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精校】《鬼股》作者:徐公子胜治

简介

怎样一个人?没有惊天动地的神通,却可称风尘中的国士!

怎样一群人?在他(她)们卑微的躯体下,依然保持着高贵的人格、纯洁而美丽的心灵。

一个优雅的背影,面对着滚滚红尘。稍显落寞,却风流从容…

作者的自白:

《鬼股》(原名《股事志异》)我写的系列小说。

从题材上它可以算作灵异文学,也可以看作是财经或都市文学。

在这个系列作品里,我不想超越自己的生活去凭空杜撰一个虚幻的世界。

所以我写的故事大多在现实中以某种形式发生过或可能会发生。。

《鬼股》系列包括多部小说,每部小说之间都有情节线索的联系,

但也都能相对独立成篇。灵异文学看上去荒诞离奇,但这些不是我的目的,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在现实中无法表达或者很难诉说的情感,

所以玄异题材成了一种手段,真实世界的一种寓言。

每部小说的主人公名字都叫“风君子”,我想描写的是风尘中的国士,不携剑的隐侠。

第一部 神欺鬼骗 引言

1997年春,5月,杭州灵隐寺,游人如织、香烟缭绕。这里原本是西湖湖畔一个幽静的山谷,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是出家人修行的好地方,可是当旅游业成为此地重要经济支柱以后,山间路上熙熙攘攘的不是高僧大德,而是慕名而来的俗人,或游山玩水、或求名求利。风君子正是这些俗人中的一个。

时间是下午两、三点钟,正是游人最多的时候。风君子在拥挤的人群中刚走到山门口,就被一群拿着香烛的小贩围住了。“老板,请一柱香吧,灵隐寺的菩萨很灵的,求保佑是不能空手的。”

风君子喜欢研究玄学,却不是佛教徒,本来并没有打算拜佛,只是对传说中济公修行的地方有点好奇。也许是受了周围气氛的感染,也许是为了尽快摆脱这些小贩的纠缠,风君子还是花二十块了一份香烛,缓步走进灵隐寺。

像灵隐寺这样的古迹是不允许普通的香客在殿内点香烛的,殿外的庭院中左右各摆了几个大香炉供游人烧香用。香和烛是在不同的香炉中供奉的,烧香的香炉有点像电视剧中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点燃的香就插在了香炉肚子里的香灰上,而插蜡烛的香炉像一个小亭子,亭子里有一排铁架子做的烛台,上面有四角飞檐的顶盖。

风君子虽然供奉了香烛,却并不诚心拜佛。一路走来只是草草的将香烛点燃插好了事,很多信徒在供奉完香烛后都很自然的挤在各个大殿门口排队等待磕头,风君子也挤在里面排队凑热闹。当轮到风君子的时候风君子只是走到团蒲前面抬着头看着佛像鞠个躬,脸上甚至还带着满不在乎的微笑。

当时风君子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有什么错,后来他的朋友宋教授教训他:“哪有你这样贼头贼脑去拜佛的,要么你就彻底做一个游客,要么你就按照佛教的仪轨好好的烧香拜佛,这不是信仰不信仰的问题,而是尊重不尊重的问题。”

可惜当时风君子并不明白这个道理,从最后的药师佛大殿走出来,风君子随手将最后的香烛点燃供上,转身准备离开。这时候他心里在想:“这些趴在地方磕头的信徒们有点可笑,如果磕头解决问题的话,世上岂不是没有烦恼了,反正我就没有…”

风君子的心念刚及此,耳轮中只听见“当”的一声,就像寺庙里的大钟在自己的脑门正中敲响,回音响彻整个脑海,眼前一花,刹那间什么都看不见,只觉得金光乱闪,过了许久才清醒过来。

如果当时有人正站在旁边会看见一件很离奇情:有一个人供完香烛转身向山门外的方向走,好端端的突然就停下了,整个身体就像被空气中的什么东西定住了一样。当然这不是因为什么神迹,而是这个人的前额正中正好撞在香炉飞檐的一个角上,而且撞的相当沉重,整个金属香炉都发出了“当”的一声鸣响,与此同时,这个人的身形突然停住,有一件东西却从他的面前“嗖”的飞了出去,落在五米远之外的青石板上。

飞出去的东西是风君子戴的眼镜。风君子似乎被撞懵了,许久才缓过神来。他这才知道自己的脑门撞上了香炉飞檐,不过心里却更迷惑了,刚才自己走的位置应该不会撞上的,但是这个香炉角檐似乎突然长出来一节正好迎在他的脑门上。他的脑海里突然想起了刚刚自己正要想到的两个字“磕头”,不禁一惊。

