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浅笑了一下。“阿慬,找到玉石矿了?”

“那山谷的玉石不少,只是不切石,不知哪些是玉石。”

杜鹃看着自家的玉石,“这是我们的,你可不能抢。”

慕容慬道:“玉石矿多的是玉石,我抢你的作甚?”他摇了摇头,以前不觉,现在的杜鹃居然是这个样子,惹得天羽这几天总是出神发呆。

陷入情网的男人,变得更傻了。

陈蘅道:“时辰尚早,东边四处的主阵眼得换大石,你随我再走一趟,另外,东边尽头处还要布阵法,如此才算完整。”

慕容慬道:“杜鹃,你留在这儿,若有人回来,你告诉他们正确的出入阵法,马车就不必进来了。”

“我一个人…”

她有些怕,早前见过那么怪异的事,她害怕这里闹妖怪。

侍卫甲道:“你莫怕,天羽一会儿就回来了。”

那个坏蛋,她才不想理呢。

陈蘅与慕容慬寻到往东的主阵眼石时,早前的石头已经裂了,那原是三块大石磊起来的,现在要挑更大更好的石头。

“主阵眼石上得刻神像。”

慕容慬道:“你绘,我刻,他们俩寻最好的石头。”

二位侍卫见到了那等奇异的人,现在对陈蘅敬畏得很。

陈蘅点了一下头,表示了然,“不用刻太深,有个印子就行,这次得刻神将。”

她想了一阵,忆起商周时期传说中的人物:二郎将、哪吒等,也只能绘他们了。

不多时,两位侍卫吃力地滚回一块大石,亦是一人多高。

陈蘅砚默,在石头上绘了一个二郎神将的像,只得寥寥几笔,却不失神韵。

“石像要面朝观音方向,往西,放石入坑。”

陈蘅拿着半把剪刀,沿着绘的线,竟轻松得如同在纸上描绘,但剪刀与石头传出了磨擦声。

刻完之后,陈蘅看了一眼,奇迹再次发生,那石上的人似要冲出,挣扎了几下,化成了神刻像,只是面部轮廓更加分明。

慕容慬知这是灵穴的作用。

另两位侍卫骇得不敢出大气,心下对陈蘅的敬畏仿若神明一般。

如果是国师,恐怕也做不到像她这样。

这女子到底是什么人?这玄门术法未免太高深了些。

陈蘅道:“我们去下一处!”

慕容慬原说帮忙,可他根本帮不了陈蘅,到下一次,陈蘅不用笔,直接握着剪刀就绘出哪吒神像。

走了东边尽头,两名侍卫召集了当地村民,让他们帮忙移植树木,因听说有钱可拿,村民们很是热情,只是依旧比河西村的人慢了许多。

河西村是跟着他们干了好几天活,而这些人却质疑干完了有没有钱拿。

憨厚的百姓只顾闷头干,不到一个时辰就干很多活,而一些质疑的要么不干,要么就在围观。

两个时辰后,一百零八棵树方才植完。

侍卫们开始给各人发钱,有一家兄弟几人的,种了五棵大树,赚了五两银子,瞧得周围的百姓羡慕不已,后悔自己没动手。

晌午,陈蘅几人在附近的村民家用饭。

酉正时分,方赶回原来的地方,西边的石头上还得刻神像。

杜鹃已经做好了野菜蘑菇汤,这次还有了大饼、馒头、点心。

燕儿亦跟着来了。

时不时地道:“郡主什么时候过来?出去时带干粮没?”

燕儿的聒噪,让杜鹃有几许心烦。

郡主不在,这帮浑人就总爱逗她,拿她与天羽打趣,说什么要替她保媒,给她与天羽牵线。

让她嫁给那呆头呆脑的憨子,她可不乐意,看到天羽就没好气。

杜鹃道:“干粮都搁多少天了,还能吃吗?”

“也对哦,你们不会就在这林子里睡,万一有猛兽怎么办?”

