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盼放下手里的书,视线在这书房之中慢慢扫了一圈,却见窗下一张红木书桌,书桌上放了笔架,上面悬挂了一排粗细不一的毛笔,旁边另有纸砚,桌前一把圈椅。

顾盼踱步过去,摸摸这红木书桌,又看看这圈椅,书桌上有不少刻划的痕迹,圈椅的扶手被摩的油光锃亮,李祈正经常在这里消磨时光吧。

她又偏头看向一旁的书架,上面琳琅满目地塞满了各色书籍,走近了,随手抽出两本,却是一本史书一本散记,顾盼不信邪的又抽了一本,却是本话本。

这书架上的书散乱没有秩序,大概和顾家的书架一样,只是装装门面吧,顾盼如是认为,漫不经心地拿起那本散记,随手翻阅着,却见里面正文旁边,写满了蝇头小楷,细细看去,全部是读书心得。

顾盼一怔,放下手里的散记,翻了两眼史书,又翻了下话本,无一例外,都记满了此间主人的读书心得。

顾盼扬起头,看着几个巨大的书架,从地上一直堆到了屋顶的满满书籍,心里对李祈正突然起了由衷的佩服。

顾盼怔怔地看了半晌书架,心中涌起了一股豪情壮志,她把两手袖子一挽,选择了离自己最近的书架,把上面的书俱都搬了下来,一本一本的看好类别,又重新放回书架上,史书一列,散记一列,话本又是一列。

摆了两本,顾盼忽地想起一事,不禁把书又拣了下来,匆匆翻阅一遍,随后心中另有计较,各种不同种类的书里,散记上的主人心得最多,历史其次,诗词最少,明显暴露了主人的个人偏爱。

顾盼便按照李祈正喜欢的次序,把散记放到了随手可取的高度,诗词堆到了书架最上一层,忙忙碌碌地,又三不五时地停下来,遇到有趣的书就读上几页,又暗暗记在心里,也不知道搞了多久,终于摆好一个书架,外面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顾盼却是整理书籍上了瘾头,她毫不犹豫地寻了火石,擦着了桌上的蜡烛,继续挑灯夜战。

这次又不知道过了多久,搬上搬下,累的她筋疲力尽,一旁的床铺散发着致命的诱惑,顾盼拖着沉重的脚步向着床榻行去,心里默默地念着,只躺一会儿,只躺一小会儿。

待她的头一沾到枕头,人却立刻睡死过去。

外面的丫鬟婆子被李祈正轰赶出去,待李祈正走掉,又回到了院子伺候,她们只当王妃在内室休息,未得传唤,却是无人敢进去打搅。

待到丽娘从小菊哪里探望归来,柳芽也送了信回来,二人却不比旁人,晓得自家主子不是个懈怠赖床的主儿,候了一会儿,见里面没有丝毫动静,又向旁人打听了下,却说王妃已经独自躺了一个时辰了,登时花容失色,顾不得其他,径直闯进了内室之内,只见床铺干净整齐,何曾是有人睡过的模样?

二人可不管那许多,当下就吆喝起了屋子里的丫鬟婆子,惶惶乱乱地找起王妃来,只是这院子就这么丁点大,来回搜上三遍也足够了。

无人曾想过,顾盼会在隔壁书房之中,那里是这个院子的禁地,平日里便是打扫的丫鬟也是不许进入的,自然没有人想到,新任王妃会跑到书房去。

柳芽已经急了,指挥着这些丫鬟婆子往府里其他的地方找寻,又叫人把旁的院落里,做着其他差事的丫鬟婆子也都发动起来,全府上上下下几百口开始轰轰烈烈地找起了新王妃。

李祈正刚巧安排完人手,把喝的醉醺醺又浑身臭气熏天的狐朋狗友逐一送走,每人却是奉上了十两纹银以示歉意,一众纨绔子弟对此表示满意。

回过头来,李祈正便发现府里一阵兵荒马乱,每条路上都有丫鬟婆子行色匆匆,似乎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上卷 从丫鬟做起 第十七章 王爷,你肿么了

第十七章 王爷,你肿么了

李祈正随手抓住个路上急行的婆子,那婆子头也不抬地一摆手:“别耽误事儿,赶紧的吧,别被王爷知道了。”

李祈正眼睛一眯,危险地道:“什么事情不能让本王知道?”

