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娆诧异回头,心中猛地一惊,尚不及反应,墨烆快剑出鞘,已闪电般掠向颈间!

  “墨烆!”子娆脱口惊呼,待要阻拦却已不及。

  身旁忽有劲气射出,白影如电疾闪,一声轻响,墨烆的剑竟被人挥袖震飞,人亦仓促后退数步,愣在那里。

  子娆骤然松了口气,子昊头也未回,身侧衣袖飘落,随那漫天枯叶猎猎风中,一句问话水波不兴:“你做什么?”

  墨烆呆了半晌,默默向前跪下:“刑谳司要的不过是臣的性命,请主上不必为难。”

  “他们要,你便给?”

  “主上……”

  子昊目视滔滔江水长浪,语声极淡,亦极傲然:“跟着我的人,我要他做的事,便是错了也轮不到别人指手画脚。不过区区几道弹劾,你身为左卫将军连这都受不住?以后我还能要你干什么?”

  话中一股无形的压力透心而来,迫得人屏息静气,墨烆低头:“臣……知错。”

  子昊淡淡吩咐:“你此时不必待在帝都,替我带一封信去穆国,三日之内,务必送到。”

  墨烆再次俯身,应命退下。子昊微一侧首,幽静的眸心隐见一丝黯然,转瞬泯灭。这一片陵墓,子严、子暄、子青、子如、子姝……帝王处处风流,江山几多游魂,若有一日他也去了,就在这里便好,都在,齐齐全全,团团圆圆,想必再完满不过。

  暮色终于在眼中落下深沉的影子,掌心却忽有柔暖的触觉传来,是子娆突然牵了他的手。心中微微一动,顿了顿,指间轻轻收拢,握住了她温软的柔荑。

  只是站在他身边,并不开口说话,子娆便这样静静陪伴他,两人并肩而立,看那江山逝水奔流,浪涌如花……

  第6章 第六章

  息川城,宽阔的护城河穿过一望无际的原野环绕着这雍都第一重镇,高大的城墙似乎永远不不可能被任何敌人攻破,巍巍耸立在大河之畔。

  此时此刻,城外一片战火狼藉,断剑残戈、硝烟弥漫,战马横卧,陈尸遍布。护城河水已被鲜血染成浓重的红色,天日昏暗,阵阵悲风刺骨,显然刚刚经历过一场激烈的大战。

  “将军!”

  两名偏将快步进入主营,靳无余立刻转身:“还有多少人?”

  “连受伤的兄弟算上,还有不足两千。”

  靳无余心头一沉,眉心紧锁。他率仓原一战中幸存的将士拼死突围退至息川,息川守将不待敌军杀至,竟然弃城而逃。昨夜他们虽借息川城坚池深之利勉强挡下敌军一轮攻势,但却损失惨重,眼下仅凭这两千残兵想要守住息川,无异于痴人说梦。

  “敌人情况如何?”

  “毫无动静。”

  “毫无动静?”

  “咱们……探不到消息!”

  靳无余顿时想起当夜仓原的情形,心中不由寒意丛生。

  仓原一战,敌人在最不可能的时候,以最不可思议的方式从天而降,遍布山野的哨岗竟事先没有察觉分毫。

  锐如刀锋的铁骑,将二十万大军冲散,四面夹击,围追歼杀,一夜间横尸遍野,血染山林。若非文老将军拼死断后,让他们有了突围的机会,恐怕没有一人能得生还。

  靳无余缓缓握紧了双拳,那夜血战的惨烈一幕幕重现眼前,二十万大军就这么败了,一败涂地,却连敌人是谁都不知道。从军杀敌,身经百战,败军之耻,莫过于此!

