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和肃州扯上关系了?”高夫人皱起眉头,她不明白杨家内宅的事情怎么扯到千里之外的肃州。

“娘,您可知道瑾泽被任命为肃州都指挥使的时候,不但意味着他得到了一个可以大展拳脚,可以建立功勋的机会和职务,也意味着他将成为某些人不拔不快的眼中钉肉中刺。瑾泽在肃州军中颇为威望,但并不意味着他这个都指挥使是众望所归,事实上,肃州军中比他更有资格当此重任的另有其人。那人姓薛,是瑾泽师伯,无论是年纪、辈分、资历、战功、班底都比瑾泽强了不止一星半点,他也早将肃州都指挥使一职视为囊中之物,却被瑾泽抢了去,岂能罢休?”敏瑜轻叹一声,道:“瑾泽不惧与那人争斗,我也不畏与他的家眷过招,但是我却不得不防着他们利用杨家人算计瑾泽。要是在最关键的时候,那人许以重利,说不定就能让杨勇不顾父子之情,在背后给瑾泽致命一击,到时候我们的努力便将付诸东流。”

高夫人沉默了,敏瑜担心还真不是无的放矢,杨勇为了赵姨娘能无视自己一再被贬斥,就能为了赵姨娘在背后给杨瑜霖致命的一击。和赵姨娘,赵姨娘所生的子女相比,杨瑜霖和他的前程在杨勇眼里恐怕什么都不是,要不然的话,就不会有杨勇逼杨瑜霖娶赵姨娘娘家侄女的事情,也不会发生勇国公为了他到皇上面前求恩典的事情了。至于所谓的致命一击,必然是杨勇以父亲的身份,告杨瑜霖忤逆不孝之罪。忤逆不孝之罪在哪朝哪代都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就算能够证明,杨勇纯属诬告,但杨瑜霖的仕途也必然就此终止。

沉默了一会,高夫人看着敏瑜,道:“那么,你觉得杨勇赵姨娘被下了狱,就没有了隐患了吗?你不担心杨勇因此更恨你们,都不用那人许以重利,就在背后来上一击吗?”

一听这话,敏瑜就知道,高夫人就算不认同自己所做的事情,却也不再埋怨自己急躁的动手了,她微微一笑,道:“隐患自然还是有的,但至少在一年半之内不用担心他们,至于一年半之后…娘,一年半的时候,够做很多事情了,起码能让瑾泽的前程决定了杨家兄妹的出路甚至生死,到了那个时候,杨勇和赵姨娘又怎么蹦跶得起来呢?”

高夫人轻轻地摇摇头,道:“这一年半你都不在京城,能掌握全局吗?”

“我不在京城才好掌握啊!”敏瑜笑了,简单地将她对杨家兄妹三人的安排说了一遍,道:“段氏是个有心的。为了自己,为了子女,她必然会努力地将杨卫远调/教过来。杨卫远文不成武不就,仕途上是半点指望都没有,到最后只能看看能不能做个富家翁了。我给了段氏机会,以她的本事和手段,定然会想尽一切办法节省开支,攒私房,或者买田地,或者买铺子。再或者做点小生意,不管是哪种,没有靠山都不行。什么靠山比得上自己的亲哥哥?只要给他们一点甜头,一点苦头,他们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杨雅琳今年十三,杨勇赵姨娘归家之后,正好可以给她办及笄礼。然后她就该找人家了。一年半的时间,或许不能让她讲规矩两字融入骨血之中,但是却能让她明白规矩的重要,也能让她明白她想嫁得好,要靠瑾泽,嫁过去想过得好。更要靠瑾泽,明白了这一点,她岂能让赵姨娘胡来?至于杨卫武。人都跟着我们去肃州了,还能翻出天去?”

高夫人摇摇头,她明白敏瑜为什么说不在京城更好了,她不在京城,那么杨卫远和杨雅琳有什么改变就都是段氏的功劳。当然,在杨勇和赵姨娘眼中。那可不一定会是功劳。杨勇还不一定,但赵姨娘必然恨极了将儿子揽过去,让女儿和自己离心的段氏,也必然会事事针对段氏,那么她对敏瑜的仇恨自然就减弱了,说不定都无暇再去找杨瑜霖和敏瑜的麻烦。

“娘摇头是什么意思?难不成娘觉得段氏很倒霉,遇上了我,当了替罪羊不成?”敏瑜嘟嘟嘴,知道高夫人心里在想什么。

“不是吗?”高夫人笑笑,眼中带着浓浓的忧虑,看着敏瑜道:“你开始布置的时候,便已经将段氏算计去了吧?段氏过堂作证也是你算计的结果吧!”

“是!当初桂姨娘说段氏不是个简单的,我便留了心,在算计布置的时候便将她视为重中之重,让她一步一步走到女儿的局中。”敏瑜点头承认,对高夫人她没有必要隐瞒,她轻声道:“娘,您放心吧,就算是女儿利用了她,也不会亏待她的,女儿会…”

“瑜儿~”高夫人打断了敏瑜没有说完的话,她脸上带了让敏瑜陌生的失望,轻轻摇头,道:“娘关心的不是段氏如何,而是你啊!你可知道,和年前相比起来,你变了太多!你知道你现在是什么样子吗?你现在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情,甚至你的每一个动作表情都是你精心算计的!”

敏瑜默然,高夫人心疼的看着她,道:“娘知道,指婚之后发生那么多的事情,你不可能没有半点变化,但是娘真的不想看到你这样子。娘知道,走一步看三步甚至看更远是件好事,不容易被人算计,你之前要是有这样的心机,福安公主又怎么可能伤到你。可是,瑜儿,娘宁愿看到你被人算计,吃点苦受点罪也不愿意见你变成这个样子。事事算计,人人可算计,你现在这样子和娴妃有什么区别?你才多大啊,你现在就成了这样子,你这辈子除了算计之外还有乐趣可言吗?瑜儿,当算计成了习惯之后,什么都会变得不再重要,友情,亲情,都会淡薄…娘不想见到你变成那个样子!”

