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后风国境内有湖五色,湖近云泽,终年仙雾缭绕,深水之下多美玉,玉间有流泉,以之为酿,色如碧瑶,温润淳和,入口千杯不醉,乃是酒中极品,数百年来一直专为帝都贡酒。

  子娆轻啜那酒,听得皇非徐徐道来:“楚亡后风之后,得云泽之西千里沃土,后风国曾数次派人刺杀我王,却从未有人能越过我逐日剑半步。那一年为庆我生辰,大王特赐玉髓酒泉与我助兴,每日命人八百里快骑疾驰相送,此酒唯供少原君府独享。不知比起惊云冽泉,哪个更合公主的口味?”

  一缕清味饶过柔唇珠舌,绵绵袅袅入了肺腑,温冷难辨。

  琼浆玉液溅江山,这酒,怎么看都是碧色如血。

  子娆忽而把盏一笑:“云湖玉髓酒,皓山冶剑术,此二者乃是后风国获罪之璧。楚既亡后风,想必除了玉髓酒外,亦将冶剑之术并收囊中了吧?”

  皇非目中若有微不可察的光芒闪过,悠悠笑问:“公主看来对那冶剑术颇有些兴趣?”

  子娆虽欲借机自他那里探查《冶子秘录》的下落,却也知他心思缜密非同常人,不敢过多试探,妩媚的眼稍细刃般微挑,便将话锋一转:“有件事情,我想公子一定会很感兴趣。”

  皇非抬眼看她:“公主请说。”

  “战马。”

  如珠玉跳动,清清泠泠两个字自女子檀口微吐,似还带着柔润的酒香。皇非却像被那折入湖水清冽冽的月光晃了眼目,俊眸一细,透出些危险的神色。

  四周突然静得悄无声息。此时月上中天,半空中冰轮如画,清辉四射,借着水光将这天地间照得一片雪亮。湖波清澈,净无纤尘,密密层层的碧叶之上冷光流转,变幻不定,这一方晶石为壁玉为台的水榭,在那寒芒流照之下好似一片琉璃世界水晶宫,清奇得无与伦比。

  玉台之上相对而坐,玉容俊面,白衣玄裳,一双谪仙般的人物,偏偏那笑里都带了几分清寒意味。晶莹剔透的玉台之下透出水光,映入皇非不露心绪的眸心,忽明,忽暗,似幻,似真,眼前那人儿也便化入水中一般,朦胧里清魅的眉眼,蕴着勾魂夺魄的美。

  也不知过了多久,皇非忽然屈指一弹,一点莹光自那修长的指尖倏忽寂灭,满盏清酒一倾入喉,掷盏入湖,拊掌笑道:“妙!公主果真妙人!”

  子娆不动声色,只将那翡翠冰盏盈盈一抬:“公子过誉了。”

  快马利兵,乃是天下军队征战之本,九域中唯有穆、昔两国盛产战马,如今楚穆交战,昔国成了唯一能供给楚国战马的地方。这战马买卖此前一直控制在赫连家手中,但这次赫连闻人自昔国狼狈而回,一无所获,使得楚国军中战马短缺,众多骑兵难以调配,皇非纵与赫连侯府不睦,也对此十分头疼。此时此刻,这“战马”二字,足以令少原君为之动容。

  皇非一手抚于冰案之上微微轻扣,遥望湖心清光照水,晶辉浮泛,半晌后,侧首道:“公主所言之事,非愿闻其详。”

  子娆浅笑道:“昔国的战马不卖给赫连家,却并非不卖给公子。公子若愿意,昔国可于十日之内提供万匹战马,此后两国间一切购买马匹之事宜,都再与赫连家无关,唯公子印信是从。”

  “哦?”皇非眸心微微一收,先是九夷,而后楚、穆,现在又是昔国,这一次次完美而绝妙的落子,近乎算无遗策的布局,让他对那背后弈棋的人生出莫大的兴趣,“不知何处可为公主效劳?”