  “什么人!”帐外突然一声呵斥惊回他神思,快步出帐,却见众人刀剑出鞘,正将一人团团围住。

  那人穿一身飘逸的黑丝软袍,腰间一根暗银丝带系出修长身段,营前道中,闲闲负手,面上淡纱衬了鸦色双鬓飞扬修眉,点漆般的眸子那么一抬,落在靳无余身上潇洒一笑。

  靳无余眼前似被阳光刺了一下,虽看不到面容,却依稀觉得这人像在何处见过。前面侍卫退回一名,低声道:“将军,像是冥衣楼的人。”

  冥衣楼七宫二十八分座遍布诸国,无论何人都要卖上三分情面,这一袭玄色衣衫,如今江湖中已少有人敢如此招摇地穿在身上。但见这风采气度,靳无余猜想来人在冥衣楼中地位应当不低,当下抱拳朗声道:“在下靳无余,不知是哪位护剑使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日前改换装束离开帝都,南下前往楚国的子娆。息川虽非入楚必经之路,但冥衣楼探得楚军追击仓原残部,正调集兵力进攻息川,子娆猜测皇非必然亲自领兵在此,便决定临时改道,先至息川一看究竟。千军万马攻城不易,她要入城却非难事,待到城中,便径直往大营而来。

  “他们几个来怕是无用,没奈何我只好亲自走一趟,迎就不必了。靳无余,怎么你当真在息川?是走不了,还是不想走?”刀剑环伺之中,子娆细了眼睛眉一挑,施施然迈步前行,四周侍卫不由自主向后退去。

  靳无余心中一凛,听口气,这人分明连冥衣楼七宫护剑使都不放在眼中,皱了皱眉头:“在下身负王命,息川重镇,岂能弃之不顾?”

  “你守得住吗?”说话间子娆已到了眼前,不冷不热,再问一句。

  靳无余面无表情:“大丈夫明知不可而为之,岂有临阵退缩之理!”

  子娆上下将他打量:“那我倒想问问,你们可知攻城之人是谁?有多少人?从何而来?现在何处?何时攻城?如何来攻?”

  一众将士皆尽语塞,靳无余眼角一跳,压下心中情绪,拱手道:“无余鲁钝,还请不吝赐教!”

  子娆踱步转身,不急不缓抬手一指:“帝都之南,九夷之东。”言罢斜斜瞥向靳无余,那清冽眼神如一道灵光激闪,靳无余霍然惊道:“楚国皇非!”

  “城东十里之外密林之中,来得是少原君帐下五千烈风骑,加上先前与你交过手的楚军,共有三万。那皇非攻城,不待黎明,不趁夜半,向来是正午时分,奇兵绝袭,你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几句话如惊雷当空,直劈人心,一名偏将自震惊中回过神来,大声道:“不可能,方圆十里皆有我军探兵,三万楚军又不是草虫蝼蚁,怎么可能藏得毫无动静!”

  子娆冷冷一笑:“你若探得到,皇非还叫皇非?少原君的名号不如送给你算了。”

  “你!”

  靳无余将手一扬,止住那副将,看向对面清辉流潋一双丹凤长眸:“承蒙提点,无余若有幸留得性命,今日之事定当再行答谢。息川大战在即,不宜久留,还请阁下速速离城吧!”

  子娆眸光一转,扫过他面上:“冥衣楼既插手此事,便无半途而废的道理。你若尽快撤离息川,至少性命可保,此时与那皇非交战绝无胜算,弃息川,守帝都,方为上上之策。”

  靳无余笑笑:“仓原已失,再丢息川,我还有何颜面去见王上?此番好意心领了。”

  子娆修眉淡拧,不以为然:“息川失守罪不在你,你何必在此送死?”

  靳无余方要再言,突然营外冲进一人,步履踉跄,嘶声喊道:“将军!敌兵!攻进来了!”

  身旁偏将大惊,一把揪住来人染血的战甲:“你说什么?”

  “楚国烈风骑!他们攻进城了!”

  话音未落,靳无余早已冲出大营,子娆未及阻拦,无奈顿足一叹。

  城中刀来剑往,杀声震天,敌兵不断涌上前来,守城将士人人誓死抵抗,纵知大势已去,但无人退缩半步。此刻息川城中,只有战死之将,没有怕死之兵!

