再也没有以往的雍容模样,此刻犹如一个普通老妪一般,头花花白,满脸的皱纹,见到赵宸后狰狞的扑了过去,“你这杂!种,你还过来作甚,莫不是还想瞧哀家的笑话不成?”

赵宸一脚叫人踹开,冷笑,“哀家?你也配称哀家?”

太后被踹倒,挣扎了半晌才起身,坐在原地恶狠狠的等着赵宸,“赵宸,你不得好死!就算我害死你母妃跟先帝,对你还有养育之恩,你就不怕天打雷劈!”

赵宸冷笑,“天打雷劈?打的也是你,你对朕有何养育之恩?不过是想留着朕慢慢弄死,莫以为朕不晓得你的心思,朕在宫里生活了二十年,多少次都差点死在你手上?你错就错在对待敌人总想慢慢的玩弄于股掌之上,你当初要是直接把朕弄死了也不会让朕坐上这个位置了!”

太后喘着粗气不说话了,半晌后她终于闭眼道,“当初那些事儿都是我做下的,跟你皇兄和天瑞,长安都没什么关系,你放了他们吧。”

赵宸并不回话,只定定的看着太后,许久后才道,“当初你得知宝珠做男子打扮待在江南的消息是谁告诉你的?”

第136章

太后抿嘴许久都未吭声,赵宸也没多少耐心了,“你愿意说就说,不愿意说朕也有法子,当初这消息是从刺史府传出去的,派人去刺史府瞧瞧都晓得了,你若是现在告诉朕了,至少朕不会宰了他们!”

太后抬头恶狠狠的看着赵宸,“赵宸,你可真是恶毒,真想不出玉妹妹怎么会生出你这样的孩子来。”

赵宸冷笑,“朕若是心肠好些,岂不是同母妃一样被你悄悄的给弄死了?朕在问你一句,告密的人到底是谁?”

太后喘了几口粗气,半晌后终于软弱无力的道,“是…是你身边的大丫鬟,就是拂冬。”

赵宸顿了下,忽然冷笑了起来,“还敢欺瞒朕?罢了,你既然不愿意说,朕也不强求你了,朕自会派人去庐陵查探清楚的!”说罢,便要大步走出去,太后脸色都变了,“我说,我说…是虞妹,她本就是我身边的人,你心里该是清楚的。”

赵宸一甩衣袍,大步走了出去,只余下太后狼狈的瘫软在地上。

赵宸去了冷宫直接去找了子骞和王朝,让他们去庐陵查探这件事情,他不会轻易饶过陷害宝珠的人,至于到底是谁,还是要王朝他们走一趟才清楚。不过他晓得太后说的应该是八,九不离十了。

处理这事情后,赵宸直接过去了德阳殿,宝珠这会正陪着壮壮午休,赵宸过去房间后就瞧见宝珠搂着壮壮在休息,他放轻了脚步慢慢走到床榻前看着两人。

他在床头坐了许久,也不嫌枯闷,仿佛怎么都看不够似的,眼神中的温柔似要溢了出来一般。

半个时候后才起身去了养心殿,他才登基没几个月,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

过去养心殿后批了奏折,又接见了不少有事商讨的大臣们,又叫了吏部的人来,打算把荣家三位老爷官复原职。同时还提拔了好几阶,另外他心中还有个打算,等封后大殿过去后再告诉宝珠。

赵宸等到天色完全暗下来后才在养心殿里用了晚膳,又让英公公叫人去德阳殿看看皇后同皇子,让她们早些歇息,他还有不少事情要忙。

英公公得了令,立刻退出御书房,正打算叫个宫女过去德阳殿跟皇后说一声,就瞧见拂冬过来了。

拂冬上前笑道,“英公公这是打算作甚?”

英公公低声道,“皇上在御书房用了晚膳,有怕皇后担心,让老奴过去跟皇后说声呢。”

皇 后?拂冬心中忍不住有些恍惚起来,荣娘娘回宫册封皇后的事情宫里已经传遍了,因她一直在养心殿这边伺候着,所以也不曾过去德阳殿见过皇后,她是晓得当初皇 上为了保护皇后派人把皇后接去了其他地方,原本还以为等皇上登基就会把人接回宫里了,哪儿想到大半年过去后,皇上还没动静,她甚至忍不住想,是不是如同外 面传闻的一般,荣娘娘失宠了,却没想到这突然就回来了,皇上也立刻册封她荣娘娘为了皇后,这简直是打当初所有幸灾乐祸的人一巴掌。

拂冬苦笑,她当初虽说没幸灾乐祸,可也觉得皇上是不是不喜荣娘娘了,到底是没想到荣娘娘这一回宫就是皇后,不仅如此,连皇子都生了下来了,只怕以后这后宫里也就是皇后一人的天下了吧。

拂冬心里有些好奇起来,许久没见皇后,也不知她如今怎么样了,心中一动,对英公公道,“英公公,要不就让奴婢过去同皇后说一声吧。”

英公公笑道,“那有劳拂冬姑娘了。”

