瑄离显然有些意外,沉默了一瞬,似乎在衡量对方的心思,接着道:“君上应当知道,进了这琉璃花台的人,身份便只有一个,那便是宣王的男宠,如今宣国众臣正为君上入宫之事闹得沸沸扬扬。”

  “哦?”皇非漫不经心地道,“然后呢,先生此来,莫非是寻本君争风吃醋的?”

  瑄离眼神在水光下骤然一变,“君上难道甘心委身宣王,蒙羞受辱?”

  皇非淡声道:“甘心如何,不甘又如何?先生想必经验丰富,本君洗耳恭听。”

  话中带刺,句句锥心,瑄离乃是宣王身边第一红人,出入宫府、执掌军务诸多特权,人尽皆知他与宣王关系特殊,实为他心内最大忌讳,面对皇非刀锋般的话语,心下难捺愠怒,方要发作,忽然念头一转,道:“君上若顾忌我这重身份,那便大错特错了。”

  皇非转过头,水雾光影里细细看了他一会儿,“支崤奇城真正的操控者,北域第一机关师,我与姬沧十年之间,大小交战二十余次,至少有七次受你机关所阻,亦始终难破这座城池,宣国之中,你的地位无可替代。”

  瑄离面无情绪地道:“君上对瑄离诸多了解,却不知宣国之中最想杀姬沧的,又是谁。”

  皇非笑道:“你若这般说来,我便该猜这个人是你。”

  瑄离道:“君上是聪明人,和聪明人说话向来不必费太大力气。”

  皇非挑了挑眉,从水中站起来,也不理会瑄离惊诧的目光,抬手取了放在近旁的衣袍,就那么随便一披,步下泉池,吩咐道:“若不想侍从进来伺候,便替本君斟茶。”

  无论摄政为王还是阶下成囚,少原君人在何处皆是一身尊贵,伤病困境丝毫无损,命令他人亦是理所当然。

  瑄离着实愣了一愣,若非眼前之人胸口剑伤赫然在目,脸上毫无血色,他几乎便要怀疑自己的判断。先前一路他曾暗中探查过皇非的伤势,内力受制,又被血鸾剑一击重创,整整昏迷两日方才清醒。那样的伤,人能不死已是奇迹,却还能唇角带笑,在他面前若无其事地行动,甚至颐指气使。

  瑄离按下惊讶,走到案前斟下热茶。此时皇非已穿好衣衫,转身接了茶盏,“宣王在何处议事?”

  瑄离有些摸不清他的意图,答道:“风云殿。”

  皇非小啜了一口手中之茶,随即笑说:“那就烦请先生带路吧。”

  风云殿距离琉璃花台只是隔了一个花园,即便慢慢地走,也不过就是半柱香的时间。

  皇非走得并不太快,像是游园赏景一般偶尔还停上一停,瑄离跟在身旁,却是暗暗心惊,因为皇非每一次停步,都会问他一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与王宫中机关构造多少有些相关,而他的回答,也不能有所隐瞒,或者确切地说,是他不知道保留在哪一个程度,才能让这不过被抬在手舆上从城门到内宫走了一趟,便已看出城中一十二道机关的少原君感到合作的诚意。

  快到殿前的时候,皇非突然问了一句和城池机关毫无关系的话,“宣王部将之中,哪个脾气最为急躁?”

  瑄离一怔,想了一想,道:“中军前锋夫要,为将骁勇,悍不畏死,却也是出了名嗜杀暴躁。”

  “哦!”皇非笑着点了点头,“夫要,我记得此人,有勇无谋。”

  瑄离淡淡哼了一声:“岂止有勇无谋。”

  皇非目光从他脸上掠过,笑意更深,举步便往风云殿内走去,两侧守卫见有瑄离随行,无人胆敢阻拦。

  此刻风云殿里正是一片鼎沸之声,华丽的王座下方,依次跪着几名红袍大将,其中一人道:“大王这次虽灭了楚国,但不杀皇非,反而让他进入王宫,此人日后必然生出事端,万万不可久留!”

  一名金缨武将接着道:“留下皇非便是养虎为患,他与我宣国素来为敌,此次对楚之战取胜,正是斩草除根的好机会,大王应该当机立断,莫要心软!”