  今生能与皇非一战,虽死无憾!靳无余挥剑斩杀数名敌兵,向帝都的方向看了最后一眼,便在这时,他看到了一个人。

  漫天骄阳之下,一身火云纹银甲神光夺目,那人站在高高的城头好整以暇地看着面前激烈的战况,宛如天神下凡。

  白色战袍逆风飞扬,映开他唇角高傲的微笑,靳无余抬头的一刻,他的目光突然转这边,眼中笑意一盛,忽然之间,他自城头飞掠而下,一道剑影如长虹惊电,直破敌阵。

  天地间仿佛骤然被阳光笼罩,不是温和煦暖的春光,而是流火砾金的骄阳,破冰融雪的烈日!最先当其剑锋的几名士兵横飞跌退,剑下竟无一合之将。

  靳无余怒声狂喝,飞身迎上这惊天贯日的一剑。

  双剑相交,金鸣震耳!

  对方剑上一股锐不可挡的气势压顶而来,靳无余巨震之下倒退三步,耳边一声朗朗长笑,剑气漫空,对手第二剑又至身前!

  他身形急冲,堪堪避开对手剑气最锐之机,剑锋斜掠,全力击出。

  那人眼中笑意更盛,龙吟啸起,利芒夺目暴满天地,剑如游龙,人若惊鸿,以靳无余全力之势竟无法挡其一招。

  靳无余全身大小十余处伤口几乎同时爆裂,鲜血长流染透战甲,一股腥甜之气直冲喉头。他知道自己已近血枯力竭,四周喊杀声渐弱渐远,眼前唯有对手的剑清晰如旧。

  生死一刻,他的心中、眼中只见这一剑,皇非之剑!

  靳无余纵声长啸,合剑而出!

  皇非笑容一敛,漫不在乎的神情下现出敬佩之色,一股兴奋的火焰陡然在他眸心亮起!

  阳光下烈芒大盛,战场中心,热血、刀光、拼杀、厮喊,似乎都被这惊天裂地的剑势卷入其中,双剑越来越近,劲气横空,生死将现。

  不料就在此千钧一发之即,半空中一道阴影飞掠而至,直卷皇非剑锋。一人闪至两人之间,墨纱遮面,身若鬼魅,如云广袖灵蛇般缠至靳无余腰中,左手衣袖挥击皇非长剑,借这反击之势带靳无余腾空而起。

  皇非岂容他们轻易脱身,剑如电掣,衔尾追击。那人竟不惧长剑,衣袖直掠其锋,同时挥手一扬,点点冰芒罩向皇非。

  剑光如练潇洒转过,皇非剑势过处,所有暗器反向近旁敌兵射去。就这一瞬,那人和靳无余已在三丈之外。此时息川城已几乎落入楚军掌握,阵中箭弩齐张,纷纷瞄准城上。

  “退下!”皇非却将手一抬,制止众人。

  目送那点黑影飘然逝去,皇非饶有兴趣地看着对手消失的方向,俯身拈起地上一枚冰针。骄阳烈烈,瞬间在他指尖化出一点水珠,他抬手轻轻掠过鼻尖,一缕幽香似水,纠缠风中而来,若有若无,牵起他眸中笑意深深。

  靳无余醒来之时,周身阵阵隐痛,头昏目眩,举目四顾,茫然不知身在何处。

  一间青竹小屋,半幅竹帘低垂。应是拂晓,微光窥入室内似一抹清幽流水,晨雾淡凉,一片幽瞑迷蒙。

  他试着撑起身子,发现身上伤口都已被包扎过,干净的衣衫上皆是淡淡的草药味道。抬头环视,直觉屋中有人,却只见寂寂晨光融进未尽的夜色,四处一片冥幻深静,不闻半丝响动。正迟疑间,突然听到暗处一声低低浅笑:“舍生取义的英雄,可梦醒了?”

