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君子:“师范大学那边有什么准备吗?”

常武:“师范大学那边也很重视,据说和美国一位很著名的心理学大师联系过,美国方面也将派一名心理学专家来协助这个课题。”

风君子:“那位美国专家来了吗?”

常武:“还没有,下个月才到。”

此时风君子心里越发感到过于巧合了。常武说的和桃木铃说的似乎是一件事,这个美国来的心理学专家应该就是桃木铃,也就是那个拿着一双筷子找到龙王塘派出所的日本女人。常武虽然不知道这两个人就是一个人,但是风君子心里已经如明镜一般。世界上的事情真的是太多巧合,聪明如风君子也有许多意想不到。

风君子晚上回家的时候,桃木铃居然在为他准备宵夜,风君子也是一日三餐,但是相比其他人这三餐时间有点推后,分别是午餐、晚餐和夜宵。桃木铃在这里刚呆了两天,就已经了解风君子这个习惯,这让风君子感到有点不好意思也有点高兴。

风君子在书房里一个人想了半天,到了宵夜的时候,他终于决定和桃木铃说点什么。他拿着筷子沉吟的问道:“桃木,你前一段时间拿着一双象牙筷子找人帮你辨认,你能不能把那双筷子给我看一看?”

桃木铃的眼中闪过一丝惊疑的神色:“你是怎么知道的?”

风君子想了想,心道还是不要对她这种人撒谎比较好:“今天吃晚饭的时候,有一个在公安局工作的朋友提到,前几天有个日本女人拿着双筷子到龙王塘派出所找人。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那天我遇到你的时候你正好也要去龙王塘,我猜这个人就是你。”

桃木铃似乎松了一口气:“你猜的没错,那人就是我。这双筷子的来历我前天晚上都已经告诉你了,你还那么好奇吗?”

一提前天晚上,风君子暗自苦笑,前天晚上的事情他已经都不记得了,然而桃木铃现在却说那一双筷子的来历都已经告诉他了。他决定不谈前天晚上的事,又说道:“我当然好奇了,你就让我看一眼吧。”

桃木铃转身走进卧室,拿来了一个小小的木匣,递给了风君子。长方形的木匣古色古香,十分精致,散发出一种久远的气息。风君子打开木匣,拿出一双牙白色的筷子。这双筷子看上去是用象牙雕成,比起饭桌上的筷子稍小一些,形状却是一样的,都是前圆后方的结构──这也是中国筷子天圆地方、外圆内方的含义。在方形的手持部分,还非常细致的雕刻着精美的流云形花纹。

风君子的手接触到这双筷子的时候,就有了一种十分奇异的感觉。这种感觉就像是一道十分微弱、不易察觉的电流在那一刹那传遍了他的全身。恍然乎他觉得这双筷子在手中微微的颤抖,当然这只是他的一种错觉。这是一双有些年代的物品,这双象牙筷子虽然很精致也很珍贵,但是在旧社会的大户人家也只是一件普通的用品。但是在风君子手中却有着很特别的感觉,风君子突然觉得这双筷子似乎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有什么事情要向他诉说。

“这双筷子今天晚上交给我好吗?”

桃木铃似乎对风君子突然提出的这个要求没有准备,有些口吃的问道:“你,你要这双筷子干什么?你,你晚上要和它睡觉吗?”

风君子:“你还记得昨天夜里我突然去敲你的房门吗?其实我当时确实听见了声音,声音就是从你房间中的某个地方发出来的。我现在怀疑就是这双筷子发出来的声音,只不过这种声音普通人在平常情况下听不到而已。”

桃木铃:“声音?你说这双筷子晚上会发出声音?而普通人听不到!那你说是什么声音呢?”

风君子:“海浪声、枪炮声、女人和孩子的哭泣声。”

桃木铃认真的盯着风君子的眼睛,似乎在内心中思考着什么:“那你今天晚上就拿去吧,你要小心保管它,追踪我的人也许就是为了这双筷子。”说完这句话,桃木铃似乎又想到什么,表情有点奇怪的又说了一句:“昨天半夜你敲我的门,原来是为了今天晚上和这双筷子睡觉?”

