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行!”碧落拒绝,“倘若九王爷这时候去墨韵堂见了皇上,那诈死的消息势必会泄露,所以,还请九王爷以大局为重,暂时忍耐几天。”

“瑞妃说的没错,若是让人知道九王爷去了墨韵堂,一定会起疑心。”冷玥儿也站出来劝说凤莲澈。

“你最好没有骗我!否则,我定会让你死无全尸!”

凤莲澈冷冷地对碧落警告后,便掉头离开了坤宁宫。

“瑞妃莫要将九王爷的话放在心上,他是太担心皇上了。”冷玥儿劝说着碧落,碧落摇摇头说:“正是因为九王爷如此激动的反应,才让妾身相信,九王爷绝不会是害皇上的凶手。”

碧落回宫的第二天,在皇后冷玥儿垂帘听政,在九王爷辅政的情况下,皇后在朝堂上宣布了皇帝在半路被人劫杀归天的消息,并下懿旨准备辅佐凤夜澜唯一的子嗣,只有一岁的大皇子凤易天即位。没想到,朝堂之上,摄政王凤南夕就第一个站出来反对。16605397

凤南夕的理由有三点,第一就是大皇子的母妃是婢女,出生卑贱;第二就是大皇子年幼,无法扛起江山社稷的重任;第三就是他凤南夕绝不会认同一个对大祁毫无贡献的奶娃娃继承大统,为了大祁的千秋万代,这江山势必要交到有能者的手中。

朝堂之上,一时争论纷纷,摄政王在大祁的势力根深蒂固,皇后和凤莲澈的势力也无法和他正面起冲突,于是就只能将皇位一事暂时作罢,先筹备凤夜澜的丧事。

朝堂之下,碧落和冷玥儿很快达成了一致,这摄政王凤南夕怕就是幕后黑手,目的就是为了篡位。

“摄政王狼子野心,现在已经昭然若是,本宫定要替皇上除了这一大患!”

“朝中局势现在一分为二,支持摄政王的大臣,他们秉承的观点就是摄政王功高权重,理应继承大统,眼下,只要我们能找到摄政王要谋反的证据,就可以先从正义上击败他们,然后再用计擒住摄政王,让皇上来亲自治他的罪。”碧落出谋划策着。

“那么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做呢?”

在凤夜澜出殡的前天夜晚,摄政王凤南夕的府邸出现了刺客,刺客虽没能擒住,但摄政王府也并无人员伤亡。

当夜凤莲澈派人传消息给皇后,说凤南夕果真在自己的府邸赶制了龙袍。于是在凤夜澜出殡的当天,出殡的队伍未走出宫门便被整个围困在太和殿前。

太和殿四周涌出无数的侍卫,将出殡的大臣们团团围住,凤莲澈拿出暗卫从凤南夕府邸盗走的龙袍和登基圣旨,以谋逆罪抓捕了摄政王凤南夕。

一切进展的是那么顺利,顺利到碧落有些不敢相信。

凤南夕被关进大牢的那晚,碧落带着青儿前往牢房,准备问凤南夕一些问题,可没想到有人先她一步在牢房里。

碧落没有现身,躲在通道内,偷听了两人的谈话。玥地应才凤。

“是你派人要杀我皇兄?”凤莲澈质问凤南夕。

凤南夕虽深陷大牢,但他淡定自若的样子仿若还置身在自己的府邸般,一点都没有任何颓废和惊慌的神态。

这也是碧落最大的困扰。南下的时候,碧落见过凤南夕身边的那些护卫,即便当日凤莲澈将他们围困在了太和殿前,凤南夕却没有丝毫反抗,这可一点都不像凤南夕的作风。

“九王爷既然知道了,又何必多此一问?”

“天歌的死也是你做的手脚?!”

“是与不是,现在还重要吗?”凤南夕并没有正面回答,嘴角的那抹笑意,无不显露出一个胜利者的喜悦。

“为什么要这样做?!天歌他和你素无恩怨,为何要置他于死地?!”凤莲澈的情绪非常的激动。

“要怪就怪他和九王爷你太亲近,只有他死,才能让王爷心中的那份忠诚动摇。”

“果然是你害死了天歌!”眨眼间,凤莲澈腰上的软剑就已经抽出来,抵在了凤南夕的胸口,“我们兄弟自问待你不薄?为何你非要要我们兄弟反目!为何要谋反?!”