  那声音有几分熟悉,靳无余勉力摇了摇头,入目景象略见清晰,但见幽暗中有人站了起来,一道纤长身影缓步往榻前而来。

  竹帘后透进半幅光影,随来人脚步轻漾,细细缕缕微尘飞浮。玄衣、银带、薄唇、笑眸,落了那半面轻纱,惊心动魄的一张脸,靳无余剧震之下目瞪口呆,半晌方说出一句:“王……王上!”

  情急之下挣扎着要起身,那人袖袂一拂,便将他扫回榻上,“什么王上?胡言乱语的,莫不是被皇非那一剑震丢了魂?”

  凉衣似水扑面而过,靳无余眼前顿时清醒了几分,不由暗思糊涂。东帝深居帝都,怎么可能身在此处?竹影轻光下恍然一瞥,这眉眼,这模样,这神态,是有几分相似,但神采飞扬的举止却与御座之上喜怒无痕的君王大相径庭。昏迷前的种种浮现出来,蓦然惊醒,丝丝惨然,勉强收拾心神:“是我认错了人,还望恩公见谅。只是恩公相貌与我主上确有几分相像,一时间看花了眼。”

  那人立于榻旁光影边缘,再看不清眉目,唯听语声音淡淡:“哦?雍朝右卫将军的主子,不知却是何人?是那重华宫的女主,还是长明宫的东帝?”

  靳无余愣了愣,脸上陡然冲起一层恼怒神色:“我朝之主唯有东帝一人,重华宫那个女人算什么东西,怎配与王上相提并论!”

  却听那人“扑哧”一声笑了:“这真是奇怪,肚里有这么一番话,竟还能升到右卫将军,重华宫那位难道瞎了眼?”

  靳无余冷冷道:“若非义渠侯设法将我调离帝都,那女人怎会放过我?我这卫将军是靠军功晋升而来,却不像其他人,是非不分,滥杀无辜以求封赏!我靳无余心中,从来只认一位王上!”

  这话令那人有半刻的沉默,似欲说什么,却忍在了嘴边,末了没好气地冷哼一声:“不想倒是个有良心的,可惜太过迂腐,若不是有人丧这一员大将会心疼,我才懒得救你。”

  靳无余一怔,未解话中之意:“恩公……”

  那人转身:“不必叫我恩公,息川城现已落入楚军掌握,你若肯早些听我劝告,也不至于白白搭上两千将士的性命。你在此好好养伤,三日后回去接管息川,安抚百姓。下次若再丢城损兵,我必先替王上取你性命!”

  靳无余一时呆住,息川被楚军攻占,这人能自皇非剑下救人脱身已属不易,难道还能从楚军手中夺回息川?冥衣楼纵然号称江湖第一大帮,又哪来这般手段扭转乾坤?他心头疑问重重,待要再问,那人却早已扬袂而去,飘然身姿转瞬没入门外光亮天地,踪迹全无。

  第7章 第七章

  晴日,有风。

  息川城头,一面血色绘朱雀图案,代表楚国王权的战旗缓缓升起,迎着夺目的阳光,烈烈长风之中。

  随着锁链绞动沉重的声响,内城城门洞开,护城桥缓缓放下,一队人马飞驰而出。当先一人剑眉飞扬,朗目如星,着一身月白窄袖武士服,头绾缀玉簪缨冠,纵马急驰间赤色披风飞舞身后,如一道灼目的火焰飘扬于晴空之下。

  跨过护城河,一众人等沿宽阔的驰马道策马而上,直至外城城垣方勒缰停住。城头守将迎上前来,单膝一跪:“善歧见过公子!”

  皇非甩蹬下马,抬手一扬命他免礼,也不停留,一边走一边问道:“有什么消息?”