第四部 一双筷子 第07章、逃情依旧江山旧

风君子用了一夜的时间,确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己昨天夜里听见的怪声确实是从这双奇异的象牙筷子中发出的。他将这双筷子放在屋子里的各个角落反复试验,在定境中总能听见从筷子所在的角落所发出的异声。他知道这种声音别人可能是听不见的,因为他自己也只能在定境中听闻,心神一旦回到平常的状态,这种声音就消失的无影无踪。然而除此之外,风君子没有其它的任何收获。

接下来几天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风君子也没有特意再去研究那双筷子,但是他心里却一直在想这件事情。他想找一个明白人好好问一问,发生这样的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是自己的耳朵出了什么问题吗?如果他自己没有问题,那么这双筷子就有古怪了,这种事情究竟有没有其它人遇到过?他想来想去,决定打一个电话给宋教授。

宋教授大名宋召南,是财经大学的教授,但是他最早不是教财经的,他是社科系的教授。他最早研究的是马列哲学,但并不是很得志。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社会风气有了微妙的转变,各种各样以政府名义举行的国际文化活动突然多了起来,打着民俗文化的旗号开发所谓的旅游产业和招商引资成了一种时髦。宋召南的学术地位又显得重要起来,他的专业不再是马列,而是传统文化与民俗,不仅副教授扶正,而且还频繁的出入各地官方举行的各种节日与庆典活动当中,成为了重要的专家嘉宾。

而今天的宋教授又摇身一变,不仅仅是民俗专家,居然又成了经济学家──这还真符合了财经大学著名教授的身份。连宋教授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头上经济学家的招牌是怎么来的,反正他成了几个地方政府的顾问,也成了几家大型公司的独立董事。不过他和风君子的关系一直不错,联系也很多。

风君子在电话里简单的对宋教授讲了最近几天他经历的怪事:他碰见一个日本人,拿了一双年代很久远的象牙筷子,而自己在很特殊的情况下听见了筷子里发出的种种声音。宋教授在电话里和风君子讨论了一番宗教和玄学中的“耳通”现象,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最后宋教授突然想到了一个人,提议风君子去找他。

宋教授提到人风君子也听说过,就是萧天红萧老先生。据说这位老先生出身于医学与武术世家,在抗战时期参加革命,立下过不少战功,一生经历也颇有传奇色彩。离休后住在沈阳军区滨海第一干休所,已经八十多岁了。

风君子在电话中说:“原来你认识萧老爷子,那真是太好了,我早就想认识这位传奇人物,可惜没有机会。那你能不能陪我去拜访他?”

宋教授:“我也好久没有去看老爷子了,这周末我陪你一起去吧。”

风君子:“用不用先和老爷子联系一下?冒昧登门不太好吧?”

宋教授:“不用,快九十岁的人了,平时老爷子并不常出门,就算出门散步也很快就回家。我们直接去就可以了,老先生是很好客的人。”

幽静的干休所似乎与一墙之隔的繁华都市是另一个世界。萧家住的是一个二层小楼,门前还有一个小花园,种着两棵桃树,还搭着几排葡萄架子。看来萧老爷子年纪虽大身体还是不错的,不仅能伺候花草,还能种种瓜果。给风君子和宋教授开门的是一名年轻女子,看见宋教授很高兴:“宋叔叔,你好久没来了,快请进来坐。”

宋教授:“云云,你爷爷在家吗?”

叫云云的女孩答道:“哎呀真不巧,我爷爷出门了。”

宋教授:“没关系,我们等他一会儿,老爷子出门时间都不长。”

云云:“这次可不一样,我爷爷去北京看我爸了。”

宋教授:“这么大年纪还跑这么远去看儿子?打个电话叫儿子回来不就行了吗?这是怎么回事啊?”

云云:“先进屋坐,这件事说来话长。”

萧老爷子这一次出门确实有原因。事情是这样的:滨海钢铁集团在南美洲的智利收购了一家钢铁企业,据说这也是市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之一,是政府刻意安排的跨国收购。刚开始的时候情况很不错,经营也算过得去,但是不久就出了问题。这个问题说来有点意思,当地的工人组织了一次罢工,要求中方提高待遇以及改善劳动环境。谈判的结果中方管理层做出了让步,罢工平息。

但也许是工人们从这次罢工中得到了甜头,不久以后又接二连三闹出了几次罢工风波。滨海钢铁集团的领导被搞的焦头烂额,求助于滨海政府,滨海市政府又求助于跟自己有合作的智利当地政府。但是在合作谈判中态度十分配合的智利当地政府这一次却把事情撇的干干净净,表示职权所限爱莫能助,资方应和工会去谈判。