“可是娘,如果不这样的话,女儿真不知道能不能撑下去!”敏瑜笑了,那笑容中带着浓浓的苦涩,让她的笑比哭还难看,她轻声道:“如果不是因为女儿警醒,或许在九殿下任性妄为的在皇后娘娘面前胡说一气之后,女儿便已经无声无息的消失了。”

“不会!”高夫人摇摇头,肯定的道:“瑜儿,这点我敢保证,娘娘或许不会将一条命看得有多重,但也绝对不会将一个自己真心疼爱的孩子,随随便便的就抛弃,如果她是那样的人,她又怎么可能顺顺当当的成为一国之母呢?瑜儿,算计固然重要,但是与之相比更重要的却是待人以诚和本心本性,一个人要是失去了本性本心,事事都算计的话,身边的人一开始或许会说她七窍玲珑,四角俱全,但是时间长了,却会对她起了戒心,疏远起来,那样的人只会让人害怕。瑜儿,别让自己变成那样的人!”

“娘,我…”敏瑜叫了一声却顿住了,不是她不知道该说什么,而是高夫人眼中的伤痛让她将早就已经想好的说辞咽了下去,她怎能在这个时候再让高夫人伤心呢?

“瑜儿,娘知道让你一下子改回来不容易,但娘相信你能做到!”高夫人朝着敏瑜伸出手,看着她缓缓起身,偎进自己怀里,轻轻地拍着她的背,道:“瑜儿,此去肃州,你和瑾泽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明枪暗箭,不能事事算计防备,让会让你失去更多。娘虽然没有去过肃州,但却听你爹说过,那边的人较为真诚,你除了事事小心谨慎之外,少些算计。”

“嗯!”敏瑜靠在高夫人胸前,仰起头,看着高夫人,道:“娘,您放心,女儿会努力地。”

高夫人轻轻地拍拍敏瑜的脸,笑了,道:“不是努力,是一定要那样,答应娘!”

“好!”敏瑜重重的点头,高夫人微微放心了些,但眼中的忧虑却没有消散…

☆、第一百九十七章

“娘,我把您的儿媳妇给带来了!”杨瑜霖跪在石夫人坟前,看着正跪在墓碑前,亲手将祭品一一摆放好的敏瑜,道:“娘,我和您说过,她出身好,长得漂亮,又很聪明,她现在就在您面前,您可以好好的看看,看看儿子说的对不对…”

摆好祭品之后,敏瑜和杨瑜霖并排跪到一起,她倒了一杯茶水,高举过头,恭敬的道:“母亲,儿媳给您敬茶了!”说完,举了好一会,然后才缓缓的将茶水泼洒在坟前,看着敏瑜举动的杨瑜霖,眼中浮现一丝感动。

“娘,敏瑜敬的媳妇茶是不是特别的甘甜?娘,敏瑜敬的茶可不是谁都能喝的,有人就为了这杯不能喝的茶遭了牢狱之灾。”等到茶水渗进土里,杨瑜霖才缓缓的道:“您也知道,自打您去了之后,赵姨娘便将自己当成了杨家的当家夫人,这些年一直以赵夫人自居。我们成亲之后,她还想依仗着父亲逼敏瑜给她下跪敬茶呢?她倒也算是得偿所愿了,因为父亲一再相逼,敏瑜给她敬茶了,不过没让她得意多久,舅舅便到京兆府告了父亲,说他‘以妾为妻’,就因为敏瑜的那杯茶,这个罪名落实了,她和父亲被下狱收监…以妾为妻者,徒刑一年半。就算我们不打算在这一年半之内做点什么,这一年半也够他们受的了。娘,这样的事情您一定乐见吧!”

听着杨瑜霖絮絮叨叨的说着话,敏瑜却不期然的想起第一次见到杨瑜霖的时候,他在那个将她们的车陷进去的大坑旁做标记的事情,想到指婚之后杨瑜霖对自己的举动,或许显露出来的冷峻和沉默寡言不过是他的保护色罢了!

杨瑜霖就那么自言自语地说了好大一会,说了他们再过几日就要启程离开京城的事情,说了敏瑜对杨家诸人之后的安排。直到坟前的一炷香燃尽,他才郑重的磕了头,起身,但却没有走,而是坐到坟边,道:“敏瑜,我们离京之后不知道多久才能回来,坐这边多陪陪娘!”

“好!”敏瑜点头,坐到他身边,侧头打量着孤零零的石夫人墓。不解的问道:“母亲怎么会孤零零的葬在这里?”

“娘临终前,拉着舅母的手交代了两件事情,一件是让舅舅务必将我送到大平山庄习武。一件则是她死后不入杨家祖坟,不与父亲葬在一起。娘这是恨透了父亲,也恨透了祖母,她宁愿死后当个孤魂野鬼也不愿意进杨家的祖坟。娘毕竟是出嫁之女,葬入石家的祖坟也不妥当。舅舅便在石家祖坟旁边买了这块坟地,将娘葬在了这里。你看那片,那边是石家的祖坟,石家那边有守墓人经常打理,娘的墓也是他帮着打理的。”看着石夫人的坟墓,杨瑜霖的声音有些飘忽。道:“娘下葬的那日我曾发誓,一定会用功努力,让世人都知道她养了一个好儿子。也发誓,一定要让那些害她的人后悔莫及!”

“你已经做到了!”敏瑜伸出手,搭在杨瑜霖手上,道:“现在谁不知道你是大齐最年轻,最勇猛。前程也最看好的少年英雄,母亲地下有知。定然会为你骄傲的。至于说后悔,我相信父亲和赵姨娘现在已经在后悔了!”

“他们恐怕还没有后悔,不过,那一天也不远了!”杨瑜霖冷哼一声,他手一翻,将敏瑜的手握在掌中,对杨勇,对赵姨娘他比敏瑜更清楚,也更了解,他看着敏瑜道:“说起来还是要谢谢你,如果没有你的话,也不会这么快就让他们吃上苦头,虽然比起娘所经历的痛苦来说,这什么都不是。”

“我们是夫妻,夫妻本是一体,你何必说这种客气话呢?”敏瑜微微一笑,道:“能和我说说当年到底出了什么事情,你为什么会这么恨父亲?”

杨瑜霖苦笑一声,道:“我想你应该听说过一些,别的不说,我娘死后,在我娘的灵堂上,舅舅们大闹灵堂,要祖母,父亲为我娘的死负责,更直接将我娘的棺椁抬走,没等将我娘下葬,便将我娘的嫁妆全部抬走的事情。”

“是听说过这个!”敏瑜点点头,道:“听说舅舅们在灵堂之上说母亲是被逼死的,听说也就是那个时候,舅舅们将你带走,说不能让你留在杨家被人害了…母亲真的是被逼死的吗?”