风君子本来也怀疑这只是巧合而已,但是后来又有两件事情让他的怀疑不得不动摇了。一是他的脑门撞在金属上非常重,按照常理不长出一个小脑袋才怪,但奇怪的是没有丝毫伤痕,连淤青都没有,就像没事儿一样;二是他的眼镜飞出了五米远落在坚硬的石板地上,却没有碎,不仅没有碎连一点轻微的划痕都没有。这些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偏偏事实如此。

风君子回头看看佛殿,这才反应过来,转身再去补磕几个头是不必了,刚才这一下已经够重的了,不知道这是佛的告诫还是菩萨的幽默。风君子从此以后记住了一个道理:有些事情你可以不信,但不可不敬,佛魔鬼神你可以不必在意,但绝不可欺,更不要轻易招惹!

第一部 神欺鬼骗 第01章、五千双左脚皮鞋

什么是美女?简单的说就是好看的女人,什么样的女人是好看的女人?让大多数男人欣赏的女人就是好看的女人。按照这个标准,秦小雅无疑是美女中的美女,至少她是那种包括风君子在内很多男人都欣赏的那种女人。美女的魅力似乎被文人们无限的夸大了,传说中的美女似乎在任何时候都是好看的,比如西施蹙眉捧心的时候是最好看的。但是秦小雅现在的样子绝对不怎么好看。

秦小雅在打电话,语气有点急促,本来修剪的十分得体的秀发已经没有了形状,乱糟糟的披在肩上,甚至有一缕被汗水粘在了前额。她在对着话筒说话的时候,波光流转的眼睛瞪的有点大,性感略带弧度的鼻梁皱的稍微有点歪,破坏了原本十分精致的五官,电话另一边的人是风君子。

秦小雅年纪不大,只有二十六岁,但已经是一家服装城的老板。小雅服装城位于滨海商业街人流聚集的地带,上下两层店面主要经营时装和高档皮鞋,同时更主要的业务是向中国更北的地区批发服装。

这两年秦小雅已经养成一个习惯,遇到什么问题总喜欢拿起电话找风君子。风君子不是生意人,他是一个证券分析师。风君子早上睡懒觉的时候不喜欢被人打扰,但是对秦小雅却是个例外,就算秦小雅在电话中语气又急又冲,他也是很耐心的在听着。

秦小雅在电话接通后劈头盖脸就是一句:“风君子,我遇到麻烦了!”

风君子:“小雅你不要急,慢慢说,到底出了什么事?”

秦小雅没头没脑的又说了一句:“我进了一批鞋,五千双,很大的数目。”

风君子:“鞋怎么了?”

秦小雅:“两百块一双的进价,我的流动资金几乎全在里面了,这下完了。”

风君子还是没听出所以然来,只好一句一句的问:“鞋的质量有问题,买了劣质品?”

秦小雅:“质量没有问题,台湾版型,选料、设计、做工都相当不错,高档货,这个进价绝对是相当便宜了。”

风君子:“来路有问题,让人给扣了?”

秦小雅:“没有,我在国内的批发商手里买的。”

风君子:“运输的时候弄丢了,还是放在仓库里弄坏了?让人偷了?”

秦小雅:“不是了,是发生了一件怪事。”

风君子:“到底什么怪事,你快说清楚,”风君子有点着急了。

秦小雅吸了一口气,终于放慢了语速一字一句的说:“货到了仓库之后,准备打开上架的时候才发现都是左脚的,五千双、一万只鞋全是左脚的!”

第一部 神欺鬼骗 第02章、佳人不要炒股

风君子坐在秦小雅的办公室里,听对面的秦小雅左一句右一句的说这五千双左脚皮鞋的来历。秦小雅现在情绪已经稳定多了,说话的语气也平和多了。不知道为什么,风君子非常喜欢坐在这里听秦小雅说话,听她说各种商场中发生的事情,虽然这些事情与风君子似乎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是风君子却很喜欢这种感觉。

风君子和秦小雅认识的时间并不长,过程也比较偶然。大约是两年前,秦小雅拿了一百来万想到股市里去淘金,找到了当时在证券咨询界颇有点声名的风君子。一百来万在股市中根本不算什么钱,但是对于秦小雅来说却是她绝大部分的资产了,所以她很慎重,甚至可以说隆重,特意找到了风君子求教。