片刻之后,李祈正也加入了顾盼发起的捉迷藏运动,并且成为其中的中流砥柱,在他的坐镇之下,忙乱无序地搜寻活动变成了有组织的搜捕。

目标,齐王妃,范围,齐王府。

李祈正先叫各院的丫鬟婆子先去搜索自己所在的院子,其他的诸如洗衣房的,灶上的,却叫她们帮忙去花园这等占地较广又容易隐藏的地方搜寻。

一直忙活到了掌灯时分,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众人又打着灯笼搜寻半晌,依然无果。

李祈正揉了揉眉头,疲惫地踏进自己的院子,心里寻思着是不是要给将军府送上一封信,叫顾远南那家伙帮忙一起找寻,那混球虽然六亲不认,对这个表妹却还是很着意的。

无意间李祈正瞥到近几日他宿的书房内透出了一片灯光,脚步一顿,指着书房问道:“谁在里面?”

跟在身后的丫鬟们面面相觑,无人说话,李祈正深深吸了一口气,他大概猜到谁在里面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李祈正挥了下手,叫丫鬟们自行退下,他独自行到了书房门口,轻轻一推,随手关了门,轻手轻脚地进了里屋,却是打着吓顾盼一跳的主意,谁叫她一个人舒舒服服地躲在了书房,倒叫他劳累了一天。

进了内间,却没看到顾盼的身影,李祈正一愣,眼睛在屋子里搜索一圈,最后落在了床上,却见锦被裹成了厚厚一坨,若不是他在这里睡了几天,了解那一床被子的大小,怕是要忽略过去了。

李祈正的脚步越发轻缓,慢慢地行到了床前,伸出修长的手,轻轻掀起被子一角,却见顾盼脸上粉扑扑的,双眼紧闭,睡的正香。

他会心的一笑,把被子重新给她盖好,回过身来,再度扫视了一圈屋内,终于发现了书架的不同。

李祈正踱步到了书架前,随手抽出一本,见是本游记,又抽出一本,依然是本游记,他一本本扫过去,这里大部分书他都已经读过,却都有些印象,见这整整一排全部都是游记,不禁若有所思。

他沉吟半晌,逐排看了过去,却见这一排排的书架按照他惯常的喜好井然有序的排列着,一时之间,心中大是感慨,早知道顾盼聪明伶俐,如今看来,实在是蕙质兰心。

李祈正把手里的书重新放回到书架之上,低头吹了灯烛,摸黑行到了床边,褪了外衣脱了鞋袜,爬上了床,大手一捞,顾盼连人带被子被他拥进了怀里。

顾盼似乎并不习惯与人同眠,嘟囔了一声,又挣扎了几下,挣之不脱后却老老实实地放弃了,片刻之后,又响起了均匀的呼吸声。

李祈正轻叹一声,躲着她避着她,就是不想二人牵连到这夺嫡之中,他一个闲散皇子自然引不起旁人注意,若是加了她,加了她身后的将军府,长乐候府,只怕大是麻烦。

他一心想和她撇清关系,旁人见了他夫妻二人关系冷淡,自然不会再把脑筋打到他身上来。

没想到这小东西鬼精鬼灵,设计他亲自跑了候府一趟,这下子,是无论如何也撇不干净了。

李祈正的手臂又紧了紧,既然没有办法逃避,那就面对现实吧。

小丫头下午的所作所为他却也知道了,这小东西吃了个闷亏,想必不会轻易认输的,他有些期待,顾盼要怎么反击回去呢?

李祈正的眼睛慢慢合上,头埋入了顾盼颈间,闻着她身上的一缕馨香,渐渐沉入了梦乡,嘴角依然带了一丝笑意。

顾盼做梦,梦见自己落入水中,又被水草缠住了脚,怎么都挣脱不掉,最后奋力一踢,终于把这恼人的水草踹断了。

顾盼舒了口气,缓缓睁开眼睛,却觉得眼前景物十分陌生,头顶的帐子明明是淡青色暗纹刺花的,这里的却是纯白色没有花纹的。

顾盼困惑地偏头看向屋子里,却见下面一排排的书架,她眨了眨眼睛,昨天的记忆一点一滴地回到了她的脑海里。

顾盼猛地坐起身,她竟然在这里睡了一夜,那李祈正有没有回来?