  “歧师。”仍是淡淡两个字,只无端带了些锋利的意味。

  皇非静了片刻,抬眼道:“我要歧师传话,无非是想请公主过府一叙,并无其他意思。以公主和巫族的渊源,若要求医问药,直接找他便是。”

  子娆淡声道:“歧师此人,我不放心。”

  皇非一笑:“难道公主放心我?”

  子娆亦笑着,黛眉浅晕琉璃色,星眸一转,照人心肠:“公子胸怀磊落,九域之下侠名远扬,我这番可是诚心诚意请公子帮忙。”

  皇非举手替她斟酒,酒落冰盏,静谧里渐深渐浓,待杯盏盈盈满起,他放下玉壶,笑道:“公主既然吩咐,非定当尽力而为。”

  子娆垂下目光,托了酒盏婉转敛眉,月色再亮,探不到深睫底处幽幽暗影:“那我便借这一盏酒,先行谢过公子。”

  琼瑶晶莹流光冷,她眉宇间的幽静与高贵融作奇异的魅力,月下人间,亘古虚无,空荡荡只余了女子低眉时魅丽的姿态。皇非深吸了一口气,目光越过那轻光四溢的翠盏,落在她眉心清冷的黛色之间:“听说你是为兄长求医,既是你的兄长,那便是……”

  “当朝东帝,我的哥哥。”

  皇非眉峰一动,站起身来沿那浸透着水光的玉台缓缓踱步,好一会儿,转身道:“我若开口,便是要歧师医活地狱阎君他也得试上一试,但有件事却麻烦。”

  子娆淡笑一声:“那老怪物生性凉薄,不近人情,我数次相求他都无动于衷口,再有所刁难也不足为怪,只要他肯答应,条件任他开便是。”

  皇非盯了她半晌,笑了一笑:“此事关键不在歧师,敢问公主,即便歧师答应医病,东帝他可愿入楚暂住?”

  湖波一静,子娆微微蹙眉。明净无尘的银辉之下,皇非白衣当风,寒色清雅,翩翩如玉佳公子,纵横九域的少原君,似是深知那人,一语中的。纵然歧师愿解那毒、能解那毒,他怕也不会来楚国。以眼前之局势,他怎肯囿于他国,受人牵制?

  更何况,东帝南下,帝都空虚倒也作罢,楚国,岂不正挟天子以令诸侯?再深的心思瞒得过他人,瞒不过那双透彻的眼睛,乱局之中再添变数,他是绝不会应允的。

  子娆紧紧抿着唇,双眸映着酒中淡碧的色泽,分外幽深。皇非负手静候于侧,过了片刻,忽见那暗影深处丹红的朱唇悄然一勾,她微微仰首,柔声道:“此事我自有主意,只要公子说服歧师便可。”

  第29章 第二十九章

  “叮!叮叮!”清脆不绝的剑击之声传来,洗马谷中,数百名九夷族战士聚在山前空地之上,场中一名身着黄色武士服的年轻男子和一身碧色轻衫的离司正比试剑法,双剑飞闪,亮若轻电,黄衣碧影于一片剑光之中飘闪交错,几乎看不清人身,四周不时爆出阵阵喝彩之声。

  叔孙亦等从旁观战,待到十招一过,不约而同松了口气。谁知到第十三招, 离司突然剑锋一偏,斜走轻灵,自那黄衣男子长剑之侧疾飞而上,灵蛇般吞吐轻颤,从一个巧妙的角度嗖地射出。那男子仰身急闪,却已慢了半步,眼前锋芒闪动,离司长剑已点在他肩头。

  离司剑上真气凝而不发,只是这么一停,便含笑收剑罢手:“少将军承让。”

  那男子怔了一怔,皱眉道:“方才是我大意了,咱们再走几招!”