“不是被逼死的,是被直接害死的!”杨瑜霖摇摇头,看着愕然的敏瑜道:“娘去世的时候怀了四个月的身孕,祖母亲手熬了一碗红花,和赵姨娘一起灌娘服下,娘虽然挣脱之后立刻催吐,但却还是晚了…娘是小产的第二天去世的,临终前她将我的手交到了舅舅手上,求舅舅一定要将我带走,她不求我大富大贵,只求我能平安长大。”

“这简直是…”敏瑜没有想到石夫人的真正死因居然是这样,这简直是骇人听闻,她闭上眼,好一会才睁开,道:“舅舅当年为什么不将事情揭露出来,让她们为母亲偿命呢?”

“祖母做事很小心,宁愿自己动手,也不愿意授人把柄,除了赵姨娘之外,其他人都被她调开了,赵姨娘自然不会说出真相。没有人作证,又怎能将她们绳之以法呢?”杨瑜霖摇摇头,道:“不过,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我。父亲对我虽然没有多少父子情谊,但我终究是他的长子,还极有可能是唯一的嫡子,他怎么可能随便就让舅舅们将我带走呢?舅舅们是以此相胁,说如果不让他们将我带走的话,那么就将事情闹开。虽然祖母很小心,但未必就找不到证据,要是证据确凿的话,祖母,赵姨娘都难逃一死。父亲无奈之下,才同意舅舅们将我带走。”

“原来是这样!”敏瑜轻轻地摇摇头,道:“父亲为何糊涂至此?还有祖母,如果她不喜欢母亲的话,大可做主让父亲将母亲休出门去,又何必非要害死母亲呢?”

“我也不知道!”杨瑜霖轻轻地摇摇头,对已故的赵老夫人,他有极深的印象,毕竟他两岁多之后就一直和赵老夫人生活在一起,但是却不知道赵老夫人为什么那么恨自己母子,无时无刻的不在想办法折磨人。他摇摇头,道:“我只隐约记得娘说过,她和的父亲刚刚成亲的时候,祖母对她好像还是很喜欢的,但是成亲不久,却忽然翻了脸。一再的挑剔不说,还对父亲哭诉,说娘自恃出身好,没有将她这个婆婆放在眼中,在父亲见不到的时候,便对她不好。娘怀着我的时候,她说娘容不得她,执意回老家雍州去了。因为这个,父亲对娘颇有怨言,说娘看不起祖母,也看不起他。父亲和娘那个时候为了这个不知道吵了多少次。”

“我两岁那年,祖母忽然回京不说,还带了她的侄女赵姨娘,不久之后在她做主下,父亲纳赵姨娘进门,赵姨娘进门之后,娘的日子就更难过了。之后不过半年,父亲得了任命,要到肃州赴任,父亲原本是要带家眷的,是祖母以自己身体不适为由,要娘留下侍奉她,让赵姨娘随父亲去了肃州。父亲一去就是三年,回来的时候除了身怀六甲的赵姨娘之外,还多了二弟卫远。他回来之后,祖母便一再的抱怨,说娘如何如何的对她不好,父亲因此不止一次的责骂娘,娘的辩解父亲根本听不进去,总说祖母和他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多年,他可以不相信天下人,却不能怀疑祖母的话。”杨瑜霖说到这里轻叹一声,道:“娘曾经起过主动求去的心思,但是却因为我而放弃了那个念头,不管是和离还是被休出门,断然没有带着我离开的可能,为了我,娘不得不委曲求全,一边小心的讨好祖母,一边努力的和父亲修复关系。这样过了一年,父亲和娘的关系有所缓和,娘也怀上了身孕…”

然后悲剧就发生了!敏瑜轻轻地摇摇头,道:“我看这其中必然有很多的隐情,仔细调查的话,或许能有所发现。只是祖母已经过世,赵姨娘也未必知道其中的秘密,要查出来着实不容易。”

杨瑜霖摇摇头,看着石夫人的坟头,道:“或许是有隐情,但就算有再多的隐情父亲也是不值得被原谅的。”

“离京之前,你要不要去狱中探视呢?”敏瑜轻声问道,她不想问这个问题,但却又无法回避这个问题,她相信一定有无数人在盯着杨家和牢里,如果不去探视的话终究还是不好的。

“我不想去!”杨瑜霖摇摇头,肯定的道:“和他见了面,无非不过是被他指着鼻子责骂一顿,然后理所应当的将二弟,三弟和雅琳托付给我们,甚至还会趁机让我答应纳赵庆燕进门…见不如不见!”

“但是却不能不去见啊,要不然还不知道会生出多少事情来呢?”敏瑜轻轻叹口气,道:“不过,你不去也好,你和他两看两相厌,要是一言不合争执起来反而不美,还是我去吧!”

☆、第一百九十八章

“我不同意!”就算被饿了两天,杨卫远看敏瑜和杨瑜霖的眼神也一样带着愤恨,明明都已经饿得坐不稳了,说话的声音却还不小,他恨恨的道:“凭什么要让我们兄妹听你的安排?凭你是长嫂吗?哼,这才进门几天,就像当家做主了?”

“二叔不同意吗?”敏瑜微微一笑,说实话,杨卫远的表现还真的让她大为意外,原以为饿了两天之后,他定然会什么脾气都没有了,却没有想到居然还中气十足的反驳。不过,这倒也不算什么坏事,起码这样的人要是调/.教好了,会比一团乱泥强得多。她偏头,将视线落在最远处的杨雅琳身上,声音放柔和了一些,道:“那么小姑呢?你同意我对你的安排吗?”

“我…”杨雅琳有些迟疑,论亲疏,她应该和哥哥统一战线,为了反对而反对,可是…可是…她说要给自己请从宫里出来的教养嬷嬷嗳!

