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氏看看房中无人,这才俯到宋意婵耳边道:“当初陈侍中找到我们,愿意为我们出头,让我们回侯府,我素知夫人厉害,不是好相与的,只怕我们一进侯府会被坑害,可你长得好看,又是这个年纪,再待在外头难保不出事,思前想后,就决定领着你进侯府了。虽如此,我到底得留一下后手以防不测。那时我对夫人也好,对镇武侯府的人也好,心中是怨恨的,一心想着,若夫人对我们不利,我也不让夫人好过。因把老侯爷调戏姜贵妃的事写在纸中,缝进荷包,交给余青保管着。只说明,一旦咱们母女不测,请他拆了荷包。”

在温氏所想,一旦余青拆了荷包,若还念一点旧情,自会为她们做一点事,若想谋一场富贵,也可以借此敲诈罗夫人。

宋意婵听完大惊道:“姨娘是怕,余青早已拆了荷包,到时会将此事告诉皇上,一举扳倒镇武侯府和姜贵妃。”

现太子定了宋意佩为准太子妃,景世炎又娶了宋宋意珠,宋意婵又进宫,若皇帝要治罪镇武侯府,太子和景世炎肯定会受波及,而景世丹会受姜贵妃波及。到时余青在长信公主的支持下,也就一枝独秀了。

温氏悔不当初道:“我不该为了对付夫人,把荷包交给余青啊!可谁能想到,余青会是皇子呢!”

宋意婵抱着一丝希望道:“姨娘,你找一找余青,没准他还未拆荷包呢,只须把荷包要回来,就没事了。”

温氏摇头道:“余青是聪明人,他一旦知道自己是皇子,肯定会拆荷包,借此拿住咱们的把柄。”

“哪怎么办?”宋意婵急得脸上出汗。

温氏咬着牙道:“此事太过重大,没奈何,也只得跟小侯爷商量了。”

温氏出了宫,到底还是存了丝侥幸,得知余青现下暂住在长信公主府中,便借宋意墨的名义,约余青在酒楼见面。

余青以为是宋意墨要见他,便如约到酒楼中,待见是温氏,也不意外,笑道:“温淑人有什么事?”

“见过建王殿下!”温氏见着余青,心下也微微后悔,若早知道余青是皇子,当初就睁一眼闭一眼,让宋意婵嫁了他,如今,宋意婵也是王妃了,不必在宫中和一众人争一个老头皇帝。

两人落座,温氏也不转弯抹角,只道:“当初我们母女进侯府,我把一个荷包暂放在建王殿下那儿,如今我们母女也无忧了,想请建王殿下把荷包归还。”

余青看温氏一眼道:“我这次能得皇上认回,多亏了长信公主,因把所有事告知了公主,荷包也让公主代为保管了。温淑人想讨回,待我跟公主要回来,再还给你罢!不过,温淑人要回荷包其实也没用,里面已空无一物。”

温氏脸色一下变得煞白,问道:“你把荷包拆了?”

余青低声道:“是公主拆的。”

“你们想怎么着?”温氏问道。

余青叹口气道:“温淑人,我为人如何,你也知道的。但我住进长信公主府中,一些事便由不得我作主了。”说着起身走了。

温氏呆坐了片刻,这才回府,一进府,打听得宋意墨从织造司回来了,便去相见。

宋意墨在听到温氏的话后,手里的杯子摔在地下,好半晌道:“姨娘既然进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何必送一个把柄在余青手中,让他捏住我们所有人呢?”

