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鬼灵报告之清微驭邪录上一章:第 14 章
  • 鬼灵报告之清微驭邪录下一章:第 16 章

“相认?”魏笑彤扑哧一下笑了出来,“想认的话早就认了!但是我不想!我觉得现在无牵无挂的挺好!”

“我知道你还怕到时候不好意思,我可以给你们打圆场啊…”

“少装好人!”魏笑彤脸色忽然一变,“我告诉你,不许和周五金说我的事,否则…哼哼…”

“我没那么无聊…”钟鬼灵也是冷冷一哼,“对了,有些事我也要有言在先,你的事我帮是帮,单也得有个限度,我不像你,开夜总会日进斗金旱涝保收,我在这个基金会可是按劳取酬计件拿钱的,还指望这个挣钱养家糊口呢,你可千万别弄成秦老爷子那样,执行个遗言还带传辈的,我可耗不起…”

“谁说让你耗一辈子了?”魏笑彤似乎有点不高兴,但也有些无奈…

就在这时,钟鬼灵的手机忽然响了起来,看了看来电显示,是黄德军打来的,原来这个黄德军办事效率还挺高,仅一个上午的时间便找到了电视节目里的那个鉴定宝剑的人,但沟通结果并不乐观,按黄德军的说法,此人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板,有的是钱,且将此剑看作是镇宅之宝,不管出多少钱都不卖,无奈,黄德军只能给钟鬼灵打电话让钟鬼灵自己找其沟通。

记下持剑者的姓名与联系方式以后,钟鬼灵一脸的苦大仇深,下意识的用拳头砸了一下桌子。

“怎么了?”看钟鬼灵眉头紧皱,魏笑彤似乎有点好奇。

“你姑姑有遗言,我师傅也有遗言…”钟鬼灵没精打采道,“这年头,想执行个遗言真他妈比登天还难…”说罢便把自己师傅临死前让自己赎回宝剑的事大略说了一遍,之后又把记着持剑者联系方式的便签纸递给了魏笑彤,“看见了么,就这个孙子,发国难财乘人之危,花三万块钱买走了我师傅的宝剑,现在厚着脸皮不卖了…”

接过便签纸,魏笑彤一脸的意外,只见便签纸上歪歪扭扭的写着“庞大洋”三个字和一排手机号码,“庞大洋?你认识庞大洋?”

“认识就好了!”钟鬼灵没精打采的夹了口菜,“一看名字就是暴发户!说那宝剑是他家祖传的,脸皮真是比城墙还厚啊,那是我清微派的镇教之宝,什么时候祖传到他家去了?”

“哈哈哈…”听钟鬼灵抱怨完,魏笑彤忽然笑了起来。

“我说你这人怎么落井下石啊?”钟鬼灵啪的一声把筷子拍在了桌子上。

“我要是能把剑给你要回来,你怎么报答我?”魏笑彤忽然一脸的神秘。

“别说是要回来!买回来都行啊!怎么?你认识这个人?”听魏笑彤这么一说,钟鬼灵心里也是一动。

“不用买!就是要回来!你怎么报答我?”

“当牛做马在所不辞!”钟鬼灵啪啪的拍着胸脯,“你要能给我弄回来,不管是买是要,你姑姑的遗言就是我姑姑的遗言!”

“一言为定!”魏笑彤一脸的坏笑。

“拉钩上吊!”钟鬼灵对这个魏笑彤的评价立马就变了,看来认识一个塔利班风格的超女也不完全就是坏事,看来任何事务的确存在它的两面性啊…

两个星期后。

秦戈的研究终于有了结果,来到秦戈的房间,只见几张A3纸大小的照片并排摆在茶几上,“我借用本地高校的设备对玉坠进行了一些必要的放大,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说着,秦戈拿起了一张照片,看样子像是玉坠上琢刻花纹的放大图,“这种阵法你们认识么?”

