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紫叶就像是入了魔。眼里心里只有一个慎三爷,姐妹们的劝告,她只当耳旁风。

之前还只是有些意乱情迷,到底没有耽误了差事。

可如今。紫叶竟、竟敢帮着外人算计自家主人,这妥妥是作死的节奏啊。

顾伽罗笑容很冷。眼神更冷,“这是她自己的选择,后果如何,也自当自己受着。”

顾伽罗虽在现代待了四年。但骨子里还是个古人,奴婢与她而言,只是个‘奴婢’。

顾伽罗也不是什么恶毒的主子。奴婢犯了错,乃至背主。只需按照家里的规矩惩处便是了。

紫叶是祖母送给她的丫鬟,那就更方便了,她直接把人送回顾家交给老夫人即可。

“…”嘴唇蠕动了下,到嘴的求情,紫薇还是咽了回去。

进了萱瑞堂,清河县主也已经收拾妥当,正跟几个心腹婆子交代事情。

齐敏之也在屋里,跟弟弟齐恒之一起坐在罗汉床的另一边,两小的叽叽咕咕的说着什么。

见顾伽罗进来,齐敏之和齐恒之赶忙下来,齐齐行礼,“见过大嫂。”

顾伽罗笑道:“敏姐儿和恒哥儿快起来吧。”

两人这才直起身子。

齐恒之今年十岁了,长得颇似县主,小小少年很是白净秀气,与尚武的长兄齐谨之是截然不同的类型。

古语七岁不同席,齐恒之见大嫂进来,不好再呆在这里,跟县主说了一声,便退了出去。

“东西都准备好了?”

县主交代完差事,将一众婆子打发出去,这才柔声跟顾伽罗说话。

顾伽罗规矩的立在一旁,“都准备好了。”

县主很满意:“真是个能干的好孩子。今年是你第一年来咱们齐家,咱们家又出了那样的事,唉,今年过年便要格外上心…”

顾伽罗认真的听着,县主交代一句,她答应一句。

除夕事儿多,县主管着一大家子,自然不会清闲了。

婆媳两个才说了一小会儿的话,外头便又有管事妈妈来回话。

顾伽罗见状,不好再叨扰,便告辞出去了。

回到沉香院,齐谨之并不在,他这会儿应该正跟着齐令先在二门外张罗。

“大奶奶,大奶奶,”

慧芸气喘吁吁的跑进来,凑到顾伽罗身边,悄声嘀咕了一句。

顾伽罗挑眉,“你没看错?她果然去了那里?”

慧芸用力点头,小巧的鼻尖儿上一层汗珠。

“这倒是省了我的事儿了。”

顾伽罗唇角上扬,但眼中却没有丁点儿笑意。

天色将晚,喜庆的大红灯笼已经挂了起来,街上响起了炮竹声。大长公主率领两府的男丁女眷,齐齐前往祠堂祭拜先祖。

齐家没了爵位,但规矩还在,祭祖也严格按照惯例,一丝不苟的进行着。

齐令先、齐令源两兄弟望着一个个的牌位,又看了看略显简陋的祠堂,眼中不禁滚下泪来。

其它男丁和女眷们也都百感交集,直到祭祖结束,大家回到中轴线的正厅一起用年夜饭的时候,情绪都没有恢复过来。

年夜饭很丰盛,家人也齐聚,可就是没有太多的欢乐与喜庆。

从大长公主往下,每个人都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一顿饭吃得安安静静。

“算了,今年也不用都聚在一起守岁了,还是回自己的院子吧。”大长公主神情落寞的摆摆手,宣告宴席结束。

顾伽罗和齐谨之跟着齐令先夫妇出了正厅,准备去萱瑞堂守岁。

刚出了门,还没有下台阶,齐慎之便追了上来,叫住齐谨之耳语了几句。

顾伽罗冷眼看着,心道:啧,好戏就要上演了!

第034章 捉奸?