  旁边满脸络腮胡子的武将大声道:“大王不肯杀皇非,不过看他生得俊俏,大王若再不下决心,我这便杀进琉璃花台,一刀砍了他,大家痛快!”说着“锵”地一声拔出刀来,双目一瞪,作势便要动手。

  这在宣王面前口无遮拦的人,正是瑄离方才所说的大将夫要,如此放肆言行,满朝文武皆瞠目心惊,金殿之上,姬沧长眸一细,透出森然之色,却不待说话,便听殿外有人扬声笑道:“精彩!精彩!今天方才知道,原来宣王御前都是这般议事,当真叫人大开眼界!”

  群臣纷纷转头,但见大殿朱门煊然金光,一人负手闲步,从容而至。

  面如玉,衣若云,双眸夺星光,笑容胜春风。

  大楚少原君,但凡上过战场的宣国将领,无不对此人刻骨铭心,但凡曾出使楚国的宣国大臣,无不对这身姿终生难忘。

  此时此刻,分明是重伤之余,武功尽失,但他眉目飞扬,毫无忍痛之色,那一件简单的白衣穿在他的身上也似有着令人心折的神采,翩然优雅,风流自成。

  这张过分俊美的面容之下,究竟是怎样的骄傲?

  这个曾经名震九域神话般的男子,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皇非踏上了风云殿宽阔的玉阶,驻足一刻眼梢轻扬,一道目光,与大殿上抬眼看来的姬沧骤然相对。

  姬沧眉心一收,下一刻人已离座,“你怎么来了?”

  皇非唇畔笑意隐然,“你这殿前轩然大波,我若避而不见,岂非叫你为难?何况本君对想要自己性命的人,一向很感兴趣。”

  姬沧眸心闪过妖肆的光泽,却未立时发作,皇非却已转眸扫视身后,殿下众臣只觉得那俊雅风流的目光像一把光芒四射的剑,丝丝刃刃逼向心头,而最后,那目光落到了夫要身上。

  “方才好像听说,你要一刀砍了本君,现在为何却不动手?”

  夫要上前一步,双目圆瞪,喝道:“皇非!莫以为大王护着你,我便不敢杀你!”

  皇非笑道:“你敢吗?”他徐徐前行两步,侧目轻笑,“若我没记错,你面上那道伤疤乃是三年前在我逐日剑下侥幸逃命时留下的,手底败将,安敢言勇?本君今日不必出剑,你也不是对手。”

  夫要左脸之上有一道深可见骨而伤疤,自面颊划下直至脖颈,虽已愈合多时,但伤口纠结,狰狞可怖,显见当初是如何的凶险,几乎要命的一剑。

  耳闻轻蔑不屑的言语,夫要额上青筋暴起,不禁勃然大怒,“你想找死!”话音未落,手中已爆起刀光,好似惊雷电掣,以令人不及反应的速度气势,直劈皇非。

  眸心刀锋倏至,皇非冷立阶前,不避不闪,甚至连眼睫都未动一动。但听“呯”地一声气流爆射,夫要连人带刀被震飞出去,落到阶下猛地一刀插下,殿中青石崩裂,他才生生止住去势,满口喷血:“大王!”

  赤袖如焰,万丈金丝徐徐飘落,露出姬沧那双妖邪慑人的眸子,这一掌的劲气,竟连两侧殿柱亦被震裂,阶下诸将险遭池鱼之殃,个个倒退数步,不敢上前。

  “夫要,你好大的胆子。”

  森寒的话语传下,就连杀人如麻的猛将亦觉心惊,人人皆知倘若再多说一句,立时便是杀身之祸,夫要忍了又忍,低下头去。

  却有一声冷哼,自宣王背后传来。

  虽然姬沧及时出手,但皇非重伤在身,承受这样强劲的真气波动仍旧难免影响伤势,姬沧目光稍移,微微一惊,只见他若无其事地抬手,拭了唇边一缕鲜血,身子却隐隐一晃。

  姬沧一把探出手,皇非唇畔血腥的滋味便如他眸底肆漫翻涌的色泽,越来越浓,越来越艳,曾经听了无数遍高傲的声音低低入耳:“留我,还是留他。”

  姬沧眸光骤盛,手臂上力道渐渐沉重,面前琉璃宝石一样的黑眸却是光亮夺目,仿似烈日灼灼,耀得万物失色。

  瑄离站在通天垂地的金帷之后不动声色地看着殿前相对的身影,就连他都没有想到,突然间,姬沧闪电般出手,跪在阶下的夫要像被线绳牵引,猛地腾空而起。

  一声撕心裂肺的嘶吼震惊大殿。

  血溅三尺!