仿佛为了印证她的想法,却听见床下传来了一声呻吟,顾盼扒住床沿,弯身看下去,却见李祈正弯成了一个虾子,满面涨红,大滴的汗珠自他额上滑落,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顾盼大惊,忙掀被下床,单脚跪在他身旁,伸出手拉着他的手臂,焦急地问道:“你怎么了?怎么了啊?”

李祈正勉强抬头看了她一眼,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来:“我没事儿。”

顾盼摸了摸他的脑袋,微微有些热,随后恍然大悟道:“你一定是月事来了,以前在灶上的时候,那些媳妇若是月事来了就是你这样的,肚子疼,盗汗,发热。”

顾盼斩钉截铁地下了结论:“绝对没错。”

李祈正又气又羞,加上疼的厉害却是说不出话来,蠕动了半天嘴唇,眼睁睁地看着顾盼跑出去搬救兵了。

片刻之后,顾盼就急急地奔了回来,她气喘吁吁,身后没有跟着旁人,李祈正微微放了心,却见顾盼凑近了自己拿出了一个布包,神秘兮兮地道:“你放心,她们说这个事情是极隐秘的,我便没有惊动旁人,只找自己的丫鬟要了这个月事带子,是新做的,还没有用过呢,你先凑合用吧。”

李祈正:“…”

此时他但凡有半分力气,也会挣扎着往床柱上一头撞死。

李祈正熬得半晌,终于好过点了,挣扎着爬上了床,顾盼却是喜滋滋地给他熬姜汤去了,李祈正合上双眼,欲哭无泪,他一世英名只怕毁于一旦了。

待他二人收拾妥当,一起出来用早饭时,李祈正只觉得每个丫鬟都是一副想笑又不敢笑的样子,他黑着一张脸,闷闷不乐地吃了两口饭便放下了筷子,倒是顾盼,胃口大开,吃了两碗金黄的小米粥。

吃罢饭,顾盼接过柳芽递过来的帕子轻轻揩了下嘴巴,笑问道:“今天去公主府还要穿上大朝服吗?”

李祈正闹着情绪,闻言一本正经地道:“自然要穿了,姑姑毕竟是长辈,穿的正式些也显得咱们尊重她。”

顾盼不疑有他,连忙叫柳芽去取了朝服来,自己又急急地叫丽娘帮她上妆。

李祈正坐在一边,翘起了二郎腿,悠闲地喝着茶,饶有兴致地看着丽娘给顾盼上妆。

柳芽取了衣服来,经过他身边时,口里轻轻道:“王爷想叫旁人也知道您来月事了吗?”

李祈正一僵,缓缓放下了腿,皮笑肉不笑地对正要伸手取那朝服的顾盼道:“我想了下,姑母既然邀请你,对你自然是比较亲厚的,穿着朝服却是显得拘谨了,还是便装吧。”

顾盼虽然恼他变来变去,却还是很高兴不用穿那厚重的朝服了的,闻言欢天喜地地把朝服换了下去,李祈正见她如此高兴,心里却是有些后悔方才捉弄于她了,忍不住抬头看了眼柳芽,小东西身边还有这么伶俐的丫鬟,以前倒是没有注意到。

李祈正的动作被顾盼不动声色地看在眼里,心里不知为何,泛起了一股涩涩的味道,有些像是当初侯爷夫人要把欢儿和小语塞给她做陪房的感觉。

顾盼抿紧嘴巴,当先而行,脚下却是越走越快,李祈正在后呼她数次都被她听而不闻。

待两人赶到马车旁,李祈正终于恼了,伸出长臂,一把将她拉住,怒道:“喊你那么多次,没有听到吗?”

顾盼一脸茫然地看着李祈正:“什么?你喊我了么?”

李祈正一肚子的火登时就消了下去,闷闷地道:“没有,上车吧。”

二人一前一后上了马车,顾盼目不斜视正襟危坐,心里却寻思着怎么把这混球踹下去。

李祈正见她一脸的肃穆,却也不好先开口说话,便安安静静地坐着,两个人间涌动着极为诡异的气氛。

李祈正终还是耐不住这么压抑的气氛,先开口轻笑道:“你表哥在你出嫁前一天还特地把我叫去修理了一顿。”

若不是他提到了顾远南,顾盼真是要拍手大叫,修理的好修理的妙了,只是顾远南却是她心中的禁忌,是碰都不想碰一下的话题,顾盼冷冷地瞄了一眼李祈正,随后收回了视线,闭目养起神来。