真是风水轮流转,滨海钢铁集团党委及领导层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也会成为“资方”,要和“工会”去搞什么谈判。罢工与工人运动在教课书上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坐在办公室的党政领导对此毫无处理经验,失去了地方政府的帮助他们感到束手无策。这时候有人想到了滨海的老干部中还有当年组织过工人运动的领袖──萧天红老先生。萧老曾在东北干过地下党,也组织过几次罢工,也参与过与当时“资方”的谈判。

于是有人提议请萧老爷子出山协助解决这件事情。萧老爷子年纪虽大,但耳目依然聪明,听到了风声不等有人上门就已经“离家出走”。说是去北京看儿子,实际上不知道跑什么地方躲清静去了。萧云衣,也就是萧老的孙女云云讲完了这一段趣闻,逗的宋教授和风君子两个人直乐。

说完萧老爷子不在家的原因之后,萧云衣又问:“二位来找我爷爷有什么事情?也许我可以转告。”

风君子:“这件事情转告起来恐怕比较麻烦,我是遇到一件怪事找上门来请老先生指点的。既然老爷子不在家只好改日再来请教了。”

萧云衣没有追问,说道:“那你们可以下个礼拜来,那时候我爷爷肯定回来了。”

宋教授:“你怎么那么肯定,老爷子不躲了吗?”

萧云衣:“爷爷出门前告诉我,最多一个礼拜他就会回来。因为智利那边的钢铁厂不可能停产一个礼拜以上,不管谈判结果好坏,滨海钢铁集团这边肯定都是要接受的。”

既然萧老爷子不在家中,宋教授与风君子稍坐片刻便起身告辞。出门以后,宋教授感叹道:“这父子俩都是一个脾气,喜欢躲,武侠小说中有一种酒叫逃情酒,我看他们萧家应该常备这种逃情酒。”

风君子听的不明所以:“什么父子俩?你说谁呢?”

宋教授:“我说的是萧老爷子和他的儿子,他们萧家的故事很有意思。”

宋教授讲了一段萧先生,也就是萧老爷子的公子萧新红的故事。萧公子年轻的时候风流倜傥、才貌双全,受到了某位女生(也就是后来萧云衣的妈妈)的热烈追求。但不知道为什么,萧新红却不愿意和萧妈妈结婚,但是也没有借口推托,于是就说学业未成,不急于组建家庭。结果萧妈妈很痴心,一定要等萧新红完成学业之后嫁给他。萧公子无奈,大学毕业之后开始读硕士,硕士毕业之后又想尽办法留洋去读博士,一连拿了两个博士学位,好在那时候还没有什么博士后的说法。但这么躲来躲去到最后也没有逃得了“毒手”,最后老大不小还是乖乖的结婚生儿女。

风君子听了也是大感兴趣,问道:“那萧老爷子的儿子现在怎么样了?”

宋教授叹息道:“现在可不得了了,想当年五十出头的时候就被评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

风君子:“萧家真是文武双全的世家,老爷子是武林高手,公子又是院士。这逃情酒是越喝越香啊。那萧云衣为什么不在北京住在父亲身边呢?”

宋教授:“萧云衣和她哥哥萧正容从小都在爷爷身边长大,萧正容从小和老爷子习武,而萧云衣那个丫头却机灵古怪,老爷子一肚子其它的零碎恐怕都教给了她…”

俩人正在说话间,忽听见后面有人招呼:“二位请等一等,我有话要问一问。”回头一看,是萧云衣不知什么时候又追了出来。

宋教授:“云云,你有什么事情要找我吗?”

萧云衣:“不是的,我有话要对这位风先生说。”

风君子指着自己的鼻子:“你找我?”

萧云衣:“对,就是找你。我刚才仔细观察你了,你最近是不是碰到了什么很特别的东西?”

风君子还没说话,宋教授抢先笑着问道:“你说风君子碰到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吗?他撞邪了?或者身上有什么妖气让你发现了?”

宋教授的语气明显是在开玩笑,但是萧云衣却一本正经的答道:“不是这样的,不过情况也差不了多少。我觉得风先生身上有一种很特别的,但是明显又不属于他自己的气息。这可能与什么奇怪的东西有关,你来找我爷爷也是因为这件事吧?”

风君子点点头:“你说的一点不错,你就是因此找我吗?”