  夫要死死瞪大了眼睛看着前方,一丝反抗的动作都未来得及,宣王修长的手掌不偏不倚正插入他的胸口,新鲜温热的血液,慢慢地将那狂肆的华服染开,透出无比妖孽异美。

  随着不能置信的目光,夫要雄壮的身躯轰然倒地,姬沧手中则多了一颗鲜红的人心,缓缓转眸,笑问皇非:“如何?可消气了?”

  整个大殿之中,文臣武将个个面无人色,口不能言,唯有皇非仍是在笑,看了一眼那隐约还在跳动的心脏,淡声道:“凭空取颗人心出来,宣王若是用来下酒的,那恕本君不奉陪了。”

  姬沧哈哈大笑,霍然扬声,转身殿下:“日后宣国上下,若是谁还敢对少原君有半分不敬,这便是下场!”

  内力自掌心透出,手中血肉支离破碎,顿时化为齑粉。

  鲜血溅上衣袍,皇非毫不在意地笑了笑,也不答话,只深深看了姬沧一眼,便翩然扬袖,举步而去。

  迈出殿门的一刻,瑄离的声音自旁边传来:“谈笑间便去宣王一员大将,更兼无数人心,君上的手段,瑄离拜服。”

  皇非脚步不停,头也未回:“三日内,我要支崤王都的机关总图。”

  第109章 第二章

  夜玄殇离开道观,往与彦翎约好的酒肆赶去。

  风中隐隐带出雨意,深夜中的邯璋城一片肃杀,四通八达的青石路明明暗暗,一直向前便是通向王宫的天街。曾经属于自己的家国,处处感觉无比熟悉,只可惜记忆中每一次归来,都是风波一场,每一次离开,都是厮杀的开端。

  何处人心,不是无常,何处天下,不是江湖?故国旧地,这番刀锋血刃拼回的局面,还将有多少无法预料的波折?

  夜玄殇自一道屋檐上翻身落地,想起方才妙华夫人开出的条件,忍不住在心里低低咒骂了一声,闪身转入街口。

  脚步一顿,突然停住。

  街道尽头,一人背身独立,一柄玄铁重剑,若有若无的杀气,自那冷酷的剑身隐然散发。

  风扫落叶,归离剑微微轻鸣。

  夜玄殇迎风眯起眼睛,看着这熟悉的背影,终于叹了口气,移步上前:“玄殇见过师尊。”

  前方传来冷冷问话:“人呢?”

  夜玄殇目光一动,渠弥国师转身回头:“你好大的胆子,竟敢擅闯苍云峰,在为师手中将人劫走!”

  若非方才见过妙华夫人,夜玄殇对这莫名其妙的质问或许会觉诧异,但是此时,轩朗不羁的眉目之下,一丝遗憾,一抹嘲弄,深稳的目光分寸不露。

  过了片刻,隐隐一笑。

  “世人皆知我与子娆有过命的交情,任何人想杀她,都要先问过我手中归离剑,还请师尊恕罪。”

  顺水推舟的承认,狂妄放肆的答案,渠弥国师目光倏然扫去,瞬息数变:“好,如此说来,你必要行忤逆之举,那便怨不得为师了!”利光一闪,背上重剑来到手中。

  师徒,恩义,相对,相杀,已有足够的理由。

  乌云蔽月,山雨欲来风满楼。

  夜玄殇隐带微笑:“自十三岁那年下山后,已很久没有看到师尊出剑了。”

  渠弥国师道:“因一个女人与自己师父为敌,哼!我白白教了你这么个徒儿!”