“郡主布的阵可以护着我们,猛兽进不来,鸟也飞不进,安全得很。”

陈蘅回来时,燕儿激动地围着她直打转。

“这些天,莫松大娘、冯娘子可想你了,我想郡主都想得睡不着。”

杜鹃道:“郡主不在,我瞧你在别苑可是快活得紧,吃着零嘴,与一群婢女闲话。”

他们在外头风餐露宿,但凡明眼人,就能发现郡主黑了、瘦了,杜鹃也黑了不少。

燕儿傻笑了两声,“好姐姐,你回都城可莫提这事,若阿娘知道我拿月例买零嘴,肯定骂死我。她还想让我攒银子帮长兄娶新妇呢。”

杜鹃瞪了一眼:“小心吃成大胖子。”

她们都瘦了,只燕儿胖了,回到都城,少不得又被人说嘴。

燕儿有时候爱吃,尤其是没人管又没差的时候,她能抱着一大筐吃食,从早吃到晚。

夜里,躺在燕儿带来的西域地毯上睡,身上还有一条薄衾,陈蘅睡得很香。

侍卫们为掩耳目,在大箱子上用树枝遮了,往上头放了不少猎物,说是到森林里行猎的。

第四百一十二章 烤兔追妻

侍卫们为掩耳目,在大箱子上用树枝遮了,往上头放了不少猎物,说是到森林里行猎的。

实则,他们拉了一百多箱的玉石出去。

陈蘅又用了半天时间,方才将西边石上的石像刻好,文神有姜太公、汉代张良、三国孔明,又刻有雷公、风神等神话人物。

陈蘅累了一天,抱着包袱,领着杜鹃去沐浴,让燕儿在旁边守着。

杜鹃想到慕容慬身边的侍卫总打趣她,心下烦闷得紧,“郡主,我们什么时候回别苑?”

“你想回去了?”

杜鹃点头。

陈蘅道:“明儿一早回去。”她停了片刻,“回去后,还得去玉山村。”

“郡主要找玉雕师!”

“你可以把玉石带上,到时候你能得几件首饰。”

燕儿从大石后探出脑袋,“郡主,你可别忘了燕儿。”

陈蘅笑道:“你也有。”

杜鹃佯装恼道:“她什么活没干,就走了这么一趟,倒平白得了宝贝。”

燕儿也觉得过意不去,她在城里吃零嘴、偷清闲,杜鹃却陪着郡主在风餐露宿,“好姐姐,我知你累着了,往后我侍候郡主,你且歇几日。”

“这还差不多。”

陈蘅与杜鹃相视一笑。

*

清晨的林间,晶露如珠,鸟语花香,空气清新得让人沉醉。

陈蘅深吸了几口。

因昨晚燕儿说的话,杜鹃今儿当甩手掌柜,指挥着燕儿做野菜蘑菇汤。

燕儿不解地问:“这么多的猎物,肉多好吃呀,为什么郡主改吃斋素了。”

杜鹃抬手指了指,“水,水要漫出来了,用长勺搅一搅。”

侍卫们看着杜鹃这模样,宛似女郎。

御猪打趣道:“天羽,杜鹃现在还像你娘?”

天羽很认真地道:“像!小时候,我娘教我长姐做饭就是这样子,坐在一边,看着我大姐被指挥得团团转,我要帮忙,阿娘还说,就得让长姐一个人干,将来去了婆家,她才不会被人小瞧…”

一群人嘎嘎地大笑起来。

这天羽现在就盯着杜鹃。

可杜鹃显然对他没感觉,不仅没好感,似乎还很烦他。

昨儿,天羽将自己烤得最好的兔腿给杜鹃,没想这小娘子居然说:“我今儿吃素!”人家就是喝汤吃馒头,也不碰他烤得美味又诱人的兔腿。

这会子,天羽依旧在烤兔子,放了料后,翻了又翻,终于确定烤好了,捧着兔子走近杜鹃,“你吃点吧,郡主吃素,你怎么也…”

杜鹃瞪大眼睛,他一过来,周围十几双眼睛都盯她,她如坐针毡好不好,明明没什么,被他们几个说得,她好像不嫁天羽就嫁不出去似的。

简直快要气死她了!

燕儿大呼一声“烤兔肉,我喜欢!”伸手就要拿,却被天羽抬高了手臂,“去!去,这是我给阿鹃烤的,你添什么乱?”

阿鹃,叫得可真亲热啊。

她还是第一次听人这么叫杜鹃。

燕儿看着这人,想到那些人私下打趣杜鹃,连忙甜甜地道:“鹃姐夫!”