“这个…”钟鬼灵结果照片,脑袋一下就大了,只见照片上密密麻麻的花纹就如同电脑主板上的集成电路一样,“应该可以认出来,但是有点复杂,需要时间,我怀疑这不是单一一个阵局,而是多个阵局的混合局…”

“我也把这上面的东西放大过,这应该是我姑姑的师傅唐飞自己发明的东西…”魏笑彤道,“姑姑管这上面的东西叫‘轮回局’,怎么了?”

“轮回局…”秦戈点了点头,“你知不知道它的作用是什么?”

“这个…”魏笑彤皱了皱眉,“人戴上这个,丢魂的时候魂魄会直接进去,过几个小时又能自己回去,中间间隔的时间长短不一定,这个过程,如果要布阵设局的话很麻烦,但用这个玉坠很简单,不用布阵设局,姑姑说刚解放那会,村里有不少抽大烟的,当时她曾经用这个给他们戒大烟瘾…”

“嗯…我现在可以告诉你,这个不是唐飞发明的东西,这种阵法早就有了,而且秘密就在这个阵法当中!”秦戈笑着拿起了另一张照片,“我请教了茅山派现任掌教,他认为这是一幅地图…”

“地图?”钟鬼灵一愣,“怎么可能?这些花纹是有作用的!能让人还魂啊,地图怎么可能有这种作用?”…

卷一 五彩玉坠 第三部 镇道之宝 第四十五章 愆子续牍

“嗯…当然不是一般的地图…”秦戈不紧不慢,从上衣的口袋里掏出了一支笔,在照片背面画了几个圆圈,“鬼灵啊,你认不认得这个?”

“这…”看着照片背面的几个圆圈,钟鬼灵忽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一时间又想不起来是什么东西,“这是…秦先生,恕晚辈才疏,您能不能给点提示?”

“这是茅山派中的小七关!”秦戈道,“用‘通魅(即铜钱)’裹‘阳血’布之,也叫七关阵,你不会没听说过吧?”

“哦!想起来了!”钟鬼灵恍然大悟,当年师傅陆青阳也曾经提过这种阵法,此为茅山派独传,其原理是利用占有阳血的铜钱人为制造一个小的阳气循环网络,与自然界真正的“七关”也就是清微派所指的“七章”有些类似,但也有很大的不同,自然界真正的“七章”,阳气有入口有出口,所以恶鬼冤孽能有游弋其中也能逸于其外,而茅山派这种所谓的“小七关”却只有入口没有出口,也就是说,此“七关”对于冤孽而言,是个不折不扣的死胡同,冤孽进去了便能难出来。

说句实话,在道术中,此阵法算得上是里程碑性质的发明了,就好比物理学中的欧姆定律,I=U/R的公式连初中生都知道,放在当今可以说是最稀松平常的基础科学,但当初发现并归纳这个公式,可着实是件不简单的事,需要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与大量的计算;此阵法也是一样,并不是说随随便便摆几个铜钱就能让其间的阳气开始循环,“小七关”对铜钱的铸造时间、重量、所裹阳血的多寡以及铜钱的排布顺序都有比较具体的要求,这也是茅山派历代先人不断实践所总结出来的结果,到了后世,“小七关”已然成为了一门道术中的“基础学科”,用什么钱、裹多少阳血、怎么摆,都已经形成了定式,不论是宗师还是学徒,摆出的小七关从用料到排列都应该是大致相同的,尤其是铜钱的排列方式。“这个我知道,我师傅跟我说过,清微派的门人也有所应用,不过我和我师弟碰上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向来都是硬碰硬的死磕,所以从来没用过这玩意…这个,跟那个玉坠…有什么关系么?”把手中的照片翻过来看了看正面,钟鬼灵一脑袋的问号。

“小七关和玉坠最大的关系,就是没有关系!”秦戈微微一笑,“茅山派的张掌教分析过这个玉坠所琢刻的阵法,发现那其实是一个拥有完整阴阳脉络以及阳气出入口的‘七关’,绝不是人造的‘小七关’!”