李祈正大是尴尬,方才顾盼那一眼,让他觉得自己的行为十分幼稚,便也赌气向着窗外看去,二人之间一直保持了沉默,直到马车停在了公主府的门口。

李祈正压低了声音道:“我这个姑姑平素不大爱搭理人,你就多多包涵了。”

话罢,当先跳下了马车,顾盼一怔,随后却不期然地想起了新婚之夜,他跑来送小抄的场景,一瞬间,却觉得自己有些无理取闹了。

上卷 从丫鬟做起 第十八章 平安公主

第十八章 平安公主

一路上闷闷不乐,下了车才发现这公主府却不在盛京之中,而是依山而建,环绕了整座山包,青山巍巍,连带着公主府也显得雄伟壮阔,这时顾盼才有些相信了李祈正的话,平安公主的地位果然不同一般。

李祈正甚是有风度地候着她,顾盼却不好视而不见,只得跟在他身侧,二人一起进了公主府。

公主府守卫森严,验过李祈正的腰牌,这才允许二人进入,刚一踏进门,便有个女官迎了上来,生的相貌寻常,嘴角抿紧,一看就是十分严厉的人,一丝不苟地对顾盼和李祈正二人分别行了宫礼,惜字如金地道:“奴婢唤作余嬷嬷,请二位这边走。”

话罢,余嬷嬷扬起头,率先而行,李祈正耸了下肩膀,不以为然地和顾盼随在了她后面。

公主府里却不像是通常所见的宅院,严格说,更像是在某个大户的后花园里建了几座楼台,主人时时都在赏景,却没有意思邀客同住。

二人沿湖而行,虽然还是三月,远处山上却已经冒出了浅浅的绿色,湖光映着山色,让人心旷神怡。

顾盼不知不觉放缓了脚步,清冽的晨风带着几丝水汽扑面而来,她遥望远方,湖面上飞过一只水鸟,在湖水上一沾即走,嘴里却多了一条银光闪闪的湖鱼。

顾盼大感兴趣,忍不住便要多看一会儿,李祈正等了片刻,便要开口催她,二人却突然闻得一阵哭号之声。

李祈正和顾盼对望一眼,站立原地不动,那哭号之声却渐渐临近,片刻后,便见四个壮汉拖着一男一女而来,这一男一女虽然俱都头发散落,衣衫破裂,却依稀看得出二人面目姣好,尤其是那个男子,却比女子还胜上一筹。

那四个壮汉无视站在湖边的三人,径直向湖边行去,被钳制住的女子一眼看到几人,却开始疯狂叫喊起来:“齐王殿下,救救奴婢,奴婢是华云啊”

李祈正一愣,随后上前两步,仔细地看了看那女子,华云仿佛遇到了救星,两只眼睛迸射出惊人的光芒,死死地盯住李祈正。

顾盼心里不舒服已极,她低沉着嗓音开口,问的却是为她和李祈正引路的公主府的余嬷嬷:“请问嬷嬷,这两个人犯的什么事儿?”

余嬷嬷嘴角微微撇了一下,厌恶地道:“背主私通。”

顾盼一愣,却听得李祈正悠悠一叹,已然认出这叫华云的女子是故人来了,便对着余嬷嬷微微颔首道:“嬷嬷可否通融片刻,待我与姑姑分说一下…”

顾盼眉头皱了起来,他如此贸然插手公主府的家事,十分不妥当,而且李祈正又是为了那女子出头,她心里又不舒坦起来,只是她却也不好当面反驳李祈正。

余嬷嬷又是一丝冷笑,无所谓地道:“殿下尽管去说好了,一时半会这对奸夫yin妇却也无事。”

李祈正听她说话恶毒,眉头皱了一下,看了一眼顾盼,十分厌恶这余嬷嬷在顾盼面前胡乱说话,便催促道:“那嬷嬷快点带路吧。”

余嬷嬷又对那四个壮汉吩咐了句,这才领着李祈正和顾盼二人继续前行,李祈正的步子却是大了许多,顾盼勉强跟在他身边,压低了声音道:“你就算救下那女子,又把她如何安置,难道要领回府里不成?”