杜鹃气得跳起来,“你乱叫什么呢?”

“鹃姐夫,你给我一只兔腿呗,这么大一只,杜鹃姐姐吃不完。”

又一声鹃姐夫,天羽很欢喜,笑得见眉不见眼,将手里的整个兔子递给燕儿,“都归你了,我会打猎,你想吃什么告诉我,都包我身上…”

周围又是一阵轰笑。

“天羽,燕儿小娘子一声‘鹃姐夫’,你就把烤了大半个时辰的兔肉送出去了,来!来,我唤你一声‘鹃妹夫’,你帮我烤兔子…”

杜鹃恼得满脸通红,“你们这群浑人,谁是你们妹子?我与你们不熟,别乱说。”

燕儿忙道:“你们与她不熟,我熟,我从记事起就和鹃姐姐一处,情同姐妹…”

“燕儿,一只兔子,你就把我给卖了。”

燕儿很是不解,“天羽阿兄挺好的,天天给你烤兔子,你还不吃。那菜汤有什么好喝的?要是有人天天给我烤兔子,现在让我嫁我都愿意。”

精瘦个头的侍卫道:“燕儿,我天天给你烤兔子,你嫁我吧。”

一说完,众人又是一顿轰笑。

杜鹃道:“这群浑人,就不能搭理,话赶话,现下好了,你嫁吧?”

燕儿恼得满脸通红,“不要脸!你先给我天天烤一只兔子来,烤上三年,我就信你的话。我阿娘说了,你们男人就没个好的,就会哄人!”见天羽的脸色微变,立马道:“鹃姐夫例外,鹃姐夫就没他们坏。”

此刻,陈蘅正在三面观音石前,用手轻抚着石头,她能感觉到灵力从指间传入,此间灵气充盈,如果将她的凤羽珠搁在此处,是不是会有奇效?

慕容慬见她立在石前久久不动,移步而至,低声道:“怎了?”

“你将手落到石上试试。”

慕容慬照做,石头上暖的,触手之时,仿有暖流自指尖而入,“这是你说的灵气。”

“这天地灵气很纯净,能被我们吸纳。阿慬,如果将凤羽珠埋在此处,会不会变得更好?”

慕容慬戒备地看着周围。

御猪摇摇晃晃地过来,侍卫们唤他猪头,据说这是他的小名,以前没人这么唤,是他成为御猪之后才有了这名头。

他很好奇,见殿下与郡主都在摸石头,亦将手放上,蹙了蹙:“好凉的石头!”

“凉?”慕容慬略有些意外。

明明就是温热的,进入身体,让人很舒服。

御猪道:“这石头有寒气,跟冰块似的,真的很凉!”

陈蘅与慕容慬交换眼神,他将手移到御猪触碰处,依旧是暖的,怎旁人摸着都是凉的。

又有一个侍卫过来,用手摸了一下,“这是什么石头?似千年寒石一般,冷得刺骨。”

一个人说,他们许不信,可两个人都这样说。

难道是他们二人的体质特殊,所以才会觉得这石头是暖的。

慕容慬道:“差不多,就入山谷罢。”

陈蘅道:“我今日要回城。”

他点了一下头,“我暂留两日。”

“马上就要端午节了。”

“你为我们送一些江南的粽子罢。”

“好。”

她从脖子取下凤羽珠,微微一笑。

他明了,这是要她借着此地的灵力帮着养凤羽珠,多养一日亦是好的。

陈蘅走了。

第四百一十三章 玉雕大师

陈蘅走了。

坐着用来运玉石的大箱子上,这里面有两口大箱子是大的,一箱装着碎裂的玉石,一箱装的是大小不等的石头。

慕容慬带着自己的人继续入谷挑石头,他则领着六人开始在山谷周围学着陈蘅的样子布阵,将山谷皆用阵法包裹起来,又巧妙地与主阵带连起来。

端午节一过,江南过来的第一批百姓到了,有一百二十多户,五百四十八人,有老有少。陈蘅将百姓们安顿到新建的村子里,早有新垦的一千多亩土地,村里的壮汉不到一百四十人,以老人妇孺居多。