  “宣儿,你已在离司姑娘剑下走过十招,不必再试!”叔孙亦及时开口,对他摇了摇头。古宣颇不服气地看了离司一眼,抱拳道:“改日再向姑娘请教。”说罢回剑入鞘,大步站往一旁独立于众人之外的将士中间。

  叔孙亦举步上前,对离司道:“这么多天方选出合适的人来,让姑娘受累了。”

  离司那副温柔模样叫人怎也看不出她刚才连续击败了数名对手,微笑道:“若要组成真正的周天剑阵,剑法必得有些根基才行,否则会花主人很多时间去调 教。”

  叔孙亦点点头,先前这小侍女奉东帝之命助他遴选战士,他尚有些疑惑,但这几日下来,军中将士一一败于她剑下,当真叫人另眼相看。“今日便暂且到此为止,过会儿我去向主上请安,还请姑娘先行通禀一声。

  那晚在湖边着了些风寒,子昊近几日身上一直低热不退,今天才略好了些,叔孙亦入帐求见,他正披了一件素青长衫站在案前专心于那幅员辽阔的王舆江山图,抬头微笑道:“来得正好,我正要找你问些事情。”

  连日来与东帝参研兵法阵势,得他指点,受益颇深,叔孙亦如今对这位年轻的主子异常佩服,态度亦十分恭敬,上前行礼道:“不知王上何事相询?”

  子昊转身坐下,取了茶盏在手,微微一抬下颌:“仓原之战你亲身在场,曾参与指挥战事,就着这图,说说当时确切的情形。”

  叔孙亦顿时一怔,眼中生出犹豫:“仓原之战虽是因九夷族而起,但实际调兵遣将的却是皇非,与文老将军正面交锋的亦是楚军。”

  子昊淡淡抬眸,目光似能穿透人的心思,笑了笑:“这我自然知道,当时战况帝都亦有军报,只是有些地方我想再确定一下,你不必顾忌,尽管详说便是。”

  叔孙亦斟酌了片刻,便走到图前对照一番,找到仓原的位置,将那场葬送了王族二十万精兵的大战从头道来。毕竟曾是敌对之战,王师惨败,几乎全军覆灭,他并不愿将那惨烈的战况描述的太过详尽。子昊也不看地图,斜倚软榻神情清淡,似乎并未专注于此,但每当叔孙亦避重就轻有所简略,他便会开口发问,使得叔孙亦不得不重复一遍,直到事无巨细全部交代明白。

  就这样一直过了近一个时辰,叔孙亦才全部说完。子昊合眸深思,又问了他几个问题,尤其与皇非有关的细节,分毫都不放过。也亏得叔孙亦心思细密,这般滴水不漏的询问也能应付下来,换作旁人恐怕早被问得哑口无言。待到最后,他终于停止了问话,叔孙亦站在一旁,暗地里深深松了口气,只觉这一番对话竟比当时亲临战场还要紧张。

  帐中一炉淡香袅袅冉冉,一时安静得很。忽然间,子昊轻轻笑了一声,道:“东岸密林中亦有两千伏兵,这定然不是皇非的布置,若是皇非,他会将这两千兵力一并用在袭营之时。”

  叔孙亦沉默了些时候,方道:“王上料事如神,这两千伏兵是我的建议,皇非当时并未反对。但即便如此,还是让靳无余给走脱了。”

  子昊目光沿着地图上细细密密的山河走势掠过,落在“仓原”两字鲜明的朱砂色上。幸而这两千兵力抽调了出来,没有完全按皇非的意图行事,否则主战场上天网四张,铁桶般的围困,靳无余纵使天降神助也万难突围而出。一旦如此,楚军长驱直入,兵踏王域,那就要多费不少心思才能经营出今日的局面了。想到此处,随口问道:“这两千人,应该都是九夷族的战士吧?”