  善歧随后跟上:“末将已命人四处搜查,息川城中并不见那两人踪迹。但可以确定,救走靳无余的是冥衣楼的人没错。”

  皇非登上城头,周围将士皆正身行礼,他回头遥遥环视位于脚下息川城,唇角泛起一缕自信的笑意,“果然是冥衣楼,那便要费些周折了。靳无余伤得不轻,此刻决计走不远,你派人继续搜索,尤其是各处药铺,若有人买些特别的药材,要分外留意。记住,那人是个女子,莫被她的装扮糊弄了。”

  “末将遵命!”善歧接着递上一封信:“郢都的信使今日到了,那穆国三公子再次遇刺,已经暗中查过,死了的刺客中有两个穆国人。另外这封是公主命人带来的信,请公子亲阅。”

  皇非接过来拆开封口,只见淡碧色细绢之上玲珑清秀书着几行小字:皇非,我行笄礼时你一定要回来观礼,不准不到,否则我饶不了你!

  皇非摸了摸鼻子,像是想到些令人头疼的事,无奈一笑,收了信笺随口问道:“那三公子如何?”

  善歧道:“据说并无损伤。”

  皇非对这答案似早有预料,笑道:“穆国这位三公子,看来想杀他的人不在少数,老穆王放着诸多庶子不选,单单将他送到我楚国来做质子,果然别有用心。”

  善歧道:“听说老穆王已病入膏肓,穆国如今是太子玄御当政,想必对这三公子是越发不放心了。”

  皇非眼角一挑:“人既在我楚国,总不能让他们太过放肆,老穆王毕竟还在,含回公子亦在穆国,莫给他们生事的理由。派人将那两具尸首送回穆国,替我问候太子御。”

  “是!”善歧应命,继续道,“帝都那面倒有个消息很奇怪,似乎和那靳无余齐名的左卫将军墨烆日前离开帝都,去了穆国。”

  “哦?”皇非道,“他见了何人?”

  善歧摇头道:“他行踪十分隐秘,我们只知道他人在穆国,至于其他,却一无所知。”

  皇非应了一声,负手缓缓踱步,似暂时陷入了沉思,却忽然间,心头警兆骤现!

  便在此时,城外密林中毫无预兆地爆起一团光亮,半空之中化作一丛耀眼锐光,流星惊电般射向飘扬在城头的楚军战旗!

  那光芒极快,挟锐风强劲,转瞬即至。众将士大惊失色,不及阻拦,却见阳光下一道剑芒惊现,皇非腰畔那柄名震天下的“逐日剑”如白龙穿云,一声清啸,后发先至,在旗毁杆折之前截住来者。

  两道光芒凌空交撞,猛然盛开层层炫目的光雨,星星点点向四周散落而去,刺得人眼如盲。皇非一剑中的,却觉剑下轻若无物,极不真实。就身边在漫天剑光中,那被他斩中的东西随风而起,飘然化作一只只墨玉色的蝴蝶,于一天阳光之下翩跹起舞,婉转多姿。迎着光亮似能见那蝶翼上有若隐若现金星点点,迎风飘转时,如道道轻盈而美丽的烟火,点缀着一望无际如水的碧空。

  墨蝶翩翩,落上城头的旗帜,落上皇非的剑尖,在他身前流连飞舞,一缕似有似无的幽香依稀传来,随着蝴蝶的舞动,若即若离。众人都呆看着面前,一时被这美景所惑,忘记了言语。皇非审视四周,却是眉心渐锁。便在这时,伴着一阵焦灼的气息,所有蝴蝶忽然化作火焰盛放,火借风势,瞬间将那风中战旗没入一片烈焰之中。

  火光爆现的一刹,皇非早已掠出数丈,身前火焰只成为他剑下丝缕残烟。他在城郭突起的青石之上借势一点,几个起落便往那片密林中追去。

  林中有衣影一闪而过,飘忽如山间一抹淡烟轻雾,并没有逃过他锐利的眼睛,但追至近处,对方却已踪迹全无。阳光自枝叶间洒下斑驳的光影,山野寂寂,空无一人,唯有几只墨色蝴蝶上下飞舞,与在城头所见一般无二。

  皇非前行数步,意外见到一株大树之上书了几行朱字:惊云之巅,九域江山,子时夜半,邀君赏谈。

  他还剑入鞘,以指尖沾了那妖冶艳色,低头引至鼻下,果然又是那熟悉的幽香。放眼山野,他直觉与那神秘女子相距不远,风中似见她清魅的气息,与满山草木的芬芳纠缠漂浮,醉人心神。

  此时烈风骑众将士亦先后赶至,见此情形,都望向皇非。善歧上前一步:“公子,这分明是冥衣楼设下的圈套,不如让末将率人马前去,定让他们有去无回!”