虽然这些年凤莲澈为了遏制凤南夕的势力,和他处处为敌,但想起最初凤夜澜即位时,凤南夕对他们兄弟二人的帮助和支持,眼前的结果是他最不想看到的。

“还记得皇叔以前跟你说过的吗?凤夜澜并不是皇上的亲生,他那样的野种也想霸着先皇的江山,你让我如何能不反?”

“胡说!皇兄和我都是先皇的子嗣,你休要再造谣生事!”凤莲澈一激动,手中的软剑便刺破了凤南夕的衣衫,一朵血色梅花在他白色的衣衫上绽放。

“九王爷若不信,可派暗卫去本王的府邸再偷一次,本王早已经准备好足够的证据去证明这点。”

碧落听到这里,心中更加困惑,难道凤南夕早就知道去他府邸的暗卫是凤莲澈的人,他是故意让人偷走了他私自造的龙袍和圣旨?

“本王不会再信你!!”凤莲澈说着就愤慨地离开了地牢。

“那龙袍就当皇叔送给九王爷的登基贺礼,先皇的江山终于夺回来了!”

碧落和青儿躲在暗处,等着凤莲澈离开后才走出来。

“娘娘,青儿觉得这个摄政王好奇怪啊?”

碧落也感觉他和凤莲澈的对话很奇怪,“青儿你在这里守着,别让外人进来,我去会会这个摄政王。”

遣退了所有狱卒后,碧落独自进入地牢,凤南夕的双手双脚都拴着铁链,但他全身却无一点颓然的气息,相反他脸上显露着一种轻松喜悦之情,这让碧落更加困惑。17fz。

“你是故意让九王爷抓住的?”碧落开门见山地问。

“先皇嫡嗣,擒灭逆贼,功高权重,这三点已足以将他推上皇位了。”

凤南夕的回答让碧落心中一震,聪明的她很容易就猜中凤南夕是想让凤莲澈登基。

“为什么这样做?你不是一只觊觎皇位吗?”

“如若没有我,澈儿他怕是到死都不会有机会登上皇位。他始终不相信我说的,那皇上是个野种!他们同母不同父!”

“莫说九王爷不相信,本宫也不相信这点。”

“既然本王就要死了,不妨将这个秘密都说出来,好让日后本王归天之后,也有人将这些真相告知澈儿……”凤南夕悠然地坐下,并让碧落也坐下听。

先皇在世时,有兄弟十四人,先皇排行第五,凤南夕排行十四,因为凤南夕的生母早亡,他从小就被带到先皇的母妃膝下抚养,先皇对凤南夕也像亲兄弟一边照顾保护。

后来先皇登基,众皇子成年后都被先皇封了王,赏了封地,离京生活,只有年幼的十四仍留在宫内。凤南夕以为他最敬重的五哥这一生就会幸福无忧地生活下去时,那个女人的出现彻底打乱了先皇的生活。

这个叫兰妃的女人,从她大着肚子进宫的那一刻,朝堂之上对于她的微言就没有断过,后宫之中对于她的议论就更多,可先皇却为了这个女人,一面用强权平息这些谣言,一面为了安抚臣子,册立了丞相之女敏贵妃之子为太子。

但这件事并没有就此结束,随着兰妃产下皇子,先皇对这位兰妃的宠爱就到了独宠的地步,无论大臣们怎么上奏,先皇都执意夜夜留宿在凤来殿。两年之后,兰妃又诞下一子,先皇对她宠爱更盛,不顾众人的反对,毅然册封兰妃为皇后。与此同时,当时留在蜮山护卫这位兰妃的夏沛风也在短短两年之内一跃成为了名噪一时的夏侯大人,势力可以与当时的丞相分庭抗衡。

凤南夕当时对于这位兰妃的出现也有些怨言,因为从她入宫之后,先皇对于凤南夕的关注就少很多,原本三天就会来考察他学业的先皇,很多时候三个月都未曾再露面。

凤南夕因为太想念先皇,于是就尝尝偷偷跑去凤来殿附近藏在角落看先皇,看到先皇和兰妃在一起开心的笑颜,凤南夕心中对这位兰妃的怨恨也少了很多,毕竟他想要的只是先皇能快乐而已。

可所有的一切都在先皇带着所有子嗣去南郊打猎时出现了变化,当时先皇的子嗣最大也只有七岁的太子而已,其他子嗣都年纪偏小,皇后的第一个孩子也就是凤夜澜当时也只有四岁,凤莲澈还是个刚刚会走路的娃娃。

正文 328信计(四)