温氏叩拜道:“此事,确实是我糊涂了,还请小侯爷赶紧帮着想法子。”

“余青还罢了,长信公主是何等样人,把柄落在她手中,我们焉有好日子?”宋意墨待要再责骂温氏,又自知于事无补,半晌无力挥退温氏道:“你且下去,容我想想。”

待温氏忐忑不安退下了,宋意墨便去见黄隐师,把这件事说了。

黄隐师拈须道:“既这样,你们镇武侯府何防与姜贵妃化敌为友,勾结在一起呢?照我说,镇武侯府若与姜贵妃和解,两方合了口供,想出法子来周圆,且老侯爷毕竟已亡,皇上若不是存心要扳倒镇武侯府,想必不会再追究的。”

宋意墨有些犹豫,出了书房,且去见罗夫人,说了此事。

罗夫人一听,就想喊人把温氏拉来,仗打一场,宋意墨好歹拦下了,苦笑道:“阿娘息怒,如今打姨娘,也无补于事,还是赶紧想法子补救此事罢!”

第二日,宋意墨约见了景世丹,一五一十说了当年的事。

景世丹听得姜贵妃憎恨镇武侯府,全因宋侃当年调戏她之故,一时也有些怒意,拍案道:“你阿爹好大的狗胆,居然敢……”他说着,突然就伸手,托在宋意墨下巴上,俯头道:“父债子还,你知道要如何做了吧?”

宋意墨拂开景世丹的手,俏脸绷得紧紧的,哼道:“惠王殿下,现下事关两府,还请好好说话。”

景世丹负了手走到窗边,叹息道:“若是我母妃得宠时候,父皇听得此事,或者会妒火上升,冷落母妃,再灭了你们镇武侯府。但如今父皇已有年纪,更有新欢,且你阿爹已亡,父皇再要听得此事,料着不会和你们想像中那样大怒的。”

宋意墨道:“哪你说,该如何?”

景世丹道:“你二姐不是正得宠么?让她把此事禀了皇上,求皇上从轻发落便是。皇上别的还好,最恨别人欺哄的,若说实话,他过后调查得实情,或不再追究。”

镇武侯府被这件事折腾了多年,如今听景世丹的话,似乎轻轻巧巧就能解决了,宋意墨到底疑惑着,问景世丹道:“皇上真不会震怒?”

景世丹一笑道:“皇上突然从外认了一个儿子回来,又让那个儿子住在长信公主府中,更封了梅氏为贵人,此会对宫中有子的嫔妃们,怕有些内疚的。趁着这个时候说这件事,他就是恼怒,也不会恼怒到哪儿去?”

☆、第46章

别了宋意墨,景世丹马上进宫见姜贵妃。

姜贵妃听完景世丹的话,脸色极复杂,半晌道:“你都知道了?”

景世丹道:“母妃,宋侃已亡,当年的事就揭过罢!如今要防的,是长信公主。长信公主得了这个把柄,定然不会这样放过我们的。”

姜贵妃脸色难看起来,皇帝一向宠信长信公主,一旦长信公主在皇帝跟前添油加醋说及此事,后果不堪设想。

景世丹道:“母妃,长信公主留着余青住在府中,瞧着,是把余青当女婿了。而余青肯定不会拒绝申含秋。现下长信公主若想捧余青上位,誓必拿这个把柄威胁镇武侯府和母妃的。”

“你说,该如何?”姜贵妃不由叹气。

景世丹沉吟一下道:“如今之计,也只有和镇武侯府和解,再让宋淑妃在父皇跟前和盘托出实情,那时,长信公主抓着的把柄,将不再是把柄了。”

姜贵妃虽憎恶镇武侯府的人,但听着景世丹这话,也感觉有道理,一时道:“宋淑妃要说出这件事,也须得拣一个好的时机,若不然,就怕弄巧反拙,惹恼了皇上。”

他们说话,温氏却也进了宫见宋意婵。

宋意婵问得温氏,说是余青已把荷包交给长信公主时,一张俏脸不由雪白起来。

温氏忙拉住宋意婵的手道:“小侯爷找过惠王殿下商议,惠王殿下认为,此事须得抢在长信公主威胁他们之前,告诉皇上。”

“姨娘是让我把此事告诉皇上?”宋意婵喃喃问道。

温氏叹道:“趁着你还得宠,把此事告诉皇上,希望皇上能从轻发落吧!”