萧云衣:“是的,你下次来最好把那件东西带来。”

风君子:“这恐怕有一定难度,不过我尽量吧。”

萧云衣转身离去,风君子对宋教授说:“我现在怀疑萧老先生根本没有出门,而是就躲在家里,否则萧云衣这么一个丫头哪有这种眼力。”

宋教授:“那可说不定,反正下星期萧老就回来了,到时候再问不迟。”

第四部 一双筷子 第08章、先入为主多轻狂

风君子回家,桃木铃开门,先是鞠了一躬,然后弯腰拿好了拖鞋。风君子走进厨房发现晚饭已经准备好了。风君子心想这样也不错,在大街上拣回来这么个桃木铃,虽然不收她房租,家里却多了个保姆,就是不知道给不给洗衣服。

吃晚饭的时候,风君子突然想起了什么,抬头对桃木铃说:“你在这里躲着,恐怕也只能躲不到一个月时间,下个月你要去这边的学校报到了,想找你的人可以守株待兔。”

桃木铃:“毕竟还有时间,也许这段时间可以想想办法。”

风君子:“想什么办法?这些人是什么来历、有什么目的你现在都不知道,只是猜测和那双筷子有关,你有什么办法?”

桃木铃:“我没有办法,也许你有办法。”

风君子:“这事与我没关系呀,我只是在大街上碰到你而已。”

桃木铃:“世界上的事情没有巧合的,为什么偏偏只有你能听见筷子里发出的奇怪声音?看样子能找到答案的人也只有你了。我找过警察帮忙,但是没有收获,你有什么别的建议吗?”

风君子:“我们可以找人帮忙。”

桃木铃:“求人不如求已,我们可以找这双筷子帮忙呀。”

风君子:“找筷子帮忙?”

桃木铃:“古老的东方游戏──请筷仙,我在美国就听说过。我看过关于东方神秘学的一些材料,听说在香港和台港等地很流行请碟仙、笔仙、镜仙的游戏,请筷仙似乎也是其中一种。”

风君子:“你们在美国也玩这种游戏吗?”

桃木铃:“一些西方的通灵游戏也是我们学习的功课之一,比如我们导师带我们做过鬼屋体验、灵魂对话等游戏,主要是研究其中的心理现象。”

风君子:“这是什么学校,居然还教学生玩这些封建迷信的东西,我以为你这个心理学博士平时学的都是高尚理想和革命情操呢。”

桃木铃:“我学的是心理专业,又不是加入宗教组织!干嘛要接受你说的那种教育。”

风君子:“不说了,既然你听说过我们就试试吧。”

桃木铃:“怎么试?你知道吗?”

风君子拿来一个瓷碗,桃木铃将筷子取来。风君子想了半天对桃木铃说道:“我也不太清楚请筷仙的过程,据说可以仙人指路,也可以扶乩批语,但是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将筷子在碗里面立起来。据说如果请到仙了,筷子就能立起来,如果过路神仙没请到,筷子就立不住,先把筷子立起来再说。我去找张报纸看看能不能像碟仙那么试试。”

风君子到厅里去拿报纸,桃木铃在厨房试着立筷子。风君子刚走到厅里就听桃木铃在身后惊叹道:“筷子立起来了!是不是你说的请仙请到了?这是什么现象?用心理学怎么解释呢?”

说实话,风君子也从未玩过请仙游戏,也对此不感兴趣,他心里想的是把这双筷子借走拿到萧老先生那。没想到桃木铃真的把筷子立起来了。风君子没好声气的答道:“其实这也不是什么过路神仙,你上小学的时候老师没教过你吗?只是在筷子上浇水的时候利用水的表面张力将两根筷子粘在一起,所以筷子能立得住。”

桃木铃的声音从厨房中传来:“你们小学老师是这么说的吗?你们学校怎么可以这么不负责任呢?这是集体误导。”

风君子:“用科学原理解释自然现象有什么不对?”

桃木铃:“你的小学老师怎么知道自己就能代表科学?他做过试验吗,他讲这些话的时候在课堂上亲手请过筷子仙吗?”

风君子:“你这人怎么这么不讲道理呢。”

桃木铃:“我没有不讲道理,你自己来看看,我根本没浇水!”

风君子闻言大吃一惊,紧走几步跑进厨房。看样子桃木铃并不是很清楚请筷仙的过程,碗里没有放水,筷子上也没有浇水。一双象牙筷子并排笔直的站立在瓷碗中,好像空气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扶着。风君子觉得周围的空气一阵发冷,不由自主的打了一个寒战,张嘴说不出话来。

桃木铃似乎对一切神秘现象都见怪不怪,还在那里继续说:“风君子其实你们小学老师说的是不对的,筷子的底部有一个小尖,站立状态是物理学上的不稳定平衡,即使将两只筷子用胶粘在一起也不能立在瓷碗里,利用水的表面张力就更不可能了。你应该写封信到你的小学去反映一下…”

风君子终于回过神来,举手打断了桃木铃的讲话,一字一字的说道:“不是我们小学老师告诉我的,我是在科普读物上看见的,看样子这些年都错了。这双筷子确实很邪门,桃木铃,下个星期能不能借我用一下,我要拿着它去找一个人。”

桃木铃:“你用了一晚上时间就是想问我借这双筷子,那你直接开口借好了,我不会不给你的!”