李祈正脚步一顿,犹自嘴硬道:“到时候再说。”话罢,脚步却是又快了三分,显然不欲多谈。

顾盼咬了一下下唇,亦是不再说话,心里却打定主意,若是他敢把那女子带回府中,她转手就把那女子打发出去。

很快到了一座三层小楼前,这小楼建的位置极好,正好在山脚的一块坡地上,依山傍水,楼前又引了一条小溪,听着哗哗的水声,整个人的心胸都开阔起来。

顾盼和李祈正立在门口等候片刻,余嬷嬷自行进去通报,过了半晌,方出来道:“公主请二位进去。”

顾盼整理了下仪容,微低着头跟在了李祈正的后面,却见迎面一座二龙戏珠鎏金屏风,转过了屏风,方见堂上端坐了一位宫装丽人,平安公主却比想象中来的年轻,妆容精致,只是略有些不苟言笑了,只是她的容貌却有些眼熟。

二人行过礼,平安公主便赐了座,又叫人上了热茶,李祈正犹豫道:“姑母,方才在湖边遇到一男一女…”

未待他说完,平安公主挥了下右手,指尖在空中划出了一道闪亮的痕迹,不以为然地道:“她二人私下相通,我已经叫人把她们沉湖了。”

顾盼一怔,她虽然晓得那两个人必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却也没想到,竟然是要被沉湖。

李祈正似乎早已经知道这个下场,讪笑道:“侄儿腆脸求姑母个情面,这次便饶她们一命罢。”

平安公主嗤笑一声,不容拒绝地道:“既然是腆脸,那还是收回去吧。”话罢,她看着面色青白交替的李祈正,严厉地道:“你知道我生平最恨人私相授予”

李祈正被她堵的哑口无言,却还做着最后一搏:“那男子也还罢了,那女子昔日却与侄儿有恩,还请姑母开恩,放她一马。”

平安公主沉默片刻,嘴角带起了一抹玩味的笑:“好,就给她们一次机会,来人。”

平安公主给的机会十分简单,告诉那一男一女二人之间,只有一人可活,放了一杯毒酒在他们面前,若是自己饮用了毒酒,对方便可活命。

但是事实上,那酒却是没有毒性的,真正毒的是人心,如果她们二人都把酒留给对方,依然会被沉湖。

平安公主此计虽然毒辣,却也让人无话可说,毕竟这一男一女是因为私通而被沉湖的,只盼着他二人均会选择自己去死吧。

顾盼不禁扪心自问,若是换了自己,会喝下那杯酒吗?她抬头看向李祈正,却见对方也在看向自己,目光温和的一笑,顾盼却突地不敢直视于他,轻微地撇了头去,视线也顺其自然地偏转了。

平安公主的手下办事效率很快,结果很快出来,华云把杯中之酒一饮而尽,那个男子却不肯喝下。

平安公主得意地看向李祈正,哈哈大笑:“怎么样,非是姑母不肯饶了她们,而是她们自己就是如此。”

话罢,平安公主咬牙切齿地道:“天下男儿皆薄幸。”

顾盼听着她话里的阴毒,忍不住抬头看了平安公主一眼,却见她面容扭曲,狰狞已极,她一哆嗦,赶紧低下了头。

李祈正自然无话可说,平安公主却冷静地一挥手,对着余嬷嬷吩咐道:“把那个叫做华云的带来,那个小白脸就沉湖吧,真是浪费我那么多时间在他身上。”

华云上来时,脸上一片木然,似乎这世上再也没有什么能打动她,对于在座的几个主子,俱都视而不见,平安公主却对她这副样子十分满意,看了一眼后便叫余嬷嬷把她带了下去。

李祈正也只叹了一口气,便不再说什么。

平安公主心情大好,却是把顾盼唤到了她身边坐下,又叫下人拿来了南方供上的荔枝,见顾盼一脸好奇,平安公主轻笑着给她剥开了外面紫红色的粗皮,露出里面晶莹剔透的果肉,亲手放在了顾盼嘴边。

顾盼看着平安公主笑意盈盈的容颜,一瞬间却与记忆中的某个人重合了,她一惊,嘴巴半张,平安公主便顺势把荔枝塞入了她口中,入口一片清甜。

顾盼却食不知味,一双眼睛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平安公主,这一看之下,却觉得她与那人生的足有五六分相像。

平安公主宛如最和蔼可亲的长辈,和顾盼闲话着家常,“这果子没有吃过吧?是南方供上来的,唤作荔枝的,我最喜欢这果子了,皇兄却也偏心,每年供上来的果子倒是有十之八九落了我这里,你们反倒吃不着了。”

顾盼侧耳倾听,心中隐隐地猜到了为何李祈正这么着紧这位姑姑了,至少在皇上面前,这个平安公主的身份非同一般。

平安公主见她拘谨,却是不耐烦地把李祈正轰了出去,叫他自去外边观景,留下顾盼与她说些私密话。

李祈正担忧地看了顾盼一眼,平安公主瞪着他道:“还不走,我还能把齐王妃吃了不成?”