每家按人头,每人可分得二亩土地。

从未有土地的人有了土地,男人们开始忙碌地修建房舍,二十个人为一组,可因这些百姓有八种姓氏,最终组成八组,每一姓的人修一处房屋,这个新建的村子便有了新名字——八姓村,每一个姓氏的居住地又有一个名字——王家洼、李家林、白家坡。

八姓人一家接一家的修房,女人、老人、孩子在家看着自己的土地,有各种从江南带来的种子,种到自家的地里。

*

五月初七,陈蘅带着燕儿、韩姬去玉山村,拜见玉雕师。

玉山村离双坪镇不到四里路。

马车难行,只能坐牛车。

牛车是莫松大娘找人借来的。

早前的玉山村在前朝时出过美玉,最著名的就是前魏宫中的“群仙宴”,传说是一个偌大的玉山雕刻,上头雕的仙境天宫,众仙相聚成宴,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还听人说,有一位唤“玉元”的人,雕了一只寿桃,桃上有一只夏蝉,活灵活显,乃是前魏时出名的一名雕,价值连城,是魏献帝最喜欢之物,魏献帝逝后,这两件著名的玉石名雕也随他下葬入地宫。

玉二十七已经等了许久。

今日,他又到村口转了一下,希望能看到有人来。

玉二十九轻叹道:“祖父,郡主不会来。”

“若不来,可惜了,县城建造图我从周家见过,听闻是郡主亲自绘制,可谓极其精妙,最大的不足就是水道未设计好,如果能建出一座,无论多大的雨,雨停路干就更好。”

只听外头有孩子大喊:“玉祖父,你家来客人了,是几位女郎。”

玉二十七往门外奔去,刚走几步,又收回脚步,“二十九,你去。”

玉二十九出来时,正瞧见自家大门外停着一辆牛车。

杜鹃将陈蘅扶下,对赶牛的人道:“你在这儿候着。”

“诺。”

杜鹃拍拍衣裙上的皱褶,优雅大方地走近玉家大门,轻声道:“永乐郡主来访!有事请教玉二十七先生。”

玉二十九揖手道:“贵客请!”

玉家宅子风格古朴,墙上用石头垒砌而成,有一人多高,墙上爬满了蔓藤,宅子大门两侧各种一株青松,青松长得很是高大,瞧着有些年头。院子里,有一株抱大的梨树,树上挂满了梨果,虽未成熟,却有一股梨香漫延宅子。

玉家是一个标准的北方院子,石砌的正房三间,两侧各有东、西厢房。

见有人至,立有几个孩子从屋里出来,仰头问道:“阿耶,是我们的亲戚吗?”

玉二十九妻忙道:“你曾祖、祖父、父亲皆是单传,哪来的什么亲戚?”

这话里透出几分异样:玉家与村里的人许是并不交好。

他们没有亲戚。

“可是祖父说,村里姓玉的人,与我们是一个老祖宗的后代。”

玉二十九妻垂首,态度谦卑,“拜见女郎!”

陈蘅道:“把点心分给这些孩子吧。”

“诺。”杜鹃应了一声,取出一包点心,层层打开油纸,“这是家中仆妇做的四季糕,你们几个分了吃。”

她递给了年纪最大的一个小娘子,瞧上去有十四五岁模样。

小娘子一笑露出两枚漂亮的酒窝。

“谢女郎!”

玉二十九对妻子道:“奉茶罢。”

妇人应了声“诺。”

陈蘅进了正屋花厅,只见厅中案前立着一中等个头儿的老者,灰白的发须,一双眼睛尤其明亮,“草民玉二十七拜见郡主!”

陈蘅点了一下头,“老先生且坐,今日我来,是向先生请教几个问题。”

“郡主请!”

陈蘅不是寻常的女郎,出身尊贵,而她本人又极富才华,即便是乡野的老者,亦会本能的先敬重两分。

陈蘅坐在左侧小案的席子上,“原本应早些来访,因百里森林一带曾有县外贼匪闯入伤民,在森林布了一道玄门阵法,希望此阵能护百姓安宁,以避外间匪祸。”

这件事,县城那边早有传言。

有人表示质疑,一道阵林就能抵御外敌?

似乎有些不可能。

可是,永乐郡主确实是去了那边,而且聘当地的百姓去植树、运石,更给百姓们发放了酬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