“完整脉络?”钟鬼灵一愣,要说七关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自然界形成的,可以人为找出来,但若是想凭空造出一个可是比登天还难,“小七关”这种阵法首创于茅山,后于各个教派代代相传,经过先后数十代的能人近千年的不断完善,到现世尚且谈不上“拥有完整阴阳脉络”,他唐海琼就算再能耐,也很难一个人凭想象造出来拥有完整阴阳脉络的七关的,就好比数码拍照一样,数码相机按一下快门,便可100%的还原此人的相貌,但若想画出来,就算达芬奇也至多是画个神似,想100%还原是不可能的,“秦先生,您的意思是,这个玉坠上所琢刻的‘七关’,很可能是唐海琼照搬某个地方天然的七关?”

“孺子可教!”秦戈微笑着点了点头,“据我所知,七关这个东西,就像人的指纹或者DNA,全世界的所有城镇、旷野、山脉,任何一个地方七关走向排布都是唯一的,如果唐海琼真的是照搬了什么地方的七关刻在了玉坠上,那么只要找到这个地方,便可能发现秘密所在!”

“这…”钟鬼灵刚要高兴,立即又缓过神来了,“秦先生,这个可能性不大啊…总不能拿着罗盘在整个中国大陆搞地毯式搜索吧?知道地方找七关简单,但知道七关找地方,无异于大海捞针啊…”

“话虽如此,但我想唐飞之所以要以一个七关作为线索留给魏姑,肯定有他的用意!”秦戈不紧不慢,从茶几下层又拿出了一纸,上面似乎也画有类似于阵局的图案,但图案的密集程度似乎比钟鬼灵手里的照片低了很多。“唐飞的确是个人才!到了近代竟然还有这样的手艺…”只见秦戈将几张纸并排摆在了茶几上。

“这是什么?”看着茶几上的纸张,钟鬼灵不禁一愣。

“那个玉坠,刀工共分为两层,最上面一层琢有‘七关’,而下面一层则琢有这个阵法!”秦戈道,“根据茅山派张掌教的分析,这个阵应该是‘子午阵’,是正一派的禁阵,你知道其作用是什么吗?”

钟鬼灵和魏笑彤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

“‘愆*子续牍’的典故,你知道么?”秦戈看了看钟鬼灵。

“愆子续牍!?”钟鬼灵睁大了眼珠子,“您的意思是…真有这个事!?我还以为是我师傅自己编的哄小孩的故事呢,我十三岁时听着就觉得像瞎编的…”

在民间,经常有这样的事,便是某个孩子长大后,莫名其妙便知道很多不应该是他这个年纪的人应该知道的秘密,相传大明景泰年间,河南卫辉有一家卢姓大户,家有良田千顷,当家的叫卢敬,一辈子最大的愿望便是生一个儿子让老卢家的香火得以延续,前后娶了四五房小老婆,闺女生了一个加强连,就是不生儿子。

后来这卢敬也便放弃了,俗话说一个姑爷半个儿,女儿多姑爷也就多,按平均两个姑爷顶一个儿的公式计算,也不算亏,于是这卢敬便制订了一门家规,只招上门女婿,而且生了孩子不管是男是女,一律要随卢姓。

这条家规的制定,虽说有利于老卢家形式上的传种接代,但也直接降低了姑爷群体的平均素质,旧社会的人都讲究“人穷志不穷”,要说大老爷们生孩子随娘家的姓,稍微有点骨气有点血性的人就算是穷死也不肯买这个单,但凡肯顶着舆论压力倒插门到卢家的,不是市井一些破罐破摔的无赖,便是目不识丁两眼只认钱的泼皮,卢家一共有八个女儿,招到第七个姑爷的时候,卢敬自己也后悔了,这七个姑爷不但一个比一个混蛋,更是一天到晚三班倒着跟卢敬打架,看架势是一心想把当家的赶紧气死,哥儿几个好分家产,而卢敬虽说是当家的,却也不敢惹这些职业流氓,虽说是倒插门吧,但人家的身份也毕竟是相公,真把他们逼急了,留下一纸休书扬长而去的话,闺女难再外嫁这是其一,其二自己脸上也不光彩。