  叔孙亦知道瞒不过他,如实道:“当时我的确存了私心,想要替九夷族保存实力。不瞒王上,我和公主也都清楚,九夷族向楚国借兵,无异于与虎谋皮,但国小族弱,各方势力逼迫甚紧,便如身处绝谷,上有激流万丈,下临无底深渊,一个不慎便是万劫不复,唯有如此才能破出一线生机。”

  子昊点头道:“九夷族有你这样的人,实为一族之幸。数年前,我曾和你们的女王有过一次深谈,那时且兰才是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实在让人无法放心。我问你们女王,若以我雍朝倾国之兵力攻伐九夷,胜负几何?至今我仍记得她的回答——文用叔孙亦,武用古秋同,九夷族必有生机。”他的语气清淡平和,然而湛湛目光落在人眼中,通透深邃令人不敢逼视。

  叔孙亦闻言身子一僵,呆在原地,心底几如巨浪翻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以他的心智,自然从这话里听出了无数可能,一时间怎都难以置信,只望着案上精妙的江山图,目光中悲悯交集,百味杂陈。

  倾一国而算天下,这便是九域之主,真正的东帝。弃一国而守天下,却是九夷族女王曾经的决绝。

  许久之后,他哑声道:“臣,明白了。臣胸中这点机锋,殚精竭虑,只为我族求存,往时若曾有开罪之处,还望王上宽责!”说着,他拂衣转身,深深跪叩下去,行得乃是一丝不苟的君臣大礼,灯火影里两鬓间,带着壮年男儿所不应有的一抹苍凉。

  忽然间,眼前伸来一只手,将他轻轻一托,这一拜,便停在那处。那手有着温冷的凉意,沿着云丝广袖,一双含笑的眸子静静看来:“两族一心,同进共退,些许旧事你不必放在心上,只要今后尽心做事便是。”

  叔孙亦深吸了口气,低头道:“臣多谢王上!”

  子昊唇畔泛出淡薄微笑,知道这以智谋着称的人物此后将死心塌地辅佐且兰,效忠王族,不再存半分私念。收手回来,心神微松,不料心脉间却忽觉刺痛,脸色霎时便见苍白,终撑不住,低低咳嗽起来。

  叔孙亦也略通几分医术,这时隔得甚近,见他眉间隐隐泛着一股青气,不似普通风寒之症,心下吃惊:“主上,您这是……”

  子昊抬了抬手,暗暗调整气息,淡声道:“不碍事,你先去吧,有事明日再说。”声音虽有些吃力,却是不容置疑的口气。叔孙亦不敢违拗,道了声“是”,躬身退下,待出了大帐,才发现身后不知何时已出了一片的冷汗,风一吹,凉浸浸地泛起寒意。山间已是暮色隐隐,几点疏星淡缀天际,偶尔闪过一丝清亮的微光。他抬起头来,一动不动地站着,过了许久,深深吸了口气,大步往且兰公主帐中走去。

  此后数日,离司在叔孙亦的配合下督促战士们练习阵法,总共传授了七招剑术,但每招复有七个变化、七记杀招、七式后招,如此下来也花费了不少时间。子昊身子虽见好转,但始终不曾亲自前去看察,甚至几乎从不离开大帐,多数时间都在帐中独坐静思,只是不时有手令传出,近到昔国远至帝都,无不牵涉其中。这一日苏陵入内禀报了些事宜,子昊听完,点了点头,唇边逸出淡淡笑意,问了一句:“当真是姬沧本人吗?”

  苏陵肯定道:“确定无误。”

  子昊手指轻扣长案:“只一部《冶子秘录》便引得宣王亲自南下,分量怕是太轻了些。”

  苏陵道:“依我看,宣王此行似还有些别的目的。”

  “哦?”子昊道,“可有头绪?”

  苏陵神色略有一丝古怪:“应该和皇非有关,皇非与宣王之前便曾有些……瓜葛。”

  子昊似想起什么事,笑了笑:“知道。”这时帐间垂帘掀动,雪战闪了进来,越过长案跳上他膝头,“呜呜”低叫两声。“若是如此,楚国便要热闹了。”子昊边说着话,习惯性地伸手揉了揉它的脑袋,却突然一停,目露诧异。雪战前爪竟然带着伤,子昊将它颈上的密信取出,尚未打开,唇边笑容已消失无痕,这信是上次他带给子娆的,原封不动又带了回来。

  苏陵随他日久,因熟悉了,看出些异样,问道:“主人,可是出什么事了?”