已经十三岁的杨雅琳并非懵懂无知的幼童,她心里其实很清楚,她将来谈婚论嫁的时候必然会遇上和二哥一样的尴尬境况——别说是比杨家更好的人家,就连和杨家一般、甚至比不上杨家的人家都半百推诿挑剔,她甚至都已经想过自己将来或许会嫁给什么都不是的平头百姓。但如果她能跟着从宫里出来的教养嬷嬷学一段时间的规矩,那可就不一样了。这不一定就能让她顺顺利利的找到一门好亲事,但是却一定能让人对她另眼相看,毕竟不是什么人家都能请得到宫里出来的教养嬷嬷。

“你什么?怎么这么不干不脆的?”杨卫远皱着眉头看着杨雅琳,有些生气的道:“难不成你愿意让她随意的摆布吗?”

“哥,我…”杨雅琳犹豫了一下,脸一偏,躲开杨卫远的目光。低声道:“我愿意听从大嫂的安排!”

“什么?”杨卫远腾地一下站了起来,他两天都没有进食,早已经饿得两眼发晕了,这么一下子站起来,眼前一黑,身体也有些摇晃,好不容易才稳住身子,他不敢相信的看着妹妹,道:“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再说一遍就再说一遍!”杨雅琳原本还觉得自己做了这样的决定有些对不起父母,对不起两个哥哥。被杨卫远这么一说,那淡淡的歉疚便消失不见,转过头来。看着杨卫远,大声道:“我愿意听大嫂的安排!”

杨卫远兄妹三人是挨着坐的,中间就隔了杨卫武,相隔并不远,杨卫远一听这话。怒从心起,抬起手就想给她一巴掌。他的动作,杨雅琳看的清清楚楚,她不但不避让,反而站起来,梗着脖子凑过去。道:“我就是愿意听大嫂的安排又怎么样?有本事你打我啊!看是不是打了我我就能听你的!”

“你…”杨卫远抬起来的手却怎么也落不下去了,杨雅琳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也是唯一的女孩。家中所有人其实都会有意识地偏疼她一些,让着她一些的,杨卫远抬手除了本能的反应之外,也存了吓唬她的意思,被她这么一呛声。反倒有些骑虎难下了。他咬牙,然后恨恨的把手重重放下。骂道:“你怎么这么糊涂?你难道看不出来,爹和娘是他们害了才被下了狱的吗?你听她的,你就不怕她把你也给害了吗?”

“她真要害我的话,我听不听她的都一样,我不能因为担心她害我,就放弃了这个可以跟着宫里出来的教养嬷嬷学规矩的机会!”杨雅琳心里其实也担心敏瑜这样做是换了一种方法算计自己的,只是敏瑜抛出来的诱饵实在是太诱人了些,她就算知道那可能有毒,也愿意吞进去。她闭了一下眼睛,再睁开时眼中带了一丝决然,道:“我不想因为嫁不出去在家里当一辈子的老姑娘!”

微微一愣,忍不住的瞟了段氏一眼,他这是被杨雅琳勾起了自己当时说亲的事情,他咬咬牙,终究没有再说杨雅琳什么——他娶不到门当户对的媳妇无所谓,要是妹妹嫁不好那可就是大事了。

这样的结果敏瑜并不意外,她知道请教养嬷嬷这样的诱惑杨雅琳是无法拒绝的,只是杨卫远的反应又一次让她意外了而已。她微微一笑,道:“小姑愿意听我的安排,那么三叔呢?”

“我也愿意听大嫂的安排!”杨卫武说这话的时候头偏到了一边,不敢去看杨卫远的脸色,他不是杨雅琳,可不敢梗着脖子朝杨卫远嚷嚷。

“你也听她的?”杨雅琳说这话的时候,杨卫远心里很是愤怒,但杨卫武说了相同的话,杨卫远却只有深深的悲哀——爹娘这才不在家几天啊,他们兄妹三个就已经离心了,等到爹娘回来的时候,还把不知道会成什么样子呢!

“是!”杨卫武点点头,道:“哥,别说爹娘现在已经靠不上了,就算爹娘还在家里,还能事事依仗着爹娘,我也不想一直呆在家里。哥,爹迟早会老的,到时候他还得靠我们呢!”

杨卫远就算想反对,听了这话也说不出什么反对的话来了,他知道,杨卫武还有一句话没有说,那就是兄弟三个,大哥恨爹娘,而自己又不成器,要是他再不争气一些的话,那么爹娘以后能靠谁?

“看来三叔也没有问题了!”敏瑜笑了,杨卫武有这样的心气倒真是件好事,要是他将来有了出息,倒也能为自己和杨瑜霖分担不少麻烦,她带了几分嘲弄的看着杨卫远,道:“那么二叔呢?是顺应大家呢还是坚持己见?”

杨卫远无法改变,甚至认同了弟弟妹妹的决定,但是却不意味着他会改变自己的态度,他冷笑一声,看着敏瑜道:“他们是他们,我是我!反正我是绝对不会任由你摆布的!”说完,也不管众人的表情,径直走了出去,就算浑身无力。脚步显得疲软无力,但却还是有了几分他从未展现过得血性。

“大嫂,卫远就是这个犟脾气,您别和他一般见识!”杨卫远在的时候,段氏不敢说什么,杨卫远一走,段氏立马向敏瑜说软话,道:“我一定会好好的开导开导他,让他向您认错的。”

“二叔不同意就算了,弟妹不用这么紧张!”敏瑜笑笑。如果高夫人没有在回门那天和她说了那么多的话,她或许会因此生气,而后算计布置一番。让杨卫远为今日的不敬大吃苦头,但是现在她却真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到心上,她笑笑,道:“虽然说长嫂如母,但也没有说事事都要依从我这个嫂子的。”

“大嫂。我…”段氏却更紧张了,脸上的笑容也更勉强了。

“真没关系!”敏瑜笑笑,而后神色一正,道:“三叔,最多三五天,我们就该启程了。你自己收拾一下自己的行囊,把需要带的东西收拾好,免得到时候手慌脚乱的。”

“是!”杨卫武点点头。而后道:“大嫂,要是没有别的吩咐我就先回房了!”