李祈正只得讪讪地退了出去。

平安公主拉着顾盼的手,又把她上下打量一番,啧啧道:“果真生的秀丽无双,怪不得能把我那侄子迷得找不到北了。”

顾盼浑身一阵发寒,她见过那么多口蜜腹剑的,却也没一个当面夸奖她容貌秀美的,平安公主竟然能面不改色地说出这么与事实相违的话来。

平安公主赞了会儿她的容颜,顺势便对身旁的余嬷嬷点了点头,余嬷嬷双掌互击,却见外面款款行来一队侍女,人人手捧一个托盘,行到了二人身前,少女们齐齐半躬身,手里托盘微微下倾,以便让顾盼看得仔细。

上卷 从丫鬟做起 第十九章 撤掉任嬷嬷

第十九章 撤掉任嬷嬷

荔枝般大小的珍珠,拇指大的祖母绿宝石,精细小巧的黄金手链…顾盼一时间看得眼花缭乱,长乐侯府也算是勋贵之家了,她的陪嫁里也不乏精品,毕竟是嫁入皇家,侯爷夫人也不好太过敷衍于她,甚至还私自从自己的陪嫁里翻出了几件精品填补其中。

乐妃赠与她的首饰也堪称上品了,明显高出她的陪嫁里的首饰一筹,现在跟这些少女手里捧着的各式首饰比起,却又如同垃圾一般了。

顾盼却不在意这些身外之物,她逐一看过一遍后,便看向了身旁的平安公主。

平安公主却一直在观察着顾盼,她见顾盼查看那些首饰的时候,脸上完全是新奇,没有丝毫的艳羡,不禁又高看了顾盼一眼,满面笑容地道:“这些就算是姑姑给你们的新婚之礼了,你莫要嫌东西差,姑姑却是没什么家底的。”

顾盼愕然,若这还叫没什么家底,乐妃怕不成了路边的叫花子了?

东西实在贵重,顾盼便要推脱,平安公主看出她脸上的拒绝之意,面色一沉,身子一下就拧了过去,阴阳怪气地道:“我就知道,你瞧不起我这个姑姑,看不上我这个寡妇的东西。”

顾盼大是尴尬,只得支吾着应了下来:“我,我收下来就是了,姑母莫要生气了。”

话音刚落,却见平安公主身子立刻转了回来,脸上已经是一片*光灿烂:“这就对了嘛。”

顾盼眼睁睁地看着余嬷嬷领着那一队宫娥出去了,自己的手还被平安公主握着,耳边飘来她银铃般的笑声:“我还要留着齐王妃住上两天。”

顾盼一愣,未等她回答,李祈正的声音传了来:“姑姑留着她做什么,只怕会给姑姑添麻烦的。”

顾盼立刻抬起头,满是感激地看着李祈正,平安公主喜怒无常,她实在是招架不来,幸好李祈正及时返回。

平安公主以手掩唇,轻笑道:“姑姑这里太过冷清了,留着你这小娘子做做伴,怎么,这就舍不得了么?”

李祈正半低下头,嘴角扬起,满脸羞涩地靠近了顾盼,双手从后面按到了她身上,虽然没有说话,态度却十分鲜明。

平安公主一窒,随后若无其事地道:“那好吧,不过以后,可要齐王妃常常来耍啊。”

李祈正恭敬地道:“自当常来拜访姑姑。”

随后姑侄二人又随意说了些琐事,平安公主便命人摆了午膳来,三人一起用了些,李祈正便带着顾盼告辞了,自始至终,顾盼都没有再说过半句话,半低着头做出害羞的样子,平安公主又把她好顿夸,才放了二人离去。

二人上了马车,顾盼一时间竟然有再世为人的错觉,李祈正握住了她冰凉的手,在掌心里好一阵揉搓,顾盼回过神来,看着他,低声道:“平安公主好生厉害。”

李祈正点了点头,亦是低声道:“你知不知道,今日被沉湖的那少年,原本是姑姑为自己准备的面首。”