即将过去的一年,对于齐家来说,绝对是晦暗不堪的。

而对于整个大齐王朝来说,却是难得的好年月。天下太平,风调雨顺,不管是宫里的皇帝萧烨,还是最底层的庶民百姓,都过得非常顺畅。

京中的权贵、富户们就更不用说了,除开一些办事不利被皇帝开回家吃自己的倒霉鬼,绝大多数的人家都是富贵满堂、花团锦簇。

日子红火,过年的时候也就格外的热闹。

齐令先、清河县主领着儿子媳妇女儿下了台阶,顺着抄手游廊往前走,四周或远或近的地方,都能时不时的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没走几步路,不远处又‘嘭’的一声闷响,然后一个灿烂的烟花在半空中绽放开来,五颜六色的光芒竟是照亮了半个天际。

就连这抄手游廊也被映照得格外明亮。

嘭、嘭、嘭~

接连几声响动,漆黑的夜幕上顿时化身幕布,一朵朵鲜艳夺目的烟花尽情绽放。

各色耀眼的光芒在空中一闪而过,由亮转暗,齐家众人的脸上也出现了斑驳的光影。

“这是皇宫燃放的烟花,明日正旦圣人赐宴的时候,应该还会有烟花。”

齐令先顿住脚步,目光投向不远处的宫城,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落寞。

每年正旦,朝臣进宫朝贺,而宫里也会举办盛大的宴集,京中数得上的勋贵人家都会前往。

过去的齐令先,贵为黔国公,超一品的爵位,每次宫中摆宴。他都能位列其中,而且位子还非常靠前。

十几年都是如此,偏偏今年——

清河县主伸手扶住了齐令先的胳膊,柔声笑着说:“呵呵,说起来,这还是咱们头一回在家里欣赏烟花呢。距离虽然远些,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其实。依着清河县主的品级。她今年仍有资格进宫赴宴。

只是她不能,也不想去。

齐令先听了妻子的话,扯了扯嘴角。露出一抹勉强的笑容,“县主说的是,却是别有一番风味。”往年是欢欢喜喜,今年是愁云惨淡。可不‘特别’嘛。

清河县主知道丈夫心里不好受,但这也是没法子的事。

爵位丢了。西南大营没了,齐家的根基断了一大半。这其中固然有齐勤之闯祸的原因,但究其根本,还是那句‘功高盖主’。

当今皇帝萧烨是个强势且有雄心壮志的人。治理江山十几年,萧烨也容忍了四大国公府十几年。如今,他帝位稳固、积威已重。断然不会再允许兵权旁落。

所以,四大国公府早晚都要被收拾。

他们齐家不过是撞到了枪口上。

“父亲。母亲,外头冷,咱们还是赶紧回去吧。”

齐谨之的心情也很不好,但今天到底是除夕,辞旧迎新的日子,如果再这么消沉下去,没准儿还会影响来年的气运呢。

人总要往前看,家业败了,也总有振兴的那一日。

“谨哥儿说的是,走走,咱们快些回去吧,我那儿还藏着一坛上好的‘秋露白’,待会儿咱们爷儿俩好生痛饮几杯。”

齐令先到底是久经磨砺,心性异常坚韧,脆弱也不过是一刹那的功夫,很快他就调整了心态,爽朗的笑道。

齐谨之也赶忙附和,“那感情好,儿子早就惦记您的那坛子好酒了…”

父子两个相视而笑,萦绕在一家人身边的各种负面情绪一扫而空,大家也都跟着说笑起来。

清河县主笑骂了一句,然后冲着身侧的一个小丫鬟使了个眼色。

小丫鬟会意,悄悄的退出队列,一溜烟的往大厨房的方向跑去。

一家人说说笑笑的回到了萱瑞堂,正房的饭厅里,接到消息的马妈妈急忙命人做了十来样精致的菜肴,紧赶慢赶的送了来。

幸好这几日过节,大厨房的许多吃食都是半熟的,只需稍稍加工即可。

见到一桌子的饭菜,大家都没有意外,县主一向都是个稳妥的人,由她当家,绝不会有半分的疏漏。

齐家向来家里人丁不旺,西府这边全都加起来也不过寥寥六个主子。

齐令先行伍之人,不耐烦那些俗礼,又因为过年,想热闹些,也就没有弄什么男女分席,而是儿子媳妇女儿一起就坐。

顾伽罗习惯性的站到县主身后伺候婆母用饭。

县主却摆摆手,让顾伽罗坐下一起吃。

齐敏之得到母亲的暗示,直接拉着顾伽罗的手,推着她坐到了清河县主的身边。

齐令先和齐谨之、齐恒之父子三个靠着坐。

丫鬟送上一个尺余高的小巧酒坛子,齐谨之豪爽的一个手刀,直接将塞住坛口的红绸木塞挥去,然后单手拎着坛子,给父亲和自己倒满面前的酒盅。

“父亲,大哥,我、我也要喝。”

齐恒之见齐谨之要放下酒坛子,赶忙说道。

“你?”齐谨之扭头看了看身高不及自己胸口的小弟,哭笑不得的说:“你才几岁?胎毛还没褪齐,就想喝酒?”