  “师尊有必杀的原因,我也有必救的理由。”夜玄殇当街卓立,笑意桀骜,“不过这些似乎无关紧要,既然太子御这六年来都杀不了我,今日即便是师尊亲自出手,也一样没有可能!”

  渠弥国师双目一利,森然剑气破空爆射。

  长街风起,飞叶狂舞。

  杀意逼身的一刻,夜玄殇凌空翻出数丈,身形疾退。

  当前惊石崩飞,溅起狂尘激扬,平整光滑的青石路面顿时四分五裂,一道深愈数寸的裂痕剖现长街,玄铁重剑可怕的力量,引起归离剑难抑的异芒。

  玄衣被罡风激荡,夜玄殇手触剑柄,却迟迟没有拔剑。

  下对上,少对长,武技切磋,三式为让,侍尊以礼,为剑之初。

  少年时潜心习武,最初的记忆和教诲。

  第一次登山拜师,第一次聆听师训,第一次握剑的感觉。

  熟悉的剑气,无匹的剑招,夺命的杀机!

  夜玄殇眼神一变,甚至不及起身,就地翻出,身旁巨石迸溅!

  渠弥国师显然对这徒儿十分了解,料准夜玄殇绝不会抢先出剑,不予他分毫喘息之机,后招随之急至。

  夜玄殇在他剑势压迫之下一连滚出丈余,虽然堪堪躲过杀招,情形却狼狈至极。渠弥国师欺身追击,玄铁重剑压顶劈落!

  夜色陡暗。

  突然,一道炫亮的寒光迸射夜空,一声金铁交鸣的激响,归离剑终于出鞘,在电光火石间生生架住了重剑去势。

  四周劲气激射,两人却是骤然分开。

  一阵急风横扫,逆光斜指的归离剑上,一缕赤色蜿蜒流淌,迅速染红了剑锋,握剑的手依然稳持,鲜血却自指间不断滴下。

  渠弥国师缓举重剑,冷笑道:“负伤在身,竟还如此逞能,你的剑法是我所授,今晚若让你在我剑下走脱,岂非笑话!”

  夜玄殇唇锋一挑,“师尊既然考校徒儿,徒儿又怎敢让师尊失望?”话音甫落,身形瞬移,剑势凌厉,竟是主动出击。

  “好胆!”渠弥国师沉声冷喝,重剑化出刺目利芒,直取对手气势最盛的巅峰。夜玄殇倏然变招,脚步加速,归离剑奇迹般上挑,准确无误地扫中重剑。

  “嘭嘭”数声交击,声音暗哑如击败革,却震得人耳膜欲爆。

  渠弥国师连变三招,皆被夜玄殇随机应变,没有占到丝毫上风,心头暗凛。夜玄殇却是有苦自知,他先前伤势虽无大碍,但面对如此强敌,毕竟吃亏,方才招招抢攻,仍被对方招招封死,如遇铜墙铁壁,无隙可寻,更无法迫退对手半步。

  劲气爆破。

  单凭无数次血战积累的经验,夜玄殇亦知此时双方战成平手,皆因渠弥国师托大轻敌,未尽全力,若让他卷土重来,以自己眼下的状态,落败只是早晚之事。

  机会稍纵即逝,一旦错失,便是生死立判。

  当下运气催剑,被震得酸麻的手臂立刻回复,长啸一声,便往渠弥国师硬撞过去,竟是一副同归于尽,你死我亡的打法。

  他赌得是渠弥国师比自己更加爱惜生命。

  剑气狂涌,“当当当当!”黑暗中双剑交击之声暴雨般响起。

  两道身影半空交错,同时疾退。夜玄殇肩头溅血,往长街尽头踉跄跌去,但归离剑依旧稳指前方,锁定对手。

  渠弥国师亦后退数步,表面看似无恙,但很快右胸现出伤痕,渗出丝缕鲜血,显然同样受伤。

  仅仅寸许之差,归离剑便是透心而入,决分胜负。

  渠弥国师目露凶光,今晚他即便手刃夜玄殇,但伤在归离剑下,却是颜面扫地,顿时怒火中烧,暴喝一声,竟然腾空而起,扑向退势未止的对手。

  夜玄殇面无血色,经脉之间气息流窜,几乎便要口喷鲜血,之前全凭渠弥国师不肯与他两败俱伤,方才抢得一瞬先机,现在只要有数息工夫回气,抢攻再战,仍是胜算可期。渠弥国师亦是看破此点,不顾内伤加深,也要在此之前将其斩杀于重剑之下。

  “轰!”