“去吧!”敏瑜点点头,等杨卫武出去之后又对有些坐立不安,也想离开的杨雅琳道:“小姑,我离京之前会进宫向皇后娘娘谢恩并辞行。也会在那个时候将嬷嬷请回来。家里小,嬷嬷来了没有安置的地方。弟妹。皇上不是赐了你大哥一处宅远吗?那宅子空着也是空着,我的意思是等我们走之后便将东厢房的东西搬过去,然后将东厢房好好地收拾出来,你们夫妻搬过来,将西厢房好生布置一番之后,让雅琳住。房间怎么布置,要添置些什么,都由嬷嬷做主,雅琳也跟着嬷嬷好生学学,看看布置闺房有些什么讲究和忌讳。”

“是!”段氏和杨雅琳一起点头,杨雅琳脸上更多了一丝喜悦——她现在住的地方虽然有个小院子,但是却一天到晚见不到多少太阳,总觉得房间里阴阴的,住着也不是很舒服。

“嬷嬷必然很讲究,应该会添置不少东西…要添置的东西,弟妹也不用购置,直接将清单送到你大哥那宅子去,让人从库房里去便是了。”敏瑜的大方让杨雅琳笑逐颜开,她却又道:“不过,仅此一次,下不为例,所以一定要用心布置。”

“谢谢大嫂!”杨雅琳发自内心的谢了一声,这会她真觉得其实敏瑜真的很好,父母的牢狱之灾应该和大嫂没有关系了。

“我和你二嫂还有话要说,你先下去吧”敏瑜笑笑,等他离开后,却对段氏道:“弟妹,听说段家的酒楼生意不错,你明儿回去和你父兄商量一声,就说我想要段家酒楼的两成分子。”

“呃~”段氏没有想到敏瑜会忽然冒出这么一句话来,愣了一下,一下子不知道应该做这样的反应。

“当然,这份子我也不会白要。这里有一本菜谱,你一并拿回去给你父兄看看。”敏瑜话落,一直在她身后站立的秋霞就捧着一本菜谱走到段氏面前递了过去,段氏略识几个字,翻看了几页,却只知道确实是本菜谱,到底是些什么菜却看不懂。不过,她也没有多问,这会她也回过神来了,想到了父兄曾经说过的,某家商户每年白送给人两三成分子,只求在贵人面前挂上号。敏瑜开这个口,显然图的也不会是一年那两成分子——段家的酒楼一年到头撑死不过两千两银子,两成分子虽然不少,但对敏瑜来说却什么都不是,如果不是存心要照看段家一二的话,她才不会说这个话。

想到这里,段氏立刻道:“两成分子的事情我回去和爹爹哥哥说就是,想必他们一定会很欢喜,这菜谱还请大嫂收回去。”

“拿去吧!”敏瑜笑笑,道:“这菜谱还算不错,把它拿过去,我将来拿份子钱也能心安理得一些!”

“那我就听大嫂的了!”段氏也没有再推辞,将菜谱收起来。

“这就对了!”敏瑜满意的点点头,又问道:“赵家那几位呢?她们可想好了?”

“正要和大嫂说呢!”段氏连忙道:“她们昨儿便和我说已经想好了,要求见大嫂,只是我想着大嫂昨儿回门,今儿又要祭奠婆婆,所以便让她们耐心的等着,大嫂什么时候想见她们,我什么时候把她们叫过来就是。”

“就现在吧!”

☆、第一百九十九章

第一百九十九章

“你来这里做什么?看我狼狈样子吗?”就算当着狱卒面,杨勇也没有显得客气几分,被收监这些天,他一直思索被状告这件事情,思来想去都觉得石家背后定然有人主使,没有意外话,那个人应该就是杨瑜霖——就算到了这个时候,他都没有想到这件事情是敏瑜一手操作,就敬茶之前,杨瑜霖也被蒙鼓里。

“麻烦大哥开开门,让我们把这些东西给老爷送进去!”敏瑜没有答话,她身边秋霜则笑着对狱卒道,那狱卒再带他们来路上已经到了好处,自然不会为难,当笑着将牢门打开,秋喜身后几个婆子和小厮立刻进了牢房,将手上棉被什么一一放置下,他们都是手脚麻利,不一会,就把东西布置好了,虽然还是很简陋,但却已经有了几分人气,看上去舒适了很多。

“我家大少奶奶想要和我家老爷说几句话,还请大哥通融!”等到小厮和婆子鱼贯而出,狱卒再次锁上牢门之后,秋霜笑盈盈又递了一个荷包过去,那狱卒轻轻地捏了捏,笑呵呵说了句“点”之后,便离开了,而敏瑜身边除了秋霜之外,其他人也跟着一起离开。

“父亲~”敏瑜轻轻地唤了一声,等杨勇将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她身上时,这才继续道:“我和瑾泽三日后启程前往肃州,瑾泽需要准备事情很多,实是抽不出身过来探望父亲,便让媳妇过来看看父亲,和父亲说说家里情况,也向父亲辞行!”

“哼~”杨勇冷哼一声,讽刺道:“抽不出身来?我看是心虚,不敢来见我吧!”

“父亲这话。媳妇可听不懂了!”敏瑜轻轻一挑眉,道:“听起来好像是瑾泽做错了什么,不敢来见父亲似!”

“听不懂?难道他没有和你说,是他将他老子我害成这个样子了!”杨勇冷嘲道;“一直以来,他不是总标榜自己敢作敢当吗?怎么?这次敢做不敢当了?”

“父亲这话未免也太偏颇了!”敏瑜脸色微微一正,道:“父亲之所以有今日牢狱之灾,是因为父亲纵容姨娘,让她忘了自己身份,肆意妄为闹出来…真要说过错话,那也是父亲和姨娘过错。瑾泽何错之有?”

“如果不是他话,石信威怎么会这个当口到京兆府告劳什子状!别和我说石信威这样做和你们半点关系都没有…”杨勇冷笑连连,他宠赵姨娘不是一天两天。赵姨娘以杨家当家夫人自居也不是一天两天,满京城人恐怕都略有耳闻了,石信威之前怎么恍若未知,现却拿这个告了自己?

“父亲这话奇了,我们这做晚辈又怎能左右舅舅呢?”敏瑜轻轻挑眉。而后却又道:“不过,舅舅选这个时候到京兆府告状,我倒真不觉得意外。”

“这话怎么说?”杨勇看着敏瑜,道:“你这是承认这件事情和你们有关系了?”