凤南夕至今都记得先皇回来的那一天,全身是血的样子,那一刻,凤南夕第一次感到了恐慌,他不顾一切地冲向自己的五哥,发现五哥怀里抱着的是已经睡着的凤夜澜。

先皇让凤南夕去叫御医,并暂时不要将他们回来的消息告诉皇后。

先皇进入凤南夕的帐篷,让凤南夕替他抱住凤夜澜,御医为先皇止了血,上了药。

尽管御医一直劝言,要求先皇卧床休息,可先皇还是执意要去看皇后让她安心。

先皇在梳洗过后换了件新衣服,从凤南夕手里接过凤夜澜,摸了摸凤南夕的头说:“不用担心,一切都好。”

看着先皇抱着凤夜澜离开的身影,凤南夕第一次哭了。

那是他第一次见到先皇受伤,也是他第一次认识到,原来他一直敬若神明的先皇也不过是血肉之躯,也会受伤,会流血,会痛。

都是因为那个女人,若不是她的孩子丢了,先皇也不必自己亲自深入险地去寻找,也不会受伤回来,更不会为了不让那女人担心,而隐瞒自己的伤势。。

凤南夕决定保护他的五哥,不让他再为了那个女人而受伤。

有了这样的想法后,回到宫里的凤南夕就刻意留意了所有跟那女人有关的流言,他发现那女人的第一个儿子凤夜澜果然和先皇长得不像,也发现夏沛风经常出入那女人的凤来殿,后来当他意外看到那女人靠在夏沛风的肩膀上哭泣时,凤南夕心中就认定了这两人是背着他五哥偷情的狗男女!可他并不敢把自己看到的一幕告诉给先皇,因为自从那次狩猎回来后,先皇的身子就始终不见好,御医说是因为当时处理的太简单,导致伤了的经脉没能及时医治。

凤南夕害怕这件事会打击到先皇,所以就将自己看到的一幕全都藏在了心里,并选择投靠当时后宫中最想除掉兰妃的敏贵妃阵营,与她一起搜集兰妃不洁的证据。

这其中,敏贵妃曾让凤南夕秘密取来了先皇的指血,并告诉他,等到了适当的时机,她就会用滴血验亲的方式,证明凤夜澜并非龙嗣。

可就在敏贵妃准备行动的关键时候,先皇竟然还拖着带病的身子带着皇后微服私访了一年。没有人知道这一年中先皇和皇后去了什么地方,也没有人知道他们经历了什么,只知道一年后,当先皇回宫时,他的身子更孱弱了,脸色更加苍白了,所有为先皇诊治的御医都闭口不谈先皇的病情,这让凤南夕有种极不好的预感。

结果在一个暴雨的夜晚,先皇突然归天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凤南夕感觉自己的大脑都空白了,他疯了一般地冲向凤来殿,却被侍卫挡在了外面。原来是夏侯大人的命令,任何人不许入内。

后来,敏贵妃来了,她用从丞相那里借来的侍卫硬是闯了进去,逼问为先皇诊治的御医,先皇的死因。

御医战战兢兢地跪在地上答皇上是中毒身亡。敏贵妃听后就一口咬定是皇后毒害了皇上,命侍卫要将皇后关起来,可夏沛风却说毒害皇上的太子,因为当日只有太子来探望过皇上。两人争执之时,太子被明月带了上来,夏沛风开始审问太子,逼问他对先皇用了什么毒药,是怎样毒害先皇的。太子只是摇头说:“不知道,不是我做的!”

夏沛风继续逼问威吓太子是谁指使他所为,结果太子忽然口吐白沫地倒地昏倒,等御医将其治醒后,太子却疯了。敏贵妃顿时失控,指责说是夏沛风和皇后勾结,谋害先皇在前,又逼疯了太子,她要替先皇报仇,于是在敏贵妃带来了侍卫和夏沛风的侍卫争斗混乱之时,敏贵妃突然用匕首刺进了皇后的胸口,夏沛风顿时大怒,命人将敏贵妃关了起来。

那一天对凤南夕来说都是混乱的,因为皇上突然归天,没有留下遗嘱,原本的太子又突然疯了,敏贵妃对皇后行凶被关,后宫乱成一片,朝堂之上也乱成一片。

但让凤南夕最为寒心的是,大臣们议论和争执的重点并不是皇上的死因,而是谁来继承皇位。以丞相为首的人支持二皇叔,以夏沛风为首的人则支持皇后的长子凤夜澜。一场皇位争夺之战一触即发,但随着秦大将军带领的秦家军从塞外回京,混乱的局势才发生了变化。