有鉴于此,待第八个闺女长大**的时候,卢敬便破例把闺女下嫁给了一个王姓秀才,家境虽说不富裕,但毕竟人是好人,知书达理,文采也不错,也算是一支潜力股。

八女儿外嫁以后,卢敬在家中的处境便更是雪上加霜,以前,虽说姑爷们一直以气死老丈杆子为己任,但女儿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站在自己这边,但此时八女儿外嫁,其他七个女儿明显感觉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一怒之下便也加入了夫君们乐此不疲的神圣事业,没过两年,这卢敬便因“心疼病”猝死,此时几个姑爷还没来得及高兴,便又开始了郁闷——原来这卢敬对这几个姑爷也是早有防范,人虽死了,但谁也不知道老爷子把地契藏在了何处。

后来,几个姑爷把卢宅上下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地契,一怒之下卷了值钱的东西留了休书便各奔了东西,只可怜卢家这七个女儿,不但成了弃妇,家景更是一落千丈,此事传出,附近的一些地痞恶霸便打上了卢家良田的注意,没过多久这卢家的地便被强占的差不多了,起初,这几个女儿曾经想找衙门出面解决,但因为没有地契,衙门虽然明知道卢家占理,却也不好干预。

几年后,卢府忽然来了个七八岁的小乞丐,听口音不是本地人,最初,卢家大女儿准备随便给点什么剩饭将其大法了就算了,没想到这小乞丐看见卢家大女儿面色苍老衣衫破落的样子后便开始哇哇大哭,满嘴都是爹爹对不住你们之类的话,起初,这大女儿以为这小乞丐是疯子,可没想到这小乞丐竟然知道几个女儿的名字,甚至连生辰八字都知道。

后来,这个小乞丐很轻松的便从卢府找出了地契,卢家姐妹这才又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

古代人都迷信,认为人死以后到了阴曹地府,都要喝什么孟婆汤,之后便会丧失记忆,然而在道术的理论中,人记忆的丢失与当地阴阳走势是息息相关的,如果硬要以科学解释的话,便可以将人的魂魄理解为由生物电所产生的一定波长的电波,而生前的记忆则是这段脑电波中的一部分。

人魂魄投胎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魂魄所携带的阴气有强转弱,最后与胎儿身上所携带的微弱阳气趋于平衡,最后阴阳相吸从而融为一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魂魄要以由弱到强的顺序游走“七章”也就是茅山派所谓的七关,从而达到使魂魄所携阴气由强到弱的目的,道术认为,人前生的记忆在死后会以阴气的形式存在,解释为科学便是负电荷所产生的生物电波,死前记忆越重,阴气便也越重,这便是生前有很大的遗憾死后便很难投胎的原因:当一次游走一次七章之后,魂魄所携带的阴气仍大于投胎所需强度的时候,便不能投胎。

然而,任何理论都存在例外的可能,这个小乞丐便是其中之一,从道术的角度出发,人为强制阴气未散尽的魂魄强行投胎,虽说逆天,但却是完全可行的,但如果此种情况出现在自然环境下便不可解释了,至少以当时的道术发展水平是解释不了的。

正一派的先师裴怀岭是道术史上第一个对这种现象进行专项课题研究的人,此次卫辉这个小乞丐的事迹,同样也引起了此人的注意…

——————

注解*:

愆:读“千”音,过错之意。

卷一 五彩玉坠 第三部 镇道之宝 第四十六章 秘密中的秘密

当裴怀岭就此事造访卢家的时候,那个卢敬投胎转世的小乞丐已经在卢府住下了,卢家的几个姐妹也正在发愁究竟要如何称呼这个小乞丐,要说信这个小乞丐是自己父亲吧,眼睁睁就是个不满十岁的小叫化子,“爹”这个字还真叫不出口,但要说不信吧,眼睁睁这个小乞丐真知道许多卢府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正巧这时候有得道的高人上门造访,几个姐妹便也想请裴怀岭“算算”这个小乞丐是不是真的是父亲转世。