“父亲这么一说,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敏瑜为难地看着杨勇,道:“要说有关系。父亲心里定然认为媳妇和瑾泽不孝,知道舅舅要这样做,却没有提醒父亲。陷亲不义,不孝顺,要是说没有…不管怎么说,舅舅现才将满腔恨恼爆发出来,我们却又真是脱不开干系。”

“有什么话就直说。别拐弯抹角让人心烦!”杨勇没耐心道,他天生就是直来直去性子。这么多年以来,立下战功不少,却不升反降,除了他宠妾灭妻,宠着赵姨娘胡来,让人不齿之外,也有这容易得罪人性格原因。

“那媳妇就直说了!”敏瑜脸上又浮起微笑,道:“昨天瑾泽带我去祭拜母亲,也去了舅舅家一趟,给舅舅们和各位长辈请安,也说起了到京兆府告状这件事情。舅舅说,其实很早以前他便已经有了这个念头,之所以忍而不发这么多年,是担心告了父亲,影响到瑾泽,尤其是影响到瑾泽婚事,而现,媳妇已经进门,这样顾虑不了,状告父亲念头才又升起…当然,舅舅也知道,真走到了这一步,石家和杨家关系必然加恶化,他不乎这个,但是却不得不为瑾泽考虑,担心这样会让夹杂中间瑾泽左右为难,所以他也犹豫了很久,后,真正让舅舅抛开一切顾虑,要和您对薄公堂,却还是为了瑾泽…”说到这里,敏瑜微微顿了顿,收起笑容,道:“是父亲和姨娘不顾瑾泽意愿,非要让赵家表妹进门事情让舅舅抛开一切顾虑——舅舅不愿看到瑾泽像您一样,纳了赵家女为妾,而后走上您老路。”

敏瑜话让杨勇脸上闪烁着不明情绪,好一会,才冷哼一声道:“他管还真宽啊!他以为我这样了就什么都管不了了吗?”

“母亲去得早,舅舅不得不多为瑾泽考虑一二啊!”敏瑜说这话时候脸上带了淡淡嘲讽,杨勇素来不大会看人脸色,但偏偏看懂了敏瑜表情,这让他心里心里极不是滋味,但很便满是恼怒了。

“你今日来了也好,我正好有事情要交代你!”杨勇忽略了心里不是滋味,看着敏瑜道:“你应该知道,一直以来我属意儿媳妇是燕子,如果没有赐婚这件事情话,老大娶定然是燕子,燕子对老大一往情深,我答应过燕子,等老大成了亲之后,就让她进门。你今天回去之后,就张罗让燕子进门事情。”看着敏瑜脸上表情变了,杨勇有一种出了一口气痛,道:“你也别跟着老大去肃州受苦受累了,还是留京城好好地享福,肃州就让燕子去就是。”

看着到现还没有死心杨勇,敏瑜心里叹息一声,脑子里想起了赵家大嫂私下透露给她那个消息,那件事情真假她还不能确定,但是…敏瑜摇摇头,静默了一会,才道:“这件事情媳妇无法办到!”

“你不听我吩咐?”杨勇冷笑起来,敏瑜回答他并不意外,虽然和这个儿媳妇相处时间极短,但他却也明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个媳妇虽然年幼,虽然总是一副温和恭顺样子,但却不是个好性儿、好揉捏。

“不是媳妇不听父亲,只是赵家两位表婶和赵家表妹今儿一早就已经启程回雍州去了。”敏瑜淡淡地道,如果没有将赵家人给妥善处理了,她未必就会这个时候过来见杨勇。

不知道是因为杨勇和赵姨娘都被收了监,担心没了靠山,赵庆燕进了门也没好日子过,还是被段氏叫了人牙子将嚎哭不休飞红给带走事情给吓着了,赵家三人再见敏瑜时候,没有再张口闭口说赵庆燕进门事情,只是一个劲说她们到京城一趟不容易,不但耽搁时间,还花费了不少云云。敏瑜一听就知道她们是什么意思,便也顺着她们话说了等她们离开时候定然会有厚礼相送。赵家大嫂一听,原本就淡了很多心思就淡了,又向敏瑜诉苦,说赵姨娘不靠谱,非要将赵庆燕接到京城,让人误以为她给赵庆燕京城找了门好亲事,回去之后还不知道会被人笑话成什么样子。被人笑话倒也罢了,怕就怕因此影响赵庆燕终身大事…诉了一会苦,没等敏瑜说什么,赵家大嫂便话音一转,说这也是怨赵家家底薄,要是家底厚实,多给赵庆燕置办些嫁妆也就不用这么头疼了。听到这里,敏瑜怎么可能还不明白赵家大嫂打什么主意,但是比起将赵庆燕纳进门而后再想办法解决,她宁愿补贴给赵庆燕一点东西当嫁妆,让她嫁出去——她和赵庆燕也没有什么仇怨,能这么轻易打发了对她来说也是件好事,少了很多麻烦。

所以,敏瑜也不含糊,直接让人拿了一套头面首饰出来,都是打制出来赤金首饰,看起来金光闪闪,却都是高夫人特意为她准备——高夫人打听过了,杨雅琳和赵姨娘一个样子,对赤金首饰有特殊偏爱,这些都是让敏瑜当人情用。

见到那分量不轻,款式也精美头面首饰,赵家大嫂眼睛都直了,原本心里还有些不情愿赵庆燕也欢喜起来,一边说着不好意思,一边将东西给收了起来,而赵家二嫂则是又嫉妒又眼红,眼珠子盯着那首饰连转一下都不会了。

不过,当天秋霜奉命将给她们准备厚礼送上时候,赵家二嫂那份嫉妒心思就几乎没有了,摸着那连听都没有听说好缎子,看着那分量轻了不少却同样闪烁着金光首饰,还有那看着连碰一下都觉得不应该细腻瓷器,赵家二嫂脑子里就一个念头——这趟京城来得可真值啊!

赵家大嫂看着那超出了预期厚礼,思索了好大一会之后将赵庆燕支开,和赵家二嫂凑一起嘀嘀咕咕了半天之后,就单独去见了敏瑜,道出了一个让敏瑜怎么都没有想到秘密。

“她们回雍州了?”杨勇大吃一惊,赵家人泼辣他是清楚,他还等着看敏瑜和杨瑜霖被赵家三人闹得灰头土脸样子呢,怎么就回去了?但是,他只惊讶了那么一下,就冷下脸来,道:“是你们将她们撵走吗?”