风君子看着桃木铃的眼睛叹息道:“看样子和你这种人没必要兜什么圈子,我心里想什么事情你好像都知道。”

桃木铃:“你要找什么高人帮忙?一个小姑娘难道能够发现这筷子里的秘密吗?”

风君子笑了,他刚刚想到了萧老的孙女萧云衣,他笑着对桃木铃说:“你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我要找的不是小姑娘,而是一位老先生。”

第四部 一双筷子 第09章、巧言祸福犹未知

“我看这块玉是岫玉,不是什么好东西。”林真真正拿着大市场淘来的一块玉佩把玩,颇有点爱不释手的意思,没想到一边的风君子给她泼凉水。

“是不是岫玉,用钢锉试一下硬度就知道了。”一旁的常武比较厚道,主动要为林真真鉴定这块玉佩的质地。

“那你们试一试,要是弄坏了可要赔我。”林真真有点不放心的将玉佩交给风君子。风君子接过玉佩以及常武手中的瑞士军刀,用小钢锉轻轻的在玉面上划了几下,一边划一边说:“岫岩玉、独山玉、蓝田玉的硬度都不高,在5.5左右,而真正的和田白玉、翡翠的硬度都在6以上,用钢挫试一下就知道…咦?这到底是什么质地,是翠还是碧玉?居然纹丝不动!”

林真真赶紧将玉佩抢了过去,得意的说道:“我说过我识货嘛,怎么样,风君子你这回看走眼了吧?”

风君子眼珠乱转不知道在想什么,笑着说道:“看来这确实是好东西,这块玉佩上面还有明显的玉沁,是最珍贵的血沁,林真真你这回可捡了个大便宜。”

“什么?血沁?那是什么东西,你给我说说看。”

风君子摇头晃脑的答道:“埋藏较久的古玉都会有玉沁,也就是玉上本来没有的斑纹,玉沁分黑白黄绿红五色,黑色的是水银沁,白色的是水沁,黄色的是土沁,绿色的是铜沁,这红色的是最珍贵也是最上品的血沁。”

林真真瞪大了眼睛听风君子介绍血沁,忍不住说道:“原来是这样,我还跟卖玉的小贩说这块玉有杂质,要他便宜点呢,卖玉的也说有杂质给我打折了,照你这么说这块玉还值钱了。你说说这血沁到底是怎么回事?”

风君子叹道:“买东西的不识货,卖东西的居然也是外行。血沁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也没人能够说的太清楚,据说是古墓中陪葬的玉器和尸体在一起时间久了,受到了尸体腐坏时血肉的沁染,所以留下这种红色的斑纹。”

“什么?你说这血沁是和死尸放在一起形成的?”

风君子点点头,一本正经的道:“一点不错,据说就是这样。”

林真真吓的手一松,玉佩从掌尖滑落。就在玉佩将将要跌落到地板的那一刹那,风君子弯腰探身将它接在手中,动作迅捷无比,似乎早有准备。风君子接住玉佩笑嘻嘻的对林真真说:“林大小姐,好不容易淘来的宝贝怎么往地上扔呢,难道你不要了吗?”

林真真:“我不要了,你要喜欢你拿去吧。”

这时常武开口了:“林真真你上当了,是风君子想要这块玉佩,拐弯抹角让你自己送给他。他这个人最擅长的就是神欺鬼骗,你可没他那么多心眼,”说着伸手又将玉佩拿了过来递还给林真真,“林真真你收好了,别让他再给骗去了。”

林真真一摆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风君子说的话也很有道理,万一是真的呢,反正我是不要了,这东西我也没花多少钱,风君子喜欢就留着吧。”

“你拿来吧,别在这里冒充好人了。”风君子一把又把玉佩给抢了回去,笑咪咪的揣进兜里。这时候就听见林妈妈在外屋招呼:“晚饭好了,快出来吃饭吧!”