但是风君子却只说了一句让她非常扫兴的话:“根据你的情况,我建议你现在不要炒股,这笔钱,还是用来继续好好经营你的服装生意。”

秦小雅当然不甘心,她认为这是风君子在端架子,凡是有点名气的所谓专家都喜欢端架子,对送上门来的客户玩欲擒故纵的把戏,同时也是提高咨询价码的手段。所以又第二次找到风君子,不是上门,而是请风君子出来吃饭。但是风君子还是用同样的话回答她,秦小雅不仅没有听劝,反而更加认为风君子真的有水平,和其他的人不一样,第三次又约风君子出来吃饭。

风君子也有大多数人都有的毛病。面对秦小雅这样一位绝对不能算难看的妙龄女郎,三番五次的上门相邀,这一次他没有习惯性的保持距离,而是多喝了几杯,一个男人在这样一个女人面前多喝了几杯话自然就多了,感慨就多了,和秦小雅讲了很多心里话,秦小雅这才相信风君子的建议就是他真正的想法。

接下来的事情让秦小雅觉得认识风君子这个人能带来好运气。秦小雅身边的人在后来时间里的股市遭遇让她觉得自己很庆幸,而且她也确实觉得做服装生意才是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在不到两年时间,她的服装店已经升格成了服装城。她和风君子也成了好朋友,有什么事情总喜欢听听这位“专业人士”的意见。现在碰到了五千双左脚皮鞋这样的怪事,首先就想到和风君子商量。

风君子耐心的听秦小雅将今天怎么发现五千双皮鞋都是左脚的事情说完了才开始发问:“你和供货商联系了吗?会不会是对方装箱的时候弄错了?”

秦小雅:“怪就怪在这里,我联系不上供货商,对方的手机以及办公地点的座机都没有人接,寻问当地的朋友都说这家供货商不见了,人间消失了。”

风君子:“你是怎么认识这个供货商的?”

秦小雅:“我是在温州进货的时候偶尔认识的,和他做过几次小批量的生意,产品和信誉都不错,没想到第一次做大单,就出了怪事。”

风君子:“对方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为了诈骗,这种事情在那边比较多。”

秦小雅:“照理说没有可能,他要是想诈骗也没必要发五千双皮鞋,这些鞋除了都是左脚的以外,其它的都没有问题,而且价格很便宜,这么做吃亏的也是他们自己,所以我没想通。”

风君子:“我多少有点想明白了,问题的关键不在这一批左脚鞋,而在另一批右脚鞋,鞋子有左脚就应该有右脚,给了你左脚单独留右脚也没有什么用处,所以这批右脚鞋迟早也会出现的,你现在只有等,没有别的办法。”

秦小雅:“等什么?”

风君子:“按照正常情况,你现在这批货如果不能赶紧批出去,你的流动资金就会出问题,过一段时间你就会非常需要现金周转。”

秦小雅:“情况确实是这样,我该怎么办?”

风君子:“如果到了那个时候,有人肯提供资金,买你的一批货,你答不答应?”

秦小雅:“我想我会答应的,如果实在没有办法的话。”

风君子:“你现在最想处理的是哪一批货?”

秦小雅:“当然是那五千双左脚皮鞋。”

话说到这里,秦小雅似乎也明白了这五千双皮鞋是怎么回事。她秦小雅一直很相信风君子,但是风君子对自己所说的话是没有什么把握,他觉得事情似乎不是真像自己所判断的这么简单,但是没有和秦小雅说太多。

秦小雅心情稍安,接着问:“既然如此,我应该怎么办?”

风君子:“你就当作没有这件事情没有发生,叫你的员工也不要乱说,既然这是个圈套,迟早会有人送上门来的,到时候再看菜下碟。”

秦小雅:“可是我等不起,我现在的流动资金确实顶多支持一个月。”

风君子笑了:“没关系,可以找那个土豪来帮忙。你看,说曹操曹操就到。”

第一部 神欺鬼骗 第03章、房地产新贵

周颂就像一阵旋风那样推门走了进来,周颂这种人无论走到哪里似乎都是引人注目的对像,健谈、善饮、充满朝气,连走路的姿势都透着十分的自信。也难怪,他今年才三十一岁,已经是一家颇具规模的房地产企业的老板。周颂是风君子的中学同学,现在恰好也住在这个城市里,是通过风君子认识秦小雅的,但是后来他和秦小雅的关系恐怕更加密切,毕竟同样都是生意人。

周颂是听说秦小雅鞋这儿出了怪事立即赶来的,在听完了风君子刚才的分析之后,以做总结的口吻对秦小雅说:“伪君子说的有道理,不过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当对方知道你的资金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很可能以高价将另外五千双右脚皮鞋卖给你,因为没有那五千双右脚皮鞋,你现在这五千双左脚就是废物。”

秦小雅若有所思的问了一句:“我的资金怎么会没有问题呢?”