尽管秦大将军也听说了皇上是被人毒害身亡的流言,但他却毅然选择了相信夏沛风,支持夏沛风拥护凤夜澜登上了皇位。

与此同时,西戎长公主夫妇被害一事,惹得西戎和大祁的关系极为紧张,在先皇下葬的那一天,让凤南夕开心的是,不但那个害死先皇的女人死了,夏沛风最疼爱的妻子也死在同一天。

边关战事一触即发,夏沛风让秦大将军留京控制局势,自己则在匆忙下葬的爱妻的第二天就前往西戎平息长公主遇害一事。

而凤南夕则趁着大家都没空处置敏贵妃的时候,悄悄去牢房探望了她。对于先皇的死因,尽管后来夏沛风调查出是因为先皇喝了太子送来的一碗有问题的汤水,那汤水若是单独服用,并不会有任何异常,可当先皇在喝了汤水后再服用御医开的汤药后,汤水中的一种药剂就变成了剧毒,导致了先皇的暴毙。

而根据夏沛风所说,那汤水中的药剂不是普通的东西,更不是大祁国内能找到的东西,这样一种罕见的毒药定是有人交给太子并指使他毒害先皇。这其中最可疑的人就是太子的生母,敏贵妃。

凤南夕当时只是一个无权无势的王爷,他根本没办法重新调查这件事,也不敢质疑夏沛风的结论,所以他去探望敏贵妃,希望能从她那里知道真相。

但敏贵妃并不正面地回答凤南夕,只是将之前凤南夕交给她的那管先皇的指血交给他,让他自己去验证——凤夜澜是不是先皇的子嗣。

凤南夕偷偷弄到了凤夜澜的指血,并做了滴血验亲的实验,结果,两滴血竟然真的不能融合!从那一刻起,凤南夕心中的真相就是——凤夜澜果真是流言所说的那样,不是先皇的子嗣,而是夏沛风和兰妃的孽种!他们这对狗男女不但欺骗先皇,更毒害了先皇,嫁祸给太子后,再把凤夜澜推上王位!

可即便凤南夕知道凤夜澜不是先皇所生又能如何?眼下先皇已经下葬,他没办法在世人面前,再做一次滴血验亲的实验!更何况,那时的局势是,秦大将军和夏沛风兄弟相称,早已控制了局面,他一个毫无权利和实力的王爷根本没办法和夏沛风抗衡。所以凤南夕选择了归顺夏沛风,假意支持他们,帮他们斗倒了二皇叔,赢得了夏沛风的信任,一点点培养自己的势力,最终成为了大祁国权倾朝野的摄政王。

将刻次御。再后来,凤南夕就开始搜集当年先皇暴毙的证据,这其中关键的人物就是找出先皇中毒原因的佛偈僧人。凤南夕认为这佛偈僧人当时一定是被夏沛风收买了,说了谎,可没想到当他把佛偈僧人掳走后,审问的结果让他不得不接受。先皇真是死于一种来自异邦的毒药,而这种毒药后经过凤南夕派人去产地调查,当年竟然是卖给了二皇叔。再然后凤南夕调查到当年先皇和先皇后那一年居住的地方在蜮山的一个避世村庄,于是就派人去那里想要打探到当年先皇在那里生活一年的细节,先想想是不是被那兰妃动了什么手脚。结果派去的人抢回的一个可以播放当年录像的宝贝里却并没有任何异常。

碧落听到这里,便明白当初在蜮山抢劫圣物的黑衣人就是凤南夕派去的,而那可以记录影像的宝贝应该就是碧落前世的娘亲夏侯夫人在手札里提到的一种叫做手机的东西。

尽管凤南夕最后接受了先皇不是夏沛风和兰妃勾结所毒杀的事实,可他始终认定凤夜澜不是先皇的子嗣,继续筹谋要把凤夜澜从皇位上拉下来的计划。

凤南夕从没有过自己称王的想法,在他的意识中,这江山是先皇留下的,只能由流着先皇血脉的子嗣去继承。而先皇子嗣中,偏偏只有九王爷和先皇长得最像,简直就是先皇的翻版。每每看见九王爷,凤南夕都会有看见了先皇的错觉,所以他就下定决心要把凤莲澈推上王位。

然,让凤南夕失望的是,原本在皇家里为了皇位,兄弟相残,你死我活的现象竟然在凤莲澈和凤夜澜之间成了不可能。凤莲澈对凤夜澜的忠心,就好比当初凤南夕对先皇的忠诚。

无论凤南夕如何在两人之间制造误会,凤莲澈对凤夜澜没有动摇过半分,而凤夜澜也是无条件地相信自己的这个弟弟。

再然后,凤南夕就把当年后宫中散播的那个流言重新制造了出来,还故意在自己的生辰宴上将这件事说出来,在大臣中造成影像,想让凤莲澈相信凤夜澜不过是个野种,但凤莲澈依旧选择相信凤夜澜,始终和他站在一条战线上,而流言也因夏侯一家被赐死而平息。