☆、第两百章

“父亲怎么会这么说呢?难不成父亲眼中,我和瑾泽是那种连起码礼貌都不懂人吗?”敏瑜带了被人误解和冤枉委屈之色,道:“是赵家表婶说离家时间有些久,惦记着家里,非要赶着回去。不过,父亲放心,媳妇也不是那种不懂事,临行之前,给两位表婶和表妹都准备了厚礼,她们离开时候满心欢喜。”

杨勇冷冷看着敏瑜,赵家人性情他心里清楚,一听敏瑜这么说,就知道,赵家三人定然得了不少好处,唯一不清楚不过是她们是得了许给她们好处才松口说要离开,还是说了要离开敏瑜才给了她们好处罢了。

敏瑜也不躲闪,落落大方站那里让杨勇瞪,反正被瞪这么一会不痛不痒,等他发现瞪半天除了让自己眼睛生疼之外别无用处,自然也就不会再瞪了。

“你倒是好算计,随便给一点好处,就将燕子给打发了!”果然,杨勇没瞪多大一会就放弃了,冷冷嘲讽起来。

“这可不是媳妇能算计得了!如果赵家表妹和瑾泽相互之间互有情意,或者说赵家表妹真对瑾泽有爱慕之心,那么媳妇就算是许与金山银山,赵家表妹也不会离开。”敏瑜微微一笑,坦然看着杨勇,道:“赵家表妹这么轻易就放弃了父亲和姨娘精心为她制造机会,不过是证明了赵家表妹原本就没有非瑾泽不嫁心思,也证明了她是个聪明人,知道该如何取舍罢了!”

“她是个聪明?”杨勇冷冷看着敏瑜,道:“照你这么说来,一心想让燕子进门我们都是傻子了!”

可不就是傻子吗?敏瑜腹诽着,她真不明白杨勇和赵姨娘怎么会想到这样昏招,非要将赵庆燕变成杨瑜霖女人。他们怎么会认为这样就能消除杨瑜霖对杨家人,对赵家人恨意吗?赵庆燕要是个各方面都极好,也极有手段倒还两说,但就她那样,没哪样特别出彩女子,逼着杨瑜霖娶她或者纳她为妾,不过是将杨瑜霖推得远同时,也害了赵庆燕自己一生——杨瑜霖就算迫于孝道,不得不娶了或纳了赵庆燕,也不会真接纳她。连丈夫认同都得不到女人,注定只能悲惨收场。

不过,这样话敏瑜没有说出口。只是淡淡笑道:“媳妇可不敢这么说!”

“不敢这么说?也就是说你心里是这么想,对吧?”杨勇冷哼一声,道:“这表哥表妹原本就是天生一对,我让老大娶燕子也不过是想亲上加亲罢了!”

表哥表妹天生一对?他是想说他和赵姨娘才是天生一对,石夫人什么都不是吗?既然如此。他当初为何要娶石夫人为妻?娶了出身好妻子,得了妻族帮助却不能好好对待妻子,这是忘恩负义,娶了正妻却又纳青梅竹马表妹进门,让表妹居于人下,这是无情自私。说白了就是个无情无义之人!也就是石夫人了,都到了那个地步还恪守做妻子,做媳妇本分。被他和赵老夫人挟制住,结果,自己悲悲惨惨被人害死。要是换了个有手段又能狠得下心来,他带着赵姨娘去肃州时候,就能无声无息让赵老夫人“寿终正寝”。等他们回京之后,也能不费吹灰之力收拾了赵姨娘。然后轻轻松松养废了庶子。

敏瑜心里冷笑一声,面上却不显,只是看着杨勇淡淡地道:“父亲好意用错了地方,瑾泽可没有想过要和赵家亲上加亲,对他来说,没有赵家这门好亲戚或许好!”

“他敢不认这门亲戚!”杨勇听不得这话,道:“他知道什么?如果没有赵家,没有舅舅照顾话,他老子我岂能有今天?他又岂能有今天!”

“赵家对您怎样照顾,没有人和他说,他当然不清楚,他知道是,如果没有赵家,就不会有个被宠上了天姨娘,他不会失去期待已久弟弟或者妹妹,不会小小年纪就没有了母亲。”敏瑜半点不让道,她不介意让杨勇猜到杨瑜霖已经将石夫人去世真相说给了她听。

杨勇脸上闪过让敏瑜看不懂情绪,好一会,带了些烦躁看着敏瑜,道:“你不是说要和我说家里情况吗?怎么说了半天,都没有说到正题上?”

敏瑜玩味挑了一下眉头,却没有挑杨勇语病,而是好脾气道:“正要向父亲禀告!瑾泽此去肃州,长则五六年,短则三四年,媳妇不能不跟随他到任上去,家中一切事务暂时交由弟妹打理,弟妹是个精明能干,定然能将家里打理得妥妥当当,也会带人定期来探望父亲,为父亲打点狱中生活用度,这一点父亲不用担心。至于三叔,他会跟随我们一起前往肃州,有瑾泽照顾监督,等父亲再见他时候定然大有长进,这一点父亲也不用担心。还有小姑…小姑年纪已经不小了,媳妇会给她请一位宫里出来教养嬷嬷,小姑会跟着她学规矩和为人处事本事,虽然会幸苦一些,但这对她以后找夫家以及以后夫家立足都有好处。”

听了敏瑜话,杨勇心里很是复杂,说实话,这样安排真很合他心意,他和赵姨娘之前其实也商量过该怎么为子女打算安排——杨勇心里清楚,除了没有身边长大长子之外,其他三个子女都是天分不高却又被宠得都没有学到什么拿出手本事人,也没有妄想过他们有一天能够飞黄腾达,光宗耀祖什么,对他们安排和敏瑜也差不多——让杨卫远和段氏安安稳稳过日子,别再胡混下去,年幼一些却懂事,也有点本事杨卫武好好磨练一番,能够混个一官半职自然好,免得和杨卫远一样文不成武不就,到后连个门当户对媳妇都娶不到。至于杨雅琳。他们都没有想过给她请什么教养嬷嬷——教养嬷嬷可不是什么人家都能请得到,他们想不过是给她攒一份稍微丰厚一些嫁妆,让她嫁过去之后多些依仗而已——算计敏瑜嫁妆多就是因为这个。

敏瑜安排可以说是挑剔不出什么不好来,但是他终究是意难平,冷笑一声,道:“请宫里出来教养嬷嬷?说倒是轻巧!我知道,皇后娘娘对你另眼相看,连赏赐嫁妆都格外丰厚,请个宫里教养嬷嬷对你来说是易如反掌事情!可是,你可想过。我们家可养不起这样教养嬷嬷?”