“妈,你说白血病遗不遗传?不对,应该说是白血病传不传染?”吃饭的时候,林真真忽然莫明其妙的问了一句。

这是在林真真家的饭桌上,是林妈妈请客,请常武和风君子,据说还是为了谢谢常武捡到了林真真的钱包。常武觉得很奇怪,捡钱包的事林真真已经谢过一次了,照理林妈妈也不用特地再请他到家里来了。不过风君子心中有数。

风君子知道林妈妈有请客的爱好,尤其是请一些与林真真年貌相当的小伙到家中做客。这林真真眼看着也二十好几了,一天到晚的在外面疯,个人问题始终没解决。俗话说皇帝不急急死太监,林真真不着急可急坏了林家父母,听说林真真新交了什么异性朋友总要找个借口请回家来看一眼,以便在其中培养重点发展对象。

林真真的父亲是某机床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而母亲是一位外科大夫。林真真突然在饭桌上问了这么一句,林妈妈也很意外:“白血病显性遗传的证据目前还不充分,有关家族史的报道也不多,但是现在医学界也认为可能有遗传因素,但是白血病不是传染病,肯定不传染,真真你问这个干什么?是不是又是什么韩国电视剧的情节?”

“不是了,是我在记者站听见了一条新闻,说是有个渔村里一家五口都得了白血病,照说这肯定是遗传了,但是这家有个小孩是收养的没有血缘关系,也得了白血病这算不算传染?”

林妈妈:“居然有这种事情?那我也不清楚,可能是巧合吧。”

常武插话道:“既然阿姨说白血病不传染,家族史也不明显,那么这一家人得的可能就不是白血病而是另外一种类似的病。”

风君子也很感兴趣:“林真真你说的是真的吗?不是假新闻吧,听说最近这个比较流行。”

林真真:“我说的当然是真的了,就是我们滨海的事情,就是龙王塘的金沙村,这一户人家有名有姓,不信你可以去打听。”

“龙王塘?金沙村?”风君子听见龙王塘这个地方似乎想起了什么,没有再说话,常武接着问道:“是哪家医院确诊的?那户人家现在怎么样了?”

林真真:“说起来也可怜,这一家人的病发现的很突然,现在已经全死了,是龙王塘镇医院收治的,听说从住院到死亡时间很短,现在人恐怕都已经火化了。”

林真真的父亲也开口了:“今天请常警官来主要是为上次的事情表示感谢,大家聚在一起就不要说那些病啊死啊的话题,多喝酒,吃菜!”

常武:“对,我们不谈这个了,谢谢叔叔阿姨的款待,林叔,我敬你一杯。”

从林真真家里出来之后,风君子笑着对常武说:“看样子林家父母对你的印象不错,还一个劲的嘱咐你常来玩,你也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考察对象之一了。”

常武:“你胡说什么,我这才第一次登门,你好像来过很多次了,要说候选女婿应该是你才对呀。”

风君子笑道:“可惜我机会没有你好,林家妈妈对我有戒心。”

“林阿姨人很好呀,怎么会对你有成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说来话长,想当初我第一次到林家做客的时候,就劝他们老俩口离婚,林阿姨气的差点没把我赶出来。”

“有这回事?说来听听。”常武很好奇。

“当初他们单位有一条土政策,说夫妻一方已经享受房改公房分配待遇的,另一方就不再享受房改待遇。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那天我听他们在饭桌上争论,原来林爸爸他们研究所有一栋楼要按内部价卖给高级知识分子,这已经是房改的末班车了,按资历林真真他爸也应该排得上了。可是林真真她妈的医院已经在很久前分了一套房子,但这套房子显然没有研究所那栋楼的户型面积大。他们在饭桌上讨论这个问题,我就多余问了一句‘如果年纪很大又单身怎么办’,结果他们单位的政策是单身老男人可以享受待遇。结果我想也没想就建议他们老俩口办个离婚,这样可以多得一套房子,回头再复婚就是了。”

常武:“结果呢?”

“真真她爸认为这主意不错,结果妈妈不干了,认为老头子早就有这种心了,两人就在饭桌上吵了起来,搞的我好不尴尬。后来这套房子还是到手了,就是现在住的这套房子,他们具体怎么办的我就不知道了,也没好意思问。后来听说林真真她妈妈对我有了戒心,曾经对林真真说:‘和风君子这种男人打交道要小心’。”

常武:“她妈妈的话是林真真告诉你的?”

风君子:“是啊,林真真当笑话说给我听的。”

常武:“和你这个人打交道真的要小心,一不小心就要上当受骗,今天你还骗走她一块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