关于这种事,硬“算”是很难的,首先小乞丐不知道自己的生辰年月,生称自己是干爹捡来的,后来干爹病逝,自己才开始以乞讨为生,其次卢敬当初是晚上一个人在屋里生闷气的时候死的,被家人发现时已是早晨,死亡时间也是只知道日子不知道时辰,所以,裴怀岭准备先从卢家的“七章”入手寻找其中的蹊跷。

要说这卢家的“七章”应该算是比较复杂而特别的,因其本身就坐落于郊外,周边住户较少,所以便拥有自己独立的阴阳脉络,就像一个小村落一样,但自从卢敬死后,卢家家道中落,家丁佣人不断离开导致人丁惨淡,从而对卢家“七章”的走向也产生了影响。为了还原卢敬死前卢家的鼎盛时期的七章走向,裴怀岭磨破了嘴皮子,总算说通了卢敬的七个女儿,不惜把家里所有的长短工和佃户共计百十来口人全都请到家中住了三四天,裴怀岭才重新以精确到寸的精度还原了卢家最初的“七章”与“七余”的位置,当“七余”中最后一“余”的位置确定后,裴怀岭不禁大吃一惊,原来卢家的“七章”与“七余”的位置几乎是重叠的,但顺序却是相反的,也就是说,“七章”中阳气最强的“江桓章”与“七余”中阴气最弱的“共冲余”位置是重叠的,卢敬的房间,则恰巧就在阳气最强点与阴气最弱点的重叠处。

从道术的角度讲,人若在这种环境下死亡,不管是否带有怨气都是不可能投胎的,因为魂魄死后需要以游走“七章”的方式来卸掉自身所携带的阴气,但在卢宅这种特殊的阴阳脉络下,七章七余几近重叠却顺序相反,七章由强到弱的路线却恰恰是七余由弱到强的路线,魂魄按这样的线路游走,其阴气在被“七章”的阳气逐渐中和的情况下同时也会被“七余”的阴气逐渐增强,走了一圈等于没走一样,焉能投胎?至此,卢敬的死因似乎也有了答案:道者认为,追求长寿必须讲求个阴阳协调,而卢敬所居住的房间阳气的强度要远远大于阴气,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居住势必影响身体健康,所以说七个姑爷轮流挑衅在卢敬的死因中只占一半的比例,另一半原因则与卢敬本人的居住环境有很大关系。

按理说,像卢家这么怪异的阴阳走势在自然界中是不可能天然形成的,即使人为蓄意安排,至少也得是宗师级的风水大师,耗尽半生心血废寝忘食闭关苦思的研究成果,对于卢家宅邸如此独到的风水布局,就连久经道场的裴怀岭也是叹为观止,然而,卢氏姐妹对家宅风水设计问题的回答却让裴怀岭差点吐血:原来卢敬生前颇为迷信风水,但出于一种小资产阶级的多疑心态,又不是十分信任市面上靠看风水赚钱的那些风水先生,索性弄了一些阳宅风水学的典籍开始自己钻研,卢家院落所有的风水布局,竟然全是卢敬自己设计的。

至此,裴怀岭不禁感叹,正所谓金无足赤,世界上本无十全十美的风水布局,有得必有失,所有的“好”与“坏”都是相对的,即便是皇城也不例外,这卢敬以为凭自己的二把刀水平就能设计出十全十美的风水布局,拆东挪西忙活了大半辈子,虽说的成就了卢家招财进宝的运道,但也打乱了家宅正常的阴阳脉络,蒙出了一个不能投胎的“死局”,家业兴旺了,人丁却惨淡了,甚至还把自己送上了绝路,这就好比现代社会买电脑一样,要是真正的行家,就攒兼容机,经济实惠性价比高,要是纯粹的外行,就买品牌机,好赖放一边,多少有个质保,是冒烟是爆炸至少有人管,怕就怕那些二把刀半瓶醋的假行家,总以为自己是专业人士,攒一台兼容机被奸商宰得五马分尸的还以为自己占了大便宜,到最后只有哭的份…