  皇非淡笑道:“兵锋不入惊云山,这是昔年诸侯国共同盟誓定下的规矩,有违誓者,天下伐之,并非说笑之言。人家既留书相约,我们怎好失了礼数?”

  息川地处王域边缘,东临岐山,西带雍江,汶水、泗水交汇于此奔腾而去,直入惊云山脉,此段路程不过百里之余。皇非进入惊云地界正值日落千山,天边云霞似火,山中飞鸟投林,山野四合宁静旷远,渐渐笼入一片瞑迷的暮色之中。

  果不出所料,在山前又见那墨色蝴蝶,似引路的使者翩跹于前,翼上点点金芒在风中流转如散落的星辰,云雾之间时隐时现。

  皇非不慌不忙负手随行,一路但见峭壁深峡,险峰叠翠,流岚浮云,缥缈如幻。那山路曲折通幽,于不可能之处转折而上,渐行渐高,两侧林木亦渐做一片苍翠竹林,夜色下无边无际地铺展于云雾深处,清风过时连绵起伏,涛声如海。

  行于这云山竹海之中,但觉神清气爽,尘虑尽消。待到峰顶,那墨蝶翩然消失在视线之中,皇非抬眼望去,只见苍穹之下星空璀璨,山顶一方白石平坦开阔,一名玄衣女子以手支颐,合目而卧,云衣广袖闲闲流泻于石畔,如夜色深处一抹云迹,自在而写意。

  竹影潇潇,微风送来丝缕如水幽香和淡淡美酒醉人的气息,皇非驻足的那一刻,子娆星眸微启,随着唇角优美的弧度,两道清透的目光落于他的脸上。

  白衣临风,从容潇洒,皇非悠然立于竹林之前,并不急着开口。

  子娆凝眸看他,忽而妩媚一笑,素手执壶微微一倾,玉盏之中星光洄转,清香四溢,“子时方至,公子果然是守约之人。”

  她的声音柔媚清雅,带着淡淡的慵懒的意味,令人想起夜半花满春庭,轻红飘落时幽静而婉转的姿态。皇非缓步上前:“惊云圣域,佳人有约,非又岂敢迟到?”

  子娆托了玉盏,朱唇微启:“那这一盏酒,我便谢公子如约而至。”

  皇非一笑,欣然将酒饮尽。那酒入喉甘冽,似一道清流直浸肺腑,悠远明澈的酒意千回百转,渐作浓烈香醇,回味深长,他忍不住赞道:“好酒!”

  子娆再举手斟酒,皓腕似雪,细流如注,淡淡冰蓝颜色晶莹沉浮,明澈剔透,隐有风之清凉,雪之澄洁。她悠然道:“惊云山巅有泉自云中而下,撷天地之灵气,得日月之精华,虽琼浆玉露不及其万一。以此酿酒,名为‘冽泉’,公子以为如何?”

  “风为衣裳云为台,月下有酒天上来,美人如玉,美酒如泉,自是妙极。”皇非笑道,英气逼人的俊面染了酒意,看向子娆的眸底深处似有一抹迫人的光彩。

  子娆嫣然而笑:“这第二盏酒,是谢公子息川城中箭下留情,让我将靳无余带走。”

  皇非眉梢一动,把玩手中玉盏,浅啜了一口:“姑娘不妨替我转告靳无余,待他伤愈之后,我愿再领教他的剑法。”

  子娆优雅垂首添酒:“此话我一定替公子带到,想必靳无余也正有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