这条计策失败后,凤南夕就改变了策略,既然凤莲澈不会背叛凤夜澜,那他就先替凤莲澈夺下这江山,再坐以待毙地等凤莲澈亲手从他手中将皇位夺走,顺理成章地成为皇帝。于是他暗中继续壮大自己的势力,并一点点瓦解凤夜澜的势力,处处培养棋子和眼线,将自己的势力渗透到大祁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随时准备起兵造反。

可让凤南夕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计划竟然被碧落打乱了。

碧落的出现,不仅使得原本被凤南夕控制的秦府,因大太太姚氏之死而摆脱了控制,更使得秦家军落入了秦家二少爷秦天歌的手中。这秦天歌又是凤莲澈的死党,凤南夕试图控制秦家军的计划因此落空,而那用于起事的五十万担粮草也因海盗一事被暴露,不得不秘密处理掉,另想办法。

“难道摄政王原本的计划是想通过控制大太太,继而让秦大少爷掌控秦家军,为你所用?”碧落问。

“你这丫头果然聪明,南下时若本王知道了你的真实身份,这会儿,怕是没有人在这里听本王讲故事了。”

也许是看到自己多年的计划已成,所以凤南夕的脸上始终带着笑容。

“本王原本想将童家三小姐嫁给秦天黎,没想到小皇帝比本王早一步动手,把十公主嫁入了秦府。那童家三小姐也是个没用的棋子,既无法俘获秦天黎的心,又不能除掉自己的敌手。害了几次,都没能把十公主害死。”

碧落这时才终于明白,当初在秦府,对公主屡次下手的人真是童家三小姐。

“就是为了让童家三小姐嫁给秦天黎,所以你才让人逼迫秦天黎对自己的发妻下毒?”碧落问,这也是她当初决定来牢房的原因之一。

听碧落这样问,凤南夕的脸上忽然闪出一抹不解的神色,“本王为何要这样做?

凤南夕的反问倒是让碧落一时没反应过来,“摄政王难道没有用大太太姚氏的命去威胁秦天黎,要他救母,就必须按摄政王的要求对夏婉宁下七日之毒,害其双眼失明?”

“笑话!夏侯府已被灭门,一个夏婉宁不足畏惧,本王若真要那女人的性命,派人杀了她即刻,何须费力让人给他下七日之毒,害她失明后再害死她?”

听凤南夕这样答,碧落忽然乱了神,“摄政王难道不认识秦府的一个叫李嗪的奴仆?”

“小丫头,你当本王是什么阿猫阿狗的名字都会记得吗?”

“那你是如何控制姚氏的,你每次给她的可以治病的香囊又是何人从中传递的?”

“这种事自是本王的手下去办,何须劳烦本王亲自动手。”

“也就是说,你从没亲自见过秦家的仆人,更没有亲手交给他们毒药?”

“小丫头,你为何执意要知道此事?”凤南夕狐疑地观察着碧落,不明白这秦府的四小姐为何对夏婉宁之死如此在意。

碧落见凤南夕危险地眯起了眼睛,便收起了自己心中的困惑,迅速转移话题说:“本宫只想知道摄政王的身上有多少罪孽而已,毕竟栽赃嫁祸这样的事情,摄政王做的可不少。”

“哦?本王倒想听听看,自己到底做了多少栽赃嫁祸之事?”凤南夕轻扬着语调,丝毫没有一点身为死囚犯的意识。

“本宫在新年之夜被刺客掳走,皇上被暗器所伤,狂刀怀疑对手是魅影,认为这件事是九王爷所为;本宫和皇上从西戎回京路上,皇上被刺客所杀,刺客所用暗器上也都有九王爷暗卫的标志;这两件嫁祸给九王爷的事,难道不是摄政王所为吗?”

“啪啪!”凤南夕鼓掌道:“丫头啊,本王果然不能小看你。”

“可本宫不明白,摄政王既然有心让九王爷登基为王,为何偏要给九王爷制造这些麻烦,让皇上和众人都误会九王爷?”