宋意婵待要再说,突然揉了揉胸口,说有些闷。

“怎么啦?”因着宋意婵上次吃错东西致全身起红疹,温氏这会见她如此,不由紧张万分。

宋意婵在床边案几上挟了一颗青梅含了,笑道:“这几日老觉得胸闷,但含一含青梅又没事了。正想着要请御医过来诊脉呢!”

温氏斥道:“这也能拖着?你倒是赶紧让御医过来诊一诊啊?”

宋意婵一下微红了脸,俯到温氏耳边道:“姨娘,我这个月的月事还没来,就怀疑……,只又害怕太早喊了御医过来,万一诊不出来,却是空欢喜一场。”

“啊!”温氏又惊又喜,一时细看宋意婵的脸色,喃喃道:“一定是有了,一定是有了。”

“姨娘!”宋意婵不由捂住温氏的嘴,笑道:“御医还没有诊过,可不敢确定。”

温氏欢喜过之后,一下笑道:“这下好了,镇武侯府有救了。”

宋意婵问道:“姨娘有什么好主意?”

温氏摸摸宋意婵的脸笑道:“你呀你,就是傻人有傻福。”

宋意婵笑了笑。

温氏这才道:“待御医确诊,说你有喜之后,皇上定然来看你,趁这个时候,你再说出老侯爷和姜贵妃的恩怨,继而为镇武侯府求情,皇上看在你有喜的份上,定然不会责罚镇武侯府,此事,或者可轻轻揭过。”

宋意婵一边听一边点头。

看看时候不早了,外间有宫女来引温氏出宫,宋意婵便着人去请御医过来诊脉。

温氏回到侯府,忙去见罗夫人和宋意墨,说了宋意婵极可能怀孕的事。

宋意墨一听大喜道:“天估镇武侯府。”

那厢,景南天听闻宋意婵去请御医,想及上回的事,到底有些挂心,便信步往荷香殿去了。

御医正诊脉,见景南天来了,忙起身行礼,这才复坐下给宋意婵诊脉。

待御医诊完,景南天这才问道:“淑妃是什么病?”

御医已是连声恭喜景南天和宋意婵,笑道:“娘娘是喜脉,已怀孕一个多月。”

“啊!”宋意婵虽有些心知,这会听得确切消息,还是忍不住叫了一声,满脸喜色。

景南天晚年得子,也不禁喜形于色,上前去握了宋意婵的手道:“爱妃!”

“皇上!”宋意婵娇滴滴喊了一声。

景南天心下疼爱,不由去抚宋意婵的头发。

一时御医告退,众宫女也退了下去。

宋意婵想起身亲给景南天斟茶,却被景南天按下了。

宋意婵想着温氏的话,便把头靠到景南天怀中,小小声说了镇武侯府和姜贵妃的恩怨。

景南天听完,晒然一笑道:“此事朕一早就知道了。”

宋意婵吃惊,“皇上知,知道了?”

景南天点头道:“当年宋侃休了原配,本想去姜家求亲,因知晓朕也喜欢姜氏,便转而求娶了罗氏,及后,他对姜氏念念不忘也是有的。只他早亡,朕也不再把这些事放在心上。”

宋意婵微张了嘴,也是说,镇武侯府谋划多年,忧心多年,其实是虚惊一场?

宋意婵深吸一口气,又把温氏缝制荷包,荷包交在余青手中,余青把荷包交给长信公主的事说了。

景南天摸摸宋意婵的头道:“你好好养胎,不须烦心这些事。”

宋意婵一下悄悄吁口气,这么说,皇上不会再治罪镇武侯府了?