  子昊将信收起来,轻轻抚摸雪战,命离司先替它处理伤口,转身问墨烆道:“子娆最近可和你联系过?”

  墨烆看了看雪战,这小兽不亲近他人,只有子昊抱着才肯乖乖治伤,爪上的伤倒不算严重,看起来已有些时日,自行愈合了不少,低头道:“除了前些日子传信来问魍魉谷的事情,公主再没有过消息。”

  子昊平湖般的眸子微泛波澜,虽只一瞬,却是显而易见的震动:“她问魍魉谷做什么?”

  墨烆道:“听公主的意思是为烛九阴,据说那巨蛇之胆能医病解毒。”

  子昊一抬眸:“为何不早告诉我?”

  墨烆立刻单膝跪下,低声道:“我原以为主人知道此事。”

  子昊深吸一口气,平下心中情绪:“马上传话给聂七和十娘,问一下子娆现在何处。”

  墨烆的声音闷闷地像从地下传来:“聂七今日刚传信过来,问公主是否到了楚国,他们至今还没见到公主。”

  “商容呢?”

  “商公公已和十娘他们会合了。”

  子昊抚着雪战的手紧了一紧,离司替雪战包扎好伤口,担心地道:“主人,看伤口像是被利齿伤到的。雪战天生神异,又时常跟在公主身边,等闲猛兽根本近不得身,怎么会带了伤回来呢?”

  墨烆和苏陵交换了一下目光,都不说话。过了会儿,苏陵才试着问道:“主人,要不要派人去一趟楚国?”

  子昊面上并无异样,眸色深深一片清静:“不必,让且兰现在来见我。”言罢不待众人答话,便起身往帐外而去。

  离司急忙跟上,快步跟在他身旁,只见他唇角微微抿起,似在想些什么事情,脚下越走越慢,最后停了下来,负手站着,看向远处清如冷玉的天空。阳光伴着微风,轻轻洒了一身,离司抬手遮在眼前,奇怪地沿着他的目光看去,也不见有什么异样,等了好一会儿,终忍不住轻声道:“主人?”

  子昊微一侧首,湛若深湖的目光在阳光下淡淡一闪,仿佛笑了笑,却又轻叹了一声,复举步前行,却已不再似方才那般匆忙。到了校场,也不传叔孙亦来见,只在场外静看战士们操练阵法。待到一轮阵法完毕,才令叔孙亦和青冥、鸾瑛等几个主阵的女将过来,抬手指点:“干宫入坎位时,阵法慢了一刹,若遇上轻功与离司相当的人,这一刹便足以脱困而出。南方鬼宿之人,在第六招第二式变化时抢了小半步,使得左右两人必杀的招数落了空。北方斗宿那人,是否一直惯用左手?”

  叔孙亦回头确定了一下,道:“是,那人的左手的确比右手灵活。”

  子昊道:“换他到南方井宿,西方奎、毕二宿对调……”如此一连下令,将数人调换了位置,待调整完毕,且兰和苏陵也到了校场。

  且兰这些时候一直忙着处理族中事务,已是数日不得闲暇,此时一边走一边还在和苏陵商量着什么事,惯穿的紧身战袍换作了九夷族服饰,雪衣银带,云鬓玉簪,除此之外再无半点装饰,只显得素容如玉,皎若明月。

  子昊挥手命众人重新熟悉阵法,且兰见他不过略动了几人的位置,阵中诸人的配合便自然流畅了许多,整个剑阵分则灵动呼应,合则浑圆而一,纵横开阖,浑无破绽,比起先前威势陡增,不由暗自称奇。

  “离司,令南方井、鬼二宿出列,你将剑法第六招重新教授,正午前不能做到分毫不差,就不必再练下去了。”子昊眼角带过剑阵,淡声吩咐了一句,示意她一同往湖边走去,“帝都今日有报,九夷族复国的诏书已经颁至诸国,你随时可以率族人迁回故土,届时我会让苏陵亲自带兵护送,以防万一。”