齐恒之闻言,小脸涨得通红,挺起小胸脯,不服气的说道:“我都十岁了,过了今儿就是十一岁了。父亲和兄长十一岁的时候都上战场了,我也是父亲的儿子,现在上不了战场,难道还不能吃杯酒吗?”

齐令先先是一愣,旋即哈哈大笑,“好好,说得好,都是我齐家的好儿郎。谨哥儿,给你弟弟满上。”

齐谨之拎起酒坛子,作势要给弟弟也倒上一盅。

齐恒之却一摆手,“我自己来。”

小少年从兄长手里接过酒坛子,两只手抱得牢牢的,小心翼翼的将酒盅倒满。

许是头回做,动作不太熟练。酒水泼洒出一些。

“香儿,且让他们父子三个喝去吧,咱们娘儿三个好好的吃些饭才是正经。”

清河县主见小儿子这般活跃,心情好了许多,不管推杯换盏的父子三个,招呼顾伽罗一起用饭。

“是,母亲。”顾伽罗点头。方才在饭厅并没有吃太多。这会儿肚子还真有些饿了。

且相较于饭厅的人心各异,萱瑞堂这边的气氛倒是好了许多,至少顾伽罗能静下心来吃饭。

酒桌上说说笑笑。这餐饭吃得好歹有了些年夜饭的氛围。

用罢饭,丫鬟们又端来果品、点心和茶水。

一家人围聚在一起,说东说西,继续守岁。

直到四更天。外头彻底安静下来,清河县主才强打着精神。让大家都回去休息。

顾伽罗和齐谨之恭敬的行礼告辞。

“你先回去吧,我还要去花园子一趟。”夫妻两个默默的走了一会儿,齐谨之忽然说道。

顾伽罗扬了下眉毛,“大晚上的。大爷去花园子做什么?”

齐谨之道:“东府二房的齐克之和齐慎之兄弟两个,邀请我去花园子的‘揽翠亭’说话。”

方才吃了不少酒,这会儿齐谨之一张嘴就满是酒气。不过他的人还清醒。没有忘了齐慎之的邀约。

揽翠亭是齐家花园子的一处水榭,四周都是窗子。夏日里卸下窗子便是亭,冬日关上窗子变成了邻水的屋子。

只要燃上炭盆,坐到里面倒也不怎么冷。

顾伽罗点点头,叮嘱了一句:“天黑路滑,大爷小心些。再者,少吃些酒,明儿还有事儿呢。”

齐谨之应了一声,自从那日夫妻两个把话说明白以后,夫妻两个相处起来愈发‘和谐’。

齐谨之虽然还会冷嘲热讽,但相较于过去的‘无差别、无理由’的‘纯攻击’,变成了有根据的‘毒舌’,次数也明显少了许多。

更多的时候,夫妻倒也能和平相处。虽然还是不像正常夫妻,却比‘仇敌’好了太多。

听到顾伽罗关切的叮嘱,齐谨之还是领情的,回了一句:“大奶奶也留意脚下。”

说罢,夫妻分开,顾伽罗和一众丫鬟继续往沉香院的方向走,而齐谨之则领着两个手拿灯笼的粗使丫鬟去了位于中轴线的花园子。

“大奶奶,这是奴婢特意给您炖的核茯苓陵粳米粥,最是安神补脑,您今个儿累了一天,还是睡前喝点子安神粥吧。”

紫叶亲自端着个托盘进来,托盘上放着甜白瓷的小碗,碗里是热气腾腾的粳米粥。

顾伽罗抬眼看向紫叶。

紫叶心里忐忑,故作恭敬的垂下头,避开了顾伽罗的眼神。

顾伽罗心底微微的叹息了一声,这是她给紫叶的最后一次机会,如果紫叶能及时收手,她还能念在这几个月相处的份儿酌情发落。

但…罢了,既然紫叶下定决心要作死,她也不会拦着,更不会同情!