宋意婵有喜的消息,很快传到镇武侯府中。

罗夫人携了温氏进宫探望宋意婵,待从宫中回来,罗夫人脸有喜色,喊了宋意墨进房道:“阿墨,咱们镇武侯府的危机解决了,此后也不必怕姜贵妃。”

宋意墨听完罗夫人的话,也是惊喜交集,半晌道:“早知道皇上通情达理,咱们也不须忧心这些年。”

罗夫人欢喜完,继而另忧心起宋意墨身份的事,自责道:“那时只想着若你不是男孩,侯府无人承爵,再有人落井下石,我们从此就要过苦日子了,一时就顾不得许多了。后来又想,若你姐姐能当上国母,姐夫是皇帝,你这条欺君之罪,或能从轻发落。可如今皇上身体健郎,太子这几年未必能继位,偏生你已长成,只怕明年就瞒不过人去了。”

宋意墨攥了罗夫人的手道:“阿娘不要忧心,最多到时我报个疾病,到乡下农庄中躲几年,待姐夫继位后再回来。

姜贵妃方面,一得知宋意婵已在景南天跟前和盘托出当年的事,景南天并没有怪罪的意思,多年的心病一下得解,不由伏案流泪。

一时人报景世丹来了,姜贵妃方才擦泪,喊了景世丹进去。

景世丹见了姜贵妃,道:“母妃,宋淑妃有喜,镇武侯府更加水涨船高了,太子之位则更加稳固,我只怕皇后要对付你了。”

姜贵妃冷笑道:“我也不是吃素的。”

景世丹摇头道:“母妃,如今形势确实于我们十分不利。我刚打听到,有敌军犯边境,父皇打算派石家大公子出兵,我想随军,再举荐宋意墨一道随军。”

景世丹想着,现时镇武侯府三个女儿中,一个嫁了顺王,一个是准太子妃,一个是有喜的淑妃,实在势大,姜贵妃一定斗不过皇后。这个时刻,他拉了宋意墨随军,宋意墨在他手中,镇武侯府诸人必不敢轻举妄动,也会牵制着皇后,不使她对付姜贵妃。

而他离开期间,长信公主和皇后并镇武侯府之间,肯定会发生争斗,那时若能三败俱伤,他回来时,便能拣个便宜了。

☆、第47章

“什么,惠王殿下要随军出战,还举荐了阿墨?皇上应承了?”罗夫人大惊失色,一再追问景世炎,只希望此事是误听。

景世炎叹口气道:“岳母,皇上点了头,只差一道旨意下来了,您宜作好准备。”

罗夫人脸色剧变,宋意墨近来身段更现玲珑,这会要是随军出征,一个不好,也就暴露了女儿身,且刀枪无眼,有个万一的话,……

景世炎见罗夫人担忧,少不得安慰道:“阿墨只是随军,挂个小将,并不是先锋,也不是主力,且他年小,真正冲杀的,也不须他上,不过随众行动而已。再说了,还有石大公子等人护着呢,不会有事的。这回要是打退了敌军,回来时,他身为小将,也能记个军功,得皇上青眼。”

罗夫人半点也听不进,只喃喃道:“我们镇武侯府只有这么一个依仗了,若她有个什么,我们还有活头么?”

景世炎看着安慰不了罗夫人,只得道:“若岳母真不想让阿墨随军,趁着旨意未下,赶紧进宫求一求太后娘娘,太后娘娘是一个念旧情的,没准肯开口帮忙。”

罗夫人一听,眼睛一亮,马上站起来道:“我即刻进宫。”

自从宋意婵怀孕,景南天便下了口谕,准镇武侯府的人随时进宫探望她,因此罗夫人很轻易的,就进了宫。她先去见了宋意婵,再由宫女领着,去拜见康太后。

康太后听完罗夫人的来意,却是道:“宋侃当年何等勇武,十岁左右就能击杀老虎了,如今小侯爷养得像个女儿家,娇娇贵贵的,连随军也不敢,这可不像武将之家出来的孩子?咱们大景国呢,是打下来的江山,偏生小将们一个赛一个娇弱,再有你们这些阿娘护着,都不用打仗护国了?别的事我可帮你开口,这件事,却不行。”