虽说从卢家阴阳脉络上找到了蹊跷,但这种蹊跷只是决定了卢家不能投胎,而眼下的情况是卢敬不仅投了胎,貌似还投到了外地,这一点又让裴怀岭伤透了脑筋,想来想去,裴怀岭把此种情况的可能性锁定在了卢敬本人身上,根据裴怀岭推测,卢敬停尸之时肯定随身带有某些能够吸魂引魄的东西,既然魂魄游走“七章”后阴气不会消失,这也就意味着魂魄对前生的眷顾不会因阴阳中和而消失,其必对生前所眷顾之器物念念不忘,如果此器物恰巧是类似于玉器之类的能附魂引魄的东西,那魂魄必然会附于其上,就好比古墓中那些让盗墓贼头疼的“圭孽(圭孽,俗称圭鬼,圭指玉圭,是战国时期大臣‘朝勤礼见’时用以区分等级与职能的礼器,在当时,大臣死后入葬,往往有‘奉圭入椁’的礼仪,就是手里拿着玉圭装入棺椁,而一些对生前高官厚位过于痴迷的大臣,其魂魄因对生前官爵眷顾过重,也会出现在游走七章之后仍不能消其阴气的现象,此时魂魄便会宿寄于玉圭之中,就会变成所谓的‘圭鬼’,这种冤孽本不属恶鬼,但如果尸身手中的‘玉圭’被拿走的话,就要另当别论了。在历代的盗墓者中,曾经流传着一种说法,叫‘宁拾糠秫不携圭’,意思就是宁肯捡一团糟糠回去,也不能把墓主人手中的玉圭拿走,其原因就是害怕由此激怒‘圭鬼’引发尸变,虽说不是每一个手里拿着玉圭的死者都会因玉圭被拿走而起尸,但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这种敏感的东西还是不动为妙)”的形成原理一样,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么为什么卢敬原本不能投胎的魂魄会在外地投胎的现象便也有了解释:那便是卢敬的坟墓此时肯定已经被盗过,这件附有卢敬魂魄的器物随盗墓贼辗转流传到了外地,卢敬的魂魄虽说不能还魂,但却全属外力所致,与“圭孽”那种完全自发的眷念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所以如果碰巧有身孕之人将此器物佩戴在身上,胎儿日益增强的阳气便有可能再次激发魂魄过固有的“投胎”的天性,不过此类的魂魄就算能投胎,也是怪胎,孩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不把爹妈吓死才怪,如果那个小乞丐真的属于这种情况,被人扔掉也很正常…

有了这种推测,裴怀岭便再次与卢家姐妹核实了卢敬下葬时的情况,得知路径却是是佩戴着生前最喜爱的玉佩死的,不过卢敬的葬地直到去年姐妹们还去祭拜过,似乎没有被盗的迹象。

得知卢敬确实是带着玉佩死的,裴怀岭便肯定了自己的推测,至于墓是否被盗过就不重要了,要能让你几个女流之辈都能看出来墓被盗过了,这种水平的盗墓贼干脆就改行去挖砖窑得了…

得到裴怀岭的肯定,小乞丐就是卢敬转世后,几个姐妹只得开始管小乞丐叫“爹”,而裴怀岭自己也是如获至宝,下定决定要将此次发现与以前的一些修行成果一起编纂成册以供后阅,其实以现代的眼光看,这件事对后世道术的发展而言意义并不是很大,但与其他学科一样,道术讲求的也是“挑战”两个字,就好像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一样,证明了1+1=2又能怎么样呢?虽说实际应用的意义不大,但这种事对于人类精神而言本身就是一种象征,而裴怀岭本人,也因为这种精神而名留道门。