“既然澈儿他无心谋反,那本王就逼他反!当然,这件事还要多谢你这个丫头,若不是你的出现,本王的计划也不会进展的这么顺利……”凤南夕告诉碧落,当皇上将碧落关在墨韵堂,不许任何人进入的时候,他就知道这里面肯定藏有秘密,于是他又一次劫走佛偈僧人,从他口中逼问出碧落患有瘾疾需要“七彩花”才能获救的秘密,之后就杀了佛偈僧人灭口,并带信给西戎的莽原将军,让他劝阻止轩颜大汗,不要把“七彩花”送到大祁,而是让大祁皇帝,亲自来西戎取花。

莽原按照摄政王的指示,用了很多理由说服了轩颜大汗,这才使得凤夜澜不得不离开大祁,亲自去西戎为碧落寻花。

而凤南夕计划的第一步就是要凤夜澜离开大祁,第二步就是要在凤夜澜离开大祁前制造他和凤莲澈之间的误会和矛盾,这样才便于在后面的计划中,让凤莲澈被逼迫地不得不反。

新年刺客劫持碧落一事就是凤南夕所为,他这样做是要让凤夜澜对凤莲澈起疑心,这样当他要离开大祁去西戎的时候,就会防备凤莲澈,或者会提前架空凤莲澈的势力;可让凤南夕没有想到的是,凤夜澜竟然如此信任凤莲澈,即便被伪装成魅影的人所伤,却仍旧像以往一样,在自己离开大祁前,将大祁交给了凤莲澈打理。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凤南夕不得不改变自己计划的后半部分,将攻破的重点由凤莲澈转移到了凤夜澜身上。

凤南夕早就知道凤夜澜暗中训练有死士的秘密,也知道想杀凤夜澜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他做好了两手准备,一是他的人可以杀了凤夜澜;二是他的人杀不了凤夜澜。

如果是前者,他就要利用这次西戎之行,让凤夜澜对凤莲澈起杀意,对凤莲澈不再信任,从而在凤夜澜返回大祁后,他们兄弟二人反目成仇,而凤莲澈为了自保,就势必会站在和凤夜澜敌对的位置;如果是后者,那就是凤南夕期望的最好结果,因为一旦凤夜澜死了,他就会将当时在大祁代为打理一切政务的凤莲澈顺理成章地推上王位。

于是凤南夕亲自前往西戎,试图借助明月他们的手杀了凤夜澜,可棋差一招,凤夜澜竟然侥幸活了下来。最后凤南夕又用计让凤夜澜杀了秦天歌,并派人救走了魅影,让魅影把这个消息带给凤莲澈,好让远在千里之外的凤莲澈认为,这是凤夜澜为了保住将碧落和刺客勾结刺杀皇上的秘密,为了保护碧落回国后不被因此谋逆之罪被砍头,才杀了秦天歌灭口。凤南夕要用秦天歌的死,让凤莲澈对凤夜澜寒心,要让他们兄弟之间永远有个解不开的死结——就是秦天歌的死。

然后,在回京的路上,凤南夕又让人冒充凤莲澈的暗卫刺杀凤夜澜,如果刺杀成功,那就最好不过;如果刺杀失败,凤夜澜就会认为这是凤莲澈为了替秦天歌复仇而对他这个哥哥动了杀心,也是凤莲澈不再忠于凤夜澜的信号,只要凤夜澜有了这个误会,他回到大祁后一定会对凤莲澈有所行动,而凤莲澈也会因秦天歌的死对凤夜澜耿耿于怀,于是这兄弟二人的矛盾是势必再也化解不开,再加上凤南夕会在里面推波助澜,凤莲澈终究会按照他所想的那样,被凤夜澜逼的谋反!

可让凤南夕又感到意外的是,他的人竟然真的把凤夜澜杀了,那么接下来的一切,就顺利地很多。他故意制造龙袍,并将消息透露给凤莲澈,明知道他要对自己不利,还把抓住谋逆之臣的大功送给凤莲澈,当做他送给凤莲澈登基的贺礼。

“本王原以为,凤夜澜那小子回京后,会和凤莲澈之间有场腥风血雨的战争,本王还担心这场夺位之争会动摇我大祁的根本,暗地里做了很多兵马调动。没想到凤夜澜一死,本王一兵一卒都没用,就让大祁回归正统!这一切都说明,澈儿登基是顺应天意!”凤南夕义愤填膺地说着,好像凤莲澈现在已经登基为王了一般。不过这也不怪他,为了防止事情有变,碧落一早就和皇后,凤莲澈商量好,不到最后凶手正法的那天,决不能公布皇上诈死的消息。

正好可以利用凤南夕被关的时间,将他的党羽全部清除。

“可本宫还有一些地方不明白。摄政王是如何得知明月他们和本宫的关系,又是如何得知他们藏身在茶楼,并假冒本宫写信让他们刺杀皇上?”