  巨响自街心传来,突然间,一股蓝色烟雾爆散,将两人全然笼罩。夜玄殇硬接渠弥国师一剑,口角呛血,忽有一黑衣人出现身旁,道声“快走!”,不由分说,拉他横移丈余,闪向近旁街巷。

  渠弥国师岂肯罢休,飞身怒喝,提剑追击。那黑衣人回手甩出数枚红色药丸,半空中爆裂开来,与先前蓝烟一触,顿时化作一片黑紫色的浓雾。

  月色完全隐没,伸手不见五指。

  渠弥国师认得这是巫族惯用的毒雾,叫声“不妙”,口鼻屏息,闪电般抽身疾退,饶是如此,仍旧一阵头晕目眩,险些着了对方算计。“霍霍”数掌击散烟雾,前方二人早已失去踪影,不由怒哼一声,纵身跃上一栋高楼。

  危风急急,夜幕下乌云浓重,阵阵雨意席卷而来,终于,“喀喇”一道惊闪裂开重云,照见一片雪亮的杀机。

  夜玄殇与那黑衣人逃脱追击,施展身法,全力狂奔,待到一座豪宅前,夜玄殇突然挥手示意,两人翻墙而入,几个起落闪入府中书房。

  一阵急雨迎风而落,浇砸屋檐。

  雨声掩盖了一切行藏,那人确定不曾惊动他人,将面上黑巾扯下,侧首吐出一口淤血,恨声道:“好厉害的剑气!”

  面巾下一张英俊而略带邪气的面容,冰冷的眼神恰到好处地显示出无情的性格,更给人一种处事不择手段的感觉。夜玄殇早已察觉他便是自苍云峰带走子娆之人,抱拳道:“多谢前辈相救,此地暂时安全,前辈方才助我抵挡师尊一剑,亦受了内伤,不妨调息片刻。”

  岄息取出两粒药丸,丢他一粒,另外一粒自行服下,面上隐有红晕一闪而逝,抬眼扫去,发现这里竟是穆国禁卫统领府,“好个夜三公子,邯璋城中白虎禁卫正在四处搜寻你的行踪,你倒潜入他们统领府邸。 ”

  “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最安全。”夜玄殇拈了那丹药一笑,也不问这是何物,随手丢入口中,丹田之中只觉一股热气涌上,游走周身脉络,顿时缓解伤势。

  岄息察言观色,微挑了眉梢,“好胆识,难怪连帝都九公主都对你另眼相看。”

  夜玄殇问道:“前辈与子娆相识。”

  岄息道:“废话,否则我为何甘冒奇险,从那劳什子国师手里救人?”

  夜玄殇再道:“听前辈口气,似与师尊有怨,可知师尊为何要杀子娆?”

  “哼!”岄息细眸一冷,“你有所不知,渠弥国师的真实身份,乃是当年被逐出宗族的凰族嫡长子凤赫,其母瑶辛便是前任天宗宗主的胞妹,凤离当年杀妻逐子,皆是因巫族大长老妁忧,当然,凰族内亦有人推波助澜,暗中促成此事,害得瑶辛惨死,他与巫族自是不共戴天,对凰族也一样恨之入骨,子娆与两族渊源深厚 ,无论如何,凤赫岂会容她活在世上?”

  夜玄殇颇觉意外,心思一动,却也有些问题豁然开朗,“难怪,看来前辈与子娆一样,亦是出身巫族。但子娆和凰族却有何瓜葛,妙华夫人于此又有何牵连?”

  岄息倏地转头,盯了他一会儿,“这些与你无关,莫要多管闲事。”

  忽来的风雨吹得长窗微响,夜玄殇扫了窗畔一眼,看似满不在乎地笑了笑,“不明不白,非我行事习惯。前辈与夫人要借刀杀人,却连这点诚意都没有,彼此谈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