后来,裴怀岭以七十五岁高龄开始著书立说,时至其百岁华诞,自算阳寿不多,然借寿之法此时尚未发明,眼看着自己二十几年的心血之著就要成为烂尾房,裴怀岭无奈之下,便按照当初卢家的事例发明了一种叫“子午阵”的阵法,穷其毕生所学人为制造了一个阴阳重合的脉络,以求能以转世之身续写巨著,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虽然那个二把刀卢敬瞎猫碰死耗子加之盗墓贼歪打误撞能让其魂魄在短时间内投胎,但裴怀岭精心设计的这个“子午阵”却未能像想象中的那么成功,虽然裴怀岭的魂魄也未消除前世的记忆,但却直到大明朝倒台的时候才得以投胎,而且此婴天生几近失明(也就是现代所谓的弱视),这个盲童便是后世有名的道门大家“徐瞎子”,也正是此人续写了当年裴怀岭未能完成的《天干全书》,修正了“子午阵”中存在的一些BUG,并将此阵也一并记于了《天干全书》之中,这便是道门“愆子续牍”的典故。

关于徐瞎子是否确是裴怀岭转世,道门内部也是众说不一,有人说子午阵本身就是个失败的阵法,裴怀岭即使投胎也不会有前世的记忆,而有人则坚定的认为百年之间都没人有能力续写的《天干全书》能被一个瞎子续写,可见其就是裴怀岭本人,但这个徐瞎子本人却对此不置可否,但不论如何,子午阵还是被正一派列为了禁阵,投胎这种事可不是没事闹着玩的,后来,《天干全书》虽然广传天下,但最后几页却在传出之初被认为的删掉了,传说这几页阵图的原本就放在正一派的祖庭,茅山、崂山、清微各派的高人闲来无事之际也曾按照故事中的细节尝试复原“子午阵”,但是各派高人所复原的阵图虽说大概原理差不多,但细节却有很多地方不一样,当然,关于这种事关投胎的阵法,谁也没心气去亲身实践,此阵法也只能成了道门的一大谈资,至于此阵是否逆天,是否折寿,完全都是谜,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徐瞎子真的是裴怀岭转世,那么“子午阵”便是一种却有其效的阵法…

“莫非…”钟鬼灵眉头紧皱,“要说七关可以微缩在‘抚掌玉’上并且有效,这我相信,但把这种神乎其神的阵法往玉上刻,况且是刻在里面那层,应该不会有什么效果啊,而且还更费功夫…”

“是这样的,茅山派的张掌教得出了和你一样的结论…”秦戈道,“刻在下面的一层阵法应该是没有效果的,而且…这个‘子午阵’刻的似乎并不完善,甚至不如当年茅山派的马掌教茶余饭后消遣时随手画的阵图完善,至多是有个轮廓而已,就算刻在外层都未必有效,不过这个玉坠,按我分析,应该已经是近代雕刻工艺的极限了…”

“莫非,唐海琼是想说,我去了一个七关想外层一样,但还布了一个下层阵法的地方?我就纳闷了,琼这么拐弯抹角的,这不是南辕北辙么?直接说在哪不就完了?”钟鬼灵拿着照片反复的看,“况且玉里还刻了两层,用这么先进的技术方大看着都费劲,凭她魏姑一个老太太,怎么可能发现这其中的秘密?”

“这个你是不会理解的…别忘了,唐飞是魏姑的父亲…”秦戈站起身闭上了了眼睛,“如果你父亲告诉你要去一个有生命危险的地方,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当然是去帮忙啦…”钟鬼灵想都没想脱口而出。

“嗯…这就是为人父母…”秦戈道,“我父亲当初也是这样的,说什么都不肯告诉我去了哪,然而却再也没回来…想必唐飞这么做,也是不希望自己的女儿与自己一起身涉险境…”

“哎…也是…”这话一说,钟鬼灵忽然想起了当年父亲冒着危险跟鬼护士死磕的事,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但是,唐海琼怎么就这么肯定魏姑能识破其中的秘密?”说罢钟鬼灵又把头转向了魏笑彤,“哎我说,是不是你姑姑有什么关键性的遗言你给忘啦?”魏笑彤摇头。

“你别忘了魏姑当时的身份!”秦戈道,“魏姑也是国民党特工!唐飞把玉给魏姑的时候,可能并没想到后来国民政府江河日下的事,他的本意,可能想让魏姑通过国民党的特工力量——特别是中华太平祈福委员会中道门中人的力量来揭开谜底…”说罢秦戈又拿起了《中华抗战机要详录》,“这个组织本身就是国民党最为机密的组织之一,但按这上面的记述,唐飞以及他师傅袁绍一失踪了,也就是说,他们这些人的去向,连这个特工组织的领导者都不知道!”叹了口气,秦戈背过身冷冷一笑,“名副其实的,秘密中的秘密!”