拂冬过去德阳殿的时候还能听见里面的嬉笑声,外面守着的侍女一见是拂冬,立刻放她进去了。

拂冬慢慢走上台阶,里面的嬉笑声越发清楚了,像是皇后的声音和孩子咿咿呀呀的声音。

到了殿外的时候有侍女进去通报,宝珠就让拂冬进去了。

拂冬进去后并没有先去看皇后和皇子,而是匍匐跪在地上,“奴婢见过皇后娘娘。”

宝珠笑道,“快起来吧。”

拂 冬起身,宝珠让人赐了座,拂冬这才看了皇后和小皇子一眼,看见两人时她心头也有些震撼,皇后这会面上并没有带着面纱,哪条丑陋的伤疤已经消失不见,皮肤莹 润无暇,双眸宛乌黑清澈,腰肢纤细,唯一变的大概就是身姿越发饱满了,容貌连她一个女子看的都不由的屏住了呼吸。

拂冬没想到皇后脸上的疤痕消退后会是这么一副绝美的容貌。

再去看小皇子,小皇子大约七八个月大,有些瘦弱,五官却跟皇上一模一样,犹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任谁一眼看见小皇子就更肯定他是皇上的种了。

宝珠问道,“拂冬姑娘过来可是有什么事情?”

拂冬回神,起身笑道,“回禀皇后娘娘,是皇上晚上在养心殿用了晚膳,让奴婢过来跟皇后说一声,省的皇后惦记着,皇上还说了,晚上怕是回来的晚,让皇后同小皇子先休息了。”

宝珠点了点头,“我晓得了。”

拂冬也没理由再待下去了,只能先退下了。

赵宸晚上等到亥时才从养心殿过去了德阳殿里,宝珠同壮壮早就就睡下了,他轻手轻脚的梳洗后也躺在了床榻上。

之后的几天一直如此,赵宸每天都是忙到亥时才能休息。

三日后就是宫宴的时候了,赵宸前几日已经把这事儿跟宝珠说了下。

这日天不亮宝珠就盛装打扮好,她如今没未被册封皇后,只穿了大红色曲裾宫装,让妙玉抱着壮壮跟在身后,自己同赵宸一起过去了殿前的宫宴上。

这次的宫宴是为了宝珠和壮壮举办的,只宴请了一些朝中的重臣和荣家人,还有高阳郡主一家也都宴请来了。

今儿来的只有高阳郡主和福寿长公主两人,并未见着盛名川。

宝珠才回京城,一回来就入了宫,这会也根本不知楚玉和盛大哥他们到底如何了,今儿人多,也不是叙旧的好时间。

壮壮在妙玉怀中有些不老实,宝珠把他抱了过来,壮壮立刻就乖了,安静的待在宝珠怀中盯着下面的大臣们看着。

下面的大臣也都对这皇后同皇子好奇着,不由的打量了两眼,瞧见皇后容貌时都不由得心颤了一下,再一见小皇子的模样,立刻就晓得这是皇上的儿子了,一看就跑不掉的。

今儿也是其他几位嫔妃第一次见着回宫的宝珠跟小皇子,都送了礼物,说了恭贺的话儿,宝珠面带笑容,让身后的丫鬟把贺礼都收了起来。

等到宫宴后,宝珠给楚玉递了话,让她第二天过来宫里叙旧。

晚上的时候,赵宸还是很晚才回德阳殿,这几日宝珠跟赵宸见面的时候不多,早上起来他人已经早朝去了,晚上睡熟后他才回来,平日里也就是午膳的时候能见见。

说起来,壮壮还是不喜赵宸,醒着的时候根本不让他碰,宝珠也不清楚原因,壮壮并不认生,哪儿晓得亲生父亲却不被这小家伙待见。

晚上的时候,妙玉问了今日受到的贺礼怎么收拾,宝珠道,“另外找个库房放起来就是了,这东西不要用,也不用赏人,先那么放着吧。”谁晓得会不会有人趁机想陷害她和壮壮,这些东西最好不要经手,等得空了她再去看看。

翌日一早,楚玉就进宫来了,宝珠很快同她见面,楚玉看起来性子越发的温和了。

两人见面都挺激动的,楚玉眼眶都红了,“你可算是回来了。”当初宝珠的事情她已经听荣家人说过了,都快担心死了。

宝珠笑道,“阿玉,你这几年过的可好?我一直念着你,对了,你可要见见壮壮?”

“过的挺好。”楚玉柔声道,“壮壮就是昨日宫宴上你抱着的那小子吧,快抱过来让我瞧瞧,你这失踪一趟,孩子都出来了。”

宝珠让妙玉把壮壮抱了出来,壮壮竟也很喜欢楚玉,赖在她身上不肯下来。

楚玉笑的嘴都合不拢了,“这小家伙可真是会哄人。”

宝珠心想,可不是,还特会疼他娘。

宝珠也没多问盛大哥的消息,只跟楚玉聊了许久,两人晌午在德阳殿用了膳,下午楚玉就回去了。

不出几天,钦天监就测出了吉日,永昌二年六月十五是个大吉的日子,这日举行封后大殿。

封后大殿也麻烦的很,吉日选定后,赵宸就通知了各衙门准备,礼部奏请由大学士,尚书各一人充当册封的正、副使,还要准备好金册,金宝。内阁大学士或翰林学士撰写好册文,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