“明月他们不是第一次刺杀凤夜澜,依照凤夜澜的实力,早就可以把明月他们一网打尽,可凤夜澜却屡次将明月放走,于是本王就猜测,这凤夜澜一定想活捉明月。于是本王就派人暗中跟踪明月一行人的下落,并成功地混进他们之中。明月虽是夏沛风的属下,可他既然要杀凤夜澜,那本王自然乐得旁观。但后来,本王得到消息,说明月他们在宫里也有接应之人,于是本王就非常诧异,究竟是谁也要杀凤夜澜呢?再然后明月他们突然偃旗息鼓,又启程去西戎,本王就怀疑那接应之人就是丫头你。”

ps:真相很复杂,写这段写的我脑细胞死光光了,各种要考虑的细节,各种之前买下的伏笔都要交代清楚啊,白天应该还会有一更,这两天很勤奋哦,每天都更了9000,求鼓励,求表扬。(n_n)~

(. )

正文 329信计(五)

“摄政王能让敌国的大将为之效命,又能在西戎的行宫内让人对皇上动手脚,这足以说明摄政王在御人上有高人一筹的手段。碧落对明月的控制,不过是不值一提的小伎俩,断不敢在摄政王面前献丑。”碧落巧妙地回避了凤南夕的这个问题。

“你这丫头倒是个聪明人,如果你愿意把腹中凤夜澜的孩子打掉,本王倒是可以考虑看看,让你成为澈儿的皇后,好用你的聪慧助他一起打理我大祁的江山!”

听凤南夕这样说,碧落倒是有些讶异,她原本以为将佛偈僧人抓走后的凤南夕一定也知道了碧落腹中的孩子是在入宫前就怀上的,没想到佛偈老人并没有将这一点告诉他,所以他也和外人一样认为碧落腹中的孩子是凤夜澜的,毕竟一个皇帝只有为了自己的子嗣才会做出远赴千山万水,置危险与不顾的事情。

“王爷眼下自身都难保,何意许诺本宫后位?”

“你以为这地牢可以困住本王吗?只要你打掉凤夜澜的孩子,本王自有能力让你登上后位!要知道澈儿那孩子,可是对你一往情深呢,当初本王还动过要用你让他们兄弟反目的念头,只不过澈儿那孩子太傻,竟然连自己喜欢的女人都能让。不过现在他是皇上了,整个大祁都是他的,更何况是一个女人?”

听凤南夕提起凤莲澈,碧落的心里忽然有些不安,在她入宫前,凤莲澈和她之间的种种,对她的强吻和轻薄,都无一不印证着凤南夕的话——凤莲澈对碧落或许真有情。

眼下,凤南夕已经入狱,如果凤莲澈真的有了谋反之心,那凤夜澜的处境不就非常危险?

回对上前。“怎么样?要不要考虑本王的提议?要知道,就算你不自己打掉,本王也有的是办法让这个孩子流掉!斩草除根,本王绝不会允许澈儿往后的执政路上有任何潜在的危险。”

碧落下意识地捂住自己的肚子,她真的害怕面前的这个摄政王,尽管现在被关的是他,但好像掌控一切的人也是他。。

不!我不能被他影响了,不能因他而对凤莲澈起了疑心!

“本宫好不容易才保住腹中的孩子,岂能由王爷一句话,说不要就不要了?”

“自古女人都是依附男人而活,你拼命要保住腹中的孩子,不就是为了以后的荣华富贵吗?不过就算你真的为凤夜澜生下孩子,他也不会封你为后,因为当今皇后冷玥儿的地位早已经在后宫中根深蒂固。但澈儿却不同,澈儿府中的妻妾都不过是他的棋子,现在澈儿成了皇帝,那些棋子自然就没了用处,只要你愿意从了澈儿,他自然不会亏待你。澈儿这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不但样貌和先帝一模一样,连性格都如出一辙,不动心则已,一动心就九死不悔。”

“本宫倒是不知九王爷对本宫情深至此,不过本宫倒是可以考虑看看摄政王的意见,明日这个时间,本宫再来回复摄政王。”碧落用了安抚的伎俩。

“相信你这聪明的丫头不会做出愚蠢的决定。”