卷一 五彩玉坠 第三部 镇道之宝 第四十七章 梨花行动

“秘密中的秘密?”钟鬼灵一愣,“秦先生您是在说笑吧?您不是说袁绍一还活着么?”

“知道他还活着,与能联系到他,是完全两个概念!”秦戈摇了摇头,“十年前,一个陌生老者曾经施法救过茅山派张掌教的妻子,根据他留的诗,张掌教推测此人可能是袁绍一,但也不能完全确定,因为张掌教本人也没见过袁绍一,据说此人与香港一些道门中人有些联系,我也走访过这些人,但得到的答案与张掌教一样,他们也只是怀疑,同样不能百分之百肯定此人就是袁绍一!袁绍一这个人,本身就是一个谜…”

“十年前!?”钟鬼灵掰着手指头算了算,嘴立即撇了起来,“秦先生,他究竟是指点方法让张掌教照做,还是亲自施法?”

“亲自施法!张掌教没有见到施法过程!”秦戈道,“而且据张掌教反应,他看上去不过六十岁上下!”

“六十上下?”钟鬼灵一楞,“秦先生,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您,那个人不可能是袁绍一!很可能只是传人!不瞒您说,修道的确能延年益寿,但不可能返老还童啊,袁绍一从民国那会就收唐海琼为徒了,也就是说至少有四十岁上下,十年前差不多一百二了!要说他还活着,我信,但要说这个年纪的人还能对付连茅山掌教都对付不了的玩意,况且还是单独施法,我觉得不大可能!”

“秦叔叔,咱们要找贺掌石,你们怎么撤到袁绍一头上了?”坐在一旁的魏笑彤似乎有些沉不住气。

“你给我少说两句!线索当然要一点一点的找啊!唐海琼是和袁绍一一块失踪的,找不到袁绍一,你来告诉我唐海琼在哪?找不到唐海琼,你来告诉我贺掌石在哪?”钟鬼灵狠狠的瞪了魏笑彤一眼,“哎对了秦先生,这个什么《中华抗战机要详录》,有没有说他们执行任务的地点在哪?”

“没有!”秦戈非常肯定。

“这都不记,还‘详录’啊?分明是目录吗…”钟鬼灵嘬了嘬牙花子,“哪怕具体到省都好办,这云山雾罩的怎么找啊…”

“他们那次任务比较特殊,所以并没有记录地点…”秦戈摇了摇头,“他们最后一次任务是盗取一封东条英机写给冈村宁次的秘信,当时冈村宁次是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的司令,华北方面军的总部就设在当时的北平,任务执行地点可能是北京,但我觉得那不是重点!”

“哦?秦先生您的意思是…?”钟鬼灵似乎有点不解。

原来,在这几天中,秦戈不但一方面自己研究玉坠,一方面也委托了基金会台北分舵的一干兄弟去查阅一些已经解禁的官方资料,在台北的官方纪录中,有这么一条信息引起了秦戈的注意:1943年七月前后,国军情报部门截获了一条来自日军东京大本营的密电,经破译后内容大致如下:

为确保安全,大岛少佐将于十二日改由水路抵达天津,首相之手书亦改由大岛少佐*亲呈冈村大将,请务必尽最大努力确保大岛少佐及随行诸君之安全。

“自从1943年四月,山本五十六的座机被美军击落之后,日本军部便开始尽可能的使用船只、潜艇一类的交通工具运送高级将领及重要人物…”秦戈喃喃道,“但区区一个少佐是不可能享受这种待遇的!”

“不是说…此人是替东条英机送信的么?”钟鬼灵似乎有些不解,“首相的亲笔信,应该很重要这没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