周颂想也不想就回答:“有我呢。”

秦小雅似乎看了风君子一眼,说:“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周颂有点意识到自己过于殷勤了,秦小雅一直是一个自立意识很强的女人,于是改口说:“伪君子刚才说的对,你现在就当没发生这件事情,这一百万货款就算是我借给你的,等事情解决了你连本带利都还给我怎么样?”

秦小雅又叹了一口气:“就算那五千双右脚出现了又怎么样?按照你们刚才的说法无外乎两种可能,都是对我不利的,到时候又怎么办?”

风君子这时候说话了:“我不知道到时候该怎么办在平时遇到很多人一定要问一支股票最终目标位是多少,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是我不可能回答的一个问题,我能做的就是说现在应该如何操作。”

秦小雅终于笑了:“风君子你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现在只好听你们的意见了,谢谢你们的帮忙,今天晚上我请客,请你们两个酒鬼喝一杯。”

风君子也笑了:“我是酒鬼,周土豪不是,他是大善人,”他从周颂进门时就猜到事情最后恐怕会这样。

装修的非常雅致的包间里只有秦小雅、风君子、周颂三个人在闲聊,秦小雅喝茶,周颂喝干红,风君子喝啤酒,都是自斟自饮。秦小雅出门前显然又精心收拾了一番,恢复了靓女本色。

秦小雅正在问周颂:“我上半年在西城区买的一套房子,五千多一坪,前几天我那套房子附近新开盘的小区已经卖到六千二了,怎么涨得这么快,你们这些开发商是怎么给房子定价的?”

周颂一听问到了他的本行,便来了精神:“这个问题比较专业,说清楚不太容易,我可以举个例子跟你解释解释。我开发的第一个项目不在滨海,在西安,那是两年前一个居民小区,当时售价是两千五一坪。”

秦小雅插问了一句:“怎么这么便宜?”

周颂接着说:“时间不一样、地区也不一样、建筑也不一样。像你买的房子是框架结构的,而砖混结构的要便宜的多。”

秦小雅:“那这个小区是砖混结构的?”

周颂:“也不是,比砖混结构稍微好一点,是圈梁结构,我们宣传材料上说的是小框架。”

秦小雅:“我对这些砖头瓦块不感兴趣,你那两千五一坪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

如果是换一个人周颂肯定不太愿意回答这个问题,但是秦小雅问的当然不一样,周颂非常耐心的解释道:“我给你分开了说吧,如果把所有的成本都算进去大概是这样的:前期费用两百块一坪,七十年土地使用权折合房屋建筑面积大概是八百块一坪,拆迁安置费和建筑成本加起来大概是七百块一坪,交各种税折合约三百块一坪,各种行政事业收费加起来大概三百块一坪,最后加上每平方米两百块钱的利润,就是两千五。”

“原来有这么多花样”,秦小雅吐了吐舌头,“在这两千五里面真正的房屋造价是多少?”

周颂:“如果不算拆迁安置费用,大概是五百一坪吧,当然我刚才说的都是整数,而且没有单独算营销、广告的费用。”

秦小雅:“我五千块一坪买的房子,房屋造价是多少?”

周颂:“售价越高的房子,建筑造价在房价中的比例就越低,你那套房子是清水房,造价不会超过一千块一坪。”

秦小雅惊叹:“原来你们这些地产商这么黑,难怪风君子管你叫土豪劣绅。”

周颂还没说话,一直没有做声的风君子插嘴了:“这叫无奸不商,我上次看见你店里摆的那批鞋,标签上写着原价一千七百八,现价一千二百八,是不是也是两百块钱进的货?”

秦小雅叹了一口气:“是呀,现在卖服装的不都是这样嘛。”

风君子又接着说:“我还问了你们那些小售货员,如果顾客砍价的话,卖场经理最多可以还到一千块一双,那么你的鞋进货成本与售价的比例与周土豪的房屋造价与售价的比例不是一样的嘛?”