在碧落离开牢房后,一条黑影也蹿进了牢房。

“王爷。”醉饮跪在地上向凤南夕汇报了这一天他被抓后发生的所有事。

凤莲澈将凤夜澜的下葬推迟到三天后,说是要肃清逆贼后再出殡。

“王爷,凤莲澈已将与王爷亲近的大臣也全都以谋逆罪抓了起来。”醉饮回禀道,在他看来那些党羽可是王爷苦心经营多年的成绩。

“抓了就抓了,忠臣不侍二主,以往他们终于本王,现在澈儿登基,即便他们见风使舵地投靠澈儿,也是不足为信之人,让澈儿除了更好。”

“可是王爷,九王爷至今没宣布登基的消息。”

“澈儿是重情重义之人,眼下凤夜澜还没有下葬,凤夜澜还尚有子嗣在世,澈儿他自然不会登上那王位。”

“醉饮,今夜你便去杀了凤易天,再让大臣们联名上书,要求澈儿尽早登基。”原本还自信满满的凤南夕,在见过碧落之后,反而有种不好的预感。

那丫头面对真相的时候,表现出来的也未免太淡定了。

“另外,去查查看,夏婉宁究竟是怎么死的?还有秦府那个叫李嗪的奴仆。”

“是,王爷。”醉饮说完后并迟疑着并没有马上离开,凤南夕瞥了他一眼问:“还有事?”

“刚刚王爷和瑞妃在谈话的时候,九王爷来了,听到王爷劝瑞妃打掉腹中孩子的时候才离开。”

“本王早就知道他去而复返,这才把那些事都故意说给那丫头听。相信澈儿现在应该明白了本王的苦心,而且那丫头既然知道了本王的秘密,他就休想再和澈儿划清关心,本王帮澈儿套牢了他喜欢的女人,澈儿日后一定会感谢本王的。”凤南夕高兴地说着,他的眉眼里都噙着笑意。

凤南夕也是一个练家子,听力自然比普通人要好很多,所以当凤莲澈去而复返的时候,他就发现了,于是他才故意要把自己所有的行为都告诉碧落,这样也间接地告诉了凤莲澈。另外一点,他知道凤莲澈在意碧落这丫头,所以当他把自己这么多秘密都告诉给碧落的时候,那么碧落和凤莲澈之间就再也摆脱不了关系,因为凤南夕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凤莲澈,所以有时候好奇心并不是一件好事,秘密知道多了也会成为一种束缚。

这边碧落离开牢房后没有在通道内找到青儿,一时有些诧异,心想青儿难道内急出去方便了?

当碧落走出地牢来到外面的时候,却遇见了另一个让她没有想到的人。

“九王爷?”

他不是刚刚已经走了吗?怎么又回来了?他是什么时候回来的?他刚刚有没有去地牢?

当碧落在心里问出这一连串的问题时,凤莲澈就已经走到了她的面前。

没有任何开场白,也没有任何征兆地,凤莲澈一下子俯身抱住了碧落。

这一个拥抱,让碧落的脑子顿时僵掉了。

片刻之后,碧落动了动试图推开凤莲澈,可凤莲澈却将手臂收的更紧说:“就一会儿,求你……”

求我?这个抱住我的男人还是那个不可一世,事事都掌控在手,霸道狡猾的凤莲澈吗?这样的他好像很累,很无助,也很痛苦……

他是听到了我和摄政王的谈话吧?因为听到了,所以才这么难过。他是不是相信了摄政王的话,认为凤夜澜真是兰妃和夏侯大人的私生子?

“九王爷……”碧落又挣扎了一下,想要说服凤莲澈不要被摄政王挑拨,可刚一开口就被凤莲澈的话打断了。

“别说话,我知道你要说什么。”凤莲澈又拥得紧了些,“皇叔的话,我不信。夏侯大人一生只娶了夏侯夫人一人,又怎会和我母妃有交集?父皇那么爱我的母妃,为了她几乎空置了六宫,母妃又怎会背弃父皇?皇兄是我同父同母的亲兄弟!谁也改变不了这点!”

虽然凤莲澈说的很笃定,可他抱着碧落的双臂却在微不可查的颤抖着,这说明他的内心还是不安的,焦灼的。更何况他说服自己的理由是因为夏侯大人一生只娶了一个妻子,倘若让他知道,现在抱着的女人就是夏侯大人的私生女,他还会用这个理由来说服自己吗?

凤莲澈,你的内心是不是有了动摇?你是不是开始相信凤南夕的话?

“如果我是你,就把刚刚听到的一切都忘掉。别忘了他可是乱臣贼子,他的目的就是要你和皇上反目成仇,他的话,一句都不能信。”

“我曾经那么信任他,即便到后来他有了谋反之心,我也对他恨不起来,可他为什么要杀了天歌,要杀了我最重要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