“媳妇知道家里没有什么产业,这些年都是依靠父亲俸禄维持,而现。父亲成了这个样子,家里必然加拮据!”敏瑜点头,道:“媳妇已经从陪嫁中拿出几处产业交给弟妹了,虽然不能因此就让全家过上锦衣玉食奢华生活,但养一个教养嬷嬷却还是绰绰有余。”

杨家没有什么产业敏瑜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她对此也十分不解——杨勇人品差了些,但打仗可不含糊,他被誉为“大齐第一勇将”可真没有什么水分,别说像他这样猛将每次大战结束之后,定然能得到不少战利品,就说每次战争结束之后。皇上赏赐就应该有不少。

这些东西加一起,不说能够置办多大产业,但起码也能置办三五处不错田庄。一两处不大不小,位置也不好不坏宅院,一两处店铺了吧!可是呢,杨家却仅有近郊两处庄子,田产不多。产出也不怎地,不过是补贴一下家用罢了!敏瑜很好奇。赵姨娘到底有多无能,才能掌家这么多年,却把家掌成这个样子!

杨勇这会是真挑不出什么错来了,他甚至觉得自己和赵姨娘这样那样算计不过是枉做小人罢了,他苦笑一声,再叹一声,道:“老三是个实心眼,让老大多照顾一下。”

“这个父亲可以放心!”敏瑜笑了,道:“瑾泽虽然和小叔们并不怎么亲近,但也一定会好好照顾三叔,也一定会好好督促三叔…瑾泽虽然没有指望过有个兄弟能为他分担什么,但也不希望有个不省事拖后腿添乱。”

敏瑜原本不想说后一句话,但是杨勇眼中怀疑却还是让她将这样话说了出来,这也是她心里话,对杨家所有人,包括杨勇她都没有寄予任何期望,期望他们对杨瑜霖有任何帮助,只希望他们少给杨瑜霖添麻烦拖后腿,事实上她所有安排也都只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杨瑜霖不可能真和杨家划清界限,切割开来,那么只能让他们稍微争气一些,不要总是拖后腿了。

杨勇后提着心终于放了下来,然后那种枉做小人感觉也强烈了——他和赵姨娘非要将赵庆燕塞给杨瑜霖不就是希望她能让杨瑜霖照顾弟弟妹妹吗?杨勇再次苦笑,而后看着敏瑜,却不知道应该说什么了——虽然敏瑜没有说,但是他相信,他们夫妻眼中,可能不省事,可能给他们添麻烦拖后腿那个人肯定是自己,其他人身份还差了点。

杨勇本来就是个没有多少城府人,心里想什么脸上也就带了出来,而敏瑜呢,不用仔细观察就能看出他心里想些什么了,她微微一笑,道:“说到不要给瑾泽拖后腿添乱…父亲所有功绩都是战场上真刀真枪用命拼出来,我想您会比任何人都清楚瑾泽不容易,而杨家…我想父亲心里应该比我清楚,瑾泽兄弟三人,能够撑起这个家,能够让杨家越来越好人只有瑾泽。”

杨勇死死地看着敏瑜,好一会才道:“你放心吧,以后这个家里不会有人故意给老大惹麻烦。”

敏瑜笑了,这是她想听到话,至于杨勇能不能做到,她并不担心,事实上她也没有杨勇身上寄予太多希望…

☆、第二百零一章

“娘,我会照顾好自己,您放心吧!”敏瑜握着高夫人手,认真地道,她声音低缓,带着一种安抚人心力量,让高夫人满心担忧稍稍减弱了一些,但却还是放不下心来。她这般样子,让敏瑜心里既酸楚又无奈,带了祈求看向一旁丁培宁,让他出面安抚高夫人。

“慧娘,瑜儿一向稳重懂事,一定会好好照顾自己,你不用这么舍不得。”丁培宁收到女儿求助眼神,伸手揽住高夫人肩,说着宽慰她话。

“瑜儿再稳重早慧也还是个孩子,此去肃州,路途遥远,没有我一旁照看着,我又怎能放心得下呢?”高夫人轻叹一声,儿行千里母担忧,女儿再聪明也不能让她不担心啊!

“娘,要不我跟妹妹一道回肃州吧,有我妹妹身边您就不用这么担心了!”一旁敏惟凑上来道,自从知道他至少得京城多呆上一年之后,他就觉得有些郁闷,京城是好,但真不是他应该呆地方,他还是喜欢回肃州去。

“你以为你跟着去就能照顾瑜儿吗?”高夫人瞪了儿子一眼,斥道:“你给我老老实实地呆家里,等娶了媳妇再说!”

“喔!”敏惟老老实实地点头,他外面倒是有些横,但是回到家,尤其是母亲和妹妹面前,那就是个没脾气面团,随她们怎么揉捏都可以那种。

看着儿子老实样子,高夫人有些头疼,脑子里却忍不住想起王蔓青和她提起静王府六姑娘李安妮,她和靖王妃关系还算不错,那姑娘也是看着长大,知道那姑娘除了性子好强一些之外是个顶好,以前没有想过两家近亲可能是因为静王府门第和李安妮身上县主封号。虽然自己儿子不差,但也高攀不上,但现,静王府都不介意将姑娘低嫁了…

敏瑜不知道高夫人心里想些什么,靖王妃看中敏惟事情王蔓青是她出嫁之后才找了机会和高夫人透露,高夫人压根就没有时间和她提及,但是敏惟老实样子却还是让她忍不住莞尔,凑到高夫人耳边,道:“娘,看二哥这幅傻乎乎样子。您可得给他找个能干又会疼人二嫂回来,要不然话您可得跟他身后操一辈子心。”

“你啊,家里事情就不用挂心了。好好地保重自己才是要紧!”高夫人拍拍女儿手,颇心疼她都到了这个时候还为家里人担心,又道:“你二哥婚事我心里有谱,等我大概确定了之后,会给你去信。你等着我信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