  且兰忽地停下脚步,转到他身前,喜道:“太好了!我想尽快启程,穆国的兵马将烈风骑牵制在边境,皇非现在无暇两面兼顾,也正是个好机会。”

  子昊见她开心的样子,温润一笑,在湖畔站定,静立着看了会儿那片清澄的湖水,徐徐道:“你在洗马谷再停留些时日,先将军中编制调整完毕,令族人收拾行装,一切辎重之物全部留下,不必带走。冶庐那边会准备一千张经过改良的飞弩,同时还会有两名铸剑师、两名驭奴随你回国,这些我会事先吩咐苏陵去办,需要多少战马你也直接找他。三天后,靳无余便会到此,你同苏陵一起见一见他……”

  且兰开始认真听着,待到这时,忽然道:“你要走了吗?”

  子昊道:“是。”

  且兰道:“什么时候?”

  子昊道:“今天。”

  且兰十分诧异:“是帝都有什么急事吗?我原以为你会和我们一起走。”

  子昊迎上她满含询问的眼睛,垂眸笑了一笑,微微摇头,却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凝望湖面,湖水潋潋轻泛縠纹,在他墨玉般的的眸心一漩而泯,化做无垠无尽的幽深。“我不知道。”片刻之后,他淡淡说了一句,转身再看向且兰时带着如往常一样平静的笑容。

  且兰隐约觉得他心中有事,第一次见到他似是不能把握的样子,问道:“要你亲自去办,是很重要的事吧?”

  子昊微一点头。且兰前行几步,水中倒影清浅,他白衣飘飞如隔镜花水月,轻轻一碰,便碎做了点点晶莹。明净的湖水掬于掌心,沿着指缝无声流逝,将一丝莫名的滋味悄悄渗开,此时此刻心中回响的是叔孙亦前些日子一番推心置腹的深谈。

  东帝无后、无妃、无嗣……

  东帝的身体并不只是体弱多病那么简单……

  东帝待公主绝不同于一般人……

  九夷族真正的出路,王族江山永固的保证,还请公主深思……

  五指收拢,冰凉的触觉消失在掌心,且兰抬起头来,仰望着这个一手覆她于黑暗,又一手将她拉出深渊的男子。他安静回望的目光,有着温暖的怜惜,漠然的清冷。“别太劳神,还是身子要紧。”沉默之后再开口,一分关切,淡淡温柔。

  子昊笑容中融有一丝欣悦:“我知道。归国路途遥远,我来不及送你了,自己小心。”看了看天色,叫了苏陵过来,“命人备马,要最快的马。”

  苏陵一怔,道:“主人要去何处?”

  子昊转身往大帐走去:“楚国。”

  第30章 第三十章

  昔国的战马以快着称,经过特地挑选的良马虽不说日行千里,却比寻常的马匹要快上许多,从昔国入楚国境内近千里路程,原本至少要走三天左右,子昊他们却在二天后便到了入楚必经的沣水渡。

  楚地与王域最是接近,南泽五湖,北吞九夷,西有三江贯穿境内,卷沅、洛以为池,绕泊水以为洫,襄帝时收后风国并入属地,自此一跃成为九域地域最广、声势最盛的强国。江畔驻马,放眼望去,只看沣水渡前穿梭不休的人马船只便可想象,楚都上郢是怎样一番繁华的景象。

  “主人,再往前就必得走水路了,乘船到上郢还有小半天时间,我们要不要先在这里休息一下?”离司和墨烆引辔缓行,连着两天疾驰赶路,此时才算松了一口气。

  子昊遥望楚江,不置可否,一袭白衣纤尘未染,浑不似赶了这么远的路,一如平日清冷的表情,寂静从容。这一路上他始终是这副淡淡的模样,越往南走,话越是少,自入楚境便未发一言,只是眸底愈见深沉。江中客船走了数艘,渡口略显得安静了几分,天空渐渐飘下细雨来,蒙蒙扑面,沾衣欲湿,他却不像有雇船前行的打算,反而下马往渡口尽头走去。