罗夫人被堵了一口,一下有些胸闷,只是不甘心,还要道:“我们镇武侯府只有这一个男丁,万一阿墨出了什么事,我们就绝后了。”

康太后道:“听闻这回敌兵并不算强大,且小侯爷只是随军,并不须上前杀人,不会有事的。”

罗夫人再次被堵了一口,无奈何只得告退出宫。

另一头,景世炎也找到织造司,跟宋意墨说了景世丹举荐他随军的事。

宋意墨听完也是一惊,一时道:“惠王殿下这是拉着我随军,挟制镇武侯府,使镇武侯府牵制皇后娘娘和太子,不让他们对姜贵妃出手了?”

景世炎低声道:“随军的话,一来一回,快则大半年,慢者一年两年的,这样一来,也够皇后娘娘和长信公主斗法了。到时二哥再立了军功回来,指不定又得了皇上赏识呢!”

宋意墨道:“顺王殿下是让我答应随军,也挣个军功回来,到时好跟惠王殿下抗衡?”

景世炎道:“我倒是知道,你们镇武侯府请了一位隐师在府中教导你,你文武皆学了,且你阿爹当年那样的武功,你若连随军也不敢,将来如何振兴镇武侯府”

宋意墨隔一会道:“我只怕阿娘为了不让我随军,会做出什么事来。”

说着话,看看天不早了,宋意墨送走景世炎,便回了镇武侯府。

正好罗夫人从宫中回来,母女忙进房中说话。

宋意墨劝罗夫人道:“阿娘,您别折腾了,就让我随军罢!”

罗夫人苦恼道:“万一被人识破你的身份呢?”

“我万事小心谨慎就是。”宋意墨安慰了罗夫人几句,又道:“且这回若能侥幸立得军功,回来时,仗着军功,没准能抵了欺君之罪呢?”

景南天因是以武得天下,立国时便宣布了几条规矩,其中一条,却是军功可抵一些罪名,极大的军功甚至可抵消杀人罪。宋意墨忖度着,若自己能捞个军功,到时宋意婵又能顺利生子,那时再帮着求情,没准捞到的军功真能抵了欺君之罪呢?

罗夫人待要再说,但一想宋意墨若不随军,一旦揭露身份,便是死罪,随军之话,确实有机会建得军功,有利之后揭露身份时以军功抵罪名,她寻思良久,到底是狠下心道:“既这样,就准备随军罢!”

不几天,圣旨果然下来了,让宋意墨随军。

出发这一天,众人直送出城外。

景世丹见罗夫人拉着宋意墨再三嘱咐,便和石康道:“去问问罗夫人,真不放心,不如也随我们出发好了。”说着大笑。

石康小声道:“惠王殿下,镇武侯府只有阿墨一个男丁,罗夫人把他看得像眼珠子一样重要,现下深怕阿墨有个万一,这也正常。”

罗夫人嘱完宋意墨,又小跑过来嘱石康,再三拜托,让石康护着宋意墨一些。

石康自然满口答应。

还是宋意墨有些赦然,扬声道:“阿娘,您回罢!”

罗夫人也知道自己失态了,忙退后。

却说宋意墨这么一扬声说话,景世丹又跟石康道:“人家十三岁都是一副鹅公鸭嗓音,他嗓音却又清又脆,倒有些奇怪。”

石康远目道:“美少年发育得迟嘛!”

“嘿!”景世丹晒笑。

很快的,马蹄声得得,扬起灰尘,大队人马渐行渐远。

罗夫人呆立在原地,直到灰尘落地,人影皆无,这才不情不愿坐上马车回镇武侯府。

自从宋意墨随军后,罗夫人每早起来,必到菩萨跟前上香,求菩萨保佑宋意墨,又日日念叨,只盼宋意墨快些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