“嗯,还是紫叶贴心,刚刚吃了些油腻的东西,胃里正有些不舒服,正想吃点粳米粥暖暖胃呢。”

顾伽罗伸手端起小碗,拿调羹轻轻搅拌着,待热气散了,她才小口小口的吃着。

紫叶的神经一直绷得紧紧的,直到亲眼看着顾伽罗将一整碗的粳米粥吃了一大半,这才长长松了口气。

回到小厨房,将‘东西’都收拾好,紫叶回到自己的房间,和衣躺下。

起初她并不敢闭眼,竖着耳朵听外头的动静。

但忙了一天,精神又是高度紧张,好容易躺到了床上,浓浓的睡意袭来,她竟直接睡了过去。

四周也渐渐的安静下来,浓黑的夜色中,几个人影攒动。

次日清晨,东府二房的太太小秦氏领着几个壮硕的婆子杀到了沉香院…

ps:最近好冷清哦,亲们,如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欢迎大家留言提出来啊。

第035章 鸡飞狗跳

“老奴见过清二太太。”

冯妈妈迎了上来,疑惑却又不失规矩的欠身行礼。

小秦氏摆摆手,“哎呀,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恁般多礼?快起来吧。”

冯妈妈听她这话似有深意,不解的问道:“清二太太亲自过来,可是有什么事吩咐我们大奶奶?”

今天可是大年初一啊,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哪怕再大的事,就不能等过了今儿个再说?

小秦氏满脸的焦急,但冯妈妈看得仔细,发现她的眼中并没有多少急切。这、又是怎么回事?

“你们大爷呢?”

小秦氏是秦姨娘的远房侄女,而秦姨娘原本就是个贫苦农家女,还是姑丈齐子孺发了家,自家又对齐家有恩,秦姨娘才能顺利嫁入国公府做妾。

秦家的祖宗往上数八代,也都不是什么富贵人家。

由此可知,小秦氏的远房亲戚的家境也好不到哪里。

事实也是如此,小秦氏是个地道的贫苦村姑,就在家里实在过不下去的时候,辗转听到了齐家发家的事,小秦氏的父亲老实憨厚了一辈子,这次却不知怎的,难得聪明了一回,竟想起了自家的远房亲戚便是齐子孺的妻子。

秦父变卖了家里的薄田,携家带口的一路北上,好不容易寻到了齐家。

那时秦氏已经过世,秦姨娘被大长公主打发到边角的院子里,跟儿子相依为命。

小秦氏一家投来,秦姨娘原不想见,更没打算收留。偏小秦氏一家进门的时候,正巧碰到了大长公主。

大长公主一听是‘秦家人’。顿时来了兴趣,尤其是看到相貌出众、却一身土气的小秦氏,忽的生出一个念头,命人将他们一家带进了齐家。

大长公主厌恶秦姨娘和齐令清,却碍于丈夫,不好对他们下杀手。

但她也不想让齐令清母子好过,更不想齐令清长大后攀上什么得力的岳家。可若是太差的人选。齐铿那里就不会同意。

而缩手缩脚、小家子气十足的小秦氏却是最合适的人选:第一,她出身贫寒,上下三代都挑不出一个得用的人。第二。小秦氏姓秦,齐铿就是看在这个‘秦’字上也该考虑一二。

大长公主直接告诉齐铿:“婆母临终前,定要咱们关照下秦家,如今让清哥儿娶秦家的女儿。这不是亲上做亲的好事吗。想必婆母在九泉之下也会高兴的。”

齐铿又不傻,自然不会轻易的被这套说辞说服。

可他能说什么?嫌弃秦家出身为卑、无钱无权?

他真若这么说了。那岂不是‘不孝’?狗不嫌家贫啊,他的亲生母亲便出身秦氏,他瞧不起秦家,岂不是嫌弃母亲的出身不好?!

秦姨娘也不敢说什么。她能成为堂堂平西侯的贵妾,靠得就是一个‘秦’字。

无奈之下,秦铿和秦姨娘只能忍下。任凭大长公主将小秦氏许给了齐令清。

秦姨娘不能左右儿媳妇的人选,心塞不已。想了一夜,她含泪对齐铿请求,表示想亲自调教小秦氏。

齐铿正觉得愧对表妹,听了这话,想想也没什么,便同意了。

秦姨娘将小秦氏接入了自己的小院,严格教导起来。

然而小秦氏那时已经八九岁了,性情早已定型,又岂是能轻易掰正过来的?

再者,秦姨娘本身也不是什么受过良好教养的世家贵女,上头又有大长公主压着,她没机会出去交际,所以她骨子里还是个没什么见识的村妇。

这么说也不对,秦姨娘还不是纯粹的村妇,而是赤贫乍富的村妇,对天生好命的贵女们各种羡慕嫉妒恨,待自己发迹后又不由自主的学习贵女们的做派,反过来瞧不起自己曾经的阶层。

就像所有的暴发户一样,秦姨娘性格变得有些矛盾。

这样一个人,她教导出来的‘学生’又能好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