  风牵衣袍,雨意渐浓。

  江心一叶轻舟,自那云水深处愈行愈近,待到渡头轻轻停靠。淡烟微雨中,一柄青竹伞,半遮了女子水墨素颜,唯一点丹唇朱砂色,勾描在凝脂般的肌肤之上,艳若桃花。

  步履袅袅,玄纱衣袂似曳轻烟,幽幽行至眼前,执伞的手微微一抬,唇畔晕了妩媚,眸光润了雨色,一把伞遮了两个人,安静的对视,眸心相映,再熟悉不过的气息。

  雨幕淡淡,飘落满天满眼。

  “你来了,我知道你一定会来。”子娆柔声道。

  子昊负手淡看了她一会儿,也不答话,独自举步上船,白衣玄裳擦肩而过,身畔雨落如烟。

  青竹伞下,水光清浅,子娆轻轻侧首,明眸微垂。在后面呆了半晌的离司一眼看到十娘站在船头,低声道:“公主,你……你一直在楚国啊,怎么也不告诉主人,主人可担心死了!”子娆将手指在唇间一压,笑了笑,转身随着子昊去了。

  船行半日,子昊一直静坐舱中闭目调息,什么也不问,什么也不说。子娆便也不作声,只在近旁以手支颐,一瞬不瞬地看着他,眉梢眼底尽是温柔。一舟顺水,转过青山古渡,穿过城衢宫坊,由静而闹,复又远离了尘嚣,进了一座引水而建的庄子。冥衣楼楚国分座的部属内外严守戒备,却无人知晓船上下来那形容清冷的年轻男子究竟是什么来历,唯有早已恭候在外的聂七赶上前来:“聂七见过主人!”

  子昊目光从他面前扫过,闻若未闻,径直入内而去,子娆随在后面挑了挑眉梢。

  聂七不敢起身,再往前商容带着几个影奴一言不发地跪了下去。一溜青竹回廊,曲曲折折转入幽篁深处,十娘停了脚步跪在廊前,身边跟着便是墨烆,一时间偌大的庄子悄无声响,静得落针可闻。离司觑着子昊神色不对,犹豫着不知该不该跟进去,一回头撞见商容使了个眼色过来,急忙赶上几步,眼看着几重垂帘静静飘落,九公主妙曼的身影半隐在帘内微光之下,一丝低柔笑语叫人原本上下忐忑的心绪定下几分,“苏陵那份罚我先替他领着,待他见了你,再自己请罪。你别生气,都是我逼他们瞒着你的。”

  廊外雨声清静,帘底筛进点滴光影,只衬得一室幽然。白衣男子阖眸靠在软椅上,面容沉在暗处,辨不出喜怒。

  子娆款款移步,在他身边坐下,浓睫半垂,乌墨似的眼线勾着黠魅,语声却温软:“魍魉谷里那巨蛇凶得很,若非夜玄殇帮忙,现在你可就真见不着我了。”不见动静,自睫毛底下觑他一眼,“前些日子我和皇非交过手,从息川到楚都,打也打了,谈也谈了,他在楚国那么大的势力,连楚王都让他三分,你再不来,我都没法子了……”

  轻言软语,她绝口不提歧师之事。

  子昊终于睁开眼睛:“就这些事,你当他们几个真能瞒过我?”

  子娆眼梢细媚掠了过去:“瞒不过,你怎么还来了?”

  子昊不答,隔着幽寂的光线只静静盯着她。

  发如瀑,眉若裁,修眸飞挑斜入鬓,一笑乱春风。

  还真是像,幼时她曾穿了他的衣袍卧榻而眠,连那精明多疑的女人都也瞒过,东帝与九公主,昔年青竹林中乍相逢,便早已自彼此的眼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