秦小雅:“帐不能这么算,你知道我那个店面租金多贵吗?而且我还养着十几个员工,都是要付工钱的。”

周颂又找到了解释的机会:“现在的生意都是一样的,你的店面付租金是半年一次,而我们买地的成本比造房子的成本都高,而且土地只有使用权,相当于一次付了七十年的租金。”

风君子不依不饶:“这叫天下乌鸦一般黑,不过总希望别的乌鸦比自己更白一点,最好别的行业都没有自己的生意挣钱。”

秦小雅被风君子说的有点不好意思,赶紧把话题又转移到房地产上:“周颂你说你那个项目前期费用有两百块一坪,究竟是什么费用呢?”

风君子抢着替周颂回答:“勘察、设计、论证、土地平整都可以计入前期费用。”

秦小雅:“那个小区总建筑面积是多少?”

周颂:“十万平方米左右,不算大,是个小项目。”

秦小雅:“一坪米两百块,十万平方米就是两千万,勘察、设计用得着这么多吗?”

周颂没有说话,风君子接着说:“当然用不了这么多,顶多是个零头,剩下的大部分都是公关费用了,要不然土地为什么会给他呢,房地产那么多证件怎么能批下来。”

秦小雅不想让周颂太难堪,又转移话题:“你刚才说这个项目的利润也是二百块一坪,和前期费用差不多了,那你岂不是赚了两千万?”

周颂有点不好意思了:“我只不过是合作开发人之一。”

秦小雅:“你们这些搞地产的真有钱,这个小区按你的算法总投资有二点三个亿呢。”

周颂似乎更不好意思了:“其实启动资金全部加起来只有几千万,我的投资还是东拼西凑的,剩下的缺口大部分是银行贷款、小部分是施工单位垫款,还有一部分是住户的预前认购订金和预购款。”

秦小雅又一次惊叹:“利润率百分之百啊,能拿到银行的钱真是好,像我们这样的个体户银行的门都进不去。”

第一部 神欺鬼骗 第04章、谁动了我的钱袋

话题转移到银行,风君子显然更感兴趣了:“现在的金融资本越来越集中,你这样的个体工商业户很难从银行获得流动资金贷款,但是周扒皮却很容易。”

秦小雅笑着说:“周土豪怎么又变成周扒皮了?”

周颂也笑了:“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秦小雅:“你刚才说房地产投资的绝大部分资金都是来自于银行,这是怎么回事?”

周颂:“这个问题恐怕风君子说的比我清楚。”

风君子问秦小雅:“你买的房子这半年价格上涨了多少?同期银行利率是多少?”

秦小雅算了算:“我的房子大半年上涨了百分之二十多,要按照一年算的话更多了,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也就是二,贷款利率也不超过六。”

风君子:“这就对了,这是一种负利率倒吸现象,既然房价的上涨速度超过了银行的贷款利率,金融资本当然大量从银行流入到地产,你不用问其中的具体环节,只要了解这个大环境就行。”

秦小雅:“我多少明白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老百姓也急于去买房子。但是这么下去将来怎么办?会不会像有人说的那样崩盘呀?”

周颂:“建筑成本是很稳定的,现在房价的波动主要来自于地价,在中国做房地产比较特殊,土地国有,政府是唯一的出租方,对地价的控制能力还是很强的,暂时不要太担忧,太久远的事情我也看不到。”

风君子似乎是在安慰周颂:“也不要想太远,我看你至少还有两年好日子过。”

秦小雅:“照刚才这么说,周扒皮其实也不能算周扒皮,地价上涨又不是他的错。”

周颂举起酒杯对秦小雅说:“还是你为我说话,我敬你一杯!”

秦小雅刚要举杯,风君子不知怎么的突然说了一句:“你以为你不是周扒皮,前一阵子你是不是在光州开发了一个小区?”

周颂听的莫明其妙:“是呀,怎么了?”

风君子接着说:“我听说当地一伙地痞无赖打伤了不少不肯搬迁的钉子户,雇凶手的酬金和医疗赔偿是不是也计入你们的开发前期费用了?”

秦小雅放下杯子,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周颂:“周扒皮,没想到你是这种人。”

周颂被风君子突如其来的发难弄的不知所措:“没──没这回事儿。”

风君子看着周颂尴尬的样子,自己也吃了一惊,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当着秦小雅的面说这样的事情,这不是摆明了坏周颂吗,赶紧解释道:“其实我是开玩笑,小雅别当真,周颂是绝对不会做这种事的,就算有人干了,也绝对和周颂没关系,周颂也是和别人合作开发的,何况他这一阵子一直不在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